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练习一.docx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练习一.docx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 年秋学期阶段练习一高一物理第 I部分选择题 (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小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请你判断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是下列的哪一个A. 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2、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 跑步比赛中 5s 末的速度为10.4m/s,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 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 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4mB 、 10.3m C、 10.2m D、 10m/s3、一物体从 A 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 B 点和 C 点,已知它经过 B 点的速度为 v,经过 C 点的速度为 2v ,则 AB 段和 BC 段位移之比为()A 、1:4B、1:3C、1:2D、1:1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 15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 1/3 ,接着以速度 v 行驶其余的 2/3 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8m/s,则 v 等于()A 、18m/sB 、 36m/s C、 20m/s D、 25m/s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4 s 内与第2 s 内的位移之差是 12 m,则可知 ()A. 第 1 s 内的位移为 6 mB. 第 2 s 末的速度为 8 m/s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 m/s2D. 物体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7 m/s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泰州市泰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泰州市泰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B.研究一端固定并可其绕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把木杆看成质点C.第7秒初、第8秒末均表示时刻,它们的时间间隔为1秒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2.在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如图所示,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再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0m/s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B.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4.一辆汽车在刹车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10t﹣t2(t以秒为单位,直线运动),则( ) A.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大小为5m/sB.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C.汽车刹车6秒时位移大小为24mD.汽车刹车7秒时位移大小为25m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重为G的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对木板(挡板)的压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的大小分别是( )A.F1=Gsinα;F2=GcosαB.F1=Gcosα;F2=GsinαC.F1=Gtanα; D.;F2=Gtanα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C.木块A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将向左运动D.木块A所受的合力不变,仍然静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会有弹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D.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8.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的加速度为0.5m/s2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D.在t=4s时,A、B相距最远9.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内位移比第4秒内位移多1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2B.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C.物体在前5秒内位移为12.5m D.第3秒内位移为2.5m10.如图,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C对凹槽B的压力保持不变B.小球C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凹槽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长木板A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11.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6分.12.(18分)“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图乙中的__________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F或F′)(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为了读数方便,可以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成一定倾角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4)实验用一根弹簧秤拉时如图2所示,则弹簧秤读数为__________N(5)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6)由于没有弹簧秤,宏春同学改用图3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记下三根绳子的拉力T OA、T OB和T OC及节点O的位置,再改变钩码个数重新实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A.钩码的个数N1=N2=3,N3=4B.钩码的个数N1=N2=2,N3=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13.(18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2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1)打点计时器每__________s打一个点.(2)设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__________;(用图中d1~d6及T表示)(3)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3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进同学根据课本38页介绍,将自己实验得到的纸带,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取连续的几段位移,从它们的分界点将纸带剪断,剪得的几段纸带按图4所示的顺序贴在坐标中,各段紧靠但不重叠,得到图5所示的直方图.根据这个直方图他可求出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x0=40m,速度均为v0=10m/s.某时刻,甲车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乙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车开始刹车时刻起,求:(1)甲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止运动时甲车位移多大?(2)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多大?(3)从甲刹车起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15.小明用与水平地面成θ=37°角的恒力F拉地面上静止的质量m=160kg的木箱.当拉力为500N时木箱不动;当拉力变为1000N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则在这两种情况下,求:(1)木箱未被拉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2)木箱做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3)地面与木箱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16.如图所示,木块m1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点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此同时小球m2在距C点的正上方h=20m处自由落下,木块m1以不变的速率途经斜面底端B 点后继续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在C点恰好与自由下落的小球m2相遇,若斜面AB段长L1=lm,水平BC段长L2=1.2m,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木块m1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两球经多长时间相遇;(3)相遇时木块m1的速度大小.17.如图所示,PQ为一固定水平放置的光滑细长杆,质量均为m的两小球A、B穿于其上,两球被穿于杆上的轻弹簧相连.在A、B两球上还系有长度为2L的轻线,在轻线中间系有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E,C、D球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用手水平托住D球并保持D球静止状态,此时轻弹簧长度也为L,已知劲度系数为K,(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1)人手对D球的支持力N D;(2)连接A、B球的轻线上拉力大小T;(3)长杆对A球的支持力大小N A;(4)求弹簧的原始长度L0?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考点】加速度;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故A错误;B、一端固定并可绕某点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是转动,杆不可以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C、第7秒初、第8秒末均表示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秒,故C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初位置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熟悉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参考系、时间与时刻等概念,明确它们的区别,注意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基础题.2.【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分析】依据坐标位置的变化可表示位移和路程,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由题目给定的坐标位置变化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错误;B、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时会与由点(3,1 )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置,B错误;C、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X=,故C错误.D、平均速度===1m/s;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移与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图中是位移图象,其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根据数学知识求出速度.由斜率的正负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解答】解:A、B图象是曲线,斜率表示速度,前4s速度为正,且越来越小,后4s速度为负且速度越来越小,所以B质点前4s做减速直线运动,后4秒也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C 错误;B、由图象可知图中A质点做匀速运动,v==20m/s,故B正确;D、位移时间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所以前4s内AB位移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位移图象可直接读出质点的位移,位移△x=x1﹣x2.由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研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刹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解答】解:A、根据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10m/s,加速度为:a=﹣2m/s2,故AB错误.C、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则汽车刹车6s内、7s内的位移均等于5s内的位移,即:x=,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同时要会结合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得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的数值.5.【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此时注意小球受挡板的弹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而是垂直挡板水平向.由平衡条件求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解.【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建立坐标系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和三角函数关系知:F N1=Gt anα.F N2=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F1=F N1=Gtanα,对斜面的压力为:F2=F N2=故选:C【点评】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作出受力示意图.3、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6.【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A受力分析可得出A受到的静摩擦力,根据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可得出最大静摩擦力;再根据变化之后的受力情况可判断A的状态及读数的变化.【解答】解:初态时,对A受力分析有:得到摩擦力F f=F1﹣F2=6﹣2=4N,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 max≥4N,当将总质量减小到0.3kg时,拉力变为3N,物体仍静止,合力仍为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摩擦力变化F f′=1N,方向向左.故ABC错误,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计算,要注意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会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取决于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不变,则弹力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考点】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重心;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解答】解:A、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故A正确;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C、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D、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方向.知道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同时有确弹力产生的性质.8.【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参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通过位移关系判断何时相距最远.【解答】解:A、质点A的加速度为a A===0.5m/s2.故A正确.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没有改变,仍为负向,故B错误.C、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故C正确.D、A一直沿正向运动,B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两者都沿正向运动时,A的速度先大于B的速度,后小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先增大后减小,速度相同时,即在t=4s时,A、B相距最远,故D正确.【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9.【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s=aT2,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解位移.【解答】解:A、由题意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知s5﹣s4=△x=aT2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在前5秒内位移为:s=m.故C正确;D、物体在前2秒内位移为:m物体在前3秒内位移为:m第3秒内位移为:△s=s3﹣s2=4.5﹣2=2.5m.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根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以及掌握推论: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s=aT21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BC研究:分析BC整体的受力,由平衡条件分析A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变化,即可知道B对A的压力如何变化,C球只受两个力,对B的压力不变.【解答】解:A、由于半球形凹槽光滑,小球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由平衡条件得到,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则C对B的压力也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C、对BC整体: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斜面A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N=mgcosθ,f=mgsinθ,减小θ,N增大,f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的压力也增大,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三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的对象,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研究,比较简便.11.【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处于平衡,弹簧处于原长,弹力为零.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四个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解答】解:A、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所以弹簧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因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所以滑块可能只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此时弹簧弹力为零,处于原长状态,故A错误,B正确;C、沿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mg),不为零,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注意弹簧的弹力可能为零,可能不为零.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6分.12.【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实验分析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两头挂有钩码的细绳跨过两光滑的固定滑轮,另挂有钩码的细绳系于O点(如图所示).由于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所以O点受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个力的大小.【解答】解:(1)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故选:B(2)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3)A、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错误;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一定橡皮条要在两细线的夹角平分线上,故B错误;C、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C错误;D、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正确.故选:D.(4)弹簧秤读数为4.00N,(5)如果将细线也换成橡皮筋,只要将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实验结果不会发生变化.(6)OA OB 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0C等于OD.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A、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3、3、4能构成三角形,故A正确;B、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C、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4、4、4可以构成三角形,故C正确;D、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3、4、5可以构成三角形,故D正确.本题选不能完成实验的故选:B.故答案为:(1)B;(2)F′;(3)D;(4)4.00;(5)不变;(6)B【点评】在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握三力平衡的条件,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从力的图示角度去作图分析,明确“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区别.13.【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实验分析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与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所以即使电源电压降低也不改变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解出加速度的数值,【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的周期T=,(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3)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由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a=m/s2=0.40m/s2(5)电网电压变化,并不改变打点的周期,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6)所选纸带时间间隔相等,故可以等效代替速度;故图象纵坐标名称为速度;横坐标为时间,本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将各段中点用直线相连,即为v﹣t图象,如图所示;v﹣t图线中,图象的斜率就是加速度.故可以求出斜率来表示加速度.故答案为:(1)0.02;(2);(3)0.40;(4)不变;(5)加速度.【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解时间,然后由位移公式求出位移.(2)分别求出甲车停止时,两车的位移,然后根据位移关系求出两车的距离.(3)已求出甲车停止的时间,再去求出停止后还需多长时间追上,两个时间之和即是所求的时间,【解答】解:(1)由v=v0+at,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1=2s故甲车经过2s停止运动.时间t1内,甲车的位移为:x甲==10m(2)时间t1内,乙车的位移为:x乙=v0t1=20 m两车相距为:△x=10+40﹣20m=30 m故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30m.(3)甲车停止后相遇还需时间为:t 2===3s.从甲刹车起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t1+t2=2+3=5s.故经过5s两车相遇.答:(1)甲车经过2ss时间停止运动;停止运动时甲车位移是10m;。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人类认识运动的过程中,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应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真正的开始.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2.下列说法中哪些表示的是时刻()A.物体第三秒下落了1米B.校运动会100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秒C.某场足球赛开赛了15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min3.某人先向东走2m,接着向西走6m,最后向南走3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5 m、5 m B.11 m、11 m C.5 m、11 m D.11 m、5 m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的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A.18m/s B.36m/s C.16m/s D.17.1m/s5.下列各图(均为直线)中,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6.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加速度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7.1m/s2B.5.7m/s2C.2.6m/s2D.1.6m/s2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v0=0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满足xⅠ:xⅡ:xⅢ:…=1:3:5:…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自开始下落的相等时间的位移一定满足xⅠ:xⅡ:xⅢ:…=1:3:5:…D.质量大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大9.如图所示,用手掌沿水平方向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现增大手掌对书本的压力,则关于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本只受到墙壁给它的静摩擦力B.书本只受到手掌给它的静摩擦力C.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保持不变D.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10.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5个力B.a可能受到6个力C.b一定受到3个力D.b可能受到2个力二、多选题(本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有错不得分,漏选得2分)11.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对小孩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12.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1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C.t1时刻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14.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B.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C.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D.合力是分力等效替代的结果1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墙的压力减小 B.A、B间的作用力减小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16.做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7.(1)某同学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采用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操作中______,即可打出了一条纸带.A.应先接通电源,在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B.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C.释放小车,同时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D.先释放小车或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都可以(2)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1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_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A的时间为△t1,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 A=______.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速度分别为v A、v B,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______.18.在探究力合成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3)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请写出必要的公式、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直接给出答案的不给分)19.滑雪运动员以υ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60m.求:(1)滑雪运动员5s内的平均速度;(2)滑雪运动员的加速度;(3)滑雪运动员5s末的速度;(4)作出5s内滑雪运动员的速度(υ)﹣时间(t)图象.20.如图所示,质量为m1=8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的拉力为多大?(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2=45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刹车后汽车匀减速运动的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请根据图、表及相关说明计算:(1)如果正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则反应时间为多少?(2)如果正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且路面情况相同,则刹车的加速度是多少?(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新上路的驾驶员发现前面60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穿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驾驶员慢了0.1s,请问他能在60m内停下来吗?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人类认识运动的过程中,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应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真正的开始.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在人类认识运动的过程中,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应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真正的开始.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下列说法中哪些表示的是时刻()A.物体第三秒下落了1米B.校运动会100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秒C.某场足球赛开赛了15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min【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物体第三秒下落了1米,第三秒是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B、校运动会100 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 秒,12.8 秒是指时间间隔,故B错误;C、某场足球赛开赛了15分钟时甲对攻入一球,15分钟是指时刻,故C正确;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 min,86 min是指时间间隔,故D错误;故选:C.【点评】只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3.某人先向东走2m,接着向西走6m,最后向南走3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5 m、5 m B.11 m、11 m C.5 m、11 m D.11 m、5 m【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该人先向东走2m,接着向西走2m,此时的位移是0,路程是4m,再向西走4m,此时的位移是4m,路程是:4+4=8m;最后向南走3m,路程是8+3=11m,由于西和南方向垂直,所以总位移:x=m.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的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A.18m/s B.36m/s C.16m/s D.17.1m/s【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假设汽车的总位移为4x,前的位移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此段时间表达式.后位移,汽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求出此段时间,最后由平均速度公式列出全程平均速度与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求解平均速度.【解答】解:设全程的位移为4x,则汽车以速度v1=20m/s行驶了前x的位移.以速度v2=15m/s 行驶了后3x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x位移的时间为:t1==汽车通过后位移的时间为:t=全程平均速度===16m/s故选:C.【点评】本题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去求解速度v,是常规题,考试时不能丢分.5.下列各图(均为直线)中,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解答】解:A、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随时间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时间图线中,匀速直线匀速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在位移时间图线中,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一条倾斜的直线.6.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加速度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7.1m/s2B.5.7m/s2C.2.6m/s2D.1.6m/s2【考点】加速度.【分析】由表可读出初末速度,进而由加度素定义可得汽车的加速度.【解答】解:由表可知汽车初速度为:v0=20km/h=5.56m/s,末速度为:v2=60km/h=16.66m/s,故汽车加速度为:a==1.6m/s2.故选:D.【点评】该题重点是会识别汽车的速度表,能正确换算单位;可以正确使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来求加速度.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线段,路程表示路径长度.位移与路程没有必然联系,位移为零,路程可以不是零.【解答】解:A、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线段,路程表示路径长度.位移与路程没有必然联系,位移为零,路程可以不是零.如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此时位移为零,而物体不是静止的,故A错误.B、路程为零,代表没有运动轨迹,物体一定静止,故B正确.C、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故C错误.D、曲线运动轨迹长度一定大于初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重点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v0=0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满足xⅠ:xⅡ:xⅢ:…=1:3:5:…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自开始下落的相等时间的位移一定满足xⅠ:xⅡ:xⅢ:…=1:3:5:…D.质量大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大【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分析判断.【解答】解:A、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满足xⅠ:xⅡ:xⅢ:…=1:3:5:…,但是加速度不一定等于g,则该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满足xⅠ:xⅡ:xⅢ:…=1:3:5:…,故C正确.D、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相同,与质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掌握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9.如图所示,用手掌沿水平方向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现增大手掌对书本的压力,则关于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本只受到墙壁给它的静摩擦力B.书本只受到手掌给它的静摩擦力C.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保持不变D.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当重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当重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滑动,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解答】解:书保持静止,受合力为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水平方向受手的压力和墙壁的弹力平衡,当压力增大时,竖直方向受力不变,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等于重力;压力增大,对墙壁的压力增大,由于静止,合力仍然为零,但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选:C.【点评】学会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且大小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引起它有运动趋势的外力,而滑动摩擦力等于μF N.同时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关系.10.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5个力B.a可能受到6个力C.b一定受到3个力D.b可能受到2个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先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整体与竖直墙壁间的作用力情况.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明确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最后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即可明确a的受力情况.【解答】解: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由于水平方向没有外力;若墙壁对整体有支持力,水平方向不能平衡,故墙壁对整体没有支持力,故也没有摩擦力;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故b受三个力;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物体b对其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结合平衡条件和各种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判断.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二、多选题(本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有错不得分,漏选得2分)11.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对小孩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对小孩和车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即可.【解答】解:A、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摩擦力,故A错误;B、C、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拉力、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平衡,重力、支持力的合力竖直,故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正确;D、小孩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受的合力为零,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小孩和车整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然后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基础题目.12.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考点】加速度.【分析】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无关,举例说明物体的这种运动情况是否可能发生.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看加速度与速度两者方向的关系.【解答】解: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可能很大,比如火箭刚点火时.故B正确;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比如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就在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容易产生错误选择的是D项,要理解只要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在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就在做减速运动.1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C.t1时刻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A.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错误B正确;C.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正确;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用信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4.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B.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C.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D.合力是分力等效替代的结果【考点】力的合成.【分析】解答此题时,要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进行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如果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之间;【解答】解:A、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等于分力,故A正确;B、5N、2N、6N三个共点力的最大合力为13N,而6N在5N与2N合力范围内,则最小合力为0N,故B错误;C、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时,合力也是确定的,故C正确;D、合力是分力等效替代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合力的大小范围:大于两力之差,小于两力之和;分析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既要考虑到两个力同向,也要考虑反向的情况.1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墙的压力减小 B.A、B间的作用力减小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物体移动可得出小球B受A支持力方向的变化,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的变化,对整体进行分析可得出水平向上摩擦力及竖直向上的压力的变化.【解答】解:对小球B受力分析,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A滑动前,B球受墙壁及A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中实线所示;而将A向外平移后,B受弹力的方向将上移,如虚线所示,但B仍受力平衡,由图可知A 球对B的弹力及墙壁对球的弹力均减小;故A正确,B正确;以AB为整体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墙壁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减小,故摩擦力减小,故C正确;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两物体的重力不变,故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应注意图析法及整体法的应用,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可以对解决物理题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6.做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物理试卷(4) 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物理试卷(4)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周练物理试卷(4)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D.在力的图示法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2.在弹簧秤钩下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D.小球对弹簧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D.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物体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D.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这个物体上,但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的重心就一定在物体上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6.关于弹力,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物体发生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D.物体间弹力虽然是成对产生的,但在时间上存在先后7.一根原长为50cm,劲度系数是200N/m的弹簧被拉长为70cm,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40 N B.140 N C.240 N D.400 N8.一根劲度系数为103 N/m的弹簧,在受到500N 的压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33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A.28 cm B.38 cm C.83 cm D.13 cm9.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胡克定律可写成k=,由此可知弹力越大,劲度系数越大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长一些后,劲度系数变小C.在弹性限度内,无论弹簧拉长或缩短劲度系数都不变D.将弹簧截去一段后,剩下的部分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原来大10.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的重力为()A.40 N B.30 N C.20 N D.无法计算11.关于弹力,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B.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杆所在直线上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产生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1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A.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B.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N 0.5 1。

江苏省泰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Word版及答案

江苏省泰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Word版及答案

泰兴市2014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试题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2.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在0—t 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0—t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t 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t 2-t 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象。

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4.如图甲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在t =0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

则 ( ) A .t 0时刻,力F 等于0B .在0到t 0时间内,力F 大小恒定C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D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小5.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

对单位进行分析是帮助我们F图甲Oatt 0 图乙检验研究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同学们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储存的能量E C 与哪些量有关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些结论,式中C 为电容器的电容、U 为电容器充电后其两极板间的电压、E 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d 为两极板间的距离、S 为两极板正对面积、ε为两极板间所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没有单位)、k 为静电力常量。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物理试卷(9) 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物理试卷(9)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周练物理试卷(9)一、选择题1.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某点放不同的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强度就不同B.在电场中没有电场线的地方场强一定为零C.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D.由静止释放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可能不与电场线重合2.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近一个未带电的验电器的验电球时,另一个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触摸了验电球后又将手移开,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另一人用手触摸验电球之前,验电器的金属箔已张开,且带正电B.在另一人用手触摸验电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且带负电C.在另一人用手触摸后又将手移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且带负电D.在另一人用手触摸后又将手移开,验电器带负电3.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库伦力为F.另一个不带电相同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这时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F与F′之比可能为() A.8:3 B.8:1 C.1:8 D.4:14.对于由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仍成立,即E=,式中q就是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B.在真空中E=,式中Q是检验电荷C.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式中Q就是场源电荷D.上述说法都不对5.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A、B、C带等量的正电荷Q,让小球D带负电荷q,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A.B.C.3 D.6.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所加电场的场强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球可在杆上保持静止()A.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B.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C.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D.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7.如图所示,A、B是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线上O点放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向B点运动,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A.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越来越小B.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能确定C.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作匀加速运动D.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越来越大8.如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9.如图,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一q,两球间用绝缘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又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绝缘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图中哪一个?()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薄板相距为+带电薄板的线通过板圆心.若处的电场强度零,则图中处的电场强度大A.B.二、解答题如图所示匀带电圆环带电电荷半径为圆心为垂直于圆环平的对称轴的一点,的电场强度.在一个点电荷电场中标轴与它的条电场重合,坐点的坐标分点的试探电受到的电力方向都跟的正方向相同,场力的大跟试探电所带电量关系图象图中直线的电荷带正电的电荷带负电的电场强度的小和方向试判断点电荷并说明理点电荷位置坐标.(实验班选做)如图所示,一绝缘光滑轨,竖直放在水平方强电场中半径为圆形轨道,已知场强度为质量为带电小球电场力作下由静止从轨道运动球受到的场力和重大小相等要使小球轨道做圆运动,则的距离少为多大年江苏省泰州市泰中学高一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关于电场强度电场线列说法正在电场中某点不同的检电荷,该的电场强就不同在电场中没有场线的地场强一定电荷在电场中点所受力方向即为点的电场度方向由静止释放的电粒子在场中运动轨迹可能与电场线【考点】电场强;电场线【分析】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由场源和该点的位置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电荷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不一定重合,只有电场线是直线时,电荷的运动轨迹才可能能沿电场线.【解答】解: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无关,因此在电场中某点放不同的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强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在电场中没画电场线的地方场强并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C、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力的方向才是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电场强度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故C错误.D、若电场线是曲线,由静止释放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不与电场线重合,故D正确.故选:D2.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近一个未带电的验电器的验电球时,另一个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触摸了验电球后又将手移开,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另一人用手触摸验电球之前,验电器的金属箔已张开,且带正电B.在另一人用手触摸验电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且带负电C.在另一人用手触摸后又将手移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且带负电D.在另一人用手触摸后又将手移开,验电器带负电【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分析】本题从摩擦起电、静电感应,以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即可解题.【解答】解:A、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验电器的过程中,验电器的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上正电荷,故A正确,B错误;C、D、用手触摸了验电球后,验电器小球上的负电荷被导走,将手移开,此时验电器整体带正电.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故CD错误.故选:A3.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库伦力为F.另一个不带电相同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这时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F与F′之比可能为()A.8:3 B.8:1 C.1:8 D.4:1【考点】库仑定律.【分析】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知道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移开,同种电荷电量平分,异种电荷电量先中和再平分.【解答】解:假设A带电量为Q,B带电量为﹣Q,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k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与A接触后,A和C的电量都为,C与B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则C、B分开后电量均为﹣,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F′=k= F即=;同理,若带同种电荷,则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F″=k=;因此=,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4.对于由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仍成立,即E=,式中q就是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B.在真空中E=,式中Q是检验电荷C.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式中Q就是场源电荷D.上述说法都不对【考点】电场强度.【分析】电场强度公式E=,适用于所有的电场,E为场源电荷产生的场强,q为试探电荷;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其中E就是式中Q产生的场强.【解答】解: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电场,对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仍成立,式中q就是本题中所指的试探电荷,故A错误;B、C、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式中Q就是产生电场的电荷即场源电荷,故B错误,C正确;D、C选项正确,故D错误;故选:C5.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A、B、C带等量的正电荷Q,让小球D带负电荷q,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A.B.C.3 D.【考点】库仑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在本题中可以选择A、B、C三个中的一个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解答】解:以A、B、C三个中的一个为研究对象,如以B为研究对象有:受到A、C的库仑斥力作用,同时受到D点点电荷的库仑引力作用,设三角形边长为L,根据受力平衡得:,所以解得:=,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所加电场的场强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球可在杆上保持静止()A.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B.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C.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D.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电场强度.【分析】当加一匀强电场时,小球将受到电场力作用,小球带正电,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当加电场后,小球所受的合力能为零时,就能在杆上保持静止状态.【解答】解:A、若电场方向垂直于杆斜向上,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也垂直于杆斜向上,在垂直于杆的方向小球受力能平衡,而在平行于杆方向,重力有沿杆向下的分力,没有力与之平衡,则小球将向下滑动,不能保持静止.故A、C均错误.B、若电场方向竖直向上,此时球受两个力,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Eq=mg,故E=.故B正确.D、若电场方向向右,此时受三个力,重力、电场力和支持力.重力和电场力垂直于杆方向的分力的合力和支持力等值反向,重力和电场力沿杆子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mgsinθ=Eqcosθ,故E=,故D错误.故选B.7.如图所示,A、B是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线上O点放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向B点运动,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A.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越来越小B.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能确定C.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作匀加速运动D.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越来越大【考点】电场线;电场强度.【分析】根据负电荷的运动方向判断电场力,确定场强方向.场强的大小由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解答】解:由题,负电荷由静止开始从O运动到B,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从0到B,场强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即场强方向由B指向A.负电荷从静止开始,必定做加速运动.由于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未知,场强如何变化无法确定,电场力和加速度如何变化也无法确定,则电荷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可能越来越大.故选:B8.如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考点】电场线.【分析】由图,粒子的运动轨迹向左弯曲,说明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大体向左,电场线方向不明,无法判断粒子的电性.根据电场线疏密程度,判断ab两点场强的大小,从而判断ab两点电场力大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b点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B、由图,粒子的运动轨迹向左弯曲,说明粒子在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沿电场线向左,如图.由于电场线方向不明,无法确定粒子的电性.故A错误,B正确.C、由轨迹弯曲方向与粒子速度方向的关系分析可知,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粒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则粒子在a点的速度较大,故C正确.D、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ab两点场强的大小,从而判断ab两点电场力大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点加速度的大,故D正确.故选:BCD9.如图,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一q,两球间用绝缘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又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绝缘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图中哪一个?()A.A B.B C.C D.D【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运用整体法研究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隔离B研究,分析A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得到两夹角的关系,判断系统平衡状态.【解答】解:首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电场力和上面绳子的拉力,由于两个电场力的矢量和为:F=qE+(﹣qE)=0,电所以上边的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与总重力平衡,位于竖直方向,所以上边的绳子应保持在绳子竖直位置.再对负电荷研究可知,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水平向右,所以下面的绳子向右偏转,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如图所示,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形薄板相距为2d,+q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圆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图中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B.C.0 D.【考点】电场强度;电场的叠加.【分析】据题,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q与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q 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得到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根据对称性,确定带电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大小.+q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再根据叠加原理求解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解答】解:+q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方向水平向左.据题,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q与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对称性可知,带电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方向水平向左.+q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方向水平向左,则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E b=+k.故选A二、解答题11.如图所示,均匀带电圆环所带电电荷量为Q,半径为R,圆心为O,P为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对称轴上的一点,OP=L,试求P点的电场强度.【考点】电场强度.【分析】将带电圆环分成若干段,每一小段看作一个点电荷,再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E=,求出每个点电荷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最后结场强的合成三角函数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设想将圆环等分为n个小段,当n相当大时,每一小段都可以看做点电荷,其所带电荷量为:q=,由点电荷场强公式可求得每一点电荷在P处的场强为:E==由对称性可知,各小段带电环在P处的场强E的垂直于轴向的分量E y相互抵消,而E的轴向分量E x之和即为带电环在P处的场强E p ,故:E=nE x=n××=.总答:P点的电场强度为.12.在一个点电荷Q的电场中,Ox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和5.0m.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跟试探电荷所带电量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直线a,b所示,放在A点的电荷带正电,放在B点的电荷带负电.求:(1)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试判断点电荷Q的电性,并说明理由.(3)点电荷Q的位置坐标.【考点】电场强度;库仑定律;电场的叠加.【分析】(1)电场强度等于电荷所受电场力和该电荷电量的比值,即E=.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2)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而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从而知道点电荷位于A、B之间.(3)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E=分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指向x负方向.同理A点的电场强度E A=40N/C,方向指向x正方向.(2)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而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若点电荷在A的左侧或在B 的右侧,正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不可能相同,所以点电荷Q应位于A、B两点之间,根据正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知该点电荷带负电.(3)设点电荷Q的坐标为x,由点电荷的电场E=,可知解得x=2.6m.(另解x=1舍去)所以点电荷Q的位置坐标为(2。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段考物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采用了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也不变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m/sC.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都是1m/sD.任意相邻的ls内位移差大小都是2m3.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A.1:3:5 B.1:4:9 C.1:2:3 D.1::4.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C.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D.A、B两质点在8s末相遇5.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 B.4:5 C.3:4 D.4:3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A、B、C三点,位移x ab=x 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那么,物体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A.3s B.5s C.7s D.9s9.物体从O 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最初的4s 内是( )A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B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C .前2s 物体在O 点的左边,后2s 在O 点的右边D .t=2s 时刻,物体与O 点距离最远10.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11.甲、乙两物体相距S ,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 2,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为零的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 .若a 1=a 2,一定能相遇一次B .若a 1>a 2,可能相遇两次C .若a 1<a 2,可能相遇两次D .若a 1>a 2,不可能相遇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2.某同学用如图 (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使用______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频率为______Hz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______ (用X 2~3,X 7~8,打点间隔时间用T 表示)算出加速度为______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1=0.30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2=0.10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0s .试估算:(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m/s ,a=______m/s 2;(a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______m.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4、15、16题每题10分,第17题12分,共计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与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一些同学乘坐动力组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 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15.跳伞运动员从266m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打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g取10m/s2.求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自由下落的距离.16.建筑工人安装拾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17.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 A=10m/s,B车在后,速度v 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下来.(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上)段考物理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采用了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也不变【考点】加速度;物理模型的特点及作用.【分析】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明确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过程;明确质点的意义,同时掌握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只有物体沿单向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故A错误;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但当时无法用实验进行验证,故B错误;C、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采用了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故C正确;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时,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m/sC.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都是1m/sD.任意相邻的ls内位移差大小都是2m【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公式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由公式可得得物体的初速度为v0=5m/s,a=﹣2m/s2.将t=1代入即可求出第1s内的位移是x=4m,A错误;B、2s内位移为x=6m,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B错误;C、根据△v=at=﹣2m/s,知任意1s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m/s.故C错误.D、由△s=aT2=﹣2m,故D正确;故选:D.3.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A.1:3:5 B.1:4:9 C.1:2:3 D.1::【考点】平均速度;自由落体运动.【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n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先求解第1秒内、第2秒内和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第1秒内、第2秒内和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解答】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公式,其第1秒内、第2秒内和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1:3:5;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4.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C.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D.A、B两质点在8s末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斜率的变化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两图象相交时表示相遇.【解答】解:A、A质点图象的斜率不变,说明A质点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 A===20m/s,故A错误.B、B质点图象切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质点最初4s做减速运动,后4秒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故C正确.D、A、B两质点在8s末坐标位置不同,没有相遇,故D错误.故选:C5.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 B.4:5 C.3:4 D.4: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解【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4s2s时位移:x1=at220×2﹣×5×22m=30m5s时的位移就是4s是的位移,此时车已停:=m=40m故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3:4故选C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A、B、C三点,位移x ab=x 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那么,物体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AB、BC两段过程分别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列方程,得出A、B、C三点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根据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与A、B、C三点的速度列式,联立求出v B.【解答】解:(1)设加速度大小为a,经A、C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C.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1=,v2=,联立可得:=5m/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的应用,可以由v﹣t图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作出v﹣t图象,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v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2;同理可知,匀减速运动时,中间时刻的速度也小于中间位置时的速度;故A正确,BD错误;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始终不变,故v1=v2故C正确.故选:AC.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A.3s B.5s C.7s D.9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大小变为2m/s时的时间,注意2m/s的速度可能向东,可能向西.【解答】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当2m/s的速度方向向东,则;当2m/s的速度方向向西,则;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9.物体从O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t图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最初的4s内是()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B.物体始终向右运动C.前2s物体在O点的左边,后2s在O点的右边D.t=2s时刻,物体与O点距离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什么时刻离O点最远.【解答】解:A、在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而直线的斜率是一定的,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说明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故A正确;B、题中以向右为正方向,而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前2s物体向左运动,后2s 物体向右运动.故B错误.CD、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回到出发点,则得前2s物体向左运动,物体在O点的左侧,后2s物体向右运动,仍在O点的左侧,2s时刻离物体与O点距离最远.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0.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析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根据△x=aT2,判断小球运动的性质,并求出加速度.根据一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若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而题中,1、2、3、4、5…间的位移之比为2:3:4…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于相邻两点间位移之差等于d,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x=aT2,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由△x=aT2,得:加速度a=.故C正确.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等于2、4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故D正确故选BCD11.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为零的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若a1=a2,一定能相遇一次B.若a1>a2,可能相遇两次C.若a1<a2,可能相遇两次D.若a1>a2,不可能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分析两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关系,即可判断两物体能否相遇及相遇几次.【解答】解:A 、因加速度相同,而乙有初速度,则乙一定可以追上甲,相遇一次,故A 正确.B 、若a 1>a 2.虽然甲的加速度大,但是由于乙有初速度,所以还是有可能追上,但是如果追上了,因为甲的加速度大,甲的速度最终还是会大过乙的,那么就会再赶上,可能向右两次.故B 正确,D 错误.C 、如果a 1<a 2,因为乙有初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会比甲的大,一定可以追上,追上后乙的速度大,那么甲不可能再追上.所以相遇一次,故C 错误;故选:AB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2.某同学用如图 (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220V ,使用 交流 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频率为 50 Hz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乙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 a= (用X 2~3,X 7~8,打点间隔时间用T 表示)算出加速度为 9.4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 的交流电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 ,频率为50Hz .(2)重物拖着纸带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知实验时纸带的乙端应和重物相连接.(3)根据△x=gT 2得,x 23﹣x 78=5gT 2,解得:a==m/s 2=9.4m/s 2.(4)测量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原因是空气阻力、摩擦阻力等影响. 故答案为:(1)220V ;交流;50.(2)乙;(3)a=; 9.4.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0s.试估算:(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0.1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0.3m/s,a=0.067m/s2;(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0.6m.【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根据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结合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最后由位移与速度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m/s=0.10m/s,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2== m/s=0.30m/s.滑块加速度:a==m/s2≈0.067m/s2.(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t=0.6 m.故答案为:(1)0.1;0.3;0.067;(2)0.6.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4、15、16题每题10分,第17题12分,共计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与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一些同学乘坐动力组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 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加速度.【分析】由题意由火车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5s,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由火车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4s,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再由加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解答】解:(1)研究火车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过程,位移x1=100m,时间t1=5s,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同理,研究火车从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过程,位移x2=100m,时间t2=4s,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代入解得:a=1.11m/s2(2)由运动学公式得,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v3=v2+a=27.2m/s答:(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11m/s2;(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27.2m/s.15.跳伞运动员从266m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打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g取10m/s2.求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自由下落的距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明确运动过程,知道运动员先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之和等于高度,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总高度为H=266m,自由下落高度为h,所用时间为t1,末速度为v1,减速阶段所用时间为t2落地速度为v2=4m/s,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有:h=gt12v1=gt1在减速阶段,有:v12﹣v22=2a(H﹣h)v2=v1﹣at2由以上式子解得:t1=3s,t2=13s在空中降落的总时间为:t=t1+t2=3+13=16s自由下落的总位移为:h=gt2=×10×9=45m.答: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为16s,自由下落的高度为45m.16.建筑工人安装拾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距离楼层面的高度.【解答】解:设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时的速度为v.根据:L=得,v=则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h=答: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28.8m.17.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 A=10m/s,B车在后,速度v 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下来.(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A、B两列火车在同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做匀速运动,而B车在距A车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算出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停止时间.通过求出AB两车的位移关系即可判断是否会相撞;(2)当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后,B车做匀减速运动,A车做匀速,收到信号4.0s后才加速前进.由速度公式表示出相遇但不相撞的速度关系,由两车的位移表示出两车的位移关系,最终确定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解答】解:(1)B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两车速度相同时:=8s在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A=v A t0=80m因为x B>x A+x0,则两车会相撞.(2)设A车司机收到信号后以加速度a A加速前进,两车恰相遇不相撞应满足速度关系:v A=v B即:30﹣2.5t=10+a A(t﹣4)位移关系s B=s A+x0即:30t﹣×2.5t2=75+10×4+10(t﹣4)+解得:答:(1)A车若按原速前进时,两车会相撞;(2)A车的加速度至少为0.83m/s2才能避免相撞事故.2016年9月17日。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陶国庆陶国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1.如下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刻是15日09时0分B.“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时间是9小时40分50秒C.飞船成功着陆的时间是11小时42分10秒D.“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飞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0秒2. 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运动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 m/s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是5 2 m/s3、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极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D.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4. 如右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8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B.当木块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于8 NC.当水平拉力F=20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 ND.将水平拉力F撤去,木块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5. 如右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中的( )6. 四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1 N 、7 N 、9 N ,则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 .9NB .7NC .0ND .1N7、 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质点在4s 末速度相等B .前4s 内A 、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s 末两质点相遇C .前4s 内A 质点的位移小于B 质点的位移,后4s 内A 质点的位移大于B 质点的位移D .A 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 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s 末回到出发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一个错误答案的得0分) 8、 如右图所示,两木块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以水平拉力F 拉B 没有拉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间有静摩擦力作用 B .A 、B 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C .B 与桌面间有静摩擦力作用D .若撤去外力F 后,B 与桌面间仍有摩擦力9、 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超过5层楼高)数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面哪几组物理量的测定,求出塔身的高度( )A .下落经历的总时间B .最后1 s 内的下落高度C .石子最初1S 内的平均速度D .最初1 s 内的位移10、如下图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猴子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相互平衡C .猎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猴子受到的合外力越大D . 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12.如右图是某同学对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各挂着一个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颈椎(右图中是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减小手指所受的拉力,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只增加绳的长度B .只减小重物的重量C .只将手指向下移动D .只将手指向上移动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四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1)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四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1)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四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合计24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假说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下列有关神州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8年9 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其中21时10分04秒指的是时间B.神州七号飞船在发射升空阶段中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它的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州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D.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 )A.4个B.5个C.6个D.7个4.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千米、离地1 170米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安全迫降,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第一人.若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则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是( ) A.300 m B.288m C.150 m D.144 m5.如图为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B的速度和A的速度相同B.t2时刻A、B速度方向相反C.0~t1时间内A的位移大D.t1~t2这段时间内A、B的路程相同6.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7.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mg B.C.D.8.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算不出来的物理量是(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合计2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会有弹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10.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11.将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F的夹角为一锐角θ,则( ) A.只要知道另一个力的方向,就可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B.只要知道F1的大小,就可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C.如果知道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就可得到唯一确定的两个分力D.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F1sinθ12.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重为G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开始时木块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摩擦力将增大B.当F减小时,摩擦力一定减小C.当F减小时,摩擦力可能先不变,后变小D.当F减小为零时,摩擦力也为零13.在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N≤F≤14N B.2N≤F≤10NC.两分力大小分别为2N和8N D.两分力大小分别为6N和8N三、实验题(共2大题,每题8分,合计16分)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给出下列的器材,选出实验中不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②刻度尺③细线和纸带④钩码⑤轨道小车⑥秒表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2)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顺序是__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3)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分别标上计数点0、1、2、3、4…,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4.00cm,1与2两点间的距离x2=6.00c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3=8.00cm.则打下2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15.(1)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及方向,如图甲所示.①试在图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1表示此力.②如图乙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__同学做的实验.(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2)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在水平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橡皮条一端固定在纸边,将带两个绳套的另一端放在纸面上,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套可使橡皮条伸长.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A.实验前,将弹簧秤水平调零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节点拉到记下的位置O点D.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共40分)16.一质点从距离地面45m的高度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2)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3)最后1s内质点走过的位移大小.17.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v0=8m/s,火车长l=336m.(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18.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40N的物体,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1)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多大?(2)将F1撤去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3)将F2撤去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19.一轻质橡皮筋原长L=50cm,劲度系数k=100N/m,将其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点,如图甲所示.(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为16N的物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x1;(2)在图乙中A处用一水平外力向右缓慢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37°角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x2和物块高度的变化量h.(sin37°=0.6,cos37°=0.8)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四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合计24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假说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效果要相同;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解答】解:A、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没有采用假设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C、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下列有关神州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8年9 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其中21时10分04秒指的是时间B.神州七号飞船在发射升空阶段中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它的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州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D.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质点的认识;时间与时刻.【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是仍然受重力作用.【解答】解:A、2008年9 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其中21时10分04秒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神州七号飞船的尺寸相对飞船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此时的飞船可以看成是质点,故C正确.D、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仍然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是基本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牢的掌握住,其中要注意的是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是重力没有消失.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 )A.4个B.5个C.6个D.7个【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整体及A分析可知B受摩擦力的情况,再分析B的受力情况可知B受力个数.【解答】解:由A分析,可知A受重力、支持力,由于水平方向没有外力,且A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受摩擦力,则A对B也没有摩擦力;对整体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因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受地面向左的摩擦力;对B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故B受5个力;故选B.【点评】本题要注意摩擦力的判断,必要时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并且要灵活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4.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千米、离地1 170米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安全迫降,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第一人.若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则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是( ) A.300 m B.288m C.150 m D.144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着陆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飞机着陆到停止运动的时间,再根据所给的时间,求解滑行的距离.【解答】解:设飞机着陆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则有t0==则着陆10s后飞机停止运动,着陆后12s内与10s内位移相等,故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为x==m=300m故选A【点评】本题属性汽车刹车的类型,先计算出飞机滑行到停的总时间,再根据题中所给的时间判断飞机的状态,再进行分析计算.5.如图为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B的速度和A的速度相同B.t2时刻A、B速度方向相反C.0~t1时间内A的位移大D.t1~t2这段时间内A、B的路程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纵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路程等于各个过程位移大小之和.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x﹣t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则知t1时刻B的速度比A的速度大,故A错误.B、t2时刻,A的斜率为正,说明A的速度沿正向,B图线的切线斜率为负,说明B的速度沿负向,则A、B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C、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位移得知,0~t1时间内B的位移大,故C错误.D、t1~t2这段时间内,A一直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先沿正向运动后沿负向运动,通过的位移相同,可知B的路程大于A的路程,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关键抓住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来理解图象的意义,要注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之和.6.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考点】加速度.【分析】王强同学把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上涨,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生活联系实际的加速度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7.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mg 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几何知识求出相关的角度,由平衡条件求解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即可得到篮球对球架的压力.【解答】解: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得:cosα==根据平衡条件得:2Ncosα=mg解得:N=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N′=N=.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通过画出力图,正确运用几何知识求出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平衡条件进行求解.8.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算不出来的物理量是(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临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x=at2可得出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质点的位移;再由运动学公式分析其他各项能否求出.【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1=2m,x3=8m,T=1sB.根据x m﹣x n=(m﹣n)aT2得:a=3m/s2,故B正确;A.设第一次曝光时的速度为v,x1=vT+aT2解得:v=0.5m/s,故A答案正确;C.根据x2﹣x1=aT2得:x2=aT2+x1=5m,故C答案正确;D.由于不知道第一次曝光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故无法知道初速度,故D错误.本题选不可求得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要注意任意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只有知道至少三个量才能求出另外的两个量,即知三求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合计2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会有弹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可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弹力成正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即可求解.弹力是由于施力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解答】解: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接触挤压,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正确.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知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该力为动力,力与运动方向相反,该力为阻力,同时注意相对两字的理解.10.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比较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由公式=分析.【解答】解:AC、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公式=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正确,C错误;B、因为乙车做变加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故B错误;D、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均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11.将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F的夹角为一锐角θ,则( ) A.只要知道另一个力的方向,就可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B.只要知道F1的大小,就可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C.如果知道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就可得到唯一确定的两个分力D.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F1sinθ【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本题分析力分解唯一性问题,知道分解一个力是以这个力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常见分解唯一性的条件,由题设条件展开讨论即可.【解答】解:A、只要知道另一个力的方向,以合力为对角线做平行四边形,只能作一个,所以就可以得到两个确定的分力;正确B、只要知道F1的大小,以合力为对角线做平行四边形,也只能作一个;正确C、以F为对角线,已知F1的方向,根据几何知识知道,当另一个分力大小小于Fsinθ时构不成平行四边形,此时分角无解,当F=sinθ时,有唯一解,当力大于Fsinθ小于F时有两组解,因为不知道分力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有几解,故C错误;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Fsinθ;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力分解的唯一性,知道分解唯一性的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知道力分解时是以分解的力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12.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重为G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开始时木块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摩擦力将增大B.当F减小时,摩擦力一定减小C.当F减小时,摩擦力可能先不变,后变小D.当F减小为零时,摩擦力也为零【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摩擦力专题.【分析】本题中木块受到重力作用,但并没有向下掉,而是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需对物体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分析解决.【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由于物体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即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当推力F增大时,摩擦力不变;当F减小时,摩擦力先不变,后物体下滑,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变小;当F减小为零时,摩擦力为零,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点评】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以用假设法判断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假设墙面光滑,物体会向下滑动,故物体有向下的滑动趋势.13.在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创新班,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创新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创新班)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A.只有①③④⑥ B.只有①③⑤⑥ C.只有①③⑥⑦ D.只有①②⑥2.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接触面光滑B.光滑斜面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一起向右匀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C.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分子的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4.小明家自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km/hB.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km/hC.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km/hD.云阳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km5.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落的距离是( )A.B.C.D.6.如图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则( )A.AB绳、BC绳拉力都变大B.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小C.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不变D.AB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答对但不全得2分,答错得0分)7.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8.爱因斯坦对于伽利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9.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若v0>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若>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D.若v0<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10.下列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所受的重力总是不变的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D.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11.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2.如图所示,依着光滑且竖直的墙壁,用轻绳挂着一个重为G、半径为R的小球A,在A球的下面又挂着一个重为的球B,挂A球的绳长为R.对于图中小球的受力,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墙壁对A球的支持力为,斜绳对A的拉力为B.A球对墙壁的压力为,斜绳对A球的拉力为C.A球所受重力、支持力、斜绳拉力之比为:1.5:3D.当球B的重力变大时,A球所受的力都变大三、实验题13.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一小格边长为1N),求三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需作图或计算过程)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C、将弹簧秤拉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15.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1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计数点 1 2 3 4 5 6t/s 0.1 0.2 0.3 0.4 0.5 0.6v/(m.s)0.358 0.400 0.440 0.485 0.530 __________(2)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图3.(3)根据v﹣t图象可知,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16.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1kg,斜面倾角α=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的质量为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10m/s2.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7.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8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以1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m/s,g取10m/s2,求:(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大?(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18.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q=37° 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计t=0.在t=1s时,去掉力F,物体便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sin37°=0.6cos37°=0.8g=10N/kg)(1)恒力F的大小(2)计时后4s内物体的位移.19.(16分)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 AB=4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 BC=5m,倾角为θ=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将一个工件(可看做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高度?(3)工件运动了23s时所在的位置?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创新班)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A.只有①③④⑥ B.只有①③⑤⑥ C.只有①③⑥⑦ D.只有①②⑥【考点】矢量和标量.【专题】应用题.【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解答】解: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它们都是矢量;路程、时间和速率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它们都是标量,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2.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接触面光滑B.光滑斜面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一起向右匀速【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1.受力分析的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3.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系统组合.(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检查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画出受力示意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4)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受力分析完后,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漏力、多力或错力现象.【解答】解:A、物体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无向右上方的支持力,故A错误;B、物体不受支持力,受重力和拉力平衡,故B正确;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相反,故C错误;D、一起向右匀速,处于平衡状态,故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平衡,故D正确;故选BD.【点评】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熟练掌握,还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反复体会方法,总结技巧才能达到.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C.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分子的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专题.【分析】利用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有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析;每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N A 个分子数,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数等于质量与摩尔质量之比.【解答】解:A、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之一为:物质是有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故A正确;B、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故B正确;C、质量相等的同种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含有不同的分子数,故C 错误;D、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所以分子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故D正确.本题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理解好分子动理论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解题的关键,明确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解答该题的关键.4.小明家自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km/hB.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km/hC.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km/hD.云阳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km【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表示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交通标志中的“60”表示通过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km/h.“宜昌268km“知的是离宜昌的路程为268km.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5.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落的距离是( )A.B.C.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速度关系公式求解.【解答】解: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v2﹣v02=2gx得v2﹣0=2gH ①﹣0=2gh ②由①②解得:h=H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的基本能力,是基本题,比较简单,考试时不能丢分.6.如图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则( )A.AB绳、BC绳拉力都变大B.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小C.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不变D.AB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应从小球受力分析入手,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两个拉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解答】解: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AB绳子的拉力F T1,BC绳子的拉力F T2,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 T2﹣F T1sinθ=ma竖直方向:F T1cosθ﹣G=0解得:F T2=Gtanθ+ma静止时加速度为零,故向右加速后,AB绳子的拉力不变,BC绳子的拉力变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通常在运动方向列牛顿第二定律,在垂直运动方向列平衡方程.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答对但不全得2分,答错得0分)7.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考点】布朗运动.【专题】布朗运动专题.【分析】布朗运动是小微粒受到的分子的撞击的不平衡产生的,是小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故C错误,D 正确.故选BD.【点评】明确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8.爱因斯坦对于伽利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本题考查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要了解其研究过程为什么要“冲淡”重力的方法.【解答】解:A、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故A正确,B错误;C、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其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9.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若v0>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若>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D.若v0<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先求出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的初速度,再求出两球正好在落地时相遇的初速度,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若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t=s a=gt2…②,s b=…③由s a+s b=h…④,由①②③④解得v0=当ab两球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t=此时A的位移s a=gt2=h解得:v0=A、若v0>,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故A正确;B、若v0=,则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C、若<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故C正确;D、若v0<,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物体在空中相碰,两物体的位移之和等于h,结合物体运动时间的范围,求出初始度的范围.10.下列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所受的重力总是不变的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D.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考点】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下.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解答】解:A、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变了,所以A正确;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此时受到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B正确;C、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下,升降机可以是向上减速运动,也可以是向下加速运动,所以C错误;D、根据C的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11.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分析】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什么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的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B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具有向下的速度,开始压缩弹簧时,重力大于弹力,合力竖直向下,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度运动,当小球所受的弹力大于重力时,合力竖直向上,加速度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小球开始做减速运动,则当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故AB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含有弹簧的问题,关键要抓住弹簧弹力的可变性,不能想当然,认为小球一碰弹簧就开始减速.12.如图所示,依着光滑且竖直的墙壁,用轻绳挂着一个重为G、半径为R的小球A,在A球的下面又挂着一个重为的球B,挂A球的绳长为R.对于图中小球的受力,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墙壁对A球的支持力为,斜绳对A的拉力为B.A球对墙壁的压力为,斜绳对A球的拉力为C.A球所受重力、支持力、斜绳拉力之比为:1.5:3D.当球B的重力变大时,A球所受的力都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A、B两球的整体进行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抓住合力等于零,运用合成法求出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和拉力.【解答】解:A、绳子长度为R,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倾角等于30度,对A、B两球的整体进行分析,受总重力、斜绳的拉力、墙壁的支持力,根据合成法得,墙壁的支持力:,斜绳的拉力:T=.所以A球所受重力、支持力、斜绳拉力之比为1::=.故A错误,B、C正确.D、当B球的重力变大时,A球的重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三、实验题13.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一小格边长为1N),求三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需作图或计算过程)【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F2的合力,再跟F3合成,求出最终三个力的合力.【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出F1、F2的合力如图,大小等于8N,方向与F3相同,再跟F3合成,两个力同向,则三个力的合力为12N,方向与F3相同.答:三力的合力大小为12N,方向与F3相同.【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会根据作图法,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D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C、将弹簧秤拉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B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的形变量和方向是等效的.【解答】解:(1)A、B、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橡皮条两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长度要相同.故A、B错误;C、D、在白纸上标下第一次橡皮条和绳的结点的位置,第二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表明两次效果相同,即两个拉力和一个拉力等效,而弹簧称不必拉到相同刻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A、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错误;。

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一、选择题1.汽车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行驶了2 m ,第2 s 内行驶了4 m ,则汽车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2m/sB .5m/sC .6 m/sD .8m/s2.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km h .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 城到B 城的一个直线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公里,用时6分13秒.则( )A .5000 /km h 是平均速度B .6分13秒是时刻C .“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受重力作用D .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A 城到B 城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它看成质点3.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 .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 .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 6.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 拉力F 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 (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Fkx=,弹簧的劲度系数k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400N/mk=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k=D.该弹簧所受的弹力为20N7.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2f M mM+B.()2f m Mm+C.()()2f M mM m gM+-+D.()()2f m MM m gm+-+8.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下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的变化关系是()A.B.C.D.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10.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为mg
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mg
C.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变为g
D.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变为g
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的地板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
传感器上放一个质量为20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计算机显示出传感器所有物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演中,猴子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杆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
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相对地面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B. 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C.t时刻猴子对地的速度大小为v0+at
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有一水
平拉力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球间的距离为( ).
+ C.D.L+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为53°,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os 53°=0.6,sin 53°=0.8)( )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
已知FNA=3mg,可求得vA=2
B球通过最高点时,由mg-FNB=m
已知 FNB=0.75mg,可求得vB=
平抛落地历时t=
故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Δl=(vA-vB)t
解得Δl=3R
(1) 则
对木板: 则
(2) 得:
a
( d )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高中试卷}泰兴市高一物理期中试题[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泰兴市高一物理期中试题[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泰兴市高一物理调研测试题(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各个实例中,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A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B 、物体从高处以0.9g 的加速度竖直下落C 、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D 、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2.甲乙两人在一幢楼的三楼窗口沿水平方向比赛掷垒球,甲掷垒球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两倍,若乙要想水平掷出相当于甲在三楼窗口掷出的距离,则乙应:A 、在5楼窗口水平掷出B 、在6楼窗口水平掷出C 、在9楼窗口水平掷出D 、在12楼窗口水平掷出3.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作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

这个实验:A 、只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第①条B 、 只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第②条C 、 不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任何一条D 、 能同时说明上述实验中的两条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A 、速率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5.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1,后来变为r 2,r 1> r 2,以E k l 、E k 2表示卫星在这个轨道上的动能,T 1、T 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1221T T ,E E k k << B 、1221T T ,E E k k >< C 、1221T T ,E E k k <> D 、1221T T ,E E k k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5小题,共20分。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向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中学生身高1.7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m 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10m/s2)()A.7m/s B.6.5m/s C.5m/s D.3m/s2.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②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③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④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0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B.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C.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D.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4.从距地面h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小球初速度为•tanθB.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C.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一半,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为原来两倍D.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一半,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2θ5.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9km、远地点50419km的预定转移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后再经变轨成为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为3586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转移轨道运动的周期大于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周期B.卫星在转移轨道运动时,经过近地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远地点的速率C.卫星在同步轨道运动时,飞船内的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D.卫星在同步轨道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6.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大后不变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7.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若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小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A.小朋友在AB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B.小朋友在AB段和BC段合外力所做的功相同C.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左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大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择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8.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沿X方向可能做匀速运动B.质点沿Y方向可能做变速运动C.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加速后减速D.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减速后加速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固定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沿容器内壁,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对内壁的压力小于b对内壁的压力B.a的周期小于b的周期C.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D.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10.如图a所示,A,B为某电场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现将一正点电荷由A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一段距离到达B点,其电势能E 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点电荷从A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力对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电势一直升高C.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D.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11.如图所示,一滑块从底端冲上固定的足够长粗糙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机械能E K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倾角α=30°B.A获得最大速度为2g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某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1)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B.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然后迅速打开打点计时器C.实验时应先打开打点计时器,然后松开纸带D.纸带应理顺,穿过限位孔并保持竖直(2)点2速度的表达式v2=(3)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cm,s2=16.00cm,s3=8.00cm,重物(质量为m)从点2运动到点5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m,势能减少量为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10m/s2)14.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加速度a=m/s2;(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6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5分)(2010•惠州三模)在游乐场中,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为研究方便,可以认为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1.2s后,开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m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下落,将游客送回地面.(取g=10m/s2)求:(1)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多大?(2)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多少?(3)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多少倍?16.(16分)(2015•乐山一模)一长为L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然后释放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小球到达B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1)AB两点的电势差U AB;(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3)小球到达B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17.(16分)(2012•宿迁模拟)如图所示,一物体M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沿倾角α=37°的粗糙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自顶端B点飞出后,垂直撞到高H=2.25m的竖直墙面上C点,又沿原轨迹返回.已知B、C两点的高度差h=0.45m,物体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物体M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返回后B点时的速度;(3)物体被墙面弹回后,从B点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18.(16分)(2013•蓟县校级模拟)如图,传送带AB总长为l=10m,与一个半径为R=0.4m 的光滑圆轨道BC相切于B点.传送带速度恒为v=6m/s,方向向右.现有一个滑块以一定初速度v0从A点水平冲上传送带,滑块质量为m=10kg,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已知滑块运动到B端时,刚好与传送带共速.求(1)v0;(2)滑块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3)求滑块第二次在传送带上滑行时,滑块和传送带系统产生的内能.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向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中学生身高1.7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m 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10m/s2)()A.7m/s B.6.5m/s C.5m/s D.3m/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运动员跳高的运动模型为竖直上抛运动,因为是背跃式跳高,所以只要运动员的重心能够达到横杆处,即可认为运动员越过横杆.【解答】解:运动员跳高过程可以看做竖直上抛运动,当重心达到横杆时速度恰好为零,有:运动员重心升高高度:.根据竖直上抛运动得:,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运动要能正确建立运动模型,然后依据运动规律求解.2.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②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③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④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0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的计算;重力势能.【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守恒,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功能关系可判断各选项的对错.【解答】解:①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海平面低于地面h,所以物体在海平面上时的重力势能为﹣mgh,故①错误.②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抛出点与海平面的高度差为h,并且重力做正功,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故②正确.③由动能定理得:mgh=E k2﹣mv02,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E k2=mv02+mgh,故③正确.④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即初末状态的机械能相等,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抛出时的机械能为mv02,所以物体在海平面时的机械能也为mv02,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力在空间的积累效果,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力做负功,动能减少.动能定理解决的问题不受运动形式和受力情况的限制.还有就是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3.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B.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C.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D.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电势差.【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据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分布特点可知各点的场强大小,由电场线性质及电场的对称性可知ab及bc两点间的电势差;由电势能的定义可知ac两点电势能的大小.【解答】解:A:在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上,中间点电场强度最小;在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中间点电场强度最大;所以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选项A正确;B:MN是一条等势线,与在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上的点相比较,d点的电势要高,所以b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选项B错误;C:因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故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选项C错误;D:由对称性可知,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故选项D正确.故选:AD.【点评】该题考查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等势面的分布,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并要注意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同时注意等量异号电荷形成电场的对称性.4.从距地面h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小球初速度为•tanθB.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C.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一半,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为原来两倍D.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一半,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2θ【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求出落地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小球的初速度和着地的速度.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解答】解: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小球的初速度.故A错误.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小球着地的速度大小v=.故B正确.C、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初速度减半,运动时间不变.故C错误.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tan,当初速度减半时,设落地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tan,但是α≠2θ.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求解.5.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9km、远地点50419km的预定转移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后再经变轨成为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为3586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转移轨道运动的周期大于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周期B.卫星在转移轨道运动时,经过近地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远地点的速率C.卫星在同步轨道运动时,飞船内的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D.卫星在同步轨道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由轨道半长轴大小确定周期关系,据能量守恒确定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速率大小问题,据同步卫星周期与轨道半径确定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根据超失重条件判定是超重还是失重.【解答】解:A、转移轨道的半长轴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故转移轨道上卫星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故A错误;B、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只有引力做功,卫星的动能增加,故近地点的速率大于远地点的速率,故B正确;C、卫星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卫星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D、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远大于地球半径,据a=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远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能从能量角度分析卫星的运动速率的大小,知道超失重的条件.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6.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大后不变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两绳的夹角增大.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关于竖直方向对称.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研究绳的拉力变化情况.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的最上端移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几何知识分析得到滑轮两侧绳子的夹角不变,由平衡条件判断出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解答】解: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θ.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2Fcosθ=mg得到绳子的拉力F=所以在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的过程中,θ增大,cosθ减小,则F变大.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最上端移到C点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α.设绳子总长为L,两直杆间的距离为S,由数学知识得到sinα=,L、S不变,则α保持不变.再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的拉力F保持不变.所以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故选:A.【点评】本题是共点力平衡中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在于运用几何知识分析α的变化,这在高考中曾经出现过,有一定的难度.7.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若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小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A.小朋友在AB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B.小朋友在AB段和BC段合外力所做的功相同C.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左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大小【考点】功能关系;功的计算.【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朋友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上.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将小朋友的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解答】解:A、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设B点的速度为v,则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都为,故A正确;B、AB段小朋友加速运动,则mgsinθ>μ1mgcosθ,BC段小朋友做减速运动,则mgsinθ<μ2mgcosθ,所以μ1<μ2.小孩受到的摩擦力不同,则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所以在AB 段和BC段合外力所做的功不相同.故B错误;C、小朋友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小朋友的加速度a1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1.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小朋友有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同理可知,小朋友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D、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小朋友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F N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同理,小朋友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对加速度不同的两个运用整体法处理,在中学阶段应用得不多,也可以采用隔离法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择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8.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沿X方向可能做匀速运动B.质点沿Y方向可能做变速运动C.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加速后减速D.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减速后加速【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则加速度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根据轨迹弯曲判断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则加速度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由图可知:加速度方向指向弧内,不能沿y轴方向,x轴方向有分加速度,所以x轴方向不可能匀速,y方向可能有分加速度,故质点沿Y方向可能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在x方向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最终在x轴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所以x方向不能一直加速运动,也不能先加速后减速,只能X方向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故C 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得关键知道在曲线运动中,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会根据轨迹弯曲判断加速度的方向.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固定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沿容器内壁,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对内壁的压力小于b对内壁的压力B.a的周期小于b的周期C.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D.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以任意一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小球所受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比较其大小.【解答】解:A、以任意一球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由图得到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N=,对于两球θa>θb,所以N a>N b,故A错误;B、小球受重力mg和内壁的支持力N,由两力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ω2r,得:ω=,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运动半径r=Rsinθ,则ω=,对于两球θa>θb,则ωa>ωb,周期T=,所以T a<T b,故B正确,C错误;D、向心加速度a n=gtanθ,对于两球θa>θb,则向心加速度a a>a b.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分析受力情况,确定小球向心力的来源,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结合进行分析,是常用的方法和思路.。

江苏省泰兴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泰兴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C.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其运动方向相反2.“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当众人面对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在缺少有效的称量工具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曹冲称量出大象的体重,体现了他的智慧,被世人称道。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A.“质点”的概念 B.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C.“瞬时速度”的概念 D.用悬挂法测定薄木板的重心3.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4.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A.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B.推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C.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D.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5.一个弹簧挂30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 1.2cm,若改挂100N的重物时,弹簧总长为20cm,则弹簧的原长为()A.16cm B.15cm C.14cmD. 12cm6.将一个大小为7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4N B.7N C.11N D. 12N7.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保持两分力的方向不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C、F1增加10N,F2减少10N,F一定不变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一定增大8.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1 : 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 2 : l,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2 : 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1 : 2 D.下落过程中时间之比是 1 : 2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10.如图所示为通过轻杆相连的A、B两小球,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轻杆与细线OA长均为L.现用力F作用于小球B上(图上F未标出),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力F最小值为 ( )A.22G B.2G C.G D.2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B.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C.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如果物体的体积很大,则不能被看成质点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A受到2个 B.A受到3个C.B受到4个 D.B受到5个1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具有加速度,但其速度保持不变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和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1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t b∶t c∶t d=1∶2∶3∶2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v b∶v c∶v d=1∶2∶3∶2C.质点在斜面上运动,od段平均速度v=v bD.质点在斜面上运动,od 段平均速度v=三、简答题: 本题共 2 小题,共计18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5.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最小刻度是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互相垂直,如图所示.(1) (2分)由图可读出这两个互相垂直拉力的大小,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4.00N,另外一个读数为__________N.(2) (4分)在本题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以方格的两小格为1N),根据作图法可得出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4分)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6.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T=0.02s交流电源.(1)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下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对应点 B C D E F速度(m/s)0.141 0.180 0.218 0.262 0.301(3)从图像中还能得出A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在如图所示的照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9﹕25之间由宝鸡开往西安的高速列车,8﹕00是指动车运动时间A.甲图是一列在8﹕00~B.乙图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的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C.丙图是在男子单杠比赛运动到最高点的体操运动员,此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看做质点2.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质量,加速度C.加速度,位移,速度D.路程,时间,速率3.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4.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力一定要比合力小B.大小均等于F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也可能等于FC.一个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500N的分力D.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这两力大小之和与两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之间5.如图所示,一切摩擦不计,各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有( )A.B.C.D.6.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二、多选题(每题4分,答对的得4分,答对不全的得2分,错误的得0分,共计24分)7.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C.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8.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3t﹣5t2(s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是3m/s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C.这个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是6m/sD.这个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9.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了四条图线,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t图线中t1时刻v1<v2B.图线1、3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C.X﹣t图线中t2时刻表示2开始反向运动D.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的平均速度比4平均速度小10.如图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各挂着一个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颈椎(图中是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增大手指所受的拉力,可采取的方法是( )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重量C.只将手指向下移动 D.只将手指向上移动11.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钟内分别经过P、Q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 ) A.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m/sB.车的加速度是1.5m/s2C.P、O间距离是7.5m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是9s.12.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若v0>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若>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D.若v0<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三、填空、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6分)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电火花打点计时记录利用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电火花打点计器所用的是电压为__________的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2)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3)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DE段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4)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14.(14分)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先探究了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1)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只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__cm.“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步骤是:①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然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3)在③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然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4)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同实验小组的另一个同学提出:图甲所示的a点位置标记得不妥当,其原因是:__________.(5)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是__________,实际测量值是__________.(填F或F′)四、计算题(10+12+15+15分,共计52分)15.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AC绳与竖直方向夹角37°,BC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g取10 m/s2,sin37°=0.6,sin53°=0.8求:(1)当所挂重物质量为4kg时,两绳子所受拉力多大?(2)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N,为使两绳不断,则所挂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多少?16.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l=0.5m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5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s,求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17.一列货车以28.8km/h的速度在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事故,在其后面有一列快车以72km/h的速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驶来.快车司机发现货车时两车相距600m,他立即合上制动器刹车,但快车要滑行2km才能停下来.请你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并说明理由.18.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为m=1kg,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斜面体的质量M=3m,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求:(1)当斜面体静止时,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3)若地面对斜面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k倍,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k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在如图所示的照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一列在8﹕009﹕25之间由宝鸡开往西安的高速列车,8﹕00是指动车运动时间~B.乙图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的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C.丙图是在男子单杠比赛运动到最高点的体操运动员,此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看做质点【考点】平均速度;质点的认识;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为一段时间;而时刻是对应一个时间点;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存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解答】解:A、8:00是指动车发车的时刻,故A错误;B、由于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C、运动员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是此时他在做圆周运动,有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研究跳舞的姿态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描述物体运动的相关物理量;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这些基本物理量的性质;明确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2.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质量,加速度C.加速度,位移,速度D.路程,时间,速率【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A、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和速度都是矢量.故A错误.B、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故B错误.C、加速度、位移和速度都是矢量,故C正确.D、路程、时间、速率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矢量与标量的显著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此题中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3.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考点】滑动摩擦力;重力;重心.【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1)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2)在弹性限度范围内,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3)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解答】解: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A正确;B.根据弹簧弹力的表达式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知:弹力不仅跟劲度系数有关,还跟伸长量或压缩量有关,故B错误;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心、弹簧弹力、动摩擦因素、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力一定要比合力小B.大小均等于F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也可能等于FC.一个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500N的分力D.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这两力大小之和与两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之间【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解答此题时,要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进行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如果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之间;【解答】解:A、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等于分力,故A错误;B、大小均等于F的两个力,当两力夹角为120°时,其合力的大小也等于F,故B正确;C、一个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500N的,因这两个力的合力最小为0,最大为1000N,故C正确;D、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这两力大小之和与两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之间,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故选:A.【点评】解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合力的大小范围:大于两力之差,小于两力之和;分析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既要考虑到两个力同向,也要考虑反向的情况.5.如图所示,一切摩擦不计,各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有( )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者接触面的切面;据此判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解答】解:A、槽右边直角部分对棒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棒斜向上,故A错误;B、杆对球的压力垂直于杆斜向下,故B错误;C、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故C错误;D、小球所受弹力的情况均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察了弹力方向的判断:点线接触垂直于线,点面接触垂直于面.6.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考点】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物体在F作用下向右运动,从而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摩擦力公式和方向特点求解.【解答】解:物体在向右运动,故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的大小f=μmg=20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向左;故选D.【点评】由于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大小决定因素不同,因此在分析摩擦力时一定要分清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因此弄清物体的运动状态很关键.二、多选题(每题4分,答对的得4分,答对不全的得2分,错误的得0分,共计24分)7.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C.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根据v=gt、h=比较速度和运动的时间.【解答】解:A、两物体同时下落,根据v=gt,在下落的过程中,同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B正确.C、根据h=得,t=,知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故C错误.D、甲落地时,由于同时下落,所以乙也下落H,此时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8.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3t﹣5t2(s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是3m/s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C.这个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是6m/sD.这个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从而确定初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关系.【解答】解:A、根据s==﹣3t﹣5t2得物体的初速度v0=﹣3m/s,加速度a=﹣10m/s2,即初速度的大小为3m/s,加速度大小为10m/s2,故A、B正确,C错误.D、由A选项可知,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知道速度、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9.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了四条图线,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t图线中t1时刻v1<v2B.图线1、3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C.X﹣t图线中t2时刻表示2开始反向运动D.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的平均速度比4平均速度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比较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x﹣t图线与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x﹣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解答】解:A、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t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v1>v2.故A错误.B、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而不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C、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故C正确.D、在v﹣t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0﹣t3时间内3围成的面积小于4围成的面积,故3的平均速度小于4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CD【点评】对于v﹣t图线和x﹣t图线的基本的特点、意义一定要熟悉,可从图象的形状、斜率、面积等方向来理解其物理意义,同时不能将两个图象搞混淆.10.如图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各挂着一个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颈椎(图中是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增大手指所受的拉力,可采取的方法是( )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重量C.只将手指向下移动 D.只将手指向上移动【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对称的拉力,大小等于悬挂物体的重量,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解:A、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对称的拉力,拉力等于悬挂物体的重量mg,如图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两个拉力的大小恒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增加细线长度时,由于两个细线拉力也不变,动滑轮位置不变,故三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故A错误;B、增加重物的重力,两个拉力变大,动滑轮位置不变,则两拉力夹角不变,故合力变大,故手要用较大的力,故B正确;C、手指向下移动,两个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小,故两拉力合力变大,故手要用较大的力,故C正确;D、手指向上移动,两个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大,故两拉力合力变小,故手要用较小的力,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是对动滑轮受力分析,根据三力平衡条件,结合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析讨论.11.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钟内分别经过P、Q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 ) A.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m/sB.车的加速度是1.5m/s2C.P、O间距离是7.5m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是9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这个题已知量比较全面,所以应用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公式,列方程就可以解答各个选项.已知了PQ点间的时间,位移,末速度,根据五个量知道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则可以求的PQ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进而可以求得OP的时间,位移等量.【解答】解:A:已知PQ点间的时间,位移,末速度,由:v=v0+at和,带入数据解得:v P=5m/s,,故A正确B:由A的计算知B错误C:已知OP的初速度,加速度,末速度,由:,解得:OP=7.5m、故C正确D:已知OP间的末速度了,又知道加速度,故可以求的时间:,故OQ总时间为9s,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是基础的应用,是基本公式的练习,其中有个重点就是,这是两个过程的结合,这种一般要注意结合点的速度,是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12.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若v0>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若>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D.若v0<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先求出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的初速度,再求出两球正好在落地时相遇的初速度,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若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t=s a=gt2…②,s b=…③由s a+s b=h…④,由①②③④解得v0=当ab两球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t=此时A的位移s a=gt2=h解得:v0=A、若v0>,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故A正确;B、若v0=,则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C、若<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故C正确;D、若v0<,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物体在空中相碰,两物体的位移之和等于h,结合物体运动时间的范围,求出初始度的范围.三、填空、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6分)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电火花打点计时记录利用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电火花打点计器所用的是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填直流电或交流电);(2)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加速运动;(3)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90m/s,DE段平均速度大小为4.53m/s;(4)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2.6m/s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采用220V的电压;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是否相等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解答】解:(1)电火花打点计器所用的是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2)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因中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D===3.90m/s;DE段的平均速度v===4.53m/s;(4)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12.6m/s2故答案为:(1)220V;交流;(2)匀加速直线运动(3)3.90,4.53;(4)12.6【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纸带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问题;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4.(14分)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先探究了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1)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4cm,劲度系数k=50N/m.(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只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10cm.“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步骤是:①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然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3)在③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然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4)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同实验小组的另一个同学提出:图甲所示的a点位置标记得不妥当,其原因是:oa两点的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5)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是F′,实际测量值是F.(填F或F′)【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实验分析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1)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F=k△x求解劲度系数;(2)直接从弹簧秤得到弹力,再从图象b弹簧弹簧长度;(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我们让两次拉时的效果相同,且需要记录下拉力的大小及方向;(4)在找出力的方向时,应使两点距离大一些,这样可以减小误差;(5)分析两个合力的来源可知实验值及真实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B.研究一端固定并可其绕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把木杆看成质点C.第7秒初、第8秒末均表示时刻,它们的时间间隔为1秒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2.在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如图所示,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再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0m/s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B.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4.一辆汽车在刹车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10t﹣t2(t以秒为单位,直线运动),则( ) A.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大小为5m/sB.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C.汽车刹车6秒时位移大小为24mD.汽车刹车7秒时位移大小为25m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重为G的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对木板(挡板)的压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的大小分别是( )A.F1=Gsinα;F2=GcosαB.F1=Gcosα;F2=GsinαC.F1=Gtanα;D.;F2=Gtanα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C.木块A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将向左运动D.木块A所受的合力不变,仍然静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会有弹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D.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8.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的加速度为0.5m/s2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D.在t=4s时,A、B相距最远9.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内位移比第4秒内位移多1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2B.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C.物体在前5秒内位移为12.5m D.第3秒内位移为2.5m10.如图,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C对凹槽B的压力保持不变B.小球C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凹槽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长木板A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11.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6分.12.(18分)“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图乙中的__________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F或F′)(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为了读数方便,可以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成一定倾角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4)实验用一根弹簧秤拉时如图2所示,则弹簧秤读数为__________N(5)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6)由于没有弹簧秤,宏春同学改用图3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记下三根绳子的拉力T OA、T OB和T OC及节点O的位置,再改变钩码个数重新实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A.钩码的个数N1=N2=3,N3=4B.钩码的个数N1=N2=2,N3=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13.(18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2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1)打点计时器每__________s打一个点.(2)设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__________;(用图中d1~d6及T表示)(3)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3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进同学根据课本38页介绍,将自己实验得到的纸带,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取连续的几段位移,从它们的分界点将纸带剪断,剪得的几段纸带按图4所示的顺序贴在坐标中,各段紧靠但不重叠,得到图5所示的直方图.根据这个直方图他可求出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x0=40m,速度均为v0=10m/s.某时刻,甲车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乙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车开始刹车时刻起,求:(1)甲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止运动时甲车位移多大?(2)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多大?(3)从甲刹车起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15.小明用与水平地面成θ=37°角的恒力F拉地面上静止的质量m=160kg的木箱.当拉力为500N时木箱不动;当拉力变为1000N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则在这两种情况下,求:(1)木箱未被拉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2)木箱做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3)地面与木箱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16.如图所示,木块m1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点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此同时小球m2在距C点的正上方h=20m处自由落下,木块m1以不变的速率途经斜面底端B点后继续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在C点恰好与自由下落的小球m2相遇,若斜面AB段长L1=lm,水平BC段长L2=1.2m,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木块m1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两球经多长时间相遇;(3)相遇时木块m1的速度大小.17.如图所示,PQ为一固定水平放置的光滑细长杆,质量均为m的两小球A、B穿于其上,两球被穿于杆上的轻弹簧相连.在A、B两球上还系有长度为2L的轻线,在轻线中间系有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E,C、D球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用手水平托住D球并保持D球静止状态,此时轻弹簧长度也为L,已知劲度系数为K,(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1)人手对D球的支持力N D;(2)连接A、B球的轻线上拉力大小T;(3)长杆对A球的支持力大小N A;(4)求弹簧的原始长度L0?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B.研究一端固定并可其绕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把木杆看成质点C.第7秒初、第8秒末均表示时刻,它们的时间间隔为1秒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考点】加速度;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故A错误;B、一端固定并可绕某点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是转动,杆不可以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C、第7秒初、第8秒末均表示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秒,故C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初位置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熟悉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参考系、时间与时刻等概念,明确它们的区别,注意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基础题.2.在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如图所示,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再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0m/s【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分析】依据坐标位置的变化可表示位移和路程,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由题目给定的坐标位置变化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错误;B、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时会与由点(3,1 )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置,B错误;C、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X=,故C错误.D、平均速度===1m/s;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移与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B.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图中是位移图象,其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根据数学知识求出速度.由斜率的正负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解答】解:A、B图象是曲线,斜率表示速度,前4s速度为正,且越来越小,后4s速度为负且速度越来越小,所以B质点前4s做减速直线运动,后4秒也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B、由图象可知图中A质点做匀速运动,v==20m/s,故B正确;D、位移时间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所以前4s内AB位移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位移图象可直接读出质点的位移,位移△x=x1﹣x2.由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研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4.一辆汽车在刹车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10t﹣t2(t以秒为单位,直线运动),则( ) A.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大小为5m/sB.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C.汽车刹车6秒时位移大小为24mD.汽车刹车7秒时位移大小为2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刹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解答】解:A、根据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10m/s,加速度为:a=﹣2m/s2,故AB错误.C、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则汽车刹车6s内、7s内的位移均等于5s内的位移,即:x=,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同时要会结合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得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的数值.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重为G的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对木板(挡板)的压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的大小分别是( )A.F1=Gsinα;F2=GcosαB.F1=Gcosα;F2=GsinαC.F1=Gtanα;D.;F2=Gtanα【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此时注意小球受挡板的弹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而是垂直挡板水平向.由平衡条件求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解.【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建立坐标系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和三角函数关系知:F N1=Gtanα.F N2=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F1=F N1=Gtanα,对斜面的压力为:F2=F N2=故选:C【点评】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作出受力示意图.3、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C.木块A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将向左运动D.木块A所受的合力不变,仍然静止【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A受力分析可得出A受到的静摩擦力,根据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可得出最大静摩擦力;再根据变化之后的受力情况可判断A的状态及读数的变化.【解答】解:初态时,对A受力分析有:得到摩擦力F f=F1﹣F2=6﹣2=4N,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 max≥4N,当将总质量减小到0.3kg时,拉力变为3N,物体仍静止,合力仍为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摩擦力变化F f′=1N,方向向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计算,要注意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会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取决于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不变,则弹力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会有弹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D.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考点】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重心;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解答】解:A、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故A正确;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C、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D、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方向.知道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同时有确弹力产生的性质.8.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的加速度为0.5m/s2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D.在t=4s时,A、B相距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参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通过位移关系判断何时相距最远.【解答】解:A、质点A的加速度为 a A===0.5m/s2.故A正确.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没有改变,仍为负向,故B错误.C、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t=2s时,B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故C正确.D、A一直沿正向运动,B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两者都沿正向运动时,A的速度先大于B的速度,后小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先增大后减小,速度相同时,即在t=4s时,A、B相距最远,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9.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内位移比第4秒内位移多1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2B.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C.物体在前5秒内位移为12.5m D.第3秒内位移为2.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s=aT2,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解位移.【解答】解:A、由题意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知s5﹣s4=△x=aT2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在前5秒内位移为:s=m.故C正确;D、物体在前2秒内位移为:m物体在前3秒内位移为:m第3秒内位移为:△s=s3﹣s2=4.5﹣2=2.5m.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根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以及掌握推论: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s=aT210.如图,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C对凹槽B的压力保持不变B.小球C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凹槽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长木板A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BC研究:分析BC整体的受力,由平衡条件分析A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变化,即可知道B对A的压力如何变化,C球只受两个力,对B的压力不变.【解答】解:A、由于半球形凹槽光滑,小球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由平衡条件得到,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则C对B的压力也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C、对BC整体: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斜面A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N=mgcosθ,f=mgsinθ,减小θ,N增大,f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的压力也增大,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三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的对象,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研究,比较简便.11.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处于平衡,弹簧处于原长,弹力为零.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四个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解答】解:A、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所以弹簧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因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所以滑块可能只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此时弹簧弹力为零,处于原长状态,故A错误,B正确;C、沿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mg),不为零,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注意弹簧的弹力可能为零,可能不为零.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6分.12.(18分)“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F或F′)(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D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为了读数方便,可以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成一定倾角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4)实验用一根弹簧秤拉时如图2所示,则弹簧秤读数为4.00N(5)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不变.(选填“变”或“不变”).(6)由于没有弹簧秤,宏春同学改用图3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记下三根绳子的拉力T OA、T OB和T OC及节点O的位置,再改变钩码个数重新实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B.A.钩码的个数N1=N2=3,N3=4B.钩码的个数N1=N2=2,N3=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实验分析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两头挂有钩码的细绳跨过两光滑的固定滑轮,另挂有钩码的细绳系于O点(如图所示).由于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所以O点受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个力的大小.【解答】解:(1)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