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1 (共3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1 (共37张PPT)

合 作 秦汉时期既然商业初步发展了,为什么会逐渐艰难 探 究 呢?请大家来分析一下原因。
秦汉: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
推进新课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初步发展的原因: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原来秦国流通
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还统一度量衡,修建
自 主 学 习
驰道;两汉: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 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两汉又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 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逐渐艰难的原因: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 的限制太多。
推进新课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合 作 探 究
元朝:商业繁荣,国内外商品汇集 为什么元朝会出现国内外商品汇集的景象?
推进新课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 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
汉:因为商业的集中,形成“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清:乾隆时期的苏州、盛泽、汉口、佛山镇、景德镇、
朱仙镇等。
推进新课
商业都会的崛起
问 题 明清时期的城镇发展有何特点?这些市镇出现的 情 境 主要原因是什么?
推进新课
商业都会的崛起
自 主 学 习 主要特点: 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地带; 经济功能为主,商业贸易活动极其繁荣; 多位于江南地区,人口密集。 原因: 这些地区商业、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大商人。
自 表现: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弦高、范蠡和孔子的弟子子贡 主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 学 铸造流通的货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也有的 习

2019届二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 课件(69张)

2019届二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 课件(69张)

4.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 (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期的漕渠、 坎儿井 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白渠等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___________
返回导航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规律认识】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 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网 络 构 建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知 识 重 构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3.土地制度 商周 (1) 井田制:盛行于 ___________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 制;春秋时期趋于瓦解。 (2)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主要形式有君主 自耕农 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___________ 土地私有制和___________ 地主 均田 (3)土地国有制:以北魏、隋唐时期的___________ 制为代表。
(2)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
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在封建社会初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 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冲刺复习:明清经济优秀课件

2019高考历史二轮冲刺复习:明清经济优秀课件

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文学艺术
①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②戏
曲:明朝时,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
容。③绘画:文人画代表作品有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朝前中期(1644~1840年) (1)清朝初年: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 政治 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君 主专制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鸦片战争前)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考纲要求
1.明清时期的君主 专制和地方(边疆) 治理
2.明清时期的商高考应对
18卷Ⅰ,41;17卷Ⅲ,40;17卷 Ⅱ,27;16卷Ⅰ,27;14卷Ⅱ, 27、40;13卷Ⅱ,41;12卷,28
专制强化(清) 近代化 民族危机与反 抗
18卷Ⅰ,27;16卷Ⅰ,40;16卷 土地政策,商 Ⅲ,27、40;15卷Ⅱ,27;14卷 品经济,和经 Ⅰ,27;13卷Ⅰ,26、40;12卷, 济政策 26;10卷,27
3.明清时期的儒家 思想、世俗文化和 传统科技
18卷Ⅱ,27;18卷Ⅲ,26、27; 14卷Ⅰ,17、40;13卷Ⅱ,27、 28;12卷,27;11卷,26
(3)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 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②商帮:区域性的商人 群体势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③外贸:通过海上 丝绸之路,瓷器大量外销;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 经济 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④货币:白银成为普遍 流通的货币 (4)经济政策 ①明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明朝实行“海禁 ”,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 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名师课件4:古代经济政策及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名师课件4:古代经济政策及赋税制度的演变


土”说明土地兼并严重;“随口割赋”说明河西走

4.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A) ①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③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
域,这不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 B)
B.地主官僚必须按田亩和资产纳税
C.商人和手工业者必须纳税
D.由原来的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两
解析 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这三者的共
同点是:收税标准不是以人丁为主,而是以田亩和
资产为主。这样,地主官僚也必须交税,扩大了纳
税面,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明显增加。
3.据《三国志》记载,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
5.两税法
内 (1)每户按 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 容 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作 (1)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 用 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2)改变了过去以 人丁为主 的赋役制度,而“唯 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 的人身控制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 )
C.一条鞭法
D.方田均税法
解析 C项将役银分摊到田亩上,且纳银代役,所以
符合题干要求。
8.(2008·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西
周实行的井田制与隋唐推行的均田制的相同之处

(A)
A.国家控制大量土地
B.本质上都是土地公有制
C.农民都是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农民都要交纳一定的田租

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 27ppt

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 27ppt

3.商业(农业的补充)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它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 换行为。后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而进行商品交换的活 动,称之为商业。 影响要素:经济基础(工农业)、物(商)品、时间、 场所(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参与者、媒介(货币)、 空间(对外贸易)、交通、政策(重农抑商、朝贡贸易体 系与明清的海禁、闭关锁国)、政治环境、地理环境。 发展历程: (1)先秦兴起(商周、春秋战国) (2)秦汉初步发展 (3)隋唐进一步发展 (4)宋元空前繁荣 (5)明清继续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对中国古代商业的认识 思考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 平衡。 (2)政府长期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商业受到 时间地点的限制,始终是农耕经济补充,发展艰难。 (3)但商业仍得到繁荣与发展,商品种类增多,货 币种类丰富,市场多样,城镇商业繁荣,城市商业职 能越来越强。 (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 (5)对外贸易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以朝贡贸易为 主。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由盛而衰。
思考1:小农经济形成的特点与条件 (1)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封闭性) ④规模小,农民负担沉重,抗灾能力有限(脆弱性) ⑤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不利 于技术革新(落后性)
(2)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发展(生产工 具)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生 产;生产不计成 本,产品多精美
产品
流通 方式 不在 市场 流通
历史地位
素称发达, 世界领先; 至明前期占 主导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大多精美 民间私人自主 民间消 经营 费产品 小农经济,农 户的副业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古代中国的经济优秀PPT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古代中国的经济优秀PPT课件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 复习— —中国 史专题 二古代 中国的 经济课 件(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3.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 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人力)。唐朝:筒车(水力)。宋朝:高转筒 车。明清:风力水车。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 复习— —中国 史专题 二古代 中国的 经济课 件(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PPT)推荐(最新版本)推荐
拥有较多资金的作坊主和商人(背景:商品经济发展);
先州秦县至 官唐凡代有主需A要素.土是,政皆地治取中办利心于用或一军镇效事之重内率镇”。提; 高 ④明显夸大了C清.区政府域和民经国济历届发政府展的均作用衡,故④错误。
成就
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 复习— —中国 史专题 二古代 中国的 经济课 件(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 复习— —中国 史专题 二古代 中国的 经济课 件(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 复习— —中国 史专题 二古代 中国的 经济课 件(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2.【2019·全国Ⅱ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 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 主要是因为( )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历史二轮 复习— —中国 史专题 二古代 中国的 经济课 件(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1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19张PPT)
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1.变化规律 (1)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 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
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 工业品为主要内容 (3)交易媒介的变化:
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 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
行会 (5)经营领域的变化:
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6)城市职能的变化: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 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发展 (7)交易范围的变化:
探究:根据各朝“市”的发展情况概括出“市”发展的趋势。 地域 • 从城镇到乡镇
布局 • 逐渐打破空间限制
管理 • 政府和政策逐步放松
时间
服务 设施
• 从严格的时限制到夜市的出现。“日中而市”
• 从开始单纯的交换场所到配套设施齐备集吃、喝、玩、 乐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
知识点三 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知识点一、古代商业的繁荣
1、远古时代: 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 交易活动日益频繁,流通骨币和铜币 4、春秋战国: 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 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币形状很多,如铲币(赵)、刀币(齐)、环钱(秦)、蚁鼻 钱(楚)等。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课件 第3课是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共49张PPT)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课件 第3课是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共49张PPT)

史料探究
根据以下材料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材料一: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 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 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 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三辅黄图》卷二
从城市功能看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战国
隋唐
宋元
明清
归纳总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规律及影响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 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 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 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 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 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 为主要货币。
4.海外贸易繁荣,商税收入大增; 通,造船业发达。
5.大都成国际商业大都会,
外贸港口泉州成世界第一大港。
商业持续繁荣,对外贸易萎缩:
A.农业、手工业持
1.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续发展;
2.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B.政治上的大一统;
3.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货币作用加大 C.闭关锁国、重农
4.会馆、商帮出现。
商 123...业都柜商发市坊旅展与、往迅农飞来速村钱频:集 、 繁市邸(的店广发问州展世、;;市舶使)。ABC...农大国业运家、河统手开一工通,业社的会发稳展定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
空前繁荣(革命):
A.商业环境相对宽
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松;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贯通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课件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贯通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课件
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至
③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宋
④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出现翻车,唐朝 元
时创制了筒车等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①经济作物: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明 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 清 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②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解析
4.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
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
02
手工业生产
——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期
发展历程
先 形成与发展 秦 ①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官营 到 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秦 ②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 汉 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
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
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
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
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
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
专题贯通 (二)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01 理清发展线索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

8.(2017北京文综,41,6分,0.47)(节选)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 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
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 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 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有地域限制,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则打 破了市坊分开的地域限制,故正确选项为B。 审题方法 解答材料类选择题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本题材料中“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 要集中在东西两市”表明商业店铺有具体地域限制。“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 各处”表明商业活动没有地域限制。前后对比可得出结论。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战国至汉代政治经济状况。从题干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可判断① 符合题意;从题干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可判断②③符合题意;④中的 大运河开通于隋朝,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汉代”不符。因此A项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巧用排除法
本题为四选三的组合型选择题,最简便的解法是用“排除法”。汉代大运河尚未开通,排除含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 B 材料中“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说明当时小农破产的现象已很严重,表明自耕农 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西汉文景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并 未体现粮价低抑制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其并不能操 纵税收,故D项错误。 概念阐释 自耕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于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于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 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一种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

新课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02《中国古代经济》

新课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02《中国古代经济》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
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 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
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
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年间倍之,以 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盖其繁阜喧盛,实为 邑中诸镇之第一”。
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
历史作用:江南一带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考向一
关注“三农”,创建和谐社会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
础。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生存和发 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 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 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古代“以农立国”, 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必 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的社会
样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地工作?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这种经营形式为什么会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
(2)据第二段材料,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
程中,既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
诸多问题。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 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
(3)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君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
土地所有制 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 地主通过 土地兼并使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 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上述材料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
答案 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特点:①自给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古代中国的经济(人教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古代中国的经济(人教版)
间外贸。
(3)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 展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成长。
三、“海禁”政策
(1)原因 ①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封建统治者的自我满足,盲目 排外。 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斗争。
(2)表现:清代只留广州一处与外国贸易。
(3)影响
①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棉纺织技术 ①宋末元初,棉花种植从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 ②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 全面革新内地棉纺织技术。
③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④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3)制瓷技术
①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黑陶、白陶。 ②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③南北朝时期成功地烧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 突破。
(2)奴隶社会:井田制。
(3)封建社会
①土地国有制:封建国家占有一部分土地,如均田制。
②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 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探究]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农业结构来看: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农牧业相结合。 (2)从农耕技术的发展来看:精耕细作是农业技术的主 流。 (3)从生产组织形式看: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的基本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 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太祖 ) 赦中书省曰: “ 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 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 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 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 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结构。

了解不同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的变化;认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各国的发展轨迹,既要看到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蕴含着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注意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

一、中国古代农业1.特点:(1)分散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护,小农经济是_____________建立的根本原因。

(2)脆弱性:促使统治者实行_________政策。

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3)自给自足:是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2.影响:(1)对古代科技发明: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技领域的发展,如农学、天文历法等,实用性、实践性使古代中国的科技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对科技创新: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如自隋唐出现曲辕犁,耕作技术就始终没有革命性突破,而西方在19世纪中期已经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

(3)对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4)对民族性格: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___________的民族心理。

(5)对习俗:小农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成为“_________”思想的根源。

狭隘、保守重男轻女二、古代传统手工业的特征1.地位:手工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

2.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在众多领域长期领先世界。

先进的手工业产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在中外交流中占重要地位。

3.经营方式:存在三种经营方式,即官营手工业、___________、民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成就最高;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民营手工业最具活力,并能后来居上,进而在其内部诞生出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家庭手工业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有草市;从时间上分早市、夜市等。

2.商业都会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_____________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成为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丰富:类似银行的柜坊和类似汇票的飞钱在唐代已经出现,北宋出现纸币“_____”,明朝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货币制度。

陆上丝绸之路交子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_____,如晋商、徽商等。

6.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______________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发展艰难而曲折。

商帮重农抑商政策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而构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狭小,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明清之际更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沉重的赋役负担使小农经济非常脆弱,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导致人地矛盾尖锐,也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考向一 中国古代的商业及外贸(5年6考)【再研真题】1.(2018·江苏单科·T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解析】选D。

由“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可知,当时实行“工商食官”,官方垄断了商业活动;由“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可知,民间商人通过纳税的途径取得了合法地位。

由此可知,D正确。

题干的材料无法反映政府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错误。

商业市镇的崛起是在宋元时期以后,B错误。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显然不符合战国时期的史实,C错误。

2.(2015·江苏单科·T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解析】选D。

“水乡成一市”是指吴江丝织业的繁荣,而非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故A错误;“罗绮走中原”是指丝织品的畅销,而非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故B错误;明清时期统治者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则体现在商品经济繁荣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所以本题选D。

3.(2014·江苏单科·T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世纪金榜导学号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解析】选B。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制定了“寸板不许下海”的基本国策。

在“海禁”时期,对外贸易体系主要通过朝贡和官办的方式进行。

在沿海倭乱基本平定后,直到隆庆初年,明政府迫于压力开始部分开放沿海贸易。

从材料中可知,提出开放的大臣是福建巡抚涂泽民,因此所谓的开放也是在福建一地部分开放,A错误。

对外贸易决策权肯定是在皇帝手中,C错误。

D在材料中未能得到体现。

4.(2017·江苏单科·T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①。

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①,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

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

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

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①。

例如,徽州商人①“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②,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

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

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②,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②。

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

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③,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③。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7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分)【审答模板】析设问,找关键,定点突破!析设问找关键得结论(1)至少回答4条,每条1分。

①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4分)(2)至少3条,每条1分。

②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3分)析设问找关键得结论(2)至少4条,每条1分。

所学知识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4分)(3)至少3条,每条1分。

③及所学知识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3分)【考向规律】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影响,特别是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考查是重点,一方面重在考查明清时期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对政治、思想、社会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冲击,体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试图扭转一些传统认识,即明清时期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开海政策”,对外贸易不是一开始就“海禁”。

【史识拓展】一、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及社会风气的影响1.对主流思想的冲击:明末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2.对书法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

3.对绘画的影响: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松动和价值观念变化。

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

4.对文学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

5.社会风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观念和社会风气逐渐发生变化,“重农抑商”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社会上形成拜金、重商和倡奢等风气。

二、对外贸易由盛到衰1.对外贸易起自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

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都得到发展,和亚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

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2.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我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多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拓展延伸】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时期秦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内容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典题精练】1.(2018·南通三模)“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