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六年级品德课程纲要

六年级品德课程纲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山东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28课时设计教师(备课组):庄先忠任教班级:六年级2班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设计教师:庄先忠一、课程目标: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

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二、课程内容:三、课程实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四、课程评价: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评价方式:(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024年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书

2024年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书

2024年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书____年新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大纲在____年出版发行的《新版《小学全日制学校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提供的指导思想和指标,我编写了以下2024年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书。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3.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关心环境。

二、教学内容: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介绍国家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2.国家历史与发展:通过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沿革和重大事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3.生活常识与个人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教授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卫生习惯等。

4.人际关系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教授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互助等。

5.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行动参与环保活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2.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体验和感受所学内容。

3.案例教学法:引用实际案例,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价与考核:1.定期测试:每个学期进行定期测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作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等。

4.综合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品德、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课文36课时活动4课时机动时间4课时总计44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2.知道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关键是如何减少那些人为的烦恼及在有了烦恼的时候如何去面对。

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挫折与失败将成为人生的财富,进步的阶梯。

3.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初步了解人类的发展进程和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4.从对古代文化的探究与古今的对比中,知道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如何去了解历史。

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都有过去、现在与未来。

5.了解和探究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6.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7.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国文明的积淀与结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8.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9.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区域划分、人种分布等常识。

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了解人种和语言、文化差异与居住环境、气候的关系。

懂得对差异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10.知道人们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并对这种探索精神产生崇敬之情,激发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即为此作出贡献的愿望。

学会使用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并能运用与自己的生活中。

二、内容安排三、教学实施(一)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研讨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感悟相关知识的学习。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一、本册整体分析1、该套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亲和力。

2、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一个主题,各单元结构如下: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作为相应的活动。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主题思想和观点。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承传作用。

图标:包括“活动。

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等。

3、本册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难忘的昨天》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了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事例。

第二单元《绚丽的世界文明》要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进,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所创立的学说。

建立的思想体系,感受人类社会在战胜愚昧和落后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单元《在自然灾害面前》,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知道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第四单元《我们爱科学》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翔实的例子,引导学生在观察、调查实践中,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品质。

二.整体目标设计:1.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事例,爱戴革命先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爱。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认识各种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秩序。

2.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环境,认识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章:规则与秩序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 教学重点: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尊重他人1. 内容简介:本章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谐相处。

第四章:合作共事1. 内容简介:本章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重点:合作共事,团结协作。

第五章:学会明辨是非1. 内容简介:本章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3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3课时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我与集体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集体的重要性,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材来源:部编版适用年级:六年级课时:32课时设计者:设计时间:2019年9月29日一.课程背景(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法六上课程纲要

道法六上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道德与法制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课时;20课时设计者:李翠玉/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背景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六年级是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目标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引领学生发展,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实施㈠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导读、活动园、阅读角、相关链接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

多举行辩论会、新闻发布会、演讲比赛、知识问答等形式,建立高涨的学习兴趣。

3.课外资源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实地参观调查、请法律工作者进课堂等方式,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通过师生、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

小学品德六年级上册课程说明书

小学品德六年级上册课程说明书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材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品德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32课时◆授课教师:红桃K◆授课对象:六年级(5)班◆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教科书的特点和难点特点:1力图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传统的道德教育融入其中;2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体现了结构创新、主题构建、精选范例的原则;3、力求突出重点,立足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自我寻找教育题材,自我升华;4、教科书为教师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并通过提示不同的学习指导方式,以便于教师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难点:本册的难点集中在第二、三单元。

1、内容头绪较多,需要教师把握好逻辑关系。

如第一单元的三级课题。

2、涉及历史的内容相当集中,而且这一部分历史离现在生活并不遥远,是孩子们爷爷、奶奶那辈人世经历的历史。

3、但是,这几十年的历史变化,却是中国最有传奇色彩、可谓翻天覆地的历史。

即使是成年人,也只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留有部分印象。

但作为学校教育和“课标”规定又理应让学生知道。

4、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很难理解他们和爷爷、奶奶甚至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生活状况之间的鲜明反差。

特别是对其背后的原因,要达到“标准”要求是不太可能的。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

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课文36课时活动4课时机动时间4课时总计44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2.知道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关键是如何减少那些人为的烦恼及在有了烦恼的时候如何去面对。

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挫折与失败将成为人生的财富,进步的阶梯。

3.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初步了解人类的发展进程和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4.从对古代文化的探究与古今的对比中,知道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如何去了解历史。

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都有过去、现在与未来。

5.了解和探究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6.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7.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国文明的积淀与结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8.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9.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区域划分、人种分布等常识。

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了解人种和语言、文化差异与居住环境、气候的关系。

懂得对差异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10.知道人们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并对这种探索精神产生崇敬之情,激发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即为此作出贡献的愿望。

学会使用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并能运用与自己的生活中。

二、内容安排三、教学实施(一)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研讨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感悟相关知识的学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设计教师:杜以平适用年级:六年级授课时间:36课时学校名称:西岗镇卓楼小学【课程背景】2.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六年级上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法治专册,法治专册系统的、完整的以宪法为主的内容呈现,主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法治专册的难度是有依据的,也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首先对于对于六年级法治专册,开展法治教育不是零起点,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不是高程度;其次通过法治专册的学习,学生会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认知,为后续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学则是小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和充实。

在前五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采取了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意识教育。

进入六年级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民权力的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问题,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必要的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课程目标】本学期目标:1.对学生进行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让法治观念融入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了解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

认识人大代表的产生,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民主制度。

5.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追责,引导学生对公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识,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课程纲要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课程纲要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校名称:阴平镇中心小学设计教师:周茂英课程名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部编版教材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33课时日期:2019年9月【课程背景】一、教材分析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19年秋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班本学期共有学生51人,这些学生都来自于本校附近的几个自然村。

孩子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课程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学校课程名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必修教材来源:部编人教版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授课课时:40课时设计教师:***设计日期: 2020年9月20日一、课程背景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课程目标:1. 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 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1.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三、课程内容:1、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教材分析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课程纲要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课程纲要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课程
纲要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关系;
2. 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规范;
4. 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和关系;
2.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友善待人的道德观念;
3. 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行为规范;
4. 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5. 自助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与实践;
6. 社会公平、公正与平等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以案例和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 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小组合作研究;
3. 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讨论和互动;
4. 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情境教学;
5.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辅助。

四、教学评价
1. 日常表现观察评价:包括主动参与、行为规范等;
2. 课堂作业评价:包括思考问题、完成作业等;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运用等。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具体教材名称);
2. 多媒体设备;
3. 案例和故事阅读材料。

六、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约X课时。

每周安排X节课进行教学。

七、其他注意事项
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加强实际操作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案例和故事来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
的思考和讨论;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最新道德与法制课程纲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

最新道德与法制课程纲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

最新道德与法制课程纲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授课时间:37课时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者:学校名称:【课程背景】(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2.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1)本册教材根据“生活与法”“公民与法”“国家与法”“社会与法”四个学习领域,设计了“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单元。

这四个单元以“我们和法律”为轨迹,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逐步指向的问题域。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主要介绍了法律就在生活中,宪法是根本法。

通过让学生认识法律在生活中,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保护人们的生活,来感受法律的守护作用,认识法律、尊重法律,价值导向清楚明确。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介绍公民这一法律身份,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力监督等内容。

通过法律从哪里来、如何实施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民主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法律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将守法维权的价值导向融入其中;介绍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运用法律维护权利的方法。

(2)教材首先设置了导入、感知、总揽的单元作为法治专册的起始,让学生对法律和法律体系有初步的认知。

接下来,学生初步认识法律上的人,了解法律如何定义“公民”这样的个体,并学习法律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

其后,通过学习有关国家机构的知识,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机构的类型,职权和产生方式,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到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在教材的最后环节,学生学习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了解如何利用法律维护权利将法律规定落实到生活中。

最新道德与法制课程纲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

最新道德与法制课程纲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授课时间:37课时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者:学校名称:【课程背景】(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2.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1)本册教材根据“生活与法”“公民与法”“国家与法”“社会与法”四个学习领域,设计了“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单元。

这四个单元以“我们和法律”为轨迹,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逐步指向的问题域。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主要介绍了法律就在生活中,宪法是根本法。

通过让学生认识法律在生活中,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保护人们的生活,来感受法律的守护作用,认识法律、尊重法律,价值导向清楚明确。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介绍公民这一法律身份,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力监督等内容。

通过法律从哪里来、如何实施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民主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法律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将守法维权的价值导向融入其中;介绍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运用法律维护权利的方法。

(2)教材首先设置了导入、感知、总揽的单元作为法治专册的起始,让学生对法律和法律体系有初步的认知。

接下来,学生初步认识法律上的人,了解法律如何定义“公民”这样的个体,并学习法律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

其后,通过学习有关国家机构的知识,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机构的类型,职权和产生方式,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到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在教材的最后环节,学生学习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了解如何利用法律维护权利将法律规定落实到生活中。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 课程背景本册教材,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课程目标1. 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2. 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

3. 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

4. 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5.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

6. 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7. 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8. 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明白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让梦想成真。

9. 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构成和作用,明白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10. 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课程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学习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课时数:22课时
设计教师:宋霞李永浩王晓庆陈彩霞贾亚娟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一、课程目标
总目标:
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分目标:
1、指导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向上进的生活态度。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4、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表扬和批评,初步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5、正确认识和积极对待失败和挫折,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总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6、能分清是非,知道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7、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8、学习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教育出版社的《小学品
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3个单元。

每单元分为“1、2、3”三个部分,共89页,教学内容分别: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教学进度如下:
单元题目话题课时安排
单元一一、我们健康成长
1、品格的试金石2课时
2、不可丢掉的传家宝3课时
3、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3课时
单元二二、为了建设新中国1、站起来的中国人民2课时
2、劳动者的来源2课时
单元三三、腾飞的中国
1、春天的故事3课时
2、国家的主人2课时
3、在世界舞台上3课时
机动复习期末归类复习2课时单元一的结构
单元二结构
第二单元内容结构
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从艰难中起步新国家新气象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
为了建设新中国
为祖国争气的铁人劳动者的荣耀伟大的普通一兵
大漠里的无名英雄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1情景感染法,2表演法3调查访问法4活动法5、故事激趣法6社会实践法、“反省”教学法
1、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
生先预习课文,理观点,谈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相互探讨的同时,达到共事,有理论上落实于行动上。

2、在教学语言上,力求凝练简洁,启发学生去读、思、说、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形式,提倡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通过教师指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3、注意及时反馈,围绕课后练习题进行判断辨析,强化导行,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4、要重视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力求活动精心设计,讲求实效。

(二)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体验,动眼观察思考,动口表达议论,动耳感知体会,动脑思维创新,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课外拓展练习:
利用调查标识所指示的内容,拓展学习内容和资源。

即使是获得了很丰富的地域素材,也不能抛弃书本内容,因为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书本选择的照片更具有象征性和典型意义。

四、课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标准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本课程的评价重在过程、重在发展。

评价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

在高年级采用适当的纸笔测评方式,也是必要的。

例如:注重落实学习结果。

为此,教科书中已经设计了诸多形式的评价内容。

如:第12页“我的建议”,可以收入“档案袋”;第25页“我的想法”,可以作为学生间评价的依据,等等。

采用纸笔方式评价时,注意不要单纯考查知识点,不需要学生原封不动的记忆教科书,而应该注重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第73页“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就不适宜出选择、填充等再认式的题型,而比较适合情景式或再现式的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