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地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策略

合集下载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在初中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地理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导着学生们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人文、社会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这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我将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二、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我将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地理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参与地理竞赛、撰写地理小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

我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生动有趣的地理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将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视野。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兴趣浓厚的学生,我将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加强学科整合,培养综合素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将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地理问题的同时,也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分析摘要:为了不断推进中小学校高效课堂的建立,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与课堂教学时效性,教师要打破原来单一的授课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数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以有效的方式改革教育模式,以达到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地理实践力需要学生通过进行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去切身实践,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1.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在多数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为了加快学习进度,常常会选择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传统教育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教学活动,教师一味地输出知识,学生被强制性要求吸收,属于单向教学模式。

学生很容易被这种方式消磨对于地理的兴趣,如果出现考试上的失误,学生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厌恶地理。

除此之外,地理实践是深入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观看或动手体验地理实验,才能对地理的理论知识有更清晰,更直观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和实践意识,追求真理。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地理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物理实验的教学会耽误学习进度。

实际上,单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有消极影响的。

高效的教育更着重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学到了什么,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改善教学策略和进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知识。

1.有效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途径1.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夯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关键,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巩固自己的地理知识。

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实践的重要性,可以十分自觉地听讲,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地动脑筋,锻炼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相关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摘要:探究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价值,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起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得主动学习。

本文下面的内容将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学习策略的分析以及案例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案例分析一、探究学习的特征探究学习的字面意思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对学生学习办法的纠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

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三个方面。

提出问题主要面对的就是教师的指导,解决问题主要是教师的互动,总结问题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

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就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概括,对教师的指导能力也是一种挑战。

另外,还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1.创设探究学习氛围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严肃沉闷的,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讲。

但是现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采用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轻松愉快,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室的布置简单改变一下,改变一下教室的布局,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同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比如在学习“洋流”这块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郑和下西洋这个历史事件来进行课程的导入,把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对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激发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究。

另外,教师在布置教室的时候,可以在张贴悬挂一些跟地理有关的图片和小故事,让学生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下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学习到有关的地理知识,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去进行研究。

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问题教学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展示出来,由学生在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培养他们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特征运用问题教学法,由“组织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其在问题驱动下,学习态度更加主动,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问题教学法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用到,不过提问方式与内容均较为单一,很难真正发挥问题的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问题教学法已经得到全面升级,无论是提问方式还是问题内容均发生了较大改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可以从新课导入环节就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围绕新授知识设计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热情,并激活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开展“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科幻电影《地心游记》中的视频片段,引出问题:大家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吗?人类能否像电影中的人物直接来到地球内部?由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结合原有知识与个人认知思考与讨论,产生认知冲突。

接着,教师简单介绍美国地质学家曾经提出的“莫霍面钻探计划”,设想在地球上打一口深井,钻透莫霍面穿过地壳,以便更好地研究地球内部构造,但是最终失败,设置疑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能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引领学生自由讨论,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顺利揭示新知识,然后运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带领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使其了解各个圈层的特点。

二、结合生活实际设问,锻炼学生应用能力地理学科同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仅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化元素,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需把地理问题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认知,锻炼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地理课堂上的巧用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地理课堂上的巧用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地理课堂上的巧用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记忆、思维的基础,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正是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

”良好的注意条件是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注意规律,是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呢?一趋利避害,用好“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用做任何意志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注意,它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因此无意注意是不自觉产生的,缺乏目的性。

刺激物的这些特点,既可能造成学生分心、影响学习,也可以成为对教学有利的因素,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在地理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无意注意的消极作用,而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1.防范无意注意的消极影响教师形象应端庄大方,既不能追求艳丽奇特、时尚前卫;也不能过于刻板或不修边幅。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良好的语言习惯:避免平淡乏味、平铺直叙;避免重复、不要带口头禅;语速适中,太快会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空,太慢会让使学生觉得疲劳、厌烦。

教师在讲课时不要过多讲述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和笑料。

教师应关注教学秩序,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并巧妙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教具的呈现要适时,不宜过早出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课件的制作应简洁大方,避免花哨繁琐,切忌“配饰”喧宾夺主。

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关注,可尽量减少通过无意注意“泄露”学生的精力。

2.发挥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1)精选教学内容。

心理实验表明,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知识,是与他们过去的知识有联系并且难度适中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有助于激发他们期待的心理悬念。

地理学科知识面宽,教师可择取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热点时事等紧贴学生知识经验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产生共鸣。

如在讲述必修三中“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时,教师可以选取“甘肃舟曲泥石流”这一重大灾害的相关素材切入主题,可激发起学生对此类生态问题强烈的探究欲望。

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摘要:为落实素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早已于2001年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其中重点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至今仍举步维艰。

初中生处在对事物内部属性感兴趣的初始阶段,学习兴趣就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故文章着重论述了通过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落实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成绩。

目前初中地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还处于次要地位,社会上普遍认为地理学科是“副科”。

随着世界改革浪潮的兴起,我国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性的教育任务,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通过培养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直接影响着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一、地理学习兴趣概述地理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特殊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积极肯定的,并且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去探究地理知识的心理。

针对产生兴趣的动因包括趣味、新颖、探索、好奇等因素而言,地理完全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

地理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地理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初中生心理特征与地理学习兴趣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同的表现,也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整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几乎所有学科的学习兴趣都在不断下降,而且对学习和知识的负面态度、负性价值感也在不断增加。

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的学习成绩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无论是从心理特征还是心理活动来说,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和地理学习兴趣方面来看,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乃至对学习的持久性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表现较差,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强烈,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空间感知能力还是很弱,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较低,细节和整体把握不足,识记能力还是依靠单纯的背诵和机械记忆,但是学生对生动、有趣、逼真的直观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接受。

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范文

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范文

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1. 引言在当今世界,时事新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还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

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

2. 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的重要性2.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时事融入初中地理课程,可以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分析时事新闻中的地理元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2 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时事新闻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

将时事与地理课程相结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

通过对时事的关注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风情,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时事融入初中地理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地理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2.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事新闻往往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将时事与地理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3. 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的实施策略3.1 选择合适的时事材料在实施初中地理课程与时事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地理价值的时事材料。

这些材料应具有代表性、新颖性和地域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和问题。

3.2 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时事材料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讨论、分析、探究等。

这些活动应有助于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时事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3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范文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范文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初中地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一、明确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的目标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在认识地理环境、解决地理问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梳理初中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1.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如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理要素等。

2.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如地球运动原理、气候形成原理、生态系统原理等。

3.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模拟等。

4.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如地图阅读、数据处理、地理分析等。

三、探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的策略1.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知识体系的层次性:地理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教学中要注重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过程,使学生逐步提升地理素养。

3.注重知识体系的实践性: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注重知识体系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地理创新思维,提高地理创新能力。

四、实施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构建的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3.情境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课设计技巧

初中地理实验课设计技巧

初中地理实验课设计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实验课设计技巧地理实验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提高地理素养。

为了保证地理实验课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设计实验课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注重实验课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启发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实验课的设计技巧。

一、充分准备,确保实验课顺利进行1.精选实验内容: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实验内容,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准备实验器材:提前检查和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过程中物品的齐全和功能的正常。

3.设计实验步骤:详细设计实验步骤,确保实验操作的简便性和可行性。

4.安全教育:在实验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或现实问题,引出实验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运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实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实验课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互动环节: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注重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1.亲自动手:鼓励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地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注重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1.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总结与反思:在实验课后,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五、注重个性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富有针对性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及其对策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及其对策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及其对策摘要:在课堂中肯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地理教学中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让学生发现地理中的乐趣。

关键词:地理教学;问题;对策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究性。

它包括环境地理、气候地理和地理地质等丰富的地理内容,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内容,探究地理的奥秘。

小组合作教学很适合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特点,将小组合作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地理的实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对地理知识仅有书本层面的了解。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压力都很大,如果采用单一的复习模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厌烦,通过合作复习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到新奇,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一、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困惑(一)缺乏兴趣根据现在的教学情况来分析,学生们普遍对地理缺乏兴趣,可能是由于之前没有学过地理的原因,在学习中学生感觉到地理非常难学,在学习中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遇到问题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

刚接触地理学习的学生难免会感到新奇,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就会感到地理没有兴趣。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然后通过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提升。

(二)缺乏归类能力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同样重要的,但是在现今的学习中,很多初中生缺乏归类能力,面对地理知识没有整合的基本能力,在学习时总是遇到很多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地理,感觉地理很繁琐,就是不会把知识归类。

在复习时,面对系统复杂的知识就头疼了,不知道怎样可以把知识进行归类,总是将自己的知识放在零散的状态上,没有一个合理的归类基准。

(三)教材快速更新问题当前教材中由于结合新课标的思维,经常对知识进行同步更新,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教学中的模式和方法,依旧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去讲课,在很多方面都失去了时代性,教师也并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观点和专业知识,导致自身在教学时出现了脱节。

论中学生学习地理动机的激发

论中学生学习地理动机的激发
高 中课 改
论 中学生学 习地理动机 的激发
贵州省 六 盘水市 第 三 中学 汪杨 梅
“ 人心 者 莫 先 乎 于 情 ” 感 。我 在 地 理 教 面前 的 地 理 略 图不 是 静 而 是 动 的感 觉 , 可 摘 要 : 学 生 来说 , 然谈 不 上 有 学 习 对 既 地 理 的兴 趣 和 内在 需要 . 当 然 无 法 产 生 学 学 中加 强 了与 学 生 感 情 的交 流 ,与 学 生 建 以直 观 体 现 事 物 的特 征 ,发 展 学 生 的 观 察 注 也 习地 理 的积 极 动 机 . 自然很 明 显 影 响 了学 立 友 谊 。 心 他 们 、 护 他 们 , 情 地 帮 助 力 、 意 力 和 思 维 力 . 能 有 效 地 培养 学 生 关 爱 热
求知 需要 “ 习对 生 活 有 用 的 地 理 ” 学 习 对 终 用 都会 使 地 理课 堂增 辉 添 彩 ,激 发 学 生 学 学 “ 明确 地 理 学 习 的 目的 ,就 是 让 学 生 了 身 发 展 有 用 的地 理 ”等 地 理 教学 的 新 理 念 习地 理 的 动 机 . 学 生 在 轻 松 、 快 的 环 境 使 愉
通 如 何 培 养 和 激 发 初 中学 生 学 习地 理 的动 机 我 在 师 生 情感 交 流 中 . 过 与学 生 做 游 戏 、 件 并 用 于 教 学 中 ,极 大 地 增 强 了学 生 学 习 呢 ? 侃 大 山 、 体 比赛 等 活 动 , 我 的 意 志 、 文 让 品 地 理 的 兴趣 . 高 了地 理 学 习的 效 果 。 提 六、 灵活 巧 妙 运 用 教 学 艺 术 。 发 学 生 激 关键 词 :地 理 学 习 中 学 生 地 理 教 德 和 胸 襟 等 优 良 素 养 融 入 学 生 的 思 想 。 从

如何提高八年级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如何提高八年级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如何提高八年级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地理是一门涉及到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好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由于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和抽象性,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为了提高八年级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最好动力。

作为教师、家长或辅导员,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可以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实地感受地理环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理类书籍、观看地理类纪录片等扩展地理知识面;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地理游戏、虚拟地理实验等互动方式学习地理知识。

二、巩固基础知识地理知识是一个层层递进的体系,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于八年级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梳理和巩固基础知识,为学生打牢学习地理的基础。

可以通过背诵地理概念和地理要点,做习题巩固知识点,以及指导学生制作地理知识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巩固基础知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地理知识具有实用性,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实践实习活动,例如观察地质景观、制作地图、设计地理调查问卷等。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原因提出改善方案、通过调研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等。

四、引导学生成为地理问题的研究者地理学科是一个发展不断的科学领域,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主题研究,如研究当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某一地区的人口迁移原因等。

通过教师或指导员的指导,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五、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地理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可以运用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某一地区的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通过讲解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地理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地理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地理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许多学生不愿学地理,关键是他们对地理没有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条件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方法;课堂气氛;主体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以前的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新理念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主动学,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

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与教研组的教师一起做了相关的探讨和尝试。

一、注重讲课方法。

1、导入新课要结合实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地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2、加深理解新知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3、巩固新知要在生活实践应用中.地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地理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今后我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二、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析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却出现教学困难、成绩不理想等现象,学生存在厌学地理的情绪。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

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习兴趣的制约。

但在多年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交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运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例如在讲到城市化这一节相对枯燥的内容时,可以说“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一所城市叫三河,三河的城市发展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我就带着大家顺着城市发展的道路,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弄清城市发展的脉络和背景,共同打造和见证未来的城市,使未来的城市变得更加温馨、美好和和谐,下面先看一下我们的家乡——三河市的变迁”,将身边的熟悉内容加以展示,学生兴趣盎然。

再比如讲到地震时,用低沉的声音配上音乐和图片放映汶川地震的情景,然后承转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学生自然也会引起共鸣。

二、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从多方面诱发学生兴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有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地理课,一个在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课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只是单纯的讲,让学生被动的听,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地理课变成一种享受。

力求做到每一堂课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处于乐学的境地。

首先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摘要: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问题式教学的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设置有逻辑的教学问题及合理的解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地理学习机会。

实施问题式教学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建立主动学习地理及学习其他学科的优质习惯,使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及想法,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探析高中地理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途径。

一、增强地理学科趣味性,打牢地理基础知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比教师讲授的方式,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挑战欲。

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收集和教师的辅助讲解,学生能够在任务当中、在问题当中发现学科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区域生态的发展专题进行教学。

首先要明确的是当前的生态问题有什么,比较常见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雨林破坏等,基于此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态问题,找寻出现此类生态问题的较典型区域,结合该地区的整体特征进行经济上的特征描述及提升关键性的自然地理信息,启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并不断向预设的问题进行阶梯式的指引,厘清思考问题的逻辑思路,结合给出材料发现、提出、分析问题,构建学生自己的思维体系。

结合当前的发展地区,整合地理资源能够进行更有价值的问题创建。

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及经验进行学习思维的发散,并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找寻一定的逻辑关系。

教师要在其中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搭建新知识的桥梁。

不得不说的是,在资源的拓展与利用中,依然不能脱离课堂的学习,要始终贯穿地理课本,由浅至深引入课堂知识,并围绕不同教学内容引导课堂氛围,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造问题式教学情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引导式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是关注到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学习方式。

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特色与亮点

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特色与亮点

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特色与亮点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提高,七年级的地理课堂教学因其独特的特色和亮点而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特色和亮点。

一、注重开掘学生的主动性在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是一个重要的特色。

教师采用多种互动式的教学形式,例如课前话题讨论、思维导图练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来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发言。

同时,教师也会提供各种不同的资料和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学和探索的能力,以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运用知识、积极思考和创新的习惯。

二、突出引导性学习在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性学习是另一个显著的特点。

教师常常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引出课程,将抽象的理论用实际的问题来具体化,以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

教师常采用“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探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全面、系统的地理观念和思维方式。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注重与学生互动,以此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手段在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的创新也是一个亮点。

教师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电子地图、虚拟实验、多媒体展示等,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将学科知识与新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引入多元化评估方式在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元化评估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亮点。

群体性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都是学生最常接受的评价方式。

除此之外,教师还会利用各种工具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以此确保他们的教学能够平衡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些综合性的评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同时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第一篇范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正逐步深入实施,初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1.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强化地理素养。

地理课程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具备地理思维、地理观念,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实践与创新。

将实践活动融入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1.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地理学科特点,调整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2.更新地理知识。

关注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将新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融入教学,提高课程的现代性。

3.强化区域特色。

注重介绍各地的特色地理现象、地理文化和地理环境,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1.情境教学。

创设丰富的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教学。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1.多元化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和成果。

2.注重地理素养评价。

不仅评价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观念等方面。

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开展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往往被视为副科,缺乏足够的重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根据初中地理课程大纲和考试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针对不同知识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教学活动与评价1.教学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如地理知识竞赛、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

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五、具体措施与时间安排1.措施: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教学内容按时完成;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时间安排:根据教学进度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提升孩子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动力

提升孩子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动力

提升孩子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动力地理学习对于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学术表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初中一年级的地理学习常常受到孩子缺乏动力的限制。

为了帮助孩子提升地理学习的动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中,老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孩子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地理图像和视频,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物来展示地理现象,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参与地理实地考察活动,亲身感受地理环境,激发孩子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游戏化学习的引入在地理学习中引入游戏化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地理知识竞赛、拼图游戏等互动项目,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

同时,可以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们参与游戏化学习,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地理学习并不是一门与现实脱离的学科,孩子们可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当前时事结合,给予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如参观地理展览、远足考察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趣味化的教材和教具教材的趣味化和教具的运用可以让孩子们在地理学习中更加愉快和主动。

教材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和案例,让孩子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有趣。

同时,教具的运用也是提升地理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

例如,使用立体地图、沙盘模型等教具,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增加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家庭支持与鼓励在提升孩子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动力中,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沟通地理学习的进展,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观地理景点、看地理纪录片等,创造一个积极关注地理学习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对地理学习的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良师导学63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加那提别克·努尔旦地理课程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地理技术去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天文地理问题的重要学科,学好地理可以切实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其自觉承担起社会公共责任,更易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要想综合发展学生的心智,使其全面积累丰富的地理认知经验,且能使其在此过程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那么则必须要全面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成长做好充足准备。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课堂,切实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可以实现有效学习,使其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课堂,首先要做到的一个基本工作便是要及时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欲望,使其能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驱动下实现自主探究。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则可尝试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导入地理课堂,尽量在地理课上还原地理问题的发生环境,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由此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印度”一课教学中,初中生就要学习与印度这一国家有关的人口问题、自然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但是本班学生却并不了解印度这个国家,只能通过世界地图大致判断印度的地理位置。

于是,为了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笔者就积极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关于印度国家人民群众生活境况的新闻资料,由此创设直观情境,以便及时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

在这一视频资源的启发下,本班学生惊讶于印度人民群众的窘迫生活,还有一些学生表示自己印象中印度人是十分“富贵”的,因为他们的穿着打扮总是“金灿灿”的,但是好像普通群众的生活却十分令人惊讶。

也有一些学生分享了自己观看过的印度电影,阐述了自己的知识记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学生地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策略
作者:冯颖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年第09期
如何让地理课堂成为一串珍珠,颗颗晶莹剔透,课课价值连城?笔者和大家分享一些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悬念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地理课堂中,通过设置悬念能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

比如,在“海洋地理·海底形态形成的理论”这一章节中,教材依序阐述了“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这部分内容行文枯燥,是前人理论的文本再现。

笔者在执教这节课时,精心创设了一系列悬念:“南极的企鹅原本是会飞的?”、“非洲和美洲原本是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大陆为什么没有狮子、老虎?”学生们探索未知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幅提升。

二、营造情境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集合了理科理性思维与文科形象感知于一体,特别是空间抽象思维的应用更是晦涩难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亲历地理,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感知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缩小书本与生活的距离,学生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提升。

比如“全球大气环流”,这一教学内容讲解的是近地面和高空之间的大气运动规律,虽然宏观的气流运动我们无法亲历,但利用现有的教室空间可以构建情境,让“虚无”走入“现实”。

以学生们的座位为地平面,教室的天花板为高空,中间横排的学生想象自己就生活在赤道这条纬线附近,教室的前后黑板比作是地球的南北两极,其他横排的同学,自己对号入座,按照纬度等分的原理也把自己置身于南北纬30°、南北纬60°附近。

如此,学生在教室这一有限的空间里就可以演示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营造的情境使生硬的知识点活化了,晦涩的难点简易了,为抽象思维提供了空间想象的支撑。

三、提炼线索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点多、烦、杂、乱,学生理不出头绪,影响到学习效果。

如果采用简明易懂、因果关系清晰的纲要信息为线索,既可以突出各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展开联想记忆。

比如,在讲授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时,这两者事物之间的联系点较多,在授课时,如果把知识点的方方面面讲得周全,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我采用了这样一种纲要作为一节课的线索:“纬度位置——热量收支——气温高低——气压高低——气流运动方向——气流干湿性质——降水多少——时空分布——气候特点——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农牧业”,这条线索充分体现了“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导方式,由传统的语言讲授变为线索图表展示,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从而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走在学习的“康庄大道”上。

当学生认为地理的学习“有章可循”时,学习的能效自然“水涨船高”。

四、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的课堂是让学生学会并习惯自我审视,让学生了解自己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自我纠正,形成完善的认知思维模式。

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呈现自己的思维模型,引导学生来模仿与应用;也可以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渐消化、纠偏,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的思维品质与思维习惯。

比如,在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章中,教科书采用了不同的案例来阐释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

处理这章内容时,我带领学生构建了一种思维模式:“评价区域发展的背景条件——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危害及原因——提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在案例的讲解时,我把这种思维方式作为每节课的线索带领学生建立并形成一种思维模式,“授之以渔”,学生就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解决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

学生的学习,教师虽然不能越俎代庖,但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给力”:给以助力。

通过教学策略的努力来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学生地理学习效能的实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乐意、享受地理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