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好还是小狗好教案
小狗与大狗玩游戏教案中班
![小狗与大狗玩游戏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277659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5.png)
小狗与大狗玩游戏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小狗与大狗玩游戏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小狗和大狗,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认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案时间:1-2周教材准备:1. 图片或绘本,展示小狗和大狗的形象。
2. 一些小狗和大狗的玩具。
3. 游戏道具,如球、绳子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绘本展示小狗和大狗的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对小狗和大狗的好奇心,例如:“你见过小狗和大狗吗?它们有什么不同?”活动一:认识小狗和大狗1. 继续展示小狗和大狗的图片或绘本,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外貌特征和习性。
2.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辨认小狗和大狗的区别,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二:小狗和大狗的游戏时间1. 准备一些小狗和大狗的玩具,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只小狗和一只大狗。
2. 引导幼儿围绕玩具展开游戏,例如,小狗追逐球、大狗帮助小狗找到玩具等。
3. 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三:小狗和大狗的比赛1. 给幼儿分发一些游戏道具,如球、绳子等,让他们模拟小狗和大狗的比赛。
2.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比赛,例如,小狗追逐球的速度、大狗拉绳子的力量等。
3. 在比赛过程中,鼓励幼儿观察、记录和分享比赛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小狗与大狗的游戏经历,让他们总结小狗和大狗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以鼓励和赞扬的方式,肯定幼儿在游戏中展示的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1. 继续通过绘本、音乐或游戏等形式,拓展幼儿对小狗和大狗的认知。
2.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小狗和大狗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组织幼儿参观宠物店或宠物展览,让他们亲身接触小狗和大狗,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大还是小》教案
![《大还是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a0b3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b.png)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能够区分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能够区分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大小。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互动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大”和“小”的概念。
2.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大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 比较法:让幼儿学会比较物品的大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物品,如球、苹果、书本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专注地参与活动。
五、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讲解“大”和“小”的概念,让幼儿初步认识这两个词语。
2. 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大小排序”游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区分大小。
3. 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教具,学会用“大”和“小”来形容物品。
4. 比较活动:引导幼儿比较物品的大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发现更多的大小差异。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观察、比较和表达。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
2. 游戏活动评价:评估幼儿在“大小排序”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区分大小,以及是否能积极参与。
语言活动《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反思
![语言活动《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054753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6.png)
语言活动《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反思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们的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问题很简单,因为大狗往往代表着有权有势,而小狗则相对弱小。
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那么简单。
做大狗好的优点首先来看一下做大狗好的优点。
做大狗通常表示你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比如,大公司的CEO通常会比小公司的CEO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员工,也更有可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开展他们的业务。
在政治圈子里,大狗也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去影响和决策。
另外,成为一个大狗还有可能意味着你将成为人们的榜样并拥有更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或领导者,你的言行会对员工和同行们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能成为其他人赞赏和追随的对象。
做小狗好的优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做小狗好的优点。
就像小狗一样,他们往往比大狗更加灵活和敏捷。
这意味着,他们有更高的适应能力和更好的应变能力。
相对于大公司和政治组织,小公司和社会团体通常更灵活,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变化。
此外,做小狗也有更少的风险和更低的压力。
与大狗比较,小狗通常不需要担心太多的监管和反对。
因为他们不是很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人,所以他们可以更自由地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总结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做大狗好有很多好处,但同时也有不少风险和压力。
做小狗好也有许多优点,但是也会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做大狗或者做小狗也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追求,灵活选择不同的道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成功。
大狗好还是小狗好教案(汇编)
![大狗好还是小狗好教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cc861d3b0717fd5360cdcac.png)
大三班语言活动——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讲述活动)活动目标:1、体验和同伴之间相互肯定和关注的快乐2、能围绕“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的话题开展讨论,进一步理解活动主题3、回忆故事内容,能够大胆的说出和展示自己的亮点活动准备:1、故事图片,PPT2、大狗小狗图片活动过程1、根据图片,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1)出示教学图片,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故事。
(2)引导幼儿针对《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展开讨论。
教师:小朋友听完故事了,故事里的索尼亚小狗觉得做大狗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它觉得做小狗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狗好:所有小狗都怕大狗,小狗好:所有人都不怕小狗,不用被栓住)(3)教师小结:不管是做小狗还是做大狗都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赞成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并讲述理由。
(1)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做小狗好还是做大狗好呢?(2)教师进行分组:觉得做大狗好的就做这边(出示台签“大”)觉得做大狗好的就做这边(出示台签“小”)。
和伙伴们讨论好后,我会请小朋友讲述自己的观点。
(3)双方幼儿轮流进行快速、清楚的表述,可以让同一方的幼儿相互补充清楚、完整。
(4)教师小结。
(帮助幼儿明确:各有各的好处)3、迁移“做谁好”的话题,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亮点。
(1)引导幼儿和同伴围绕“亮点”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有什么亮点?等下我请小朋友们和自己的同伴说说,你有什么优点,你比别人厉害的地方有什么?或者你擅长什么?(2)请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亮点(有才艺的上台表演)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亮点,你们真厉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
(3)(4)说一下自己的小伙伴有什么”亮点“师;你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们?我想请你们说说你们的好朋友有什么亮点?。
大狗小狗教案目标中班
![大狗小狗教案目标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48d2ef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a.png)
大狗小狗教案目标中班教案标题:大狗小狗教案目标中班教案目标:1. 认识和区分大狗和小狗。
2. 学习描述大狗和小狗的外貌特征。
3. 培养学生对大狗和小狗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4.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大狗和小狗。
2. 给学生提供描述大狗和小狗外貌特征的词汇,如大小、颜色、毛发等。
3. 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大狗和小狗的不同之处,并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4. 利用游戏和歌曲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大狗和小狗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大狗和小狗的图片,问学生他们知道大狗和小狗的区别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导入:给学生展示一些大狗和小狗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并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
3. 拓展:给学生提供一些描述大狗和小狗外貌特征的词汇,如“大”、“小”、“黑色”、“白色”、“有长毛”、“有短毛”等,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大狗和小狗的不同之处,并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并交流彼此的发现。
5. 温故: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大狗和小狗的认识和记忆。
6.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大狗和小狗的喜爱和关心,并提醒他们要爱护动物。
教学资源:1. 大狗和小狗的图片和实物。
2. 描述大狗和小狗外貌特征的词汇卡片或图片。
3. 观察记录表或活动工作表。
4. 游戏、歌曲等相关教具。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描述能力。
2.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记录。
3. 学生对大狗和小狗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的展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宠物店或动物园,进一步观察和学习不同种类的狗。
2.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利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创作关于大狗和小狗的作品,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大还是小》教案
![《大还是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89af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词汇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比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2.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能够发现和描述物体的“大”和“小”特征。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大”和“小”的概念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2.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和“小”,让幼儿深入理解这两个词汇。
3.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让幼儿巩固对“大”和“小”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球、苹果、书本等,以及一些图片,如大象、老鼠等。
2. 环境:布置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以便幼儿能够自由地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介绍“大”和“小”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展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这两个词汇。
2. 讲解: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和“小”,让幼儿深入理解这两个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3.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如找出教室里的“大”物品和“小”物品,或者通过拼图活动来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5. 作业:布置一道简单的作业,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和描述一些“大”和“小”的物体,并和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或集体分享,了解幼儿对“大”和“小”概念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在家中应用“大”和“小”概念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延伸学习内容,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如“更大”、“最小”等。
2. 通过参观博物馆或自然界,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更多“大”和“小”的物体,丰富他们的直观经验。
10《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0《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2567a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1.png)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还是小》,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用“大”和“小”这两个词语造句,理解它们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小的认识,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明白大小并不决定一切。
二、教学内容1.课文《大还是小》的朗读和理解。
2.“大”和“小”这两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3.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大还是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大”和“小”这两个词语的意义,能够用它们造句。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的朗读录音。
2.教学课件。
3.小组讨论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大还是小》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对“大”和“小”有直观的认识。
2.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用“大”和“小”这两个词语造句,巩固对它们意义的理解。
3.观察与比较(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大小的认识和理解。
4.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对“大”和“小”有更深入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对大小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大小并不决定一切。
5.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大”和“小”这两个词语造句。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小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狗小狗的教案反思中班
![大狗小狗的教案反思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828324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0.png)
大狗小狗的教案反思中班教案标题:大狗小狗的教案反思(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狗和小狗的不同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狗和小狗的外貌特征对比。
2. 大狗和小狗的习性和行为对比。
3. 观察和描述大狗和小狗的活动。
教学准备:1. 大狗和小狗的图片或玩具。
2. 图书或故事书关于大狗和小狗的故事。
3. 观察记录表格。
4. 活动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大狗和小狗的图片或玩具,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2. 通过问问题激发学生对大狗和小狗的兴趣,如:“你们见过大狗和小狗吗?它们有什么不同?”探究活动:1. 向学生讲解大狗和小狗的习性和行为差异,如大狗通常更强壮、更能保护人类,小狗通常更活泼、更容易与人亲近等。
2. 通过阅读相关的图书或故事书,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大狗和小狗的信息,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的大狗和小狗的活动。
实践活动:1. 给每个学生发放观察记录表格,让他们观察和描述自己身边的大狗或小狗的活动。
2. 引导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和比较观察到的不同之处。
总结活动: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引导他们总结大狗和小狗的不同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动物,并让他们表达出对大狗和小狗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拓展活动:1. 让学生用彩色纸、颜料、画笔等材料制作大狗和小狗的手工作品,展示他们对大狗和小狗的理解和想象。
2.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动物园或宠物店,让他们亲身观察和接触大狗和小狗,并与工作人员交流关于动物的知识和养护方法。
教案反思:1. 教案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通过引导观察和描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3. 拓展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狗和小狗的理解和认识。
大班语言: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语言: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00722cc7931b765ce1549.png)
大班语言: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大班语言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主题,尝试多角度地分析故事内涵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认读“大、小、好”等字。
2围绕“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的话题进行分析、合作辩论,锻炼与同伴合作以及快速思辨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3感受与同伴合作辩论的紧张、快乐的氛围。
活动准备
1 故事磁带、录音机。
2 幼儿用书《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3 句卡“大好?”和“小好?”各一张。
活动过程
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故事《做大狗好好还是做小狗好》。
(1)教师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2)幼儿与身边的同伴进行自由讨论。
(3)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可以采用提醒或补充说明的方法,既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又帮助幼儿完整清楚地表达。
2集体共同欣赏故事《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1)教师到底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我们一起听一个故事,听听故事中的索尼亚小狗怎么想的。
(2)师幼共同欣赏故事录音。
3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并带领幼儿自然认读“大、小、好”等字。
(1)教师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故事中的索尼亚小狗是怎么想的呢?。
《小狗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启发幼儿想象力
![《小狗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启发幼儿想象力](https://img.taocdn.com/s3/m/3084d70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1.png)
《小狗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启发幼儿想象力1、教学背景分析幼儿园是儿童生活的第二个家,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是幼儿的主要表达方式和思维工具,是幼儿认知、社交、情感、思维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既是培养幼儿特有的天赋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进一步思维启蒙的有力手段。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课程内容应该紧密关注着幼儿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以启发性、趣味性、人性化的方式来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而《小狗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就是一种以启发想象力为主旨的语言教学活动,它不仅能让孩子们从熟知的事物中展开自己的想象,而且能够借助保额和多种媒介手段来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和发挥其自由、畅达的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1)情感体验:感受、欣赏小狗狗的形象、特征、生活习性和个性特点,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宝贵。
开拓幼儿的想象和探索欲,为幼儿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2)口语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简单有序的口语表述,把握模仿、简述、叙述、想象口语表达的相关方法和技能。
(3)艺术欣赏:欣赏小狗狗的图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美学的精神传统,培养关注、感悟、鉴赏艺术的意识和品位。
(4)社交交往: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表现机会,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口语交流和分享活动;倡导敬爱、包容、分享、互助的情感品质,培养幼儿的人际合作和交往能力。
3、教学展开的过程(1)营造情境,播撒启发幼儿想象力的种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室环境里,摆放一些可爱的小狗相关的玩具、图画、文具等,让幼儿们感受到一种熟悉和温馨的氛围。
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唱歌、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幼儿思考“小狗狗是怎么样的”、“小狗狗可以做什么”等问题,真正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2)启发幼儿口语表述的技能培训在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学中,口语表述的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大还是小教案
![大还是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0f89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7.png)
大还是小教案教案主题: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能够准确地用"大"和"小"进行描述。
3.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排序和分类。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包含不同大小的物体,如大象、蚂蚁、花朵、树叶等。
2. 比较大小的活动材料:如玩具积木、彩色球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卡片,上面有一只大象和一只蚂蚁,提问学生: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2. 讨论比较大小的概念:通过与学生互动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给出简单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3. 贴标签活动:教师分发给学生不同大小的图片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物体大小,分成两组,并贴上标签:“大”和“小”。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
4. 实物比较活动:教师准备一些玩具积木和彩色球,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大小比较,并用"大"和"小"进行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比较级进行描述,如比较大、更大、最大等。
5. 排序活动: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要求学生将它们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排序。
学生可以用手动移动物体进行排序,也可以使用数字或字母标记进行排序。
6. 小结反思: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比较大小的概念和分类方法,让学生总结归纳,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进行数学中的大小比较。
2.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周围的大小物体,并进行比较和描述。
3.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大小的概念。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是否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并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爱犬的挑选》教案.doc
![《爱犬的挑选》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db9de190c69ec3d4bb754f.png)
《爱犬的挑选》教案【课时】1课时(45分钟)【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选修课自编教材《宠物的驯养与美容》第三章宠物犬第三节爱犬的挑选部分,这是一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宠物犬的历史、身体构造、内部结构与生理特点和中外名犬的特点。
学生一部分来自畜牧班,一部分来自园艺班、选修课只上过四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加深了解犬与人类的关系;理解选择爱犬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爱犬的挑选方法;掌握爱犬的健康检查。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博爱”的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选择爱犬的基本知识,掌握爱犬的挑选方法。
难点:爱犬的品种特征观察。
【教学策略】按照选犬程序,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大量的图片展示、足够的比方说明、真实的幼犬演示和充分的交流讨论开展教学。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2、教材打印稿;3、三只同窝北京犬幼犬。
【教学过程】一、课堂组织:(1分钟)二、新课引入:(5分钟)1、创设情景,再次明确犬与人类的关系复习欣赏图片:导盲犬、护卫犬、雪橇犬、伴侣犬等师小结: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善良乖巧、忠诚可爱,而且善解人意,它人与犬虽没有共同的语言,但却能透过心灵的交流把信息传递给彼此。
养狗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一种生活闲趣,更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2、过渡引入:师:同学们,当我们了解了犬的形态结构,理解了犬的生活习性,初步领略了中外名犬的风采,体会了爱犬带给我们的无限欢乐与情趣之后,拥有一只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爱犬,照顾它的一生一世,就成了我们的美好期待了。
设计意图与目标达成预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选购爱犬有了具体强烈的愿望,方便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任务的完成。
)三、新课教授1、展示总任务,布置分任务:(2分钟)师:那么,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指导大家去选购一只属于你自己的爱犬吧。
契诃夫关于大狗小狗的名言
![契诃夫关于大狗小狗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ea3424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b.png)
契诃夫关于大狗小狗的名言1.大狗和小狗一样都是狗,无需争论它们的原则和价值。
2.狗并非以外貌来区分,而是取决于它们的本性和性格。
3.不应该根据外貌而判断一只狗的品质,而是考虑它们的行为和表现。
4.大狗和小狗都能带来快乐和幸福,它们都值得我们的爱和关注。
5.真正的狗爱者不会分大小狗,而是关注它们的个性和特点。
6.没有可比性的狗,每只狗都是独特的存在,值得我们的珍惜和爱护。
7.狗不应该以大小来划分,我们要尊重每一头狗的存在和权利。
8.大狗和小狗都需要我们的呵护和保护,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
9.没有大小之分的爱,值得我们向着这样的目标持续努力。
10.狗的身份并不在于它们的外貌大小,而在于它们的性格和行为表现。
11.无论狗的大小,都会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忠诚和友爱。
12.我们应该以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狗狗,不论它是大是小。
13.狗不需要我们对它们的大小评头论足,而是需要我们给予它们爱和关注。
14.大狗虽然体型较大,但是也有它们脆弱的一面,我们不应该歧视它们。
15.小狗也有它们强壮的一面,在我们的关爱下它们同样可以健康成长。
16.狗无论大小都不应该受到歧视和排斥,它们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待遇。
17.我们应该以人类的观点去看待狗,而不应该因为它们的大小而对它们产生偏见。
18.每只狗都有它独特而美好的地方,我们应该欣赏和发掘它们的特点。
19.狗的身份应该看重它们内在的品质和性格,而不是仅仅看外在的大小。
20.爱狗人士关注的应该是狗的福利和健康,而不应该只是它们的大小。
21.狗是人类的朋友和家人,我们应该以人类的尊重和爱护对待每个狗狗。
10《 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0《 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93cca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9.png)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还是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能够运用“大”和“小”这两个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创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和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1)正确运用“大”和“小”这两个词语进行句子创作。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和“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是大,哪些东西是小?2.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有时候觉得大,有时候觉得小?(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当我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大;当我们需要帮助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小。
3.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和“小”。
(2)学生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是大,哪些东西是小?(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和“小”的运用。
5.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运用“大”和“小”这两个词语进行句子创作。
四、板书设计大还是小大:独立完成事情小:需要帮助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大”和“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进行句子创作。
大狗小狗教案小班
![大狗小狗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b9fd7d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b.png)
大狗小狗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大狗小狗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大狗和小狗,并能够辨别它们的外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之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资源:1. 大狗和小狗的图片或玩具模型。
2. 绘本《大狗和小狗》或类似的故事书。
3. 彩色纸、颜色笔、剪刀等。
教学准备:1. 准备好教学资源。
2.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大狗和小狗的图片或玩具模型,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2.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询问:“大狗和小狗有什么不同之处呢?”3.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他们对大狗和小狗的兴趣。
主体活动:4. 准备一本绘本《大狗和小狗》或类似的故事书。
向学生展示书的封面,并简要介绍故事的主题。
5. 与学生一起阅读故事书,适当停顿,让学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6. 阅读完故事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故事中大狗和小狗的外貌特征,并帮助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
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彩色纸和颜色笔。
让他们合作绘制大狗和小狗的形象,并在纸上写下相应的词语描述。
8.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相互分享他们对大狗和小狗的观察和描述。
结束活动:9. 结束时,再次与学生讨论大狗和小狗的外貌特征,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们。
10.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狗和小狗的区别,并鼓励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描述其他动物的外貌特征,并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让他们亲身接触和观察不同种类的狗,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3. 继续阅读其他与动物相关的绘本,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之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大狗和小狗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收集学生绘制的大狗和小狗形象,并评估他们的准确性和描述的详细程度。
《大还是小》教案
![《大还是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9fa9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0.png)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大”和“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2.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大”和“小”的区别。
2. 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事物的“大”和“小”。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大”和“小”的事物。
2. 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观察和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和“小”的概念。
2. 新课: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和“小”。
3. 练习:分组进行比较练习,让学生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七、课堂巩固:1. 游戏:设计“大”和“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
2. 作业:布置观察周围事物的作业,让学生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十、教学拓展:1. 开展“大”和“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和“小”概念的理解。
2. 新课:教师展示不同“大”和“小”的事物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选取教室中的事物,判断其“大”和“小”。
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5161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0.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其他大小对比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下面,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大小对比的例子,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现在,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找到的大小对比的例子,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看有没有你们没想到的。”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大小猜猜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叫做‘大小猜猜看’。我会出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请大家猜一猜、说一说它们的大小。”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学们,大胆地说出你们心中的答案,不要害怕犯错,我会为你们加油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家里的大小事物,用比较级和最高级进行描述。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家里的大小事物,尝试用我们学过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进行描述,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2.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学会尊重他人,不以大小、高低来评判事物的价值。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转换思维,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大象和小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学生自由讨论: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大小对比的事物?
4.课后阅读:推荐一本与大小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大小对比的情节,思考大小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幼儿童话故事《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幼儿童话故事《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https://img.taocdn.com/s3/m/529350c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7.png)
幼儿童话故事《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小狗慧慧蹲在儿童广场上,它想:我是长得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下面就一起看看小编收集的故事吧!
“有时候是大些好,当然是大些好,”小慧慧想,“我长得大大的,就是猫也得怕我,所有小狗都得怕我,连过路人看见我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的……”
“有时候又是小些好。
”慧慧想,“因为你小,就谁都不用怕你,谁看着你都不用提心吊胆,这样就谁都会跟你玩儿。
要是你是条个儿大大的狗,那就一定得给你拴上铁链子,还把你的嘴给套起来……”
就在这时,儿童广场旁走来又高又大的马克斯,它是一条样子非常凶猛的大狼狗,嘴巴大得惊人,胸脯宽得吓人。
“请您告诉我,”小慧慧很有礼貌地问大狼狗,“您的嘴巴被套起来那会儿,心里一定很不痛快的吧?”
慧慧的问题让马克斯顿时火冒三丈。
它怪可怕地唔唔叫着,要挣脱牵狗链冲过来……它猛一下撞倒它的女主人,向慧慧扑过来。
“汪汪汪!”慧慧听着身后传来的唔唔声,吓坏了,它于是想:“还是做大狗好!”
幸好,前面不远处有一所幼儿园。
慧慧就从幼儿园篱笆的一个小洞里吱溜一下钻了过去。
大狼狗个儿太大,不能跟着钻过篱笆洞,只好在篱笆外头唿啦唿啦大声喘气,就跟火车头一样响……
“到底还是做小狗好,”小狗慧慧想,“要是我的个儿大大的,就怎么也不可能一下就从一个小小洞里钻过来。
”
“可如果我的个儿很大很大,”它又想,“那么我还用得着从洞里钻过来吗?”
不过因为慧慧的个儿小,所以它最后还是觉得做小狗好。
大狗觉得做大狗好,那就让它去那样以为吧!。
幼儿园小班游戏大狗子小狗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游戏大狗子小狗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42e8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d.png)
幼儿园小班游戏大狗子小狗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并能正确运用规则参与游戏;2. 提升幼儿的集体合作和沟通能力;3.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运动能力;4. 培养幼儿团队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小班教室;2. 榻榻米垫子;3. 玩具大狗子和小狗子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游戏介绍(10分钟)1. 老师将大狗子和小狗子玩具展示给幼儿,并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区别。
2. 介绍游戏规则:大狗子是领队,小狗子是队员。
领队大狗子会说出一种动作,小狗子要模仿大狗子的动作。
领队大狗子要用眼睛盯着小狗子,小狗子要尽量模仿大狗子的动作。
3. 强调游戏的原则:要保持安全、团队合作并尊重他人。
步骤二:游戏实践(20分钟)1. 在宽敞的教室中,将幼儿分为若干组小狗子,每组1个领队大狗子。
2. 老师示范一种动作,比如:双手摇摆,小狗子们跟着模仿。
3. 领队大狗子可以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例如:走猫步、跳跃、转圈等。
4. 每轮游戏结束后,可以让不同的小狗子担任领队大狗子的角色,增加参与机会。
步骤三:游戏总结(10分钟)1. 让幼儿轮流回答问题:在游戏中,你最喜欢什么动作?为什么?2. 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游戏中有哪些困难?如何团队合作?3. 提醒幼儿游戏的乐趣在于参与和分享,不在于输赢。
四、教学延伸1. 可以将游戏进行变种,例如:加入简单的乐器,领队大狗子模仿乐器的声音,小狗子们模仿大狗子的动作。
2. 在游戏中加入互动元素,例如:领队大狗子可以以童趣的方式鼓励小狗子们,并引导他们互相表扬。
五、教学评估1. 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动作模仿的准确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结束后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反思,了解他们对游戏的喜好和收获。
以上是《幼儿园小班游戏大狗子小狗子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这个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协调能力和分享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三班语言活动——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讲述活动)活动目标:
1、体验和同伴之间相互肯定和关注的快乐
2、能围绕“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的话题开展讨论,进一步理解活动主题
3、回忆故事内容,能够大胆的说出和展示自己的亮点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PPT
2、大狗小狗图片
活动过程
1、根据图片,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
(1)出示教学图片,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故事。
(2)引导幼儿针对《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展开讨论。
教师:小朋友听完故事了,故事里的索尼亚小狗觉得做大狗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它觉得做小狗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狗好:所有小狗都怕大狗,小狗好:所有人都不怕小狗,不用被栓住)
(3)教师小结:不管是做小狗还是做大狗都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赞成做大狗好还是做小狗好,并讲述理由。
(1)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做小狗好还是做大狗好呢?
(2)教师进行分组:觉得做大狗好的就做这边(出示台签“大”)觉得做大狗好的就做这边(出示台签“小”)。
和伙伴们讨论好后,我会请小朋友讲述自己的观点。
(3)双方幼儿轮流进行快速、清楚的表述,可以让同一方的幼儿相互补充清楚、完整。
(4)教师小结。
(帮助幼儿明确:各有各的好处)
3、迁移“做谁好”的话题,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亮点。
(1)引导幼儿和同伴围绕“亮点”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有什么亮点?等下我请小朋友们和自己的同伴说说,你有什么优点,你比别人厉害的地方有什么?或者你擅长什么?(2)请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亮点(有才艺的上台表演)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亮点,你们真厉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
(3)说一下自己的小伙伴有什么”亮点“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们?我想请你们说说你们的好朋友有什么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