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浅析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教学案鲁教版必修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小专题 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引发水土流失,
使生态恶化 影响畜牧业发 展、加重荒漠 化、生态恶化
草原
退化
退耕还草、封育 气增多;过度开垦、 草场、舍饲养殖 过度放牧
生态 问题
危害 耕地退化, 影响经济、 社会发展, 诱发灾害
原因 地形、气候及土壤 特点等自然因素; 破坏植被;不合理 土地利用等人为因 素 气候变暖、降水减 少、风沙侵蚀;过 度垦荒、放牧,水 资源不合理利用、 工程建设
第 三 单 元
区域 资源、 环境 与可 持续 发展
小 专 题 大 智 慧 我国 主要 生态 环境 问题 及其 防治 措施
专题指导
专题专练
生态 问题
危害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 破坏
造成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地震、冻 封山育林、计划 害);自然或人为引 采伐,采育结合, 起的火灾;虫灾及 退耕还林,改变 人类乱砍滥伐 降水减少、大风天 林区经济结构
自然原因:沉积物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 自然充满湖沼,气 泽、退耕还林还草、 候变化,降水减少。 防止水污染、保护野 人为原因:对湿地 生动物;建立湿地保 不合理的开发,如 护区 围湖造田等
影响生物多样 湿地 性,生态环境 减少 恶化
点击此图 片进入 专题专练
主要防治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 还林、还草;修 梯田、打坝淤地 等 严禁乱砍滥伐、 禁止随意开垦、 防止过度放牧、 合理利用水源
水土 流失
沙漠面积扩 大,耕地减 荒漠化 少,风沙危 害,沙尘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 问题
危害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生物 影响生物资源 多样 的利用,影响 性破 生态平衡 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 立生态走廊,采育结 环境污染、生态破 合、合理放牧、实行 坏 休渔期制度
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旨在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节课将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代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方面,深入探讨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行动。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平衡的维护:环境保护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2.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能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资源的供应长期稳定,避免资源枯竭和浪费。
3. 健康与幸福:环境保护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水平。
三、现代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严重,现代化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1. 工业活动和污染: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导致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 城市化和土地资源压力: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和破坏,导致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 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过度的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了解决现代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1. 节约资源和能源:实施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政策,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发展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3. 提倡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通过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来减少资源消耗。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鲁教版必修3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区域地理题。第(1)题考查了区域的对比,主 要包括气候、地形两方面;第(2)(3)题主要考查区域图和地理统计图 的判读;第(4)题,在考查地理统计图判读的同时,涉及地区问题的治 理措施,主要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
省区 要素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比较四种农作物水土保持效益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分析坡地作物产生径流和土壤侵蚀模数随地形坡度变化的 异同。 (3)地形坡度 5°和 15°是坡地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坡度界限。根 据水土流失随地形坡度变化的特点,说明不同坡度范围的农业土地 利用差异,并简析原因。 解析:该题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题,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答题时要
专题一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现将我
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列表总结如下:
生
态 危害
问
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题
森
林 造 成 经 济 损 失 ; 自然灾害(地震、冻害);自然 封山育林、计划采伐,
破
引发水土流失,使 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虫 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 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 理放牧,实行定期休渔 制度
即时训练 1 退耕坡地是近年来黄土高原整治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 流失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黄土高原某流域坡地作物产生径流、泥 沙随地形坡度的变化。图中“产生径流”指坡面产生的径流量,“侵蚀 模数”指表层土壤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 壤侵蚀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 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 严重的生态问题。
高中地理 第3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滥垦乱伐、 开矿修路等
直接:破坏 土地 资源、导致_土__地__生__产__力__下降
5.后果间接:下游湖、河、水库
泥沙
增多,
河_床_ 抬高
,
引发 洪涝 灾害
水土流失
1.我国土地荒漠化现状: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 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全国 耕地 面积总和。
2.我国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北方 农牧交错 区和 _绿__洲__边缘区。
(2)发生和形成的必备条件:强风、 沙源 、和不稳定的天气。 (3)影响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沙尘暴的传输路径:北路、西北路
和 西路 。
生物多样性减少 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 丰富 的国 家之一,目前面临严重威胁。 2.不断减少的原因:野生动物 生境 的破坏和大量丧失,对物 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的大量 引入或侵入 ,土壤、水和 空气污染。 3.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生态系统被破坏、 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_的丧失。
①原始林:生物种类及种群数量、生态结构与功能 等方面均有 下降趋势。
②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但质量较差、 中幼 龄林比重大, ___单__位__蓄__积__量_____低。
2.我国草场退化 (1)我国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 澳大利亚 。 (2)问题:草场退化严重, 生产力 不断下降。 (3)原因: 粗放 式经营、过度放牧、 家畜超载 、乱采滥挖、 __工__业__污__染__、鼠害虫害等。
【答案】 (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楼兰古城 (2)滥垦草原、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 “三北”防护林体系
图表技 法 提能力
[图表展示] 教材第 48 页图 3-7 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
[解图精要] 1.由图中土地荒漠化的分布可知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干旱、半干 旱地区和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 2.结合南北方我国气候、地形、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分析荒漠 化的成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知识精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知识精要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成就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方面,介绍高中地理中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知识。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1. 人口与环境关系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资源消耗、垃圾排放等问题。
人口过多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环境问题。
2. 水资源问题水是生命之源,但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
江河湖泊的水质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农业发展。
3. 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工业化与能源消耗使大气污染成为严重环境问题,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气候变化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现象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挑战。
二、环境保护的成就1. 环境政策与法律制度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通过立法保护环境、管理污染,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2. 环境技术与改善措施环境监测技术、减排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同时,各种环保措施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治理水污染、减少大气污染等。
三、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 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采用可再生能源、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的节约与永续利用是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
2. 环境教育与意识培养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环保行动的参与与实施。
3.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合作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间的合作与协商,共同制定环保政策,加强环保技术交流与合作。
4. 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工程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工程,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结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议题,高中地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理念,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关注着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地理学的角度,对高中地理中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保护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和开展环境保护行动来实现。
比如,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系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非法捕猎和乱砍滥伐等方式来实现。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3. 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势在必行。
比如,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加强水体监测和处理等。
二、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只有实现了这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和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延长资源使用寿命。
可持续利用资源对于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绿色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污染的减少。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小大智慧浅析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高二地理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浅析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形成这些问题有其自然原因,但是主要是宏大的人口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的。
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和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整治生态环境。
一、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立(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等)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1)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
(2)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
(3)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
(4)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5)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者者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构造、居民能源消费构造、消费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展分析说明。
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一一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2.根据区域特点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开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开展措施。
如参照宁夏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的经历或者者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提出类似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环保意识;③积极施行退耕还湿工程,恢复已破坏的湿地;④鼓励保护性的开发,如生态旅游等。
以下列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中国国家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新闻链接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背景资料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其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交流思考
1.简析雄安新区建设的区位条件。
答案临近北京、天津,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公路、铁路与京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资源承载力强;多农业用地,开发程度低,新区建设用地充足;新区开发政策支持。
2.指出雄安新区建设的意义。
答案疏解分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区劳动力就业,探索人口密集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3.说说白洋淀湿地在雄安新区中的作用。
答案作为水源地可以为新区发展提供水资源;可以蓄积洪水,减少内涝;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盘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知识盘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的是地球及其上的人类社会。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或减少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上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危及生物多样性。
2. 保护人类健康:环境污染会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影响人类的健康。
例如,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水源污染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爆发。
3. 保护资源:环境保护有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尤其是对于有限资源的保护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更加需要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这个概念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了平衡,并注重社会公正。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转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例如,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等。
2. 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例如,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现象。
3. 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确保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能够持续为人类所用。
例如,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明显,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
高一地理知识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知识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知识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点。
作为地理学科的一部分,高中地理课程也十分重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背景、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境问题的背景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首先,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升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其次,水资源短缺现象普遍存在,全球许多地区的水污染加剧,使得人们无法获得清洁的饮水。
此外,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保护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首先,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人们可以呼吸到更清洁的空气、饮用到更健康的水源,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其次,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各种动植物构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些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此外,环境保护还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开展可持续的旅游业、环保产业等,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只有人们对环境问题足够重视,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和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污染排放、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等,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另外,人们还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例如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等,每个人的小行动都能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通过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为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高中地理专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专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专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保护地球和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相辅相成。
首先,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空气和水污染将加剧,大气温度升高,地球面临着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其次,环境保护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合理利用资源,可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让资源枯竭。
同时,环境保护也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然而,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同时,过度的开发和消耗使得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其次,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
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忽视了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此外,一些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使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难以实现。
三、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了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
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让每个人都了解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2. 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中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实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不断消耗,地球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影响、原因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探讨高中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影响地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现象增加,如热浪、干旱、洪涝等,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其次,大规模的土地破坏、森林砍伐和水资源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平衡被打破。
此外,水源的短缺、空气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二、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人类的活动和自然因素。
人类的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废物产生和污染排放,直接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恶化。
同时,人口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加剧了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压力。
此外,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壳变动等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占主导地位。
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为了应对地理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对未来世代的需求进行折损。
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措施与行动:1. 节约能源和资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循环经济和减少资源浪费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土地破坏、森林砍伐和水污染等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改善环境治理:强化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加强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
4. 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章末专题复习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类的滥捕滥杀、 过度采集、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
定的寿命, 物种灭绝是 一种正常的
建立生态走廊, 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休渔
自然现象
期制度
土壤 侵蚀
土地荒 漠化
黄土高原、东 南丘陵
西北、华北、 东北半干旱区
过度开垦、破坏 植被、不合理的
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过度 开垦、过度樵采 等不合理的经济
活动
污染而形成的境问题主要是 酸雨污染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
件是_湿__润__多_雨__,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以_燃__煤__为_主____。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
类 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
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
(4)图中1~8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 _淡__水_资__源__短__缺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应用体验] 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甲为代表的
所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
有 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
,人为原因主要有
_过__度_放__牧__、_过__度__开__垦__。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四川盆地 ,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
原因
自 气候 然 原 地形 因 土壤
内容 气候干旱,风力大,蕴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危险;水土流失 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 丘陵、山地陡坡随意开垦,易导致水土流失;地势低洼区 地下水位高,易盐渍化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
自 水文 河流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
然 原 因
植被
热带雨林区营养物质集中在生物体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干旱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高中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的高中地理学习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
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关乎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当我们谈到环境问题,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比如,工厂排放的废气使得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呼吸健康;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呢?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预和破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大规模地开采矿产资源、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从而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做到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并且注重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和案例。
比如,热带雨林的保护。
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的滥砍滥伐,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这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也对全球气候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监管、推广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模式等。
再比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且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总有一天会枯竭。
相比之下,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的优点。
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投资力度,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技术不断成熟,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此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我国能源问题分析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我国能源问题分析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尤为突出。
一、我国能源的分布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分布的面较广,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
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 000亿吨,全国 2 300多个县市中 1 458个有煤炭赋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
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2.石油、天然气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
3.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70.0%。
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与燃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相比,水能资源与之在空间上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
二、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1.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3.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比重过大。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
我国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三、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分析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2.我国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四、我国能源问题的对策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
高三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案
高三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案高三是学生们迎来高考的最后一年,而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地理中,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综合分析高三地理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综合分析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高三阶段的地理学习,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地理环境问题:1.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如洪涝、干旱、台风等频发,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巨大的灾难;2.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油污染等引发的海洋生态破坏,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3.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严重匮乏,大规模用水过度导致水源枯竭;4.土地退化: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土地退化,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二、解决方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案: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2.加强低碳生活宣传: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3.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设施和用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加强土地保护与恢复:实施土地退化治理和生态恢复项目,保护土地资源。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
案例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某市,开展了环保教育宣传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等环保知识,同时设立了环保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整治。
通过这些举措,市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
案例二: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某地海岸线长,资源丰富,利用海风发电具备潜力。
相关部门引入风力发电设备,同时鼓励民众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通过多年的努力,该地成功实现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形成这些问题有其自然原因,但是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的。
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和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整治生态环境。
一、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等)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
(1)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
(2)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
(3)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
(4)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5)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
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2.根据区域特点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
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
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
如参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的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提出类似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湿地面积萎缩的治理措施:①加强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③积极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恢复已破坏的湿地;④鼓励保护性的开发,如生态旅游等。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 .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1.B 2.D 第1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
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
第2题,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3~4题。
3.植物截留总量最大的条件是( )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稀,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4.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
解析:3.C 4.A 第3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第4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水土保持;冬季的天山山脉植被稀疏,降水少,水土保持效益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