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合集下载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标题: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言概述: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共同体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共同体理念1.1 理念内涵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通过教师之间的共同合作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共同成长的过程。

1.2 目标意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3 实现途径通过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开展专业培训、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教师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共同体建设2.1 建立交流平台搭建在线教研社区、开展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

2.2 开展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研讨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2.3 制定共同发展计划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实现共同发展。

三、共同体运作机制3.1 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

3.2 实施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为新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

3.3 开展教学互相观摩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互相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四、共同体成果4.1 教师专业水平提升通过共同体建设,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4.2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的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3 师生关系和谐共同体的建设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五、共同体发展路径5.1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共同体发展机制,确保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5.2 推动政策支持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出台支持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5.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以教师为核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区域为依托,以政策为支持,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方式,形成一种协作合作的教师发展模式。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师孤岛现象,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共同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成长。

3. 建立支持体系: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建立起支持体系。

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原则1. 共同学习: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核心是共同学习,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 共同研究:教师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

3. 共同分享:教师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共同成长。

4. 共同评价:教师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和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五、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施步骤1. 确定共同体成员:确定共同体的成员范围,包括学校内的教师、学校之间的教师以及区域内的教师。

2. 设立共同体组织机构:设立共同体的组织机构,包括共同体领导小组、学习研究组、资源共享组等,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3. 制定共同体发展计划:制定共同体的发展计划,包括学习研究计划、资源共享计划等,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共同体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教师共同体的含义、建构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合作、分享、促进等关键词,深入探讨校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建构的策略与具体步骤。

文章将总结教师共同体建构的意义和价值,并呼吁实践者和研究者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推动教师共同体建构的不断发展。

教师共同体是指教师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通过合作、分享、反思等手段,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团队。

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共同体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还可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建构教师共同体对于教师个人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分享、促进:校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建构的策略与步骤在校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应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建立合作机制。

这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协作备课、合作科研等方式实现。

还可以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级、跨校合作,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形式。

教师共同体应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如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教学观摩、主题研讨等,使教师们能够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享教育资源。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际交流、学术会议等,拓宽视野,提升素质。

在校本教研中,要教师的需求和兴趣,针对不同教师的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参与共同体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能够在共同体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教师共同体应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思机制。

通过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结:校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建构的意义与价值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作者:张续元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4期一、重理论奠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氛围。

吸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让每个人了解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争取教师对此的大力支持。

我校首先召开课题启动大会,进行通识培训,全员学习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启动大会暨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开题会议内容,布置了学校基地校建设和《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从专业发展的含义、价值、成功案例等方面,从学校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上,全面讲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工作任务,使全校教师统一了思想认识。

并向全体教师宣读了学院向全市教师发出的:“播撒才有希望,耕耘就有收获,互助才能发展。

…工作着并快乐着‟,生活充实才能美丽人生”的倡议。

2. 加强教师业务学习,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针对教师培训和理论学习,每名教师每学期整理并记录一本学习笔记,组内的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先进的课程改革理论、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案例作为教师学习与培训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转变教师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二、与教学管理整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搭建共同体平台,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龙潭区教育局将下属10所中学根据学校规模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划分为两个中学教育发展共同体,我校作为第一共同体的牵头单位,本着“发挥优势、博采众长,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理念与各成员校之间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

依托牵头单位的优势,组建了吉林十六中(共同体)的博客群,进一步拉近了共同体教研的空间距离,巩固了教研组——学校——区域性教研网络,形成了一个既有空间讨论各自的问题,又能参与到共同体内教师教研活动当中的“时空互动”平台。

这种跨时空、高效率、多主体的新型教研模式已逐渐改变了教师的教研观念,这种与传统教研方式相辅相成、互相完善的平等、民主、探究、合作的网络教研方式,已渗透进每位教师日常的学习、研究中。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谓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增强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而结成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专业学习与教学改进的组织形式与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分享学习。

一、基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共同体—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应该成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1.加强专业培训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

基于这种理念,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落实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培训思路,科学、规范、有效规划培训计划,用规范的培训促进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定位,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有效培训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师德培训,重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规范执教,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

二是进行业务培训,让青年教师能把握学科教学的要求、重点、难点,学科教学的方法等。

三是进行教育培训,将教育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等作为培训重点,主要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沟通能力。

其二,要精心设计培训方式。

倡导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远程式、实地学习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2.举行各类比赛教学竞赛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对青年教师而言,教学竞赛的准备过程,能提高他们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所教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教学的责任心等。

教学竞赛的进行过程,能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以及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运用等水平。

教学比赛后,各位资深评委的客观点评,有利于他们继续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平常的教学竞赛可以是说课比赛、课堂教学、书写能力、命题竞赛、信息技术、课例评选等。

比赛的方式可以是备课组内同课异构、跨学科比赛,也可以是校际联合比赛。

在举行教学竞赛时,学校和青年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其一,教学设计。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目标和关键要素,并探讨如何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教师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和共同实践,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学习社群。

教师发展共同体以教师个体为核心,通过共同合作和协作,共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共同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3.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教师发展共同体强调教师之间的互助和支持,通过共同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关键要素1. 学习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核心是学习共同体,教师通过参与学习共同体,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反思,促进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 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发展共同体需要制定明确的专业发展计划,包括培训、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3. 交流与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强调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观摩、教学评估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4. 学校领导支持:学校领导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保障,包括资金、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支持。

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1. 建立学习共同体: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共同体,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建多元研修共同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建多元研修共同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建多元研修共同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提要】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都需要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专业生长力。

通过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与实践,建立多元研修共同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师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研修共同体生长力专业化发展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执行者,其自身专业素养是引领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其专业生长力决定教师的职业幸福。

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与实践,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助力学校不断发展。

建立多元研修共同体,不仅可以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能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团队研修是一种以团队为内核的教师教研模式。

这种团队研修模式要扎根一线,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的校园文化。

其次,借助名师的力量,培养后继人才。

最后,在合作研讨中集思广益,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一个会研究、爱研究的教师队伍群体。

一、团队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当今的教育特别需要学校管理者关注每位教师,学校管理者的关怀和导师团的帮助对老师的成长至关重要,于是学校学科导师团建设应运而生。

成立学科导师团,制定导师团职责,切实提高教师培训、教研、科研工作效率和效果。

由各年级各学科业务强的教师组成的导师团组织教师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研活动。

活动中努力做到突出问题导向,让每一个参加培训的老师能够找到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办法,并掌握策略。

课前做到集中备课,研究教学问题对策,课中坚持引领示范,诊断教学病症,课后及时反思,交流心得体会。

同时,建立跨学科的协作教研组,通过对各学科教材内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每次的学习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语文团队研修、信息技术整合课、星光大课堂(晨会)以及小专题讲座。

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做课题研究的能力,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依托学科“导师团”,教研合一,扎实推进校级微课题研究,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构建研教思共同体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研教思共同体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研教思共同体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张敏1赵功伟2【摘要】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研引领、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以三者为一体的研教思共同体,摸索出课堂教学实践的必经之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研教思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课堂;师徒结对【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2-0056-03【作者简介】1.张敏,南京市红山小学(南京,210028)教师,一级教师;2.赵功伟,南京市红山小学(南京,210028)校长,高级教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先行者。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他的教育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南京市红山小学尝试构建研教思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脚手架,在科研、教学实践及不断反思中引领教师的成长。

一、聚焦“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1.形成职业信念和专业发展动力。

我们发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职业信念能促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而这一动力也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力。

我校在一次以“反思教学+个人成长”为主题的叙事汇报中,教师们回顾了个人从工作至今一路走来的发展变化,给人感触颇深的是每位教师都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比刚工作时缺少了很多教育热情,但多了份责任心,如何把自己的班级带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是共性的反思。

他们讨论发现,自己的专业发展不到位,进而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面临各种困惑,当下迫切寻求新的突破口,让自己快速逃离职业瓶颈。

2.发现教师的发展短板。

古人常讲,擒贼先擒王,说的就是做事情要切中要害。

对于教师来说,在发展当中的要害是什么呢?当然是教师的问题所在。

只有清楚了这个教师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更好地帮他解决问题,实现成长。

教科研共同体活动建议

教科研共同体活动建议

教科研共同体活动建议一、引言教科研共同体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加强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教科研共同体活动的主题设定与研讨、教育教学交流、案例分析与实践、专题讲座与培训、科研成果分享、团队建设活动、学术沙龙与论坛、在线研讨与互动、实地考察与观摩以及反馈与评估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主题设定与研讨建议每次活动前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并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研讨。

主题的选取应紧密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反映教师的需求和关切。

通过主题研讨,引导教师聚焦问题,深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教学交流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心得,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可以安排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案例,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或者分享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经验。

同时,可以邀请优秀教师现身说法,提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不足之处,寻找改进的方法。

同时,可以安排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五、专题讲座与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传递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

通过讲座和培训,帮助教师拓展视野,提升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课程或工作坊,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六、科研成果分享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或课题研究,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分享科研成果,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同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七、团队建设活动组织一系列团队建设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可以通过团队合作项目、拓展训练等方式,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不断增强,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教师之间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组织形式,旨在通过教学研究的共同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教育发展。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为教师提供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平台,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通过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优秀的教师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分享,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

3.推动教育教学改进。

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进,推动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播和推广,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区域教研共同体提供了一个教师展示自己创新成果和交流分享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1.坚持合作共赢。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教师之间形成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分享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有学科带头人,他们可以起到组织、指导和推动的作用,带领教师共同进行研究和实践。

3.注重教育与产业的结合。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要结合当地的教育需求和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与产业相关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鼓励多元参与。

区域教研共同体要鼓励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包括学科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观摩等,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共同体建设中来。

1.建立教研平台。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教研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学习。

2.培养教研骨干。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提升计划,培养一批教研骨干,他们可以带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改革。

3.加强学校间合作。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经验和实践成果,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4.建立激励机制。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教研共同体-激活教研活力-打造专业成长新支点

教研共同体-激活教研活力-打造专业成长新支点

教研共同体,激活教研活力,打造专业成长新支点“有些人,有些事,曾经在某时某刻邂逅,在心里留下一个小小的印记,不浓重,但不易褪色。

”——题记本学期长兴集乡中心学校开展了教研共同体教研活动,它犹如一缕春风拂面,心中涌动一股暖意;又似夏日的热烈,给人冲动的激情,更让我对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实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亮丽之感。

在活动中,我们本着“学习与交流结合、教研与观摩结合、反思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打开这次活动的日程安排,这也让我感到这次活动与以往教研活动有所迥异,这也让我对此次活动更加期待。

在随后的活动中,果真让我目睹与亲历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盛宴,让我看到了一群热爱教育、潜心研究、激情澎湃、卓有成就的青年数学教师的风采。

随后几位专家对此次活动的解读,让我对这个新名词—“教研共同体”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一、初识“教研共同体”教研共同体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大舞台。

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体现了团队力量,共同体不仅汇聚了教学研究活动的人气,激发了教师主动表达的欲望,促进了同事之间智慧的碰撞,也显示了广大教师潜在的力量。

教研共同体的打造的是一个富有激情、充满理想、凝聚智慧、放射活力、敞开胸怀的教研环境和教研机制,在这里没有年龄、资历,只有智慧与激情。

教研共同体,是对传统教研形式的挑战,也是给我们活化教研形式,增强教研实效,追求教师迅速、优化发展的一个启示。

二、实施的诚信与原则1.实施的诚信。

教研共同体,对没有实施的学校是全新的,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推进与落实,必须是领导、教师达成认识的共识,同时具备实施的诚信,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水到渠成。

一是倾心呵护。

教研共同体,是一棵幼苗,刚破土而出,有活力,但也脆弱,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我们付出爱心信心,让其长期、稳定、常态化发展。

二是积极参与。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汲取学校的优势,借鉴他校先进经验,依托教改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教研共同体的引领力、指导力、吸引力,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以共同体互助教研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以共同体互助教研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以共同体互助教研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作者:王俊莉来源:《甘肃教育》2019年第14期教师发展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学校管理而言,教师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只有在教育发展需求、社会学校文化指引、学生成长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以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从人文化、实效化、体系化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建构,实现能量互补的教师专业成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校本互助教研的文化建构校本研修文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研文化的支持与滋养,一是读书文化。

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在读书的过程中,让学习成为工作常态,让反思成为思维品质。

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只要是有益于教师成长的教育专著与教育思想,都可以成为教师的读本。

当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常态,教师便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或者说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和实践观,也就获取了一定的教育自信与自我自省。

二是制度文化。

建立以校文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制度是学校、教师对于教研本身理解和认同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发生作用。

校本教研的宗旨是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其理念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而校本教研基本三要素则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的基本制度是在这些共同认识和基本准则之下建立的。

制度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

只有在这样的研究环境下,校本教研才能按照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三是合作文化。

合作是一种意愿、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学校应成为合作性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和专业支持者。

任何真正的合作都必须具备四个核心要素,即有主体的意愿、有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规则以及有互惠的效益。

只有在教研主体内形成文化力,教研活动才会有凝聚力,才会有向心力,作为教研主体的教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个体及团体功效。

教学研究共同体措施

教学研究共同体措施

教学研究共同体措施
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建立需要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和促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1.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学习交流。

2. 创建合作平台,建立教师合作平台,让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资源、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3. 鼓励合作研究项目,支持教师们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让他们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4. 提供资源支持,为教师们提供教学资源、研究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和共同合作。

5.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的评估机制,对教师的合作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认可,激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体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教学研究共同体可以成为教师们的学习
和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带来更大的提升。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由一群教师组成的学习和合作社区,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教育部提出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发展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明确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和意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享,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需要明确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首先,可以设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领导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

其次,可以设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学习小组或者研究团队,由一组教师组成,共同学习、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问题。

同时,可以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交流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活动,如教学研讨会、学术论坛和在线讨论等。

此外,还可以引入专家指导和外部资源支持,提供专业知识和培训服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提供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支持和资源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体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资源。

首先,可以提供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包括参加专业培训班、研修班和学术会议等,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其次,可以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共享,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等,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交流和共享。

同时,可以提供教师发展的奖励机制和激励措施,如评选优秀教师、设立教师发展基金等,激励教师积极参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和活动。

四、加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评估和监督为了确保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加强评估和监督机制。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学校是一种学习型组织,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思考与行动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的优秀的学习型团队。

下面分五个方面阐述一下东北师大附小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共同的学校发展愿景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之一是拥有一个“共同愿景”。

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要确立一个共同发展的愿景。

基于这样的认识,以熊梅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在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进程中,秉承学校50多年的发展历史,立足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确定了学校“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和目标。

在这一共同发展愿景的激励下,学校在创建学习共同体的的过程中,以科研为先导,通过“十五”期间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开放式学校的构建与组织文化的新生一一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与模式研究》,不断创生学校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课程文化,主要凸显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环境的开放性。

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按照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设计建造了一座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的开放式教学楼,打开了教室与走廊之间的墙壁,实现了空间一体化、连续性,集学习、休息、娱乐为一体,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学习空间,为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了条件,使同学年之间的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间进行合作教学成为可能。

2.课程的整合性。

世界与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特点,人的个性发展不是各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知识间的彼此联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着重探索了学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跨越学科的鸿沟,加强学科之间的综合与统整,淡化教师学科本位的思想,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的内容相得益彰,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

3.时间的弹性化。

开放式学校要求克服传统班级授课制僵化的弊端,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创造灵活的、柔软而有弹性的时空环境。

“三动”合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动”合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动”合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教师的差距。

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更是摆在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近年来,我们立足校本研修,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机制驱动,构建专业发展环境1.健全培训机制。

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为使教师成为高素质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必须大力开展多元化的校本培训。

一是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工作要求,熟悉教学常规,进行师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二是课程培训,熟悉新课程标准,了解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三是非课程化培训,主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强化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的专业发展。

要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教师,依靠教师,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宽松健康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潜心教研,积极创新;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推行“阳光政务”,公正评价并充分肯定教师的个人价值。

3.引入竞争机制。

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为教师创造均等的竞争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打破常规,疏通“下岗”、“分流”的渠道,采取“留级”、转岗、随班听课、脱产进修等方式,促进其专业发展,对仍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坚决调离教学岗位。

4.完善评价机制。

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师,能有效地激励他们恪尽职守,不断进取。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全面衡量;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量化的用数据来评价,不能量化的用客观事实来评价;坚持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以人为本,与教师平等对话,广泛听取同事、学生、家长的意见,这样,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而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重要一环,其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山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研修共同体成为了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和意义。

一、实践篇1. 加强研修资源整合,提升师资水平山区中学的历史教师数量少,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加强研修资源整合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可以结合当地教育资源,邀请大学历史系教师和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研修,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校或地区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能够促进地区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

2. 建立研修共同体,促进合作交流构建研修共同体需要建立一个紧密的群体网络,使山区中学历史教师能够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交流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可以组织定期的教研活动和学术讲座,让历史教师们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也可以开展专业交流活动,邀请其他学校的历史教师参加,促进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历史教育融合互补,形成共同发展。

3. 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对于历史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组织历史教师参加相关的教育技术研修,学习如何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历史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也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让历史教师们能够交流教学资源并从中获益,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思考篇1. 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专业发展平台构建研修共同体需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形成一个专业发展平台。

可以邀请当地企业或机构赞助相关研修活动,支持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也可以和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合作,为历史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教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效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话题,教学的“效益”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接受到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

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又必须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

因此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赖于各种形式的培训。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它离不开教学、研究和进修。

我们提出的“教、研、修一体化”,其中教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研是指科研、教研活动;修是指进修、自修的意思。

“教”是“研”的体现,“研”是“教”的基础,“修”是“教”和“研”的保证。

也就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教研为基础,用科研来引领,通过校本研修和自修,提升教师的专业修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

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操作性,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落实在本职工作之中,让教师在研修中感受作“研究型”教师的价值,在理解教育的基础上,做会反思、能合作、富有专业素质的教师。

一、研究过程(一)“教”——基于课堂的教学实践,夯实教师发展的根基。

“能力只有在需要该种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形成”。

课堂作为考察“教与学”的基地,既是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教师发展的源泉。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常规教学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对教学现状的超越,从而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因此关注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改善教学行为,就成了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围绕课堂教学,我们提出三个命题:1.问题就是课题教师发展的基地在课堂,教师的每一步发展总是体现在课堂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上。

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提练为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的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教师发展。

案例1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日常作文选材陈旧,空话、套话屡见不鲜,作文呼唤讲“真话”诉“真情”的效果无法达到。

因此语文组通过一课多人上的方式展开研究。

建立教师科研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教师科研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教师科研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徐爱琴教师科研团队是一种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创建的教师群体科研型组织。

它是促进教师角色的自我转变,加速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形式,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设计背景:中学教师科研工作,即是老话题,又是新课题。

说是老话题,是因为自从有教育那天起,就有了“教育科研”工作。

中国教育史上十分有价值的教育论著《学记》,就是秦汉以前贵族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

其中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教学相长、循序及时、禁于未发、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教育经验。

这就是教育者“科研”工作的重大成果。

说是新课题,是因为教师的科研管理当属学校管理学的分支,而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仅始于20世纪。

在当前,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很重视教育了,但仍不够重视教育科研及教育科研管理。

众所周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从古今中外教育发展比较分析和当今时代要求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教育已成为一门结构严密、系统庞大的科学,其规律性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尚未认识,缺乏正确的理论导向,教育改革很难进行、甚至失败。

历史告诉我们:十年浩劫否定一切教育理论、终止一切教育科研工作,教训是惨痛的。

古今中外的教育皆因教育理论的发展而发展。

目前,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还没有纳入到科学管理的正常轨道,还处于无序管理的松散状态。

具体表现为:中学教师以干代研,凭感觉、经验教书,科研意识淡薄,多年一贯制的陈旧教法,一本教案循环使用多年,使教学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千古俗套。

可见,对这一新课题的开发、研究,确实到了不容怠慢的非常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所教院附中,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快教师队伍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校建立了以校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科研团队。

通过狠抓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角色的自我转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科研发展在学校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先导作用。

打造教师教学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打造教师教学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程就是提高其专业素养的过程。随着研究 的一次次深入,教师自身的经验也在不断 的积累,又通过与同伴的交流研讨而不断 产生新的想法,驱动着研究的进步。
进行课堂研究,可以在专家的引领下 明确研究方向。如果只是几个普通教师的 力量展开课题研究,可能会陷入瓶颈。此 时,不妨听取一些专家建议,让他们及时补 给高屋建瓴的思想。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 的问题,可以参考专家意见,邀请他们进行 诊断式的指导,都能够让教师受益匪浅。
2021·4
二、基于高位引领,开展互助性共同 体研修
1.共建课程体系,开展主题沙龙。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构建一套科学合 理的课程体系是首要任务。在此过程中, 应该将授课教师拉入课程体系建设的队 伍之中,让他们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拓展 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增长个人能力, 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中推动自身综合能 力的发展。 学校应为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 供机会,提倡每位教师参与到主题性课程 研究活动之中,通过沙龙的形式来鼓励教 师参与到课程选题、课程纲要的制定甚至 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之中,为教师们搭 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在与同行教师的交流 中,相互倾听、相互交流意见,更容易激发 起教师的思维能力,迸发出新的“火花”。 在学习共同体之中,教师能够脱离原有的
“共同体”强调系统思考,要求在组 织内部对教学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内容以 及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合理分工分配,从而发挥组织优势的最 大化。“共同体”还要求在组织内部进行透 视式的反思,即要求组织成员对自身发展 的现状有一个准确定位,能够全方位地审 视自我,发现自身的不足,向他人借鉴经 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勾勒出教师的成长轨迹。有了这份个人成 长档案,教师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自 我总结,不断敦促自己成长;校专家团可 以根据这份档案对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估, 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专业性意见。针 对部分刚入校老师,可以对其课堂教学艺 术、教学基本功进行初级评测,在每年度 末再进行二次评估,考量其成长度,以此 来鼓励他们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以科学化的方式促进教科研协同发展,能够在很大
的程度上为教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其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打造科教
研共同体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凝结教师的智慧,还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本文
将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点作为切入点,对相关的发
展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科教研共同体;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前言:很多中学教师都存在教研能力较弱的问题,使其会经常陷入到理论与模式
化教学的误区。

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导向,将
教育重心放在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上,使得科研能够与教育协同发展,科研成果能
够切实在教学环节得到应用,从而为现代教育进步提供坚实的推动力。

一、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点
(一)明确目标
中学校应该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打
造教科研共同体的战略,发挥课题的带动作用,为实现这项战略提供推动力。

使
得教科研活动不仅能够契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也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
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先进理念
根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知识与应用之间应该形成密切的联系。

中学教
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到育人的重要性,使得知识能够被应用于实践环节,也就是将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1]。

所以,中学教师应该革新自身落后
的教育理念,落实“科研兴教”的理念,结合具体的学情,从实际出发,按照规范
化的科研立项课题研究的流程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

(三)突出总结的科学性
打造教科研共同体并不在于一朝一夕,需要以提升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
基础,做好教研总结,切实管理好教科研的过程。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即实践研究、校本教材以及教研科研。

在不断的总
结中对发展机制进行完善。

二、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促进中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将新教育理念切实融入于自己的工作当中,比如,生本理念、立德树人等,这样才能够为后续进行有效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应该将更加多元化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工作当中,比如,
构建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从不同的角度使得教学资源得到合
理分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最后,教师应该建立健全化的教学评价
体系,将英语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情感与思想观念等作为切入角度,从系统性
对教学活动进行开展。

从陶行知教育思想内涵可以看出,他提倡生活即教育、健
康教育等理念,反对一味考试[2]。

所以,中学教师应该将生活作为教育背景,能
够整合丰富化的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教材,为学生打下知识基础。

(二)保证立项与教研之间的同步性
首先,要想打造教科研共同体,应该以明确其内涵作为基础。

用教研推动科
研发展,以科研促进教研,使二者能够实现互动与融合,建立协同关系[3]。

其次,
应该致力于建设“学习型”中学,购置教育专著,组织教育培训活动或者科研专题讨论会等。

为教科研共同体中的成员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也使其能够互相交流,突出“学习”在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中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最后,建立科学化的运行机制,组织教研人员设计课题,与教师共同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推广、优化与检验,从而保证其能成为一项教育成果落实于课堂当中。

使得科研项目成为教科研活动的支撑力,能够与中学教育目标相互紧扣,保证立项与教研之间存在同步性。

(三)侧重于提升教研水平
中学应该认识到“四个加强”的重要性,并紧抓这四个方面:第一,加强检查教师的教研成果应用情况,具体而言,包括教学进度、态度、效果、教学设施应用情况等,保证教师能够持续优化自身的教育能力;第二,加强关注校本教研,积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品牌,从而加大教研的力度;第三,加强中学教师的教研能力培训,按照一定的期限组织教科研共同体的成员共同对新教学方法和新理念进行学习;第四,加强对于教研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以教科研一体化的制度作为标准,其目的在于建设和谐且高效的教科研活动环境。

这样才能通过打造教科研共同体,达到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要想使得中学阶段教育水平得到提升,积极探索教科研相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以明确打造科教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点作为基础,促进中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保证立项与教研之间的同步性;侧重于提升教研水平。

通过本文对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展开的一系列的浅析,希望能够促进中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J].决策探索
(下),2020(08):37-38.
[2]陈良豪.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之我见[J].华夏教师,2020(03):88-89.
[3]么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19(19):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