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时1轴对称导学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并能够通过视觉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2.能够在一个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其轴对称轴,并完成轴对称图形的绘制和复制;3.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认识轴对称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轴对称的概念;2.找出图形的轴对称轴;3.完成轴对称图形的绘制和复制。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授轴对称的基本内容,包括轴对称的概念、方法、实际应用等。
3.1 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是指一个图形可以被一个直线分成两个相互对称的部分。
3.2 找出图形的轴对称轴轴对称轴是指使得图形两侧对称的直线。
3.3 完成轴对称图形的绘制和复制通过已知图形的轴对称轴,完成其对称图形的绘制和复制。
3.4 轴对称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介绍轴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艺术设计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观察并讨论同学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4.2 学习内容1.讲解轴对称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2.演示如何找出图形的轴对称轴;3.指导学生完成绘制和复制轴对称图形的练习。
4.3 拓展应用1.展示轴对称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并进行讨论。
4.4 练习与讨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讨论分享。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较熟练地找出图形的轴对称轴,并完成轴对称图形的绘制和复制。
六、家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到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轴对称的例子。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轴对称有没有掌握?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下节课的教学?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对轴对称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第1课时 轴对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第1课时轴对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判断和画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抽象的轴对称概念和图形的性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和轴对称图形的判断。
2.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轴对称概念。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剪贴、折叠轴对称图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轴对称图形的剪贴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自然景观等,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轴对称的概念,解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让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剪贴和折叠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轴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教科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定义以及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
2.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实践操作——讲解分析——巩固拓展——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非轴对称的图形,以便进行比较。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从而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非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非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教室、房屋、树木等。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找到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轴对称的问题,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2)一. 教材分析《7-1 轴对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图形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轴对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操作法: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动手画出和剪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轴对称的认识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纸飞机、蝴蝶、树叶等。
2.准备一些剪刀和彩纸,让学生剪出轴对称图形。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纸飞机、蝴蝶、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剪刀和彩纸剪出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和画出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导学案 第7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课时1 轴对称
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时一:轴对称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一、创设情境课件展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二、复习旧知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1、课件展示例1(1)这幅图对称吗?(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4)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5)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6)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板书定义2、出示例2(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小组活动,(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1轴对称导学案设计课题轴对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要靠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去观察和判断,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对教学作了如下设计:1.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用尺子量、数一数)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3页例2。
通过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2.贯彻美育,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在新课的开始,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美丽的轴对称图案,在学生欣赏到美的同时,又发现了轴对称的知识,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使学生真切地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美。
设计“利用轴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的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掌握的知识动手设计图案,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美,享受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剪刀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轴对称图形剪刀方格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8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有什么特征。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生活中轴对称的应用很广泛,数学中的轴对称是怎样的呢?(2)轴对称图形都有什么特征?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轴对称的知识。
1.欣赏图案,发现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
2.思考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学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3)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3.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并说出每个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4.判断下面每组图形是否成轴对称。
三、实践探究,掌握画法。
(10分钟)1.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自主探究画法。
(1)课件出示教材83页例2,引导学生先观察,再想想怎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课时1 轴对称 导学案
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时一:轴对称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一、创设情境课件展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二、复习旧知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1、课件展示例1(1)这幅图对称吗?(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4)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5)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6)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板书定义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小组活动,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教案
第 7 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 1课时 轴对称【教课目的】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点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课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课过程】教课 问题情境与 媒体 设计企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完成应用课导 入 一、创建情境新 课 出示轴对称图片堂师:这些图片漂亮吗?为何漂亮?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由于对称而让人感觉美的物体, 今日我教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些漂亮的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学二、复习旧知过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程环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节 三、学习新知设1、出示例 1(1)这幅图对称吗?1计学(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习(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思新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知(4)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量一量,路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数一数(5)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6)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双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双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双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能够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或许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 2 绿教育 com(1)指引学生思虑:A、如何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当画多长?(2)在思虑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小结:找出所给图形的重点点。
数出或量出图形重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重点点的对称点。
23、依据所给图形,按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讲堂练习: P83做一做四、讲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
它主要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学会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认知基础,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对对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图形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轴对称现象。
2.操作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3.问题解决: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去解决。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轴对称的图案、计算轴对称图形的面积等。
3.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剪刀等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让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时1轴对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并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形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轴对称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并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轴对称现象。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树叶等。
2.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它们都可以对折,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发现。
教师在旁边指导,并强调对称轴的定义。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找出它的所有对称轴,并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发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轴对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3.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2.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飞机、雪花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轴对称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镜子、剪刀、梯子等,并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对称轴上的点到图形的对应点的距离相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判断题和作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提高(1)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2)引导学生探讨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剪纸艺术等。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轴对称(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3.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窗户图案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举例说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如等腰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等。
(3)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判断题和作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常见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轴对称图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导学案研究目标】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应用。
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能够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研究过程】一、知识铺垫先画出给定图形的对称轴。
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1,观察图形并回答问题。
2.提示学生思考:这幅图是否对称?中间的直线代表什么?对称轴两侧的点到轴的距离是多少格?找出对应点并计算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课堂达标1.画出给定图形的对称轴。
2.连线将图形与它们的原图纸对应起来。
四、补全轴对称图形1.画出给定图形的对称轴。
2.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并按照原图形的顺序连接它们,即可得到补全的轴对称图形。
五、平移1.观察图形,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数出平移的格数。
2.回忆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
按照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
按照原图形将各对应点连接起来。
研究评价】自评和师评。
可以进行课外拓展,设计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仔细观察图形的平移前后,我发现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发生了变化。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目标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经过平移制成规则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化,并通过多样的练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图形运动解决问题。
在知识铺垫阶段,我们需要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其中图形的长和宽分别为2cm和4cm。
在自主探究阶段,我们探究了一个例子,即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图形的变化,以及它们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出图1的面积,并解释我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
在课堂达标阶段,我们需要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cm。
最终的研究评价将由自评和师评组成,评价标准为4.7.4解决问题,班级和姓名也会被列入评价范畴。
第7单元 第1课时 轴对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7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的概念2. 轴对称的性质3. 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2. 教学难点:运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性质,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定期检测:进行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加深对轴对称性质的理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本节课通过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轴对称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1)一、教学目标1.知道轴对称的定义,能够描述轴对称的特点;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其是否具有轴对称性;3.掌握通过画轴、折纸等方法找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
二、教学重点1.轴对称的概念;2.判断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3.找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
三、教学难点1.对图形进行轴对称判断的能力培养;2.利用具体方法找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实物图形模型等;3.辅助资料:相关轴对称的图形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通过提问引出轴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图形,讨论其是否具有轴对称性质。
2. 学习新知识1.老师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2.老师示范如何通过画轴或折纸的方式找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3.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找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
3.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一些新的图形,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轴对称性,并找出轴对称中心。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轴对称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找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堂延伸1.让学生在课后亲自练习判断不同图形的轴对称性,并写出具体的判断过程;2.鼓励学生利用周边环境中的图形进行观察和探究,锻炼他们的轴对称判断能力。
七、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轴对称:–定义:…–特点:…•判断方法:–画轴;–折纸。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2.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图形,判断其是否具有轴对称性并写出判断过程;3.创造性地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轴对称中心。
以上就是本节课《7-1 轴对称》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轴对称相关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2)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轴对称的概念。
2.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3.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介绍,引发学生对轴对称的兴趣。
2.进行实际图形的绘制和判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注重学生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探讨问题,共同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判断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1.抽象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轴对称判断。
三、教学准备1.教学视频关于轴对称的展示。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练习册和绘图工具。
4.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轴对称的概念。
2.观看教学视频:展示轴对称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理论学习(20分钟)1.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题目。
2.学生回答问题:请学生通过画图来说明轴对称,操练判断图形对称性。
第三部分:实践练习(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不规则图形,请学生判断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2.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互相交流思路,找出答案。
第四部分:梳理总结(10分钟)1.收集学生答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答疑惑。
2.总结课堂要点,巩固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册上关于轴对称的习题。
2.继续练习判断图形的对称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图形的对称性。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讲解轴对称相关内容。
以上为《7-1 轴对称》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1 轴对称》教案 (1)一. 教材分析《7-1 轴对称》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发现图形的特征。
但在理解轴对称的概念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
2.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发现其特征。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轴对称的过程。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说明判断的依据。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轴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本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说出一句话来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生活中的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轴对称》是本册教材的一个知识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和发现,能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逐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教学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如剪纸、树叶等。
2.准备一些平面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如剪纸、树叶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轴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平面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对称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7.1《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7.1《轴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图形对称性认识的一个拓展,为后续学习其他对称性图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感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对称性,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对称性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对称性。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对称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展示和操作活动。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制作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更好地感受对称性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时一:轴对称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
一、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
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
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
1、课件展示例1
(1)这幅图对称吗?
(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
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4)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
都是()个小格。
(5)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
都是()个小格。
(6)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
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
板书定义
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P83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六、习题精选:
一、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每图3分)
二、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每题5分)小组活动,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
形④等边三角形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无数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
1、有48个学生参加三项体育比赛,但参加的每项活动的人数不一样,而人数都有一个数字
“6”,参加三项体育比赛的各有几人?
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
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
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
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
6、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
7、有一列数135791357913579……前48个数之和是多少?
8、2004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04年12月1日星期几?
9、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
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10、小刚摆放围棋子,每两个黑棋子之间摆5个白棋子,共84个棋子,如果第一个摆的是黑棋子,一共摆了多少个白棋子?
11、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2、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
13、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
14、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15、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230人。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甲队调走30人,从乙队调走10人,这时两个工程队剩下的人数同样多。
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16、两根铁丝共长51米。
若从第一根剪去3米,从第二根剪去4米,这时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米。
原来两根铁丝各有多少米?
17、把一块长42米的木料锯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6米,求三段各长多少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储蓄存款2950元。
其中甲比乙多150元,丙比乙多250元。
甲、乙、丙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1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与最小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问年龄最大的人多少岁?
20、爸爸在过50岁生日时,弟弟说:“等我长到哥哥现在的年龄时,我和哥哥的年龄之和等于那时爸爸的年龄”,那么哥哥今年多少岁?
21、甲、乙、丙平均年龄42岁,如果甲的年龄增加7岁,乙的年龄增加一倍,丙的年龄缩小一半,则三人岁数相等,问甲多少岁?
22、在一个家庭里,现在所有成员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3岁.家庭成员中有父亲、母亲、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亲比母亲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现在家里的每个成员各是多少岁?
23、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
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现在父子俩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