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王何必曰利 教案6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2、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孟子的义利观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中的文言知识;第二课时重点学习1、2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第一则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
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
3、第一则内容探究(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3)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A、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B、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C、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D、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小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课文延伸: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
滕文公下》联系实际: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人一切向钱看,虽然谋取了利,但心灵世界却空虚的一无所有。
三、学习第二则1、诵读第二则选文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3、第二则内容探究。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时间:班级:高二(11)班教师:杨丽云引言: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追名逐利、唯利是图。
上到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了利益而争: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风气,实现人人互敬互爱的社会理想,孟子以他犀利的言论指出了唯利是图的危害,以严父慈母的心肠劝说人们,远离私欲和私利的诱惑,回归仁爱的本真。
学习目标:1、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我们要理清三则文本的论述思路,进而总结孟子的论述艺术并能学以致用。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要能把握孟子的义利观的时代意义。
3、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能积极去探索并践行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学习重难点:1、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我们要理清三则文本的论述思路,进而总结孟子的论述艺术并能学以致用。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要能把握孟子的义利观的时代意义。
预习案说出下列句子中紫色字体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3、不远千里而来4、亦将有以利吾国乎5、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探究案这三篇选文主要阐述孟子对于“利”和“义”的看法。
1、那么孟子是如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教师示范第三则,学生讨论一、二则)小结:正反对比论证用相反或者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相互映照。
举例有正有反,正反结合,进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严谨,论述更有说服力。
明确孟子的义利观: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资料补充: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公孙丑》)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
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 了解《王何必曰利》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3. 理解作者对“利”的态度,并能够分析文中的议论和论证;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3. 分析文中的论证和论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议论和观点;2. 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和技巧;3. 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为于谦。
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的问题,通过引用历史和文学名篇,分析了利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策略本文的主旨和情感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理解文意。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2.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视野;3.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4. 课堂展示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利”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你们觉得‘利’对人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怎样理解‘利’?”二、阅读1. 指导学生逐段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论证;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讲解1. 讲解作者背景和语言特点;2. 讲解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四、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利”的优缺点,以及它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2. 全班讨论:让学生在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利”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99
3再读课文,总结孟子的义利观。
(三)拓展:如果你是梁惠王,你能接受孟子的观点吗?
(四)探究:孟子的义利观在今天还有没有积极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
板
书
王何必曰利
孟子
1.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2.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难点
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讲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晚会曝光名单汇总”
二、检查预习
三、研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整体把握。
提问:概括三则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1、先义后利
2、义中取利(打义的旗号)
3、义是善恶的标准。
(二)分析文本。1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
授课教师: 吴金凤 授课班级: 高二·二十一班
课
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何必曰利
备课时间
2021-3-19
授课时间
2021-3-2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词语,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
2学习和借鉴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3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句等文言知识。
2学习和借鉴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2012高二语文教案 2.2 王何必曰利 (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2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二、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二、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王何必曰利”的含义和意义;2.熟悉王充的思想体系,理解其对儒家和道家的批判;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献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王何必曰利学习目标•了解王何必曰利的内涵;•理解王充认为“利”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原则。
学习重点•掌握“利”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王何必曰利”与“仁者爱人”的区别。
学习难点•意义的理解;•同其他儒家思想的比较。
学习方法•文献阅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学习过程1.听取讲师讲解,了解“王何必曰利”的内涵。
2.学生自主阅读《论衡》中的“刻意篇”,理解“利”的本义和引申义。
3.学生自主阅读《论衡》中的“王何必论”,对照之前学习的内容,理解“利”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原则,了解“仁者爱人”与“王何必曰利”的区别。
4.听取讲师对比“王何必曰利”与儒家思想的讲解,理解其批判的立场和理由。
2. 王充的思想体系学习目标•了解王充的思想体系;•理解王充对儒家和道家的批判。
学习重点•熟悉王充的代表作品《论衡》;•理解王充对儒家和道家的批判思想。
学习难点•王充对儒家和道家的批判思想的理解。
学习方法•文献阅读分析法;•批判性思维分析法。
学习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论衡》中关于“王何必论”的内容,理解王充的主张。
2.学生自主阅读《论衡》中其他与儒家、道家相关的篇目,了解王充对这两家思想的批判内容和立场。
3.学生参考其他资料(如《白虎通义》《资治通鉴》等)对王充的思想体系进行梳理,理解其思想脉络和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阅读文献;•小组对话探讨。
四、教学评估•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考试时,设置相关题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王充思想体系和《论衡》中的“王何必曰利”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思想体系的异同,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献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都较高,但有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思想体系的把握较弱,需要教师进行更为细致的解释和引导。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
二、王何必曰利释文题“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面对梁惠王对“利”的热切期待和渴望,孟子旗帜鲜明而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这句反问是对梁惠王追逐利益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孟子对“利”的极端唾弃,反问过后的一句“亦有仁义而已矣”,表明孟子对“仁义”的极力推崇和执著追求。
“重义轻利”的思想是“王何必曰利”的真正内涵。
本课共选取了三篇短文。
第一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劝说梁惠王要“后利而先义”;第二篇选自《孟子·告子下》,讲的是宋国学者宋到楚国去调解楚国和秦国的纷争,途遇孟子,孟子向他阐述“利”与“义”的关系;第三篇选自《孟子·尽心上》,阐述“利”与“义”的区别。
明主旨本课所选三则文章,均是孟子阐述自己对“利”的看法的。
孟子对“利”是极端厌恶的,他将因逐利而产生的危害阐述得具体而深刻。
在利与义上,孟子极力主张“先义而后利”,“重义轻利”,孟子的这种把仁义张扬在私利之上的价值观,背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但可以启发我们审查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以及人生追求的社会弊害,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1.词语理解(1)通假字愿闻其指.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旨意旨、意向(2)一词多义①接⎩⎪⎨⎪⎧ 怀利以相接.: 兵刃既接.: 忧与愁其相接.: 汉兴,接.秦之弊: 出则接.遇宾客:②去⎩⎪⎨⎪⎧ 兄弟去.利: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去.门十里以为界:答案 ①交接、交往/接触/连接,连续/承接/接待②抛弃,丢弃/离开/距离(3)古今异义①以罢三军之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老师。
②何以利吾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家庭。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王何必曰利学案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2019-2020 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王何须曰利教案一、语基落实1 以下词语中 , 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孳孳为善 (z ī ) 孟轲 (k ē )千乘(shè ng)...B. 徒弟(t ú )迁移(xí )跋涉(shè )...C. 薄荷(b ó )耀目(yà o)万籁(là i)...D. 倾盆 (tu ó )青霭(ǎ i)夜宿(xiǔ )...分析 : B项 , “徙”应读“xǐ” ;C 项 , “薄”应读“bò” ;D 项 , “宿”应读“sù”。
答案:A2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上下交征利 , 而国危矣征:牟取。
.B.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切合,迎合。
.C. 怀利以相接接:交接,交往。
D. 孳孳为善者 , 舜之徒也徒:弟子。
.分析: D项,徒: 类。
答案:D3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 : 孟子遇于石丘.A. 是全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B. 而相泣于中庭.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 寡人之于国也.分析 : B项与例句同样, 介词 , 在。
A 项, 介词 , 引出宾语 , 不译 ;C 项, 介词 , 表比较 , 和;D 项, 介词 ,关于。
答案:B4 以下句子中 , 句式种类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而良人未之知也金戈铁骑B. 但是不王者 , 未之有也C.先生将何之D.孟子遇于石丘分析 : A、 B、 C 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
D 项 , 介词构造后置句。
答案:D二、阅读理解( 一 ) 阅读下边的文字, 达成第 5~8 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二 王何必曰利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公开课教案(《先秦诸子选读》)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2、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孟子的义利观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三则,第二课时学习二则)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唯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王何必曰利》,看看孟子的思想主张。
二、简介孟子及《孟子》三、学习第一则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
2、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文言知识,落实翻译。
3、第一则内容探究(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分析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3)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A、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B、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C、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D、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首尾呼应,突出立场。
小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课文延伸: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
滕文公下》联系实际: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利并没有什么错。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学法指导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
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陕西省横山中学翟友智《王何必曰利》是人教版(2006年11月第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选修部分《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的第二课,主要阐述了孟子的义利观,即力图破除世人利益至上的观念,确立仁义对人生社会的最高价值。
这一思想不仅在古代社会里有着很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空间,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全文分为三章,文字浅易,学生可根据已有的古文知识,结合课下的注释自行疏通文意,个别词句教师予以解惑、指导。
在内容理解上可采用朗读:齐读、分组读、单个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来感知,领会。
面对“先利而后义”“先义而后利”的抉择,学生能够懂得以义为先,义字当头的重要和以利为先的危害,再结合自身的阅历,探究人生的义利观,从而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人格。
【教学目标】1.掌握家、乘、后、先、去、王、间等文言知识2.熟读课文,梳理结构,感知内容3.学习孟子的义利观,体悟“先义而后利”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文中涉及的使动、意动、所字结构和宾语前置【教学难点】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教学方法】朗读情境启发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 1.5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音资料)一条急湍的河面上时沉时浮着一个人,在不远的桥上聚集了一大群人张望着,惊惧着,焦急着,有的正打电话报警;有的向落水者喊话稳定情绪;有的商议赶快营救;只见一张悉堆横肉的模样翕张:“没人敢下吧,二百块,这事我揽了。
”(播放结束)人命关天,有人却乘机谋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代人究竟怎么了?下来我们学习亚圣孟子对义利的阐述。
(大屏幕展示课题《王何必曰利》)二.梳理文言知识1.教师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注意以下字的准确读音乘shèng 餍yàn 牼kēng王wàng 蹠zhí间jiàn2.学生自主串译文言,勾画出特殊的用法,诸如使动、意动、介词结构后置、所字结构和宾语前置等文言用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2课《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一、概述《王何必曰利》是高二语文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选读的第二节,本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
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领略经典的艺术魅力。
《王何必曰利》一节主要介绍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对我们省察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选文中实词“远、后、先、之、间”的含义及用法2、掌握“先生将何之”的宾语前置句式3、能具体指出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句子4、能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小组合作讨论,梳理文言现象,能通顺翻译选文2、小组合作交流,从选文中找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4、观看现实案例关于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5、小组探究案例中的义利观,并派代表发言。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现实,领会孟子的义利观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平时教学中的观察了解,对学习者特征有以下分析:1、学生是高二理科实验班的,思维较活跃,能针对一个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已经习惯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小组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
3、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结合课文注解,能够顺利地疏通选文大意。
4、学生喜欢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对视频材料往往能说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合作式学习策略: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选文,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大意,对选文中不懂的字词能向小组成员求助,或查工具书,或向老师求助,最后得到解决。
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从选文中找出运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并能合作探讨对比论证的作用。
2、情景创设策略:播放救落水者、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材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王何必曰利教案
第二课《王何必曰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陕西省横山中学翟友智《王何必曰利》是人教版(2006年11月第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选修部分《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的第二课,主要阐述了孟子的义利观,即力图破除世人利益至上的观念,确立仁义对人生社会的最高价值。
这一思想不仅在古代社会里有着很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空间,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全文分为三章,文字浅易,学生可根据已有的古文知识,结合课下的注释自行疏通文意,个别词句教师予以解惑、指导。
在内容理解上可采用朗读:齐读、分组读、单个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来感知,领会。
面对“先利而后义”“先义而后利”的抉择,学生能够懂得以义为先,义字当头的重要和以利为先的危害,再结合自身的阅历,探究人生的义利观,从而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人格。
【教学目标】1.掌握家、乘、后、先、去、王、间等文言知识2.熟读课文,梳理结构,感知内容3.学习孟子的义利观,体悟“先义而后利”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文中涉及的使动、意动、所字结构和宾语前置【教学难点】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教学方法】朗读情境启发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 1.5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音资料)一条急湍的河面上时沉时浮着一个人,在不远的桥上聚集了一大群人张望着,惊惧着,焦急着,有的正打电话报警;有的向落水者喊话稳定情绪;有的商议赶快营救;只见一张悉堆横肉的模样翕张:“没人敢下吧,二百块,这事我揽了。
”(播放结束)人命关天,有人却乘机谋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代人究竟怎么了?下来我们学习亚圣孟子对义利的阐述。
(大屏幕展示课题《王何必曰利》)二.梳理文言知识1.教师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注意以下字的准确读音乘shèng 餍yàn 牼kēng王wàng 蹠zhí间jiàn2.学生自主串译文言,勾画出特殊的用法,诸如使动、意动、介词结构后置、所字结构和宾语前置等文言用法。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实用教案.doc
王何必曰利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义利观,进一步认识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孟子,并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作为“亚圣”,他的思想彫响着--代又--代的知识分子,也被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孟子的义利观。
补充:【背景介绍】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二、学习选文第一则1、诵读全文,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字,分小组串译,梳理出翻译有困难的字句。
2、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②说出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一一弑君、犯上}首尾呼应,突出立场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一一孝亲、忠君义先于利总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 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学习选文第二则2、诵读全文,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字,分小组串译,梳理出翻译有困难的字句。
2、思考以下儿个问题:①探讨一下选文的论证方法“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 一一反面:人与人沦为利益关系,"以市道交”,会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最终导致国家的覆亡。
“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一正面:舍弃私利,用仁义來打动人, 则能成就王业。
正反对比论证一一结论:何必曰利《宋徑将Z楚》说理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习时可抓住这一特点深入剖析,体会孟子那种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②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Z有也”提示:如果把人生多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竞争的社会,一些人把感情当做交易的祛码,虽然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该计较,而且不应该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
《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法设想】1、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2、在自读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练读,在练读的基础上讲读,在讲读的基础上探讨。
3、安排2-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结合课文前的“引入话题”)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二、背景介绍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三、检查预习(个别回答后齐读)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宋牼将之楚kēng然而不王者wàng孳孳为善者zī蹠之徒也zhí利与善之间也jiàn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上下交征利相互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吾闻秦、楚构兵交战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停止愿闻其指意向然而不亡者这样而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类利与善之间也差别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背离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意动用法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四、阅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结合注释,分章节串译(订正、补充、明确)六、作业:把握课文中下列语句的含义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一、说教材《王何必曰利》是高中语文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选读的第二节,本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
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领略“纯中国学时期”文学的艺术魅力。
《王何必曰利》一节主要介绍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对我们省察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根据此教学要求及本文的特点,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2、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孟子的义利观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1)点拨法:布置预习,让学生利用课本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教师点拨突破第一个教学目标,然后在课后训练(创新课堂自主学习部分)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引导法: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以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1)自主学习,诵读课文,梳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2)合作探究:借助课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第一则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
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
3、第一则内容探究(三)学习第二则1、抽查学生翻译情况2、第二则内容探究(四)合作探究(1)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2)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3)孟子的义利观的局限性(五)课文总结:(六)教学评价设计: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何必曰利》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2010-03-22
执教老师:高二级冼明开
一、教学内容:高中语文(选修)《王何必曰利》(孟子)。
二、授课班级:高二(五)班。
三、教学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一第三节。
四、教学目标: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
五、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六、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七、教学过程:第二教时
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
2、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1、朗读课文,并思考: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板书:A、弑其君、夺不餍。
存在的危害:B、秦、楚、拘兵。
破坏社会秩序C、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
(板书:)对比论证:A、“利”(谋求利益)(前面讨论“存在危害”)(正反对比)未遗其亲(君)者也。
B、“仁”(勤勉行善)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臣、父子、兄弟去利(首尾呼应,使主旨更加鲜明)
五、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
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
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
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六、巩固课文内容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七、布置作业: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面作业: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表并列,不译)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表转折:“却”)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表顺接,不译)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语气助词,不译)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表转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