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基础体系

合集下载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这篇文章从整体框架出发,介绍了数据分析的三大层次。

包括对数据分析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做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工具介绍。

数据分析目前在国内互联网圈的受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但是问题也很突出:1.大家对于数据分析的认知和理解支离破碎,缺乏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框架;2.大家的视野更多局限在数据报表、BI 系统、广告监测等领域,对于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其实是缺乏深层次洞察的。

这篇文章就从整体框架出发,介绍一下数据分析的三大层次。

包括对数据分析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做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工具介绍。

一、数据分析价值观如何让数据分析真正发挥价值?我认为必须在价值认同、工作定位和商业模式三点上取得突破。

做好数据分析,首先要认同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不认同数据、对数据分析的意义缺乏理解的人是很难做好这个工作的。

放到一个企业里面,企业的 CEO 及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和理解数据分析的价值。

你想一下,如果老板都不认可数据分析的价值,那么数据相关的项目在企业里面还能推得动吗?然后,企业内部还需要有数据驱动的公司文化。

如果大家宁可拍脑袋做决定也不相信数据分析师的建议,那么数据分析往往是事倍功半、走一下形式而已,反之则是事半功倍。

做好数据分析,要对数据分析的价值有清楚的定位。

既不要神化数据分析,把它当做万能钥匙;也不要轻易否定数据分析的意义,弃之不用。

数据分析应该对业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不应该流于形式,沦为单纯的“取数”、“做表”、“写报告”。

在 LinkedIn 那么多年的工作时间里面,我们对数据分析的工作早已有了清晰的定位: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所有职场人员作出迅捷、高质、高效的决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洞察和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

当时我们还采用了一套 EOI 的分析框架,对不同业务的数据分析价值有明确的定位。

针对核心任务、战略任务和风险任务,我们认为数据分析应该分别起到助力(Empower)、优化(Optimize)、创新(Innovate)的三大作用。

各行业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各行业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各行业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行业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来构建的,它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各种指标,以便制定战略和做出决策。

在下面的文章中,将探讨几个常见行业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1.零售业在零售业中,数据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于确定销售趋势、顾客需求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顾客留存率:衡量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可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再次购买的顾客比例来衡量。

-库存周转率:衡量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计算公式为销售额除以平均库存值。

-订单满足率:衡量企业及时满足顾客订单的能力,通过计算成功交付的订单比例来衡量。

-客户转化率:衡量线上线下推广活动的效果,计算公式为成功转化为顾客的线索或潜在顾客数除以总线索或潜在顾客数。

-平均客单价:衡量每个顾客的平均消费金额,计算公式为销售额除以顾客数。

2.金融业金融业也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应用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信用贷款违约率:衡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计算公式为违约贷款金额除以总贷款金额。

-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偿债能力,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

-活动存储率:衡量客户的储蓄和投资能力,计算公式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总额除以总资产。

-券商的交易净收入:衡量券商的交易业务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交易净收入除以交易净额。

-风险价值: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计算公式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与投资组合的标准偏差之比。

3.制造业制造业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制造业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产能利用率:衡量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率,计算公式为实际产量除以最大产能。

-不良品率:衡量产品质量水平,计算公式为不良品数量除以总产量。

-生产效率:衡量企业的生产效率,计算公式为标准产量除以实际产量。

-供应链周转时间:衡量供应链的效率,计算公式为原材料到成品交付的平均时间。

数据基础指标体系

数据基础指标体系

数据基础指标体系数据基础指标体系是指用于描述、评估和比较不同数据集的基本指标的集合。

该体系通常由多个维度和指标组成,用于帮助分析人员理解和解释数据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数据基础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市场研究、经济分析、运营管理等,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以下是一个例子,展示了一个包含多个维度和指标的数据基础指标体系:1.数据质量维度:-完整性:反映数据集中信息的完整程度,如缺失值的比例、记录的完整性等。

-准确性:反映数据集中信息的准确性,如错误数据的比例、异常值的存在等。

-一致性:反映数据集中信息的一致性,如相同信息在不同数据源中是否一致等。

2.数据可用性维度:-可及性:反映数据的获取和使用的便捷程度,如数据存储的形式、接口的开放程度等。

-即时性:反映数据的更新和发布的及时程度,如数据的实时性和延迟程度等。

-清晰度:反映数据的表达和呈现的清晰程度,如数据文档的完善程度、图表和报告的可读性等。

3.数据分析维度:-描述性分析:反映数据集中信息的基本特征,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比较分析:反映不同数据集之间信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如相关系数、卡方检验等。

-预测分析:反映数据集中信息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模型等。

4.数据管理维度:-存储管理:反映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如数据压缩、备份和恢复等。

-安全管理:反映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的保护程度,如访问权限控制、加密技术等。

-质量管理:反映数据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如数据清洗、数据字典的建立等。

5.业务价值维度:-支撑决策:反映数据对决策的支持程度和关联性,如数据的相关性、决策模型的准确性等。

-优化效益:反映数据在业务过程中的效率和效益,如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等。

-创新发展:反映数据对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发展的影响,如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等。

数据基础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使用需要根据具体领域和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化,以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描述和评估数据的特征和价值。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成功运用数据的关键——是懂得如何让数据服务于您的业务需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因此,数据分析的目的越明确,逻辑分析的框架越系统,数据分析才越有价值!HR通常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及分析结论在人员信息统计、组织结构及组织效率分析、人力结构配置、招聘渠道分析、人工成本效率、薪酬水平对比、薪酬调整、人才盘点、绩效统计、培训管理以及离职管理等工作场景中使用,为持续促进组织与人才发展、组织及员工效能、人员激励与保留等方面提供管理辅助决策。

数据分析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场景既然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在企业实践中我们如何落地实施呢?三个关键步骤如下:· 步骤1:梳理思路,搭建分析框架,把分析目的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分析要点;· 步骤2:针对每个分析要点确定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指标;· 步骤3:确保分析框架的体系化(即先分析什么,后分析什么,使得各个分析点之间具有逻辑联系),使分析结果具有说服力。

基于以上逻辑思考及实操关键步骤指引,结合企业工作实践经验,HR就可以自行梳理、分析归纳并总结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需求的核心指标体系了。

本次,为大家分享一个人力资源价值量化体系(KEYSTONE-HR Metrics),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使用。

人力资源价值量化体系(KEYSTONE-HR Metrics),由人力资本投资效益(HR Investment)、人力配置(Headcount Planning)、HR运营(HR Operations)和人才管理价值(Talent Management)四个维度的指标构成。

{!-- PGC_COLUMN --}人力资源价值量化体系(KEYSTONE-HR Metrics)其中:1、人力资本投资效益(HR Investment),包括:(1)成本效益类指标,包括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百元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百元人工成本利润、HR职能成本费用率、人效增长率比等;(2)人员效益类指标,包括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等;(3)人均成本类指标,包括人均运营成本、人均人工成本、人均HR职能成本等;(4)成本结构类指标,包括HR职能成本分布与比率、人工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率、人工成本结构比率(薪资、福利、社保、职能成本)、HR职能成本占人工总成本的比率等。

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

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

数据科学的定义 数据科学的研究对象 数据科学的体系结构概述 数据科学的体系结构测 医疗:病患诊断、药物研发和流行病预测 商业智能:市场分析、销售预测和客户细分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
统计学在数据分 析中的作用
统计学是一门科学, 旨在研究数据的收 集、整理、分析和 解释
数据处理:分布式计算,提 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
数据存储:分布式存储,提 高存储容量和效率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算法, 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
数据安全:数据加密,保障 数据安全和隐私
应用场景:金融、医疗、教育、零售等领域
案例分析:某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消费行为,提高客户满意度;某医院利用大数据分析疾 病诊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将数据或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 的过程
增强人类对数据的感知和理解 能力
类型包括图表、图形、地图等
在数据分析中用于解释、表达 和探索数据
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Power BI、Excel等 可视化图表优化:颜色搭配、布局优化等 可视化图表选择: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
应用场景:智能推荐、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
案例分析:某电商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实现精准推荐;某城市利用大数据分析交通流量, 优化交通布局
数据伦理和数据 安全问题
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数据歧视和不公平现象
数据泄露和合规风险 解决方案:制定数据伦理准则和规范,加强数据安全技术保障,建立数据 伦理监管机制,提高公众数据素养和意识。
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
汇报人:
目录
数据科学的基本概 念
统计学在数据分析 中的作用
机器学习在数据分 析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报告1. 引言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果,并提供改善措施。

本报告旨在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的数据,从而为企业提供有关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反馈和改进建议。

2.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库。

这些数据包括质量检验、产品不合格率、客户投诉、内部审计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综合评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状况。

3. 数据分析方法为了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数据分析,本报告采用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3.1 趋势分析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产品不合格率变化趋势,以及客户投诉数量的变化趋势等。

这种分析方法能够帮助企业追踪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3.2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基本统计指标进行计算,如平均值、标准差、极值等,可以揭示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和离散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来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3.3 根本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是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质量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种分析方法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

4. 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结果:4.1 质量检验在质量检验方面,我们发现近期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平均合格率仅为85%。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

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4.2 产品不合格率产品不合格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一、引言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决策、分析、创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然而,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和应用的不断扩大,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及关键要素,并提出具体建议。

二、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必要性2.1 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重要目标,而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通过制度的约束,可以避免数据被恶意篡改、泄露或滥用的风险,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可信度。

2.2 推动数据的开放与共享现代社会中,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已成为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可以为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提供法律和管理的保障,明确数据的权益、责任和使用方式,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动数据的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

2.3 支撑智能决策和智慧发展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建立对于智能决策和智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体系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过程,提供标准的数据模型和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其做出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决策。

三、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关键要素3.1 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需要依托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的产权、使用权和保护权,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环节。

同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

3.2 数据治理和管理机制数据治理和管理机制是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核心。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流程,明确数据的所有者和责任人。

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制度和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

同时,需要制定数据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3.3 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

数据科学、数据工程、数据分析 知识体系构建和培训实践

数据科学、数据工程、数据分析 知识体系构建和培训实践

数据科学、数据工程、数据分析知识体系构建和培训实践数据科学、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是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与各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科学知识体系、数据工程知识体系和数据分析知识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的数据分析水平、优化决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体系构建数据科学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涉及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

因此,其知识体系也非常广泛,需要包括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领域知识等多个方面,才能够全面了解数据科学的实质。

具体而言,数据科学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概率论、统计学、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基础数学知识2.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编程、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知识3.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聚类、分类、预测和回归等技术4.面向具体领域的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生物信息学等方面数据工程的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包括数据获取、数据爬取、数据清洗等方面2.数据存储: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方面3.数据处理:包括ETL、数据整合等方面4.数据分发:包括数据仓库、数据传输、数据共享等方面数据分析的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统计学基础知识: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面2.计量经济学和运筹学基础知识3.数据可视化和报表的相关技术数据科学、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全面、结构清晰,让学学员可以深入理解数据技术的全貌。

培训实践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可以在数据科学、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方面进行培训。

具体而言,培训的目标可以分为入门、中级和高级三大类。

1.提供最基本的数据科学、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知识,使学员了解相关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数据分析技能。

2.提供深入的数据科学、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知识,如机器学习技术、数据流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和高级统计技术等。

3.提供前沿的数据科学、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知识,如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采用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方法等。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_光环大数据数据分析培训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_光环大数据数据分析培训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_光环大数据数据分析培训数据分析目前在国内互联网圈的受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但是问题也很突出:1、大家对于数据分析的认知和理解支离破碎,缺乏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框架;2、大家的视野更多局限在数据报表、BI系统、广告监测等领域,对于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其实是缺乏深层次洞察的。

这篇文章就从整体框架出发,介绍一下数据分析的三大层次。

包括对数据分析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做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工具介绍。

一、数据分析价值观上面我介绍了:“道”指的是价值观,即如何看待数据分析的价值。

要想真正吃透这一点,必须在价值认同、工作定位和商业模式三点上取得突破。

数据分析的价值观(一)数据分析的价值认同做好数据分析,首先要认同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不认同数据、对数据分析的意义缺乏理解的人是很难做好这个工作的。

放到一个企业里面,企业的CEO及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和理解数据分析的价值。

你想一下,如果老板都不认可数据分析的价值,那么数据相关的项目在企业里面还能推得动吗?然后,企业内部还需要有数据驱动的公司文化。

如果大家宁可拍脑袋做决定也不相信数据分析师的建议,那么数据分析往往是事倍功半、走一下形式而已,反之则是事半功倍。

(二)数据分析的工作定位做好数据分析,要对数据分析的价值有清楚的定位。

既不要神化数据分析,把它当做万能钥匙;也不要轻易否定数据分析的意义,弃之不用。

数据分析应该对业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不应该流于形式,沦为单纯的“取数”、“做表”、“写报告”。

在LinkedIn那么多年的工作时间里面,我们对数据分析的工作早已有了清晰的定位: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所有职场人员作出迅捷、高质、高效的决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洞察和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的EOI框架当时我们还采用了一套EOI的分析框架,对不同业务的数据分析价值有明确的定位。

针对核心任务、战略任务和风险任务,我们认为数据分析应该分别起到助力(Empower)、优化(Optimize)、创新(Innovate)的三大作用。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如果你不能衡量,那么你就不能有效增长 ————彼得德鲁克⼀、如何搭建指标体系1.1 数据指标a 指标意义b 统计时间c 计算规则,可量化例如:⽉度销售额指标意义:反应⼀段时间销售情况的好坏时间窗⼝:⼀个⽉计算规则:每⽇销售额相加数据指标体系:⼀个问题的产⽣往往不只⼀个原因,⽆法⽤⼀个指标表述清楚,需要⼀系列有逻辑的数据指标组合才能清晰的描述,这⼀系列指标就组成指标体系。

1.2 数据指标的组成主指标核⼼KPI 往往不⽌⼀个⼦指标由主指标拆分⽽来拆分原则:a 按照主指标组成成分进⾏维度划分(区域、渠道、业务线等) b 按照业务流程划分(曝光率、转化率)过程指标1.3 指标加强1.3.1 增加分类维度渠道、设备、业务线、时间等等1.3.2增加判断标准⽬标达成历史同期⽔平竞争对⼿,⾏业⽔平1.3.3 如何使⽤指标体系先查看主指标,定位问题点查看各⼦指标以及分类维度进⾏问题下钻再看⼦指标以及过程指标进⾏问题定位再进⾏相应优化⼆、常⽤的指标2.1 ⽤户指标存量指标DAU ⽇活MAU⽉活增量指标新增⽤户数健康程度指标留存率渠道指标渠道来源2.2 ⾏为指标次数频率情况PVUV⾏为路径转化率访问深度做了多久时长⾏为质量弹出率2.3 业务数据指标总体GMV访问时长⼈均数据ARPU/ARPPU⼈均访问时长⼈数数据付费⼈数播放⼈数健康程度付费率付费频次观看率商品情况SKU数热门评论好评率三、业务模式拆解3.1 ⼯具模块使⽤量(⽤户粘性)⽬标达成率(⼯具实⽤性)频次(养成习惯)3.2交易模块详情页转化率⾦额客单价复购率3.3内容模块浏览数浏览⼴度(库存利⽤率)浏览时长(减少竞品时间)内容互动(增加⽤户粘性)3.4 社区模块发布量社区互动量关系密度3.5 业务拆解选取指标过程1、拆解业务包含内容(从最终业务⽬的出发)2、根据拆解内容判断业务所处类型(四⼤类型)3、根据类型选取指标四、多维度拆解4.1 多维度拆解——单⼀事件按照指标构成进⾏拆解(结构法)按照业务流程进⾏拆解(例如app的分析)4.2 对⽐法⽐什么绝对数(销售额等有实际意义的数据)⽐例(转化率等数据)怎么⽐同⽐和环⽐和谁⽐⽬标值竞争对⼿⾃⾝以及不同业务线五、⽤户分析增长分析既⽤户⽣命周期分析:AARRR模型⽤户路径:掌握⽤户使⽤习惯⽤户画像:全⾯掌握⽤户5.1 ⽤户增长分析-AARRR核⼼:以⽤户为中⼼,以⽤户⽣命周期为线索把控产品整体的收⼊/成本的关系,⽤户⽣命周期价值远⼤于获客成本则意味着产品成功5.11 ⽤户获取浏览量点击量 CTR 点击率下载量新增数获客成本 CPM-千次点击成本 CPC-单次点击成本 CPA - 单次获客成本留存率次⽇留存七⽇留存指标:渠道贡献度渠道质量注册转化分析5.12 ⽤户活跃活跃⽤户数 DAU(⽇活)WAU MAU⽤户构成(忠诚,较活跃⽤户等)时长在线时长使⽤产品频率启动次数页⾯浏览量(PV,UV)指标:⽤户留存和流失产品⽣命周期正对客户使⽤习惯进⾏分群5.13 ⽤户留存留存率(次⽇/3/7)流失率⽤户⽣命周期指标:APP质量评估⽤户质量评估版本更迭流失情况5.14 盈利付费率(PR/PUR)活跃付费⽤户数(APA)平均每⽤户收⼊(ARPU)平均没付费⽤户收⼊(ARPPU)⽤户⽣命周期价值(LTV)指标:⽤户付费关键点和转化周期ROI⽣命周期付费群体价值APA构成情况付费转化效果评估5.15 传播K因⼦ = 每个客户平均邀请⼈数 x 转化率K>1 实现⾃增长K<1 ⽆法实现⾃增长传播周期指标:传播效果5.2 ⽤户路径⼀⽬标为起点可视化⽤户流向(桑基图)定位转化的因素,推动优化5.3 ⽤户画像精准营销六、流量/渠道分析衡量好坏:渠道流量量级流量质量降低获客成本6.1 流量价值分析:ROI = 投资收⼊/花费ROI平衡点 = 利润的倒数6.2 站外流量曝光影响维度:⽤户匹配度⼴告出价衡量指标:曝光量⼴告创意影响维度:⽤户匹配创意吸引指标:CTR 点击率投放URL:UTM参数:为了追踪⼴告投放各阶段效果,为页⾯链接增加的⼀些列参数落地页:CTA跳转的第⼀页就是落地页(黄⾦⼀页)影响落地页效果的因素:落地页质量客户匹配度指标:进站⽤户量跳出率激活⽤户⽐产品转化运营关注点:激活⽤户数和激活转化⽐产品关注点:产品每步的转化率6.3 流量渠道质量评估指标渠道转化:曝光/点击/激活⽤户数跳出率激活成功率点击⼴告转化率平均访问时长⽤户质量DAU/MAU留存率⾼价值⽤户数渠道收益ROICPALTV付费⽤户数分析思路:结构分析:对渠道进⾏结构拆分,根据⽤户旅程看转化率变化趋势分析:不同时间序列分析,看趋势变化对⽐分析:查看不同渠道收益,进⾏精细化掌握七、留存分析7.1 留存率次⽇留存率3⽇留存率7⽇留存率⽣命周期意义:降低获客成本留存率曲线:重点关注:次⽇和七⽇留存率客户留存越久客户带来的利润越⾼留存与新增需要互为参考留存分析的思路:精细化运营观察各部分客户特征观察那部分⽤户创造价值⼤提升服务质量产品流程优化路径是否符合预期,进⾏调整各阶段转化率每个步骤优化活动激励通过激烈让客户产⽣关键⾏为。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数据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数据分析
管理效果评价
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识别组织质量管理的改进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改进质量管理
数据利用
将数据分析与各过程的PDCA中的C阶段结合
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数据分析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相结合
将确定、收集、分析、利用四个子过程结合进行
数据分析的注意事项
标准理解及与其他条款的关系
1.用于证实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即评价组织有关顾客满意目标、过程目标、产品质量目标的实现状况。 2.找出改进的机会,以便针对问题采取预防措施。
数据分析的目的
输入
8.2
监视和测量
监视测量的结果
质量目标的统计
不合格的统计
竞争对手的数据
输出
8.5
改进
找到改善方法
实施纠正措施
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遇到数据分析的问题,采取何种分析方法。
1
本次培训的形式如何?有何意见和建议。
2
问题讨论
202X
End
汇报人姓名
步骤
四个过程的介绍
通过对企业的质量目标、顾客满意目标的实现情况与目标本身的比较,确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判定体系的有效性。
体系有效性评价
数据可用于以下方面:
对产品质量的分析,了解产品的质量水平; 对供方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供货及时性、价格合理性的分析,确定是否作为合格供方的依据; 对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了解顾客的忠诚度及与对手的差别。
根据累积频率在0~80%之间的因素为主要因素的原则,在频率为80%处画一条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以下的折线部分对应的原因项便是主要因素,即主要原因是操作、工具和设备,要减少不合格品首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Back

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内容

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内容

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内容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数据管理体系,它包括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下面是一些与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相关的参考内容:政策与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该法规定了电子商务数据的收集、存储、交换和保护等方面的原则和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分工,规定了网络数据的保护措施和网络安全监管的责任。

3. 《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和保护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保障了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

标准与规范:1. GB/T28984-2012《数据资源管理基本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数据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流程,包括数据的分类、命名、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2. GB/T15292-2019《公共数据分类与代码》:该标准规定了公共数据的分类和编码规范,为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基础。

3. 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该国际标准规定了建立、实施、监测和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保证了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技术与工具:1.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用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查询等功能。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如Python、R等编程语言和相应的库和工具,用于数据的采集、清洗、转换和分析等操作。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具: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技术和工具,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人员培训与管理:1. 数据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培养数据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 数据安全和隐私培训:包括数据安全和隐私意识的培养,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数据保护措施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 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建立与数据管理相关的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确保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按照规范和制度进行。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

图1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课程体系中的关系
表1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与分布
学年
第1学年数据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线性代数、经济学原理、管理学
第2学年统计学、运筹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原理
第3学年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数据挖掘方法、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基础第4学年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商务智能应用、毕业设计(论文)
表2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方向课程体系与学期分布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
基础性与综合性实践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性实验、程序设计综合性实验;统计分析基础性实验;管理仿真基础性实验理论课程: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
序设计基础;统计学、运筹学、
概率论、线性代数;管理学、
经济学原理
理论课程:
大数据基础;数
据采集与网络爬
虫、数据挖掘方
法、数据可视化
3 结 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分析成为炙手可热的发展领域,例如云计算、区块链、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等。

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的培养凸显紧迫感。

通过阐述数据分析领域的深刻意义,本文指明数据分析方向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环节设计,对构建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以学生为中心”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学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能力,并加强调激发学生。

建立数据指标体系基本思路和方法

建立数据指标体系基本思路和方法

建立数据指标体系基本思路和方法2021年,就业和经济形势明显向好,最近很多人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进入大厂。

为了提升大家的职场竞争力,给大家讲讲数据指标体系。

1为啥需要数据指标以下话是不是经常听到:●“大概有1万多人吧”●“有很多顾客都不满意”●“感觉我们门店都没人了”不确定、不具体、不准确。

我们平时过日子都是这么说话的。

没毛病,因为具体的消息是有很大成本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随口说说而已。

但是企业经营要是都靠这个那就死翘翘了,花多少钱赚多少钱都不清楚,老板非气得翘辫子。

数据指标就是对抗这种不确定的。

如果我们把上边的表述改成:●4月1日新注册用户9800人,超目标1000人●4月1日当日A产品退货100件,累计30天退货率2.5%●4月1日全国到店用户30万人,到店率30%,低于32%的期望值是不是爽快多了。

这就是数据指标的直观用途。

2为啥需要数据指标体系实际工作中,想要准确说清楚一件事是挺麻烦的,比如我们想说:“2月份A产品卖得非常棒!”如果对方想较真的话,可以挑一堆刺出来(如下图)一个问题,往往有很多方面,只用一个指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这就需要一组有逻辑的数据指标来描述,这就是数据指标体系。

3数据指标体系五大件▌第一要素:主指标(一级指标)。

用来评价这个事到底咋样的最核心的指标。

比如说:“产品卖得好”。

直观地想到是“销售金额”这个指标,因为这是我们卖货直接收到手里的钱,钱多了当然好。

每个指标得有以下要素:●业务含义:在业务上它的意义是……●数据来源:哪个系统采集原始数据●统计时间:在XX时间内产生的该数据●计算公式:如果有比例、比率,得说清楚谁除谁;如果是汇总,得说清楚谁加谁。

注意:有可能需要多个主指标,来做综合评价。

比如产品卖得好,光看金额还不够,可能还要关注毛利,这才是真正赚到的钱。

可能还得看销售数量,因为销售数量和库存直接挂钩,得防止积压太多。

这样就至少有了三个主指标:销售金额、销售件数、销售毛利。

大数据课程体系

大数据课程体系

风险控制:通过大 数据分析历史数据 和实时数据,预测 和防范金融风险。
信贷评估:利用大数 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 状况,降低信贷风险 和提高信贷效率。
投资决策:通过大数 据分析市场走势和投 资标的,提高投资决 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购物习惯、喜好和趋势,为电商企业提供精准营销策略。 智能推荐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满意度和购物体验。
edX:提供大数据 入门和进阶课程
Udemy:提供大 数据领域的专家 授课和认证
GitHub:作为代 码托管平台,提供 大数据相关开源项 目和代码资源
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大 数据技术需要具备一定 计算机基础知识,如编 程语言、数据库等。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 项目或案例来加深对 大数据技术的理解,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竞价广告投放:基于大数据的竞价广告系统,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效果最大化。
供应链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优化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优 化
预测市场需求和库存管理 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决策
金融: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控制和个性化服务 医疗:利用大数据进行疾病预测、诊断和治疗方案优化 物流:通过大数据优化运输路线和提高配送效率 市场营销:大数据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实现个性化营销
大数据存储技术: 分布式存储系统、 数据压缩技术等
大数据处理技术: 实时流处理、批 处理、图处理等
大数据挖掘技术: 机器学习、深度 学习等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 保护技术:数据加 密、匿名化等
流处理技术:实 时数据处理和分 析,提高数据处 理速度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在大数据 分析中的应用, 提高数据挖掘和 预测能力

绩效管理数据分析

绩效管理数据分析

绩效管理数据分析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是保证企业运营稳定性和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同时,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绩效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一、绩效管理的数据来源有效的绩效管理需要数据的支持。

而在企业中,绩效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工作记录:包括员工出勤记录、加班记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

2. 薪资福利数据:包括薪资统计、福利津贴发放情况等。

3. 员工考核数据:包括员工考勤、绩效考核等。

4. 客户满意度数据:包括客户投诉情况、客户反馈意见等。

以上数据来源,可以作为绩效管理的数据基础,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对企业绩效的量化评估。

二、绩效管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企业经营状况,还可以掌握一系列管理手段和工具。

它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参考作用。

1. 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绩效管理数据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包括员工绩效及贡献、部门绩效、产品销售状况等指标,从而为企业运作提供更完善的数据支持。

2. 发现潜在问题和机会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管理运营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机会,为企业提供优化管理决策支持。

3. 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绩效管理数据的分析,可以提供员工表现评价的标准参考,为企业的管理精细化提供数据支持。

三、绩效管理数据分析实战绩效管理数据的分析,需要利用数据科学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工具,并且需要进行专业性的数据建模和统计分析等运算。

以下是绩效管理数据分析的实践过程:1. 确定指标在数据分析前,需要明确绩效管理数据分析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明确分析范围和分析指标,进行绩效管理数据采集和分类。

2. 数据采集采集绩效管理数据,并进行筛选和处理。

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建设

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建设

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是指建立一套有序的、标准的、有法律法规支持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合规和可用性。

这种制度体系有助于不同部门、机构和企业之间共享和交换数据,并促进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以下是建设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的关键要素:法律法规框架:建设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以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这些法规可以包括隐私法、数据保护法、信息安全法等。

数据分类和标准:建立一套数据分类和标准,以确定数据要素的种类、定义和格式。

这有助于确保数据一致性,减少数据重复和混乱。

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制定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验证和数据清洗。

数据归档和保留:规定数据的存储、归档和保留期限,以满足法规要求和组织的需求。

这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

数据安全和保护:建立数据安全和保护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风险管理。

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泄露。

数据共享和交换:制定数据共享和交换政策,以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安全、高效地共享。

这可能包括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

数据治理和管理:建立数据治理结构,包括数据管理团队、数据所有权和责任分配。

确保数据的持续管理和监督。

数据分析和应用:制定数据分析和应用策略,以利用数据进行决策和业务改进。

包括数据分析工具和培训。

培训和意识提高:为员工提供数据管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数据管理技能和意识。

监督和审计:建立数据管理的监督和审计机制,以确保制度体系的执行和合规性。

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质量、安全和可用性,促进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这对于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

数据分析中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数据分析中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数据分析中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有效的指标体系。

首先,建立指标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分析目标。

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要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电商平台的销售情况,我们可以将销售额、订单量、用户转化率等作为我们的分析目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关键指标。

关键指标是指对于我们的分析目标来说最为重要的指标。

在确定关键指标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指标的可衡量性、指标的相关性、指标的可操作性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确定出一组关键指标来帮助我们实现分析目标。

在确定了关键指标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相关的数据,例如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抓取等方式。

数据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进行数据整理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处理工具,例如Excel、Python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模型,例如平均值、标准差、回归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洞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最后,我们需要将得到的结论进行可视化呈现。

可视化是指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的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

在进行可视化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可视化工具,例如Tableau、Power BI等。

总结起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指标体系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明确分析目标、确定关键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以及进行可视化呈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产品数据分析基础体系互联网产品的数据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五个维度,包括用户规模与质量、参与度分析、渠道分析、功能分析以用户属性分析。

用户规模和质量维度主要是分析用户规模指标,这类指标一般为产品考核的重点指标;参与度分析主要分析用户的活跃度;渠道分析主要分析渠道推广效果;功能分析主要分析功能活跃情况、页面访问路径以及转化率;用户属性分析主要分析用户特征。

一、用户规模和质量用户规模和质量的分析包括活跃用户、新增用户、用户构成、用户留存率、每个用户总活跃天数五个常见指标。

用户规模和质量是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维度,其指标也是相对其他维度最多。

1、活跃用户指标活跃用户指在某统计周期内使用过产品的用户。

手机端产品活跃用户数一般按照设备维度统计,即统计一段周期内使用过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数量。

活跃用户是衡量产品用户规模的指标。

通常,一个产品是否成功,如果只看一个指标,那么这个指标一定是活跃用户数。

活跃用户数根据不同统计周期可以分为日活跃数(DAU)、周活跃数(WAU)、月活跃数(MAU)。

2、新增用户指标新增用户是指注册后,首次登录产品的用户。

按照统计时间跨度不同分为日、周、月新增用户。

新增用户量指标主要是衡量营销推广渠道效果的最基础指标;另一方面,新增用户占活跃用户的比例也可以用来用于衡量产品健康度。

如果某产品新用户占比过高,那说明该产品的活跃是靠推广得来,这种情况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关注用户的留存率情况。

3、用户构成指标用户构成是对周活跃用户或者月活跃用户的构成进行分析,有助于通过新老用户结构了解活跃用户健康度。

以周活跃用户为例,周活跃用户包括以下几类用户,包括本周回流用户、连续活跃n周用户、忠诚用户、连续活跃用户。

本周回流用户是指上周“未使用”过产品,本周使用产品的用户;连续活跃n周用户是指连续n周,每周至少使用过一次产品的活跃用户;忠诚用户是指连续活跃5周及以上的用户;连续活跃用户是指连续活跃2周及以上的用户;近期流失用户是指连续n周(大约等于1周,但小于等于4周)没有使用过产品的用户。

4、用户留存率指标用户留存率是指在某一统计时段内的新增用户数中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使用该产品的用户比例。

用户留存率可重点关注次日、7日、14日以及30日留存率。

次日留存率即某一统计时段(如今天)新增用户在第二天(如明天)再次使用产品的比例;7 日留存率即某一统计时段(如今天)新增用户数在第7 天再次使用该产品的比例;14日和30日留存率以此类推。

用户留存率是验证产品用户对吸引力很重要的指标。

通常,我们可以利用用户留存率对比同一类别产品中不同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

如果对于某一个产品,在相对成熟的版本情况下,如果用户留存率有明显变化,则说明用户质量有明显变化,很可能是因为推广渠道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

5、每个用户总活跃天数指标每个用户的总活跃天数指标(TAD,Total Active Days per User)是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个用户在产品的活跃天数。

如果统计周期比较长,如统计周期一年以上,那么,每个用户的总活跃天数基本可以反映用户在流失之前在产品上耗费的天数,这是反映用户质量尤其是用户活跃度很重要的指标。

二、参与度分析参与度分析的常见分析包括使用次数分析、使用时长分析、访问页面分析和使用时间间隔分析。

参与度分析主要是分析用户的活跃度。

1、使用次数指标使用次数是指在某一统计周期内用户使用产品的次数。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一方面要关注使用次数的总量走势,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人均使用次数,即同一统计周期的使用次数与活跃用户数的比值;如人均日使用次数,则为日使用次数与日活跃用户数的比值,反映的是每天每用户平均使用次数。

通常,人均使用次数和人均使用时长可以结合一起分析。

2、使用时长使用总时长是指在某一统计周期内所有从产品开始使用到结束使用的总计时长。

使用时长还可以从人均使用时长、单次使用时长等角度进行分析。

人均使用时长是同一统计周期内的使用总时长和活跃用户数的比值;单次使用时长是同一统计周期内使用总时长和使用次数的比值。

使用时长相关的指标也是衡量产品活跃度、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道理很简单,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且宝贵的,如果用户愿意在你的产品投入更多的时间,证明你的产品对用户很重要。

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可以结合一起分析,如果用户使用次数高,使用时长高,该产品则为用户质量非常高,用户粘性好的应用,比如现在很流行的社交应用。

3、访问页面访问页面数指用户一次使用访问的页面数。

我们通常要分析访问页面数分布,即统计一定周期内(如1天、7天或30天)产品的访问页面数的活跃用户数分布,如访问1-2页的活跃用户数、3-5页的活跃用户数、6-9页的活跃用户数、10-29页的活跃用户数、30-50页的活跃用户数,以及50页以上的活跃用户数。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统计周期(但统计跨度相同,如都为7天)的访问页面分布的差异,以便于发现用户体验的问题。

4、使用时间间隔使用时间间隔是指同一用户相邻两次使用的时间间隔。

我们通常要分析使用时间间隔分布,一般统计一个月内使用的用户使用时间间隔的活跃用户数分布,如使用时间间隔在1天内、1天、2天……7天、8-14天、15-30天的活跃用户数分布。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统计周期(但统计跨度相同,如都为30天)的使用时间间隔分布的差异,以便于发现用户体验的问题。

三、渠道分析渠道分析主要是分析各渠道在相关的渠道内的质量的变化和趋势,用以科学评估渠道质量,优化渠道推广策略。

渠道分析需要渠道推广负责人重点关注,尤其是目前移动应用市场渠道作弊较为盛行的情况下,渠道推广的分析尤其是要重点关注渠道作弊的分析。

渠道分析包括新增用户、活跃用户、使用次数、单次使用时长和留存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均在上文阐述过,在此就不在赘述。

以上提到的只是渠道质量评估的初步维度,如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渠道,尤其是研究到渠道防作弊层面,指标还需要更多,包括:判断用户使用行为是否正常的指标,如关键操作活跃量占总活跃的占比,用户激活APP的时间是否正常;判断用户设备是否真实,如机型、操作系统等集中度的分析。

总之,如果要深入研究渠道作弊,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研究推广渠道所带来的用户是否是真的“人”在用,从这个方向去设计相关的评估指标和算法,如某渠道带来的用户大部分集中在凌晨2点使用,我们就认为这种渠道所带来的用户很可能不是正常人在使用,甚至是机器在作弊。

四、功能分析功能分析主要分析功能活跃情况、页面访问路径以及转化率。

1、功能活跃指标功能活跃指标主要关注某功能的活跃人数、某功能新增用户数、某功能用户构成、某功能用户留存。

这些指标的定义与本文第一部分的“用户规模与质量”的指标类似。

只是,本部分只关注某一功能模块,而不是产品整体。

2、页面访问路径分析产品页面访问路径统计用户从打开应用到离开应用整个过程钟每一步的页面访问和跳转情况。

页面访问路径分析的目的是在达到产品商业目标之下帮助产品用户在使用产品的不同阶段完成任务,并且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

产品页面访问路径分析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问题:(a)产品用户身份的多样性,用户可能是你的会员或者潜在会员,有可能是你的同事或者竞争对手等;(b)产品用户目的多样性,不同用户使用产品的目的有所不同;(c)产品用户访问路径的多样性,即时是身份类似、使用目的类似,但访问路径也很可能不同。

因此,我们在做产品页面访问路径分析的时候,需要对产品用户做细分,然后再进行产品页面访问路径分析。

最常用的细分方法是按照产品的使用目的来进行用户分类,如汽车产品的用户便可以细分为关注型、意向型、购买型用户,并对每类用户进行基于不同访问任务的进行路径分析,比如意向型的用户,他们进行不同车型的比较都有哪些路径,存在什么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算法,基于用户所有访问路径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访问路径的相似性对用户进行分类,再对每类用户进行分析。

3、漏斗模型漏斗模型是用于分析产品中关键路径的转化率,以确定产品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分析用户体验问题。

转化率是指进入下一页面的人数(或页面浏览量)与当前页面的人数(或页面浏览量)的比值。

用户从刚进入到完成产品使用的某关键任务时(如购物),不同步骤之间的转换会发生损耗。

如用户进入某电商网站,到浏览商品,到把商品放入购物车,最后到支付,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的用户流失损耗。

通过分析转化率,我们可以比较快定位用户使用产品的不同路径中,那一路径是否存在问题。

当然,对于产品经理,其实不用每天都看转化率报表,我们可以对每天的转化率进行连续性的监控,一旦转化率出现较大的波动,应及时发现产品问题。

五、用户属性分析用户属性分析主要从用户使用的设备终端、网络及运营商分析和用户画像角度进行分析。

1、设备终端分析设备终端的分析维度包括机型分析、分辨率分析、浏览器分析和操作系统系统分析等,在分析的时候,主要针对这些对象进行活跃用户、新增用户数、使用次数的分析。

即分析不同机型的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和使用次数,分析不同分辨率设备的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和使用次数,分析不同操作系统设备的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和使用次数。

2、网络及运营商分析网络及运营商主要分析用户联网方式和使用的电信运营商,主要针对这些对象进行活跃用户、新增用户数、使用次数的分析。

即分析联网方式(包括wifi、2G、3G、4G)的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和使用次数,分析不同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的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和使用次数。

3、地域分析主要分析不同区域,包括不同省市和国家的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和使用次数。

4、用户画像分析用户画像分析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用户个人兴趣分析、用户商业兴趣分析。

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支出、职业、行业等;用户个人兴趣指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的分析,如听音乐、看电影、健身、养宠物等;用户商业兴趣指房产、汽车、金融等消费领域的兴趣分析。

用户画像这部分的数据需要进行相相关的画像数据采集,才可以支撑比较详细的画像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互联网产品基础的数据分析体系,还有更多的指标体系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特殊设计。

比如,搜索产品需要关注与其特性相关的指标如搜索关键词数、人均搜索关键词数等。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产品经理或者运营人员认为本文提到的很多指标,产品上线后便自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

因为,本文提到的大多数指标,如果不进行数据打点上报,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开发统计,就不能看不到相关的数据报表。

所以,产品经理在产品上线前一定要规划好自己所负责的产品的数据体系,驱动开发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上报,并在运营过程中,动态优化和丰富数据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