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平面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研究
等离子体的奥秘: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等离子体的奥秘: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等离子体(Plasma)是一种物态,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
它是由高温、高能量状态下的气体分子或原子通过电离形成的,具有部分或全部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高度电离气体。
近年来,等离子体物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介绍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1. 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等离子体由于其独特的构成和特性,具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物理特点。
首先,等离子体具有高度电离的特点,自由电子和离子的存在使其具有极强的电导性和导热性。
其次,等离子体展示出等离子体波、粒子束和辐射等非线性效应,这些效应对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等离子体还具有高能量和高强度激发的特点,能够在强电场或者强磁场中显示出复杂的行为。
2. 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目前,常用的等离子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
实验研究通过使用等离子体设备和仪器进行观测和测量,能够获得等离子体的一些基本特性和行为。
数值模拟则利用计算机模拟等离子体的行为和模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方程和处理数据,可以预测和解释等离子体的各种现象和性质。
理论计算则基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通过推导和计算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和行为。
二、等离子体物理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物质结构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学在材料科学和物质结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和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和体内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性能。
另外,等离子体还可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合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控制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形貌,从而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
2. 能源开发和利用等离子体物理学在能源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等离子体作为高温、高能量状态下的气体,为核聚变能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通过控制和稳定等离子体,可以实现核聚变反应的连续进行,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共振波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共振波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发生的现象,它在光学和电磁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当光波与金属或半导体等材料界面上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时,会引起电子在表面上的集体振荡。
这种振荡在特定波长下达到最大,即共振波长,这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现象。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性质,在各个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
在生物传感器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用来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并进行分析。
在纳米光子学领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用来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光学器件的性能。
在太阳能电池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提高光吸收效率,从而增加光电转化效率。
此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还可以用于光子集成电路、图像传感和信息存储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共振波长及其产生机制。
通过深入了解共振波长的特性和调节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并在各个领域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共振波长,通过对其概念和产生机制的研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最后,我们将总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重要特性,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通过清晰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容易地跟随文章的思路和逻辑。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概念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产生机制3. 结论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应用前景3.2 总结文章结构部分主要起到向读者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目的的作用。
通过明确列出各个章节的标题和内容大致涵盖的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接下来的文章会包含哪些方面的知识,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文章结构的呈现方式可以采用类似上述的列表形式,清晰明了地展示出不同章节的层次关系。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原理及其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原理及其应用简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现代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技术,该技术基于感测芯片表面与待检测样品中生物分子之间的互作用,通过检测共振角偏移量实现实时监测目标分子与生物集体之间的互作用过程。
SPR技术的研究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同时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原理SPR是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它发生在感测芯片表面和样品中的生物分子之间。
感测芯片表面一般涂覆上金属薄层,如50纳米左右的金膜,这样能让电磁波激发芯片表面产生等离子体振动。
当感测芯片表面上有生物分子与目标物质产生相互作用时,这种振动受到阻碍,产生了共振角偏移,这个角度的值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发生的位置和时间相关。
应用1.生物医学研究SPR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酶动力学研究、抗体识别、蛋白质相互作用、细胞膜内递质运输、病毒侵入等方面的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些过程的实时检测可以加深我们对于生物分子的行为和功能的认识。
2.药物研发SPR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中药物分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从而评估药物分子的亲和性、特异性、疗效和毒性。
3.生物传感器SPR技术通过探测生物体内发生的分子相互作用,对真实样本中的生物分子进行实时监测。
因此,SP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研发,可以用于疾病预警、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监测。
4.生物芯片SPR技术的应用在微流控芯片技术上比较广泛,可以实现高通量、精确、标本省、操作简单、自动化等方面的检测。
因此,SPR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原体检测、毒素检测、药物筛选等方面,可以为医学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结论SPR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敏感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同时也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核心。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可以预见,SPR技术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面等离子
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SPs)是一种电磁表面波,它在表面处场强最大,在垂直于界面方向是指数衰减场,它能够被电子也能被光波激发。
表面等离子体是纳米光电子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受到了包括材料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多个领域人士的极大的关注。
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SPs)是指在金属表面存在的自由振动的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沿着金属表面传播的电子疏密波。
其产生的物理原理如下:如作图所示,在两种半无限大、各向同性介质构成的界面,介质的介电常数是正的实数,金属的介电常数是实部为负的复数。
根据maxwell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和材料的特性,可以计算得出表面等离子体的场分布和色散特性。
金属膜与电介质表面间的等离子体振荡
纳米金属晶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存在不同的分类方式:1) 横向(transvers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与纵向(longitud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6] 其中,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有希望应用于光波导。
2) 局域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与传播等立体子体共振(propagating surfaceplasmon resonance)。
值得注意的是longitud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与localized surfaceplasmon resonance的英文缩写都是LSPR(或者LSP),在不同的文章中容易混淆。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什么是表面等离子体?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as)是一种物理现象,指的是当电磁波与导体表面相互作用时,激发出的电子和离子共振行为。
这种共振行为导致了电荷分布的集体振动,形成了一种新的等离子体态气体。
表面等离子体在光学、电磁学、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表面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表面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当光束垂直入射到金属表面时,光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激发起表面等离子体。
这是表面等离子体最常见的产生方式。
声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声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是指通过声波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使得金属表面的电子激发起等离子体。
这种方式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束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利用电子束的能量将金属表面的电子从其原位激发出来,产生表面等离子体。
这种方式常用于表面改性和薄膜生长等领域。
离子轰击激发表面等离子体通过离子轰击金属表面,将金属表面的电子激发起等离子体。
这种方式常用于表面修饰和薄膜生长等领域。
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指当表面等离子体与外界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共振现象。
利用该现象,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纳米光学器件等的设计与制备。
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拉曼散射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拉曼散射是将分子光谱与表面等离子体相结合,通过表面等离子体的共振放大效应,提高了拉曼散射信号的强度,使得分子结构的检测更加灵敏和准确。
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增强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增强是将激光与表面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通过表面等离子体的共振放大效应,增强激光功率密度,从而实现更高的激光效果,例如激光切割、激光打印等。
表面等离子体传感技术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在电磁波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时的共振现象,可以设计和制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传感器。
例如,通过合适的金属纳米结构,可以实现对特定气体、化学物质或生物分子的检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一、绪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利用金属薄膜表面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药物筛选、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疾病早期检测等方面,具有高通量、高准确度、高可靠性等优点,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等方面,深入探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原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的技术手段。
当平行于金属表面传播的光线与金属表面某一位置的电场强度相当时,就会出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即在金属表面与介质之间形成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波,使得光线吸收、散射等现象明显降低,从而产生共振现象。
当生物分子与金属表面发生相互作用时,会随着分子质量增大而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谐振角移动,按照此原理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优缺点1. 优点(1)高灵敏度:SPR技术可以探测微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探测极限可以达到微摩尔水平。
(2)实时性:SPR技术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计算反应平衡常数,建立生物分子的互作模型。
(3)高通量:SPR技术可以进行多通道检测,大幅提高效率。
2. 缺点(1)灵敏度有限:SPR技术对于低分子量生物分子的探测灵敏度有限,无法进行单细胞检测。
(2)样品处理复杂:在实际应用中,样品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特殊试剂和仪器。
(3)成本较高:SPR技术需要特殊仪器,成本较高。
四、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1.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SPR技术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方面应用广泛。
SPR技术可以检测蛋白质、抗体、DNA、RNA等生物分子的互作过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生物体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生物分子的互作网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研究中的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研究中的应用摘要: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近年来迅速发展为用于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光学检测技术。
应用SPR原理可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该技术无需标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可实现在线连续实时检测。
本文阐述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综述了SPR在蛋白质、水质、有毒气体检测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利用SPR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蛋白质;水质检测;有毒气体检测;疾病诊断Application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Abstract:The optical technique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of biomolecules in recent years, it can be applied for monitoring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igand and analyte on a sensor chip. Thus, it has been largely demanded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medical testing, drug screening, food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so on.SPR technique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label-free,specificity,sensitivity, sample dosage, real-time and online detection.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biosensor chip technology of SPR biosensors was briefly described, its application on protein, water quality, toxic gas investigations and disease diagnosis were reviewed, and the mainly research fields of using SPR analys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 and protein were stated. Furthermore,the trend of its development in near future has been prospected.Key word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protein; immunosensor; water quality investigation; toxic gas investigation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利用金属薄膜的光学耦合产生的物理光学现象。
微波等离子体剖析
微波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特点:微波:为交流能量(信号),通过波导传输,每一种波导具有一定的特征阻抗(射频传输线理论)等离子体的反应器:本质上是具有一定阻抗的负载。
微波等离子体工作要求:波导特征阻抗=等离子体负载阻抗。
微波反射波能量将至最低。
●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发展:小尺寸共振腔---->表面波长细等离子体--->大面积(体积)表面波等离子体。
●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单模谐振腔谐振腔尺寸: λλ=R,(谐振条件)=d阻抗匹配: 好,可以不设置附加匹配。
激励电场单模(单一本征模)方向:图中电场沿轴向。
状态:驻波缺点:体积小(?)电场不均匀-----〉等离子体空间均匀性差。
应用:放电灯,光谱分析。
⊙多模腔谐振腔尺寸: λλ>>R;(非谐振)>>d阻抗匹配: 差,需要附加匹配。
优点:电场较均匀-----〉等离子体空间均匀性好。
⊙表面波等离子体(surface microwave plasma,SWP)源尺寸: λ=R(谐振条件),轴向尺寸没有限制阻抗匹配: 需要设置附加匹配。
激励电场单模或多模(单一本征模)状态:行波优点:大体积,细长缺点:面积小应用:气体反应(甲烷--->乙炔),有害气体处理侧视图多管SWP 源大面积/体积SWP源两种方式:(a)顶面馈入;(b)侧面馈入三种典型装置:(a)日本平面狭缝(顶面)耦合;(b) 德国环状狭缝(侧面)耦合;(c)法国改进型表面波导(侧面)耦合美国:中国(中国科大、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 德国版) 日本顶面狭缝(重点)(1)两种加热模式bulk heating: 整体加热 surface heating:表面加热 分界点:电子等离子体波f f =截止n n =○不同加热模式下等离子体参数轴向分布不同加热模式的电子加热机理截止密度点(共振点)处的特性及验证预测:实验验证:装置ICP 等离子体密度轴向分布不同功率下的微波轴向分布共振点附近的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2)不同的微波模式 无限大平面波2/1ε=n1122<-=ωωεppd p εε<等离子体相对于石英而言为光疏媒质,微波由石英窗口向等离子体传播时: (i )反射+折射(ii) 全反射---> 实际情况:微波在光疏媒质中指数衰减。
纳米尺度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
纳米尺度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近年来,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光电效应,在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SPR是一种光电效应,产生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过程中。
在金属(通常为金或银)与介质(通常为空气或液体)之间,存在一种名为“表面等离子体”的集体振动模式。
当金属表面暴露在入射光的作用下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电磁波共振,从而产生SPR。
SPR的共振条件由金属的折射率、入射光的波长和入射角度等因素决定。
SPR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化学分析、生物医学等领域。
由于纳米尺度下的特殊性质,纳米结构在SPR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纳米结构的形貌、尺寸和组分等参数,可以实现对SPR的调控和优化。
此外,纳米结构还可以提高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强度,从而增强SPR信号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在纳米尺度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中,金属纳米颗粒是最常用的纳米结构之一。
金属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光学活性,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较强。
通过控制金属纳米颗粒的形状、大小和间距等参数,可以调控其SPR的共振波长和强度。
此外,金属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基底或载体,用于固定和增强生物分子的SPR信号。
除了金属纳米颗粒,其他纳米结构如金属纳米线、纳米孔阵列和纳米薄膜等也被广泛研究。
这些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可以实现对SPR的理性设计和优化。
例如,金属纳米线具有长寿命、狭缝共振和耦合共振等特点,可以实现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传感性能。
纳米孔阵列和纳米薄膜则可以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局域场增强效应,提高SPR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中,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纳米尺度下的SPR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及其化学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及其应用李智豪1.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物理学原理人们对金属介质中等离子体激元的研究, 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
1957年Ritchie发现, 高能电子束穿透金属介质时, 能够激发出金属自由电子在正离子背景中的量子化振荡运动, 这就是等离子体激元。
后来,人们发现金属薄膜在入射光波照射下, 当满足特定的条件时, 能够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这是一种光和自由电子紧密结合的局域化表面态电磁运动模式。
由于金属材料的吸收性质,光波沿金属表面传播时将不断被吸收而逐渐衰减, 入射光波的能量大部分都损耗掉了, 造成反射光的能量为最小值, 这样就把反射光谱的极小值与金属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联系了起来。
1.1 基本原理[1]光与金属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来自于光波随时间与空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与磁场对金属物质中的电荷所产生的影响,导致电荷密度在空间分布中的变化以及能级跃迁与极化等效应,这些效应所产生的电磁场与外来光波的电磁场耦合在一起后,表达出各种不同光学现象。
等离子体是描述由熔融状态的带电离子所构成的系统,由于金属的自由电子可当作高密度的电子流体被限制于金属块材的体积范围之内,因此亦可类似地将金属视为一种等离子体系统。
当电磁波在金属中传播时,自由电子会随着电场的驱动而振荡,在适当条件下,金属中传播之电磁波其电场振荡可分成两种彼此独立的模态,其中包含电场或电子振荡方向凡垂直于电磁波相速度方向的横波模态,以及电场或电子振荡方向凡平行波的传播方向纵波模态。
对于纵波模态,自由电子将会沿着电场方向产生纵向振荡的集体运动,造成自由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会随时间之变化形成一种纵波形式之振荡,这种集体运动即为金属中自由电子之体积等离子体振荡。
金属复介电常数的实部相对其虚部来说,往往是一个较大的负数,金属的这种光学性质,使金属和介质的界面处可传输表面等离子波,使夹于两介质中间的金属薄膜可传输长程表面等离子波。
这两类表面波具有不同于光导波的独特性质,例如,有效折射率的存在范围大、具有场的增强效应等。
表面波等离子体天线物理特性的理论分析
置. 在该 实验 系统 中, 根据等 离子体天线的典型 实验参数条件 , 从理论上对该表 面波 等 离子 体天 线的 特性进 行 了分 析 , 包括 : 离子 体 的 电子 温 度 、 离子 体 密度及 其 沿 等 等 等 离子体柱的分布情况、 等离子体噪声及其对天线噪声的影响, 以及等离子体天线的 实际长度和导电率与表 面波驱动的射频功率的关 系. 分析 结果表明 , 等离子体 圆柱的 长度 因射频 功 率的 方根 增 加 而增 长 , 沿 圆柱 的导 电率 呈 线性 关 系. 而
e p rme n tlai n wa e p.Th n t e r tc lsud s c ri d o ti u h e p r— xe i nti sa lto ss tu e oe i a t y wa are u n s c x e h i
me t y t m.T e a ay i ic u e a e h sc h r c e sis u h a l cr n tm— n se s h l ss n l d d v r d p y ia c a a tr t ,s c s ee t e n i l i c o p r t r ,p a mad n i n sd s i u in ao g t e c l m ea e u ls e s y a d i it b t ln ou n,p a ma n i d i f c t t r o h ls os a s f t en te e o e t t n e n o s ,a tn a ln t n t lcrc lc n u t i t e ai n t n t oa a tn a n ie n e n e g h a d i e e t a o d c i t wi r lt o h l s i vy h o t e p we fR h o ro F.T e r s l h w t a e ln t f te p a ma c l In i c e s s a e h e u t s o tt e g h o ls oun n r a e s t s h h h h s u e r o f t e a p i d p we d t a h l s e st e r a e i e r r m e q a o t p l o r a tt e p a ma d n i d c s s l a l fo t r o h e n h y e n y h wa e l u c e h n ft e p a ma c l m . v a n h rt t e e d o ls o u o h n Ke r s ls n e a ;s ra e w v y wo d :p a ma a tn s u f c a e;p a ma d n i ;e e t c o d c ii l s e st y lcr a c n u t t il vy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03
02
拟合分析
利用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提 取共振角、共振峰宽等信息。
结果比较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进行比较, 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04
实验误差与精度
误差来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各种误差 来源,如光源稳定性、光学元件的误 差、样品制备误差等。
技术创新
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如微纳加工、纳 米压印等,以实现更精细的表面等离 子体共振结构。
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与挑战
可能性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涉及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广阔的 跨学科研究前景。
挑战
跨学科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 深入合作,克服技术、理论和方法等 方面的障碍。
感谢您的观看
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1 2 3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中分 子的动态行为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深入了解化 面化学吸附、催 化反应等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表面化 学现象和反应机制。
纳米材料表征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可应用于纳米材料的表征, 如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表面性质等。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如蛋白质与DNA、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有助于深入了 解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
药物筛选与设计
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药物与靶点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候选物并进行优化设 计。
生物传感器应用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可实现生物 样品的高灵敏度检测,如病毒、细菌、蛋白质等。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
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在光、电、磁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 种特殊电磁现象。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基于金属表面的光学现象,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化学分析、材料科学等领域。
其原理是当金属表面与介质中的光波发生共振时,会引起光的吸收、散射、透射等现象,从而产生特定的光学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原理主要基于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振荡和光波的相互作用。
当金属表面存在一定密度的自由电子时,这些自由电子可以与入射光波发生共振,从而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波。
这种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存在会导致金属表面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强烈的吸收和散射,形成SPR共振峰。
通过检测这些共振峰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可以实现对介质折射率、分子浓度、分子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在生物传感领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被广泛应用于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通过将待测生物分子固定在金属表面上,并将生物分子与特定配体相互作用,可以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的结合和解离过程,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分析和定量测定。
这种基于SPR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实时性和无标记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筛选、病原体检测等领域。
在化学分析领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被应用于实时监测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结构变化。
通过将化学反应物固定在金属表面上,并监测反应物的结合和解离过程,可以实时监测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这种基于SPR技术的化学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实时性和无需标记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等领域。
在材料科学领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被应用于研究金属、半导体、纳米材料等材料的光学性质和电子结构。
通过调控金属表面的形貌、结构和成分,可以实现对SPR共振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的调控,从而实现对光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的调控和优化。
这种基于SPR技术的材料研究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无损伤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制备、光电器件研究等领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制一、引言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是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进行分析测量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高灵敏度、实时监测等优点,已经成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常用的分析手段。
本文将讨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制,包括其原理、研究现状、应用范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原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光在金属(通常为金)与介质(通常为空气或水)的交界面上分裂成表面等离子体波,当这些波与分子或其他生物分子结合时,会导致波长和吸光度的变化。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共振条件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是金属与介质之间的折射率,n2是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当分子结合于表面层时,这个条件不再满足,从而导致共振角的变化,即SPR信号产生。
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研究现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等。
目前已经有多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产品上市,如Biacore和Plexera等。
此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质谱法、红外吸收法等,用于检测和分析生物分子。
四、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应用范围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等。
此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还可以被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特异性检测,如抗体和配体的互相结合等。
它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筛选、水中金属离子检测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
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扩大,并取得了很大的建树。
未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加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其次,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加精确的分析手段。
细说神奇的表面等离子体波
细说神奇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光通信的新宠——表面等离子体波光纤是现在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传递光信号的传播器件。
它巨大的容量使得科学研究人员对于它将来能够取代微处理器和电子计算机芯片中的各种电子器件充满信心。
但是很不幸的是,光纤的尺寸太大使得它和小巧的芯片接口无法匹配。
光电子器件大的原因在于其尺寸被衍射这一物理规律所制约。
空间中相聚很近的光之间会相互干涉叠加,这导致承载光信号的光纤的最小宽度是光波长的一半。
芯片上传播的光信号通常是1500nm波长的远红外光(这也是人类规定的一切通讯电磁波的波长)。
这样光纤的最小宽度会远大于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纳米电子器件(硅的集成芯片通常只有100nm的量级),使得光纤和芯片的接口无法匹配。
毫无疑问,人类对于这个衍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因此一度陷入沮丧。
但是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可以用做电子器件与光纤通信媒介的现象:plasmon (表面等离子体波在金属和介质表面的震动),使得整个研究方向重现曙光。
当电磁波在金属和介质表面传播的时候,会引起金属表面电子的共振。
电子振动的频率和电磁波是吻合的,但是却有着比电磁波小很多倍的波长(如上图所示)。
这意味着,这种表面plasmon振动的波长是被极大压缩了的,可以用来连接大尺度的光纤和纳米级的电子器件。
在金属和电介质表面可以看到,在光纤中同样频率电磁光的波长在meta-material(利用上述plasmon现象制作的材料)中被压缩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如上图所示),这样光纤和芯片接口尺寸不匹配的问题被解决了,我们只需要在中间加一个plasmonic的转换过渡(如下图所示)。
该器件的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低功耗。
或许有人会疑惑,因为人们对金属的第一印象就是电磁波会被金属所吸收转化成热量。
然而这种表面的plasmon的功耗极小,因为它只是在金属的表面振动,根本没有进入金属内部,所以自然耗散极小。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历史1)炼金术士的彩色酒杯炼金术士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不经意地参杂金属物质,通过plasmonics的效应来制作有颜色的酒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报告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报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物理学实验技术,它利用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光学信号变化的原理,实现了对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
本实验主要介绍了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1、SPR原理SPR技术是建立在一种特殊介质——金属膜上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基础上的。
当在金属膜表面通过介质(如生理盐水、缓冲液或样品溶液)传递光束时,由于光学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在一定条件下,当角度θ满足反射波与表面等离子体波相互干涉的条件时,会出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SPR)。
此时金属膜表面的电磁场强度将达到最大值,后继的微小角度变化将引起表面等离子体波强度和位置的变化,从而改变反射光强与入射角度θ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被记录下来,形成一条SPR曲线。
当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与另一种生物分子在金属膜表面结合时,目标分子的存在将导致其阻挡反射波与表面等离子体波之间的干涉,从而进一步改变SPR曲线,因此可以通过记录SPR曲线来精确确定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和特异性。
2、SPR实验原理通常SPR实验需要使用一台SPR仪器。
这种设备包括一个光学系统和一个流体系统。
光学系统由一束激光和一个检测器组成,激光发出的光束通过一个棱镜和已有特定介质的金属膜,最终进入检测器接收信号。
流体系统由一个自动进样器和一组泵以及一组温控组件组成,流体系统负责通过SPR芯片的金属膜表面注入样品,并且在观测期间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当样品流经SPR芯片并与上基质表面结合时,实验者可以通过SPR曲线的变化来确定其结合亲和力和特异性。
二、实验步骤本实验是一个基于SPR技术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SPR芯片活化将SPR芯片在流体系统中循环使用混合物(如EDC和NHS)和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为基质的样品溶液,这时导致芯片表面生成一个稳定的酯缩合物,可以在酯缩合物上联结其他分子。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Plasmon)是由电子和电磁波组成的特殊类型等离子体,具有强烈的光学特性,可以改变光的表面传播方向和表现形式。
表面等离子体的研究由1975年开始,但它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传统的表面等离子体电子结构上,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和技术的进步,表面等离子体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表面等离子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特性和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的特性大多是光学性质,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具有强烈的光学局域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将光线从大尺度聚集到小尺度,可以改变光的表面传播方向和表现形式。
此外,表面等离子体还具有调制作用,可以改变入射光的极化方向,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大大降低光的损失,大大增强信号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
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光电子学器件,微纳米制造技术,以及生物传感技术。
在光电子学器件方面,表面等离子体能够利用其强烈的光学局域化作用,可以大大减小器件尺寸,使单片集成电路中器件尺寸更小,实现传输速率更快。
在微纳米制造技术方面,表面等离子体具有调制作用,能够使微纳米加工的精度更高,从而实现微纳米结构的制造和应用。
在生物传感技术方面,表面等离子体可以改变入射光的极化方向和表现形式,可以增强生物传感器的敏感度,从而提高检测细菌病毒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因此,表面等离子体的发展可以为综合光电子学、微纳米制造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等领域提供巨大的帮助。
表面等离子体的未来也会更加发展和完善,可能会应用于更多的领域,造福人类社会。
但是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和研究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表面等离子体的极化调制效果如何,如何更好地实现表面等离子体在微纳米制造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生物传感技术的灵敏度等等。
希望未来的研究人员能够充分挖掘出表面等离子体的能力,并且将表面等离子体运用到更多领域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等离子体体积波和表面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等离子体体积波和表面波的传播特性研究引言:等离子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具有类似气体的特性,同时也带有电荷的载流子。
等离子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闪电、星际空间等。
在实验室中,通过高温、高能量电弧产生的等离子体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针对等离子体中体积波和表面波的传播特性进行探讨。
定义:体积波是指等离子体内部传播的一种波动形态,类似于声波在气体中传播。
而表面波,则是沿着等离子体的界面传播的波动形态。
传播特性:1.体积波的传播特性:体积波在等离子体内部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会受到等离子体的密度、温度和电荷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体积波的传播速度随着等离子体的密度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等离子体内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驱动力的作用而产生速度。
而温度的增加可以增加粒子的热运动速度,进而提高等离子体内的带电粒子速度,从而影响体积波的传播速度。
此外,体积波还存在着频率依赖性的传播特性。
在高频段,等离子体内部的带电粒子反应速度不能跟随外界电场的变化,因此体积波的传播速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在低频段,等离子体内的带电粒子可以较好地响应外界电场的变化,因此体积波的传播速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2.表面波的传播特性:表面波是沿等离子体的界面传播的波动形态,其传播速度与等离子体的性质以及界面结构密切相关。
在金属等离子体中,表面波的传播速度比体积波要快。
这是因为金属表面存在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能够快速地响应外界电场变化,从而使表面波的传播速度加快。
相关应用:1.体积波的应用:体积波的传播特性使其在声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材料的非破坏性检测中,通过对体积波传播的观测可以获得材料的内部结构信息,从而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2.表面波的应用:表面波的传播特性使其在光学、电子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常用的生物传感技术,利用表面波在金属与生物分子界面上的传播特性,可以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结合的过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目录
• SPR技术概述 • SPR技术的基本原理 • SPR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 SPR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01
SPR技术概述
SPR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是一种光学检测技术,用于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 用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需要使用特定 的介质,如金属薄膜,这限制了其在 某些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成本较高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需要高精度的 光学设备和材料,导致其成本相对较 高。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要求严格
该技术对实验参数要求较为严格,如 角度、波长等,需要精确控制才能获 得准确的结果。
对生物样品适应性有限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处理复杂生 物样品时可能受到限制,可能需要进 一步优化和改进。
02
SPR技术的基本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表面等离子体
是指金属表面自由电子与光子相互作 用后,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形成的 一种特殊的电磁波。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当入射光波的频率与表面等离子体的 共振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强烈的电磁 场增强效应,导致反射光的强度发生 急剧变化。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条件
原理
当光入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会被光子能量激发,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波。当入射光的频率与表面等 离子体波的频率相匹配时,就会产生共振,导致反射光的强度发生明显变化。
SPR技术的应用领域
生物传感
利用SPR技术检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DNA和细 胞等。
环境监测
检测水、土壤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和有害气体等。
有限元法在表面波等离子体中的数值模拟应用
A src : n uta pa a —t esr c aepam S )suc a odp r r a cssc s ag bta t Id s l l r y uf ew v l a( WP o rehsgo e om n e uha r i r n p a s f l e—a— r
(c ol f l tcl n nom t nE g er g n u U i r t o cec n eh o g ,H annA h i 30 C ia Sho o e r a adIfr a o n i e n ,A h i nv sy f i eadT cn l y uia n u 2 20 , hn ) E c i i n i e i S n o 1
摘 要 : 工业 用 平板型 表 面波 等 离子 体 ( WP 源 具 有 大面积 、 密度 、 活性 等优 良性 能 , S ) 高 高 其
建造 之前 必 须进行 结构 优化 , 而对表 面电磁 波 的数 值模 拟 , 可以辅助 其优 化设 计 。基 于有 限元 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用 A sfH S F M) 采 not F S模 拟软 件 , 数值仿 真 了大 面积矩 形 S WP源 的 电磁 场 空 间分布 。研
第3卷 I
第 3期
安 徽理 工大 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面积平面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研究Ξ欧琼荣,梁荣庆(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摘 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高科技领域,并且应用范围仍然在迅速拓展,这对等离子体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面大面积、高密度均匀等离子体源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作者主要介绍表面波激发等离子体的原理,并在自行研制的一套平面大面积表面波等离子体源上,利用静电双探针测量了其Ar 气放电的角向、径向和轴向的电子密度和温度。
发现角向电子密度和温度均匀性与耦合天线及气压密切相关而与入射功率无关;径向电子密度和温度均匀性则与入射微波功率及气压密切相关而与耦合天线无关。
因此,通过优化耦合天线来获得径向参数的均匀性及微波耦合效率,并增大微波功率、选择适当的气压,可产生大面积平面高密度等离子体。
关键词:表面波;等离子体源;高密度等离子体中图分类号:O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086(2002)01-0028-06RESEARCHES ON LARGE AREA PLANAR PLASMA EXCITE D B Y SURFACE MICR OWAVEOU Q iong -rong ,L IANG R ong -qing(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 efei 230031,China)Abstract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high-tech fields today.The fieldsapplying plasma are still enlarged quickly.The higher demands have been arised for the plasma high density and the large area planar uniformed plasma was required as one of the most urgent demands now.The principles of surface mi 2crowave forming were introduced.Radial ,azimuthal and ax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of Ar plasma in the plasma source excited by surface-microwave were measured with Langmuir probe.The relationship that the uniform degree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long radius and azimuth changes with the microwave power ,the gas pressure and the antenna shape was found that the power and the antenna shape is not impor 2tant for the azimuthal and radial uniform degree ,respectively.S o a conclusion reached that large area planar high density plasma could be produced by improving the antenna shape ,enhancing the microwave power and choosing the proper pressure.K ey w ords :surface wave ;plasma source ;high density plasma1 引 言随着半导体晶片超细微加工处理、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生产、生物医学高分子薄膜改性及高聚物的表面改性等领域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对作为这些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的等离子体源提出了新的挑战。
迫切要求集放电稳定、再现性好、低压化、大面积均匀化及高密度(大于1011cm -3)等优点于一身的新一代等离子体源取代传统等离子体源,以促进这些领域向更高发展。
如下一代UL SI (UltraLarge Scale In 2tegration )器件(如12in 晶片)处理需要直径30cm 以上的高密度均匀平面型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和太82 真空与低温 第8卷第1期2 Vacuum &Cryogenics 2002年3月Ξ收稿日期:2001-11-05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19875055。
作者简介:欧琼荣(1976-),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硕士,主要从事等离子体机理及应用研究。
阳能电池生产、布料和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等需要更大面积的等离子体(直径大于100cm )。
在此背景下发展了一批新型等离子体源: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源(ECR )、回旋波等离子体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ICP )、表面波等离子体源(SWP )。
这些新等离子体源相对于传统的电容耦合等离子体源(CCP ),具有低气压高密度等显著优点,但仍然存在杂质污染、放电稳定性和处理过程可重复性差的问题。
表面波等离子体源在处理这些问题上,表现出相对于其它等离子体源无比优越的发展空间,它具有许多其它等离子体源无可比拟的优点:不需要ECR 等离子体或螺旋波等离子体那样的磁场,结构简单;不存在平板型等离子体那样因电极插入而导致的杂质问题;容易产生截止密度以上高密度等离子体;即使是比等离子体尺寸小的开口天线,也可以通过表面的传播实现等离子体的大口径化,是产生低压高密度、平面大面积均匀、无污染等离子体,实现高度放电稳定和处理过程可重复性的新一代的等离子体源[1~4]。
作者介绍了一套自行研制的平面大面积表面波等离子体源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特性。
2 表面波激发产生平面大面积高密度等离子体原理微波由波导引到真空室顶部介质窗处,将开有狭缝的波导面直接贴到介质窗上,微波就通过各种形状的狭缝天线耦合进入真空室,从介质板内部入射到真空室的电磁波中,入射角θi<ƒ¨c (电磁波被介质界面反射的临界入射角)的那部分电磁波,可通过狭缝穿过介质板进入真空室内,在未产生等离子体之前,真空室内是以体积波形式在整个真空室内传输,大部分被真空室内气体、真空室壁和介质板吸收而损耗掉;入射角θi≥θc的另一部分电磁波在介质板界面处被全反射,以表面波的形式在介质板内往四周传输,表面波在介质板界面处法向往外的方向其场强指数衰减,所以表面波在界面处很薄的一层内与气体作用而被吸收;另外有很小一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回波导,再传输回到环流器处被水负载吸收。
微波是通过狭缝耦合进入真空室内的,在狭缝正下方处电场很集中,当入射微波功率足够大时,该处局部场强很强,在较低气压下就可在狭缝下方的真空室处首先击穿气体放电,形成高密度的等离子体。
当等离子体密度ne≥nc(反射2.45GHz 频率波的临界密度nc=7.4×1010cm -3)时,入射角θi<ƒ¨c 的那部分电磁波被等离子体部分吸收、部分反射回界面,被反射回界面的电磁波沿介质板和等离子体的界面往四周传输,其能量被约束在界面两边很薄的平面区域内,则场强往界面法向两边都是指数衰减的,这种波也被称为表面波。
为区别于上面提到的表面波,这里所说的表面波称“纯表面波”,而上面所说的表面波称“混杂波”。
这两种形式的表面波在其沿界面往四周传输的过程中,在界面处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而被吸收、反射,强度不断减弱。
如果入射电磁波的功率足够大,在电磁波沿界面传输到真空室壁处的强度还足够强,足以维持高密度等离子体(1012cm -3)时,在一定的气压、天线形状下,平面大面积均匀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即可产生[5~8]。
微波在介质(这里介质就是等离子体)中传输的色散方程ω2=ƒ 2p +c 2k 2(1)式中 k为波矢;c 为真空中的光速;ƒ p 为等离子体静电振荡频率ωp=e (n e /ƒ¯0m e )1/2(2)引入等离子体介电常数εp,则等离子体中波的相速度为v2ph =c 2/ƒ¯p =ƒ 2/k 2(3)于是ωp=1-ƒ 2p /ƒ 2(4)如果考虑电子和中性粒子的碰撞(碰撞频率为υ)的影响,式(4)变为ωp=1-ƒ 2p /ƒ (ƒ +i ƒ )(5)当εp=0时,电磁波被截止,即ωp=ƒ (对应于等离子体密度ne=n c )处电磁波被反射。
对于一固定频率的电磁波(这里ω=2.45GHz ),其被截止处等离子体密度可由ωp=ƒ =2.45×109代入式(2)得nc=7.4×1010cm -3(6)电磁波入射到等离子体中的深度δ由等离子体本身密度决定92欧琼荣等:大面积平面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研究=1/{Im k p ƒ{=c/(ƒ 2p -ƒ 2)1/2(7)式(7)忽略了电子-中性粒子碰撞及电子热运动、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在ωp=ƒ 处,因受到电子-中性粒子碰撞及电子热运动、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影响,ƒ˜并不趋于无穷。
在密度较低的等离子体中(n e <n c ,0<ƒ¯p <1),{Re k {µ{Im k {,入射到真空室内的电磁波能传输到等离子体内部较长的距离,以体积波形式在等离子体介质中传输,如图1所示;在密度较高的等离子体中ne>n c ,ƒ¯p <0,{Re k {ν{Im k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内部和介质板内部,这在两者界面法线方向上均指数衰减,电磁波能量被约束在介质板和高密度等离子体间界面处,沿界面传输,形成纯表面波,如图2所示。
图1 体积波等离子体 图2 表面波等离子体在界面处的等离子体从界面(z =0)向等离子体方向(z >0)的密度有一逐渐增大的梯度,微波可以穿过z=0至z=z c (对应ne=n c 点)之间的等离子体,在z=z c 处被截止,电磁波在z=z c 处分别往高、低密度等离子体两边的界面法向指数衰减。
所以,把z=z c 处两边的低、高密度等离子体分别作为低、高介电常数介质,用中间开狭缝的金属板代替介质板,也可在它下面产生平面大面积均匀的高密度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