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期末仿真测试卷语文 (B卷)(有答案及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惶急诡秘乌蓬船安分耐劳B . 央浼绵密陆虞侯彤云密布C . 刹那宫绦掉书袋得鱼忘筌D . 流弊敲诈缔造者钟南捷径2. (4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凌氏,二百年来以“崇文·慎思·克俭·厚德”为家训。
其故乡凌家大院高屋华堂,危檐曲廊,既有名门望族的宏伟气势,又有书香门第的古雅淡泊,布设之美,建筑之精,非同一般,处处体现家风族训,承载人文风流。
【乙】凌氏先祖讲究“地势之聚,文运兴盛,”建筑大院时设计成“福”“喜”两个院,均按汉字繁体笔画布局,上下两层,下面是砖券窑洞,洞上建房,属晋中山区民居式样,院里精致雅观的挑檐牌楼,精益求精的影壁花墙,美观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图案、挑角护脊等,无一不是工艺珍品。
【丙】举头可见“退一步想”“夫然后行”等体现家训的刻字匾额,两院又互联相通,与周围地形构成一个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圣手巨擘。
这番设计,足显凌家先祖重文厚德荫庇后人的良苦用心。
凌氏一门果然显赫,有晋冀鲁豫边区督学、研究员、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长、博物馆长、海内外著名作家等数十人,精英荟萃,群星闪耀。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名门望族B . 精致C . 精益求精D . 荫庇(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3. (2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 . 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工业革命时代的科幻作品,人类抵达月球是个________的话题。
当人类最终抵达月球的时候,科幻小说里的月球城市,仿佛变得触手可及。
然而,面对广袤且难以企及的宇宙,前往其他行星的漫长征程又让处于航天时代早期的人们________。
而今,凭借更为进步的探测技术和研究手段,我们有可能进一步了解月球。
借由“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在人类重返月球的历史进程中,已成为________的角色。
“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已经完成的任务,让我们收获了精确的有关“巡天、观地与测月”大量的科学信息。
而今,即将启程的“嫦娥四号”又将实现人类月球探测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的着陆器与月球车“软着陆”并开展联合探测。
为此,一颗通信中继卫星会被首先发射,以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通信。
这项作为探月“前哨战”的步骤,与欧洲人在月球上搭建4G 网络的计划可谓________。
我们并不知道,“嫦娥四号”和未来的其他一些探测器会在月球上取得什么新的发现。
(),并且要在电磁波只需大约1.3秒即可抵达的地方,奠下人类成为“星际物种”的第一块基石。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已经完成的任务,让我们收获了大量有关“巡天、观地与测月”的精确的科学信息。
B . “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已经完成的任务,让我们收获了有关“巡天、观地与测月”的大量精确的科学信息。
C . “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已经完成的任务,让我们收获了大量精确的有关“巡天、观地与测月”的科学信息。
D . “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已经完成的任务,让我们收获了有关“巡天、观地与测月”的精确的大量科学信息。
高三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篇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商家不断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
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
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
通过缴纳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
诸如《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这些被认为“高冷”的文学经典,通过这一方式收获了大批听众。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
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
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
这个数量以千万级计算、以4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体的人群,和知识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正面遭遇,产生了核爆级的知识需求,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
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
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播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
2.(10分)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正确(√)错误(×)…
3.(1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4.(10分)简答题详细回答……
二、写作
1.(20分)作文题目题目:……
2.(10分)修改句子错误原句:…… 修改后:……
三、诗词赏析
1.(15分)阅读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问题:……
2.(15分)鉴赏以下古文句子,理解其意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四、答案
1.阅读理解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2.写作答案:
1.答案
2.答案
3.诗词赏析答案:
1.答案
2.答案
以上是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祝你们取得优异成绩!。
高三语文期末仿真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B. 惟妙惟肖(xiào)C. 面面俱到(jù)D. 欣喜若狂(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C. 他的言谈举止,充分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
D.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蜻蜓点水,燕子掠过,一片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星点点B. 花团锦簇C. 绿意盎然D. 碧波荡漾5.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汲取)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喝彩)C. 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他的成绩终于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D. 为了实现梦想,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机会。
(毅然决然)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谨慎B. 谨记C. 谨慎D. 谨记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的学习榜样。
D.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闪烁着夜空的美。
B. 红梅傲雪,展示着生命的顽强。
C. 蝴蝶翩翩,犹如一首优美的舞蹈。
D. 雨水淅淅沥沥,滋润着大地。
9. 下列词语中,与“天衣无缝”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无懈可击B. 精益求精C. 完美无缺D. 精益求精10.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仿真卷(B卷)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仿真卷(B卷)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感与快感如果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和寻常快感的分别就不难寻出了。
美感是不沾实用的,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例如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感觉同为实用的,与观赏形象无关。
有时喝酒自然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但是艺术的滋味不在饮酒所得的口腹方面的快感,而在饮酒使人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天地,陶潜、刘伶、李白之流都是用酒来把实际人生的距离推远,酒对于他们只是造成美感经验的工具。
至于看美人所生的快感,可以为美感,也可以不为美感。
如果你觉得她是一个不可希求的配偶,你所谓“美”就只是满足欲望的条件。
如果你能超脱,只把她当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丝毫不动欲望,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画像一样了。
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有占有欲。
许多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口的事,这种人大半只满足占有欲所生的快感而不能有美感。
美感是性格的返照,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寻常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所以只能说是被动的。
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
兰格斐尔德有一个很好的比喻:“美感的态度好比顺水行舟,随流曲折。
就随着水流移动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说,我们是被动的。
如果我们要逆流行驶,或是故意要转一个弯,那就失其为美感态度了。
”我们在享受寻常快感时,意识中很明显地觉到自己是在享受快感。
在美感经验的意识中,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如果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由意象本身转到意象所生的影响,心中便有两件事:一是所欣赏的意象,一是它使我愉快一件事实,所欣赏的意象便不复孤立绝缘。
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
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
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
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
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发生。
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
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
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
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
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
所谓“同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
语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
在人口迁移或再分布的过程中,受地理障碍的影响,原来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分散在不同的小区域,失去了交流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原来语言上的微小差别演变为不同的方言。
但在同一个流域,甚至在一条大河或其支流的不同流域,由于人际交流相对密切,即使相隔距离较远,也能保持同一种方言。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 霓(mí)裳玉簟(diàn) 神妪(yù)鸿雁长飞光不渡B . 栖隐(qī)地坼(chì)渔樵(jiāo)一夜飞度镜湖月C . 霰雪(xiàn)扁舟(piān)渌水(lǜ))乾坤日月浮D . 汀洲(tīng)羁旅(jī)修葺(qì)凭轩涕泗流2. (4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腰封也叫书腰,定义为“于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
准确地说,()。
在出版界流行一句话:“书名是眼睛,书腰是嘴巴。
”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给读者关于图书的更多信息内容。
它能够吸引读者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图书销售。
在腰封的编辑和设计中,应体现图书的营销策略,并将营销策略于腰封的设计过程中,以更好地发挥图书的推广作用。
所以说,从出版营销的角度,“腰封”是图书信息推广的营销工具,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有益的迅速了解图书内容的信息手段。
应该说,优秀的腰封应是件的事儿。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它虽是一种图书的营销推广工具,却也是一种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B . 它既是一种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更是图书的营销推广工具C . 它虽是图书的营销推广工具,却也是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D . 它既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也是图书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看它给读者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
B . 一个好的腰封,应该给读者提供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
C . 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看它提供读者多少关于图书信息的内容。
贵阳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
贵阳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12题;共93分)1. (6分)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
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
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
这首先指“能养之孝”。
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
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
”现在社会的深刻变化,引发了传统孝道现代转化的必要性。
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关系变化。
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缘化”。
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
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语文试题(扫描版)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语文试题(扫描版)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A 卷1.C(原文是“戏剧中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并没有说“在一开始时就必须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
)2.D(结尾观点是“两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而不是“互动学习的必要性”。
)3.B(原文说“小说倾向于表现过去时,而戏剧则表现现在进行时”,“时”是指时态,而非现实。
)4.C(“很重的小农意识”错,应为“参加革命的纯洁与对家乡的热爱”。
)5.①人物塑造上,表现留小儿的天真、可爱与对北京的好奇、想往;②表现手法上,与较为富足的城市生活形成对比,表现陕北人民生活的贫困;③主题思想上,表现贫困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小说主旨。
④情节结构上,与文末我对留小儿的问话形成呼应。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6.①写环境有地域性。
沟壑纵横,全是山峁,植被稀疏,是陕北地貌特征;清明风沙大,黄土蔽天,是陕北气候特点;人们住的窑洞,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②人物语言多用方言。
“白”发“破”的音,是陕北的口音;把孩子说成“心儿”,把撒谎说成“玄谎”等都是方言。
③嵌入了地方民歌。
《走西口》等民歌是陕北特色的民歌,反映当地的历史与生活。
④反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风物。
为纪念介子推,清明节家家都蒸白馍,而且称白馍为“子推”;人们吃的小米、绿豆、红枣儿等,是陕北的地方物产。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7.C(“《三体》水平不高”曲解文意。
)8.C(“是科幻教育为当前科幻产业发展提供的有力的增长点”变未然为已然。
)9.①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发展科幻教育,培育科幻文学后备力量。
②创作环境方面:应给科幻作家营造更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③科幻作家方面:作家出版界和网络阅读平台应当在挖掘有潜力的科幻作家上给予支持。
④科幻作品方面:增强科幻作品的文学性,关注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二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四年一度的奥运赛场上,________的除了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成绩之外,还有令人________的各种技术,这也使奥运会成为一个新兴、新奇技术的展示平台。
数字媒体公司盖蒂专门成立了一个虚拟现实部门,负责拍摄360度照片。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盖蒂公司的摄影师就拍摄了很多360度照片,那时,这一技术________。
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盖蒂的每位摄影师都拥有一个360度照相机。
盖蒂的首席执行官道恩·艾雷说:“我们处于VR技术变革之巅。
”媒体界的技术先锋英国广播公司在VR技术领域也________。
该公司为电视观众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当然,这些只是体育科技产品的冰山一角。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一块奖牌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训练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令人侧目眼花缭乱呼之欲出首屈一指B . 引人瞩目眼花缭乱方兴未艾不遑多让C . 引人瞩目眼花耳热呼之欲出首屈一指D . 令人侧目眼花耳热方兴未艾不遑多让(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B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C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
北京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考试)
北京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列段落,完成下面小题(甲)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乙)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致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丙)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文中加下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繁芜丛杂B . 掩盖C . 从而D . 以致(2)文中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提及孔子对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时,常常认定孔子奠定的儒学是排斥科学技术的。
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儒家对科技的鄙视和推动表现在“仁知统一”上。
所谓“仁知统一”,即道德行为(仁)和理性认识(知)的结合。
对于仁知的统一,孔子是这样论证的:一方面,知从属于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另一方面,知是仁的必要条件(“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仁知由如此的互为前提而贯通为两者完美结合的“中庸”这一“至德”。
但是,这“知”却不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是明确的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8高三上·浦东月考) 按要求选择。
(1)小明在写一篇咏春的作文,想引用一些诗句以丰富意境,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
A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
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②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③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④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A . ②④①③B . ②①④③C . ④②①③D . ④③①②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7高三·枣庄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即将失败危亡的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之中写到别人的东西虽然小但是也不能占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B . 我狙击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后,伤亡十分惨重,而敌人的攻势却更加猛烈,眼看阵地就要失陷,就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C . 奥运火炬在南通传递时,热情的市民纷纷到大街上去观看火炬接力的盛况,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D . 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2. (2分) (2017高二上·景县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 . 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C .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D . 杭州地铁1号线贯通余杭、萧山等地,经过客运中心、城站火车站等重要区域,并且连接火车东站,是未来沪杭、杭宁、杭甬等多条高铁汇集之处。
3. (2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难得你对我信任有加,把新写的作品寄来,我必当认真斧正。
B . 张老师对问题作了深入剖析,管见所及使我获益匪浅。
C . 赵先生说:“我的这幅山水画难登大雅之堂,就权且给你补壁吧!”D . 离别时,精神矍铄的叔父对我们一家三口说:“欢迎下次再来叨扰”。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4. (6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重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B)试卷
重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B)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要救治中国出黑暗,不仅要靠民主,而且要靠科学。
陈独秀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他又告白社会:只有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等对科学的认识比前人要大大前进了一步。
他们所提倡的科学,已不限于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社会科学。
他们认为,科学不仅能大大提高生产力,而且能解决宇宙人生问题,具有开发民智、反对宗教迷信、反对专制和解放思想的功能。
科学与民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车之有两轮,鸟之有双翼,缺一不可。
离开了民主,科学无由发展。
而离开了科学,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
愚昧、迷信、盲从是同专制相联的。
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改造落后的国民性、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
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无法实现民主政治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重在提倡科学精神。
这种科学精神首先表现在尊重现实,一切制度、思想,都要拿到现实的审判台前接受审判,辨别其是否有存在的理由。
“五四”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一切思想行为,莫不植基于现实生活之上,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都要吐弃殆尽。
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根据尊重现实的精神,他们激烈地批判中国传统的旧政治、旧道德、旧文学,大倡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五四”科学精神还表现于推崇理性,反对盲从,反对迷信。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思想遵循理性,迷信可斩,无知妄作之风可息。
为了冲破数千年来教条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他们提倡尼采的“重新估价一切”和赫胥黎的“拿证据来”,宣传批判精神。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供.应/供.认不讳炮.烙/如法炮.制叨.扰/絮絮叨.叨B. 勾.当/勾.勾搭搭起哄./一哄.而散期.年/不期.而遇C. 槛.车/直栏横槛.靓.妆/俊男靓.女估量./量.力而行D. 露.馅/原形毕露.处.所/设身处.地强.横/强.词夺理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从1999年至今,着陆场救生回收队空中分队一班班长李涛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所有任务,每次返回仓的门都由他打开,是名符其实的神舟“第一开”。
B. 舰用蒸汽轮机是先用锅炉烧出高温高压水蒸气,但之后不是去推动往复机,而是用蒸汽推动回转式的涡轮机。
C. 如今的邢慧娜给采访她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尊老爱幼,对前辈推崇备至,对小辈的关怀无微不至;谦逊有礼,和蔼可亲;胜不娇,败不馁。
邢慧娜,在10000米项目上可谓中流抵柱,在田径界颇具大将风范。
D. 这些天总有忽然想嚎啕大哭的冲动,我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这么痛快喧泄的理由,担心着如果这么冒然动作,会不会吓坏了别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 凡属个人爱好、兴趣,只要不损害他人与公共利益,就无可厚非....,无论它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无可非议)B.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无所不为)C. 北京残奥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待人和蔼亲切,不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D. 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的出力,我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艘排水量超万吨的医院船配有数百张病床和先进的医疗保障系统及消防、救生设施,每个病房舱室都设有一个护士站,诊疗条件达到三甲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期末仿真测试卷语文(B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感与快感如果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和寻常快感的区别就不难寻出了。
美感是不沾实用的,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例如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感觉同为实用的,与观赏形象无关。
有时喝酒自然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但是艺术的滋味不在饮酒所得的口腹方面的快感,而在饮酒使人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天地,陶潜、刘伶、李白之流都是用酒来把实际人生的距离推远,酒对于他们只是造成美感经验的工具。
至于看美人所生的快感,可以为美感,也可以不为美感。
如果你觉得她是一个不可希求的配偶,你所谓“美”就只是满足欲望的条件。
如果你能超脱,只把她当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丝毫不动欲望,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画像一样了。
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有占有欲。
许多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作为夸口的事,这种人大半只满足占有欲所生的快感而不能有美感。
美感是性格的返照,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寻常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所以只能说是被动的。
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
兰格斐尔德有一个很好的比喻:“美感的态度好比顺水行舟,随流曲折。
就随着水流移动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说,我们是被动的。
如果我们要逆流行驶,或是故意要转一个弯,那就失其为美感态度了。
”我们在享受寻常快感时,意识中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是在享受快感。
在美感经验的意识中,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如果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由意象本身转到意象所生的影响,心中便有两件事:一是所欣赏的意象,一是它使我愉快这件事实,所欣赏的意象便不复孤立绝缘。
我们对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产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当自己觉得有快感,就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消失了。
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如鱼得水,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这种区别本来浅而易见,但是现代有两派从心理学观点研究美学的人,却因为不明白这种浅显的区别而走入迷途。
第一就是弗洛伊德派学者,他们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
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快感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艺中没有看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
另一个是德国和美国近来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也犯着同样的毛病。
他们把造型艺术分剖为零碎的颜色及线形,把音乐分剖为零碎的音调,然后拿来测验观者或听者,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
统计后说某种颜色对于某种人、某种年龄是最美的,某种线形对于某种人、某种年龄是最丑的。
他们忘记艺术品美在全体的整一与和谐,这种全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
其次,他们忘记一种颜色线形或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大半由于生理作用。
对于生理最愉快的东西虽然容易引起美感,但它本身不一定就是美的。
他们的错误在把快感混为美感。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饱食暖衣、喝美酒所得的快感同为实用,与观赏形象无关,李白、刘伶、陶潜一类人喝酒,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天地,酒对于他们仅是形成美感经验的载体。
B.寻常快感一律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相融,只能说是被动的;而美感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态往复回流,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C.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你愈不觉得它产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欣赏的浓度就愈大。
D.德、美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把艺术品分剖为零碎的东西,这就忘记了造型艺术美在整体与和谐,忘记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多半由于生理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作为夸口的事,他们大半只满足快感。
这一事例从反面论证了美感不沾实用、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这一观点。
B.文章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作者引用兰格斐尔德的比喻,论证了美感经验主动与被动互相转化的观点,如顺水行舟,如果就随着水流移动来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这一点来说,我们又是被动的。
D.本文先简洁地摆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深入论证美感与快感的区别,最后列举了走入迷途的两派学者的观点。
全文思路清晰,层次感强,有概括有分析,论证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获得美感时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只要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心中产生两件事,那么欣赏的意象就不再孤立绝缘。
B.现代从心理学观点研究美学的弗洛伊德派学者和“实验美学”派心理学家因为他们不明白美感包含快感这种浅显的分别,所以走入了迷途。
C.倘若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与寻常快感的区别就容易找出来,其中,美感是不沾实用,而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
D.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他们把欲望满足的快感当成美感,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学艺术中没有看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台静农故乡在我的眼中,一点也没有变化,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人民依旧是那样的诚朴。
回到家,母亲说我头发留得太长了,蓬松着,显着满脸的风尘。
母亲向门口仆人说:“将理发的找来!”当时我想这一定是找旧日的理发匠老柯了。
因而回忆到老柯在我幼时的情形了,他不是本乡的人,是外省讨饭来的,在荒年的时候。
他现在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因为我十来岁的光景,他已有短短的胡子。
他的胡子非常的浓厚,乌黑。
上面常常挂着鼻涕,我们家里的仆人总是笑话他。
理发匠来了,不是老柯,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少年。
少年告诉我,先是老柯的女人眼瞎了,不久他自己眼也瞎了,他平常生意不好,没有钱剩的,只得要饭去,要饭也要不着什么,夫妇俩整天饿着,没有法子,只得回到家乡去。
他有三十年没有回去了,又没有盘费,只得彼此牵着讨饭回去。
老柯的命运,实在太凄苦了。
于是老柯的过去,居然历历地出现在我的心中了。
在我的一生中,所经过的大灾难,要算十三年前的荒年了。
那时候田里被野火烧了似的,没有一个谷实,有的仅仅是一田枯黄的、瘦短的荒草。
农民们眼看着虚幻的收入,全家饥饿着,不得不卖掉帮助他们终年辛勤的耕牛,来维系着当下全家的生活。
所以牛肉是非常的便宜,三枚铜子一斤。
至于米和麦子,就是三十倍一斤牛肉的价值,也买不到一升。
一天老柯来到我家,和仆人们说笑了一回。
于是他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进仓库,用了一张大报纸,包了一些米,塞在怀里,躬着腰走出。
刚走到院中,遇见仆人阿三。
老柯不免有些张惶,脸红了,腰也弯了下去。
阿三怀疑地问:“老柯怎么弯着腰走路?”“我……我……”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跪了下去。
“三哥,我一时糊涂,做了丢人的事了!”从此以后,我家不再让老柯来,他也不敢来了。
第二年春的一天下午,我同母亲站在门口,老柯远远地走来,我看见他便叫着向母亲说:“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
”“不要胡说,小孩子不懂事!”母亲斥责着。
老柯走近跟前,恭谨地站在一旁,向母亲问安,脸涨红着,带着惭愧似的。
“好久没见老柯了,”母亲说,“你的日子还得过么?”“哪能说得过,不过弄一顿,吃一顿罢了。
”“你没有事做,可以到我家里来做活!”“是,是。
”他小心地走开。
老柯又常常到我家里来了。
他见人比往常还客气,对任何人都是一种特别的卑微。
有人同他开玩笑,他红着脸笑着能躲开便躲开了。
即或他偶然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当面骂他,讽刺他,他也红着脸忍受着。
仆人们故意欺负他,遇着吃力的事,便叫他做,他总是不说话恭谨地替他们做,每次累得头上汗气直冒。
一次,不知为什么事,恼了我,我破口大骂他:“你这贼,偷我家的米!”我看他没有动静,故意连声地叫。
于是他恳求着说:“少爷,谁不做错事呢?况且……那时候饿得慌。
”他低声申辩着,低下头脸红得猪肝似的狼狈地走开了。
这年冬,家家都忙着预备年事。
后园的花早已收拾起来,仅有几枝寒梅,孤独地开着。
这空旷的花园中,家人挂了一些腊肉,大小不一,一串串地在太阳底下晒。
园门闭着,几乎终日无人过问。
一天,母亲无意地走过去,适逢老柯正在园中,他见母亲来了,非常的惊慌。
平常是多么恭谨和气,这时候完全改变了。
母亲走到了他的跟前,他扑地跪下,倒将母亲惊住了。
“老太太,本来我是到园子里替他们扫地,忽然想到过年了,心一动……又做了丢脸的事。
”“起来罢,作活去!”母亲说后,他站起来,我这时正到园中,看到老柯红着脸颓丧的神情。
除夕的前一天,母亲叫人送二斤肉三升米几棵白菜给老柯。
他立刻跑来见了母亲,大家看他那样子,都不禁笑起来。
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他在园中所做的事。
而今,多年在四方漂泊的我,人世的艰辛,不幸者的凄楚,我是深深地认识了,于是对母亲当初的待人方式充满了敬意。
老柯是我所忘不了的人,在这多难的人群中。
每次深夜里,或旅途上,或漆黑的街巷中,看见、听见,被这饥饿欺凌的苦号,我便想到那不幸的一对盲人。
也许有那样一对盲人,互相搀着,正颠簸于崎岖的路上。
饥饿鞭策着他们,生的希望引诱着他们,他们是多么的艰难和不堪。
我希望人们参与救助遭受劫难者,我也将勉力改造这种状况。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五日夜(选自贾玉民、纪桂平主编《乡情》,略有刪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说“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表明作者不喜欢自己的家乡,是因为环境太差的缘故。
B.二十上下的少年理发匠告诉“我”老柯夫妇情况,表明他可能对老柯夫妇比较熟悉,还引出“我”对往事的回忆。
C.老柯偷米被仆人阿三发现,表明阿三不但忠于主人,并且看家严密,不放过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
D.“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
”和“我”破口大骂老柯是贼,表明“我”年少,不懂事,为这些还被母亲斥责过。
5.小说中母亲这一形象与鲁迅作品《祝福》中鲁四婶的形象相比,有何异同。
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5分)6.结合全文,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探究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9月16日,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在蒙蒙细雨中考察一路,讨论一路。
“搬迁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么多群众搬走了,有安置的土地吗?”“搬出来之后,如何发展产业增收?”这些问题是代表们提得最多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易地扶贫搬迁最核心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