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得气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针法之术-得气
腧穴是人体生命 活动时肌肉、筋膜、 神经、骨骼、血管、 皮肤的高反应点,又 是人体脏腑正常机能 及疾病的反应点和治 疗的刺激点。
腧穴是有个体差 异的,腧穴是动态的, 可随进食、睡眠、运 动、年龄、性别、时 间、季节、气温、精 寸心理状态、疾病等 诸多因素产生动态改 变。
三、找穴之“术”(穴位是动态变化的,书本定位法上 只能参照)
针法之“术”-得气 远期疗效在于“知穴懂术”
一、概述
得气是所有针刺疗效的基础,也是所有针法的最终目 的。简单的酸麻胀痛并不能真正代表得气。真得气如《针灸 大成》《标幽赋》里面所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 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 治”。相同的穴位针刺操作, “得气”与普通针刺的疗效差别巨 大。 通俗理解的“如鱼吞钩”的“得气”是要求针刺时穴位有抽 动的针感,就好像钓鱼时鱼线被瞬间拉动的情形;好的针刺 手法要求是有抽动的针感而无针刺的疼痛,可调控为热、胀、 麻的抽搐而置可引导针感的上、下传向,这是针到病所的 关键,也是补泄手法的关键,顺补逆泄。 5.体位要求
尽量让施针部位放松,腹部建议侧卧位或屈膝位,头颈部建议 平卧位或侧卧位,腰背部建议屈膝府卧位,上肢部建议半屈肘位, 下肢背部建议府卧半屈膝位,下肢前部建议平卧直膝位。 6.穴位关联 很有意思,临床常见第一针没得气,第二针得气后再回来调整 第一针,发现很容易就得气了。 7.关于守气 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进针得气时针尖守住在得气的穴位上再适 当行针操作;另一种是冬天比夏天更难得气,此时押手需要仔细的 守住穴位才容易得气。
四、操作内容(7层次看操作)
第1层:常规针刺 (单手进针,酸麻胀痛,极少有得气)
第2层:押手捏住部位针刺
(减少进针疼痛,偶有得气)
中医的得气名词解释
中医的得气名词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通过观察人体自然界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而形成的。
中医注重身心的平衡和自然规律的遵循,以及通过各种方法恢复人体的健康。
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得气是一个重要的名词,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
得气一词在中医中是指通过吸收、调整和运用外界自然界的气来调理人体的一种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天气和地气中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气,包括阳气、阴气、暑气、湿气等。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关联的,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络系统会受到外部气候的影响。
通过吸收适当的气,人体可以调整自身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得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吸收天地自然界的气。
比如,在早晨,人们可以到室外进行呼吸锻炼,吸收清新的空气。
这样可以改善气息,调整呼吸频率,增强氧气摄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提倡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散步和运动,这样可以吸收到阳气,提高体内的阳气水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另外,中医的得气方法还包括饮食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食物是一种得气的重要途径。
中医认为各种食物具有不同的气质,比如一些具有温热气质的食物能够温暖人体,促进阳气的生成;而一些寒凉的食物则可以清热解毒,滋养阴液。
通过合理搭配饮食,人们可以通过食物中的气质来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除了天地自然界的气和食物,中医还注重通过各种中药来调理人体。
中药在中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中。
中药中的草药、植物和动物组成物质,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气质。
通过适当的配伍和煎煮方法,中药可以释放出各种气质,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得气在中医中不仅仅是单一的概念,它还有着丰富的应用和深入的内涵。
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通过得气来调理患者的身体。
除了摄取天地自然界的气、调整饮食和使用中药之外,医生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手段来帮助患者得气。
针灸的得气,聚气,导气临床探讨
针灸的得气,聚气,导气临床探讨摘要:从刺手,押手两个角度研究针灸得气要领。
从临床医案角度来论述刮法摩法在聚气中的意义。
从循摄法,置针引气,论述导气要领。
关键字:得气,聚气,导气一,得气针灸临床起效的关键是得气,得气在现在被认为是患者感知针下的“酸胀麻沉”几种感觉。
而在临床中得气的内涵却不止于此。
得气记载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气至”,《素问。
离合真邪论》中说:“吸则纳针,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 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得气的含义是聚气,也是进行针刺手法的前提。
《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气至是获得临床疗效的关键。
针灸临床得气的关键在于施术者的刺手和押手,《难经·七十八难》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在针刺过程中重视左手的作用,做到双手密切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气至病所”。
左手是押手,右手是刺手。
左手的押手,在临床中应用是张缙先生24式单式手法的揣法和按法,分别是在进针前和进针之时,现从临床医案中进行分别论述。
患者女,28岁,产后双侧胁肋疼痛不能平卧一月余。
脉弦而细。
标幽赋:胁疼肋痛针飞虎。
左侧不揣穴直接下针支沟穴,针下沉紧,患者言有酸麻感,痛减大半但仍不能平卧,右侧手少阳经进行揣穴,在支沟穴触到小米粒状结节一个,下针沉紧,针感直达胸胁,痛止可平卧,脉弦细感消,而出现浮缓之势。
患者男,30岁,昨日受寒来诊时发高热39.8度,脉浮取紧,稍加力则洪大有力,舌淡苔薄白,尚未出现烦热。
汗法,标幽赋,针风池取热以发汗。
因患者畏痛投刺进针出现麻胀感,并上窜头部,左并未按压穴位,留针三分钟热未退,反增烦躁感。
按照标幽赋,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左手拇指行按法于左风池穴,右手催气进针。
针下如抵住硬板,守气十秒,患者言脑后胀热而后热感达于后背,如法操作右风池穴。
患者先热而后周身大汗,热退烦消,脉平和。
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知识点网相信大家比较感兴趣,为帮助大家了解,我们为您整理解答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问题如下:得气指毫针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擒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
1.得气的表现《标幽赋》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这是对得气所做的最形象的描述。
当出现经气感应时,医患双方会同时有不同的感觉。
医者: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
患者:①针刺处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这是最常见的感觉。
②向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感觉。
③出现循经性肌肤震颤、不自主地肢体活动。
④出现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等现象。
⑤出现热感、凉感、痒感、触电感、气流感、水波感、跳跃感、蚁行感、抽搐及痛感。
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2.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得气与否还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如《金针赋》曰: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说明针刺后得气与否,是获得疗效的关键。
具体表现在:①一般得气迅速,则疗效较好。
②得气较慢则疗效较差。
③若不得气者,难以取效。
④若经反复施用各种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极差。
⑤若初针不得气或得气缓慢,经使用正确的针刺方法治疗之后,开始得气或得气较快,表示病人正气恢复,预后良好。
点击观看我们免费学习视频,基础知识不会学,名师手把手教学!(点击图片即可免费学习)推荐阅读:关于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报名及复习相关问题汇总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政策解读百问百答(1-10)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政策解读百问百答(11-20)【政策解读】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百问百答(21-30)。
得气中医名词解释
得气中医名词解释中医是一种深受世界各地患者尊敬的传统医学,尤其是在中国,它是一种流行的治疗手段。
中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是以神经系统和自然疗法为基础的治疗手段,强调调剂自身生理功能,从而治愈和预防疾病。
中医是一种复杂的医学,使用大量不同的医学术语来描述疾病及其症状。
这些术语在英语中没有直接翻译,因此了解这些术语对理解中医极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中国医学术语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
1.气:得气的意思是“入气”或“固气”,是中医治疗概念的核心。
在中医学概念中,气是指一种精神或生理功能,通常被描述为人体支撑和调节功能的重要元素。
得气表示体内生理功能加强,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2.气:虚气的意思是“失气”或“散气”,是中医治疗概念的反义词。
它指的是体内的气质减弱,无力支撑和调节生理功能,从而导致健康问题。
3.热:寒热是中医治疗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
根据中国传统的治疗概念,体内的温度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体内的气质和功能。
寒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调节气质,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4.湿:痰湿是一种中医概念,指体内湿润物质的过多积累,导致机体功能减弱或病变。
这种湿润物质可以是饮食中的热量,也可以是体内的湿气,这些都会导致体内气质的减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
5.胃:脾胃是中医概念中常用的名词,指肠胃和脾脏两个器官。
根据中国传统的治疗概念,肠胃和脾脏是人体气质的源泉,一旦受损,很容易引起疾病。
因此,中医专家在治疗疾病时,特别重视脾胃的调理,以促进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得气,虚气,寒热,痰湿和脾胃的解释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中医的治疗理念深刻而复杂,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正确地使用中医治疗疾病极为重要。
中医的治疗概念不仅仅是上述几种基本概念,还有其他更为深入的概念,比如“归太阳”,“六经”,“五行”,“五味”,“四象”等等。
所有这些概念都与气质有关,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调节气质,从而达到调剂气质的目的,解决患者所遇到的身体健康问题。
得气名词解释
得气名词解释
气是指人的情绪、心态或性格,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或特质。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气可以有多种含义和解释,下面分别进行解释。
1. 情绪气:指人的情绪状态或情绪特征。
情绪气包括喜气、怒气、忧气、悲气、闷气等,是由外界刺激或内在感受引起的情绪反应。
例如,喜气指心情愉快、高兴的状态;怒气指愤怒、愤懑的情绪;忧气指烦恼、担心的心情;悲气指悲伤、哀愁的情感等。
情绪气是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2. 心态气:指人的心境、心理状态或态度。
心态气包括积极气、消极气、豪气、谦气、稳气等,是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倾向。
例如,积极气指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消极气指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豪气指心胸宽广、气度不凡的气质;谦气指谦虚、有礼貌的态度;稳气指冷静、沉稳的心态等。
心态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对待事物的方式。
3. 性格气:指人的性格特点或性格特质。
性格气包括刚气、柔气、活气、严气、忍气等,是人内在的行为方式和反应特点。
例如,刚气指性格坚强、果断的特点;柔气指性格温柔、柔顺的特征;活气指性格活泼、好动的性格;严气指性格严肃、认真的特征;忍气指忍耐、宽容的性格特点等。
性格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总之,气是指人在情绪、心态或性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或特质。
情绪气、心态气和性格气是人的情绪体验、心理状
态和行为特征的表现形式,对于人的个性和与他人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和处理好自己的气,对于提升个人素质和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叫“得气”?
什么叫“得气”?【小二导读】针灸讲究的是一个“得气”,不只病人要感觉酸、麻、胀、痛,重要的是,针灸大夫手底下的功夫——要有“气”感。
如针灸泰斗程莘农院士所说,要“手如握虎,势若擒龙。
”真正的针灸大夫,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病人不疼、不出血。
浅浅的一针下去,解决大小病痛、疑难杂症。
小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田原老师与针灸泰斗程莘农院士的对话,解密“程氏三才进针法”,体会这位写了60年大字的针灸大师,用有力的大手,演绎传统“针之道”。
【人物档案】程莘农,生于1921年,著名针灸大家,建国后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批“国医大师”,国家攀登计划之一“经络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我是分割线(*^__^*)══════摘自《中医人沙龙(第9辑):国医大师绝学专号》扎到位,不等于扎得深田原:您的“程氏三才进针法”,以下针快,痛感小,易于学习而闻名,总结出这种进针法的过程是什么样的?程莘农:我们这个针灸的进针的方法,按照我们的说法,有100种左右,但实际上不止100种,1000种甚至10000种都有。
而且每个人扎针的方法不同,一个人一个扎法。
田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很不可思议,针尖大的地方,怎么就有100种扎针的方法?程莘农:进针的方法有快、有慢,有左手、有右手,都有个方法。
我们不是有一本书嘛,是我们中医研究院编的嘛。
我想,教学生最难的就是进针,学生的进针对我们教学很有影响,穴位找得好,但是不一定扎得好。
有些同学扎不进去啊,扎得病人疼啊,就不太好。
影响教学啊。
后来我就琢磨了,琢磨来,琢磨去,什么叫“三才”呢?老方子里叫天、地、人。
我就想这个三才法呢,为什么一定要叫天、地、人呢。
我们现在就把它变成天、人、地。
为什么叫天、人、地?浅的地方叫天,到了中部叫人,到了底下,很深了,入了关了,才叫地。
我想要不就浅、中、深吧。
但是后来呢,我觉得浅、中、深还是麻烦,不好理解。
后来我们就叫1、2、3,不是三下子嘛,更简便了,天、人、地很麻烦;浅、中、深人家很容易懂;我这个1、2、3三下子,谁都能明白了。
针刺如何得气(入门技巧)
针刺如何得气(入门技巧)(一)针刺得气1.针刺得气的概念与指征(1)得气的概念:“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得气是指医师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这种针下的经气感应又称“气至”或“针感”。
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医师手下的感觉两方面加以判定。
由此可见,得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
(2)得气的指征:《标幽赋》中记载:“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这些均是古人对得气的认识,结合临床可归纳为医患两方面的感觉及反应,即主观感觉和客观表象两方面。
主观感觉方面:又称自觉指征,是指医师与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各自的主观感觉和反应,是判定得气的主要指征。
患者方面的感觉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跳跃、蚁走,以及特定条件下的疼痛等。
医师方面的感觉主要指针下沉、涩、紧等感觉的变化。
感觉的性质与机体反应性、疾病的性质和针刺部位密切相关。
客观表象方面:又称他觉指征,是指医师或患者观察到的针刺腧穴局部紧张凸起、穴位处肌肉跳动、循经性皮疹等改变,临床上比较少见。
2.针刺得气的作用得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定医师针刺操作正确与否、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转归、临床治疗效果有无的重要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
(1)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表明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补虚泻实。
针下得气,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神气游行,出入自如。
(2)得气是应用补泻的前提:《标幽赋》中记载了“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的操作方法,这是对得气反应与针刺操作手法关系的论述。
针灸得气——精选推荐
针刺得气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
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
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
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
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对针下得气的描述。
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也作了生动细致的形象描述,都说明了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以及得气与未得气反应迥然不同的体会。
(二)得气的意义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
古今医家无不重视针刺得气,得气的意义如下。
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
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并通过经脉、气血的通畅,调整"元神"(人体内在调整功能),使元神发挥主宰功能,则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
所以,针刺得气与否和针治疗效有其密切的关系。
得气有什么意义_健康法则
得气有什么意义_健康法则
【得气】是针灸的术语,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身体后所产生的感应。
针灸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如鱼吞钩饵之浮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
得气感愈强则疗效愈好,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会好。
《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
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
《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按摩这个自然疗法与针灸相同,也需要得气,使人体产生了或酸、或麻、或胀、或重等感觉,而按摩者则觉身体内拘挛沉紧。
按摩时指头对身体的刺激就如同针灸一样,所以又称为“指针”。
按摩时指针对身体的刺激远比针灸的刺激性更容易被身体所接受。
每次按摩时可以按摩几千个穴位,远比每次针灸所能刺激的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穴位要来得好,所以按摩的疗效往往要比针灸来得快。
人人都有双手,人人都能按摩,所以按摩更容易普及和推广。
中国古代医圣孙思邈特别提倡刺激阿是穴,阿是穴就是痛点的意思。
大众按摩最好就多多使用阿是穴,阿是穴最容易得气,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只要按摩身体就能使身体产生一些反应(得气),都能获得或多或少的疗效。
但是要找到容易得气的部位需要经验,也要注意使得气的感觉更被受术者接受甚至喜爱,是按摩的过程完整全面,就会得到最佳的疗效。
得气、得气的应用与操作
得气、得气的应用与操作[摘要]得气是针刺疗法取效的关键。
本文就得气的意义及如何辨气、如何得气做了初步探讨。
得气是术者与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对针刺的具体感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辨气要分辨正气(谷气)、邪气,辨虚实、寒热。
操作手法是以杨继洲的十四法为纲,简要述之,如循法之催气、按法之行气、盘法之和气。
同时对迎随补泻亦做了阐释,从进针之法、行针之法、出针之法,都对如何“得气”做了初步阐述。
[主题词]得气;针刺疗法/方法;针刺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是得气在针刺疗法中最经典的理论要义。
1何谓得气得气即为“针刺感应”,这种感应是医患双方同时对针刺作出的有效反应。
1.1术者对得气的感应正如《标幽赋》云:“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种来自临床实践的细微感知,没有积年累月的反复实践是体会不到的。
当气未至时,针下为轻浮感,是真气未至的反应,对此,针灸大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这样写到:“若气不朝,其针为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者”。
至于“如鱼吞钩饵”的感觉,笔者长期摸索,总结为10个字即“轻松虚滑变为沉紧重满”。
比如押手的指感,当触知肌肉紧张、跳动或有搏动感时,所谓“如动脉状”即为得气。
笔者在针刺实热证者时,常用透天凉手法,往往在针刺中押手渐有患者皮肤温度下降的感觉;患者同时也诉局部有吹凉风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出现,往往是在慢按紧提、三退一进,按地、人、天三部,行完六阴之数之后,这种得气才较明显。
而在针刺虚寒证者时,用烧山火的手法,押手会有患者皮肤温度有所上升的感觉,患者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像一股暖流进入体内,甚至押手触其肤有湿润感;患者可有面部烘热、皮肤局部潮润微红等反应。
出现这种反应,一般要在行完天、人、地三部,紧按慢提、三进一退,重复3个9次之后,才有较明显的温热潮润之感。
当然,在临床实践中,也不提倡非要“六九之数”,只要气至,并守而勿失,治病效果才好。
行针与得气
行针与得气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
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
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
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
《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
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
《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
此时就要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
如患者病久体虚,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推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易促使得气,或因治疗,经气逐步得到恢复,则可迅速得气。
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
对此,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疗法。
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①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
(图10-71)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图10-72)以上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可根据情况灵法运用。
②辅助手法。
是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击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
何谓得气?针刺要得什么样的“气”?
何谓得气?针刺要得什么样的“气”?“得气”一词,在针刺中很常用。
还常引《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一语来强调气至与疗效的关系。
在《灵枢·小针解》中还说:“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都是说明针刺治疗必须得气,而且要守住气而不让失去。
气,现在都解释作针刺引起的感觉,或说感应。
因而“得气”也可说是激起机体的感应。
既说是感应,那就随各人的体质、病情和具体部位的不同而有若干差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要求来看待。
有些部位感觉灵敏,有些部位感觉迟钝,这可说是气有阴阳和多少的不同,例如四肢末端感觉最灵,俗语所谓“十指连心”;而头身脊背正中和深部内脏则感觉迟钝。
《内经》所说“阳受气于四末,同受气于五脏”,这话从感觉来分析也是容易理解的。
阳气,可以看成是感觉灵敏的气。
四肢末端所以感觉灵敏,还由于这些部位是阴阳经脉会合处,《灵枢》所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这话还适用于任督脉的衔接部——口唇和肛门周围。
这些部位的井穴以及人中和会阴等穴,常用于急救和治疗精神病,能发挥回阳救逆、通调阴阳的作用。
在头脊正中的督脉经穴,针刺则不如灸法能取得较好的感应,故多用灸法才有利于振奋阳气。
感觉因各人阴阳气质的不同而有差异,这在“五态之人”中已加讨论。
疾病和衰老都会影响气血的功能,久病和老年,其“气涩以迟”,感应较迟钝;新病和弱小,则“气滑易脱”,感应较灵敏。
如风湿病和糖尿病患者,针刺感觉很差;小儿患者和神经官能症患者,针刺感觉特灵敏。
所以针刺得气,既要辨部位特点,还要辨患者的气质和病情。
其中辨别部位的特点是最为基本的,应结合组织结构加以具体掌握。
针刺皮肤只出现单纯的痛感,刺到肌肉层可出现酸胀感,刺及血管壁会出现痛感,刺及神经支会出现麻感,触及神经干时则出现麻电感。
作为得气的“气”应是包括这多种感觉,而且要分析以何者为主。
古人提出的“卫气”、“营气”、“谷气”都属得气的内容,而以“谷气”为主。
“刺卫者出气”,这可说是取皮肤浅部的气。
得气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得气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气,作为一个在中文语境中广泛使用的名词,是一个充满深度和多重含义的词汇。
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并探讨“得气”这个短语在生活中的意义和象征。
首先,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得气”指的是一个人感到愤怒或恼火。
当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受委屈、受到冒犯或怀有不满时,他们可能会“得气”。
这种情绪来源于对不公平行为或不尊重的回应,可以是对他人的言行、身体接触或对自己权益的侵犯感到愤怒。
这种愤怒的表达形式可以是言语上的抱怨、情绪上的激动、行为上的急躁,或是内心深处的沉默抗议。
其次,我们可以将“得气”视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当一个人发生了令其不满的事情时,他们可以通过愤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可以起到正面的效果,帮助人们识别并解决问题。
然而,如果过度发泄或不能以建设性方式表达这种情感,那么“得气”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冲突和矛盾。
除了在个别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将“得气”理解为一种情绪的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些积累下来的情绪,就像气体一样,会逐渐积聚到一个临界点,直至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达到这个临界点时,我们就会“得气”,情绪可能会失控,导致我们做出不明智的决策或行为。
此外,“得气”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行为。
在一些亲密关系中,例如家庭、朋友或工作场所,我们可能会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情绪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我们会选择“得气”作为一种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表达内心的冲突或寻求亲密关系中的公平和和解。
然而,如果过度强调“得气”,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矛盾和困惑。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尽管“得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我们也应该努力探索更好的应对方式。
寻找情感的合适出口、学会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培养情绪调节的能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努力追求的。
通过有效的应对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维护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以及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品质。
针灸摘要——针灸得气
针灸摘要——针灸得⽓⼀、什么是得⽓?得⽓是指针刺后候得经⽓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
早在《内经》就有关于“得⽓”的记载,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谓:“吸则内针,⽆令⽓忤。
静以久留,⽆令邪布。
吸则转针,以得⽓为故。
”⽽窦汉卿《标幽赋》中则谓:“轻滑慢⽽未来,沉涩紧⽽已⾄。
⽓之⾄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未⾄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历代医家均重视针刺得⽓,认为:⽤针之法,候⽓为先。
《难经》谓:“不得⽓是为⼗死不治也。
”《素问·离合真邪论》谓:“静以久留,以⽓⾄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暮。
其⽓以⾄,适⽽⾃护。
”《灵枢·⼩针解》谓:“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密意守⽓勿失也。
”针灸得⽓的神妙,笔墨难以形容,尤其是经络敏感⼈,其反应最多。
病⼈医⽣都能体会到⽓感:病⼈⾃觉酸⿇胀重,或循经如蚁⾏,如⾍爬,或如闪电,如泄洪,或温热如⽔沃,或清凉如吹风等等都是。
医者则⼿下沉紧如鱼之吞钩。
⼈体是⼀个超级复杂的⽣命体,每个⼈对针灸的感应也各有不同。
每每听到病⼈描述⽓机如何循⾏,针灸时有如何的舒服,针灸的疗效如何地好,我都打⼼底为针灸⽽⾃豪。
这可是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且,我居然有幸在此⽣学习并实践针灸。
接受针灸治疗时,病⼈⼀定要重视“治神”,如此有助于“得⽓”,使经络通畅,可提⾼疗效。
包括以下⼏个⽅⾯:⼀则关掉⼿机、不说话、不思虑杂事,平静⼼情;⼆则调整⾃⼰的呼吸,⿐吸⿐呼,使之绵长深远;三则可把意念放在⾜底,或者放在病痛部位,以引⽓⾄病所。
⽓逆阳浮者不建议把意念放在胸⼝以上部位。
⼆、何谓针感?针感是现代名称,古医籍中未见论述.所谓针感即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的局部或较⼤范围的酸、⿇、胀、重等感觉以及医者⼿指所感觉到的针下沉紧等反应。
有研究发现,受刺者的“酸、⿇、重、胀感”和针灸师的“⼿下沉、紧感”是由于针刺得⽓后⽳位下的肌⾁中肌内梭的收缩所致。
这与得⽓时发⽣经⽓反应产⽣的得⽓感不完全是⼀回事。
针刺中的“得气”是怎么回事?
针刺中的“得气”是怎么回事?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得气的快慢还与体质、气候等有一定的关系。
凡患者体质较强,在气候温暖的情况下,针刺容易得气;相反,如患者体质较弱,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针刺就不容易得气。
同是一种得气,《内经》中提出还得分辨是邪气还是正气。
如《灵枢.终始》中指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一般说来,正常的得气感应是满实而不紧涩,就是在转针和提插的过程中,仅觉指下有一种学生的感觉,而没有涩滞或行针困难的现象。
如果得气以后,发觉指下紧涩,行针困难,则是邪气盛实的征象;或是转针太紧,单方向捻旋幅度太大,肌肉纤维缠住针身的缘故。
临床上如遇到针刺入后而有不得气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使得气,称之为“候气”与“催气”。
候气与催气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可根据补泻法的要求来候气。
后者是在针后经气久而未至,或虽至而未能充盛的情况下,采用积极手法来催动经气,以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
读针灸医籍对得气的认识
试谈针灸医籍关于得气的认识吴群;指导老师:王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号:1235121084)按传统中医学理论,得气是指针刺穴位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即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 (包括提插、捻转、循、弹、刮、摇、飞、震颤等)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
气至一词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灵枢》气至概念包括了上述得气与补泻气调两个方面,气至乃指“谷气至”,是针刺得气后,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调和的过程。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强调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得气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治疗效应的依据。
1 什么是得气1.1针刺后患者的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相应地出现酸、麻、重、胀等反应,有时也出现热、凉、痒、痛、蚁行、抽搐、放射等感觉,或沿着一定的经络循行方向和部位出现传导扩散现象。
1.2医生的手下感患者得气的同时,医生手下也有相应的一种特殊感觉,即医生的施针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滞涩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若针刺后未得气,医生施针手亦感到针下空送、虚滑。
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
”1.3脉象变化医者可通过针刺前后患者脉象的变化来测知气至的临床效果。
《灵枢·终始》云:“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又云”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
”均可以看出《灵枢》非常强调通过脉象的变化以测知针下谷气是否到来。
在施行补法后,正气充实,脉象变得较前有力;施行泻法后,邪气被排除,脉象转为缓和,这些征象均说明谷气已至,乃可去针,这时病人症状未必有明显改善,但通过补泻手法,经气已调,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就会通过补虚泻实而得到恢复,这主要是由于气至后机体的气血阴阳运行得到调和,自身调节功能得到恢复,从而使邪去正复。
何谓“得气”、“针下感”和“候气”?
何谓“得气”、“针下感”和“候气”?得气即我们常说的“针感”,包括医者的针感与患者的感觉。
医者的针感医者的针感包括抽象和具体的针下感觉两部分。
最早的古籍中,更多描述医者手下抽象的针感,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紧”与“和”都是比较抽象的感觉,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
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古人将“得气”形容为乌之集,稷之繁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理解空中飞鸟之往来,忽而积聚,拍打着翅膀的“得气”感觉。
唐宋之后的文献对医师针下感觉的描述更加具体化,如《标幽赋》曰:“轻滑慢而未来,沉沿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灸大成》曰:“若气不朝,其针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如神气至,针自紧涩”,均具体描述了医者得气后“针下紧涩”、气不至针下空空“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毫无阻力的详细体会。
患者的感觉对于“得气”的具体描述,更多是反映在《黄帝内经》以后的医籍文献中,且以患者的感觉为主。
如《针灸资生经》曰:“凡热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针”;《灸膏肓腧穴法》曰:“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针灸大成》曰:“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为实,觉酸则为虚”,“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也”,“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觉一团火通人肠至胸乃效”。
《针灸大成》中杨继洲运用丰富的文字形象地描述了患者接受了杨氏针法、灸法后所获得的遍布周身、酣畅痛快的绝佳针感。
而《医学入门》中“痞根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后灸一晚夕,觉腹中响动是验”,除了描述了针刺穴位的同时,还留意到“腹中响动是验”的特有的患者针感。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出了“气至乃下之”的观点,阐述针刺行针的目的就是要“得气”,只有获得气感之后,才可以下针、行补泻、取针,最后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千金翼方》中描述穴位的具体运用时,最后很多都是“得气即泻”,这些都说明了针刺气感获得在先,而后运用手法行补泻,最终“得气”治愈疾病的理论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得气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临床含义: 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
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并通过经脉、气血的通畅,调整"元神",使元神发挥主宰功能,则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
2.得气迟速与疗效有关针下得气,是人体正气在受刺腧穴的应有反应。
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络围,但是能够观测机体的正气盛衰和病邪轻重,从而对判断病候好转或加重的趋向以及针治效果的快慢等有一个基本了解。
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灸大成》说:"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
说明针下得气,尚有正气、邪气之分。
如何分辨,则根据《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的不同,辨别机体的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情况,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毫针补泻手法?⑴基本补泻: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⑵其他补泻手法:疾徐补泻、应随补泻、呼吸补泻、凯阖补泻、平补平泻烧山火手法为视穴位的可刺入深度分为浅、中、深(天、地、入三部),先浅后深,每层依次各做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为止。
晕针:原: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当医生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
血压下降。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水或糖开水。
重者在上面处理的基础上,可刺入人中、素髎、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
晕针的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
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
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剧痛的现象。
现象:针在体,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
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对精神紧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灸法的作用:①温经散寒②扶阳固脱③消瘀散结④防病保健。
23、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②实则泻之,菀则除之。
③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清热温寒:①热则疾之。
②寒则留之。
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调和阴阳:针灸的调和阴阳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扶正祛邪: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就是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
、试论述针灸处方的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并举例说明?答:1针灸的选穴原则可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和辩证对症选穴。
近部选穴:近部选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的。
例如,眼病取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髎,面瘫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远部选穴: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
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表里经),均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辩证对症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辩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辨证归心、肾两经,故取心、肾经神门、太溪等腧穴。
2针灸的配穴方法: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
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
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
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
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
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
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试述针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
2、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3、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
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4、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
5、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6、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穴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7、孕妇3个月以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也应禁针。
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
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8、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
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经络系统的主要容包括哪些部分?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络等弯针的情况及处理,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
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
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
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折断,留在体。
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
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
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硬碰和压迫。
弯针原因,医者手法不熟练,进针时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留针时患者体位移动;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以及滞针没有及时处理现象,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疼痛。
处理,发现弯针后,不可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应顺势慢慢退出;如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慢慢退出,切记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位。
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轻巧;针刺前应选择舒适的体位,留针期间不能随意变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应避免外物碰撞和压迫。
1.答: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之为押手。
2.答: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顺利刺人皮肤,行针时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刮搓震,以及出针时的操作。
3.答: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的位置,挟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而保持垂直,力达针尖,便于进针,减少刺痛,协助调节和控制针感。
4.答:临床常用的双手进针法包括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进针法。
5.答: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6.答: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答: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
又名针感。
8.答:行针的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
辅助手法有循法、刮柄法、弹柄法、飞法、摇柄法、震颤法六种。
9.答:单式补泻手法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七种。
10.答: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①机体的功能状态。
②腧穴的特性。
③施术手法。
11.答:当针刺入穴位之后,要安静地多留一些时间,这种静留以待气至的方法,称“静留针。
”12.答:如果在留针过程中,由于病情的需要,还应继续施用手法,或为加强针感,或为达到补泻目的的方法,称为“动留针。
”13.答:针刺补泻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原则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14.答:复式补泻手法,是单式补泻手法的综合应用,也可以说是由单式补泻手法进一步组合而成,即将操作形式完全不同,而其作用相同的手法结合在一起,来达到补泻目的的操作方法。
五、论述题1.答:因为毫针针体细软,若无一定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就很难随意进针,并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这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指力和手法的段炼,是初学针灸者的基础,是顺利进针、减少疼痛、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故必须进行针刺练习。
针刺练习分指力练习、手法练习和自身试针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