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9遗传与进化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遗传物质的复制B. 有丝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2.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基因C. 细胞D. 有丝分裂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孟德尔遗传法则B. 子代整体基因组变化C. 随机性D. 变异性4. DNA分子的结构中含有哪几种碱基?A. A、T、C、GB. A、T、C、PC. A、T、G、PD. A、Z、C、G5. 经常参与细胞分裂的是细胞的哪种器官?A. 核膜B. 核C. 线粒体D. 核仁6. 现代细胞分裂学最早确定的是细胞分裂的某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7. 遗传信息的用途不包括什么?A. 遗传学研究B. 判定亲子关系C. 确定物种进化的程度D. 增强人类智力8. 哪个法则是在染色体动态过程中排斥、受精并育苗后都能得到保持的?A. 孟德尔第一法则B. 孟德尔第二法则C. 孟德尔第三法则D. 孟德尔第四法则9. 染色体是由DNA和什么组成的?A. 细胞质B. 蛋白质C. 核酸D. 水分10. 细胞分裂的功能是什么?A. 维持生物体的稳定性B. 增加DNA链长度C. 更新遗传信息D. 生成新的基因二、填空题1. 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是(1)细胞,(2)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3)细胞相同,染色体的形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4)和(5)等变化。
2. 首次发现核与质官(细胞内的独立细胞器官)之间的染色体运动的是(6) 。
3. 遗传物质是指生物的染色体上存在的(7) ,它是规定生物遗传基础的一个分子。
4. 适当选用下表中的字母填空:% | A | T | G | C------------- |A | | | |T | | | |G | | | |C | | | |A上连接的是(8) ,T上连接的是(9) ,G上连接的是(10) ,C上连接的是(11) 。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解析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解析遗传变异和进化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作用,塑造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遗传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和筛选,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使得物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探讨遗传变异和进化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遗传变异是指一种或一组基因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发生了改变,通常是由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等因素引起的。
变异可以是有害的、中性的或者有益的。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益的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从而推动进化的进程。
例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某些个体发生了突变,使得他们具备更好的抵抗疾病或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
这些有益变异的积累逐渐导致了以人类为代表的物种的演化,使我们具备了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征和能力。
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和适应过程。
进化可以通过选择、突变和迁移等因素推动。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益的变异被保存下来,有害的变异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遗传变异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增加,从而在环境中形成不同的选择压力。
而进化则通过累积有利的变异,并淘汰不利的变异,推动物种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进化并非线性的单一过程,而是高度复杂和多样的。
遗传变异和进化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
遗传变异创造了生物界的多样性,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池。
进化的速度和方向也取决于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和频率。
另一方面,进化也可以影响遗传变异的产生和积累。
自然选择会选择有利的变异,使其得以在群体中传播。
此外,性选择、地理隔离等因素也会影响遗传变异的分布。
进化过程中,遗传变异和进化是不断相互作用和适应的。
进化通过筛选和积累有益的变异,从而推动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
而遗传变异则为进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变异材料,使得物种能够应对环境的挑战。
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种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提高。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关系生物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遗传研究了物种内部和物种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规律,而进化则揭示了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如何适应环境并演化为新的物种。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遗传和进化之间的关系。
1. 遗传与遗传变异遗传是指生物特征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异和继承。
高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和遗传交叉等。
通过遗传的研究,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个体之间会有差异,并且可以预测下一代的遗传特征。
2. 自然选择和进化进化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自然选择的概念,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会导致物种群体中有利特征的逐渐积累,从而改变物种的遗传组成。
通过进化的过程,物种在演化中获得了更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3. 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联系遗传和进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推动。
生物遗传提供了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的变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个体和物种能够在进化中发展。
同时,进化的结果也反过来影响遗传。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繁殖后代,将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关系也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实践中。
通过遗传的基本实验和观察,学生们可以了解到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同时,在进化论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理解到进化是在遗传基础上发生的,而且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关系也贯穿在其他科学领域,如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等。
在医学中,对于遗传病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突变的机制。
在农业领域,通过遗传改良可以培育出更具抗病性和产量的作物。
在环境科学中,对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遗传和进化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生物遗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遗传变异的发生和传递规律,从而为进化提供基础。
而进化则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揭示了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并演化为新的物种。
遗传与进化探索生物多样性的起源
遗传与进化探索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式的集合体。
那么,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遗传与进化理论成为科学家们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工具。
在本文中,将介绍遗传与进化是如何探索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的。
一、遗传与多样性遗传是指物种在繁衍后代过程中,从父母一代到子孙一代的遗传信息传递。
每个个体的遗传信息决定了它的性状、特征和行为等。
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生物体之间的差异得以维持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调控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例如DNA序列的编码和转录,以及基因突变等。
这些机制为多样性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在进化过程中,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突变的积累而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发展。
二、进化与多样性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进化是指种群中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对频率随时间的改变。
进化的过程涉及到基因的突变、遗传物质的重组和选择等多个因素。
通过这些机制,生物种群的基因型和表型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适应,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种类和品种。
例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那些适应环境变化并具有更高生存能力的个体将更有可能繁衍后代,而不适应环境或生存能力较低的个体则可能被淘汰。
这样,适应性更强的基因型在种群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没有优势的基因型则会逐渐衰退。
如此循环往复,就会促使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更高级别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探索生物多样性起源的方法1. 古生物学研究古生物学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化石、岩石和其他地质记录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通过化石的比较和分类,科学家们可以重建已灭绝物种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从而揭示生物多样性在不同时期的演化过程。
2. 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因序列的比较和分析来揭示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进化关系。
通过测定不同生物体的DNA或RNA序列,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了解它们的共同祖先和进化历程。
高中遗传与进化试题及答案
高中遗传与进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哪些?A. 显性定律B. 分离定律C. 独立分配定律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 染色体结构变异B. 基因序列改变C. 基因表达改变D. 基因数量改变答案: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 物种不变论B. 自然选择C. 遗传漂变D. 突变压力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工业黑化现象B. 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D. 染色体变异答案:A5.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什么?A. 个体B. 基因C. 性状D. 种群答案:C二、填空题6.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表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
答案:杂合子7.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自交时,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
答案:AA:Aa:aa = 1:2:18.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生存斗争9.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
答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0.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自发突变;诱发突变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
答案: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杂合子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
独立分配定律则说明不同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即一个基因的分离不影响另一个基因的分离。
12. 什么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项基本原理”?答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项基本原理包括: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3. 论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生物教案遗传与进化
生物教案遗传与进化教案:生物教案遗传与进化引言: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和领域,它们探讨了生物的基因传递和物种进化的原理与机制。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和资源引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遗传与进化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1. 培养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理解。
2. 帮助学生掌握分子遗传、遗传变异、基因突变等概念。
3. 引导学生了解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与进化简介a.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DNA等。
b. 遗传与基因传递: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进程等。
c. 进化概念:变异、选择与适应、物种形成等。
2.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a. DNA的结构与功能b. 基因和基因型的概念c.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3. 遗传变异与基因突变a. 基因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定义与区别b. 突变的类型: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等c. 突变与遗传疾病4. 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a.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c. 自然选择的作用和意义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a. 遗传与进化相关实验的设计与操作b.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c. 结果解读与结论推断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板书与图表:通过清晰的板书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与进化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遗传与进化的过程与影响。
3. 实验演示与操作: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遗传与进化的过程。
4.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基本的理论和知识背景。
2. 多媒体资源:包括图像、视频和动画等,用于生动展示遗传与进化的相关概念。
3. 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实验演示和操作提供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九变异、育种和进化一、判断题1.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 )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 )4.用射线照射大豆种子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
( )5.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因数目增加;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 )6.自然状态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7.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8.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 )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能稳定遗传。
( )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 )11.由未受精的卵细胞、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
( )12.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
( )13.“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
( )14.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所形成的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 )15.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16.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 )17.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选择题1.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八年级生物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
八年级生物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第一部分:细胞知识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括胞浆和细胞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含遗传信息。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
•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
•分裂繁殖: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分化:细胞根据功能差异化为不同类型细胞。
•排泄:通过细胞膜排出废物。
•感受刺激:由细胞膜的受体感受外界刺激。
3.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细菌。
•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第二部分:遗传与进化4. DNA与RNA•DNA:双螺旋结构,携带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RNA:单链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存在于细胞质中。
5.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韦尔第定律: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副本分离传递给后代。
•孟德尔定律: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遵循一定比例的分离和组合。
6. 进化的基本过程1.遗传变异:个体间基因的差异造成个体间的差异。
2.自然选择:环境选择适应性好的个体存活繁殖,不适应性差的个体淘汰。
3.隔离与交流:隔离能够导致在不同环境下进化形成新的物种,交流能够促进基因交流。
第三部分:生物分类与演化7. 生物的分类•界:动物界、植物界、菌类界等。
•门:按形态和生活方式划分,如哺乳动物门、鸟类门等。
•纲:按个体结构划分,如鸟纲、鱼纲等。
•目:按身体特征和习性划分,如鸡目、鹰目等。
•种:按繁殖群体划分,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8. 进化树•表示物种进化关系的树状图。
•由共同祖先分化演化而来。
•包括原生生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分类。
9. 分类与物种的命名•分类:使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命名。
•物种:使用拉丁文命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
第四部分: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0.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线粒体分裂:自主分裂,与细胞一同分裂。
11. 人类的生长与发育•出生后:生理性生长、脑部发育。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8.(2013· 义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
B.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
答案:B
7 . (2013· 自贡 )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 DNA 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 同的
C.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答案:D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考点一
生命的起源
1.化学进化假说 化学进化的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化学进化的过程:非生命物质→有机化合物→更 大、更复杂的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多 种分子组成的体系→原始生命。
原始大气 化学进化的场所:原始地球 原始海洋
2.可能来自外星球 3.神创论 4.自然发生论
2.生物进化的机理:在与大自然进行的生存斗争 中,对生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因 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并繁殖后代,从而把这种有利 的变异一代一代地完善,遗传给后代。可见生物进化 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 决定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三
遗传和变异
1. 遗传: 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 子代和亲代、 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染色体、 DNA、基因。
蛋白质 染色体 上有许多 控制 ― → 基因― ― →生物的性状 DNA ―
遗传的途径:细胞分裂后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 遗传病:由 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 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 等。 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 遗传病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因此,我国的 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 亲 )结婚。
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评课稿
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评课稿一、前言《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是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课程介绍了进化性变化的概念、原因以及相关机制,帮助学生理解进化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对该节课进行评价与分析,包括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学生对课程的反应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等。
二、课程内容分析1. 课程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明确,旨在使学生了解进化性变化的发生机制。
通过介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等相关概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进化性变化的原理与规律。
2. 内容安排合理课程内容安排合理,分为三个部分: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
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内容丰富而不冗余。
教材搭配合适,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进化性变化的因素。
3. 知识传授详细准确在知识传授环节,老师对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这三个关键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用生动的例子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同时,老师对重要的定义和定理进行了强调,确保学生掌握重要内容。
4. 知识呈现手段丰富多样课程采用了多样的知识呈现手段,包括文字解释、图表展示、比较分析等。
这些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三、学生反应评价1. 学生参与积极本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
学生们表达了他们对进化性变化的浓厚兴趣,并表示希望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2. 学生能力提升明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掌握了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等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生物进化问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3. 学生评价积极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普遍积极。
他们认为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知识讲解清晰,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进化性变化的过程。
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表示肯定,对课程效果持肯定的态度。
教学评一致性提升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遗传与进化》为例
84教学评一致性提升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遗传与进化》为例伍阔伦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具有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提升核心素养,首先制定清晰准确并蕴含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再以此为导向,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既设计出有助于自发地产生思维与沟通互动的真实问题及情境,又设计出包含评价任务的活动;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和追求高匹配度的教、学、评一致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终生必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一致性;核心素养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综合表现为六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生物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
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初中生物学科中那些更为关注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征。
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创设真实非良构问题、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是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在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开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形成性“评价”三种活动,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它们具有一致性,相互匹配的程度越高,一致性就越高,越容易提升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对教与学进行适时的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检测,学生的学才能对教师可见,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学到了哪里,才能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进行教学。
一、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可观测的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明确的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核心、灵魂。
依据课程标准、前概念调查、学情分析,确立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指明方向,为教学评价提供纲领。
押新高考卷 遗传与进化(含解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押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遗传与进化考向01 遗传与进化1.(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家禽等位基因M/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MM与Mm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T/t 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
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部分性状,一、基因型和表型的推断“先分开,后组合”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离为若干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1.求配子种类及比例(以AaBbCCDd为例)结果见表。
实验亲本F1F21P1×P3黑喙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2P2×P3灰羽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可判断该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定律,F2的花喙个体中纯合体占比为。
(2)为探究M/m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者对P1和P3的M/m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并对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和图2。
由此推测M 基因发生了碱基的而突变为m,导致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最终使黑色素无法合成。
(3)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若F2的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占比为,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
(4)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调查方案,判断基因T/t和R/r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染色体交换)。
调查方案:。
结果分析:若(写出表型和比例),则T/t和R/r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否则,T/t 和R/r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2.(2023·重庆·高考真题)科学家在基因型为mm的普通玉米(2n=20)群体中发现了杂合雄性不育突变体,并从中(1)求产生配子种类数(2)求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基因型Aa Bb CC Dd结果产生配子A B C D配子比例1/21/211/2相乘得1/8 (3)求配子间结合方式AaBbCCDd自交,配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2×2)×(2×2)×(1×1)×(2×2)=64(种)。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是()。
A.脑千B.小脑C.脊髓D.大脑皮层【答案】 C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答案】 C3、在学习了“群落的结构”一节后,教师应同学的要求,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草坪、植物园湖边、小区花园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并要求学生上网查阅当地物种分布情况。
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没有用到的课程资源是()。
A.社区课程资源B.家庭课程资源C.学校课程资源D.媒体课程资源【答案】 B4、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 C5、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
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 B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 C7、教师在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的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
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资源B.学生资源C.教材资源D.网络资源【答案】 B8、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 )。
多选A.参加奥数学习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答案】 B9、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真题深度解读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真题深度解读高考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一次重要考试,生物科目作为其中一项科目,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一道难题。
在2024年的高考生物考试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是一个重要的章节,下面将对该真题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首先,本次考试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生物遗传与进化。
生物遗传是研究生物个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而进化则是研究物种的起源、发展和变化。
这两个部分是密切相关的,遗传是进化的基础,而进化则推动了遗传的变化。
本真题中,第一部分是选择题。
选择题作为高考生物考试的常见题型,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们需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解题意,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选择题也是一个学生考试复习备考过程中检验思维逻辑和解题能力的环节。
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
在填空题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
填空题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求较高,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概念和规律。
解答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用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在解答非选择题时,学生要注意对语句的组织和表达的准确性。
文章结构要清晰,段落间要有过渡,逻辑严谨。
另外,在解答题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某个实验或实例,要学会分析数据、计算概率、运用相关的统计学知识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对于生物遗传与进化这个知识点来说,除了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外,还需要理解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例如,在进化中,遗传变异是演化的基础,而天然选择则是推动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
了解这些应用和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总的来说,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真题考查了考生对生物遗传与进化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掌握基本的遗传和进化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实例中。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加强对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理解和应用,提升解题的能力。
遗传算法与进化策略的比较分析
遗传算法与进化策略的比较分析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是两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它们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寻找最优解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
一、算法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
它通过模拟遗传、交叉和变异等基因操作,逐代演化出适应度更高的个体。
进化策略则是通过选择、变异和重组等操作,不断优化个体的参数,以寻找最优解。
两种算法都是基于群体的搜索方法,但在个体操作和搜索策略上有所不同。
二、算法特点1. 遗传算法的特点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在大范围内搜索解空间。
它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引入随机性,有助于跳出局部最优解。
遗传算法对问题的表示方式较为灵活,适用于离散、连续和混合型问题。
同时,遗传算法的可并行性较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个体。
2. 进化策略的特点进化策略在个体操作上较为简单,通常只进行变异操作,没有交叉操作。
它通过控制变异策略和变异步长来调整个体的参数。
进化策略对问题的表示方式要求较高,一般适用于连续型问题。
进化策略在局部搜索能力上较强,能够在局部区域内精确搜索。
三、应用场景1. 遗传算法的应用场景遗传算法适用于多目标优化问题和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例如,在工程设计中,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以达到设计要求。
在机器学习中,遗传算法可以用于特征选择和模型优化。
此外,遗传算法还可以应用于路径规划、资源分配和组合优化等领域。
2. 进化策略的应用场景进化策略适用于参数优化和连续优化问题。
例如,在机器学习中,进化策略可以用于调整神经网络的参数,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在金融领域,进化策略可以用于优化投资组合,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此外,进化策略还可以应用于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控制系统优化等领域。
四、优缺点比较1. 遗传算法的优缺点遗传算法的优点是全局搜索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问题。
它还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并行性。
然而,遗传算法在处理连续优化问题时存在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生物种群内部的基因在后代之间的传递,而进化则是指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对生物种群和物种的演化产生的影响。
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的。
基因是生物体内部的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它携带着遗传信息并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基因由父母代传给子代,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子代会继承一定比例的母体和父体的基因。
在遗传过程中,基因可能发生突变,这是基因的突变进程。
突变有助于增加遗传物质的变异性,为进化提供了基础。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改变的结果。
进化的推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选择,二是遗传漂变。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的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这导致了对适应环境的特征的积极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遗传漂变则是指随机事件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如种群的随机取样、地理分离等。
遗传漂变可以带来新的基因变异,并在种群中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遗传和进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遗传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进化则通过选择和漂变来改变基因的频率。
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基因会得到保留并逐渐在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则会逐渐被淘汰。
通过这种不断的筛选过程,种群的基因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适应环境的特征会得到增强。
遗传和进化的关系对于生物种群和物种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化通过选择和漂变来改变基因的频率,使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提升。
这种适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生物种群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在繁衍后代中传递自己适应环境的基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会在种群中越来越普遍,最终形成一个适应环境的物种。
总结起来,遗传与进化是紧密相关的概念。
遗传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进化则通过选择和漂变来改变基因的频率,使物种适应环境。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静脉注射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答案】 B2、荔枝椿象食用果树的嫩芽,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樁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樁象的卵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腹小蜂幼虫可以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B.荔枝椿象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C.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D.荔枝椿象种群数量会影响平腹小蜂的种群数量【答案】 B3、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和抗体,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B细胞中合成B.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C.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答案】 C4、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A.LDHB.ALPC.ALTD.CKE.ACP【答案】 B5、需要( )。
多选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答案】 A6、氮循环更接近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是()。
A.河流B.农田C.城市D.原始森林【答案】 D7、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属于哪种教学评价()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B8、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答案】 D9、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 B10、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座第九讲遗传与进化
第九讲遗传与进化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中已经详细介绍了遗传的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规律。
简要介绍了生物的变异、生命的起源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内容。
根据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纲要和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试行)的要求,竞赛中要用到的有关遗传与进化的知识作适当扩展,并加以说明。
(一)DNA的复制1.DNA半保留复制的证实DNA半保留复制在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1958年又由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设计的新实验方法予以证实。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大肠杆菌置于含有同位素重氮(15 N)的培养基中生长。
15N比14N多一个中子,质量稍重。
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其DNA中所含的氮均为15N。
将这些菌移入14N 的培养基中繁殖,经过一次、二次、四次等细胞分裂,抽取细菌试样,用氯化铯(CsCl)密度一梯度离心方法测定不同密度中DNA的含量。
氯化铯密度一梯度离心是一种离心新技术,可以将质量差异微小的分子分开。
用氯化铯浓盐液,以105g以上的强大离心力的作用,盐的分子被甩到离心管的底部。
同时,扩散作用使溶液中Cs+和Cl-离子呈分散状态,与离心力的方向相反,经过长时间的离心,溶液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反向扩散力与沉降力之间的平衡作用,产生了一个连续的CsCl浓度梯度。
离心管底部溶液的密度最大,上部最小。
DNA分子溶于CsCl溶液中,经过离心,将逐渐集中在一条狭窄的带上。
带上的DNA分子密度与该处CsCl相等。
如果取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在CsCl溶液中离心,在离心管中形成的带,位置较低,称为重带;如果取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在CsCl溶液中离心,在离心管中形成的带,位置较高,称为轻带;如果将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取样离心,在离心管中形成的带,正好在重带和轻带的中间。
如果DNA复制是半保留的,这恰是实验所预期的,因为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在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这样,大肠杆菌的DNA中一条键是含有15N的重链,另一条是含有14N的轻链。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遗传变异是指物种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的遗传信息的改变,往往源于个体之间或群体内的基因突变、遗传重组等因素。
而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遗传变异与进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下文将从遗传变异对进化的推动、进化对遗传变异的塑造、进化与物种适应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遗传变异对进化的推动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多样性基础。
在一群个体中,由于遗传变异的存在,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这种多样性能够增加物种的适应能力,从而推动进化的发生。
例如,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可能因为更适应环境而生存能力更强,繁殖能力更强,从而逐渐占据更多的生态位。
这样的有利基因型会通过繁殖进一步传递下去,而其他不利基因型则逐渐被淘汰。
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而这一理论是建立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之上的。
二、进化对遗传变异的塑造进化的过程可以影响遗传变异的发生和分布。
根据自然选择的原则,环境适应度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遗传给下一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适应度更高的基因型会逐渐在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型则会逐渐被淘汰。
这个过程被称为进化。
此外,进化还可以通过遗传漂变和基因流的方式影响遗传变异。
遗传漂变是指在小群体中由于机会原因导致基因频率的突然改变。
而基因流则是指不同群体之间基因的相互交换。
这两种方式都会改变群体内基因型的分布,进而影响遗传变异。
三、进化与物种适应性的关系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结果。
在物种面临环境变化时,通过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过程,物种可以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当环境的温度逐渐升高时,一些个体可能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基因。
这些个体具有更高的适应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而其他没有耐高温基因的个体则面临灭绝的风险。
进化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基因型来提高物种的适应性。
当一个物种面临新的压力时,如果可能的话,它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新的基因型,以应对新的环境要求。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时作业_2.4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ZY_6
【课时作业】2.4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基础过关]1.下列有关氨基酸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B.每种氨基酸必须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人体内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D.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肽键解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有21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
每种氨基酸至少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分子不含肽键,只有氨基酸脱水缩合后才会产生肽键。
答案:A2.将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检测所有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两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A.氨基等于羧基B.氨基多于羧基C.氨基少于羧基D.很难预测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数量关系可能是氨基数与羧基数相等,也可能是氨基数多于羧基数或氨基数少于羧基数。
答案:D3.下列物质中,有些不是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其中属于氨基酸的物质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叫()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③④A.二肽B.四肽C.氨基酸D.三肽解析:分析题干中给出的化合物可知,其中①③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余的都不是,因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每种一个)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二肽。
答案:A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解析:氨基酸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A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如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遗传物质核酸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C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 1 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并摇匀,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提升9遗传与进化1.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A. 母亲长得高,儿子也长得高B. 父亲感冒,女儿也感冒C. 模仿秀演员长得很像被模仿的明星D. 母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2.“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DNA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的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3.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A.高产抗倒伏小麦B.太空椒C.转基因超级鼠D.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4.下列属于遗传病一组的是()A. 白化病、先天愚型症、侏儒症B. 白化病、色盲、先天愚型症C. 白喉、夜盲症、色盲D. 坏血病、血吸虫病5.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
下列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A. 适龄结婚,适龄生育B. 遵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C. 做好婚前检查,进行遗传咨询D. 为确定胎儿性别,进行产前诊断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 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C. 哺乳类动物由两栖类动物进化而来D. 裸子植物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7.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 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8.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130米。
下列关于树木高度有极限的原因,错误的是()A. 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B. 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C. 树木高度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9.某地有一个大型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
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列图中的()10.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予以推断,如果环境不断改变时,下列各组最不容易被自然环境所淘汰、易于绵延生存的生物是()①种群大者②种群小者③个体间变异多者④个体间变异少者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11.科学家试图在实验室克隆出可能于70多年前已灭绝的袋狼,但计划失败,因为从这些动物残骸上获取的DNA已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成为碎片,目前还没有能力将这些决定着袋狼性状特征的碎片组合成完整的DNA,那么你认为这些碎片会是()A. 染色体B. 基因C. 蛋白质D. 脱氧核糖核酸12.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曲线甲(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B.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C.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D.以有无脊椎骨为分类依据,可以把动物分成鸟类和爬行类14.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15.天天的妈妈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B.能抵抗杀虫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C.杀虫剂性能不稳定D.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16.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1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18.对化石的研究表明,古代有许多动物只生存了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
下列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 这些动物缺乏变异能力B. 这些动物不能随环境变化而产生有利变异C. 这些动物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D. 这些动物的某些器官由于不经常使用而退化,造成种群绝灭19.某小岛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开发为工业区。
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比。
尺蛾存在变种的原因是()A. 工业烟煤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B. 灰尺蛾迁出,黑尺蛾迁入C. 自然选择的作用D. 变异的作用20.有人将鲤鱼细胞中的某种物质注射到鲫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鲫鱼具有鲤鱼的触须。
这种生物技术和注射的物质分别是()A. 细胞融合技术、基因B. 转基因技术、基因C. 细胞融合技术、蛋白质D. 转基因技术、蛋白质21.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22.如图为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装置。
此实验说明()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23.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
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
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24.我国是杨梅的原产地,浙江省余姚和慈溪的“荸荠种”乌梅更是享誉国内外。
(1)乌梅汁多、味甜、核小的优良性状是由DNA上的________决定的。
(2)乌梅能开花、结果,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5.科学家发现:一种叫拟南芥的植物,亲代身上的某种基因可以在它们的子代身上完全消失,随后又突然在子二代身上重新出现。
换句话说,基因也会隔代遗传!这一事实对现在的经典遗传定律构成了挑战。
(1)基因是DNA上的一些片段,能决定生物性状。
从拟南芥的细胞结构分析,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中。
(2)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一项是()A. 尝试用其他理论进行解释B. 直接否定经典遗传定律C. 寻找更多实验证据的支持D. 通过重复实验进行检验26.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有些遇难者遗体的身份确认是通过DNA鉴定进行的。
DNA鉴定技术的第一个步骤是提取被检测样品中的DNA。
在提取DNA时,必须将细胞膜、核膜裂解,释放出染色体,去除蛋白质,经沉淀得到纯DNA。
(1)从提取DNA的操作中可知,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是由DNA和________组成的。
(2)DNA鉴定技术的理论依据是,DNA分子上一些特定的________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特征。
27.鼠、猪、猴等动物是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诺贝尔医学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其中有75个奖项得益于对实验动物的研究。
(1)为了让实验动物的某种性状更接近于人体,提高动物实验的成效,科学家常通过改变动物细胞核中的________来实现。
(2)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法令要求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
下列可作为支持该法令的理由是________。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A. 猪、鼠、猴等哺乳动物的某些性状接近于人类B. 发明一些替代动物实验的研究技术C. 动物也有其自由生存的权利D. 从实验动物得到的结果不能简单迁移到人类28.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例如,细胞色素C是在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下表是10种生物细胞的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数据表示人与多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数。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
(2)从上表数据分析,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因为两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生物学家是通过观察化石中生物的________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29.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
通过这两种情况的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来实现的;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0.我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它标志着我国在转基因技术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人乳铁蛋白能在婴儿形成自身免疫体系前保护其免受细菌和病毒侵扰。
(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着重要作用。
(2)依据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人乳铁蛋白主要具有的作用是()A.改良奶牛品种B.增强人体免疫力C.降低产奶量D.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3)将________基因导入受精卵后能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的事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
31.小敏观察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凹陷)小;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
小敏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
于是,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②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
③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1)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敏的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