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核磁共振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核磁共振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1/25/2021
核磁共振专题知识讲座
3
具有磁矩的核:
o P
原子核存在自旋,核磁矩不为零,
能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发生能级 分裂,用于核磁共振分析
质量数(a) 原子序数(Z)自旋量子(I)
例子
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或偶
偶数 奇数
1 , 3, 5 222
0 1,2,3……
I = 12,1H1, 13C6 ,19F9 ,15N7
I
=
3 2
,11B5
,
35
Cl17
,
I
=
5 2
,17
O8
12C6,16O8,32S16
I =1,2H1,14N7, I 3,10B5
1/25/2021
核磁共振专题知识讲座
4
讨论:
(1) I=1 或 I >1的原子核 I=1 :2H,14N I=3/2: 11B,35Cl,79Br,81Br I=5/2:17O,127I 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7.1 核磁共振波谱
7.1.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eory
7.1.2 核磁共振波谱仪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1/25/2021
核磁共振专题知识讲座

核磁进修学习计划

核磁进修学习计划

核磁进修学习计划

作为一名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医生,我深知核磁共振技术的重要性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决定进行核磁共振进修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此,我将制

定一份核磁共振进修学习计划,力求全面系统地学习核磁共振技术。

一、学习目标及意义

1. 学习目标:

(1)深入了解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和技术,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解剖学知识,提升对图像的诊断能力。

(3)加强对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准确和可靠的诊断。

2. 学习意义:

(1)提升核磁共振成像的专业技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丰富临床经验,为医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提供支持。

(3)为个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学习内容及方法

1. 学习内容:

(1)核磁共振成像基础知识:包括核磁共振原理、仪器设备、成像参数等。

(2)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解剖学:识别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成像特点,分辨正常和异常结构。(3)核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针对不同疾病和病症进行诊断和评估。

(4)核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最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进展和临床研究。

2. 学习方法:

(1)理论学习:通过参加核磁共振技术培训班、听取专家讲座、参与学术会议等方式,

系统学习核磁共振成像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

(2)临床实践:亲自操作核磁共振设备,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和诊断。

(3)文献阅读: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不断

更新知识。

(4)参与科研项目:积极参与相关科研课题,进行实验和研究,通过科研实践加深对核磁共振技术的理解。

核磁共振培训计划表

核磁共振培训计划表

核磁共振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标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达到以下目标:

1. 熟悉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3. 能够进行核磁共振数据的处理和解谱;

4. 理解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5. 提高个人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将包括以下内容:

1. 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 核磁共振的概念和原理

- 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核磁共振谱图的基本结构和解析方法

- 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 核磁共振操作技术

- 核磁共振仪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核磁共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核磁共振谱图的解析和分析

3. 核磁共振实验技能

- 核磁共振实验的准备工作

- 核磁共振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核磁共振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4. 核磁共振应用案例分析

- 化学领域中核磁共振的应用案例

- 生物领域中核磁共振的应用案例

- 医药领域中核磁共振的应用案例

5. 课程结束考核

- 考核内容包括核磁共振基础知识、操作技术、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 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

三、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将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10天。具体的培训计划如下:

第一天: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 上午:介绍核磁共振的概念和原理

- 下午:讲解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天:核磁共振操作技术

- 上午:核磁共振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 下午:核磁共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第三天:核磁共振实验技能

- 上午:核磁共振实验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 下午: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操作练习

核磁完整的培训计划方案

核磁完整的培训计划方案

核磁完整的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标

1. 了解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掌握MRI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

3. 掌握常见的MRI扫描图像解释和诊断。

4. 学习MRI技术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措施。

5. 掌握MRI技术的质量控制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培训对象

1. 医学影像科室的医生和技术人员。

2. 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

3. 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和技术人员。

4. 其他对MRI技术感兴趣的个人和团体。

三、培训内容

1. MRI技术概述

- 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 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 MRI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2. MRI设备操作

- MRI设备的结构和部件

-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图像质量控制和调整方法

3. MRI扫描技术

- 常见MRI扫描方法和流程

- 体部MRI扫描操作技巧

- MRI对比剂的使用和注射技术

4. MRI图像解释

- 常见器官和组织的MRI图像解剖- 病变和异常MRI表现的识别

- 临床诊断与MRI图像对照

5. MRI技术安全

- MRI设备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MRI磁场对人体的生物影响

- 紧急情况处理和逃生演习

6. MRI质量控制

- MRI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 MRI图像质量检查和评估

- MRI设备故障排除和维修技术

四、培训方法

1. 理论教学

- 专家讲座

- 课堂授课和讨论

- 多媒体教学

2. 实践操作

- MRI设备实际操作训练

- MRI扫描图像解释演练

- 紧急情况处理模拟演习

3. 临床实习

- 医院临床实践

- 临床病例研讨

- 医学影像科室参观交流

五、培训要求

1. 培训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知识。

核磁工程师培训方案模板

核磁工程师培训方案模板

核磁工程师培训方案模板

一、培训目标

1. 掌握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2. 熟练掌握核磁共振仪器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3. 能够进行核磁共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4. 提高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培训内容

1. 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 核磁共振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核磁共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

- 核磁共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核磁共振仪器操作与维护

- 核磁共振仪器的日常操作流程

- 核磁共振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技术

- 核磁共振仪器故障排除与维修

3. 核磁共振数据采集与处理

- 核磁共振谱图的采集和处理技术

- 核磁共振数据的储存与归档

- 核磁共振数据的基本分析方法

4. 核磁共振技术应用

- 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化学、材料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 核磁共振技术在科研和生产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 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5. 团队合作和创新培训

- 沟通与合作技巧

- 创新意识和方法培养

- 团队协作项目实践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培训

- 由专业教师进行核磁共振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培训

- 充分利用图表、实验样例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2. 实践培训

- 安排实验室实践,进行核磁共振仪器的操作和维护训练

- 进行核磁共振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实际操作训练

3. 专业技能提升

- 针对核磁共振技术的前沿趋势和发展,进行专业技能提升的讲座和交流

4. 项目培训

- 安排团队合作项目,进行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实践

四、培训考核

1. 知识考核

- 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检验学员对核磁共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影像科核磁培训计划方案

影像科核磁培训计划方案

影像科核磁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了提高医疗人员的核磁共振影像学专业技能,提高诊断水平,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

该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放射科医师、核医学医师、影像学医师和影像学技师等专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

1. 核磁共振影像学基础知识

- 核磁共振的物理原理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2. 核磁共振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 核磁共振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 核磁共振成像的常见设备操作技巧

- 核磁共振设备的维护与安全

3. 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学诊断

- 头颈部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学诊断

- 脊柱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学诊断

- 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学诊断

- 骨关节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学诊断

4. 核磁共振成像的医学影像学质量控制

- 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评估

- 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标准

5. 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 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病变、骨关节疾病等的核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

6. 核磁共振安全和辐射防护

- 核磁共振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

- 核磁共振扫描的辐射防护

四、培训形式

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演示、讨论等形式,讲解核磁共振成像的基础知识、操作技巧和临床应用。

2. 实际操作培训:在核磁共振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常见的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

3. 临床病例分析:结合实际临床病例,进行核磁共振图像学诊断分析,提高诊断水平。

4. 定期考核:通过定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对培训人员进行能力评估。

核磁工程师培训方案

核磁工程师培训方案

核磁工程师培训方案

1. 培训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磁共振(简称NMR)在生物医学、化学、物理等

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核磁共振仪器的专业操作人员,核磁工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核磁工程师,开展核磁工程师培训成为迫切的需求。

2. 培训目标

本培训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使学员掌握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提高其核磁工程师的综合能力,为从事核磁共振仪器操作和维护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 培训内容

3.1 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原子磁矩和核磁共振基本理论

•核磁共振仪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磁场强度、频率和相干时间的关系

•核磁共振的基本信号处理方法

3.2 核磁共振操作技能

•核磁共振仪器的开机与关机操作

•核磁共振样品的制备与放样

•核磁共振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核磁共振图谱的采集与处理

•核磁共振数据的解析与分析

3.3 核磁共振故障处理

•核磁共振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核磁共振数据异常处理与恢复

•核磁共振仪器的维护保养方法与技巧

4. 培训方法

4.1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讲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讲师将结合案例

和实际应用,生动形象地讲解,以便学员深入理解和掌握核磁共振技术。

4.2 实践操作

为了加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中将安排充分的实验实践环节。学员将亲

自操作核磁共振仪器,并进行核磁共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析,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3 案例分析

通过分享实际案例和故障处理经验,培训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讲师将讲解案例的背景、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学员思考和讨论。

磁共振进修简章

磁共振进修简章

磁共振进修简章

磁共振进修简章

简介: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简称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

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科学研究等领域。磁共振进修(Magnetic Resonance Continuing Education)

是为了提升医学从业者对磁共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开设的专门课程。

课程目标:

本进修课程旨在提供全面、系统的磁共振培训,帮助参与者掌握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技术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在磁共振相关工作中的能力和素质。

课程内容:

1. 磁共振成像原理:包括磁共振基本概念、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信号产生与检测等内容。

2. 磁共振扫描技术:介绍常用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如T1加权、T2加权、注射剂增强等技术,以及不同部位的成像方法与参

数设置。

3. 磁共振临床应用:探讨各个医学领域中磁共振的常见临床应用,如神经科学、心血管病学、骨科等。

4. 磁共振安全与质量控制:介绍磁共振扫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和自我防护;同时讲解磁共振设备的质量控制、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内容。

5. 磁共振图像解读:培养参与者对磁共振图像的解读能力,包

括常见异常的识别和评估。

培训方式:

本课程内容以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病例讨论和操作实践进行,以加强参与者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课程可根据参与者的需求进行定制,如提供基础进修班、高级进修班等不同级别的课程。

参与资格:

本课程适合医学从业者,包括医生、医学影像师、技术人员等,对磁共振技术感兴趣或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核磁共振培训计划

核磁共振培训计划

核磁共振培训计划

介绍

核磁共振(NMR)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NMR技术水平,我们特制定了核磁共振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员工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

训练内容

1.NMR基础知识讲座:

–原理介绍

–仪器结构及操作

–数据处理技术

2.样品处理和准备:

–样品制备技巧

–样品的装填和密封

3.NMR实验操作:

–基本的1D和2D NMR实验

–参数设置和优化

4.数据分析:

–谱图解读

–化学位移的确定

–谱峰积分

5.实验案例分析:

–不同类型样品的NMR分析实例

–问题讨论与解答

训练时间和形式

•时间:培训周期为一个月,每周两次课程,每次3小时。

•形式:讲座结合实验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效果评估

•理论考核:结业前进行NMR理论知识考核。

•实验操作考核:完成规定的NMR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奖励

•通过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将获得NMR技术培训证书和奖品一份。

参与条件

•对NMR技术感兴趣的同事优先考虑。

•具备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培训师资

•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并有NMR领域资深专家提供指导。

感想分享

•结业后,学员将分享自己的培训感想和收获,鼓励更多同事参与NMR技术的学习和实践。

结语

通过本次核磁共振培训计划,相信能够为公司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增强团队合

作力。希望培训计划能够得到广大同事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一起共同提升专业水平,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核磁共振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各位同事能积极参与并获得更多收益。

ge磁共振培训手册

ge磁共振培训手册

ge磁共振培训手册

欢迎参加GE磁共振培训!

在本手册中,我们将一步步向您介绍GE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无论您是一名初学者,还是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我们都希望通过本培训手册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E磁共振设备。

1. GE磁共振原理

GE磁共振采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察觉人体内各组织对高强度磁场和无线电脉冲的不同响应来生成图像。核磁共振现象利用设备中的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进而获取影像信息。因此,了解磁共振原理是理解它的基础。

2. GE磁共振操作技巧

为了顺利操作GE磁共振设备,我们将介绍以下操作技巧:

- 磁共振设备的开关操作和系统运行

- 如何放置患者和正确设置扫描参数

- 使用正确的线圈和表面线圈选择

- 图像重建和后处理技术

3. GE磁共振常见问题和故障排除

在使用GE磁共振设备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或故障。我们将提供一份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列表,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些情况。

4. GE磁共振安全注意事项

在操作GE磁共振设备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介绍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 强磁场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

- 对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建议

- 磁共振对特定人群的限制

参加培训的每个人都需要仔细阅读本手册,并参加相应的培训课程。在培训过程中,请确保理解和遵守所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GE磁共振培训的目的是帮助您全面了解和掌握磁共振设备的操作技巧及其原理。只有通过充分的知识和培训,您才能高效地操作设备,并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磁共振诊断。

放射科学习培训计划

放射科学习培训计划

放射科学习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放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放射科学领域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要受过专业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放射科学操作。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参与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放射科学专业人员。

二、培训内容

1. 放射科学基础知识

- 放射科学的历史和发展

- 放射科学的原理和技术

- 放射科学的安全和风险

2. 放射科学仪器操作

- X射线机和CT扫描仪的操作

- 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操作

- 病人安全和辐射防护技术

3. 放射科学临床应用

- 放射科学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 放射治疗技术和方法

- 放射科学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

4. 放射科学专业知识

- 放射科学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 放射科学的伦理和法律责任

- 放射科学的持续教育和职业发展

三、培训方法

1. 理论讲座

- 通过专业的教学讲座,传授放射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 组织参与者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习和交流

2. 实践操作

- 配备专业的放射科学仪器,让参与者亲自操作,掌握操作技能

- 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让参与者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应对临床挑战的能力3. 实地实习

- 安排参与者到医院或实验室进行实地实习,接触真实的放射科学工作环境- 结合指导教师的指导,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培训时间安排

本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共计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一周)

- 理论讲座:放射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实践操作:X射线机和CT扫描仪的基本操作

- 实地实习:参与者到医院实地观摩和学习

临床培训磁共振临床基础知识及读片方法演示文稿

临床培训磁共振临床基础知识及读片方法演示文稿

临床培训磁共振临床基础知识及读片方法演

示文稿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核磁现象对人体进行成像的医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掌握磁共振临床基础知

识及准确的读片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磁共振临床基础知识

1.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内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通过改变外加静磁场

和高频电磁辐射的频率,使原子核磁矢量发生受迫的能量变化,再通

过梯度磁场和高频线圈的变化,得到不同组织的磁共振信号。

2. 磁共振扫描序列

常用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和增强扫描

序列。T1加权序列适用于显示解剖结构;T2加权序列适用于显示病变;增强扫描序列适用于观察病变血供情况。

3. 磁共振影像解剖结构

磁共振影像解剖结构包括脑、胸腔、腹部等。脑部磁共振成像可以

显示脑组织的异常结构和病变,胸腔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肺部病变,

腹部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腹部脏器的异常结构和病变。

二、磁共振读片方法演示

1. 读取序列及参数设置

打开磁共振图像,选择所需的扫描序列,设置合适的窗宽窗位以显

示图像细节。根据病情需求,合理调整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和翻转角度等扫描参数。

2. 图像评估与患者信息核对

首先评估图像清晰度,包括图像边界清晰、病变显示是否明确等。

其次,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确保与图像

信息一致。

3. 解剖结构观察

根据磁共振图像,观察和评估解剖结构是否正常。比如,脑部磁共

振图像应注意观察脑回、脑室、脑实质等结构是否完整,有无异常信

号等。

4. 病变辨析与分析

在图像上观察和分析病变,包括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

核磁定期培训计划

核磁定期培训计划

核磁定期培训计划

1. 培训目标

核磁共振的培训计划应该有明确的培训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高使用者对核磁共振仪器的操作技能、加深对核磁共振原理的理解、提高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的能力等。在设定培训目标时,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之前知识水平和技能,以及实际应用需求。

2. 培训内容

核磁共振的培训内容应该充分覆盖到仪器操作、核磁共振原理、样品制备、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培训内容可以结合理论课程和实验操作,以确保使用者对核磁共振的理论和实践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3. 培训形式

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理论课程可以由专业的核磁共振学者授课,内容包括仪器原理、谱图解读、参数优化等。实验操作可以由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让使用者亲自操作仪器,了解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

4. 培训周期

培训可以设定为定期进行,例如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这样可以确保使用者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持续性的提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

5. 培训考核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可以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可以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以及对必定的综合考核,从而评估使用者对核磁共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6. 培训评估

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这可以包括对使用者进行反馈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估结果可以作为下一次培训的改进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有效的核磁共振定期培训计划需要考虑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周期、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等方面。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才能帮助使用者提高核磁共振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放射科培训学习计划

放射科培训学习计划

放射科培训学习计划

一、培训目的

放射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通过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人体进行影像学

检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放射科技术人员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掌握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专业的放射技术,具备精湛的医学影像技术操作能力。因此,对放射科

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其医学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

二、培训内容

1. 医学基础知识

放射科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内容,了解人体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为后续的医学影像学技术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放射影像学技术

学习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放射影像学技术,包括影像采集、处理、解读等方面的操

作技能,了解不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提高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

3. 放射科设备操作维护

掌握放射科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4. 医学伦理和法规

了解医学伦理规范和法规法律,遵守医学伦理规范,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医疗信息安全,

确保医疗服务的合法合规。

5. 交流沟通技巧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密切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和服务质量。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课程

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放射影像学技术知识、医学伦理和法规等内容,确保学员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

2. 实践操作

利用模拟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学习放射影像学技术的操作技能,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快

速反应能力,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磁共振培训讲义

磁共振培训讲义

GE Signa CV/i 1.5T 超导型MR机
2、磁体类型
匀场线圈:
任何磁体都不会产生绝对均匀的磁 场,所以还要加上一组匀场线圈,一 般由铌钛合金制成,置于磁体中心, 梯度线圈外,在安装时由工程师设定调 整,可将磁场均匀性提高100倍以上。
MRI扫描机
(二)梯度磁场系统
梯度磁场系统也是 MRI 系统的核心 部分之一,它利用梯度线圈产生相对 主磁场来说较微弱的在空间位置上变 化的磁场,并叠加在主磁场上,其功 能是对 MRI 信号进行空间编码,以确 定成像层面的位置和厚度。
(七〕自由感应衰减
磁共振设备中,接收信号用的线圈平面与主 磁场平行,工作频率接近拉莫频率。 当质子磁化矢量只受主磁场作用时,由于自 由进动与主磁场方向一致,所以无法测量。而 当RF脉冲对组织激励又停止后,组织出现了弛 豫过程,横向磁化矢量的变化能使位于被检体 周围的接收线圈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流, 其大小与横向磁化矢量成正比,将这个电流信 号放大后即为 MR信号,它是一个随时间周期性 不断衰减的电流,又因为它是由自由进动感应 产生的,所以叫自由感应衰减。
2、磁体类型
(3)超导型磁体:
由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但导线为超导 材料,置于液氦之中,温度为-273℃,此时 线圈电阻为零。 在励磁以后,电流可以无衰减地循环流动, 产生稳定、均匀、高场强的磁场,且不受室 温影响大。场强最高可达8T,医用一般小于 3T。 由于需液氦,运行维护费用较高。

核磁技术操作规程培训

核磁技术操作规程培训

核磁技术操作规程培训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工业领域。为了确保核磁技术的操作安全和准确性,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下面是一份核磁技术操作规程培训的简要内容,共1200字。

一、培训目的

核磁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旨在:

1. 使培训人员了解和掌握核磁技术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培养培训人员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培训人员具备解决常见问题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

核磁技术操作规程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磁技术基本原理:讲解核磁共振现象的产生原理和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2. 装置结构和仪器操作:介绍核磁共振设备的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包括主磁场调节、脉冲发生器的调节、放射频场的调节等;

3. 样本的准备和加载:详细讲解样本的选择和准备工作,样本的加载和放置方式;

4. 参数设置和扫描模式选择:介绍核磁技术中常用的参数设置和扫描模式的选择方法;

5. 图像获取和数据处理:讲解核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获取方法和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

6. 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磁场变化、避免金属物品等;

7. 常见问题和紧急情况处理:介绍核磁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如信号干扰、设备故障等。

三、培训形式

核磁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讲座、实验示范、实际操作等。

1. 讲座:由专家进行核磁技术操作规程的讲解,向培训人员介绍核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实验示范:通过实际设备进行示范操作,向培训人员展示核磁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元素中,原子核内质子 数Z和中子数N都是偶数时, 其核自 旋量子数为零,没有 核磁共振现象,如16O8, 12C6, 32S16等。其他核都具有核磁共 振吸收。
2.核磁谱仪介绍
超导磁体结构
• 3.谱仪装备:
• 1)超超屏蔽超导磁体,磁场强度9.39T,对1H是400MHz、 13C是 100HMz。装有观察道和去耦道两个双射频通道。
1. 查看空压机是否已开?
2. 确认谱仪内是否有核磁管?仪器室内只有两个核磁转子, 如果发现只有一个,或仪器正在进行采样,说明仪器内 已有核磁管。杜绝发生放两个样品管在谱仪内的情况发 生。
3. 仔细检查自带的样品管是否有严重的破损现象,建议用 干净无破损的好管。
4. 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二. .进入仪器操作界面:
– 在生物医学方面其应用也日益广泛,生物组织、 离体器官的核磁分析对病理分离也提供了重要信 息,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 病理诊断。
5. 常用的谱图解析
• 1)氢谱 • 2)碳谱 • 3)DEPT谱(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谱) • 4) 同核相关谱-COSY • 5)反向单量子异核相关谱-HMQC 或 HSQC • 6)反向多量子异核相关谱-HMBC • 7)同核相关谱-NOESY
三wenku.baidu.com 仪器使用规程
注解:该操作规程充分发挥了仪器的高自动化操作功能,比 较简单,需修改参数较少,避免了学习者学习复杂的仪器 操作过程,也利于在开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仪器,保障仪 器的高使用率。因此,请遵守本室设定的仪器操作规程, 对违规使用仪器,擅自修改大量参数者,将停止其仪器使 用资格一至三周。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二. 仪器原理,部件及应用介绍
1. 核磁原理介绍高能级低能级
核自旋量子数(I)不为零的核,其核磁距在外加恒定磁场B0中产生塞 曼能级裂分,核在不同能级上的分布遵循波尔兹曼分布规律,即沿磁 场方向(低能级)的核磁距数目大于反方向(高能级)核磁矩的数目, 当在垂直于外磁场B0方向上加一射频场B1,其频率等于相邻能级之间 的跃迁频率时,低能级上的核吸收能量向高能级上跃迁,这个过程被 称为核磁共振。
化合物结构解析常用的NMR实验
• 1)氢谱 • 2)碳谱 • 3)DEPT谱(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谱) • 4) 同核相关谱-COSY • 5)反向单量子异核相关谱-HMQC 或 HSQC • 6)反向多量子异核相关谱-HMBC • 7)同核相关谱-NOESY
• 附姜黄素结构及 NMR实验谱图
1. 选择:automation
2. 选择个人用户名,输入密码
3. Add,进入实验设定界面
点击
4. 添加实验内容
实 验 号
NS:number of scan
根据样品量可以修改
5. 同一个样品可设置多个实验,包括H、C、DEPT等。
具体的实验内容
6. 提交实验任务
。 一个样品的多个实验任务可同时提交,产生次序排列
2)两个高分辨液体探头: 5mmBBFO(带TV&PFG单元) 探头,测量范围 从19F -31P-15N;5mm氢-碳双核探头。 两个探头都带ATM自动调谐和自动锁场匀场功能。
3)可进行1H、 13C 、31P、 19F 、15N、17O等多种核 素检测;可进行1H同核相关(COSY、NOE实验) ,异核 相关实验(HSQC, HMBC等)
核磁培训内容
核磁室的运行模式:仪器面向全院教工、研
究生24小时开放。使用者提出使用申请,由仪器 管理员安排系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仪器管 理员收录使用者的指纹,以便通过仪器房的指纹 门禁系统;同时分配使用者仪器使用名称及密码, 即可独立使用仪器进行分析测试。
使用者在使用仪器时请严格遵守核磁室的有 关规定,包括送样须知、核磁谱仪的使用管理办 法、预约制度、仪器的操作规程,故障报告制度、 安全卫生制度。
产生实验排队
7. 开始实验。
8. 多个样品的设定及测试
前一个样品测试完毕后,删除原先的设置依照以上的方法重新设定新的 实验即可。
9. 实验完毕,界面推出
选择NO
选择NO
选择OK
• 四.数据传输及处理
• 数据采集完毕后,请直接在核磁专用数据处理机上操作数据 的传输及处理,不允许在工作站上处理数据。
• 数据采用FTP(192.168.1.1)从工作站上单向传送数据至处理机 目录E:\nmrdata\data中,然后再压缩通过邮件发送至个人邮 箱。
• 数据处理可用处理机上Bruker公司的TOPSPIN专用处理软件, 也可用网上的免费软件Mestrec.
• 五.核磁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 核磁谱仪使用管理制度 • 送样须知 • 预约制度 • 收费制度 • 指纹门禁制度
4.应用范围:
– 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已广泛用于有机物、无机物、 聚合物结构测定,特别是目前在生物大分子如蛋 白、DNA等方面也已取得了巨大进步;
–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酶与底物、靶蛋白 与药物分子、DNA与小分子配体等;
– 药物的代谢组学研究、混合物的分析、化学反应 机理研究、固体核磁共振研究、物质的核磁特性 研究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