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卤代物+苯的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有机化学规律总结一.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规律1.在烃类中,烷烃CnH2n+2随分子中碳原子的增多,其含碳量增大;炔烃、二烯烃、苯的同系物随着碳原子增加,其含碳量减少;烯烃、环烷烃的含碳量为常数(85.71%)2.一个特定的烃分子中有多少种结构的氢原子,一般来说其一卤代物就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常数.例:m克葡萄糖,n克甲醛,x克乙酸,y克甲酸甲酯,混合后,求混合物碳的质量分数.4.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个数一定为偶数.6.常见有机物中最简式同为"CH"的有乙炔、苯、苯乙烯;同为“CH2”的为单烯烃和环烷烃;7、烃类的熔、沸点变化规律(1)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在有机物同系物中,随碳原子数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如:气态烃:CxHy x≤4(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沸点:正戊烷(36.07℃)>异戊烷(27.9℃)>新戊烷(9.5℃)(3)苯的同系物,熔沸点。
邻位>间位>对位, 如沸点:邻二甲苯(144.4℃)>间二甲苯(139.1℃)>对二甲苯(138.4℃)二.有机物燃烧规律1.有机物燃烧通式:CxHy+(x+y/4)O2 xCO2+y/2H2O2、烃(CXHY)完全燃烧前后物质的量的变化(1)当Y=4时,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等。
若同温同压下,100℃以上时,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2)当Y〈4时,燃烧后生成物分子数小于反应物分子总数。
(3)当Y〉4时,燃烧后生成物分子数大于反应物分子总数。
3、若分子为CnH2n、CnH2nO 或CnH2nO2时,其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若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里完全燃烧,其所耗氧气物质的量与燃烧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当,则有机物分子组成中氢与氧原子数比为2:1.5、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氢元素的含量,它越高,耗氧量越高,如甲烷耗氧量最高。
关于苯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苯的知识点总结一、苯的基本性质1. 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室温下呈无色无味的液体。
其结构是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环上每个碳原子与另外两个碳原子相连接。
苯的密度为0.8765 g/cm3,在室温下很容易挥发。
苯的沸点为80.1摄氏度,熔点为5.4摄氏度。
苯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
2. 化学性质苯是一种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容易发生反应。
它与氧气在阳光下可以发生自由基反应,生成苯酚。
苯也可以通过加成反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环己烷。
此外,苯还可以通过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通过氯化反应生成氯苯等。
二、苯的生产与用途1. 生产苯可以通过石油煤焦油裂解或苯乙烯裂解生产,也可以通过催化剂将甲苯进行甲基化反应来生产。
目前,大多数苯是通过石油煤焦油裂解来生产。
2. 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于生产酚、苯酚、硝基苯、甲苯、邻二甲苯等。
这些产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塑料、合成纤维、香料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此外,苯还可以用作溶剂、去污剂、染料中间体等。
三、苯的危害性1. 对人体的危害苯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苯汽会引起失眠、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的可致白血病等疾病。
苯的蒸气是易燃和爆炸的,所以在生产和使用中要注意防范。
2. 对环境的危害苯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过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对植物、动物和水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要严格控制苯的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总之,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加强安全生产和使用管理,确保其生产和使用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七章有机化学基础 第3讲烃与卤代烃

第3讲烃与卤代烃【课标要求】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2.了解烃类及烃的卤代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卤代衍生物合成方法。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烃的多样性,并对烃类物质进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烃和卤代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要建立结构模型。
考点一:烷烃、烯烃与炔烃2021浙江1月选考第6题2020浙江1月选考第10题2019天津高考第1题2019上海等级考第7题2019浙江4月选考第16题2018浙江4月选考第15题2018全国Ⅰ卷第11题2017北京高考第9题考点二:芳香烃2021河北选择性考第8、12题2020天津等级考第9题2019全国Ⅰ卷第8、9题2019全国Ⅲ卷第8题2018全国Ⅲ卷第9题2018浙江4月选考第32题考点三:卤代烃2021湖南选择考第13题2020全国Ⅰ卷第36题2020全国Ⅱ卷第36题2018全国Ⅲ卷第36题2018海南高考第18题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卤代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2.从命题思路上看,侧重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考查。
根据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烷烃、烯烃与炔烃(基础性考点)一、烷烃的结构1.脂肪烃的分类烃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高中化学苯的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苯的重要知识点苯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苯可燃,有毒,为IARC第一类致癌物。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高中化学苯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化学苯的重要知识点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1、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6H6结构简式:______或______结构特点: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C=C,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这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独特的键。
②苯分子里6个C和6个H都在同一平面,在有机物中,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简单称芳烃,最简单的芳烃就是苯。
2、苯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3、苯的化学性质: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C—C和C=C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子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1)取代反应:(1)苯跟液溴Br2反应(与溴水不反应)(2)苯的硝化反应:2)加成反应:苯与氢气的反应3)可燃性:点燃→明亮火焰,有大量黑烟用途: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也常作有机溶剂4)溴苯无色,比水重。
烧瓶中液体因含溴而显褐色,可用NaOH 除杂,用分液漏斗分离。
硝基苯为无色,难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有毒的油状液体,比水重。
三硝基甲苯(TNT):淡黄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平时较稳定,受热、受撞击也不易爆炸。
有敏感起爆剂时易爆炸,是烈性炸药。
4、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通式:CnH2n—6(n≥6)2)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苯的同系物也有一些不同于苯的特殊性质。
注意: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苯的同系物,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苯的扩展知识一、芳香烃简介在有机化学发展初期,研究得较多的是开链的脂肪族化合物。
当时发现从香树脂、香料油等天然产物中得到的一些化合物,在性质上和脂肪族化合物有显著的差异。
苯及知识点总结

苯及知识点总结一、苯的结构苯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的环状芳香烃,化学式为C6H6,结构式为一个六角形的环状分子结构,其中每个碳原子都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并且所有的碳碳键都是等长的共价键。
苯分子中含有三对共轭双键,即苯环中的每个碳原子都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存在一个π键,这种结构被称为共轭体系。
苯环上的每个碳原子都具有sp2杂化,形成一个平面的六角形结构,而每个碳碳键都是120度的键角。
由于苯环中每个碳原子都由一个未杂化的p轨道,因此苯分子中存在六个π电子,这些π电子以很高的速度在整个分子结构上移动,使得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质。
二、苯的性质1. 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苯的密度为0.88g/cm3,沸点为80.1摄氏度,熔点为5.5摄氏度,易挥发。
2. 化学性质: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不活泼的化学性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苯能够和氧气发生爆炸性反应,因此要注意防止苯的过氧化现象。
此外,苯还能够和强氧化剂、氢气、卤素等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芳香族化合物。
3. 溶解性:苯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油脂、树脂、橡胶、矿物油等,因此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和实验室研究实验。
4. 光学性质:苯分子中的π电子能够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并在特定波长下产生吸收峰,这使得苯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可用于荧光染料、有机合成材料、光纤通信等领域。
三、苯的制备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煤焦油裂解、煤气化、汽化裂解和乙烯加氢等方法。
1. 煤焦油裂解: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芳烃类物质,将煤焦油进行热裂解,即可得到苯。
该方法的成本较低,但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底物有机物和其他副产品较多,需要进行后续的分离和精制处理。
2. 煤气化:将煤进行气化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进行氢化反应得到甲烷和乙烯,再通过重整和加氢处理等方法得到苯。
3. 汽化裂解:将石油、天然气或其他烃类原料进行高温裂解反应,生成含有苯的气体,再通过冷却和精馏分离得到苯。
烃类+卤代物+苯的知识点总结

烃类+卤代物+苯的知识点总结烃和卤代烃常用物质的化学式:有机物的官能团:1.碳碳双键:C C2.碳碳叁键:C C3.卤(氟、氯、溴、碘)原子:—X 4.(醇、酚)羟基:—OHOO 5.醛基:—CHO 6.羧基:—COOH 7.酯类的基团: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 n 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 n 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 n 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 n 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 n H2n+1X 醇:C n H2n+1OH或C n 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 n H2n O 羧酸:C n H2n O2酯:C n H2n O2要点精讲一、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1.结构特点2、化学性质(1)甲烷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等一般不起反应。
4①氧化反应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 )+2O 2(g )CO 2(g )+2H 2O(l );△H=-890kJ/mol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 4+Cl 2CH 3Cl+HCl第二步:CH 3Cl+ Cl 2CH 2Cl 2+HCl 第三步:CH 2Cl 2+ Cl 2CHCl 3+HCl 第四步:CHCl 3+Cl 2CCl 4+HCl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 3俗称氯仿,CCl 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常见有机物性质归纳

常见有机物性质归纳1.在水中的溶解性(1)易溶于水的:分子中碳原子数<4的醇、醛、酮、羧酸、氨基酸、单糖、二糖等(2)难溶于水的:烃(烷、烯、炔、苯及其同系物等)、卤代烃(四氯化碳等)、酯类(包括油脂)、硝基苯等2.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烃类、酯类(包括油脂)等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常见卤代烃(如溴苯、四氯化碳、1,2-二溴乙烷等)、硝基苯等3.通常情况下呈气态的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4的烃、一氯甲烷(CH3Cl)、甲醛(HCHO)4.能与溴水反应使之退色的:(1)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2)发生取代反应:分子中含酚羟基的物质溴原子取代苯环上处于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注意:①烷烃能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苯及其同系物能与卤素单质在铁催化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但二者均需要纯净的卤素单质。
②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退色,但萃取属于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反应。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CH2OH基团、苯的同系物(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H原子的)等注意:苯酚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退色现象不明显。
6.能与Na反应放H2的:分子中含有-OH、-COOH的有机物7.能与NaOH反应的:(1)卤代烃(水解)(2)羧酸(中和)(3)酚(中和)(4)酯(水解)——酯基与氢氧化钠1:1反应的是醇酯,1:2反应的是酚酯8.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分子中含醛基(-CHO)的物质:醛类、某些糖(葡萄糖、麦芽糖)、HCOOH、HCOOR、甲酸盐等9.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发生中和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10.显色反应:蛋白质——浓HNO3——黄色,苯酚——FeCl3溶液——紫色(但其余酚颜色不定)11.除杂(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后边对应的为除杂试剂和方法):(1)气态烷(烯、炔)——溴水——洗气(2)醇(酸)——NaOH(或Na2CO3)溶液——蒸馏(3)酯(酸、醇)——饱和Na2CO3溶液——分液(4)苯(苯酚)——NaOH 溶液——分液12.除去皮肤上沾有的苯酚——酒精;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稀HNO3。
烃类和烃衍生物的基本分类

烃类和烃衍生物的基本分类烃类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其分子结构呈现碳链或碳环的形式。
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分子结构的不同,烃类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基本分类。
一、烷烃烷烃是最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由碳原子形成直链或分支链,并且每个碳原子上都连接着最大可能数量的氢原子。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
根据碳原子数目的不同,烷烃可以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
烷烃具有较低的活性,常用作燃料。
二、烯烃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根据双键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烯烃可以分为直链烯烃和环烯烃。
直链烯烃的双键位于碳链的两个相邻碳原子之间,而环烯烃则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环上存在双键。
烯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用于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
三、炔烃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化合物。
炔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三键连接,使得分子结构更为紧凑。
炔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常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
四、芳香烃芳香烃是由苯环或其衍生物构成的烃类化合物。
苯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其中每个碳原子上都存在一个氢原子。
芳香烃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和特殊的香味,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领域。
烃衍生物是通过对烃类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根据衍生物的不同结构和性质,可以将烃衍生物分为以下几类。
一、卤代烃卤代烃是通过将烃类中的氢原子替换为卤素原子而得到的化合物。
常见的卤代烃有氯代烷、溴代烷等。
卤代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二、醇醇是通过将烃类中的氢原子替换为羟基(-OH)而得到的化合物。
根据羟基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等。
醇具有亲水性和溶解性,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领域。
三、醚醚是由两个碳原子之间连接着一个氧原子的化合物。
醚分为对称醚和不对称醚,取决于两个碳原子上的基团是否相同。
醚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可用作溶剂和介质。
四、醛和酮醛和酮是由烃类中的碳原子上连接着羰基(C=O)的化合物。
醛中羰基位于碳链的末端,而酮中羰基位于碳链的中间。
苯

苯苯(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化学上,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
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
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
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1.发现历史苯最早是在18世纪初研究将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的。
1803年~1819年G.T.Accum采用同样方法制出了许多产品,其中一些样品用现代的分析方法检测出有少量的苯。
然而,一般认为苯是在1825年由麦可·法拉第发现的。
他从鱼油等类似物质的热裂解产品中分离出了较高纯度的苯,称之为“氢的重碳化物”(Bicarburetofhydrogen)。
并且测定了苯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它的化学组成,阐述了苯分子的碳氢比。
1833年,Milscherlich确定了苯分子中6个碳和6个氢原子的经验式(C6H6)。
弗里德里希·凯库勒于1865年提出了苯环单、双键交替排列、无限共轭的结构,即现在所谓“凯库勒式”。
据称他是因为梦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才受到启发想出“凯库勒式”的。
他又对这一结构作出解释说环中双键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迅速移动,所以造成6个碳等价。
他通过对苯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种类的研究,发现苯是环形结构,每个碳连接一个氢。
詹姆斯·杜瓦则归纳出不同结构,以其命名的杜瓦苯现已被证实是与苯不同的另外一种物质,可由苯经光照得到。
1845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从煤焦油的轻馏分中发现了苯,他的学生C.Mansfield随后进行了加工提纯。
后来他又发明了结晶法精制苯。
他还进行工业应用的研究,开创了苯的加工利用途径。
大约从1865年起开始了苯的工业生产。
最初是从煤焦油中回收。
随着它的用途的扩大,产量不断上升,到1930年已经成为世界十大吨位产品之一。
有机烃类知识点总结大全

有机烃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机烃的分类有机烃按照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烷烃:由碳和氢原子构成,有单键结构,分子中只有碳碳键和碳氢键。
按照碳原子数的不同,烷烃可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
烷烃在室温下通常为气体或液体,是石油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2. 烯烃:具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根据双键的位置和个数不同,烯烃可以分为顺式烯烃、反式烯烃和环烯烃等。
3. 芳香烃:具有芳香环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呈现出特殊的芳香性质。
最典型的芳香烃是苯,它具有六个碳原子组成的芳香环结构。
4. 炔烃:具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化合物。
炔烃通常比较活泼,易参与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有机烃的结构有机烃的分子结构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碳原子可以形成直链、支链、环状、螺旋状等多种结构。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分子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烃类分子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子或官能团,如氧、氮、卤素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赋予有机烃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三、有机烃的物理化学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烃的熔点和沸点一般较低,烷烃比烯烃和芳香烃的熔点和沸点要低。
这是因为烷烃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弱,而烯烃和芳香烃中存在着双键和芳香环,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
2. 密度:有机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小,烷烃的密度小于空气。
3. 燃烧性质:有机烃是易燃的化合物,烷烃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燃烧有灯光和热能释放。
4. 溶解性:有机烃通常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5. 化学稳定性:有机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易受热、光、氧、强酸碱等因素影响,发生分解和氧化等反应。
四、有机烃的合成方法1. 烷烃: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得到。
2. 烯烃:烯烃可以通过烷烃脱氢或乙醇脱水得到。
3. 芳香烃:芳香烃可以通过苯烃的甲基化、氧化还原、氢化等反应合成。
4. 炔烃:炔烃可以通过卤代烃脱卤得到。
五、有机烃的应用1. 燃料:烷烃是石油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燃料。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

(3)芳香族化合物: 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
具有邻、间、对三种
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1)记忆法: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
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 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② 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烷基: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 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 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 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 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 会析出(即盐析)。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 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3)固态:
①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TNT、2,4,6-三溴苯酚、饱和高级脂肪酸、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 醋酸(16.6℃以下)
②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 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为固态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 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同一溶剂的溶 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 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 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 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 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 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一、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2、水溶性 不溶: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
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醇(醛、羧酸)等
乙烯和苯知识点总结

乙烯和苯知识点总结乙烯(又称乙烯烃)是一种最简单的不对称烯烃,化学式为C2H4,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因此具有较高的反应性。
乙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正常温度下压缩成液体。
它主要用作合成乙烯树脂、聚乙烯和乙烯醇等化工产品,也是石油化工中的重要原料之一。
苯是一种六元环的芳香烃,化学式为C6H6,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苯有类似甲烷等脂类烃的共价键化合物的结构,刚好6个原子可以形成一个环,而且环内有3个双键,对称平面环形结构,分子内含有6个π电子。
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乙烯和苯分别属于烯烃和芳香烃类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乙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多种反应。
而苯分子内含有稳定的芳环结构,芳环上的氢原子具有较高的亲电性,因此易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乙烯和苯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适用于不同的合成反应和应用领域。
乙烯和苯的合成方法也各有不同。
乙烯主要通过石油的裂解和重整反应、乙醇脱水、乙烷氧化等方法生产。
而苯则可以从煤焦油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备。
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决定了它们的生产成本和环境友好度,对于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用领域上,乙烯主要用于聚乙烯的制备、合成乙烯酮、合成乙烯醇等。
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原料,广泛用于包装材料、建筑材料、医疗器材等方面。
乙烯还可以用于合成泳衣纤维、农药、杀虫剂和橡胶等。
而苯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生产苯乙烯、苯甲醛、邻苯二甲酸、苯酚等化工产品。
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材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家具等领域。
综上所述,乙烯和苯是化学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合成方法、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价值。
深入了解乙烯和苯的知识,对于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均具有现实意义。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乙烯和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帮助。
2.3《烃》知识点

2.3《烃》知识点第三节芳香烃一、苯1、芳香烃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烃类化合物。
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
2、苯的分子结构(1)分子结构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每个碳的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原子及相邻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以σ键结合,键间夹角均为120°,连接成六元环状。
每个碳原子余下的p轨道垂直于碳、氢原子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重叠形成大π键,均匀地对称分布在苯环平面的上下两侧。
(2)分子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3、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毒性挥发性无色液体比水小较低不溶于水有毒易挥发4、苯的化学性质二、苯的同系物1、组成和结构特点(1)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产物。
(2)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侧链都是烷基。
(3)通式为C n H 2n -6(n ≥7)。
2、常见的苯的同系物名称结构简式甲苯乙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3、物理性质一般具有类似苯的气味,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的小。
4、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与苯都含有苯环,因此和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溴代、硝化和催化加氢反应,但由于苯环和烷基的相互影响,使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与苯和烷烃又有所不同。
(1)氧化反应①苯的同系物大多数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均能燃烧,燃烧的通式:C n H 2n -6+3n -32O 2――→点燃n CO 2+(n -3)H 2O 。
(2)取代反应(3)加成反应甲苯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 2――→催化剂△。
5、苯与苯的同系物在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苯苯的同系物相同点结构组成①分子中都含有一个苯环②都符合分子通式C n H 2n -6(n ≥6)化学性质①燃烧时现象相同,火焰明亮,伴有浓烟②都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③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但都比较困难不同点取代反应易发生取代反应,主要得到一元取代产物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常得到多元取代产物氧化反应难被氧化,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易被氧化剂氧化,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差异原因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苯环与侧链相互影响。
有机物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组成元素分,按碳架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具体如下:一、按组成元素分1、烃类物质: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或含有碳氢及其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如醇、醛、羧酸、酯、卤代烃。
二、按碳架分类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基本骨架不同,有机化合物被分为两大类: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三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组成的环骨架的原子除C外,还有杂原子,这类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三、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1、烷烃:烷烃无官能团,特征是碳碳单键形成链状,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
2、烯烃:官能团是碳碳双键,—C=C—。
3、炔烃:官能团是碳碳叁键。
4、苯和苯的同系物:官能团是苯环。
5、卤代烃:烃基与卤素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卤素,—X(X=F、Cl、Br、I)。
6、醇:脂肪烃基与羟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羟基,—OH 。
7、醚:烃基或者氢原子与醚键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醚键,—C—O—C—。
8、酚:苯环直接与羟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羟基,—OH 。
9、醛:烃基与醛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醛基,—CHO 。
10、酮:烃基与羰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羰基。
11、羧酸: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羧基,—COOH或HOOC—。
12、酯:烃基或氢原子与酯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酯基,—COOR 或ROOC—。
13、胺:烃基与氨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氨基,—NH2或H2N—。
14、硝基化合物:烃基与硝基相连的有机物。
苯

过手练习
2.
:
过手练习
3.1 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 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过手练习
4.(1)苯是芳香烃代表物,当苯分子中的1个H原 子被甲基代替,所得物质叫甲苯,那么,甲苯的结构 简式为 ,分子式为 。若1个H原子被乙基代替, 所得物质叫乙苯,那么,乙苯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 式为 。苯、甲苯、乙苯等互为 ,分子式通式 为 。 (2)当苯分子中的2个H原子被甲基代替,所得物质 叫二甲苯,因为2个甲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分 别形成以下物质,它们和乙苯互为 。 CH3 CH3 —CH3 —CH3 —CH3 邻二甲苯 对二甲苯 CH 间二甲苯
3
过手练习
计算:实验测得,4.6克乙醇完全燃烧后只生成0.2mol CO2和0.3molH2O,且乙醇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为23,求 乙醇的分子式?
2、取代反应
(1) 卤代反应:苯环上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例:苯与液溴反应
现象:未加入铁屑时无明显现象,加入铁屑后混合液逐渐沸腾 剧烈反应。 长导管口出现白雾 反应后,向锥形瓶内加入AgNO3,生成淡黄色沉淀 烧瓶内的液体倒入水中,有不溶于水的褐色油状液体
二、苯 (一)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无色、易挥发、有特殊气味、比水轻、不溶 于水、与有机溶剂任意比互溶的有毒液体。 (二)苯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C6H6 注意:(1)高度不饱和 (2) 最简式:CH ,含碳量高。
2、苯的分子结构 H C
—
H— C H—C
C H
C—H C—H
简写为:
凯库勒式
=
—
思考3、阅读以下资料中的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资 料
高二化学的苯的知识点

高二化学的苯的知识点苯,分子式C6H6,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芳香烃类物质。
在高二化学中,苯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具有许多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苯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苯的结构苯的结构是一个六角形的环状分子,其中每个角上均连接有一个碳原子。
苯环中的碳原子通过π键相连,而每个碳原子还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共有六个氢原子与苯环上的碳相连。
苯的共轭π电子体系赋予了它特殊的性质。
二、苯的性质1. 热稳定性:苯是一种热稳定的化合物,其熔点为5.5℃,沸点为80.1℃。
它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2. 可燃性:苯可燃,且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
它的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
3. 不溶性:苯在水中几乎不溶,但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如醇、醚等互溶。
这使得苯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
4. 异构性:苯的化学性质与直链烃不同,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苯还可发生取代反应以及芳烃的类似反应。
5. 溶剂性:苯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
三、苯的制备苯的主要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 煤焦油提取法: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经过蒸馏和精制得到高纯度苯。
2. 乙炔酸化法:将苯乙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苯。
这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制备苯的方法。
3. 环化反应法:通过环化反应合成苯,例如利用氯代烷烃和铝氯化物催化剂的反应。
四、苯的应用苯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工业:苯是生产许多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如塑料、颜料、合成纤维等,它们对于现代工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药物工业:苯及其衍生物是许多药物的重要基础,广泛应用于制药过程中。
3. 溶剂: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涂料、胶水、油墨等。
4. 燃料:苯在炼油过程中可以提取出来作为高辛烷值的燃料添加剂。
总结: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高二化学学习中涉及到苯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烃类知识点

《烃》总结一、烃的分类及结构和性质要求掌握本章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三、专题总结(一)烃类反应6种类型1、取代反应——一上一下,取而代之对象: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卤素要求是纯净的卤素单质如: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产物的物性、取代的有关计算)苯和苯的同系物:卤化、硝化、磺化(方程式、实验设计、产物的物性、除杂) 2、加成反应——断一拉二,只上不下对象:不饱和烃(烯烃、炔烃和苯及苯的同系物)烯与H2、X2、HX、H2O的加成.炔与H2、X2、HX 的加成;苯与H2、Cl2的加成.马氏加成。
掌握单烯烃的单一加聚和混合加聚,掌握由加聚产物反推单体。
4、氧化反应点燃:所有烃都可以燃烧。
充分燃烧意即O2适量或过量。
产物为CO2和H2O.掌握所涉及的计算:差量法、极限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守恒法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烯、炔、苯的同系物5、还原反应——不饱和烃加氢6、分解反应甲烷分解成C和H2;烷烃的裂化(二)常见经验规律1、气态烃燃烧前后总物质的量的变化C x H y+(x+y/4)O2—-XCO2 + y/2 H2O(气)当y=4时,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当y>4时,n前<n后当y<4时,n前>n后(只有C2H2)如:125℃,1L某气态烃在9L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0L,则该烃可能是:CH4、C2H4、C3H42、·质量相同的不同烃,燃烧耗氧量由y/x决定或H%决定,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大。
生成CO2、H2O的量分别由C%、H%决定。
因此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各元素百分比相同),不管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的质量一定,各元素的质量就相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及消耗O2的总量就一定。
·物质的量相同的不同烃,燃烧耗氧量由x+y/4决定,生成CO2、H2O的量分别由x、y决定。
如:C3H8、C3H6、C4H6、C7H8四种物质分析.3、烃中含碳量的高低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烷烃中碳数越多,碳的质量分数越大(<6/7);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一定值(6/7);炔烃、苯的同系物中碳数越多,碳的质量分数越小(>6/7)。
化学有机化合物苯

苯的生产与应用
01
02
03
化工原料
苯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 ,如塑料、合成纤维、橡 胶等。
有机溶剂
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可以用于油漆、涂料、 油墨等产品的制造。
燃料添加剂
在一些燃料中,苯可以作 为添加剂使用,以提高燃 料的燃烧性能。
03
苯的化学反应
苯的氧化反应
燃烧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 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
苯的环境影响与治理
大气污染
苯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排放源主要是工业生产 过程和机动车尾气。应采取措施控制排放源,加强空气 质量监测和预警。
水污染
苯也被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 威胁。应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 污染。
土壤污染
苯污染也可以通过土壤渗漏等方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的扩散,如加强土壤修复和地 下水治理等。
命名
苯最早被命名为“Benzene”,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的发现来源——煤焦油中 的一种叫做“Benzoin”的化合物。
苯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
苯是一个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它的分子式是C6H6。
性质
苯是一种无色、易燃、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它的沸点较高,难溶于水,但可以 溶于有机溶剂。
苯的分子式与分类
代谢
苯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产生 的代谢产物包括酚类化合物、苯甲酸等。 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
06
苯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苯的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合成
利用环保的合成方法,减少苯系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
新材料开发
利用苯的独特性质,开发新型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
,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
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
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洗气 CH2=CH2 + Br2 → CH2 BrCH2Br Br2 + 2NaOH = NaBr + NaBrO + H2O
SO
、CO2) NaOH溶液 洗气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 2NaOH = Na2CO3 + H2O
通 式 官能团 代表物 分子结构结点 主要化学性质
一卤代烃: R—X
H2n+2-mXm 卤原子 —X C2H5Br (Mr:109) 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结合 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1.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
一元醇: R—OH
高三化学烃的知识总结,烷,烯,炔,苯知识点分析

口诀法记有机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知识?让学生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有机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考试热点之一,但由于种类繁多、概念杂、各类物质性质的差异,以及前面学习无机化学对学生思维的影响;要快速而准确的掌握有机知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有机化学,喜欢有机化学。
本文将烃类相关知识编成顺口溜,供广大师生参阅:一:烃类性质归纳:有机化学中心碳,必须形成四个键,单双三键均可连,形成长链或碳环,同分异构性质变,种类多达几千万;学好有机也不难,结构基团是关键,只有碳氢叫做烃,有氧可能是酸醇,醛酮苯酚要分清,醚类酯类记在心;烃类包括烷烯炔,单双三键是区别,另外还有芳香烃,好似单双相间行(1)。
甲烷性质就三招,分解取代和燃烧,取代条件是光照,二一取代最为妙(2);分解高温需加热,产物氢气和碳黑,高锰酸钾不褪色,一氯取代是气体,三四取代作溶剂,四种取代皆不溶,三四取代比水重(3)。
烷中甲烷是代表,其它烷烃性质套,化学性质多不变,物理性质需细看,状态熔沸和密度,主要取决碳个数,状态气体要记全,甲乙丙丁新戊烷;丙烷熔点为最低,甲乙位置要更替,沸点密度渐攀高(4),特殊丙烷需记好,烷烃密度比水轻,与水混合要分层;式子相同结构异(5),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要写全:最长碳链做主链,找出中心对称线,主链由长渐变短,支链先整后分散,位置由心再到边,支链排布邻对间;同碳烷烃支链多,熔沸密度走下坡(6),结构写完看命名,系统命名记在心;最长碳链做主链,甲乙丙丁称某烷,编写号码定支链,简单基团写在前,位置基团连短线,相同基团用二三。
加成多为烯和炔,氧化燃烧少不得(7),高锰酸钾和溴液,烯炔使其变颜色;多加氢卤卤化氢(8),产物烷或卤代烃,乙烯加水加催化,所得产物叫酒精;简单芳烃当是苯,物理性质需记清;无色有味也有毒,沸点低且水上浮,五点五度下凝固,合成纤维和胶塑,农药医药香染料,工业农业皆需要,卤素用它来萃取,必是一种有机剂,苯的结构最美观,碳键介与单双间,化学性质要记牢,加成取代和燃烧,相关反应较为难,高锰酸钾色不变;反应多需催化剂,条件产物要仔细,液溴取代铁催化,产物溴苯密度大;硝化硝酸不能少,硫酸作用要记牢,硫酸吸水催化剂,药品添加有顺序,反应温度要求高(9),水浴加热为最好,无色油状硝基苯,与水混合水上层(10),性质有毒味也苦(11),制取苯胺是用途;硫酸磺化苯磺酸,催化加氢环己烷;苯环若和甲基连,相互影响性质变,高锰酸钾要褪色,甲基氧化成羧酸,苯环取代更容易,二四六位硝基替;烈性炸药梯恩梯,国防开矿和水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烃和卤代烃常用物质的化学式:有机物的官能团:1.碳碳双键:C C 2.碳碳叁键:C C 3.卤(氟、氯、溴、碘)原子:—X 4.(醇、酚)羟基:—OH5.醛基:—CHO 6.羧基:—COOH 7.酯类的基团: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H 2n+2 仅含C —C 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 强酸强碱反应烯烃H 2n 含C==C 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炔烃H 2n-2含C ≡C 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H 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O OC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H2n+1X 醇:H2n+1OH或H2n+2O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H2n O 羧酸:H2n O2酯:H2n O2要点精讲一、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1.结构特点2、化学性质(1)甲烷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第一步:CH4+Cl2CH3Cl+HCl第二步:CH3Cl+ Cl2CH2Cl2+HCl第三步:CH2Cl2+ Cl2CHCl3+HCl第四步:CHCl 3+Cl 2CCl 4+HCl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 3俗称氯仿,CCl 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①与卤素单质X 2加成 CH 2=CH 2+X 2→CH 2X —CH 2X ②与H 2加成CH 2=CH 2+H 2催化剂 △CH 3—CH 3③与卤化氢加成CH 2=CH 2+HX →CH 3—CH 2X ④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⑤氧化反应①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⑦加聚反应CH2=CH2是单体(小分子),-CH2-CH2-是链节,n 是聚合度(小分子个数),聚乙烯是高聚物。
二、烷烃、烯烃和炔烃1.概念及通式(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H2n +2(n ≥l )。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H2n (n ≥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H2n -2(n ≥2)。
2.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1)均易燃烧,燃烧的化学反应通式为:(2)烷烃难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在光照条件下易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3)烯烃和炔烃易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7.烃的基本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①反应原理:(一氯甲烷) (二氯甲烷) (氯仿) (四氯化碳)②实验现象及解释:a.量筒壁中出现油状液体(生成的CH2Cl2、CHCl3、CCl4为不溶于水的液体);b.量筒水面上升(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减小且生成的HCl气体易溶于水);c.水槽中有晶体析出(生成的HCl气体溶于水后使NaCl溶液过饱和).③应注意点:a.不要将混合气体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b.反应产物是两种气体(HCl、CH3Cl)和三种液体(CH2Cl2、CHCl3、CCl4)的混合物.[乙烯的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CH3CH2OH (浓硫酸、170度)CH=CH2++H2O (消去反应)②所需主要仪器和用品:酒精灯,圆底烧瓶,温度计,双孔橡胶塞,碎瓷片.③发生装置:液+液二气体型装置.与制C12、HCl气体的发生装置相似,只需将制C12、HCl 气体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温度计即可.④收集方法:排水法(不能用排空气法,因为乙烯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⑤反应液中无水酒精与浓H2SO4的体积比为1∶3.应首先向烧瓶中加入酒精,再慢慢地注入浓H2SO4(类似于浓H2SO4加水稀释)。
使用过量浓H2SO4,可提高乙烯的产率,增加乙烯的产量.⑥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⑦温度计水银球放置位置:必须插入反应液中(以准确测定反应液的温度).⑧发生的副反应:2CH3CH2OH (140度)C2H5OC2H5 + H2O(乙醚)因此,在实验室加热制乙烯时,应迅速使温度上升到170℃,以减少乙醚的生成,提高乙烯的产量。
C2H5OH + 4H2SO4(浓)=4SO2↑+ CO2↑+ C↓+ 7H2O在加热过程中,反应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棕色,甚至变为黑褐色.这是因为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将部分乙醇氧化为炭.由于有上述两个副反应发生,所以在制得的乙烯中会混有CO2、SO2等杂质气体,其中S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之前,应首先将气体通过碱石灰或碱液以除去SO2.⑨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防止液体受热时产生暴沸.[乙炔的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CaC2 (电石)+ 2H2O →Ca(OH)2↓+ CH≡CH↑(电石气)②装置:固+ 液→气体型装置,与制H2、CO2等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炔.③所需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平底烧瓶(或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等),双孔橡胶塞.④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原因:a.碳化钙与水的反应较剧烈,使用启普发生器难于控制反应速率;b.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c.反应生成的Ca(OH)2为浆状物,易堵塞导管.⑤注意事项:a.为减缓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NaCl溶液代替水,用块状电石而不用粉末状的电石.b.为防止反应产生的泡沫堵塞导管,应在导气管口附近塞上少量棉花.c.电石中混有CaS、Ca3P2等杂质,它们也跟水反应生成H2S、PH3等气体,因此,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俗称电石气)有特殊臭味.把混有上述混合气体的乙炔气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可除去H2S、PH3等杂质气体.[石油的分馏]①原理:根据石油中所含各种烃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石油分为不同沸点围的蒸馏产物.②使用的玻璃仪器:酒精灯,蒸馏烧瓶(其中有防止石油暴沸的碎瓷片),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用以测定蒸气的温度).④冷凝管中水流方向:由下往上(原因:水能充满冷凝管,水流与蒸气流发生对流,起到充分冷凝的效果).⑤注意点:a.加热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c.石油的馏出物叫馏分,馏分仍然是含有多种烃的混合物.下图是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8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A-H。
1.有机物E的名称是()A.丁烷B.2-甲基丙烷C.1-甲基丙烷D.甲烷2.每个碳原子都跟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有机物是()A.B B.F C.G D.H 3.有机物B、C、D互为()A.同位素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D.同素异形体4.下列化学式,不只是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6B.C3H8C.C6H6D.C4H69.从烷烃(H2n+2),烯烃(H2n),二烯烃(H2n-2)的通式分析,得出碳氢原子的个数与分子中所含双键有一定关系,某种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其中所含双键数目为()A .y/2B .(y -x)/2C .(y +2-x)/2D .(2x +2-y)/21.B 。
2.D 3.C 4.B 9.D23.(3分)已知某气态烃含碳85.7%,在标准状况下,该气态烃的密度为1.875g/L 。
请通 过计算回答(不用写出计算过程):(1)该气态烃的分子量为;(2)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与摩尔质量的转换公式为:M=密度*气体摩尔体积=1.875g/L*22.4L/mol=42g/mol23.(1)42 (2分)(2)C 3H 6(1分)19.(10分)实验室用无水酒精和浓硫酸以1∶3的体积比混合加热制乙烯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升温经过140℃左右时,发生副反应,主要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2)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期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常含有两种杂质气体,将此混合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能否证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__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所用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2005•全国Ⅱ)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1)图中,A 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
(2)乙炔通入KMnO 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乙炔发生了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 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乙炔发生了 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19.(1)CH 3CH 2-O -CH 2CH 3(2分)CH 3CH 2CH 2CH 3CH 3CH CH 3CH 3和(2)C 2H 5OH +2H 2SO 4(浓)2C +2SO 2↑+5H 2O (2分)(3)否,原因是SO 2+Br 2+2H 2O=H 2SO 4+2HBr 。
(SO 2可使溴水褪色)(3分) CH 2=CH 2↑+H 2O 反应液中(3分)(4)CH 3CH 2OH22.(1)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aC 2+2H 2O →C 2H 2↑+ Ca(OH)2(各2分) (2)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氧化(3分) (3)溴的CCl 4溶液褪色;加成(3分)(4)检验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黑烟、放出热量(4分) [烃的燃烧计算] ①烃燃烧的通式.a .完全燃烧时(O 2充足):CxHy + (x +y /4)O 2→x CO 2 + y / 2H 2Ob .不完全燃烧时(O 2不充足):CxHy + (42yx a ++)O 2→a CO 2 + (a x -)CO + y / 2H 2O②不同烃完全燃烧时耗O 2量的比较.a .物质的量相同时:(4y x +)的值愈大,耗O 2量愈多.b ,质量相同时:▲将CxHy 变换为x y CH 则x y 值越大(小),耗O 2量越多(少);x y 值相同,耗O 2量相同.(也就是说,H 越多,耗氧越多)▲最简式相同,耗O 2量相同.最简式相同的有:(CH)n ——C 2H 2与C 6H 6等;(CH 2)n ——烯烃与环烷烃.c .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则耗O 2量一定. ③烃完全燃烧时,烃分子中H 原子数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或压强或体积)的关系. a .t ≥100℃时(水为气体):CxHy (g) + (x +y /4)O 2→x CO 2(g) + y / 2H 2O(g)1(x +y /4) x y / 2∵V 前=1+x +y /4 V 后=x +y / 2∴V 前-V 后=1-y /4 当V 前=V 后时,y =4; 当V 前>V 后时,y <4;当V前<V后时,y>4;由此可见,烃CxHy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只与烃分子中的H原子数有关,而与C原子数无关(因此,在计算烃完全燃烧时,要验算耗O2量).规律:▲若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y=4.具体的烃有CH4、C2H4、C3H4及其混合物.▲若燃烧后气体的体积减小,则y<4.只有C2H2符合这一情况.▲若燃烧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则y>4.用体积增量法来求算具体是哪一种烃.b.t<100℃时(水为液体):反应后气体的体积较反应前恒减小,用体积减量法确定具体的CxHy:CxHy(g) + (x+y/4)O2→x CO2(g) + y/ 2H2O(aq) 气体体积减少2(x+y/4) x1+y/4练习题:1、将体积比为1∶1∶2的H2、CO、CH4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所需氧气的体积为:A.1.25VL B.5VL C.VL D.1.5VL2-5是多选2、在20℃时,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又恢复到原来状态,此时容器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A.CH4B.C2H6C.C3H8D.C2H43、已知1mol某气态烃C m H n完全燃烧时,需耗氧气5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