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的建筑风格
十大住宅建筑风格
十大住宅建筑风格
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建筑的含蓄。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新中式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时,更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同单纯的仿古建筑不同,新中式建筑着力提高的舒适度,比如在设计中更多考虑私密性,增强采光通风,更有效地提高卫生间、厨房在居室中的地位,更好地使老人、孩子、夫妇间的居室环境合理分割与有机协调等。另外,在庭院、地下室的处理中,也吸纳了更多现代生活流线的创新之笔,如外庭院、下沉庭院、内游廊等,让中式建筑以一种更自然、更现代、更具生命力的品相出现。新中式建筑通过现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外貌上看不到传统建筑的原来模样,但在整体风格上,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神韵和精髓。空间结构上有意遵循了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延续了传统住宅一贯采用的覆瓦坡屋顶,但不遵循守旧,根据各地特色吸收了当地的建筑色彩及建筑风格,能自成特色。新中式建筑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两大派系:北方的合院派和南方的园林派。北方的合院派建筑在外观上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坡屋顶、筒子瓦及一定高度的墙院围合方式;材质上多选用地域色彩浓厚的灰砖,形成雄浑、宏大的气势;空间结构上
则是尽可能多地设计庭院空间,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南方园林派则以其“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精致的景观和空间处理手法独步天下。该派建筑多以苏州园林为主要传承对象,亭、台、楼、阁、轩等也多仿造苏州园林样式。景观营造手法借鉴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处理方法,如借景、漏景、对景、隔景等。白墙青瓦、高大的马头墙、飞檐是建筑中的突出特色。整体建筑形象可用“粉墙黛瓦”来形容,如同中国水墨画,淡丽清雅,诗意油然而生。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
德国柏林文化特色介绍
德国柏林文化特色介绍
德国柏林作为欧洲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以下将从建筑、博物馆、音乐和电影四个方面介绍柏林的文化特色。
柏林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柏林建筑既有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也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勃兰登堡门,它是柏林的地标之一,也是德国最重要的象征之一。这座建筑以其庄严肃穆的外观吸引着无数游客。此外,柏林还有许多古老的教堂和宫殿,如柏林大教堂和查理王宫,它们展现了柏林丰富的历史文化。
柏林的博物馆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林博物馆岛。博物馆岛位于斯普雷河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群之一。这里集中了包括古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等在内的众多文化和艺术珍品。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艺术品和文物,感受到柏林浓厚的艺术氛围。
柏林是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柏林爱乐乐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每年都会在柏林进行多场音乐会。此外,柏林还有许多音乐厅和音乐节,如柏林爱乐音乐厅和柏林爵士音乐节等,吸引着众多音乐爱好者。无论是古典音乐、爵士乐还是流行音乐,柏林都能满足不同音乐品味的人们。
柏林也是德国电影的重要发源地。柏林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
此外,柏林还有许多电影院和电影博物馆,如德国电影博物馆和柏林动画电影博物馆等,展示了德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在柏林,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类型的电影,体验到电影艺术的魅力。
柏林作为德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无论是建筑、博物馆、音乐还是电影,柏林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柏林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去柏林旅行,不仅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艺术品和文物,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常见的10种建筑风格
常见的十种建筑风格
N0.1
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 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 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德国标志性建筑
德国标志性建筑
德国标志性建筑:与历史交织的辉煌
德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拥有着众多标志
性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展现着德国的建筑风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和文化内涵。
科隆大教堂
提到德国的标志性建筑,无法绕过科隆大教堂。坐落于科隆市中心,这座哥特式建筑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第四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历经数个世纪的兴衰,科隆大教堂成为了科隆市的象征之一。
科隆大教堂以其壮观的建筑风格和尖塔而闻名。教堂内部充满着宗
教氛围,其尖塔高度可达157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踏入教堂内,人们仿佛步入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世界,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柏林勃兰登堡门
另一个无法忽视的标志性建筑是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作为柏林最著
名的地标之一,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德国悠久的历史。这座建筑建于18
世纪末,是以古希腊建筑为灵感而建造的。
勃兰登堡门被广泛视为德国统一的象征,特别是在冷战期间,因为
它曾位于东西德之间的分界线上。如今,勃兰登堡门已经成为柏林市
的象征之一,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令人心生敬畏。
汉堡爱依唯尔塔
汉堡爱依唯尔塔是德国最知名的现代建筑之一。作为欧洲最长的陆上看台,这座建筑是由矗立在汉堡港的爱依唯尔塔和一座曲线形的楼梯连接而成的。
爱依唯尔塔建筑本身十分独特,呈现出现代风格的线条和形状。从楼顶的观景台上,游客可以俯瞰整个汉堡港的壮丽景色,感受到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的魅力。
慕尼黑新城堡
慕尼黑新城堡是一座被国内外游客广泛关注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造初衷是为了纪念路德维希二世国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座城堡从未完工。
十大建筑风格_建筑外立面(完全收藏版)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与美感。
NO.5德国建筑风格(German Style)
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
去过德国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整个城市建筑整 齐、市容美观。市中心一带以楼房为主,鲜有美国 式的摩天大楼。古迹名胜,特别是古建筑主要分布 在内城。这正是德国特有的建筑风情,表现出高度 的规划性、精确性和特有的工业美感。那些随处可 见的清晰的转角、相对简洁的造型、精确的比例、 功能的强调以及良好的施工品质给人的整体感觉是 光洁而严谨。不对称的平面、粗重的花岗岩、高坡 度的楼顶、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的 拱卷、轻盈剔透的飞扶壁、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 窗都是德国风情的建筑元素,还有造型柔和、运用 曲线曲面、追求动态、喜好华丽的装饰和雕刻的建 筑特点主要用于教堂和宫殿建筑。
论建筑大师格罗佩斯的建筑风格及其代表作作品的艺术特征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有一个人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格罗佩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B ehren 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进行合作。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9年,格罗佩斯成为G rand Ducal 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Crafts Academ y of Arts and School of 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S taatl iches Bauhau s Weimar)。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理论对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理论对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初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大师之一,他提出的“少即是多”
理论,对德国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少即是多”理论是密斯·凡德罗建筑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也被认为是现代建筑风格的
重要特征。他认为,简洁、凝练的设计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美观、实用、高效。这种思
想就是在德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物质丰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也就为
德国的建筑风格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德国,密斯·凡德罗的设计风格影响了很多建筑师和学生,并使得德国建筑风格发生
了深刻的变革和创新。他的设计理念促进了德国建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推进了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在德国的兴起和发展。
德国以“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为设计原则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也被称为“德国装置风格”。这种风格桥接了设计和工业制造之间的巨大鸿沟,允许建筑师通
过尽可能扼要的形式表达当代工业、技术和文化的真实面貌。这种风格的建筑物追求
功能、实用性与审美并重,有力地展现了几何形式和空间的清晰、简洁和精致。
在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包括柏林的展览馆和克勒佩利艺术博物馆,以及
法兰克福的新博物馆和建筑组合三角洲。这些建筑物充分展现了“少即是多”理论的
精髓,他们构建的建筑空间,简洁而不是简单,精致而不是浮华,充分展现了现代主
义设计风格的精髓,因此成为代表性的建筑遗产,对德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重大。
总的来说,“少即是多”理论充分表明了亚历山大·克劳斯与密斯·凡德罗等建筑界传承者的小心构思和高度创造力。它被证明是无可争议的,是现代建筑中多年来所遵循的
欧洲的城市规划与现代建筑
欧洲的城市规划与现代建筑
欧洲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无论是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还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都展示了
欧洲城市规划和现代建筑的美学特色和发展历程。
一、历史城市规划
欧洲的历史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在这些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直线大道、对称建筑和广场等特点。这种规划方式以罗
马城为代表,整个城市从皇宫和神庙的中心出发,辐射出各个方向的
街道,形成封闭的布局。这样的城市规划方式体现了当时的权力中心
和宗教信仰。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规划受到封建主义和宗教影响,通常以城墙围绕,城市由市中心的主教堂和皇室的皇宫为核心,辐射出一系列街道和小
广场。城市规划注重了城市的社会和宗教功能,通过规划建立了清晰
的社区和中心地带。
二、现代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风格在欧洲迅速发展,许多城市迎来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和
建筑风格。20世纪初,巴黎、伦敦和柏林等大都市开始采用更加现代
化的建筑风格,如装饰艺术、包豪斯和现代主义风格。
装饰艺术风格强调了装饰和细节的精湛,建筑物通常采用曲线线条
和精美的装饰,同时融入了当时的艺术和手工艺品。这一风格在许多
欧洲城市的建筑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如法国的巴黎大皇宫和德国的慕尼黑市政厅。
包豪斯学派是现代建筑风格中的重要一支,将功能性和简约主义融入建筑设计中。这一学派在德国魏玛创立,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强调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包豪斯风格的代表建筑包括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和魏玛国会大厦。
现代主义风格奠定了现代建筑的基础,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特征。荷兰的勒·柯布西耶、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德国的米斯·凡·德·罗和美国的根特哥米亚等建筑师在欧洲推广了现代主义的理念。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品包括巴黎的巴黎春天大厦和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
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
法国协和广场
巴洛克建筑风格
❖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 运用矫揉的手法(如断檐、波浪形墙面、重叠柱等)以及透 视深远的壁画、姿势夸张的雕像,使建筑在透视和光影的 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豪华的内部装饰和动势 与起伏的形态;将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 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 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 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等 部门都产生过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罗马耶稣教堂
罗马耶稣教堂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 就已显示出巴洛克风格的萌芽。
圣地亚哥大教堂是著 名的巡礼教堂,早在中世 纪就已经存在,建筑中与 巴洛克风格有关的是教堂 的正立面。立面以拱形开 洞和装饰性独立壁柱为基 本构图元素,自下而上, 从舒展到紧张,逐渐达到 高潮,显示了设计者高超 的构图技巧。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 堂坐落在伦敦 泰晤士 河北岸,始建于公元 10世纪,教堂平面呈 拉丁十字形,全长 156米,宽 22 米,大 穹窿顶高 31 米,钟 楼高 68.5 米,整座建 筑既金碧辉煌,又静 谧肃穆,它正面的双 钟楼哥特式造型有法 国巴黎圣母院和兰斯 市圣母大教堂的风格, 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 建筑的杰作。
简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及对国际设计的影响
简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及对国际设计
的影响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这一阶段的德国现代设计思想既是德国的,也是世界的,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其间也遭受了重大挫折,主要是纳粹对包豪斯的迫害。
二、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结合,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德国的产品到处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系统化设计\思想虽然早在1927年格罗佩斯已经提出,但真正实现是在乌尔姆与布劳恩的结合过程中,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再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三、60——70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布
劳恩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如汉斯.古格洛特、迪特.兰姆斯( Dieter Rams ) 等把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的设计的人体工学原则、理性主义原则、系列化设计思想体现在产品设计之中,影响到的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既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企业的设计。现代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香港地区的设计,其中的人体工学人机适应的特点,都是\乌尔姆——布劳恩\设计思想的体现。
德国的古建筑保护与修复
德国的古建筑保护与修复
世界著名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德国人认为城市之美不在于高楼林立、长桥飞架,而在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和生活舒适。德国许多城市的市区都有森林,十分茂密,而且面积极大。柏林市中心的动物园面积达3平方公里,市内还有多处十几公顷和几十公顷以上的公园。这些城市绿肺,给环境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驱车行驶在德国的公路上,看到的是无尽的森林,广阔的绿色田野,满目绿色。在德国的小村镇,无论是村镇住宅,还是各种小商店,几乎家家有花,乔木、灌木相间,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德国人民热爱环境,热爱生活,追求恬静自然的心态。
德国的城市尽管看起来现代味不足,但''陈旧”里面很有内容。对那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德国人并不是简单地将它们列为文物,将其保护起来,只许观摩不准''衰玩”,而是为每一幢古建筑找到合适的“位置”。他们不轻易拆毁旧建筑,能用则用,能改则改,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文化品位的旧建筑,尽管够不上文物也尽可能地将其保留下来。那是一个文化气息极其浓厚的环境,德国人以自己居住在一座传统的老房子中为荣。
德国的历史古城大多建于罗马帝国时期,兴盛于中世纪,有近800年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城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城市几乎被完全炸毁。其中破坏最严重的城市如柏林、法兰克福等,90%以上的建筑都被毁坏。柏林是原东德和统一后的德国的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柏林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市区被战胜国划分为4个区,城市建筑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战后,德国首先面临的就是解决住房紧缺的问题。1970年代以后,随着住房问题的基本解决,城市建设的重点从新建转为古城保护和改造。经过几十年的重建和保护,德国的城市已经很难再看出战争的痕迹,城市历史风貌得以恢复,而如此良好的历史风貌主要得益于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对古建筑以“能用则用”为原则的德国,对古建筑的保护有其自身的特色。为了保护古民居建筑艺术,德国每年都举行全国传统民居艺术大赛,国内外游客纷纷前往参观各地参赛的不同年代的民居艺术。在德国,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几座或十几座古老的民居被政府认定为保护单位,政府给予民居主人资助,定期由专业民居技工指导修缮保护。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东方论坛2013年第2期
一
早在1770年初,歌德就曾在斯特拉斯堡参观了由斯坦巴哈(Erwin von Steinbach, 1244-1318)等人设计建造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而在1771年认识赫尔德之后,受到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他才开始写作论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建筑风格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1772年完成,后被收录在由赫尔德编辑、1773年匿名出版的文集《德意志的风格与艺术》中。这部文集包括四篇文章,除歌德这篇文章外,赫尔德还收录了自己论莎士比亚和论莪相民歌的两篇文章,以及莫斯特(Justus Möster, 1720-94)的《试论哥特式建筑》。赫尔德编辑出版这本文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德意志”这个概念到底具有怎样的精神内涵,其更远的目标是在精神层面强化德意志的自我身份认同,为德国未来在政治上的统一奠定基础。由是,《德意志的风格与艺术》侧重于从颂扬与塑造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问题,因而带有极强的倾向性。
《论德意志建筑艺术》(1772)这篇文章在歌德的艺术观念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它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歌德在《诗与真》中《关于德意志建筑的论文》这一节中有所总结:“我关于大教堂的建筑艺术的设想和描绘,曾拉杂写下来。就中我主张最力的,就是:第一,我们应当称这种建筑为德意志式,而不是哥特式,不是外来的,而是国粹的;第二,我们不应当把它来与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术相比较,因为它的形成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原理为依据。如果这个大教堂是建筑在和风丽日的天空下,以圆柱来支持屋顶,那么它自身自会为有空隙的墙壁所围了。可是,我们北国的人,既必须到处绕以厚壁来御寒,所以,天才的建筑家设法把厚大的外壁弄到有种种花样,从外表看来象是有孔眼那样子,打破全体的单调,使观众对那巨大的平面产生优美之感,那是值得我们敬服的。这个道理也可应用到塔的方面。那个塔不是象圆顶阁那样,在内部作成穹窿之形,而是要在外部向着天际高插,并且要使设在它的底层的至圣所的存在,传达给远远的周围的地方知道。至于这个可贵的大建筑的内部,我只敢以诗的观点和敬虔的心情来谈论了。”[1] (P532-533)
德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德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德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独特风情的国家。它的特色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建筑文化:德国以其精美的建筑而闻名。从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到现代化的建筑,德国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例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慕尼黑的新天鹅堡则展示了浪漫主义建筑的精髓。此外,德国还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海德堡、罗滕堡和法兰克福,这些城市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音乐文化:德国是音乐的故乡,许多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都来自德国,如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德国有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和莱比锡布商乐团。此外,德国还举办着一些世界知名的音乐节,如巴伐利亚音乐节和莱茵河古典音乐节。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摇滚乐,德国在音乐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传统和创造力。
3.文学和哲学:德国有着辉煌的文学和哲学传统。著名的德国作家包括歌德、谢林、荷尔德林和哈耶克。经典的德国文学作品,如《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熟知。德国的哲学家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和尼采。他们的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啤酒和美食文化:德国人非常爱喝啤酒,因此德国也成为世界啤酒之乡。德国的啤酒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种类的啤酒可供选择。慕尼黑的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节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此外,德国还有许多传统的美食,如香肠、猪脚和苹果派。这些美食代表了德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口味。
5.节日庆典:德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庆典,如圣诞节和复活节。圣诞节期间,德国的城市和小镇会装饰成梦幻般的圣诞景象,人们会去参观圣诞市场和购买手工艺品和圣诞美食。德国的复活节庆典也非常独特,人们会互相赠送彩蛋和参加传统的游戏活动。此外,德国还举办一些独特的节日,如慕尼黑啤酒节和斯图加特啤酒节,这些节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德国的标志性建筑
德国的标志性建筑
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以其丰富多元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而闻名
于世。在这个国家的各个城市,都可以找到令人心驰神往的标志性建筑。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座德国的标志性建筑,带您领略一番这个国
家的独特魅力。
科隆大教堂
首先,我们来到德国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科隆大教堂。位于科
隆市中心的这座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宏伟壮观。科隆大教堂的历
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它是德国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站在教堂的庭院中,仰望
着其巍峨的塔楼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尖顶,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和文化的底蕴。
尼姆发行所
接下来,我们来到法兰克福的尼姆发行所。尼姆发行所是一座纪念
碑式建筑,位于著名的尼姆广场上。这座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古希腊
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保罗·华尔特设计了一个螺旋状的内部楼梯,以实现这座建筑引人注目的外观。尼姆发行所是德国最受欢迎的
旅游景点之一,其壮丽的外观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慕尼黑市政厅
慕尼黑的市政厅位于悠久的玛利亚广场上,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建
筑之一。这座建筑的外观充满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元素,宏伟的
钟楼和细致的雕塑令人叹为观止。市政厅内部的大厅豪华而庄重,以
各种宴会和活动而闻名。在圣诞季节,慕尼黑的市政厅会布置成一座
巨大的圣诞市场,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勃兰登堡门
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作为
柏林的象征,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德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这座巨大
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充满了尊严和力量,是柏林城市风景的重要一部分。勃兰登堡门的入口处有数个巍峨的门廊,透过门廊可以看到乌尔班街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起源、特点及代表建筑
果,其突出效果便是豪华⼤⽓,⽊质门框,经典壁画,⽩⾊的室内装修,淡雅的⽪质沙发,柔软的⽺⽑地毯,客厅与餐厅完美融合,既节省了空间,也极具时尚⽓息。三、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建筑 1、德国科隆⼤教堂。素有欧洲最⾼尖塔之称的科隆⼤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157.38⽶,东西长约145⽶,南北宽约86⽶,建筑约6000平⽅⽶。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的⽯块砌成,造型古朴豪迈。 2、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著有建筑艺术上⾼超的⽔平。始建于1163年,位于法国巴黎市中⼼。 3、法国亚眠主教堂。这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也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与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博韦主教堂⼀起被称为法国四⼤哥特式教堂。 4、意⼤利⽶兰⼤教堂。⼜称“杜莫主教堂”,规模宏⼤,排名为世界第⼆位。 5、英国索尔兹伯⾥主教堂。中⼼尖塔⾼约123⽶,是英国教堂中最⾼的。附:哥特包含的三重含义第⼀,在建筑上的哥特式建筑如⼤教堂(cathedral),其最⼤的特⾊就是⾼⼤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第⼆,在⽂学上哥特是⽤以形容那些以⿊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秘之冒险故事; 第三,哥特也代表⼀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 ⽆论从哪个⾓度看,教堂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雄伟,最美丽的建筑之⼀。它们或⾼贵典雅,或雍容华贵,或处于都市,或隐于郊外,构成世界上最震撼⼈⼼的⼈⽂景观。世界⼗⼤教堂之(1)德国科隆⼤教堂科隆⼤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也可以说是世界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建筑。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科隆⼤教堂列⼊《世界遗产⽬录》。科隆⼤教堂是哥特⼈的杰作,始建于1248年,经过632年,⼀直到1880年才建成,⼯程规模浩⼤,⾄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到1880年10⽉15⽇,科隆⼤教堂举⾏了盛⼤的竣⼯典礼。当时,它以其157⽶⾼的两个塔楼荣膺世界最⾼建筑物的美誉,是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教堂的周围还有⽆数的⼩尖塔。科隆⼤教堂是德国最⼤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教堂”,⼜称“圣彼得⼤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科隆⼤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它与巴黎圣母院⼤教堂和罗马圣彼得⼤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宗教建筑。夜⾊中的科隆⼤教堂最为壮观,装在四周各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道道青蓝⾊的冷光,照在宏伟的建筑上,蓝莹莹的璀璨晶亮,仿佛嵌上了蓝⾊的宝⽯,染上了绮丽的神秘⾊彩。教堂中央的双尖顶直剌云霄,⼀连串的尖拱窗驮着陡峭的屋顶,整座教堂显得清奇冷峻,充满⼒量。世界⼗⼤教堂之(2)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河畔,是世界上最⼤的哥特式建筑,1547年成为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议会⼴场西南侧,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忏悔者”爱德华建造,并于1065年被封圣。亨利三世为了纪念爱德华,发誓建⽴⼀座哥特式更加威严的教堂,致使原来的结构所剩⽆⼏。从13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的国王们个个为其设计献⼒,结果把它弄成了各种风格的⼤杂烩。如此观察,它与今⽇的英国王室倒是相配——他们也是出⾃⼤量不同的祖源,⽽长久以来都将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教区本堂”来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英国享有⾄⾼⽆上的地位,它是英国王室专属礼拜堂、1066年以来⼏乎所有英国国王的加冕教堂、王室婚礼教堂,王室的⼀切重⼤仪式都在这⾥举⾏。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世界⽂化遗产。
论珂勒惠支的艺术特征
论珂勒惠支的艺术特征
:
珂勒惠支作为黑森林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重要的建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位著名的德国活跃建筑大师,珂勒惠支一贯采取一种抽象、几何化的建筑风格,其都极显得极具风格。
在舞台设计方面,珂勒惠支始终秉持着超前的视觉思维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他
采用几何形状建立建筑空间,重视简约。特别是他应用简洁的几何图形把建筑空间社会理论融入建筑面貌之中。他注重使用视觉和空间关系,对局部和全局空间建立统一性,具有鲜明的视觉冲击,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珂勒惠支更多以大自然以及最古老的建筑为灵感,赋予他的作品一种灵
性的格调,使空间的体验从宏观层次较好的实现。结合几何图形与向日葵相片的灵感,他利用空间的连接突出自然的视觉美感。
总的来说,珂勒惠支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多方面的独特性,从几何形状的空间组织,大自然的影响,以及灵活的设计理念,让他提出了一种融合人文、自然、抽象和几何的独特建筑风格,受到了前辈们的高度称赞与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德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合分,终于形成了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德国,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个性。南德巴伐利亚地区处处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罗克式建筑,表现的是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世俗情趣。在北德则多是庄重严谨哥特式建筑,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各地的建筑是与其地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但单就古堡教堂的建筑风格而言,除地区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建筑的时间差别,因为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可分为罗曼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的各种风格。
一、罗曼式风格
罗曼式(Romanik),又叫罗马式,是从9到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罗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罗曼式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罗曼式的建筑风格是外表轮廓分明,门窗和拱廊采用半圆型、桶型或交叉拱顶,给人一种厚实、坚固、稳重的感觉。塔高96.75米的施佩耶尔的纪念教堂就是德国最大的罗曼式建筑。
二、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Gothic)是13到16世纪流行的建筑风格。它最先在法国出现,随后传入德国并发扬光大。哥特式建筑大部分是教堂,也有市政厅等世俗建筑。比如地处南德巴登-符滕堡州的弗赖堡大教堂,建于1340年,是哥特时期欧洲最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筑,它与科隆的圣·彼得大教堂同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卷,造形挺拔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另外,北德各地还建有不少砖砌的哥特式教堂。
三、文艺复兴式
文艺复兴式(Renaissance)是随着人文主义思潮出现的建筑风格,最先在意大利兴起,从16世纪初开始,在德国流行了百十年左右.它在建筑轮廓上讲究整齐、统一、合比例与条理性,构图中间突出,两边对称,窗间有时设壁龛、雕像.在德国文艺复兴式主要用于世俗建筑,如市政厅、宫邸和富商宅第.在Würzburg 最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当属有400多年历史的Alte Uni,Festung Marienberg 也曾在17世纪初按照Julius Echter的意愿建成了文艺复兴风格.
四、巴洛克式风格
巴洛克(Barock)艺术风格起源于意大利。德国建筑师把意大利巴洛克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主要用于教堂和宫殿廷建筑。作为巴罗克和洛可可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班茨、埃塔尔修道院的教堂、十四圣者大教堂及施泰因嘉顿附近的维斯教堂。
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重于内部的装饰.其全体多取曲线,常常穿插曲面与椭圆空间。放荡不羁,极尽奢华是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巴洛克建筑里装饰满了壁画雕塑。企图以丰富多变的风格炫耀人们的视觉,并用夸张的纹样形式.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
五、古典主义风格
古典主义(Klassizismus)流行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效法的榜样。采用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是其中之一,它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
六、其他地方色彩的风格
德国的地方建筑风格16世纪初,德国建筑地方性很强,迟迟不能形成有影响的风格。建筑平面布置不整齐,没有内院,体形自由。底层采用砖石,楼层采
用木构架,构件外露,安排得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屋顶特别陡,里面有阁楼,开着老虎窗。圆形或八角的楼梯间凸出在外,上面戴看高高的尖顶,也有楼层房面的局部悬挂在外面冠至尖顶的样式。6世纪后,受意大利影响逐渐明显,柱式被广泛采用,构图趋向整齐,风格趋向一致。德国南部建筑大多为北意大利式样,西北部比较接近于荷兰式样,北部较多地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传统。18世纪后,德国建筑移植了法国建筑艺术,兴建了一批公共建筑。这些建筑部具有独创性,有强烈的德国特色,室内装饰达到很高的水平,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题材和手法与墙式混合任一起,变得毫无节制。
七、德国与中国的建筑风格对比
历史上,中国建筑在艺术特色和技法上重视中外交流,曾对日本、朝鲜、越南和蒙古等国建筑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现代的中国建筑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也借鉴西方的艺术特色,兼容并收,不断发展。
对比德式与中式建筑,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中国不同的地域也有着截然相反的建筑风格。比如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偏向于现代风格的建筑;比如古城西安,积淀着上千年中国历史的城市,更偏爱用仿古性的建筑来保持她的古朴;比如乌鲁木齐,聚集了多个民族的地域,汉文化与多种民族文化融合而衍生出特立独行的建筑。
当然,中国建筑较之德国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鲜明特点。中国建筑是辉煌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起组成了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要方式,合理运用建筑比例、尺度、节奏、均衡、层次等艺术手段,其总体风格是古朴、典雅和静谧,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美学倾向。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为主;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调;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