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已亥杂诗课件(共18张PPT)(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已亥杂诗课件(共18张PPT)(1)](https://img.taocdn.com/s3/m/7a605a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f.png)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
·
古代文学作品的用字一般都是根据出处版本确定。在龚自珍本集的清光绪二十三年万本书堂刻本《定庵全集》中,写作“人材”;在今人权威点校本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亦为“人材”。并且,在《汉语大词典》中“不拘一格”及“人一材”词条下,均引用了“不拘一格降人材”一句。而“人才”与“人材”意义虽同,但目前未有权威可靠的出处,因此用“人材”更为妥当。
成果展示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借助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有的老百姓……
我劝的谁?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15首诗,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破旧立新,抵制外来侵犯,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由于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多是咏怀和讽喻之作,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也惊醒了很多众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因何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
己亥杂诗1到10首原文
![己亥杂诗1到10首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4a28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3.png)
己亥杂诗1到10首原文己亥杂诗(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
花开满地是春寒。
桃李芬芳香满园,
莺声燕语乐无边。
己亥杂诗(二)
春雨绵绵润芳草,
绿意盎然满山坡。
蝴蝶翩翩舞翠蛾,
花香袭人心欢歌。
己亥杂诗(三)
夏日炎炎骄阳照,
汗水滚滚浸衣襟。
荷叶倩影披翠绿,
蜻蜓翩翩戏水中。
己亥杂诗(四)
秋风瑟瑟吹黄叶,
枫叶红艳似火焰。
稻谷金黄迎丰收,
农人欢歌笑开颜。
己亥杂诗(五)
秋雨绵绵润田园,稻穗丰满喜丰年。
蓝天白云映秋色,丰收带来幸福田。
己亥杂诗(六)
冬日寒风吹雪花,白雪皑皑铺大地。
人们穿越雪原行,寒冷之中展勇敢。
己亥杂诗(七)
冰雪覆盖整座山,寒风凛冽刺骨寒。
松柏挺立抗寒冷,冬日景色别有韵。
己亥杂诗(八)
春风吹绿江南岸,桃李芬芳满园香。
蝴蝶翩翩舞翠蛾,春天的美景无边长。
己亥杂诗(九)
夏日炎炎骄阳照,汗水浸湿衣襟袖。
荷叶倩影披翠绿,
夏天的美景心欢喜。
己亥杂诗(十)
秋风瑟瑟吹黄叶,枫叶红艳如火焰。
收获季节丰收来,秋天的美景心欢颜。
己亥杂诗全集
![己亥杂诗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af634d2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f.png)
己亥杂诗全集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所撰写的一部诗集,记录了他对社会风俗、人情世故、自然景物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以下是己亥杂诗的一些作品示例:
《杂咏:蜜蜂》蜜蜂穿花入翠楼,深院静听蜂声稠。
蜜甜花香知几许,蜂舞蝶翻绕枝头。
《杂咏:竹》竹影寒来鸟声住,绿丛丛处是人家。
坐看红尘沧海上,依旧心灵自在华。
《杂咏:雨》细雨蒙蒙湿破帘,疏窗斜影入书卷。
风飘雨洒凉如水,宝剑无锋水已寒。
《杂咏:山泉》山泉潺潺似诗声,千石万斛润心灵。
清冽如镜映高峰,溪流飞瀑奔向前。
这些作品展示了纪晓岚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己亥杂诗全集收录了纪晓岚众多的诗作,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题材和主题,展现了他丰富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已亥杂诗》意思与注释
![《已亥杂诗》意思与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d67d3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d.png)
《已亥杂诗》意思与注释1. 《己亥杂诗》里好多诗句含义可深啦!就说“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句吧,意思就是整个国家要焕发生机就得靠疾风迅雷般的力量呀!就像一场及时雨能让干涸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一样。
注释呢,就是详细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呀。
你想想,要是不理解注释,咱能真正懂诗吗?2. “浩荡离愁白日斜”,这句说的是那离愁啊浩浩荡荡,太阳都快西斜啦!注释就是帮助我们搞清楚“浩荡离愁”具体是啥样的感觉。
这就好比你面对一大堆要做的事情,那种压力山大的感觉,懂了吧?3. “吟鞭东指即天涯”,哇,诗人挥着鞭子指向东方,就感觉像到了天涯一样呢!注释会告诉你“吟鞭”是什么,“天涯”在这里又代表着什么。
这就好像你站在山顶,一下子觉得视野好开阔,仿佛能看到世界的尽头呀!4. “落红不是无情物”,哎呀呀,飘落的花儿并不是无情的呀!注释会细致地讲解这里的“落红”有着怎样的寓意。
这就好像一个人虽然离开了某个地方,但他的心还在那里呀!5. “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儿落了会变成春泥来滋养花朵呢!注释会让你更清楚“春泥”“护花”的意义。
这就跟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无私地守护着呀!6. “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要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呀!注释会解释“不拘一格”具体是怎么个不拘法。
这就好像一场比赛,不能只看一种标准,要多方面考量选手,对吧?7. “万马齐喑究可哀”,所有的马都沉默了,这多可悲啊!注释会让你明白“万马齐喑”所营造的氛围。
这就好像一个原本热闹的地方突然变得安静无声,多让人难受呀!8.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都想劝老天爷重新振作精神呢!注释会解读这里的“天公”代表着什么。
这就像我们希望某个重要的人能打起精神来做事一样。
9. “风雷”在诗里可不简单呀,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呢!注释会详细说清楚“风雷”的象征意义。
就好比一阵强风可以吹走乌云,带来光明呀!10. “生气”也不是咱平常说的生气哦,是生机、活力的意思呢!注释会仔细解释。
这就好像一个地方有了生气,就变得充满希望啦!我觉得呀,理解《己亥杂诗》的意思和注释真的超重要,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能看到好多精彩的东西呢!。
四年级的己亥杂诗
![四年级的己亥杂诗](https://img.taocdn.com/s3/m/79bd46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e.png)
四年级的己亥杂诗一、原文及注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2. 生气:这里指生机勃勃的局面。
3. 恃(shì):依靠。
4. 风雷:风、雷一般是巨大变革的象征,这里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5. 万马齐喑(yīn):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喑,沉默。
6. 究:终究、毕竟。
7. 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 重(chóng)抖擞(sǒu):重新振作起来。
抖擞,振作精神。
9.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二、诗歌赏析。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他热切地希望社会能够出现巨大的变革,期待朝廷能够打破常规选拔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来改变国家毫无生气的现状。
2.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的运用。
- 诗的前两句中,“九州生气恃风雷”把变革社会的力量比作风雷,形象地写出了只有依靠风雷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万马齐喑究可哀”则把当时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人们不敢说话、沉闷压抑的社会现状比喻成万马齐喑的局面,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可悲。
- 抒情方式。
- 诗人直抒胸臆,在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他以劝说天公的口吻,呼吁打破常规,选拔更多的人才,这种抒情方式使诗歌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直接,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d284c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5.png)
龚⾃珍在⽂学和政治上都颇有成就,多通过⾃⼰的诗歌创作表达对祖国江河的关爱和对清政府的⼤胆批判,除了诗歌,在古⽂上也颇有研究。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龚⾃珍《⼰亥杂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边⽆际的离愁中,眼看⼣阳⼜西下了。
②句:⾃⼰离开京师回南⽅,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情的东西,它怀恋⼤⾃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长,作者以落花⾃⽐,寄托了要培植⼈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的怀抱。
⼆、赏析: 《⼰亥杂诗》共315⾸。
⼰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年,当时龚⾃珍辞官南归,后⼜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
本⽂选⾃《⼰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浩荡”⼀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民⽣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去的情景。
“⽩⽇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薄西⼭。
这⾥不说“⼣阳”⽽取“⽩⽇”,正好与作者当时的⼼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的⽬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从这⼀句,我们可以想见:诗⼈在傍晚时分,⽴在马上,⾯向故乡,翘⾸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此时诗⼈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情之物,⽽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然的循环法则来⾃⽐,表⽰⾃⼰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句话,传达出诗⼈“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坚定的决⼼,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骥伏枥,志在千⾥”。
主要成就 政治 《⼰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己亥杂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己亥杂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803e3ebe23482fb4da4cb8.png)
己亥杂诗体裁:诗题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作者:名字:龚自珍年代:清代描述:辛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翻译: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原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龚自珍所处时代是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代。
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这即是其中一首。
赏析二:艺术特色“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到处是一种沉闷气氛。
这里用典。
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
”“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结束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
“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
己亥杂诗名词解释(一)
![己亥杂诗名词解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6ef06f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c.png)
己亥杂诗名词解释(一)己亥杂诗名词解释1. 己亥•己亥:又称壬子,是十二地支之一,代表中国农历的第十二个时辰,通常指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己亥杂诗:所谓己亥杂诗,就是在己亥时创作的一种杂诗。
己亥杂诗又名“疾风篇”,是中国古代文人在己亥时兴起的文学创作活动。
2. 杂诗•杂诗:指诗人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叙事抒怀等内容时,不受限于特定的体裁或格式,具有较大自由度的一种形式。
•杂诗的特点:杂诗不拘泥于格律、词藻等要求,反而更加注重个性化、自由化的表达。
它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的内心感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化。
3.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述诗句中的专有名词或特定概念,作者会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名词解释的作用:名词解释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等背景信息,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深度。
4. 举例解释•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指秋天的水景,长天指无边无际的蓝天。
这句诗通过“秋水”、“长天”这两个名词的解释,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秋季的广袤无垠的景色。
•层峦耸翠,千山起伏:层峦耸翠形容山势的层次和山林的绿色。
千山起伏则指山峦的连绵起伏。
通过这两个名词的解释,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秀美壮观的山水画面。
5. 结语以上是对“己亥杂诗名词解释”的相关名词以及举例的解释说明。
己亥杂诗作为一种自由度较高的创作形式,名词解释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正是因为名词解释的存在,己亥杂诗得以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
己亥杂诗龚自珍
![己亥杂诗龚自珍](https://img.taocdn.com/s3/m/7290ea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5.png)
己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呤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己亥杂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组诗,这首诗选自其中第五首。
首句:“浩荡离愁”是说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白日斜”是写景。
此句可译为,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带着无边无际的愁绪离开京都.第二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即向东。
“天涯”即指自己的家乡,诗人当时住在广东,相对于京城来说,距离遥远,即有天涯之意。
此句可译为,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最后两句: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人民。
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护花(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龚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鸦片战争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广大无边。
“白日斜”,夕阳西斜。
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
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
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
“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
”这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
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
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
“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
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译文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4925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2.png)
《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译文(最新版)目录1.《己亥杂诗》的作者及背景2.诗歌的主题和意义3.诗歌的翻译及翻译者4.诗歌中的象征意义5.诗歌的启示和影响正文《己亥杂诗》是我国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所创作的一组诗歌,包含了多首描绘社会现象、表达诗人情感和思考人生的诗篇。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末年,那时国家内忧外患,社会风气堕落,人民疾苦。
他以诗歌为武器,揭示社会黑暗,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期振兴中华。
在这组诗歌中,龚自珍以九州生气恃风雷为主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九州,古代称中国地域,这里代指整个国家;生气,即生气勃勃的局面,这里表示国家繁荣昌盛;恃,依靠,这里表示依赖;风雷,自然界的现象,这里象征变革的力量。
诗人通过这一主题,呼唤国家变革,表达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己亥杂诗》中的一些诗篇被翻译成英文,译者为许渊冲。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将龚自珍的诗歌翻译成英文,使之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组诗歌的魅力。
在翻译过程中,许渊冲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韵律,使翻译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运用了许多象征意义,如“九州”、“风雷”等。
这些象征意义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例如,“风雷”象征着变革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变革的渴望;“九州”则代表着整个国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己亥杂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启发了人们去思考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责任,还让后来的诗人学到了许多艺术技巧。
这组诗歌传达出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同时也表达出对社会黑暗现象的强烈不满。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c15f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3.png)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
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民生活困苦不堪的不满和批判。
龚自珍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总结现实生活,表达他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例如《己亥杂诗》中第八十七首,“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龚自珍的诗风多样,既有激昂豪放的一面,也有深沉婉约的一面。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语言明快,感情真挚。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龚自珍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的诗意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8e39a50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b.png)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的诗意(原创版)目录1.引言2.《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3.《己亥杂诗》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诗意解析4."九州生气恃风雷"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5.结论正文1.引言《己亥杂诗》是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 315 首,记载了作者在己亥年(1839 年)间的见闻和感受。
这组诗歌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中,《己亥杂诗》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才的渴求,具有深刻的诗意。
2.《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己亥年,是清朝道光十九年,当时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龚自珍,字虹生,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他是清朝末年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文学家,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以诗歌抒发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
3.《己亥杂诗》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诗意解析"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句诗意味着: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这里的"九州"指的是中国,"生气"是指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而"恃风雷"则暗喻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作者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呼唤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振兴国家。
4."九州生气恃风雷"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九州生气恃风雷"这一句诗,表达了龚自珍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渴望和对人才的渴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振兴国家,而这需要涌现出大量的人才。
作者呼唤风雷般的力量,正是希望这种力量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促使他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5.结论《己亥杂诗》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表达了龚自珍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才的渴求。
己亥杂诗古诗意思全解
![己亥杂诗古诗意思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dedaa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1.png)
己亥杂诗古诗意思全解
以下是为你生成的内容:
**《己亥杂诗》其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句诗说的是整个国家要焕发生机就得依靠疾风迅雷般的变革呀,可现在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实在是太可悲啦!就好像一个原本充满活力的班级,突然变得沉默不语,那多让人无奈呀!你想想看,要是社会一直这样沉闷,那怎么能进步呢?
**《己亥杂诗》其二**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哎呀呀,诗人这是在呼喊老天爷呀,让它重新振作精神,不要老是用一种模式来挑选人才呀!这不就像一场比赛,如果规则太死板,那有才能的人不就被埋没了吗?这多可惜呀!我们难道不应该给各种人才都提供机会吗?
**《己亥杂诗》其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些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呀,它们变成泥土来滋养花朵,多伟大呀!这就好比我们的老师,虽然退休离开了岗位,但他们曾经的教导却像春泥一样滋养着我们成长,难道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己亥杂诗》这些诗句真的太有深意啦,值得我
们好好去品味和理解呀!。
五年级上己亥杂诗
![五年级上己亥杂诗](https://img.taocdn.com/s3/m/a95f93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f.png)
《己亥杂诗》原文、译文、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清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
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 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充州、青州、
生气:生气勃州。
恃 (shi) : 依靠。
万马齐暗: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暗 (yin) ,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
抖擞: 振作,奋发
降: 降生,降临。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 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花初) 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 ,振霞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 志、治国之略,但是什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甘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 中。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 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 隆人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灭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 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人自注说明了 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 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龚自珍《己亥杂诗》拼音版及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拼音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e6c32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6.png)
龚⾃珍《⼰亥杂诗》拼⾳版及赏析龚⾃珍《⼰亥杂诗》拼⾳版及赏析 赏析,是⼀个汉语词汇,拼⾳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根据⾃⼰的思想感情、⽣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为⼤家带来了龚⾃珍《⼰亥杂诗》拼⾳版及赏析,欢迎⼤家参考! 《⼰亥杂诗》 作者:龚⾃珍 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 九州⽣⽓恃风雷, 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万马齐喑究可哀。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óng dǒu sǒu 我劝天公重抖擞, bù jū yī gé jiàng rén cái 不拘⼀格降⼈才。
译⽂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挥,感觉就是⼈在天涯⼀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还能起着培育下⼀代的作⽤。
注释 本⽂选⾃《龚⾃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波,也指作者⼼潮不平。
浩荡:⽆限。
吟鞭:诗⼈的马鞭。
东指:东⽅故⾥。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者为尊贵,因此落花⼜称为落红。
花:⽐喻国家。
即:到。
赏析 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亥),是诗⼈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辞官南归故⾥,后⼜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部堪称绝唱的⼤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作。
这⾸诗则表现诗⼈辞官的决⼼,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改⾰理想的崇⾼精神,语⽓乐观,形象很⽣动,极富有艺术魅⼒。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https://img.taocdn.com/s3/m/e958689c51e79b8968022631.png)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 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 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 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 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 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 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 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 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 万马” 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 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 刻,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 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 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 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 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己亥杂诗① 己亥杂诗① [清]龚自珍 九州②生气③ 风雷,万马齐喑⑤ 可哀。 九州②生气③恃④风雷,万马齐喑⑤究⑥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⑦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⑦,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①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二首。 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二首。 ②九州:中国。 九州:中国。 ③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④恃:依靠。 依靠。 ⑤喑: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 ⑥究:终究,毕竟。 终究,毕竟。 ⑦抖擞:振作精神。 抖擞:振作精神。
己亥杂诗龚自珍翻译和原文实用1份
![己亥杂诗龚自珍翻译和原文实用1份](https://img.taocdn.com/s3/m/b9bf897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4.png)
己亥杂诗龚自珍翻译和原文实用1份己亥杂诗龚自珍翻译和原文 1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
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吟鞭:诗人自己的马鞭,这里吟鞭指向,指诗人所去的方向。
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
化作春泥:变成春天的泥土。
要是这么大的__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__。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__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__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__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__才__。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__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__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__。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__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写作特色:这首小诗将__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__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