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课 程 是 中 职 学 校 面 向 非 计
是千篇一律 , 基 本 上 是 Wi n d o w s 操作系统和 O ic f e 办公软件为主 , 根 本 不 考 虑专 业 需 求 和 行 业 特 点 。 这 样 虽 然 方便 了 教 师 的教 学 ,但 却 使 得 学 生 所 学 内容不 能 与 专业 需要 相 结 合 。
计 算 机 技 术 发 展较 快 ,所 以计算 机 应 用基 础 课 程
3 课 程 改革 的 思 路 及 建 议
笔 者 在 总 结 了 自 己 多 年 从 事 计 算 机 基 础 教 育 的 经 验 .充 分 汲 取 了从 事 计 算 机 基 础 教 育 多 年 的 教 师 意 见 , 了 解 了 目前 职 业 社 会 对 毕 业 生 计 算 机 操 作 技 能 要 求 的 基 础 上 ,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的计算机水平也不一样 。计算机水平层次不 同的 学 生 集 中在 同一 班 级 里 ,教 师 如 果 采 用 一 刀 切 的
教 学 模 式 。计 算 机 水平 好 的学 生 就 会 抱 怨 所 教 授 的知 识 过 于 简 单 ,计算 机水 平 较 差 的学 生 却 会 感 觉无 法 消化 。这 样 的教 学 方式 不 仅 会 给 教 师 教 学 造成 一 定 的 困难 。 其 教学 效 果 也不 会 很理 想 。
教 学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并对 其进行探 讨 , 并结合本校 实际探 索教 学改革的路 径 , 提 高学生 岗位适 应能力的 综合
素质 . 达 到 职 业 教 育 的 真 正 目的 。
[ 关键 词 ] 计算机应 用基础 中职 学校
教 学改革
1 中职计算 机应用基础 课程教学现 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摘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模块化教学作为许多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打破常规的完整课程体系,突出实际操作。

本文用自己的模块化教学实践,浅析在模块式教学取得的效果、碰到的问题以及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相关领域从业者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当今时代,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使用微型计算机编辑文件、制作报表、查阅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设计产品展示、召开网络视频会议,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快速高效地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中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正是为达到以上目的而开设的。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很适合。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应减少理论部分的课时,增加实践课所占比例。

在考核方式上,应采用动手操作与上机操作的形式,另外,也可以将一些教育部和劳动部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的形式。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知识单元模块+过程能力型考核为模式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1 按知识单元划分课程模块1.1 操作系统模块基本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训练;鼠标使用的技能训练;键盘使用的技能训练;在操作系统下文件操作的技能训练;文字输入方法的技能训练;文字录入速度的技能训练;操作系统初级环境配置的操作。

本模块的目标: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具备熟练使用键盘和鼠标的能力,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文字的录入,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能够在操作系统下完成各种工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析

动者 , 其思想与观念有悖于学生 主体性 发挥 , 同时 , 在其教学模式 的影 响下 , 计算机教 学往往 以书本教学展 开 , 而在多媒体 的使用 上, 也仅仅是将教材搬上媒体 , 忽视 了教学 的操作性 , 必定不能实 现学生 自主性学 习 , 进而影 响了教学效果 的实现。针对于其教学 问题 , 在师生角色进行换位 改革 , 具体表现在 : 其一, 转变教师 角色 。教 师要 树立教学 主导者 、 课 堂组 织者 与管理者 的理念 , 改变传统全盘授课 的观 念 , 下放权力 , 将教学主 体转 移到学生 身上 , 以实现学 生主体性 的发挥 。其 二 , 转 变授课 方式 。计算 机多 以 Wi n d o w s 系统为 主 , 其具有 可视操作 性 , 为实 现人 机对话提 供了 良好条件 , 而在其功 能的影响下 , 很 多复杂性 理论 以形 象化 、 直 观化 的操作 实现 , 这 就将抽 象变 为形象 , 以演 示、 操作 、 讲解 的形 式进行授课 , 其效 能远 远超越了 口述操作 。其 三, 实现师 生互 动 。和谐 的 师生关 系是实 现高效 课堂 的关 键 因 素, 在现代 中职计算机教学 中 , 要 以“ 问题设 置— 一 隋境创设—— 师生互动 ” 的方式进行 , 首先借助生活热点 、 新闻趣事 、 现 实材 料 、 医学专业 特点 等 , 进行 问题创设 , 以激发学生 的学 习情趣 , 进而在 其刺 激下 , 将学生带 进课堂 , 通过 问题深入—— 问题解答— — 问 题质疑——解决 问题的思路 , 将学生 的思维步步提升 , 同时 , 在其 影 响下 , 实现师生 间的互动协 作 , 以提升学生 独立思考 和解决 问 题 的能力 。 2 树立人本观念 , 实现学生主体性 在人机教 学环境下 , 计算 机教学仍要 以学生为 主体 , 以学生 的心 理需求 为根本 出发 点 , 积极 采用多 种教学方式 , 来 实现学生 学 习效能 , 在具体 改革 实践 中 , 面 向学 生 的好 奇心 、 求 知欲 等取 向, 通过对教学 内容 、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的改革 , 有效推动教学

中职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尝试——“知识模块化+交互式训练+考核评价”模块化教学

中职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尝试——“知识模块化+交互式训练+考核评价”模块化教学

【 关键词 】 知识模块化 ; 交互式训练 ; 考核评价
0前 言 .
作 , 档的格式化操 作 , 格 的基本操作 , 入 图片和图表混排操作 , 文 表 插
模 操 上 好 “ 一 堂 课 ”是 教 学 好 与 坏 的重 要 保 证 。 第 。 在第 一 堂课 上 , 学 文 件 打 印 和 打 印预 览 ( 拟显 示 ) 作 等 。 对 预期效 果 : 生能掌握 wr 学 od的 基本 操 作 , 档 的建 立 和格 式 化 操 文 习 该 课 程 的必 要 性 及 重 要 性 老 师 要 详 细 阐述 , 目的 是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表 兴 趣 及 学 习 紧 迫 感 。 可 以把 该 课 程 的教 学 设 计 思路 对 学 生 进行 说 明 作 , 格 的基 本 操 作 。 并 ( 下 图 )使 学 生 对 本 课 程 有 个 大 概 的 认 知 度 , 便 以 后 学 生 对 学 习 见 , 方 进度的掌握。
概念 和 基本 操 作 。 预 期 效 果 : 生 掌 握 计 算 机 网络 的 概 念 、 类 及 I 的 基 本 设 置 、 学 分 E
第兰‰ 缘合謦攘评惰
网 页 中 文件 的 下 载 、 页 的保 存 、 藏 夹 的 使 用 。 网 收

这是 课 堂 教学 改 革 的 主 体 环 节 。 在 这 一 环 节 中 . 师 要 把 基本 目 教 这 一 环 节 是 进 行 课 堂 教 学 改革 的前 提 , 是 教 学 设 计 中 的 第 一 轮 也 标 分 解 成 为 相 当 于 知 识点 或 技 能 要 点 的 若 干 子 目标 。 师 根 据 各 个 子 教 教 学 , 要 以学 生 学 到 知 识 为 主 , 识 点 尽 量 全 面 。 们 结 合 模 块 化 教 主 知 我 目标 来 设 计 作 业 , 教授 学 生 的 独 立操 作 技 能 。但 设 计 的子 目标 必 须 注 学 的思 想 ,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及 统 考 要 求 , 课 程 划 分 为 6个 教 并 把 意 以下 几 点 : 学模块 : 1 对 性 . 针 1计 算 机 基 础 技 术 模 块 . 将 每 一 模 块 中一 系列 的单 项 技 能 融 于 子 目标 之 中 。 目标 的 实 现 子 学 习 目标 : 解 电子 计 算 机 的特 点 、 展 和应 用 领 域 ; 识 电 子 计 了 发 认 方 式 可 以采 用 下 达 任 务 书 的形 式 、 可 采 用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形 式 。 每 也 算 机 系 统 的 组 成 和 微 型 计 算 机 的基 本 配 置 ; 解 数 据存 储 基 本 单 位 的 理 模 块 及 教 学 单 元 的 目标 和要 求 都 明确 而 具体 . 教 师 和 学 生 对 预 期 使 基 本 概 念 和 计 算 机 的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 握 常 用 存 储 设 备 和 外 部 设 备 的 掌 达 到 的 目标 和 结 果 都 非 常 清 楚 。 只有 教 师 和 学 生 紧 紧 围 绕 教 学 目的 和 使 用 和 维 护 方 法 ; 练 掌 握 键 盘 的 操 作 ; 解 计 算 机 系 统 的安 全 知 识 。 熟 了 要 求 进 行 协 同活 动 , 住 教 与 学 的主 要 矛 盾 . 的 放 矢 , 可 能 在 最 短 抓 有 才 预 期 效 果 : 生 能 正 确 的 开 关 机 、 本 的 打字 输 入 、 算 机 基 础 知 学 基 计 的 时 间 内收 到 预 定 的东 惠州 广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 鼠标操作而变得直
观、 便捷 。这些软件 的应用与操作 , 使用 传统的黑板上 课是无 法向学生讲解明 白 的, 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 。 换言 之, 就是现在计算 机已经 发展到 了“ 示 演 +操作 +讲解” 的授课方式。实践教学证 明, 在采用 多媒体进行教学后 , 由于有 了 同步的演示 ,学生 可以对老师讲授的知
趣 。 堂 缺 乏 师生 问 的互 动 , 生 学 习 被 课 学 动 , 学效 果 难 免 不 佳 。 教 ( ) 代 的 教 学 形 式 二 现
教 师 自主 发 现 、 计 , 可 以来 自学 生 互 设 也
操作训 练、 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 , 讨 了 探 如何在计算机应 用基础课程教 学中进行 改革 ,最终提 高学生的 岗位适应 能力的
很少 , 选择余 地不大。 中职学校以前 曾选
用过专科 院校 的教 材 ,但 由于两者在培 养 目标上存在着差别 ,前者 培养 目标 是 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 ,后者 多偏 重于理 论知识研究 。中职学生在学 习中感到 理 论性强 , 压力 大 ,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正 因为如此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材 选 择上 应考 虑选 择 由中职学校编写的适 合 中等职 业技 术 学校 教 学特 点 的 内容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它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随着计算机应用 的推广 与普及 ,一般 的 应用操作 、文字处理 已经成 为一种 必备
的基本技 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 目 前 中职学校各个专业必开的一 门公共基
础 课 程 ,它 既 能 培 养 学 生 操 作 计 算 机 的
98( . 1. . 6 8 9 C) 0 1 50 2 0 4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 的时代 , 计 算机 已经深入到人们 工 作、 学 习和生活 的各个领域 , 计 算机应 用能力 已成为 中职生 知 识 和能力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 济全 球化速度 的加快 ,
我们 已认识到 由“ 中国制造 ” 转变为“ 中国创造 ” 的重要性 。要培
为 中职学校学生必修 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 。 该课程 的教学任务是 使学生 掌握 必备 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 能 , 培养 学生 应用计算机解决 工作 与生 活中实际问题 的能力 ; 使学生初 步具 有应用计算 机学 习的能力 ,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 习奠定 基础 ; 提 升学生应 用计算机技术 查找资料 的能力 , 使学 生了解
大学 , 2 0 0 4 .
用形成性评价 和终结 性评 价相结合 、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相结 合形式 。对 学生不去简单地作横 向比较 , 而是注重每名 学生 的 纵 向发展过 程 , 根据学生成绩 的进步情况评价其学 习效 果。这

【 4 】 肖莉 . 论 生本教育理念下 的中职数学课堂 教学改革 【 D 】 . 长沙 : 湖南师
的评价 , 能力和技能形成 的评价 ; 既有情感 的评价 , 又有思想 道 德 的评价 。 评价 的形式也应 多样化 , 不能局限于一张试卷 , 应采
『 1 1 教育部冲 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 程和部分专业 技术基础 课程 教学 大纲汇编【 M 】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2 0 0 0 . 【 2 ] 张彩霞. 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设 计数学教学 的改革 与研 究【 D 】 . 苏州: 苏州大学 , 2 0 0 8 . 【 3 】 张成贵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后 进生转化策 略研究【 D 】 . 兰州: 西北 师范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初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初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初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分别探讨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

最后在总结了本文探讨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初探的启示,展望了该课程教学的未来,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为未来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教学初探、未来展望、启示、总结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备的基础技能。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职教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研究背景即是探究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当前,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往往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师生互动不足,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了解研究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分析问题所在,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计算机技术素养。

研究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背景和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分析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其未来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课程教学初探的启示与展望,可以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中职教育普片面临生源基础差、行为习惯差以及人们传统观念一时难以转变的局面,因此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家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我国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开学初我们有针对性的对我校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卷调查,借此分析教学对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

有的学生(大多为男生)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接触计算机比较频繁;有的学生基本上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基本操作;而个别学生甚至还不会开机关机,更不用说打字及使用软件了。

对计算机水平差别如此之大的教学对象,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以供交流和探讨:一、开展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健康、自信的心理状态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我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法,把握差异,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首先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成立学习小组,每组都包括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弱的同学,并选出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老师。

其次教学过程中按难、中、易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任务,譬如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易”级任务作为学习的起点,完成该级别的任务就算达到了学习目标,鼓励同学们在完成较易任务的基础上应继续研究较高级别的学习任务。

二、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所培养的应该是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学生。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除了学生本身对该课程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教师在课上的精心准备,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深度教学论文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深度教学论文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深度教学的探究【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原有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现状、教学的需求,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本人对于把握当前学生心态及深化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认知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现总结如下,与广大同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度教学探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计算机教育在各国备受重视,计算机知识与操作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课程之一,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中职毕业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中职学校生源构成及教学现状两年来,通过问卷调查,我对入学新生进行了专业统计:5%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15%的学生是在家庭、网吧通过游戏、聊天了解计算机的使用,有80%的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有了一些简单掌握,在这80%里有10%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某些应用方法已经掌握的比较熟练了,只是不够系统和规范。

这个统计数据表现了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性,少数学生在初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

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下放到中小学。

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呈现出较大差异。

这样的差异使得基础好的同学觉得内容太简单,不愿听,而基础差的同学又感觉内容较难,跟不上教学进度,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学习信心,长此以往,教师无法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自然也就没有教学效果。

从教学内容来看,现在主流教材的内容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和internet的应用。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摘要]: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如果按传统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先讲后练的方法,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为他们后续学习计算机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材整合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一、教学目标的定位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甚至能够联想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对比分析当前任务目标,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积极地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比如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首先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下一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学生在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后步入工作岗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

2.积累学生的实战经验。

①积累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应用经验。

②积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办公软件的应用经验。

③积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故障检测和排除的处理经验。

④积累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经验。

⑤积累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与操作经验。

二、整合教材,趣味先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章节顺序通常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word、excel电子表格、多媒体软件应用、powerpoint 幻灯片。

这样的顺序,对一个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也许是较合理的顺序,但对一个基础很差、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往往是很难入门的。

技校考试一般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教什么内容考什么内容,这就给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留下了很大的自由空间,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安排教学内容顺序。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引言
机这种实践性较强 的课 程 ,教学 内容 和知识结 构的应用性 、实 多同学在义务教育 阶段 就已经 接受过计算机 的简单培训 ,但是 践性 、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 跟不上新技术 的发 展和变化 ,缺乏 由于个人 接受 能力 、地域 、家庭环境等方 面的差异 ,导致 学生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 的培养 ,仅能使学 生完成中等专业 的计算 机水平 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 区学生入学前计算 机水 平存
习动机内容不知所以然 , 从而造成在听课中注意力不集中,课
堂 秩 序 混 乱 ,以 至 于 教 师 花 费较 多 时 间 纠正 课 堂 纪 律 和讲 述 学 当前 ,许多 中等职业 学校无论从教学模式 还是教学结构的 习的重要 性 ,最后 出于完成教学任务 的需要 ,往 往采用 “ 注入 安排 ,均不能适应职业技术 人才培养 的需 求 ,特别 是对于计算 式”和 “ 满堂灌”进行教 学。虽然对 于刚入 校的新生来说 ,许
二 、教学 现状 及存 在的 问题
( )学 生水 平参 差 不 齐 ,忽 略不 同学 生 的 分层 教 学 一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 素质普遍较差 ,学 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不 高 ,因而在课堂教学 中对将要 学习的内容和所讲 内容在整个知 识 体 系 中 的 重 要 性 缺 乏 前 瞻性 和整 体 性 ,对 教 师 所 作 的激 发 学
深化我 国经济 的市场 化程度 ,建 立完善 的市场体 系,打破行 业 范 的 空 间 。 4 .加 快我 国市场经济体系信息化的建设 。完善我 国市场体 垄断 ,引入充分 的竞 争机制 。同时大力发展独立 、诚信 的中介
系 ,提高市场 的组织 化程度 ,促进各种市场 的健康发展 ,这是 制定更加严厉 的措施对 违规 中介 机构进行处罚 ;另一方 面需 要 保证 公允价值 的可靠 性和公允 性的基本 条件。一方面应加大市 场信息 网络化 的建设 力度 ,另一方面 ,企业在应用现代信息技 政府培育公平 的市场环境 ,促进 中介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 2 .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 ,实 际操作性强 ,逐步完善会 计 术上也应加 大力度 ,特别是 会计电箅化 的建设和 网络化建设 。 机构。一方 面需要我 国管理 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对其加强监管 ,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笔者一般采用 “ 任务驱动
式 ” 教学 方法 。在课 堂 教学 中 ,通过创 设 问题情 境 , 将所 要讲 授 的 知识 点 巧 妙 地 设 计 在 “ 任务” 当 中, 让学 生 参 与 进 来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引 导 学 生 完 成 “ 任务 ”,让学 生在 完 成 任务 的 同时 ,既 掌握 了知 识 的要 点 ,又锻 炼 了她们 自主 探索 和互 动协 作 的能 力 。 如在 “ w o r d文 字 处 理 软 件 的应 用 ” 一 章 中 ,设 计 “ 制作 校 园周 刊 ” 这 一 大 任 务 ,再 将 任 务 进 行 细 分
二 、有效教学 ,夯 实技 能的改革与探索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就业需要 ,培养学生 的信 息
技术 能力 和 创 造 能力 ,夯 实信 息 技 术 基 础 ,笔 者 在
目前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使用 的 《 计算机应用 基础》 课 程 ,其 主要 内容 有 “ 计 算机 基 础 知识 ” “ 操作 系 统 Wi n d o w s X P ”“ 因特 网应 用 ”“ 文 字 处 理
课件对课 堂进行辅助教学 。但 是在实际工作 中,当 她们需要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 时,却无从 下手 ,于
是 ,她 们 只能再 花 大 力 气 去 重新 学 习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近年来 , 笔者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的计算机基 础知识 ,紧扣 专业技 能要 求 ,在教 学过 程 中开展 教学
2 0 1 4 年 第2 期
职 业 教 育
中职 学 前教 育专 业
《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的教 学改革探 索
巫 淑 凤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 中职 学前教 育专业 学生必修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 。本文从课 程培养 目 标 、课 程 内容 、课程 教 学方 法等 方面入 手 ,介 绍 中职 学校 结合 专业 特点 、职 业 岗位 需 求 ,构建 以职 业能 力 为核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平差异 很大 。在这种情况 下如何有效 地开展计 算机应用 基础 课程教学 , 对我们来说是一项 巨大 的考验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 实践 中进行 的思考和探索 , 公之 同好 , 以供交流 。


分 层 次 开 展 教 学 。 革 和创新 意识 ; 次 , 其 要求教 师应 以人 为本 , 重学生 尊
所提高 。首 先 , 结合学 生的基础情 况成立 学习小组 , 每一 组都 由基础 较好 、 础一般 、 础较 弱的学生 组成 , 基 基 并选 出基础 较
好 的学生担任小 组长 、 老师 。其次 , 小 教学 过程 中按 难 、 、 中 易
分层提 出不 同的任务 ,学生根 据 自己的具 体情况 选择学 习任 务, 只要完成该级别 的任 务就算达到 了学习 目标 。教 师要 鼓励 学生在完成较容 易任务的基础 上应继续研 究较 高级别 的学 习 任务 。在任务 的驱动下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 自主探究 和小组合 作学习 , 充分发挥学 习小 组的能动作用 , 帮互学 , 互 相互 促进 , 既调动学 习基础 好的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又使基 础较差 的学 生在合作学 习中体 验成功 , 激发兴趣 。当然 , 习成绩 的评 定 学
2 1 第 6期 0 0年
辽 宁教 育 行 政 学 院 学报
为激 发 学 生 学 习计 算 机 的 积 极 性 ,我 们 经 常 举 行 计 算 机
中职计算机教 学的探 索与实践
刘 永
( 阳市服装艺术 学校 , 沈 辽宁 沈 阳 10 3 ) 10 6
技能竞赛 , 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 , 举行 文字录入 比赛 , 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 生熟 悉键盘操作 ,强化文字 录入基 本技 能 ; 举行 电子板 报设计大赛 , 目的是为 了进一 步熟 悉wod r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

活动 中“ 以 学生 为本 ” . 通过 启 发诱 导学 生 的积 极 思维 .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个任务 . 让 学 生 课 余 时 间 到 电脑
准备 ? ” 学 生 回答 : “ 需 要 准 备 个 人 简
历” 。于 是 . 笔 者 将 几 份 个 人 简 历 展 示 给 学 生 .并 明确 告 诉 学 生 如 此 漂 亮、 美观、 实用 的个人 简历 , 在 认 真 学 习 Wo r d表 格 后 就 完 全 能 够 做 出 来 于 是 . 学 生 就 产 生 了 主 动 去 学 的 欲 望 和 目标 . 并 增 加 了信 心 。 通 过 设
型” 这 一培 养 目标 出 发 . 根 据 该 课 程 的实 际 内容 、 学 生 接 受 知 识 的 实 际 能力 以及 本校 的办学 条件 . 采取 了多 种 教 学 方 法 并 存 原 则 组 织 教
学 。 收到 了较好 的教 学效果 。 互 动 教 学 法 所 谓 互 动教 学法 . 就 是 在 教 学
( 包 括 幽 默 的 语 言 、肢 体 语 言 、 眼 神 、 表情 、 板书等) . 则 能 活 跃 课 堂 气 氛 课 堂 上 教 师 除 发 挥 自身 授
业 、 解 惑 的 作 用 外 , 在 教 学 中 融 人

理解 , 学得 快 、 记 得牢 , 不 论 教 师 教 还是 学生 学 .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都 显 得
察及 实 际应用 能 力 . 把“ 单边 ” 教 学
变成 “ 双边 ” 教 学 学 生 已经 不 能 适
应“ 教师 讲 . 学 生听 ” 的传统 教 学方
效地 提 高 了学 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 取 得 了 良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既 掌 握 了理 论 知 识 , 又 提 高 了 职 业 能力 和职 业素养 , 体 现 了高 职 课 程 的 职 业 性 、 实践 性 。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的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的探索
堕 塾
No. 7
T ME D C T 0 I E U A 1 N
J l 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策 略的探索
杨琳
摘要 :计算机应 用基础》 《 作为一 门文化基础课 程 , 已成 为中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 , 本文主要通过教学 中进 行的对比试验 ,
探 索如 何 更 好 地 开展 计 算 机课 程 的教 学 。 关键词 : 中职 计算机 基础 教 学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 图分 类 号 : 7 2 中 G 1 文献标识码 : c

在对 乙组 的授课 中, 教师是起 主导作用 的, 问题 的创设 、 从 分 析 和必 备知识 的讲解 , 都是 以教师为主体 的 , 学生是被动 的接 收 者, 学习积极性 差 ; 甲组的机房教学模 式中 , 在 教师更像是一位 引 导 员 、 助者 , 出问题后引导学生探 索思考 , 辅 提 跟随教师的演示 , 学生可 以直接在 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 , 同时学生针对 自己操作 中出现的问题可 以及 时提问 , 学生积极参 与学 习 , 师生之 间交 流 多, 互动多 , 教学环境轻松 , 习氛 围浓 , 学 教学重难点很 容易解决 。 例如在 “ 创建新文件” 这个知识点 中, 学生们最容易 出现的错 误 是更 改 了扩展名 。在教室授课模式 中 , 虽然 教师反复强调 , 并 演示错 误实例 , 可是在上机 时 , 生仍 会出现错误 。一类情况 是 学 系统不显示扩展名 的情况下仍输入扩展名 , 另一类情况是给文件 命 名时删 除 了扩展 名 , 导致 文件类 型不正确 , 图标 显示不 正确 。 在 机房授课模式 中 , 教师让 学生先模仿创建 文件的操作 , 引导 学 生 自己发现 问题 , 再有针对性演示 正确操作 , 并及时增加“ 文件夹 属性 ” 设置这一内容 , 让学生清楚 自己电脑的设置情况 , 辨别系统 是 否显示扩展名 , 学生如同醍醐灌 顶 , 教学难点很容易就突破 了。 此外机房里 学生之间互相 比谁先 发现问题 , 谁先完成任务 , 形 成一 种竞争 的气氛 , 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 自信 心。不少在其他 课 程上 学习有 困难 的学生 , 都在计算机课上 展示 了 自己的才能 。 这一系列的变化 也带来 了教学效果 的改变 , 甲组学生 明显完 成课堂 任务速 度 比乙组 的学 生快 , 学生参 与教学 活动 的积极 性 高, 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通过多次教学实践 , 笔者也发现 , 要想组 织好机 房教学教 师必须做好充分 的准备 。 31 备 教材 . 机房授 课的教学 内容往往通过实例操作演示来传授 , 以实 所 例的多少 、 难度 以及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都是要考虑 的。精彩 新颖而又体现教学内容的实例课件 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 调动 他们的 内驱力 , 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 从而促进观察力 、 注 意力 、 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教师在备课 的时候必须 先吃透教材 , 还要参 考相关实例合理 的整合教学 内容 , 使教学过 程具有 逻辑性 。另外 , 中等职业 学校 的学生更 注重技术 的实用 性, 因此教师教师 的操作演示一定要熟练并且速度适 中。如果 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11-08-08T09:08:10.62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何雪开[导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何雪开(东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东莞523112)摘要:当前由于传统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及生源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认真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式、分层式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强化上机实操实习训练,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改革模块式教学上机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由于传统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学生素质以及教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为此进行了探索,现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中职学校注重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指导思想,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走“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路子,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

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课程黑板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笔者在技工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年,在教学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想如下: 1、切实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和能力,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有所侧重。

我校对汽修、模具、机电等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以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为出发点,结合一级B类考试要求,在教学上要求认真搞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键盘、鼠标、磁盘、打印机硬件的操作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使用,WINDOWS2000/XP的操作使用,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使用,文件、目录、磁盘等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因特网、浏览器使用方法等内容的教学,其教学重点定位在计算机常识普及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上。

而计算机应用、网络、电子商务等与计算机关联程度高的专业,教学内容除了上述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外,还要学习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应用知识,重点应定位在工作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上。

因此,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分层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以及教学课时,实施模块式、分层式教学。

由于我校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就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为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适当精简压缩学生已经掌握或不感兴趣的基础理论及文件管理课时,将综合练习课时分配到Word、Excel教学内容上。

考虑到用人单位往往将能快速录入文字作为计算机应用技能考查的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将五笔字型输入法从原有理论课程中剥离,单列出来采用专题式技能训练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录入技能。

同时,笔者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同要求,相应地增加了与专业相关内容的课时,例如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专业增加因特网基础的课时等等,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所在。

2、着力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教学和实操环节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笔者认为,必须着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大力优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做法如下:
(1)实施模块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笔者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文字录入、文件管理、Word文档格式化、Word制表、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计算机理论及管理、因特网基础8个模块,明确制定了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

模块之间的组合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效果进行针对性教学。

(2)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化笔者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兴趣、意志等因素及差异,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活动相一致,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授课时注重将专题式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授、示范、练习与提问、启发、点拨引思相结合,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案例、问题相结合。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实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案例演示,给学生指明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掌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或操作。

同时,将案例讲解、演示与学生互动、完成作业、自学相结合,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双赢的目标。

3、加强上机实操训练,强化技能培养强化上机操作训练,是加强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上机实操训练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针对实训任务,认真设计实习步骤、程序、所用工具、方法,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对项目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机报告。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放手让他们钻研下去,为他们尽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高能力。

在实操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当发现具有创意的作业时,应通过多媒体案例演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提出改进意见,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实施效果
近年来,笔者在本校07、08、09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上述教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突出的一条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纪律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逐渐养成,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期末考试、考核合格率都比改革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逐渐转变了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挖掘了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段银田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22)。

[2]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李宗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