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逻辑思想
形容荀子的四字成语
形容荀子的四字成语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荀子的简介
2.荀子的主要思想
3.形容荀子的四字成语:博学多才、勤学好问、兼爱非攻、性恶论
正文
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距离孔子的时代已有两百多年,他的学识渊博,擅长以生动的比喻和严密的逻辑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主要思想包括“性恶论”、“兼爱非攻”等。
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改善人性。
他强调人应该具备道德品质,如忠诚、孝顺、仁爱等。
荀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是他对社会治理的一种构想,主张人们应该兼顾爱自己和爱他人,不攻击他人,以和平共处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可以用“博学多才”来形容荀子,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对诸子百家的学说有所涉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同时,荀子“勤学好问”,他的学问并非天赋异禀,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所得。
他提倡学者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勇于质疑,敢于探索,这正是“勤学好问”的精神所在。
第1页共1页。
《荀子·正名》篇的逻辑思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1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Nov.2023 收稿日期:2023-06-14 作者简介:王策(1978-),男,副教授,博士㊂主要从事逻辑学㊁逻辑哲学研究㊂画文轩(1999-),女,在读硕士㊂主要从事逻辑学研究㊂ 基金项目:西安邮电大学创新基金项目(CXJJZW2022009)□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荀子㊃正名“篇的逻辑思想王 策,画文轩(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1)摘 要:荀子的 正名”论强于概念考察,弱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考察,即判断论和推理论㊂荀子对先秦名辩派的批驳,实质上批驳了该派的判断论,虽然达到政治论辩之目的,但在逻辑科学上比较欠缺㊂荀子 正名”的目的是为王道政治服务,他的逻辑思想并没有达到超越实体事物的抽象层次,从而没有发展出纯粹的㊁独立的逻辑科学㊂关键词:荀子;正名;概念论;谬误论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3)11-0050-04TheLogical Thought of Xunzi ’s Name -RectificationWANG Ce ,HUA Wen -xuan(School of Marxism,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Telecommunications,Xi’an Shanxi 710121,China) Abstract :The advantage of Xunzi’s theory of Name-Rectification lies in the study of concept,while the disadvantage lies in the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concept,namely the theory of judgment and inference.Xunzi’s refutation of the argumen⁃tation logic of pre-Qin Dynasty essentially refutes the judgment theory of this school.Although it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argu⁃mentation,it lacks logic science.Xunzi’s logic aims to serve ethics and politics,and his logical thought did not reach the level of ab⁃straction beyond concrete things,and thus did not develop a pure and independent logical science. Key words :Xunzi;Name-Rectification;theory of concept;theory of fallacy 荀子(公元前313年 前238年,名况,亦称荀卿)在他的著作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㊁机智的理性底蕴,那就是关于论辩术和思维规则的逻辑思想㊂‘荀子㊃正名“篇便是这种逻辑思想的丰富发挥和集中体现㊂荀子秉承和发扬儒家传统而非专供论辩之术,他的逻辑思想,继承了孔子的 名言”论主张,结合了墨家的逻辑思想,吸收了老子㊁公孙龙㊁惠施㊁邓析等名辩派对宇宙㊁自然㊁社会㊁政治㊁伦理㊁人性等方面的体察,形成 符验”和 稽查定实”的思想方法,完成了以较为精致的逻辑方法为论辩特色的正名思想㊂一㊁概念论:对 名”的归正‘荀子㊃正名“首先提出名称和它所反映的实际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制定名称的问题㊂该章开篇便指明正名的目的: 故王者之制名,名正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㊂[1]358即邦国之主依循法则制定事物的名号,名号既然确立,现实事物才能分辨和明晰;制定名号的法则既然颁布施行,然后天道就能畅通无阻;邦国之主就会小心翼翼地带领全体百姓认同和应用这些名号㊂其次, 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明异同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㊂此所为有名也”㊂[1]360即之所以聪颖通达的邦国之主给万物颁布名号来确定实际事物,对国家管理者而言在彰显事物的高贵与卑贱,对百姓而言在于厘清事物的相同和差异㊂高与卑㊁贵与贱的区分明确了,这样人们就不会有把事物辨别不清的担心,也不会带来事情纠缠烦乱的祸患㊂这正是邦国之主要制定名号的初衷㊂表明正名的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㊂此外,正名的逻辑目的和科学目的却是: 然则所为有名,以所缘以同异”㊂[1]359 所缘”指名称对应的实际事物,名与实所同或所异,就能够很好地分辨了, 同则同,异则异”,这是制名的枢要”,即名与实际相符或与实际不相符,一定要辨别清楚,这才是制定名称的关键㊂再次,荀子道出正名的方法原则: 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㊂[1]357刑法的名号沿袭商朝,爵位的名号沿袭周朝,礼仪的名号遵照‘礼记“一书的记载,万事万物具体的名号则根据华夏地区各个邦国的风俗习惯来约定㊂中国先秦哲学的 正名”论,在逻辑上称为 概念论”㊂从定义上讲,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规则㊂根据西方形式逻辑的概念㊁判断㊁推理的思维原则,概念是逻辑系统的基础和起始㊂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科学层面的逻辑规则还是人类社会的运行过程,以名符实的 正名”之需求,是正确判断㊁正确推理以及达到和谐社会运行的逻辑根据和语言基础㊂荀子的正名论比起西方逻辑来说,特别强调概念的正确性,他把确保概念正确性的过程称之为 符察”,即概念必须符合实际的求证过程㊂但从西方逻辑科学来看,概念的来源却不属于严格的逻辑范畴,而属于社会学㊁心理学和语用学范畴㊂换言之,逻辑科学并不考察一个具体概念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概念究竟是如何产和形成,这个话题实际相当复杂,因为概念所能够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则属于哲学领域的形而上学问题,亦是关于 真理探究”的语义学问题㊂因此,逻辑科学的概念论并不去追究自身的来源,而是探寻作为思维规律的不同概念或语词之间的关联法则,这个关联被称为 判断”㊂与此相反,荀子的‘正名“篇重视概念来源的探究,轻视不同概念和语词之间的联系规则㊂例如,荀子的正名方法除了主要依据先王和过往朝代的制名规则以外,他还认定作为概念的 名”有其自然性的来源和生理学方面的区分㊂‘正名“记载: 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㊂凡同类㊁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㊂”[1]360荀子对名的制定,除了眼㊁耳㊁鼻㊁舌㊁触五大天然的身体器官之外,他还非常强调心灵对事物异同的辨别作用㊂‘正名“说道: 心有征知㊂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可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㊂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㊂此所缘而以同异也㊂”[1]360意思为,五官对外物的感知作用是制名的条件,即 所缘”,作为统摄五官的心灵才是辨别事物同异的枢要,它就是 征知”㊂荀子说明了 正名”的目的和 名”的来源以及导致名的同异之外,接下来就对名进行较为科学的分类研究㊂首先,他通过细察天下万物的名实关系,把名分为三类:单名㊁兼名㊁共名㊂ 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㊂”[1]361单名,即由最小㊁最基本的语词单位构成的名称,如 马”;兼名,即由不止一个最小语词单位相结合而构成的复合词,如 白马”㊁ 小白马”等㊂ 白马”之名虽指称一个对象,但该概念却由作为描述性状的词 白”和名词 马”共同组合而成;概念 小白马”则较复杂,由三个类似的最小语词单位组成㊂什么是荀子所谓的共名呢?逻辑学称之为抽象概念㊂ 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 物’㊂ 物’也者,大共名也㊂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㊂”[1]362从逻辑科学讲,共名就是通过 遍举”事物,即通过归纳形成更高层次的概念㊂故 共名”概念的提出,表明荀子对物的分类达到了科学逻辑的抽象水平㊂因为逻辑研究的对象毕竟不是具体实物的名称,而是名称的涵义和规则㊂荀子达到抽象概念的方法是 遍举”,这属于完全归纳法㊂相对于共名,‘正名“篇还把名区分为 别名”, 有时而遍举之,故谓之 鸟’㊁ 兽’㊂ 鸟’㊁ 兽’也者,大别名也㊂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㊂”[1]362别名与共名的关系,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区分,个性相对于外延更小的概念来说,又变成共性,即共名㊂譬如, 生物”是共名,而 动物”就是别名,相对于 马”来说, 动物”又是共名㊂荀子‘正名“篇还对名称的同异关系以及名与实之间的变化关系作出了科学说明,这正是制定名称的关键 制名之枢”㊂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㊂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㊂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㊂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㊂此制名之枢也㊂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㊂”[1]362难能可贵的是,荀子注意到事物本身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名不符实的的情况,这在先秦战国时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故他对名的确定如同制定法律一样,希望对列国诸侯和老百姓起到一定的规范㊁制约和引导作用㊂总而言之,从逻辑上讲,荀子正名的基本原则可依据‘正名“篇的这句话为纲,即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㊂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㊂”[1]362简言之,命名和正名的 枢要”就包含在 约定俗成”这句耳熟能详的成语中了㊂总之,荀子‘正名“篇的逻辑思想,着重体现为西方逻辑学中的概念论㊂荀子对名的来源和制名的目的和方法相加考察,也注意到不同概念间所体现的主体与属性㊁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概念的无限分析论和归纳法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逻辑学难能可贵的珍贵材料㊂然而,囿于受政治目的论的先见之嫌,荀子对名称来源的分析基本不是根据自然科学,而是基于 先王制名”,名与实如此强劲地粘连在一起不可分离,限制了逻辑概念论达到更加抽象的科学层次,这可能导致他后来在逻辑谬误论中大力批判名辩学派的原因之一㊂二㊁‘正名“对谬误论和诡辩派的批驳荀子在‘正名“篇中主要将矛头对准了名辩学派的诸多诡辩命题㊂众所周知,诡辩命题的产生常常和逻辑上的谬误论结合在一起㊂无论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还是古印度的因明学,二者均发展出自己逻辑体系的谬误论㊂先秦中国的‘墨经“,也独立地开拓出对逻辑谬误推理的研究,这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是大放光彩的㊂中国古代把逻辑谬误称之为 悖”, 悖”指违反,谬误之意㊂‘荀子㊃正名“载: 悖其所辞”㊂[1]363‘礼记㊃月令“载: 毋悖于时”㊂[2]407‘韩非子㊃定法“载: 故新相反,前后相悖㊂”[3]456荀子又认为悖必然会导致人们的思想产生迷惑,从而不辨事物,混淆名实,故‘荀子㊃正名“又载: 足以喻治之所悖”㊂[1]363从这些古代记载可以看出,传统儒家基本上根据政治伦理的立场,而没有从逻辑科学本身的视角来看待谬误论或悖论,故他们偏重于把逻辑上势必出现的这种反常现象称之为 诡辩”,而诡辩的始作俑者正是邓析㊁老子㊁庄子㊁墨子㊁宋钘㊁尹文㊁惠施㊁公孙龙,特别认为是墨辩学者为了搅乱社会秩序而有意为之㊂15 第11期‘荀子㊃正名“篇的逻辑思想从一般意义讲,逻辑推理的谬误论或诡辩命题是指貌似正确而实际却是颠倒是非㊁混淆黑白的议论㊂从表面看,这似乎使用了正确的推理方法,但实际是违反了逻辑规律,得出模棱两可的推理㊂应该指出,逻辑的缪误论和诡辩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无意的,而后者在论辩过程中常常是出于故意㊂诡辩派之所以往往能够在各种论辩场合大获其胜,正在于逻辑推理的谬误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只是坚持和放大了其逻辑谬误的程度㊂诡辩学派一般为常人所不齿,但他们实际上彰显和推进了对逻辑谬误论这一属于思维矛盾领域的深化和研究㊂在先秦时代,荀子对诡辩派的批驳,如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㊁柏拉图对智者学派的批判一样㊂在西方哲学中,诡辩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智慧(Σοφ侏α)㊂古希腊诸城邦的智者们本来专门指这样一批人,他们教导学生以辩论㊁演讲的技艺为业,目的是在广场㊁法庭㊁学园等场合获胜㊂由于这些智者惯用怪异的思维和哗众取宠的语言技巧,往往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于是这种行为就遭到维护正义和追求真理的哲学家的一致唾弃㊂因而,智者一词包含了轻蔑和贬义㊂柏拉图直言不讳地说,智者是倒卖精神赝品的投机倒把者,亚里士多德说智者是通过模棱两可的智慧赚钱的人㊂诡辩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论证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诡辩这个字是一个坏字眼㊂特别是由于反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缘故,智者们弄得声名狼藉㊂诡辩这个词通常意谓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弄得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㊂”[4]7看来,无论是古希腊还是西方近代的哲学家,他们都对以诡辩为特色的智者派所不齿㊂中国古代文献,人们对诡辩的态度可以说与古希腊同出一辙㊂‘管子㊃法禁“有 言诡而辩”,[5]253指把虚假的话说得头头是道;‘淮南子㊃齐俗训“有 争为诡辩”,[6]201指以诡辩的言辞相争;‘史记㊃五宗世家“: 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㊂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7]1631‘史记㊃屈原贾生列传“载: (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7]1902总之,诡辩派是有意利用逻辑谬误以赢得论辩胜利而达到个人目的人群㊂荀子把诡辩论称之为邪说辟言,或者称之为 惑”,他在其‘正名“篇中认识到 惑”产生的根源,并主要针对先秦名辩派各种流行的诡辩命题进行批驳,从而提出了 惑言”产生的3种原因:(1)用名以乱名;(2)用实以乱名;(3)用名以乱实㊂见侮不辱’, 圣人不爱己’, 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以用名以乱实也㊂”第一个 见侮不辱”是宋钘的说法,‘荀子㊃正论篇“载: 子宋子曰: 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㊂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㊂知见侮为不辱,则不斗矣’”;[1]294第二个 圣人不爱己”则出自‘墨子㊃大取“: 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㊂圣人恶疾病,不恶危难”;[8]376第三个则出自‘墨子㊃小取“: 盗人,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㊂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㊂世相与共是之㊂若若是,则虽盗人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人非杀人也”㊂[8]389 侮”等同于 辱”,遭到侮就必然会感到辱;圣人爱人,圣人自己就是人,因而自己就是被爱的对象;盗是人,所以杀盗也就是杀人㊂荀子对这种混淆不同名称的诡辩给予严厉批判,他指出 (物)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1]362即根据不同名称可指称同一个对象的命名原则㊂上述三种诡辩说法忽视了 侮”和 辱”㊁ 人”和 己”以及 盗”和 人”之间内在性的层次区分,结果就混淆了这些名称,导致 迷于用名以乱名者”㊂从政治需要和战国末期的历史角度,荀子以 惑于用名以乱名”的工具对名辩派的指责是恰当的;然而,如果从逻辑科学的视角看,他却对诡辩命题的批驳有失偏颇㊂ 侮”指被欺, 辱”指感到有耻,虽 被欺”与 有耻”同时发生,但二者毕竟指称两个事实,由此推论出 见侮不辱”是符合逻辑推理规则的,因而这句话可以说得通㊂同样,对于第二个诡辩命题,战国时代的流行话题之一是 仁者爱人”, 爱人”指爱 他人”,而作为仁者的圣人 自己”这个名,与 他人”这另一个名,也分别指称两个事实,故 圣人不爱己”在逻辑上成立, 圣人爱己”也可能成立,二者不是必然的矛盾关系㊂第三个诡辩命题, 人”属共名, 盗”属别名,二者是一般与个别㊁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在 名”的逻辑分类上属于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所以 杀盗非杀人也”也非常符合正确的逻辑推论程序㊂荀子对这三个诡辩命题即 三惑”,仅仅以 用名乱名”批驳之,显得不是非常得力㊂由于他的批驳方式蕴含着非得把 名”还原为一一对应的 实”,因此他认为勘平诡辩命题,最终要采取以下手段,即: 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㊂可见,荀子没有了悟到逻辑抽象的规则允许概念超越具体的实在,从而单纯地对概念关系进行逻辑演算㊂从逻辑科学的视角看,这恰恰是荀子的 惑”与 蔽”㊂诡辩命题,即 惑言”产生的原因是 用实以乱名”㊂‘正名“载: 山渊平’, 情欲寡’, 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用实以乱名者也”㊂[1]363第一个诡辩命题 山渊平”,出自‘庄子㊃天下篇“记载惠施的 历物十事”之一: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㊂”[9]585但这一句可能是惠施转述邓析的命题, 山渊平,天地比”㊂[1]25邓析(约公元前545 前501)春秋末期郑国大夫,约早惠施170多年,是名家的开拓者㊂第二个诡辩命题也出自‘庄子“一书,‘庄子㊃天下“记载宋钘的说法: 情欲固寡,五升之饭足矣”㊂[9]576‘荀子㊃正论“亦载: 子宋子曰: 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㊂[1]298第三个诡辩命题 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是墨子的说法㊂第一个命题 山渊平”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原理,处于海拔较高的 渊”不但与海拔相对较低的 山”持平,甚至还会出现 渊”比 山”高㊂这正反映了概念的相对性,而荀子出于 正名”的最终目的将之判定为诡辩惑言,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关于事物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逻辑原理㊂宋钘说的 情欲寡”与墨子说的 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则出自同样的辩证逻辑原理,即事物的相对性原理㊂但荀子没有从逻辑而是从 名”㊁ 实”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批驳,‘荀子㊃解蔽“批判宋钘说道: 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1]341故要戡平这 三惑”的方法只能是: 验之所缘无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㊂”[1]363荀子认为诡辩命题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 用名以乱实”㊂ 非而谒楹’, 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25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也”㊂[1]363第一惑 非而谒楹”, 非”通 飞”, 谒”即 矢过”,意指离弦之箭经过柱子㊂该诡辩命题出自墨子,‘墨子㊃经上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㊂[8]342虽然离弦之箭慢慢会停止,但飞过柱子之时并没有停止,以 过楹”来指明 止”,就导致误用推理来扰乱事实,所以荀子把诡辩命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 惑于名以乱实”㊂荀子着重从名实关系得出这样的判断,如果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来看,墨子此说是有道理的㊂即当飞矢在运动过程中处于柱子那个位置的时候,相对于柱子是静止的,所以飞箭不能飞过柱子㊂这也反映了有限的量与无限分割的逻辑原理,这却是荀子没有看到的㊂同样的逻辑道理体现于中国先秦著名诡辩命题 飞矢不动”,或古希腊的命题 飞箭永远射不出去”,或墨家所说的第二惑 有牛马非马也”㊂‘墨子㊃经说下“: 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㊂”[8]366 牛”就是 牛”, 马”就是 马”,若说 牛马”,就既不是牛,也不是马,这并无不妥㊂荀子认为, 牛”㊁ 马”是别名,而 牛马”指共名,可通指牲口等,而共名必然包含别名,因为世界上并无 牛马”这个名所直接指称的单个动物,故 牛马”等同于或包含 牛”或 马”㊂所以,说 牛马”既不是牛,又不是马,就是在分辨概念时混淆了事实,所以还是 惑于用名以乱实者”㊂可以看出,墨子所谓 牛马非牛非马”与荀子对此命题的批驳不是站在同一个角度,前者属于抽象的概念关联和辨析,作为上位概念的描摹事物共性的词汇 牛马”,与真实的牛或马,在概念上不同质;后者的立场是 稽查名实,以名符实”,故认为 牛马”必须与真实的牛马概念同质,不存在概念上的上下位之分,荀子没有考虑到集合与其元素在逻辑性质方面的区别㊂三㊁对‘荀子㊃正名“篇逻辑思想的评判对‘荀子㊃正名“篇的逻辑思想的评价,有积极和消极㊁正面与负面两方面㊂汪奠基先生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角度,给予了积极和肯定的评价㊂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一书中,他总结说: 荀子‘正名“篇的逻辑思想的伟大意义,将先秦的逻辑认识划了一条新界限㊂荀子积极总结了儒㊁道㊁名㊁墨各家关于正名的科学内容,同时也深刻批判了孟㊁庄㊁惠施㊁公孙龙及某些墨辩者的 无端崖’㊁ 辟违无类’㊁ 察辩失守’与 名不指实’的辩而不察的毛病㊂汪奠基总结了荀子对逻辑的四大贡献:第一,系统地建立了名㊁辞㊁辩说的思维形式;第二,从历史的社会现实生活的认识上提出了循旧作新的逻辑指导思想;从唯物论观点,揭示了正确思维的过程与正名解蔽的思想方法;第四,扬弃了辩而无用的思辨形式,批判了名实混乱的错误学说㊂”[10]137与此截然相反,孙中原先生从逻辑作为思维的科学角度出发,把荀子的逻辑思想评判为 政治仆从”,因而是一种 逻辑教训”㊂[11]455首先,荀子的 正名”论属于或偏重于概念逻辑,其逻辑目的是为王道政治服务㊂由于这个原因,致使荀子的逻辑思想的发挥很难达到超越实体事物的抽象层次,其逻辑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太强,故 正名”论强于概念考察㊁概念稽实,弱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考察,即判断论和推理论㊂荀子对名辩派的批驳,实质上花大力气批驳了该派的判断论㊂其次,在荀子的 正名”论中,名的来源虽说是 稽实察名”,但 王者制名”仍是名的首要方法,把逻辑与政治㊁伦理混淆起来,使得逻辑科学难以从政治辩论中独立出来,而西方的形式逻辑从科学认知中独立为逻辑科学,古印度从宗教辩论中独立出因明逻辑㊂再次,荀子对名辩学派的批驳,从论辩术看来的确是成功的,但从逻辑科学角度看,还稍微欠缺应有的逻辑学理的根据㊂由于他并没有看到诡辩命题中所蕴藏的丰富的逻辑思想,没有看到为了单纯地认识而从事逻辑的价值,从而阻挡了逻辑科学的进展,使中国名辩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和复兴成为梦幻泡影,从而中断了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和深化㊂他指出: 中国古代逻辑在秦汉以后的不发达和墨家逻辑的终绝,同荀子这种畸形的逻辑思想和文化专制主义的得势不无关系,这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大憾事和深刻教训”㊂[11]458考察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如果单纯从逻辑科学或西方逻辑的视角看问题,却撇开中国逻辑思想发生㊁孕育㊁展开㊁消失等命运的真实历史环境,则是不太恰当㊁有失偏颇的㊂然而,逻辑毕竟是天下之公器,是研究和探索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它以正确推理为其根本特征,所以逻辑是超越人类的㊂不管是诞生于古希腊的为了认知目的而发现的形式逻辑㊁古印度为宗教论辩服务的因明学,还是中国先秦诸子为王者治理天下之目的而发表政论的名辩逻辑㊁包括荀子的正名逻辑,它们都要符合逻辑科学的内在规律,即关于概念的明晰行㊁推理的正确性的要求㊂因此,评价荀子逻辑思想的贡献,应该从多个角度,既不能历史本位,全然不顾逻辑学科的现代进展,当然也不能以西方逻辑为不二标准,应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进行多元㊁机巧和辩证的评判思路㊂ 参考文献:[1]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5.[2]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上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17.[3]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7.[4]贺麟,王太庆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 ].商务印书馆,1960.[5]李山,轩新丽译注.管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9.[6]陈广忠译注.淮南子(上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22.[7]史记(第五十九㊁八十四卷)[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8]方勇译注.墨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5.[9]方勇译注.庄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5.[10]汪奠基著.中国逻辑思想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1]孙中原著.中国逻辑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责任编辑 吴明东)35 第11期‘荀子㊃正名“篇的逻辑思想。
《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
2016年第6期(总第149期)/十一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62016/GeneralNo 149/November《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孙燕青【摘要】遵循以生言性的路径,《荀子》以情欲为人性之本,将人性论与形而上相剥离。
由于人的欲望具有共同性,在欲多物寡的情况下,人性之“恶端”必然勃发。
“恶端”是客观的,但它不是“原罪”,也不是人性中的一个部分或因素,而是一种诱因,一种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趋势。
《荀子》由自然性的性伪分导出社会性的性伪合,再由性伪合而申礼治,其人性论的实质是性有恶端可化论。
在《荀子》,化性起伪的“化”不是改变而是教化之意,性伪合依旧立足于性伪分。
【关键词】性;恶端;伪;化;礼治中图分类号:B22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6-0118-05 之所以以“《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而非“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为题,是因为本文研究的不是荀子这个思想家的人性论,而是流传于今、名为《荀子》这部著作的人性论。
冯友兰在论述荀况与《荀子》的关系时提到:“先秦传下来的私人著作,题为某子某子者,都是经过汉朝人,特别是刘向、刘歆编辑过的。
题为某子,意思不过是说,这是以某人为首的某一个流派的人所作的文章。
它实际上是一个总集,不是一个人的别集。
所以其中有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观点和论点。
”①《荀子》中的部分篇章尤其是《大略》以下五篇可能出自荀学后人,以《荀子》为题,可能在表述上更加严谨。
同时,以《荀子》而不是以荀子为题,也在相当程度上避开了作者考证能力欠缺的局限。
从《荀子》而非荀子的视角出发,其人性论的逻辑理路如下:一、《荀子》的人性论遵循着以生言性的路径展开 是否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是人性论问题的重要前提。
《荀子》的人性论遵循着以生言性的路径展开,其性不具备形上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人性,《荀子·正名》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劝学》荀子思路结构
《劝学》荀子思路结构《劝学》荀子思路结构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
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
《劝学》就是其中的代表。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劝学》荀子思路结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荀子思路结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学》荀子思路结构劝学朝代:先秦作者:荀子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荀子的思想主张生平简介游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xún)子于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至荀子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入秦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
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荀子塑像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
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
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
帝王之术《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
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后世评论思想家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荀子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1)提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先天合法性,从人的实然层面来看待人性;(2)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3)进而说明礼乐教化的价值与意义。
性恶论的限制在于:(1)从性恶出发,固然可说明礼乐教化之“伪”的现实必要性,但由于否认了人的道德先验性,圣人治礼作乐的“化性起伪”的教化行为就失去了坚实的存有论根据。
濠梁之辩的逻辑解读
濠梁之辩的逻辑解读濠梁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围绕“人性本恶”“人性本善”之辩论展开的哲学著作。
本文将通过逻辑解读,探讨濠梁之辩中的论点、论证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
濠梁之辩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人性的本质的争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只有通过教育和礼仪的力量,才能使人性得到改造和提升;而反对荀子观点的梁惠王则主张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良善之心,只要去除外界的干扰,人就能回归本真的善良。
首先,荀子通过运用归谬法对梁惠王的观点进行论证。
他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马和一只驴从小一起养大,然而在长大后,马依然性情温和,而驴则变得狂暴凶恶。
通过这个寓言,荀子试图说明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很大,人天生的本能并不一定是善良的。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论证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荀子使用的是马和驴的比较,马和驴是不同物种,拿马和驴来比较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显然过于牵强;其次,故事只是通过单一例子进行论证,并没有提供其他证据来支持人性本恶的观点。
因此,这个论证显得过于简单,不能说服对方。
其次,梁惠王反驳荀子的观点,他认为人与驴马并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性比喻为驴的野蛮凶恶。
梁惠王主张人性本善,同时也举出了孝顺父母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人天生就有孝顺父母的本能,只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干扰。
这里梁惠王运用的是类比论证,通过比较人性和孝顺父母的行为,试图证明人性本善。
然而,同样也必须指出的是,孝顺父母只是人性的一方面,不能全面代表整个人性的本质。
因此,梁惠王的论证也存在缺陷,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在进一步探讨人性本恶的观点时,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并举出了一系列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提到了人天生具有的一些自私、贪婪等嗜好,并通过这些例子来概括人性中的负面特征。
但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荀子给出的例子可能是个别的,或是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人性的本质。
因此,荀子的例子并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总的来说,濠梁之辩中的论点和论证围绕着人性的本质展开,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梁惠王则主张人性本善。
关于荀子论证方法的评价
关于荀子论证方法的评价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荀子》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荀子论证方法的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荀子的论证方法注重逻辑严密性。
他在论证时往往采用因果关系和类比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论证步骤,推导出结论。
这种逻辑思维的方式使他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能够让人们信服。
他的论证过程清晰,不容易产生歧义,这使得他的思想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荀子的论证方法注重实证和经验。
他常常通过观察现象和分析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倡导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实证才能得出真理。
这种实证主义的思想使他的论证更加可靠和科学,避免了空泛的理论和主观臆断。
第三,荀子的论证方法注重辩证思维。
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矛盾和变化。
他认为事物是具有对立统一性的,只有通过辩证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他的辩证思维方法使他的论证更加全面和深入,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四,荀子的论证方法注重实用性。
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和应用,关注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变革。
他关注人的本性和道德修养,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责任。
他的论证方法能够指导人们的实际行动,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荀子的论证方法具有逻辑严密性、实证性、辩证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他的思想深刻而实用,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论证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尽管荀子的思想有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的论证方法在当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从荀子的论证方法中汲取经验,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物不能赡,势不能容”《荀子》道德内化思想的逻辑前提
“物不能赡,势不能容”: 《荀子》道德内化思想的逻辑前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社会秩序紊乱,人民无法安身立命,对权力地位的争夺使得人与人之间“势不能容”。
是什么原因导致礼崩乐坏的局面?如何建构一个国泰民安的社会,是诸子百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深刻认识到任何社会秩序的构建都必须解决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他在“人生而好利”的“性恶”论基础上构建了“明分使群”这一社会理论。
在荀子看来,社会的稳定,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是结群胜物,另一个是学礼识分。
所谓结群胜物,即以群体的力量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料。
所谓学礼识分,即通过礼义制度合理分配物质资料。
荀子认为,一旦人们能够认同礼义制度,那么,人类社会的物与欲的问题,贵与贱的问题,便都可以得到解决,因此这一理论得以成立并具有操作性的核心就在于“义”的激发。
一、“物不能赡,势不能容”:道德内化之始物的有限供给,荀子谓之“物不能赡”,这里的“物”,既指自然资源的有限,也指人的生产力的有限。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欲多”是荀子基于人性论出发的既定现实,“物寡”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样态,人们喜好和厌恶相同的东西,然而欲望多东西却匮乏,“欲多”而“物寡”故必相“争”。
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要“仓禀实”“衣食足”,即满足人的基本的生理性需求,再去求得“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性需求。
管仲正是从“物不能赡”这个基本现实出发,抓住了主要矛盾,《史记》中形容管仲施政的情况是:“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史记·管晏列传)因此,齐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
另外,“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荀子·王制),地位相当喜好相同,财物又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就一定会有纷争发生。
“势位齐”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政治等级相同,当社会成员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对社会需要提出要求,“势”指的是与“物”相对应的“名位”,诸如爵位、官职、功名、权力等。
荀子简介
文章特色
《荀子》中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 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
喻,排比偶句很多,有其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
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
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
《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
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存,不为桀亡 ”,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治主张
政治上,荀子主张礼治和法治并用。一方面 仍然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另一方面,
同时主张“法后王” ,同意用武力来兼并天下,用 法禁、刑赏来治理国家,即“王霸兼施,礼法兼 尊”。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238年)
生平简介
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思想家、教育家、 文学家 ,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
避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
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
价值观念
荀子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反对
天命和迷信,肯定 “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
荀子名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韩非、李斯都
是他的学生。
善恶论断
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
“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
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他特别强调后天
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是具有进步意义 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 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
读书心得——《荀子》“礼”教的伦理秩序向度及其逻辑
读书心得——《荀子》“礼”教的伦理秩序向度及其逻辑“礼”与“教化”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先秦儒家以礼来教化人,范导人伦关系,从而构建社会的和谐伦理秩序。
孔子以仁释礼,孟子摄礼入心,重视礼对于人的德性教化功用,通过人的道德修为与德性涵养,由内向外、由己及人地达致人伦关系与社会秩序的谐和。
但进入战国末期,礼制衰落与仁义价值危机使社会关系和伦理秩序走向崩溃边缘。
面对“礼义不行,教化不成”(《荀子·尧问》)的社会现实,荀子在批判继承孔孟的礼与教化理念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礼”,并以礼为核心系统重构了儒家的伦理与教化理想。
荀子“礼”教为战国末期的分乱转向秦汉时代的大一统提供了伦理秩序支撑,对儒家思想向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型具有重要而突出的作用。
因此,重新审视与把握荀子“礼”教的伦理秩序向度及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为当代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秩序建设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人之生也不能无群”:荀子“礼”教的逻辑起缘“人”是先秦儒家教化的对象,对“人”及“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同思考与理解形成了先秦儒家教化的不同范式。
孟子以人心之善推证人性之善,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以四心言人的仁义礼智之性,并将之提升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高度,故言人无四心非人也。
孟子还认为人之异于禽兽就在于人能以仁礼存心,“由仁义行”(《孟子·离娄下》),爱人敬人,将心性之善发用到人伦日常中,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从而形成良善的人道秩序。
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礼”内化于心,人存其心、养其性便能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和道德主体性。
在这里,主体的道德形塑相对于主体与他者的伦理关系结构具有优先性。
与孟子不同,荀子从具体的历史文化与社群结构及人在其中的社会文化角色来理解和回答“人”及“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并以此阐释礼教的起缘与必要性。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况,亦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
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一住儒家大师,世称荀子。
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是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
教学思想:1、学思行结合: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知类”和通“道”。
“道者,治之经理也”。
“礼者,人道之极也”。
“知道”的实质涵义就是“知礼”,思考就是要以礼作为准绳来判断知识的曲直是非,反对不求本义和纲领的杂乱识记。
“解蔽”,就是在学习时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
有些学说观点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往往“蔽于一曲(部分),而暗于大理”,因此要加以分析和审缜地批判之后去伪存真。
“解蔽”就是要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
而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把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开来,加以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评论或判断,权衡的准则是“道”。
荀子认为探求真理应当善于批判和比较不同学说中的不同观点,“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去舍”。
2、“积”与“锲而不舍”:教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计划与步骤,循序渐进。
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学应根据人的认识规律私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逻辑顺序而逐步深入。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法则,规律)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荀子告诫教师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要因教材而施教。
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主要思想。
《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
《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
《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
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
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
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
《非十二子》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
《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
《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
《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它把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同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天看成一种具有客观法则的自然物质系统,排除天有意志说,承认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强调天不能干预人事、主宰人事,但人事活动又必须遵循“天道”,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但人能“制天命”、“裁万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卓越见解。
荀子的思想体系与影响
荀况,即荀子,号卿。
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
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
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 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
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同自然斗争能力的提高,对以后我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
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
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
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
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着书立说,直到逝世。
荀子的思想体系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他也是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在思想倾向上与孔孟一样,也试图从先王那里寻觅解释现实的依据。
他的学问渊博,在继 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许多方面的内容。
一、哲学思想荀子的哲学思想,以其理论的深度和逻辑力量,把我 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自殷周以来的历史哲学观,大都认为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世间诸种物事及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皆 受被神化了的自然力的鉴临与制约,并且认为社会的礼仪制度、典章规范也为超人格的上帝所创制。
这种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历史的历史外因论观点不能正确阐释社 会历史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变革现象,也无法寻觅社会历史发展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最终不得不诉诸不可知的神秘的外在力量。
迨及战国末期的荀子,兼融众家之学说,并收诸子之所长,在历史哲学观上,不囿于古人成见。
荀子割断了自然与社会之间神秘的联系纽带,以理性主义眼光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之分”理论。
他指出,自然现象与社会治乱毫无内在联系。
荀子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最高生灵,须遵循自然规律进行活动,如使民以时,加强农业生产,节约消费,顺适自然时令等,都是其表现形式。
简述荀子的散文艺术
简述荀子的散文艺术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其散文作品以逻辑严密、论证深刻、理论精细著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文本之一。
以下是简要介绍荀子的散文艺术:
1. 突出逻辑性:荀子在散文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手法,如推理、演绎、归纳、比较等,通过仔细地分析和论证,使论点更加鲜明、有说服力。
2. 注重分析实际:荀子散文中的许多论述都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3. 强调理性思维:荀子在散文中大量运用了理性思维的方式,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他的散文充满了思考和智慧,能够启发读者思考。
4. 语言简练明晓:荀子的散文语言简练明晓,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文采,而是注重表达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易于理解。
5. 善于比喻和象征:荀子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让读者更加容易理
解和接受。
荀子的散文艺术以逻辑严密、论证深刻、理论精细著称,能够启发读者思考,让人们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荀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
生 理之 性 是 共 同 的 , 就 是 “ 者 , 之 就 也 ” 也 性 天 。
因此 , 首先 成 了人 自然 层 面 的本 能 。然 而荀 子 性 思 想逻 辑 中这个 本 能并 不是 直接 以 自身 呈现 的状 态 表现 , 而是 以“ ” “ ” 种 外 在表 现 形式 显 情 和 欲 两
现的欲往 往 有 三 种 体 现 : 是 喜 好 感 官 之 欲。 一
性。 l 这些都说明性的原始本真是一样 的, ”】 体
收 稿 日期 :0 0 }—2 2 1 411
《 恶》 : 生 而 有 耳 目之 欲 , 好 声 色焉 , 夫 性 说 “ 有 若
作 者 简 介 : 靖 (9 3 ) 男 , 徽 马 鞍 山人 ,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马 克 思 主 义与 中 国传 统 文化 研 究 。 夏 18 一 , 安 硕 主
上 , 过《 辱 》 以清 晰 地 看 到苟 子 人 性 思想 的 透 荣 可 逻 辑归 属点 —— 无 论 是 庶 民还 是 王 侯 将 相 , 自然
其 实就 反 映 了苟子 对如 果 任人 性 自由发展 而 带来 不 可 收拾 的恶 果 的 思虑 。荀 子 说 : 人 无 师 法 , “ 则 隆性 矣 ; 师法 则 隆 积 矣 ” 有 。这中说 : 凡 性 者 , 之 就 也 , 性 “ 天 不
可学 , 可 事 。 l 《 论 》中说 : 性 者 , 始 材 不 ”】 礼 “ 本 朴也 。 ¨ 踟 正 名 》 : 生 之 所 以然 者 , 之 性 。 ”¨《 说 “ 谓 性 之 和 所 生 , 和 感 应 , 事 而 自 然 , 之 精 不 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的逻辑思想
荀子以正名为轴心, 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的名、辞、辨说的逻辑体系。
荀子的逻辑思想是由名(概念)、辞(判断)、辨说(推理论辨)三部分组成, 并概括论证了“名”、“辞”、“辨说”的逻辑作用和三者的相互关联。
而对于三部分的论述, 尤以“名”的逻辑思想最为突出和最为全面。
1 .正名的目的
荀子认为, 对于我们思想所为要有名称, 名称同异所产生的根据, 制定名称的原则等等, 全面考察和研究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为什么要“制名”呢? 荀子说了两个目的。
“名”是了解事物的一种思想形式。
荀子的这个观点, 在现代逻辑学的认识论要求就是要概念明确, 才能正确表达思想。
另一个目的, 是为了“上以明贵贱, 下以别同异”。
社会上的人和事都有贵贱等级, 自然万物亦有形状实体的差异, 故必须给以正确的名称概念, 以反映各种事物的差异。
这一思想在现代逻辑学和认识论上都是深刻的。
荀子在概念上, 初步提出了明确概念的方法问题。
2 .名的实质
荀子指出:“名也者, 所以期累实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名词是用来概括一类事物的。
同现代逻辑学所说“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较为接近的。
并且明白地指出了概念的概括事物的逻辑职能。
3 .对概念的逻辑分类
荀子对名词概念作了如下逻辑学的分类:“单名”-单称词, 如鸟、兽、牛、马等, 这实际是用单独一个字的概念来表示这一类的事物;“兼名” -兼称词, 如鸟兽、牛马、鸡鸭等, 这一类名词概念相对“单名”所指的对象事物就更为宽广了;共名-如果单称词形式的“名”同兼称词
形式的“名”在内容上所指的事物的类属“无所相避”(不便于互相区分避开), 就产生“共”的联系而形成“共名”。
从现代逻辑学的意义上看, 荀子提出的“共名”实际上是类概念或普遍概念;大共名—即比“共名”这种类概念外延更大的属概念。
荀子在当时科学和认识发展的水平上, 对概念的种类作了在外延上的比较明确的划分, 这比起后期墨家对概念分类(名、达、类、私)更加科学明白。
4 .批评名实问题上的三种诡辩
在先秦名辩思潮中, 流传着名实关系上的三种诡辩, 荀子对此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
第一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名” , 就是利用同一个概念有不同含义, 来扰乱名称概念的正常用法。
这是现代逻辑所说的偷换或混淆概念的常见逻辑错误。
第二种是“惑于用实以乱名” , 即用个别事实混淆概念的确定性。
第三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实” , 即利用名词概念的差异而混淆实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