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3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八一宣言发表B.瓦窑堡会议召

C.南京国民政府建

D.国共合作宣言发

2.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3.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日本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⑤

4. 如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战役的示意图,对该战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反映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D.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5.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

A.武汉会战B.淞沪会战C.豫湘桂战役D.台儿庄战役

6. 下图是发生在日本东京的一幕场景。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最近、联系最紧密()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抗战胜利

7. 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中唱到: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其中“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指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国共合作抗日D.重庆谈判

8. 如图是“赵登禹路”路标,与赵登禹将军有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皖南事变

9.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反映的是

A.东三省沦陷B.南京大屠杀C.淞沪会战D.旅顺大屠杀

10.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最新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1 (华东师大版

最新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1 (华东师大版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1(华东师大

版)

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

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制度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2.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3.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4.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1977年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④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5.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I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华东师大版下册习题课件 19.2 菱形 19.2.1. 菱形的性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华东师大版下册习题课件  19.2 菱形 19.2.1. 菱形的性

3.(4分)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2_条对称轴, 其对称轴为_______对__角__线__所__在__的___直_.线
4.(3分)(贵阳中考)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是4 cm,∠ABC=60°, 那么这个菱形的对角线AC的长是( A )
A.1 cm B.2 cm C.3 cm D.4 cm
7.(3分)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D )
A.对角相等且互补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8.(4分)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若 ∠CAB=62°,则∠ADO等于__2_8_°__.
9.(8分)(教材P112练习T3变式)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8,两个相邻 内角∠BAD与∠ADC的度数之比为1∶2,求该菱形的面积.
14.(10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过AB的中点E作AC的垂线 EF,交AD于点M,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DF=2,求菱形ABCD的周 长.
解:连结BD,则AC⊥BD.∵EF⊥AC,∴EF∥BD.∵AB∥CF,∴四边 形EFDB是平行四边形,∴EB=DF=2.∵E是AB的中点,∴AB=2EB=4, ∴菱形ABCD的周长=4AB=16
(2) 全 等 . 理 由 如 下 : ∵ 四 边 形 EDD′F 是 菱 形 , ∴ EF = DE = DA′ , EF∥DD′ , ∴ ∠ FEC′ = ∠ DA′E , ∠ EFC′ = ∠ A′D′C′ , 又 ∵ ∠ EC′F = ∠DCA=∠DEA′,∴△A′DE≌△EFC′(AAS)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名师教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名师教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内容标准】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道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要点】

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19.3正方形》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19.3正方形》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19.3正方形》

一. 教材分析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是学生在学习了矩

形和菱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正方形性质的内容。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质。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通过学习正方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矩形和菱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矩形和菱形的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矩形

和菱形。但正方形作为一种特殊的矩形和菱形,其性质与矩形和菱形有所不同,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同时,正方形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几何图案设计、建筑施工等,学生需要将这些实际应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判定

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和应用。

2.教学难点:正方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正

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正方形实例,如瓷砖、象棋等,引导学

20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全等三角形逆命题与逆定理3角平分线习题课件华东师大版

20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全等三角形逆命题与逆定理3角平分线习题课件华东师大版

…………………………………1分 ∴△BCD≌△BFD,
和DF相等,而不是DC 和DE相等.
∴BC=BF. ………………………………………………………3分
∵DE∥BC, ∴∠DBC=∠EDB, 又∵∠DBC=∠DBE, ∴∠EDB=∠DBE, ∴△BDE是等腰三角形, ………………………………………4分 ∴BE=DE, ∴BF=BC=DE+EF. ………………………………………………6分
【规律总结】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内错角加平分角,等角对应等线段. 基本图形:P是∠CAB的平分线上一点,PD∥AB,则有∠1=∠2=∠3, 所以AD=DP.
【跟踪训练】
4.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
来自百度文库
∠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分别交
AB,AC于E,F,当∠A的位置及大小
5.如图,△ABC中,∠ABC的平分线与 ∠ACB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D,过D作 BC的平行线交AB,AC于E,F,求证: EF=BE-CF. 【证明】∵BD平分∠ABC,ED∥BC, ∴BE=DE. ∵CD平分∠ACG,ED∥BC, ∴∠FCD=∠FDC,∴FD=FC, ∴EF=DE-DF=BE-CF.
3.角平分线
1.如图1,已知:OQ平分∠AOB, QD⊥OA, QE⊥OB,点D,E为垂足, 则_Q_D_=_Q_E_.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

中国学前教育史

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 A P55

A.蒙求

B.三字经

C.急就篇

D.千字文

2.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 A P38 A.子师B.慈母C.保母D.养母

3.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C P74

A. 颜之推

B. 王守仁

C. 朱熹

D. 贾谊

4.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 B P74

A.颜之推

B.朱熹

C.王守仁

D.贾谊

5.日本式幼稚教育在中国影响最深,这发生在 A P115

A.清末民初

B.晚清时期

C.民国时期

D.解放后

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D P83

A.幼稚园

B.小孩察物学堂

C.蒙养园

D.蒙养院

7.我国古代首先创办育婴堂的是 B P85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的文件是 A P289

A.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D.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9.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的是; C P99

A.促进全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强国际友谊

C.奴化中国人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

D.传播基督精神

10提出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C P74

八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历史》知识纲要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历史》知识纲要 华东师大版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主体知识纲要》

第一单元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背景:清朝衰败;列强实行殖民掠夺政策.

导火线是英国在中国大肆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过程:1840年6月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破坏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联军罪行:1860年火烧圆明园.

三,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掠夺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1,国际国内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在全球争夺殖民地;中国出现边疆危机;阿古柏侵占新疆,俄侵占伊犁.

2,主要过程:左宗棠率军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中俄订约,收回伊犁.

二,甲午中日海战(1894—1895)

1,过程: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战争;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设工厂.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日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奋发图强

3、你认为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4、1969年10月,欧洲有一场著名的足球赛,下列哪个国家的人不能看到现场直播?()

A、中国

B、苏联

C、日本

D、法国

5、“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工业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

6、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7、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A、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

C、“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D、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文革”时期

9、据你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洋舰队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10、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况,你会前往()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19[预习导学]社会生活的变迁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19[预习导学]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课前学习任务

访问长辈,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你家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娱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

【学习任务二】说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习任务三】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习任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如何?

【学习任务五】结合电脑、电视、手机、洗衣机、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在生活中的作用,谈谈科技进步对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阅读本课《知识拓展》,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19课 文字演变 学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19课 文字演变 学案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文字演变

学习目标:

1、知道汉字的演变,认识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2、能辨认甲骨文、小篆、隶书。

3、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重点:甲骨文及其发现、作用

难点:甲骨文构字四法

学习过程:

一、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课文

1、我国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有和两种说法。

2、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3、我国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是,它主要保存在(朝代)甲骨上用以记载的文字。

4、阅读102页小字内容,说说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

5、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构字的四种方法是:、、、。

6、思考104页“阅读与练习”。

7、我国文字的字形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

8、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还是。

二、学生互动讨论(各自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初步完成以上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甲骨文是()。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3.举例说明构字四法。(象形、会意、指示、形声)

四、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本页资料上,课题、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学习过程这些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吗?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9课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9课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

复习提纲(一)

1.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

(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爆发:1840年,英军发动侵华战争。

(3)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太平天国运动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3)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列强罪行:①英、法: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②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洋务运动

(1)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2)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4)主要内容

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通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

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从1919年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已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措施;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则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建国初面临国内外形势继续完成的两大任务: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其二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化”和“三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前者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物质基础;后者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都涉及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问题。“一化三改”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总路线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特色,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总路线,其实质就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处理好了既有利政权巩固,也为社会主义的完成,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4.一五计划的特点。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需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历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二)说目标、重、难点

(A)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了解“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建设成就。

2、知道“三大改造”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教学课件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教学课件

(2)∵∠AEC=∠ABE+∠BAE,∠AEC=2∠ABC, ∴∠ABE=∠BAE,∴AE=BE. ∵△ABE≌△FCE, ∴AE=EF.∵BE=CE, ∴AE=EF=BE=CE,且AF=BC, ∴四边形ABFC为矩形.
5.(2013·南通中考)如图,AB=AC,AD=AE,DE=BC,且 ∠BAD=∠CAE.求证:四边形BCDE是矩形.
3.(2013·宿迁中考)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
线是两根橡皮筋.若改变框架的形状,则∠α也随之变化,两
条对角线长度也在发生改变.当∠α为
度时,两条
对角线长度相等.
【解析】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得到 ∠α=90°. 答案:90
4.如图,已知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结AE并延长AE交DC
知识点 2 矩形性质的应用 【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AB=10,AD=8,把纸片 ABCD沿AF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E上.求折痕AF的长.
【思路点拨】由对称性→AB=AE→由勾股定理 →DE→EC→BF→AF.
【自主解答】∵△AEF和△ABF关于直线AF对称, ∴AE=AB=10,EF=BF,∠AEF=∠B=90°, 在Rt△ADE中,AD=8,AE=10,根据勾股定理, DE= ∴EC=10-6=4. 在Rt△EFC中,EC=4,设BF为x, 则FC=A8E-2x,A根D2据 勾10股2 定82理,6.得方程(8-x)2+42=x2,解得x=5, 即BF=5, ∴AF=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18新时期的科技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18新时期的科技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18 新时期的科技

一. 教材分析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新时期的科技》是一篇以我国改革开放后

科技发展为主题的文章。文章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的繁荣,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展示了我国在新时期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的繁荣,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

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科技体制改革等较抽象的概念,可能还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深入理解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新时期的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掌握科技

教育繁荣的原因,理解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历史思维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新时期的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教育繁荣的

原因,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2.教学难点:科技体制改革的概念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主获取知

识。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我国

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

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了解我国新时期的科技

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国现代史单元复习总结课件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国现代史单元复习总结课件 华东师大版

4、1976----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第一、二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过渡、 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成立 (结束被侵略、 被奴役历史)
巩固
过渡
探索
1、第一届政治协商 会议的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及意义
1、经济上:一化三改 (总路线) 2、 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政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国策与政治制度)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3、战略上(经济上):西部大开发; 二、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 前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不利因素:
内因:台独势力猖阙;
外因 :美国的干涉;
前景: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那些努力?
1、建国初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50年代争取和平解放台湾; 3、改革开放后,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方针;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 代史的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挂出了“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歌颂的国策是()

A、一国两制

B、对外开放

C、科教兴国

D、和平共处

2、实施义务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

A、(1)(2)

B、(3)(4)

C、(1)(2)(3)(4)

D、(1)(2)(3)

3、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孩子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义务教育法》告上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84年

B、1986年

C、1988年

D、2000年

4、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我国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一举措是哪一部法律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普通高校200多所。到2000年,我国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这一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

A、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B、学校数量大大增加

C、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D 、学校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6、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虽已形成相当规模,但学科门类还不齐全

D、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左右

(二)综合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史,结合所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大教育家是谁?他为教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汉武帝时期的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他大力推行何种教育?

3、隋唐时期采用怎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在何时被废除?

4、近代中国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在哪一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发展,为保证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于1986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发展战略?

(三)拓展延伸

作为初二的学生,你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受益者,你有什么想法吗?请谈一谈。(四)达标检测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3、新明中学初中七年级的周鹏辍学打工了。他的这一做法违背了①《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民法通则》④《高等教育法》()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

5、填空: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6、简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什么时间?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