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检验批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检验批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70702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建筑电气/防雷及接

分项工程名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

安装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

负责人

检验批部位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

安装检验批

施工依据验收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GB50303-2002

主控项目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

引下线的敷设、明敷引下线焊接处

的防腐

第25.1.1条/

2

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

时与接地干线的连接

第25.1.3条/

3

避雷针、带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

物体的连接

第26.1.1条/

/

一般项目1

钢制接地线的连接和材料规格、尺

第25.2.1条/

2 明敷接地引下线持件的设置第25.2.2条/

3

接地线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的

保护

第25.2.3条/

4

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金属门窗与

接地干线的连接

第25.2.7条/

5 避雷针、带的位置及固定第26.2.1条/

6

避雷带的支持件间距、固定及承力

检查

第26.2.2条/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防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防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25.3 施工工艺25.3.1 工艺流程 1.明装引下线安装 2.暗装引下线安装 3.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25.3.2 明装避雷引下线安装 1.按施工图计划做引下线支持卡子,如设计对支持卡子无特殊要求,可按本规程24.3.6制作,制作后应送到热浸镀锌厂,进行热浸镀锌。 2.定位放线:用线锤找垂直线,在引下线两端定下支持卡子点,卡子距端部0.3m为宜,并将支架先打眼用水泥砂浆固定,固定时卡子正、侧面应一致,待牢固后挂线,将其他支持卡子均匀分布,间距在1.5~2m。支持卡子最好在主体完成时安装,外墙完成时宜污染或破坏墙面。 3.引下线敷设 在支架强度达到安装要求,外墙面装饰已结束,外墙架子没拆除时,应安装引下线,将调直的引下线,上端甩到与接闪器连接部位,从引下线上端开始用支持卡子逐一卡牢,引下线长度不足连接应采用电焊连接,连接应煨来回弯,保持引下线垂直。

4.断接卡子安装 断接卡子一般距地1.5~1.8m,一个单位工程高度应一致。做法见本规程图24.3.6.(1)。 5.防腐 在有焊接接头的位置和镀锌层破坏的位置应防腐:刷二度防锈漆和2度银粉漆。 25.3.3 暗装避雷引下线安装 1.沿外墙敷设引下线 在主体工程结束后,按图纸要求定位放线,在主体施工时将暗装断接卡子箱按施工图位置留置洞口或将箱体安装在墙内。在装修前,将引下线,用U形卡钉或钩钉(见图25.3.3.1)将引下线固定在墙面上,也可采用膨胀螺栓或射钉枪射钉固钉,固定应平整牢固,接头处应采用电焊连接,焊后应刷二度防锈漆。引下线采用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采用扁钢不小于20mm×4mm。 固定引下线上端应甩头至接闪器与接闪器连接应采用电焊 焊接,也可采用U形卡子螺栓(钢丝绳元宝卡子)连接但不小于2个,下端入断接卡子箱,做法参见图24.3.6.1。 引下线也可随土建进行敷设,下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好或与断接卡子箱连接好,将引下线随主体工程进度埋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甩足与接闪器连接的引下线导线。 2.引下线均压环(带)敷设和连接

避雷引下线敷设标准

ICS Q/ZXJZ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 3 施工准备 ............................................................... 4 操作工艺 ............................................................... 5 质量控制 ............................................................... 6 质量标准 ............................................................... 7 成品保护 ...............................................................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避雷接地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 2 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 施工准备 3.1 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2 镀锌钢材有扁钢、圆钢等,使用时应采用热镀锌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3.3 辅料有螺栓、垫圈、弹簧垫圈、支架、电焊条、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黄油漆、绿油漆、防腐漆、银粉漆等。 3.4 作业条件 3.4.1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 3.4.1.1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墙、柱钢筋已绑扎完。 3.4.1.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4.2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 3.4.2.1 支架安装完毕。 3.4.2.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4.2.3 土建外装修完毕。 3.4.3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3.4.3.1 支架安装完毕。 3.4.3.2 保护管已预埋。 3.4.3.3 土建抹灰完毕。 3.4.4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 3.4.4.1 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3.4.4.2 结构工程已经完成。 3.4.4.3 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3.5 主要机具:常用电工工具、钢锯、锯条、电焊机、电焊工具、压力案子、电锤、冲击钻等。 4 操作工艺 4.1 避雷引下线安装工艺流程: 测量弹线定位(明)→支架安装→避雷引下线敷设固定→避雷引下线连接→防腐处理→标识→检测验收 4.2 避雷引下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 接地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 4.2.2 接地引下线必须按设计要求标高位置做断接卡子或测试点。断接 卡子所用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并需加镀锌垫圈和镀锌弹簧垫圈。 4.2.3 利用主筋暗敷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二根主筋。 4.2.4 现浇混凝土内敷设引下线不做防腐处理。

防雷引下线安装方案

防雷引下线安装方案 1)工艺流程:调直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引下线做标志→验收 2)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建筑物框架柱内对角四根主筋作为引下线,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指定位置施工,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建筑物桩基、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 (1)按照设计指定的框架柱,利用框架柱内对角的两根主筋(直径不小于Φ16mm)作引下线,并在基础处与桩基钢筋、基础圈梁连接,做电气联通。每层用油漆在引下线上作好标识,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引下线与接地极连接参见图10.6-14。 (2)按照规范要求的位置,在距地面0.5m处做测试点。断接线卡子所用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并需加镀锌垫圈和镀锌弹簧垫圈。 (3)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或与断接卡子连接好。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和面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4)利用主筋(直径不少于Ф16mm)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按设计位置标高做好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至接闪器,搭接长度不应小于6D,做完后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4)引下线安装质量要求 (1)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测试点距地0.5米。 (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不大于1欧姆。 (3)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及避雷带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②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③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④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⑤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避雷引下线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避雷引下线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13.3.31 GB50303-2002 工程名称南岸春晓住宅小区7#楼专业工长 分项工程名称避雷引下线施工班组长 施工单位河南中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验收部位十八层 施工依据标准名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材料/数量编号GB50303-2002 设备/台数1台存放处项目部连接形式焊接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1 引下线的敷设、明敷引下线焊接 处的防腐 第25.1.1条合格 2 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 线时与接地干线的连接 第25.1.3条 一般项目 1 钢制接地线的连接和材料规格、 尺寸 第25.2.1条符合要求 2 明敷接地引下线持件的设置第25.2.2条 3 接地线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 的保护 第25.2.3条 4 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金属门窗 与接地干线的连接 第25.2.7条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避雷及接地引线(侧击雷)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表13.3.46 GB50303-2002 工程名称南岸春晓住宅小区7#楼分项工程名称避雷焊接 施工单位河南中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验收日期年月日设计单位及图纸编号 类别部位层段或标高材质规格数量连接方法引线 十八层十八层钢筋2根焊接 侧击雷 外窗均压环 接闪器 示意图及说明: 按电施图纸进行施工。避雷接地引下线焊接均利用柱内2根主筋外侧角筋焊接,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双面搭接焊),焊接位置正确,符合要求。所有引下线均利用柱内主筋做连接线,与梁、柱主筋相连。柱子四根主筋与基础钢筋焊接。 班组长: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意见: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负责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章)验收意见: 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章)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一、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避雷接地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2.1.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1.2配备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材料准备 3.3 辅料有螺栓、垫圈、弹簧垫圈、支架、电焊条、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黄油漆、绿油漆、防腐漆、银粉漆等。 3、主要机具 常用电工工具、钢锯、锯条、电焊机、电焊工具、压力案子、电锤、冲击钻等。 4、作业条件 2.4.1避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 1)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墙、柱钢筋已绑扎完。 2)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4.2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 1)支架安装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土建外装修完毕。 2.4.3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1)支架安装完毕。 2)保护管已预埋。 3)土建抹灰完毕。 2.4.4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 1)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结构工程已经完成。 3)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三、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3.1防雷引下线暗(明)敷设 3.1.1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焊渣处理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3.1.2漏刷防锈漆和面漆,应及时补刷。 3.1.3 主筋错位,应及时纠正。 3.1.4引下线不垂直,超出允许偏差。引下线应横平竖直,超差应及时纠正。 3.2接地干线安装。 3.2.1扁钢不平直,应重新进行调整。 3.2.2接地端子漏垫弹簧垫,应及时补齐。 3.2.3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焊渣处理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3.2.4漏刷防锈漆和面漆,应及时补刷。 四、施工工艺 4.1 避雷引下线安装工艺流程: 测量弹线定位(明)→支架安装→避雷引下线敷设固定→避雷引下线连4.1 接→防腐处理→标识→检测验收 4.2 避雷引下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接地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 4.2.2接地引下线必须按设计要求标高位置做断接卡子或测试。 4.2.3断接卡子所用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并需加镀锌垫圈和镀锌弹簧垫圈。 4.2.4 利用主筋暗敷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二根主筋。现浇混凝土内敷设引下线不做防腐处理。 4.2.5 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烟囱的铁爬梯等)可作为引下线,但所有金属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4.2.6 接地引下线沿建筑的外墙敷设时,从接闪器到接地体,引下线的敷设路径,应尽可能短而直。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不可能直线引下时,也可以弯曲,但应注意弯曲开口处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报审、报验表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表B.0.7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报审、报验表 工程名称:新乡市大数据产业园11#宿舍楼编号: 致:河南清鸿建设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一层墙柱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工作,经自检合格,请予以审查或验收。附件:?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资料 ?检验批质量检验资 料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资料 ?施工试验室证明资料 ?其他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审查或验收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二份,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各一份。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7070201 002

避雷及接地引线(侧击雷)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表13.3.46 工程名称新乡市大数据产业园11#宿舍楼分项工程名称避雷引下线安装施工单位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验收日期年月日设计单位及图纸编号河南易博联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别部位层段或标高(m)材质规格数量连接方法引线 柱一层钢筋螺纹16 焊接侧击雷 外窗 均压环 接闪器 示意图及说明: 避雷引下线:利用框架柱内至少两根对角主筋(不小于?16)通长焊接,下端与接地装置焊接连接.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意见:合格验收意见: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项目 专业监理工程师: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章)年月日(章)

表B.0.7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报审、报验表 工程名称:新乡市大数据产业园11#宿舍楼编号: 致:河南清鸿建设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二层墙柱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工作,经自检合格,请予以审查或验收。附件:?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资料 ?检验批质量检验资 料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资料 ?施工试验室证明资料 ?其他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审查或验收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二份,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各一份。

避雷带安装要求

避雷带安装要求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施工要求 1、避雷带(网)安装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明敷设的避雷带(网)均采用Φ10镀锌圆钢。 (2)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避雷带安装完毕后应顺直,转弯处煨成弧度,不应有棱角。镀锌圆钢沿避雷卡子明敷,避雷卡子每隔1米设置一个,转弯处0.5米设置一个。 (3)避雷带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 (4)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18?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5)焊接要求: a.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b.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c.避雷线同引下线焊接处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或银粉。 d.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物,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

一体。 2、支架安装与固定 (1)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以上;混凝土支座高度为110mm。 (2)各间距应均匀、固定可靠,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500mm。 (3)支架应平直。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 检查段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l0mm。 (4)支架等铁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避雷引下线检验批

避雷引下和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Q3.7.1 工程名称东紫园14#楼检验批部位 1层避雷引下线项目经理董必华 工程施工单位名称安徽同济建设集团 芜湖同进有限公司 分包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吴玉文 分包单位/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B2/AHTJ-2008) 施工班组长候贤奎 序号GB50303-2002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 下线应平直、无直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2 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2处与接 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 / 3 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 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 一般项目 1 钢制接地线的焊接连接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圆钢与圆钢塔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3、圆钢与扁钢塔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 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材料采用及最小允许规定尺寸应符合表24.2.2的规定。 1、圆钢与圆钢塔 接为圆钢直径的6 倍,双面施焊; 2、圆钢与扁钢塔 接为圆钢直径的6 倍,双面施焊; 2 明敷接地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 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 1.5~3m;弯曲部分0.3~ 0.5m。 / 3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或其他坚固的保 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 4 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下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2、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300㎜;与建 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0~15㎜; 3、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 4、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分别涂以黄色 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5、变压器、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 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 5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 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 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 6 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 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制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 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 7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 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均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图纸设计的要求,验收合格。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电气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防雷引下线施工方案

防雷引下线敷设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 2)根据图纸要求准备相应施工图集等技术资料; 3)编制技术交底。 2.技术关键要求 充分熟悉图纸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技术资料及交工资料。 二、施工工艺 1.利用主筋(直径不小于①16mm)作引下线,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设计无要求时于室外地面0?5m处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用套筒连接至顶层,并与主筋进行跨接焊接,做完后请有关人圆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2.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如果为砖墙(或加气混凝土墙、空心砖墙),则就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坐标轴线位置,然后随砌墙将事先预制好的50mmx50mm的方木样板放入 墙内,待墙砌好后将方木样板剔出,将支持架放入也中,同时撒水淋湿 孔洞,再用水泥砂浆将支持件埋牢,待凝固后使用。如果在现浇混凝土 上固定支架,先根据图纸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持架做燕尾埋入孔中, 找平找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 2)支持件埋设完毕后,可敷设接地干线。将接地干线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将扁固定,经过隔墙时穿越预留孔,接地干线连接处应焊接 牢固。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3)于接地干线外表面刷黃绿相间油漆标识。 三、质量标准 1.变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2)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mm?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 Omni?15 mm ; 3)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 4)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15mm?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5)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小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2 ?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狡链处的接地连接, 应 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3?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4?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山电缆头到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 绝缘。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7.1 总则 17.1.1 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及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 17.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编); (3)《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年局部修订)。 17.2 术语、符号 避雷引下线:指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流导入接地装置的部分。 17.3 基本规定 (1)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 (2)明装引下线必须在距地面1.5~1.8m 处做断接卡子或测试点(一条引下线者除外)。断 接卡子所用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lOmm,并需加镀锌垫圈及镀锌弹簧垫圈。暗装的引下线在 距地0.5m 处做断接卡子。 (3)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2 根主筋。 (4)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烟囱的铁爬梯等)可作为引下线,但所有金屑构件之间 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5)沿建筑物外墙明敷设的引下线,从接闪器到接地体,引下线的敷设路径,应尽可能 短而直。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不可能直线引下时,也可以弯曲,但应注意弯曲开口处的距离不得等于或小于弯曲部线段实际长度的0.1 倍。引下线也可以暗装,但截面应加大一级,暗装时还应注意墙内其他金属构件的距离。 (6)引下线的固定支点间距离不应大于2m,敷设引下线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引下线应 躲开建筑物的出人口和行人较易接触到的地点,以免发生危险。 (7)明敷设在易受机械损坏和危及人员安全的地方、地上约1.7m 至地下0.3m 的一端地 线应加保护措施。为了减少接触电压的危险,也可用硬塑料管将引下线套起来或用绝缘材料缠绕。 (8)采用多根明装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和接地线的连接 情况,应在每条引下线距地1.8~2.2m 处放置断接卡子。利用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必须将焊接的地线连接到首层、配电盘处并连接到接地端子上,可在地线端子处测量接地电阻。 (9)每栋建筑物至少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50mm2 的建筑物除外)。避雷引下线最 好为对称位置,引下线间距离不应大于20m,当大于20m 时应在中间多引一根引下线。 (10)接地干线穿墙时,应加套管保护,跨越伸缩缝时,应做煨弯补偿。 (11)接地干线跨越门口时应暗敷设于地面内(做地面以前埋好)。 (12)接地干线距地面应不小于200mm,距墙面应不小于lOmm,支持件应采用40mm× 4mm 的扁钢,尾端应制成燕尾状,人孔宽度与深度各为50mm,总长度为70mm,支持件间 的水平直线距离一般为1m,垂直部分为1.5m,转弯部分为0.5m。 (13)明敷设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水平度与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不超过 lOmm。 (14)转弯处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扁钢厚度的2 倍。

避雷引下线安装范文

交底内容: 25.1一般规定 25.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避雷引下线,均压环(带)的安装及变配电室接地干线的敷设。 25.1.2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5.1.3避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且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可只设1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得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25.1.4避雷引下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明装敷设引下线截面,采用热浸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8mm,采用热浸镀锌扁钢时其截不得小于12×4。引下线应沿最短路线引至接地体,弯曲处R半径应大于等于圆钢直径或扁钢厚度的10倍。明装引下线距墙面≤90mm,每隔1.5~2m应设置支持架固定。 2.暗装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作为引下线,和外引预埋连接板,引下线与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U形卡子连接。利用混凝土柱钢筋作引下线不少于φ10mm2根主筋,利用金属构件铁爬梯等作引下线,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25.1.5引下线接地测试点的设置 明装应设断接卡子,距地高度为 1.5~1.8m,断接卡子以下应设钢管或角钢保护,暗装可引到断接卡子箱或连接板检测点或地下接地电阻检测点,见图24.3.6.1~3,具体位置或高度由设计确定。 25.1.6避雷引下线,接地干线,在容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加钢管或角钢保护,在穿越楼板或墙时应加套管保护,跨越伸缩缝时应做Ω弯补偿。 25.1.7避雷引下线或接地干线所使用的钢材或支持件均应经热浸镀锌。 25.1.8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应符合24.1.7条的规定。 25.1.9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25.1.10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25.1.1 1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铜线接头,应挂锡。 25.2施工准备 25.2.1技术准备 1.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按施工图设计检查引下线均压环(带)和变电室接地干线的敷设位置是否和建筑物

避雷引下线安装

交底内容: 25.1 一般规定 25.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避雷引下线,均压环(带)的安装及变配电室接地干线的敷设。 25.1.2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5.1.3 避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 且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可只设1 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 距不得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25.1.4 避雷引下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明装敷设引下线截面,采用热浸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8mm采用热浸镀锌扁钢 时其截不得小于12X 4。引下线应沿最短路线引至接地体,弯曲处R半径应大于等于圆钢直 径或扁钢厚度的10倍。明装引下线距墙面w 90mm每隔1.5?2m应设置支持架固定。 2. 暗装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作为引下线,和外引预埋连接板,引下线与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U形卡子连接。利用混凝土柱钢筋作引下线不少于 0 10mm根主筋,利用金属构件铁爬梯等作引下线,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25.1.5 引下线接地测试点的设置 明装应设断接卡子,距地高度为 1.5?1.8m,断接卡子以下应设钢管或角钢保护, 暗装可引到断接卡子箱或连接板检测点或地下接地电阻检测点,见图24.3.6.1 ?3,具体位置或高度由设计确定。 25.1.6 避雷引下线,接地干线,在容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加钢管或角钢保护, 在穿越楼板或墙时应加套管保护,跨越伸缩缝时应做Q弯补偿。 25.1.7 避雷引下线或接地干线所使用的钢材或支持件均应经热浸镀锌。 25.1.8 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应符合24.1.7 条的规定。 25.1.9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 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25.1.10 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 应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25.1.1 1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 应就近与接地干线 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铜线接头,应挂锡。 25.2 施工准备 25.2.1 技术准备 1. 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防雷引下线施工方案

防雷引下线敷设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 2)根据图纸要求准备相应施工图集等技术资料; 3)编制技术交底。 2.技术关键要求充分熟悉图纸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技术资料及交工资料。 二、施工工艺 1 ?利用主筋(直径不小于①16m m)作引下线,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设计无要求时于室外地面0.5m 处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用套筒连接至顶层,并与主筋进行跨接焊接,做完后请有关人圆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2.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 )如果为砖墙(或加气混凝土墙、空心砖墙),则就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坐 标轴线位置,然后随砌墙将事先预制好的50mr K 50mm的方木 样板放入墙内,待墙砌好后将方木样板剔出,将支持架放入也中,同时撒 水淋湿孔洞,再用水泥砂浆将支持件埋牢,待凝固后使用。如果在现浇混 凝土上固定支架,先根据图纸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持架做燕尾埋入孔 中,找平找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 2)支持件埋设完毕后,可敷设接地干线。将接地干线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将扁固定,经过隔墙时穿越预留孔,接地干线连接处应焊接牢固。 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3)于接地干线外表面刷黄绿相间油漆标识。 、质量标准 1 .变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2)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m m?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0m m?15mm; 3)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 4)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15mm?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5)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小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2.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3.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4.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 由电缆头到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四、成品保护 1.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电气施工时不得砸碰及弄脏墙面。 2)喷浆前必须预先将接地干线纸包扎好 3)搬运物件时不得砸坏接地干线。

避雷引下线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避雷引下线焊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编号:(01-18/03-02/04-02/05-16)/06-17/ 避雷引下线焊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编号:(01-18/03-02/04-02/05-16)/06-17/

避雷引下线焊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编号:(01-18/03-02/04-02/05-16)/06-17/

避雷引下线焊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编号:(01-18/03-02/04-02/05-16)/06-17/

避雷引下线焊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编号:(01-18/03-02/04-02/05-16)/06-17/

屋面避雷带焊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编号:(01-18/03-02/04-02/05-16)/06-17/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感冒前面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因何而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非洲曾经说过,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这启发了我,既然如何,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西班牙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生活中,若感冒前面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既然如何,了解清楚感冒前面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感冒前面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因何而发生?歌德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叔本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看来,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在面对这种问题时,感冒前面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白哲特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这句话语虽

避雷引下线敷设标准

ICS Q/ZXJZ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发布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施工准备 (1) 4 操作工艺 (1) 5 质量控制 (4) 6 质量标准 (4) 7 成品保护 (5)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避雷接地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 2 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 施工准备 3.1 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2 镀锌钢材有扁钢、圆钢等,使用时应采用热镀锌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3.3 辅料有螺栓、垫圈、弹簧垫圈、支架、电焊条、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黄油漆、绿油漆、防腐漆、银粉漆等。 3.4 作业条件 3.4.1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 3.4.1.1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墙、柱钢筋已绑扎完。 3.4.1.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4.2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 3.4.2.1 支架安装完毕。 3.4.2.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4.2.3 土建外装修完毕。 3.4.3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3.4.3.1 支架安装完毕。 3.4.3.2 保护管已预埋。 3.4.3.3 土建抹灰完毕。 3.4.4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 3.4.4.1 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3.4.4.2 结构工程已经完成。 3.4.4.3 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3.5 主要机具:常用电工工具、钢锯、锯条、电焊机、电焊工具、压力案子、电锤、冲击钻等。 4 操作工艺 4.1 避雷引下线安装工艺流程: 测量弹线定位(明)→支架安装→避雷引下线敷设固定→避雷引下线连接→防腐处理→标识→检测验收 4.2 避雷引下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 接地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

屋顶避雷带安装施工工艺

屋顶避雷带安装施工工艺

屋顶避雷带安装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确定避雷带安装要求→随结构预埋避雷带支架→安装避雷带→焊接避雷引下线→安装补偿措施 2操作工艺: 2.1熟悉图纸根据设计说明的要求确定避雷带支撑件的安装间距和安装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

2.2女儿墙和天沟上支架安装,随主体结构对避雷带支持件进行预埋,确保支持件预埋位置和间距的准确。屋脊和檐口上支座支架安装,使用混凝土支墩或支架固定。使用支墩固定避雷带时,配合土建施工。 2.3现场制作支座时,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使用支架固定避雷带时,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支架的间距同上。 2.4在预埋好的支持件上安装避雷带。避雷带的支架采用成品支架,卡子牢固,固定螺母采用不锈钢螺母或者强度高的塑料装饰性螺母,或者采用穿管的固定。 3.3根据避雷引下线的设计位置焊接避雷引下线。避雷带与避雷引下线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焊接,避雷带引下线要做明显的引下线标志。 3质量要求: 3.1避雷带穿过变形缝处采取Ω形等伸缩补偿措施。避雷带与避雷引下线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焊接,避雷带引下线要做明显的引下线标志。 3.2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需采取防腐措施。 3.3屋顶所有金属设备及构件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连接处不同金属间设防电化腐蚀措施。

3.4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 3.5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