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总论-何建军.ppt
合集下载
肿瘤学概论(第2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肿瘤外科治疗
![肿瘤学概论(第2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肿瘤外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56b9ed503d8ce2f016623bf.png)
肿瘤学概论(第2版)
(二)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1. 术前取得明确诊断的原则
• 术前尽可能获得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 • 术前尽可能明确临床诊断与分期的原则
2. 根据所患肿瘤特点及患者自身状况,确定外科治疗方案的原则
• 依据肿瘤的病理及生物学特性选择手术方式,彻底切除肿瘤,力争达到手术治愈 • 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和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和功能 • 依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和伴随疾病选择术式 • 正确认识外科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谢谢观看
肿瘤外科手 术
预防性手术
诊断性手术
探查性手术
治疗性手术
重建与康复 手术
肿瘤外科急 症手术
治愈性手术
姑息性手术
减瘤性手术
复发转移灶 切除手术
内分泌器官 切除手术
肿瘤学概论(第2版)
一、预防性手术
概念
• 对具有潜在恶性趋向的疾病和癌前病 变作相应的外科治疗,以防病变进一 步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常见适应证:
• 切除内分泌器官,减少 激素的分泌,抑制肿瘤 生长,起到治疗作用。
• 乳腺癌及前列腺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肿瘤学概论(第2版)
五、重建与康复性手术
概念:利用显微外科和整形外科等技术,对肿瘤根治术所造成的局部解剖缺陷的重建和修复。
作用: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器官形态和功能,并能满足根治性手术对肿瘤大范围切除的需 要,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 功能保全性肿瘤根治术
姑息性手术
• 晚期肿瘤己失去手术治 愈的机会。为缓解某些 无法耐受的症状、减轻 痛苦、防止可能发生的 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或为下一步 其他治疗创造条件,可 采取姑息性手术。
肿瘤学总论分析ppt课件
![肿瘤学总论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13674bd0d233d4b04e694e.png)
DNA肿瘤病毒
• 既有病毒增殖,又可转化细胞 • 转化细胞效率高,有时一个病
毒分子即可转化 • 有反转录酶存在 • 有包膜
只有转化作用,无病毒增殖 转化细胞效率低,可能需要 需要10~100个病毒分子 无 不一定有
-
17
• 病毒 EB病毒 HBV病毒 HPV病毒
• 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肝癌 宫颈癌
年全世界估计每年有635万例肿瘤新发病例,其 中发达国家为31.3万,发展中国家为322万。发 达国家主要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 癌和前列腺癌;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宫颈癌、胃癌
、口/咽癌、食管癌和乳腺癌。
• 我国每年大约有160万人患癌,并且恶性肿瘤的
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70年代的84.58/10万上升
肿瘤学总论
-
1
问题
• 什么是肿瘤?肿瘤学的概念是什么? 癌与肉瘤的关系?
• 癌是否就意味着死亡? • 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 为何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
2
基础部分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临床部分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
3
•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据1980
• 其他化学致癌物 某些抗癌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
-
15
物理致癌因素
• 电离辐射
皮肤癌 白血病 甲状腺癌 肺癌
• 紫外线
皮肤癌 黑色素瘤
-
16
生物性致癌因素
• 肿瘤病毒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肿瘤,或使细胞恶性转
化的一类病毒。根据所含核酸类型分为RNA和DNA两类 与人类相关的肿瘤病毒。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 PPT课件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3e5563be23482fb5da4c1a.png)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
形态相似
别大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缓慢
较快
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 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
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
故通常可推动
每伴有浸润性生长
育
瘤、恶性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
拓
展
计 6.其他:尚有按姓名含有肿瘤的成分及习惯叫法
划
等,如Hodgkin、癌肉瘤、白血病、精原细胞
7
(二)分类
世
健 1.肿瘤的分类常以它的组织发生为依据。每一类
会
又按照其分化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不同分为良
中 国
性和恶性两大类。
基 (1)上皮组织:鳞状上皮、基底细胞、腺上皮、
会
中
能有多种病因。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14
生活中的致癌物
世
健
烟
会 中
酒
国 食物烹调
基
层
药品
糖 尿
腌制食品
病 不良嗜好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15
病因学
世
因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外
A
化学性致癌因素
B
外因
生物性致癌因素
癌
外因
C
物理性致癌因素
D
内因
肿瘤的内因
(一)命名
一般根据组织来源和生物学行为。命名原则:
肿瘤学总论课件
![肿瘤学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eaa4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7.png)
谢药 。 3)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阿糖胞苷
3、用药方法: ivgtt,iv, im, po,TAI,TAE。
肿瘤学总论
48
4、化疗副反应: 1)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血小
板↓ 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
泻,口腔溃疡。 3)毛发脱落。 4)血尿,肝、肾功能改变。 5)免疫功能降低。
肿瘤学总论
11
2 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癌、乳癌和雌激素有关。
生长激素刺激癌的发展,青少年癌 恶性度高,发展快,早转移。
肿瘤学总论
12
3 免疫因素:
根据“免疫监视”学说,免疫系统 的功能之一是对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进 行监视,并具有消灭和抑制癌细胞的能 力。当免疫功能异常时,肿瘤的发生率 显著增加。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白 血病、淋巴瘤。应用免疫抑制剂,肿瘤 发生率高。
5、MRI
肿瘤学总论
36
(五)内镜检查:
应用金属或纤维光导内镜直接观察 脏器或体腔并取活检。
(六)病理形态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黏膜 细胞、细针穿刺。
2、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冰冻切 片、常规石蜡切片诊断。
肿瘤学总论
37
七 肿瘤分期 T→tumor N→node M→metastasis
肿瘤学总论
46
4)生物碱类:干扰细胞内纺锤体形 成,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VCR、VP-16。
5)激素类:改变内环境,增强抵抗力 乙烯雌酚,强的松,地塞米松。
6)其它:抗肿瘤作用,甲黄苄肼,顺 铂。
肿瘤学总论
47
2、根据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抗
生素。 2)周期特异性药物:5-FU等抗代
肿瘤学总论
3、用药方法: ivgtt,iv, im, po,TAI,TAE。
肿瘤学总论
48
4、化疗副反应: 1)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血小
板↓ 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
泻,口腔溃疡。 3)毛发脱落。 4)血尿,肝、肾功能改变。 5)免疫功能降低。
肿瘤学总论
11
2 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癌、乳癌和雌激素有关。
生长激素刺激癌的发展,青少年癌 恶性度高,发展快,早转移。
肿瘤学总论
12
3 免疫因素:
根据“免疫监视”学说,免疫系统 的功能之一是对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进 行监视,并具有消灭和抑制癌细胞的能 力。当免疫功能异常时,肿瘤的发生率 显著增加。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白 血病、淋巴瘤。应用免疫抑制剂,肿瘤 发生率高。
5、MRI
肿瘤学总论
36
(五)内镜检查:
应用金属或纤维光导内镜直接观察 脏器或体腔并取活检。
(六)病理形态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黏膜 细胞、细针穿刺。
2、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冰冻切 片、常规石蜡切片诊断。
肿瘤学总论
37
七 肿瘤分期 T→tumor N→node M→metastasis
肿瘤学总论
46
4)生物碱类:干扰细胞内纺锤体形 成,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VCR、VP-16。
5)激素类:改变内环境,增强抵抗力 乙烯雌酚,强的松,地塞米松。
6)其它:抗肿瘤作用,甲黄苄肼,顺 铂。
肿瘤学总论
47
2、根据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抗
生素。 2)周期特异性药物:5-FU等抗代
肿瘤学总论
肿瘤学概论ppt
![肿瘤学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29d9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f.png)
肿瘤学概论
汇报人:XXX 日期:2024.11.08
一、 肿瘤的分类 二、 肿瘤的病因 三、 肿瘤病理 四、 肿瘤的临床表现 五、 肿瘤的诊断 六、 肿瘤分期 七、 肿瘤的预防 八、 肿瘤的治疗
肿瘤的分类
定义: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和促进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异常增生分化 形成的新生物。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后,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 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肿瘤的治疗 癌 症 治 疗
• 手术 化疗 放疗 生物治疗 中医中药 1. 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En bloc) 姑息性手术 2. 化疗 a. 药物分为细胞毒素类(环磷酰胺 氮芥)、抗 代谢类(氟尿嘧啶 甲氨蝶呤)、抗生素类(多柔比 星 )、生物碱类(长春新碱)、激素类(三苯氧胺)、 金属类(奥沙利铂)等 b.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氮芥类, 抗生素类)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氟尿嘧啶)c. 给药方 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滴注、瘤内注射、腔 内注射、动脉给药等 d. 不良反应:骨髓移植 消化道反 应 毛发脱落 血尿 免疫功能减低
肿瘤病因
2. 机体因素 (1) 遗传因素 结肠息肉综合症(APC基因突变) 乳腺癌(缺陷基因BRCA-1) 部分胃癌、 大肠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等具有家族史 (2)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催乳素(乳腺癌) 生长激素(刺激肿瘤 发展) (3) 免疫因素 AIDS(卡波西肉瘤 淋巴瘤 皮肤粘膜癌)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白血病 淋巴瘤)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肿瘤发生率高
肿瘤病理
细胞周期:周期性的细胞分裂活动,具有周期性、保守性、精确性 和守时性的特点。细胞周期分G0 G1 S G2 M期,受细胞周期素 (cyclin) 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 (cyclin-dependent-kinase, CDK)的调节, 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使细胞周期发生异常,细 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细胞分化: 个体发育中,原始多潜能细胞向有特殊功能的终末细胞逐渐成熟的过程。 肿瘤细胞逃逸正常生长调控,而进行自主地无限生长的同时,往往也就失去了正常分 化的能力。肿瘤分化分低、中、高三级,分化程度越高越接近正常细胞,恶性程度低; 反之则与正常细胞差别较大,恶性程度高
汇报人:XXX 日期:2024.11.08
一、 肿瘤的分类 二、 肿瘤的病因 三、 肿瘤病理 四、 肿瘤的临床表现 五、 肿瘤的诊断 六、 肿瘤分期 七、 肿瘤的预防 八、 肿瘤的治疗
肿瘤的分类
定义: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和促进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异常增生分化 形成的新生物。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后,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 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肿瘤的治疗 癌 症 治 疗
• 手术 化疗 放疗 生物治疗 中医中药 1. 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En bloc) 姑息性手术 2. 化疗 a. 药物分为细胞毒素类(环磷酰胺 氮芥)、抗 代谢类(氟尿嘧啶 甲氨蝶呤)、抗生素类(多柔比 星 )、生物碱类(长春新碱)、激素类(三苯氧胺)、 金属类(奥沙利铂)等 b.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氮芥类, 抗生素类)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氟尿嘧啶)c. 给药方 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滴注、瘤内注射、腔 内注射、动脉给药等 d. 不良反应:骨髓移植 消化道反 应 毛发脱落 血尿 免疫功能减低
肿瘤病因
2. 机体因素 (1) 遗传因素 结肠息肉综合症(APC基因突变) 乳腺癌(缺陷基因BRCA-1) 部分胃癌、 大肠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等具有家族史 (2)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催乳素(乳腺癌) 生长激素(刺激肿瘤 发展) (3) 免疫因素 AIDS(卡波西肉瘤 淋巴瘤 皮肤粘膜癌)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白血病 淋巴瘤)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肿瘤发生率高
肿瘤病理
细胞周期:周期性的细胞分裂活动,具有周期性、保守性、精确性 和守时性的特点。细胞周期分G0 G1 S G2 M期,受细胞周期素 (cyclin) 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 (cyclin-dependent-kinase, CDK)的调节, 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使细胞周期发生异常,细 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细胞分化: 个体发育中,原始多潜能细胞向有特殊功能的终末细胞逐渐成熟的过程。 肿瘤细胞逃逸正常生长调控,而进行自主地无限生长的同时,往往也就失去了正常分 化的能力。肿瘤分化分低、中、高三级,分化程度越高越接近正常细胞,恶性程度低; 反之则与正常细胞差别较大,恶性程度高
《病理学肿瘤总论》课件
![《病理学肿瘤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f9c1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6.png)
筛查
针对某些高发肿瘤,如乳腺癌、结直 肠癌等,定期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筛查的方法包括 乳腺钼靶、结肠镜等。
05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肿瘤的预后因素
01
02
03
04
肿瘤的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 度恶性的肿瘤预后不同, 恶性程度越高,预后通常 越差。
肿瘤的分期
早期、中期、晚期的肿瘤 分期不同,分期越早,预 后越好。
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 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肿瘤 的预后。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不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肿瘤的转归类型
完全治愈
肿瘤被完全切除或经过治疗后消失,不再复发。
长期生存
肿瘤得到控制,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和监测。
《病理学肿瘤总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乳腺癌等。
致癌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如紫外线、 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异常,易发生肿瘤。
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细胞形态异常
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深 浅不一,核分裂像增多。
针对某些高发肿瘤,如乳腺癌、结直 肠癌等,定期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筛查的方法包括 乳腺钼靶、结肠镜等。
05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肿瘤的预后因素
01
02
03
04
肿瘤的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 度恶性的肿瘤预后不同, 恶性程度越高,预后通常 越差。
肿瘤的分期
早期、中期、晚期的肿瘤 分期不同,分期越早,预 后越好。
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 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肿瘤 的预后。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不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肿瘤的转归类型
完全治愈
肿瘤被完全切除或经过治疗后消失,不再复发。
长期生存
肿瘤得到控制,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和监测。
《病理学肿瘤总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乳腺癌等。
致癌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如紫外线、 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异常,易发生肿瘤。
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细胞形态异常
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深 浅不一,核分裂像增多。
肿瘤《外科学总论》
![肿瘤《外科学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205ad23048d7c1c708a14591.png)
恶性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肉瘤
胚胎性肿瘤-母细胞瘤
沿用传统命名-“瘤”或“病”,恶
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交界性肿瘤
精品PPT
交界性肿瘤
▪ 有的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生长方式为 浸润性生长,切除以后易复发,甚至出 现转移。这种生物行为上处于良恶性之 间的肿瘤为交界性肿瘤,如包膜不完整 的纤维瘤。
▪ 有的肿瘤虽系良性肿瘤,但由于生长部 位与器官特性所致的恶性后果,显示为 恶性生物行为肿瘤,如肾上腺髓质肿瘤 常伴恶性高血压。
▪ 特点: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不受机体生理调 节,破坏组织和器官。
▪ 基本特征:细胞组织的异型性、浸润和转移。 ▪ 临床特征:形成肿块。 ▪ 生物学特性:自主性、遗传性、诱发新生血管、无
神经、浸润性生长和转移、多原性。
精品PPT
精品PPT
流行病学
▪ 全世界54亿人口,死于恶性肿瘤者约430万 余人。
长腿孩子更易生癌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 身高与癌症的发生有联系,但原因不明。英 国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医学系的研究者们提出, 孩子在青春期前腿的长度与癌症有关。
▪ 儿童期摄入过高能量,使其将来发生癌症的 危险性提高。
精品PPT
肿瘤的病因
▪ 目前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 环境与行为对人类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为男性第 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消化系统癌症占60% 以上。 常见恶性肿瘤如下:
▪ 男性:胃、肺、食管、肝、 肠。 ▪ 女性:胃、宫颈、食管、肝、肺、乳腺。 ▪ 城市:肺,胃,肝,肠,乳腺。 ▪ 农村:胃,肝,肺,食管,肠。
精品PPT
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肿瘤总论详解演示文稿
![肿瘤总论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dccdcc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58.png)
BLM 引起DNA单链断裂
ACTD、柔红霉素、ADM、EPI、Mx
插入DNA,干扰转录
mRNA
核苷酸 DNA
三尖杉酯碱 干扰核糖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
L-ASP 分解门冬酰胺
翻 译 蛋白质
嘧啶合成
抗嘧啶药
5Fu、FT207、UFT、5’-DFUR、卡培他滨 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MTX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烷化剂、MMC、DDP、BCNU、CCNU 与DNA交叉联结,破坏DNA
S DNA合成期
G2 DNA合成后期 继续合成RNA和蛋白质
M 有丝分裂期
可分为四个时相
前、中、后、末相
第21页,共29页。
细胞周期(cellcycle)
细胞动力学
第22页,共29页。
化疗适应症
1.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 2.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综合治疗中用化疗控制远处转移,提高局部缓解率
化疗类型1—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恶性肿瘤在局部有效治疗(手术或放疗)后所给予的化疗
目的:杀灭微小转移病灶
原则:术后2-4周内开始
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
需给予多疗程治疗
第26页,共29页。
化疗类型2—新辅助化疗
定义:新辅助化疗是指局限性肿瘤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化疗
优点:
•缩小手术或放疗范围,减少手术或放疗损伤 •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少 •从手术切除标本中了解化疗敏感性
第13页,共29页。
肿瘤化疗的发展
1946年 五十年代
Gilman HN2治疗淋巴瘤 CTX、 5Fu
MTX治疗绒癌
ACTD、柔红霉素、ADM、EPI、Mx
插入DNA,干扰转录
mRNA
核苷酸 DNA
三尖杉酯碱 干扰核糖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
L-ASP 分解门冬酰胺
翻 译 蛋白质
嘧啶合成
抗嘧啶药
5Fu、FT207、UFT、5’-DFUR、卡培他滨 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MTX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烷化剂、MMC、DDP、BCNU、CCNU 与DNA交叉联结,破坏DNA
S DNA合成期
G2 DNA合成后期 继续合成RNA和蛋白质
M 有丝分裂期
可分为四个时相
前、中、后、末相
第21页,共29页。
细胞周期(cellcycle)
细胞动力学
第22页,共29页。
化疗适应症
1.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 2.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综合治疗中用化疗控制远处转移,提高局部缓解率
化疗类型1—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恶性肿瘤在局部有效治疗(手术或放疗)后所给予的化疗
目的:杀灭微小转移病灶
原则:术后2-4周内开始
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
需给予多疗程治疗
第26页,共29页。
化疗类型2—新辅助化疗
定义:新辅助化疗是指局限性肿瘤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化疗
优点:
•缩小手术或放疗范围,减少手术或放疗损伤 •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少 •从手术切除标本中了解化疗敏感性
第13页,共29页。
肿瘤化疗的发展
1946年 五十年代
Gilman HN2治疗淋巴瘤 CTX、 5Fu
MTX治疗绒癌
11肿瘤总论大纲.ppt
![11肿瘤总论大纲.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b3a7119ec3d5bbfc0a7488.png)
➢ 胞浆常呈嗜碱性
2021/3/23
病理学
10
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但主要为量的差异。表现为:
• 核增大,形状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加; • 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核仁增大,数目增多; • 细胞器数目减少或发育不良,游离的核蛋白
体及溶酶体增多; • 肿瘤细胞间连接结构减少而致相互粘着松散。
比例及其有无变性坏死有关。
2021/3/23
病理学
5
肿瘤的组织结构
➢ 肿瘤组织由实质及间质构成。
➢ 实质由瘤细胞构成,多具有特 异性,可根据其形态来判别其 组织来源以进行肿瘤的命名和 分类。
➢ 间质的成分不具特异性,一般 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淋巴管组 成,起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 作用。
2021/3/23
直接到达局部淋巴结 转移到淋巴管相连的淋巴结 由胸导管经颈静脉进入血液 通过逆流的淋巴液转移
2021/3/23
病理学
16
恶性肿瘤的血道转移
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流 到达远处器官继续生长, 形成转移瘤
转移途径:同血栓栓塞过程 形态特点:多个散在分布,
呈球形,边界清楚
2021/3/23
病理学
17
六、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局部压迫和阻塞 ❖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2021/3/23
病理学
18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
2021/3/23
病理学
10
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但主要为量的差异。表现为:
• 核增大,形状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加; • 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核仁增大,数目增多; • 细胞器数目减少或发育不良,游离的核蛋白
体及溶酶体增多; • 肿瘤细胞间连接结构减少而致相互粘着松散。
比例及其有无变性坏死有关。
2021/3/23
病理学
5
肿瘤的组织结构
➢ 肿瘤组织由实质及间质构成。
➢ 实质由瘤细胞构成,多具有特 异性,可根据其形态来判别其 组织来源以进行肿瘤的命名和 分类。
➢ 间质的成分不具特异性,一般 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淋巴管组 成,起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 作用。
2021/3/23
直接到达局部淋巴结 转移到淋巴管相连的淋巴结 由胸导管经颈静脉进入血液 通过逆流的淋巴液转移
2021/3/23
病理学
16
恶性肿瘤的血道转移
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流 到达远处器官继续生长, 形成转移瘤
转移途径:同血栓栓塞过程 形态特点:多个散在分布,
呈球形,边界清楚
2021/3/23
病理学
17
六、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局部压迫和阻塞 ❖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2021/3/23
病理学
18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
肿瘤学总论-何建军
![肿瘤学总论-何建军](https://img.taocdn.com/s3/m/df07ae4fe518964bcf847ced.png)
肿瘤的一般类型
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介于 良性和恶性之间,良性向恶性演变也呈渐 进性。另外,主观上难以区别良恶性的肿 瘤也称为交界性肿瘤。
几个特殊概念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指有可能转变为癌,但不一定转变为 癌的若干疾病。常见的癌前期病变有: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 肠化生、巨大的慢性胃溃疡等。
南美
北美 大洋洲
83
138 11
110
165 13
148
203 16
281
261 24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分布
•国内各地分布
•城乡分布
全球的胃癌发病率
中国
胃癌流行病学
国内情况 ★ 发病率高 人口调整死亡率 男性:40.8/10万 恶性肿瘤第二位 女性:18.6/10万 恶性肿瘤第三位 分别是欧美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 中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的40%以上 ★ 地区差异大 城市 15.3/10万 农村 24.4/10万 农村是城市的1.6倍 ★ 发病年龄 35岁以下较低,35岁以后逐年上升,55-70达高峰, 平均死亡年龄62岁 ★发病仍以胃窦部为主,但未来有向近端偏移趋势
T3 N1 M0
T0 T1 T2 T3
N2 M0
Metastasis to ipsilateral axillary lymph node(s) N1nother or to other structures M0 = no distant metastasis
几个特殊概念
原位癌(cancer in situ)指局限于 上皮层内,基底膜完整,未被癌细胞穿 破。常见的原位癌有:宫颈原位鳞性细 胞癌、乳房小叶原位癌等。 早期癌(early cancer) 所谓早期是 指仅有微浸润。胃肠道早期浸润癌是指 浸润的癌细胞仍然在粘膜层内。
肿瘤学概论教学课件ppt
![肿瘤学概论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f83e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0.png)
对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提供针对性的 预防建议。
环境因素控制
减少暴露在有害环境因素中,如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筛查与早期诊断
常规筛查
开展常规筛查项目,如乳腺、宫颈、结肠等癌症的筛查,以早期 发现肿瘤迹象。
早期诊断
提高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认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实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分类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机体影 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以浸润破坏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数目等分为Ⅰ、Ⅱ、Ⅲ、 Ⅳ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影响
肿瘤可以压迫、阻塞、浸润和破坏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丧失。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包括抗体药 物、细胞免疫治疗等方法。
细胞凋亡诱导疗法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如利用 化学药物或基因疗法。
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挑战
肿瘤干细胞
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作用,以探索新的治疗 策略。
转移和复发
研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06
肿瘤研究进展
新兴肿瘤研究领域
肿瘤基因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变异,以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的机制。
肿瘤免疫学
研究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肿瘤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靶向治疗
利用特定靶点,如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 设计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环境因素控制
减少暴露在有害环境因素中,如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筛查与早期诊断
常规筛查
开展常规筛查项目,如乳腺、宫颈、结肠等癌症的筛查,以早期 发现肿瘤迹象。
早期诊断
提高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认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实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分类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机体影 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以浸润破坏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数目等分为Ⅰ、Ⅱ、Ⅲ、 Ⅳ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影响
肿瘤可以压迫、阻塞、浸润和破坏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丧失。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包括抗体药 物、细胞免疫治疗等方法。
细胞凋亡诱导疗法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如利用 化学药物或基因疗法。
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挑战
肿瘤干细胞
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作用,以探索新的治疗 策略。
转移和复发
研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06
肿瘤研究进展
新兴肿瘤研究领域
肿瘤基因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变异,以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的机制。
肿瘤免疫学
研究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肿瘤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靶向治疗
利用特定靶点,如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 设计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学总论
一附院 肿瘤外科 何建军
肿瘤学范围很大 主要是关于临床肿瘤有关的内容
1.肿瘤的基本概念 2.肿瘤的发病因素 3.肿瘤的临床表现 4.肿瘤的流行病学分布 5.恶性肿瘤的分期及意义 6.肿瘤的三级预防 7.肿瘤的综合治疗
一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tumor)的定义 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性的
转移的途径
1. 淋巴道转移:是癌常见转移途径之一。肿 瘤由近至远一站一站地转移,称为瀑布型 转移;肿瘤随淋巴液直接进入远离原发灶 的淋巴结,称为跳跃式转移;当淋巴引流 受阻,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侧枝循环形成 逆行或交叉转移。
转移的途径
2.血道转移:癌细胞侵入血管,沿血流 到达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灶的过 程,称为血道转移。血道转移是肉瘤的主 要转移方式。
几个特殊概念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指有可能转变为癌,但不一定转变为癌 的若干疾病。常见的癌前期病变有:家 族性大肠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 化生、巨大的慢性胃溃疡等。
几个特殊概念
原位癌(cancer in situ)指局限于上皮 层内,基底膜完整,未被癌细胞穿破。常 见的原位癌有:宫颈原位鳞性细胞癌、乳 房小叶原位癌等。
早期癌(early cancer) 所谓早期是指 仅有微浸润。胃肠道早期浸润癌是指浸润 的癌细胞仍然在粘膜层内。
正常导管
原位癌
浸润性癌
几个特殊概念
微小癌(microcarcinoma)是指体积很小的 癌,各种器官的诊断标准不一。胃微小癌 是指直径在1cm以下的癌。
隐匿癌(Occult malignancy)是指原发癌甚 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是转移 癌。如:隐性乳腺癌。
★ 发病年龄 35岁以下较低,35岁以后逐年上升,55-70达高峰, 平均死亡年龄62岁
★发病仍以胃窦部为主,但未来年龄的人都可患肿瘤。一般来说,成年人中大多数
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全球的胃癌发病率
中国
胃癌流行病学
国内情况
★ 发病率高 人口调整死亡率 男性:40.8/10万 恶性肿瘤第二位
女性:18.6/10万 恶性肿瘤第三位
分别是欧美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
中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的40%以上
★ 地区差异大
城市 15.3/10万
农村 24.4/10万
农村是城市的1.6倍
2010年
1234 531 703 79 61 517 306 110 165 13
2020年
1535 603 932 104 67 675 336 148 203 16
2050年
2383 679
1704 253 65
1074 364 281 261 24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分布 •国内各地分布 •城乡分布
内源性发病因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 神经精神因素 机体自身的免疫状况 遗传因素
三 肿瘤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1.肿块(mass, lump)
是实体瘤最常见的症状,较硬,多不规 则,表面不光滑,活动小。
可因压迫或阻塞邻近器官而表现相应 的症状,如肠癌阻塞肠腔致肠梗阻,脑 肿瘤压迫脑组织导致定位症状及颅内压 增高,甲状腺癌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 嘶哑等。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浸润(invasive)的基本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出发,持续不断地沿组织 间隙、淋巴管和血管,浸透侵入到邻近的组织 或器官,临床称为“直接蔓延”。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转移(metastasis)
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通过各 种渠道的转运,到达与原发病灶不连续的 靶器官,继续生长增殖,形成同样性质的 肿瘤的过程。
四 肿瘤的流行病学
时间分布
指若干年内恶性肿瘤的年发病率或 死亡率在人群中逐年的波动性变化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世界恶性肿瘤新病例(万)
地区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非洲 亚洲(日本) 亚洲(其他) 欧洲 南美 北美 大洋洲
2000年
1006 468 538 63 52 394 277 83 138 11
3.种植性转移:有些内脏肿瘤侵入脏 器浆膜面后瘤细胞脱落,黏附邻近器官的 表面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病灶,这成为种 植性转移。
二 肿瘤的发病因素
外源性发病因素
物理因素 热、机械、紫外线、放射线等。
化学因素 ⑴长期大量接触铬、镍、砷、铅、钼等; ⑵多环状碳氢化合物,如3~4苯丙吡 ⑶亚硝胺类化合物
生物因素 病毒、霉菌等
局部表现
2.疼痛(pain)
•早期一般无痛或仅隐痛 •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则疼痛明显。 •性质不一,某些肿瘤在晚期可有顽固性持续性疼痛。
3.溃疡(ulcer)
肿瘤生长迅速,血供不足常可导致溃疡。癌溃疡与肉 瘤溃疡的区别。
全身表现
•早期常无全身症状。 •恶性肿瘤中晚期则出现体重减轻、乏力、 消瘦、贫血、浮肿和恶病质等表现。 •有些肿瘤细胞能分泌激素,称为功能性肿 瘤,如胰岛素瘤能释放胃泌素而引起顽固 性十二指肠溃疡。
遗传性细胞过度、自律性增生, 属于一种异常的病理增生,有 新生物形成为特点。
肿瘤的一般类型
良性肿瘤(benign tumour):细胞在组织学分 化程度与起源组织相似,呈局限性生长。
特点:生长缓慢,临床症状以局部表现为 主,肿瘤组织多有包膜将其与周围组织分 开。如:纤维瘤、脂肪瘤等
肿瘤的一般类型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细胞在 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有明显的差异, 呈浸润性生长,可出现远处转移和播散。
特点:生长迅速,多伴有全身症状,与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无包膜。如癌、肉瘤。
肿瘤的一般类型
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介于 良性和恶性之间,良性向恶性演变也呈渐 进性。另外,主观上难以区别良恶性的肿 瘤也称为交界性肿瘤。
肿瘤的命名
癌(Cancer):起源于上皮组织。多发生 于老年人,以淋巴转移为主,晚期才出现血 道转移;
肉瘤(Sarcoma):起源于间叶组织。生长 速度快,多发生于青少年且早期即有血道转 移。
部分肿瘤起源复杂,医学上常用人名或习 惯性命名表示。如: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 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一附院 肿瘤外科 何建军
肿瘤学范围很大 主要是关于临床肿瘤有关的内容
1.肿瘤的基本概念 2.肿瘤的发病因素 3.肿瘤的临床表现 4.肿瘤的流行病学分布 5.恶性肿瘤的分期及意义 6.肿瘤的三级预防 7.肿瘤的综合治疗
一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tumor)的定义 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性的
转移的途径
1. 淋巴道转移:是癌常见转移途径之一。肿 瘤由近至远一站一站地转移,称为瀑布型 转移;肿瘤随淋巴液直接进入远离原发灶 的淋巴结,称为跳跃式转移;当淋巴引流 受阻,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侧枝循环形成 逆行或交叉转移。
转移的途径
2.血道转移:癌细胞侵入血管,沿血流 到达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灶的过 程,称为血道转移。血道转移是肉瘤的主 要转移方式。
几个特殊概念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指有可能转变为癌,但不一定转变为癌 的若干疾病。常见的癌前期病变有:家 族性大肠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 化生、巨大的慢性胃溃疡等。
几个特殊概念
原位癌(cancer in situ)指局限于上皮 层内,基底膜完整,未被癌细胞穿破。常 见的原位癌有:宫颈原位鳞性细胞癌、乳 房小叶原位癌等。
早期癌(early cancer) 所谓早期是指 仅有微浸润。胃肠道早期浸润癌是指浸润 的癌细胞仍然在粘膜层内。
正常导管
原位癌
浸润性癌
几个特殊概念
微小癌(microcarcinoma)是指体积很小的 癌,各种器官的诊断标准不一。胃微小癌 是指直径在1cm以下的癌。
隐匿癌(Occult malignancy)是指原发癌甚 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是转移 癌。如:隐性乳腺癌。
★ 发病年龄 35岁以下较低,35岁以后逐年上升,55-70达高峰, 平均死亡年龄62岁
★发病仍以胃窦部为主,但未来年龄的人都可患肿瘤。一般来说,成年人中大多数
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全球的胃癌发病率
中国
胃癌流行病学
国内情况
★ 发病率高 人口调整死亡率 男性:40.8/10万 恶性肿瘤第二位
女性:18.6/10万 恶性肿瘤第三位
分别是欧美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
中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的40%以上
★ 地区差异大
城市 15.3/10万
农村 24.4/10万
农村是城市的1.6倍
2010年
1234 531 703 79 61 517 306 110 165 13
2020年
1535 603 932 104 67 675 336 148 203 16
2050年
2383 679
1704 253 65
1074 364 281 261 24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分布 •国内各地分布 •城乡分布
内源性发病因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 神经精神因素 机体自身的免疫状况 遗传因素
三 肿瘤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1.肿块(mass, lump)
是实体瘤最常见的症状,较硬,多不规 则,表面不光滑,活动小。
可因压迫或阻塞邻近器官而表现相应 的症状,如肠癌阻塞肠腔致肠梗阻,脑 肿瘤压迫脑组织导致定位症状及颅内压 增高,甲状腺癌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 嘶哑等。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浸润(invasive)的基本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出发,持续不断地沿组织 间隙、淋巴管和血管,浸透侵入到邻近的组织 或器官,临床称为“直接蔓延”。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转移(metastasis)
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通过各 种渠道的转运,到达与原发病灶不连续的 靶器官,继续生长增殖,形成同样性质的 肿瘤的过程。
四 肿瘤的流行病学
时间分布
指若干年内恶性肿瘤的年发病率或 死亡率在人群中逐年的波动性变化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世界恶性肿瘤新病例(万)
地区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非洲 亚洲(日本) 亚洲(其他) 欧洲 南美 北美 大洋洲
2000年
1006 468 538 63 52 394 277 83 138 11
3.种植性转移:有些内脏肿瘤侵入脏 器浆膜面后瘤细胞脱落,黏附邻近器官的 表面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病灶,这成为种 植性转移。
二 肿瘤的发病因素
外源性发病因素
物理因素 热、机械、紫外线、放射线等。
化学因素 ⑴长期大量接触铬、镍、砷、铅、钼等; ⑵多环状碳氢化合物,如3~4苯丙吡 ⑶亚硝胺类化合物
生物因素 病毒、霉菌等
局部表现
2.疼痛(pain)
•早期一般无痛或仅隐痛 •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则疼痛明显。 •性质不一,某些肿瘤在晚期可有顽固性持续性疼痛。
3.溃疡(ulcer)
肿瘤生长迅速,血供不足常可导致溃疡。癌溃疡与肉 瘤溃疡的区别。
全身表现
•早期常无全身症状。 •恶性肿瘤中晚期则出现体重减轻、乏力、 消瘦、贫血、浮肿和恶病质等表现。 •有些肿瘤细胞能分泌激素,称为功能性肿 瘤,如胰岛素瘤能释放胃泌素而引起顽固 性十二指肠溃疡。
遗传性细胞过度、自律性增生, 属于一种异常的病理增生,有 新生物形成为特点。
肿瘤的一般类型
良性肿瘤(benign tumour):细胞在组织学分 化程度与起源组织相似,呈局限性生长。
特点:生长缓慢,临床症状以局部表现为 主,肿瘤组织多有包膜将其与周围组织分 开。如:纤维瘤、脂肪瘤等
肿瘤的一般类型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细胞在 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有明显的差异, 呈浸润性生长,可出现远处转移和播散。
特点:生长迅速,多伴有全身症状,与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无包膜。如癌、肉瘤。
肿瘤的一般类型
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介于 良性和恶性之间,良性向恶性演变也呈渐 进性。另外,主观上难以区别良恶性的肿 瘤也称为交界性肿瘤。
肿瘤的命名
癌(Cancer):起源于上皮组织。多发生 于老年人,以淋巴转移为主,晚期才出现血 道转移;
肉瘤(Sarcoma):起源于间叶组织。生长 速度快,多发生于青少年且早期即有血道转 移。
部分肿瘤起源复杂,医学上常用人名或习 惯性命名表示。如: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 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