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ppt课件十二

合集下载

《中庸》节选ppt课件

《中庸》节选ppt课件
《中庸》节选ppt课件
教学目标
1、掌握 “鲜”“与”“和”“同”“贼”在 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 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难点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 质内涵。
一、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前483-前
402)的著作。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 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 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 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表现出来 符合节度 达到 安于其位 化育
坚守 使真道努诚理符力、原合诚则恳 助词无实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 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努力就能做到,不用思考 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 的人是圣人。让自己变得真诚的人,选择至善 的道德,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二、初步理解
中庸论道,主要在“慎独”上下 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 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 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 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 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 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 离正道。

《中庸》(优秀)PPT课件

《中庸》(优秀)PPT课件

拓展·探究
2020/8/3
.
12
1.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 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 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 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 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新华词典》
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 当的。
中庸并非是无原则的调和, 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 矛盾各方的协调统一。
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 了。”弄得他的妻子哭笑不得。
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时下,像司马徽这样的“好好先生” 多得可以扎成堆,他们的“光辉形象” 大致是这么个模样:
爱栽花,不栽刺,时刻注意为自己开 退路、留后路,说违心话,办违心事, 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醒的不提醒, 该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怕虎,遇 到矛盾绕道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⑥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 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 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 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 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 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⑦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 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中庸》节选

《中庸讲解》ppt课件

《中庸讲解》ppt课件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P39 〔14•34〕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仇恨,怎 样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原该那是么用耿:直爱来憎报清答仇楚恨!,用恩德来报答恩
德。〞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以第9章为例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 可蹈也,中庸不能够也。(<中庸>)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 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 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但中庸之道是很难 做到的。〞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经常是: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聪明人容易过头,愚笨者往
结合第4、6章〔中庸的品德修为〕 联之以实,析“如何中庸〞?
第4章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 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第6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小结
何谓中庸 ?-释义

中庸如何?-原那 么↓

高中语文中庸选修ppt课件

高中语文中庸选修ppt课件
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那么是遇到 困惑之后,经过磨练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 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 的。 •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不能够也。 •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
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 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中庸>名言
• 7、 君子和而不流。 •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 8、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
其知之一也。 •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经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 即折中、中正、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 及。庸,即平常、普通,循常理而不变, “庸者,常也。〞
•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 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了解的中立、平 庸,其主旨在于涵养人性。
•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 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 求的涵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的主要内容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理君臣、父
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五种关系。做 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 兄良、弟弟、长惠、幼顺、

中庸之道PPT课件

中庸之道PPT课件

2021
9
13.24章:好人能让好 人喜欢,让坏人厌恶。
17.13章:对不讲原则 的人深恶痛绝。
17.24章:对不合“仁” 的行为的憎恶。
2021
10
(2)中庸的“中”是否为折半以取中, 搞平均主义?
【明确】 孔子明明白白地把中庸与平均主义 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也决不 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之“中”是一个动态 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 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 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如果把秤锤 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秤杆只能添乱而无用 处。
本章内容是中行。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
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 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 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 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要义:居于狂与狷之间,既积极进取,又不做坏事,即行 事取狂与狷的优点,不走极端,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中庸之所以会“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
由于“民”之价值不被统治者重视“久矣”,
从伦理学角度,是由于道德的规范性因维护统
治者利益过度张扬而民主主体性不被突出“久
矣”。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从“中政”到“中
德”,意味着孔子意识到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
中不断创造丰富“中”的内涵。从政治学角度

中庸之道公开课ppt课件

中庸之道公开课ppt课件

中庸如何?-原则

如何中庸 ?-内涵
万人丛中一握手,
使我衣袖三年香。
——龚自珍
可编辑课件
1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可编辑课件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和事佬,两面讨好 ,没棱角 。
我们说一个人中庸时常常是一种什么口气?带何种感情? 不敢得罪人,怕担责任,不敢说真话。和稀泥,无原 则的调解或折中。
孔子是如何评价中庸之道的呢?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那么,孔子所谓 的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
儒家的处世原则 :适当、不走极端 ,以中为用,取用其 中,中和可常行 。
自守 “狂”,课本注解为“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孔子又说“狂者 进取”,你能举出“狂者”的例子吗?堂诘诃德
狷者是怎样的人呢?谁能根据对注释的理解举出 “狷者”的例子?
伯夷与叔齐 不食周黍而死
许由 不愿为官以可水编辑洗课件耳
荷蓧丈人、接舆、 长沮、桀溺
8
孔子为什么说“必也狂狷乎!”该作何理解? 与狂者交往,可使人积极进取,与狷者交往,可使人守
媚世伪善
可编辑课件
3
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

《中庸之道》课件01[PPT]29页PPT

《中庸之道》课件01[PPT]29页PPT
《中庸之道》课件01[PPT]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Leabharlann BaiduD

中庸之道课件

中庸之道课件

中的价值
探索中庸之道作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 的有效途径。
中庸之道的实践方法
中庸之道与平衡思 维的联系
探讨中庸之道如何帮助我们 保持内外平衡的思维方式。
恰当的抉择与行为
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恰当Baidu Nhomakorabea地做出抉择和行动。
节制的重要性
了解节制在中庸哲学中的价 值,并探索如何在现代生活 中实践。
结论
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中的中庸哲学
探索中庸哲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发展。 了解中庸哲学在中国社会中的传承和影响。
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
中庸哲学对领导力的影响
探索中庸哲学如何塑造有效的领导力
中庸哲学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2
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深入思考个人修养和发展中庸之道的
重要性。
3
中庸哲学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中庸之道精品课件
欢迎来到中庸之道精品课件!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中庸之道的概念、核心 思想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让我们开始这个精彩的旅程吧!
简介
中庸之道的概念
了解中庸之道是什么以及它背后的原理和理念。
中庸哲学的历史来源
探索中庸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它在古代的渊源。
中庸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总结中庸之道的重要作用,以 及为什么我们应该重视它。

最新经典传统文化《中庸》PPT课件

最新经典传统文化《中庸》PPT课件

<中 庸>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 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开展 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区分是非, 踏实地去实践。
<中 庸>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那么 明矣,明那么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 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 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 真诚了。
Baidu Nhomakorabea <中 庸>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
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中 庸>
10、愚而好hào自用,贱而好hào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
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中 庸>
7、 君子遵zūn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 yǐ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 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中 庸>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sì 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 以,君子处在平安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那 么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中 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

国学中庸ppt课件

国学中庸ppt课件
chá ěr yán yǐn è ér yáng shàn zhí qí liǎng duān yòng qí zhōng yú
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
mín qí sī yǐ wéi Shùn hū
民,其斯以为舜乎!”
16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 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 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 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 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 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 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 以为舜的地方吧!”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
shàn zé quán quán fú yīng ér fú shī zhī y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xiǎo rén ér wú jì dàn yě
小人而无忌惮也。”
8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 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 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 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 极端。”
9
第三章 正 心(一)
zǐ yuē zhōng yōng qí zhì yǐ hū mín xiǎn néng jiǔ yǐ
7
第二章 知 人
Zhòng ní yuē jūn zǐ zhōng yōng xiǎo rén fǎn zhōng yōng jūn zǐ

2024版《论语》十二章全文课件

2024版《论语》十二章全文课件

《论语》十二章全文课件

•引言

•文本解读与赏析•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文化背景与传承意义•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01引言

《论语》简介

01

02

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礼制”和“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

学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学习《论语》,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

领悟《论语》中蕴含的为人处世、治学修身的道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思想道德

水平。

借鉴《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章节概述与结构分析章节概述

结构分析

各章节以语录体为主,通过对话和叙述

的方式展现孔子的思想和观点。章节之

间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体现了孔子思

想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

重点句子解读与赏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孔子形象

弟子形象

03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

仁爱思想体现及意义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循礼制,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谦逊,促进人际关系

的和谐发展。

《论语》中体现了丰富的礼制观

念,包括礼仪、礼节、礼貌等方

面。

礼制观念在文中渗透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强调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立和平衡。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高

尚的道德品质,可以避免极端

和偏激的行为。

中庸之道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

和处事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中庸之道思想阐释

04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简练而深刻

对话形式

论语中庸之道 ppt课件

论语中庸之道 ppt课件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 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 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 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 中庸的思想。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的学生 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过”,而 “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 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1、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 会的秩序条理,乐滋润着群体内心和谐与团结 力。”(宗白华) “一个理想的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具备乐 的精神和礼的精神。”(朱光潜) 3、“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 不息,合而同化,而乐兴焉。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2.“中”行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师愈与[“欤”,语气词]? 不得中行而与[交往]之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亲近)也,无莫(淡 漠)也,义之与[和]比
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明确】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的对待一样 会使心灵窒息。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一人专制 一样会没有进步…… 凡事有度,与人交往“亲密有度”,让对方拥 有独立的空间。
《论语》选读之14
中庸之道
大意感知

《中庸之道》精品PPT课件

《中庸之道》精品PPT课件

哪里说得上和谐。”景公说:“和谐
和相同不一样吗?”晏子说:“不一
样。和谐就象调治羹汤,用水火、醋
酱、盐梅来烹调鱼肉,用柴火烧煮,
厨师调配,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
增加,味道过了就减少。君子吃了它,
心情平和。
2021
52
国君与臣子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 为可行而其中有不可行的,臣子指出其 中的不可行,正是促成国君认为可行的; 国君认为不可行的,而臣子指出其中可 行的,去掉不可行的,所以政治清平而 不相抵触,百姓没有争夺之心,……现 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行的, 他也说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他也 说不可行。如果用水去调剂水,谁去吃 它?如果琴瑟老弹一个音,谁去听它?” 景公说:“好!”
2021
50
晏子论和与同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
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
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
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
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
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
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2021
42
(1•12)
原则与和睦是分不开的, 既要和睦又要讲原则,和睦的 前提是遵守原则,而不是放弃 原则。
2021
43
(17•24)

中庸之道ppt课件下载(苏教版高考复习选修教学课件)

中庸之道ppt课件下载(苏教版高考复习选修教学课件)

中庸之道ppt课件下载(苏教版高考复习选修教学课件)

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

相关课件:

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ppt制作,改编课件,该课件精美,直观,思路清晰,针对性强,教学效果优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上传者:凉月如眉lyrm 「下载次数:365」

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是一堂市里的公开课,作者是位资深的老师,操作性很强!. 上传者:wxf2004 邮箱:***************「下载次数:502」

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下载次数:361」

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制作精美,画面清晰,重点突出,资料翔实,简单实用。. 上传者:rubyandstone 邮箱:**********************.cn「下载次数:402」

上传者:yanzhaotang 邮箱:*******************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本课件为自己下载后精选的上课用的课件,知识全面,重点突出,方便使用。「下载次数:353」

上传者:hkqxfxd 邮箱:*****************课件简介:ppt 制作,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即折中、中正、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平常、普通,循常理而不变,“庸者,常也。”中庸者,“用中为常道也。”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下载次数:306」

上传者:hao154197901 邮箱:*********************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下载次数:342」

高二语文 中庸之道课件 人教版

高二语文 中庸之道课件 人教版

1 、你能举例证明“过犹不及”吗?
材料补充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
探究文本(一)
2 、“民鲜久矣”的原因何在,你 能否探究一二?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 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 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 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 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 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 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作业:
1、作业本p61 1-5 2、《中庸之道》 1、6、7、9章选两章写批
注。
3、背诵:第2、8章
本课背诵章节
2、6、7、8
默写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则不复也。”
2、子曰:“求也退,_____;_____,故退之。”
3、颜渊喟然叹曰:“_____,钻之弥坚。瞻之在前,__ ___。夫子_____,博我以文,_____,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明确】 “中庸” 不是折中主义,是通过 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 地调和,而是以仁义、礼仪为原则寻求各方 的协调与和谐。
探究文本(三)
依据中庸的标准,从原文中找 出不可交往的人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提到东汉末年有 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一律 就回答“好”。久而久之,别人送他一个“好好 先生”的绰号。

中庸之道(教学课件)

中庸之道(教学课件)

中庸之道的应用领域
领导力
中庸之道可以引导领导者在管理团队和决策过程中寻找平衡,平衡各种需求和利益。
个人发展
中庸之道可以指导个人在事业发展和生活中找到平衡,追求健康、成功和幸福。
家庭关系
中庸之道可以应用于家庭关系,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和谐、稳定和健康的亲密关系。
中庸之道的实际案例
企业管理
国家政策
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员 工福利和公司利润之间的平衡。
中庸之道(教学课件)ppt
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平衡和和谐的哲学思想,通过寻找中间道路来引导人们 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中庸之道的定义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通过恰当的方式和度来处理各种 对立面,以达到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目的。
中庸之道的意义
中庸之道的意义在于指导人们寻找平衡,避免极端和偏激的观念和行为,以 达到和谐、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结论
中庸之道是一种重要且实用的思想方法,可以引导个人和社会寻找平衡和和 谐,实现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 间寻找平衡,制定可持续发展 的政策。
教育体制
教育机构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学 生综合素质之间找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衡,提 供全面的教育。
中庸之道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 帮助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 指导个人实现全面的发展 • 解决复杂问题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 也,爵禄可辞也,白刃 可蹈也,中庸不可能 也。”(《中庸》第9章)
二、整体感知文本
1、诵读感知,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民鲜久矣( ) 狂( ) 狷( ) 讪( ) 徼( ) 讦( ) 原( )
Xiǎn Kuáng juàn shàn jiāo jié
Yuàn 通“愿”
何谓中庸?
“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 (士师又用公正的惩罚制御百官,教导臣民敬重德行 ) (《尚书·吕刑》)
【明确】 ①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把握好度并不是件容 易一事,连孔子也发出如此沉重感叹。 ②中庸之所以会“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 由于“民”之价值不被统治者重视“久矣”, 从伦理学角度,是由于道德的规范性因维护统 治者利益过度张扬而民主主体性不被突出“久 矣”。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从“中政”到“中 德”,意味着孔子意识到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 中不断创造丰富“中”的内涵。从政治学角度 看,“爱人”根本要求是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 众的利益与需要,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 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2.“中”行
(1)结合译文,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师愈与[“欤”,语气词]? 不得中行而与[交往]之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亲近)也,无莫(淡 漠)也,义之与[和]比
(2)说说过犹不及的含义
【明确】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都是不好的。
(3)学生联系生活,找出过犹不及的例子
要点:师过,商不及,即过犹不及。其实两人都不优 秀,因为他们没做到中庸。
探究:“过犹不及”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举个 例子说明吗?
要点:过犹不及的含义: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 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强调处事有“度” 。
17.13) 中礼(1.12、17.24) 中和( 13.23 )
6.29章:中庸做为一种道德,老百
姓已经缺少他很久了。 11.16章: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 狂。 4.10章:君子亲近义。 13.21章:指出“狂”“狷”两种对 立的性格。 1.12章:要以和谐,中正为贵。 13.23章:为君子小人下了一个定义。
三、章节梳理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本章内容是中庸是一种道德(中德)。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 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 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 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 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 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 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 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 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 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 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 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 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 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 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 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 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 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 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 相牵制、互相补充。
13.24章:好人能让好 人喜欢,让坏人厌恶。 17.13章:对不讲原则 的人深恶痛绝。
17.24章:对不合“仁” 的行为的憎恶。
(2)中庸的“中”是否为折半以取中, 搞平均主义?
【明确】 孔子明明白白地把中庸与平均主义 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也决不 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之“中”是一个动态 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 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 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如果把秤锤 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秤杆只能添乱而无用 处。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办事密 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臣送来一卷地毯, 大小尺寸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 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聪明而狡猾的秦 桧想到,他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 密室中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 下了。没过多久,送地毯的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问:孔子认为子张和子夏谁更优秀?
三பைடு நூலகம்探究文本
1.“中”德
(1)结合译文,自读6.29部分,学生 质疑,教师释疑
中庸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为德 也,其至[达到极点]矣乎!民鲜[少]久矣。
治大国若烹小鲜: 鲜鱼、活鱼
芳草鲜美:
鲜艳
好犯上者,鲜矣: 少
葬鲜者自西门: 夭折、早死
(2)探讨 :“民鲜久矣”的原因
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探讨
1、“中”观念最初源自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 与弓箭发明使用有关,本义为射击“中的”之 意,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由此衍生 出了“中央之中”的意义,“中”观念发展早 期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强化中央权力的绝对 性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





欹学

的 触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荀子·宥坐》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程子
不偏不易
2、大意感知
(1)概括原文,说说中庸之道具体体现 在哪些方面?
明确: 中德(6.29) 中行(11.16、4.10、13.21、 13.24、
中 庸 之 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面
对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 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那么什么叫作不惑?于丹 教授解释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 去思考、行事。有人认为人活到四十就会 圆滑、平庸、和稀泥,这就是中庸。同学 们,你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四 课《中庸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