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1、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笔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画面,问一共有几只兔子。

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景,加上他们细心地观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左边的8只兔子加上右边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种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学生还发现:看见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见眼睛的6只;弯耳朵的加上不弯耳朵的;看见尾巴的加上看不见尾巴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着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

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

互动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互动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互动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互动数学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互动数学课堂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引导互动数学课堂,以促使小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首先,互动数学课堂需要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且有趣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思考和分享解题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互动数学课堂中起到一个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当学生的学习导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另外,合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也能够增加互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数学学习网站、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设备来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互动数学课堂中的评价也需要特别注意。

传统的成绩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而互动数学课堂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思路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总结起来,互动数学课堂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引导和激励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以及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评价,可以帮助小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互动数学课堂的引入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论文1)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论文1)

浅谈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新兴白云小学肖志云[内容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发现;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分类练习,让学生体现主动参与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意识。

[关键词]主动参与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地获得发展。

下面谈谈本人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

在教学中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兴趣上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首先来学习语文知识(学生觉得很奇怪迫不及待等老师讲下去)请大家拿出字典查“循”字,看看“循环”是什么意思。

(不知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好奇心驱使每个学生查到“循”字)。

生:循环是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的意思。

(查完的学生抢着回答,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师:对了,例如每年总是从1月到12月不断重复,钟表上的指针的转动也是一圈又一圈不断地重复,它们也是循环的。

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是循环的呢?生: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是循环的。

生: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是循环的。

这时学生的欲望一下子被挑起来,老师马上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的现象呢?即让学生试算“1 ÷ 3”。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主动做好了参与的精神准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摘要:数学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适应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数学;兴趣;环境;方法如何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呢?下面,我结合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从“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如“较大数量、较小数量、相差数量”三者数量关系的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和家长一道去市场购买水果,记下水果的重量或个数,亲身体验购物情景。

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这时进行新课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二、以生活中的普通常识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

因此,如果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纳入到课堂中来,都会引起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购物”(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看一段购物情境的录像,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就大不相同了。

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新课。

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与人合作及交流的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论文.doc

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论文.doc

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_数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因此数学教学正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结合本人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一、深入钻研教学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导”要精彩。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

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

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便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人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3][4][5]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_数学论文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初级阶段,思维水平比较低,对事物认识只能凭借直观,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

理解问题的程度、水平有较大差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其认识方法去取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通过对长方体的实物观察,得出如下计算方法:方法1:长×宽+长×宽+长×高+长×高+宽×高+宽×高;方法2:长×宽×2+长×高×2+宽×高×2;方法3:(长×宽+长×高+宽×高)×2。

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_数学论文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时,用直观教学引入——建立数学概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运用迁移规律出示一个长方形,指出哪一部分是它的周长,并让学生计算长方形周长。

2.出示“圆”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找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圆,用手指出圆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事实上,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从感知上讲,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神秘和魅力,主动地参与其中。

其次,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游戏、竞赛、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管理策略,比如让学生坐在分组中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引导和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最后,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端正教育态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案,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以及加强教育管理,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用心学习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几点思考论文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几点思考论文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摘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爱学、会学、学会”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教学;参与;活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摸着石头过河是最好的概括。

教师要着眼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和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下面,就关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一起交流和探讨。

一、学生参与教学应注意形式1、师生谈话:含师生间、学生间的谈话交流,这是一种师生平等参与的形式。

在参与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以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合作,围绕着教学目的的前进,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了解思维的过程。

2、分组讨论:这是以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

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学生的探讨给予鼓励、肯定等。

在这一形式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他们可以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合作分析探讨,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供全班同学讨论,也可以对他组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3、实物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触摸、游戏与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形式。

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全面的调动起来,所以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参与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各种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独立探索:这是学生通过阅读、独立思考、操作、练习、自编问题等活动进行参与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极少给予指导、点拨,这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参与教学应发挥教师的作用1、投入阶段: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提问等方式,将数学的经验材料组织化。

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爱因斯坦也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在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节的时候,我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每一厘米的空间都有10个小格,从而得出了1厘米=10毫米这一结论。

因为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涨。

二、让学生自己尝试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就为学生的直接尝试提供了可能。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放给学生自己解决。

我在执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解决问题,只是有的同学方法简便,有的同学方法麻烦,但是通过他们自己比较得出简便算法,学生更容易接受。

这样,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增强了自信心,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的,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新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主动地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在我国小学教学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很被动的,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学生能做的就是被动的学,这样学习数学的方法很难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在新形势下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则提倡教师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快乐和富有激情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就学习数学而言,一旦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孩子乐于去学习,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因此课堂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很多教师以及很多即将走上讲台的准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对此,我在有限的实习支教的过程中,对所经历的,所观察的,所发现的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儿童主动学习的平台(一)打破封闭型知识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新型的教学体系陶行知先生曾经认为中国数十年的教育是“知识贩卖的教育”是“灌输的教育”是在封闭的环境里传授封闭的知识的教育,所以他提出了著名的儿童“六大解放”的主张,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做;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到自然,社会中去;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这些主张在今天这个年代依然很有价值,如果学习的主体得不到解放,那他们怎么去主动的寻找知识呢?封闭型知识教学模式,不仅只是知识的封闭性,还有环境的封闭性,教师让儿童带着数学的感觉走出教室,让孩子们走近大自然,走进生活,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草木虫鱼,宇宙万物都离不开数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满兴趣主动地走近数学,主动地探索数学,主动地发现数学甚至创造数学!总之,教学工作的本质的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未来的教学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的人本化管理,建立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展现和发展学生的主动发现和创造的有效机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技能,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下是一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1. 创造互动性
小学生喜欢参与互动式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作数学游戏或者组织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2. 呈现多样化的内容
小学生吸收知识的方式不同,因此要在课堂上呈现多样化的内
容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学生。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视频和图表等多种
形式来解释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特点。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老师可以给小学生发放一些问题,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思维和创
造力解决问题。

这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并激发他们对数学
的兴趣。

4. 提供反馈
老师在课堂上应提供及时反馈,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他
们遇到的数学问题。

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明确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点
和技能,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
创造互动性、提供多元化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提供即时
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动力。

浅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浅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浅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参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小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好问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迅速地从抑制到兴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境高昂的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对学生说“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离我们太远了,那么北京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接着我又说“能用卷尺来量北京到我们城市的距离吗?”“不用卷尺,怎样求出北京到我们城市的实际距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这时学生特别好奇,迫切需要知道解答的方法,学习积极性高,并带着强烈的问题,去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主动参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起来感到枯澡无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很多时侯就是学会了数学知识,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性,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尽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让学生回家收集日常生活中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

上课时,同学们拿出各自收集到的物体,有:饼干盒、药盒、牙膏盒、茶叶盒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积极性高涨,全班同学都主动参与学习,很容易的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按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培养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才能萌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唯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听。

长此以往,磨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共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放下“师道尊严”,转变角色,平等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者。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机械的知识接受器,而是学习的主人。

为此在课堂上,我离开三尺讲台走在教室的每个地方,把自己完全融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相处。

也不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背着手听课,而是面对面地讨论、交流。

有时与学生席地而做,围在一起,面对面的交谈;有时弯下身子讲解答疑;有时参与小组讨论;有时学生成了老师,老师成了学生,成了游戏中的一个角色。

这样,增强了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环境宽松、民主,我们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他们的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了。

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主动参与论文

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主动参与论文

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而兴趣又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着眼学生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主动参与呢?我的体会是:一、情感诱导是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去爱每一个学生,必须充满激情地上好每一堂课,以自身的言语、体态、情感去感染学生,通过亲切的微笑,微妙的动作、热烈的赞语、殷切的期待,使学生感到老师的爱,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这门课的信心。

二、教法优化是基础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以丰富有魅力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五官齐动、手脑并用,主动参与,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智力活动的快乐感,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法。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1.折一折:将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二次、三次;2.剪一剪:将每张纸的1/2、2/4、4/8涂上色彩,并剪下;3.比一比:将剪下涂色的部分通过重叠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想一想:为什么1/2=2/4=4/8?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学生就会轻松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构建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思维之趣,参与之乐。

三、媒体多样是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媒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触觉媒体,主要是学具;另一类是视觉媒体,主要是教科书、板书、教具、投影、录像、课件等。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各种媒体引入课堂,把实物演示、学具操作、音像渲染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问题动态化,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至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美感启迪是手段“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它的美感充满了整个数学世界,不仅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灵巧的美、对称的美、和谐的美......教师就要善于运用色彩、线段、符号、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的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认为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带其主动参与。

二要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促其主动参与。

三要创设活动情景,提供主动参与机会。

四要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参与价值。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看、听、读、说;摆一摆学具、画一画图、列一列算式、算一算得数、想一想方法、说一说算理、动一动鼠标等手、眼、口、脑协调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在快乐中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动参与,是指学生在强烈的求助欲望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向下的实际操作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不但仅是为了得出一个结论或者协助学生理解某一个知识,掌握某种方法,而应该从主体发展上理解它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使每节课都能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重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几点体会: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带其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毫米、分米的理解”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自己的演示,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测量并借助课件、投影、实物、手势等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教学活动。

我在实行这个内容的课堂教学时,主要通过下列教学方法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

1、直观教学法和操作法。

在教学中通过实物和课件安排了在尺子上找毫米、分米、用一分硬币的厚度对比1毫米的长度;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书本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大约1毫米、大约1分米的长度等。

通过动手,观察,一方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演示法和观察法。

充分利用课件重点研究厘米与毫米的关系,然后类推出厘米与分米,分米与米的关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在数学课堂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趣味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来引出数学问题,或者设计数学游戏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或实践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探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方法,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个数学定理。

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的讲解。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问题往往需要多种思路和解法,而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从而开拓思路,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他们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数学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老师可以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商店购物、家庭预算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货币的加减法,或者通过生活中的距离、速度等问题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4、•上教学研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金海(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江苏响水224600)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常常运用枯燥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让学生形成了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导致不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让个人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开启趣味的课堂导入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有时在课堂上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开启趣味的课堂导人,引导学生快速地进人到学习状态,从而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有效学习。

比如在几何教学单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其他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系统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而这些案例恰恰运用了这些几何图形的几何性质,学生面对这些精彩的内容表现得更加投人,从而想要快速地进人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来。

这样的内容又渗透了其中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导人,为学生奠定较好的知识基础。

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启趣味的课堂讨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人到课堂学习中来,跟随教师的脚步收获知识。

二、设计精彩的教学游戏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针对这样的性格特点,设计精彩的教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知识,实现寓教于乐,也能够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就以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四则混合运算定律,能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的教学游戏,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24点的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一、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1、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教学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低、中年级的学生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高年级的学生,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

2、情境创设必须有趣味性情境创设有没有趣味是上课的关键所在。

例如讲授分数的再认识时,展示多媒体设计的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

讲授统计时,设计投球游戏。

让学生在趣味思考中学习数学知识。

3、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诱因源于新奇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创设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体验数学,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有数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二、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践行教学活动教师教育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践行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精心组织,巧妙设计,给学生参与提供有效的活动。

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学生创造一些思考问题的情境,思考问题的时间,思维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愉悦,享受人生的快乐,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多问几个为什么?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让全体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三、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体验学习的成功,才能愉悦的学习。

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激励鼓励每一位有成绩的学生,及时批评教育有错误的学生,让学生感悟成功的幸福,让学生领会落后的羞涩,对未来充满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改变在于教学理念由过去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变为强调积极
主动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而有探究性地学习,是摆在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在“合与分”教学课程的设计的辅助下,提出了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课堂活动主动积极性引导措施
在建构理论的知识框架中,学习者在进行学习之前,他们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潜能。

也就是说,学习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是主动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新课程改革要求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应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呢?现以“合与分”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一、“合与分”教学案例设计
“合与分”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与“分”的思想方法,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和“把一个整体分成两部分”的含义。

“合与分”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

在过去传统教材中是与10以内加减计算穿插安排
的,每认识一个数,接着学习这个数的合与分,然后学习这个数的加减法。

即把合与分看成是加减计算的算理,因为3和4组成7,所以3“等于7。

实际上这个算理是讲不通的。

因为3和4组成7
与3+4=7只是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材把合与分放在10
以内数的认识之后、1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前,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具体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二是通过“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的操作和指导,为学习加法增加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所以.教学合与分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合与分的思想方法,在操作的活动中,理解数的含义。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课教学中教师应事先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

首先在“合”的认识中,教师组织两次摆花片活动,第一次是把6个红色花片和6个蓝色花片“合”起来,重点让学生交流“合”的方法,使学生会“合”,初步体会“合”的思想方法;第二次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和6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合”的思想方法,同时为下面“合”的活动做准备。

在“分”的认识中,教师组织两次分花片活动,第一次是在前面“合”的基础上进行“分”,让学生把6个红色的花片分出来;第二次是把黄色的花片和蓝色的花片再分开,两次分后都让学生交流“分”法,使学生会“分”,体会“分”的思想方法。

接下来,教师指定两种颜色的花片,让学生把3个蓝色的花片和3个红色的花片合起来,并数一数一共是几个。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合”的思想方法,为5的组成作铺垫。

再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任意两种颜色的花片
合成5个,交流时学生随意说,教师在磁性黑板上有意识的贴出1和几、2和几、3和几、4和几的顺序。

默默无语中渗透了一种规律,可谓“润物细无声”。

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手脑结合,动作、思维、语言训练同步,学生真正经历了“合”与“分”的过程,清清楚楚明白了“合”与“分”的方法,深入体会了“合”与“分”的思想方法,脉络清晰,层层深入,活动扎实有序。

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五大要点
首先,明确参与教学活动的目标。

教学过程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采用各种手段,把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中的精华变为学生头脑里的
精神财富和智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样的参与活动是紧密地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形式主义的。

其次,抓住参与时机。

1.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参与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参与实践活动。

2.贯穿认知过程,引导参与教学活动中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发现”,经历类似科学家那样发现真理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并能掌握前人总结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教材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关键。

学生
如能亲自参与重点知识的获取过程、突破难点的教学实践活动。

就能使他们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3.围绕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参与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总是和前面许多旧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绝对新的或与旧知识毫无联系的内容是不多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同化和顺应的原理,启发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促进思维的发展。

4.抓住反馈信息,引导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面信息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对反馈信息的控制和调节,指导教学,使教学处在动态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善于捕捉反馈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听取学生的发言,查看他们的练习,了解问题,启发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知识。

再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具有很大作用。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个月饼。

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许多同学被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

问他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分数的学习就成了学生自身的愿望。

第四,为学生刨设体验成功条件、给予成功的满足。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其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

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第五,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