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合集下载

【人民日报评论学习】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学习】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申论考试中经常可以用到的,该篇文章中也有很多词句可以运用到申论写作中。

我们先一起一边欣赏原文,一边寻找可以用于申论写作的精华之处。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2日 01 版)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对偶句式,可以用于申论的论点开始,或用于结论语的首句。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在申论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用提问方式与人达成共鸣,或者先用排比句提出问题,层层深入,然后分段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首先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

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知、信、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央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道德建设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

今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我们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精髓所在。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生成规律,在“知、信、行、成”四个字上聚焦,形成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的衔接递进、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知”:解决好“知道和理解”问题知行合一,论先后,“知”为先。

我们做任何事情,先要做到“知”,这是行动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切实贯彻,也须从“知”入手,以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自觉。

“知”其“为什么”,强化担当。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精神风貌,乃至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价值标准。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这24个字,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下面有整理的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高中,欢迎阅读!俞佳友说,“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其实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本身不是新闻。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便用24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况且这些都是中国人几十年眼熟得已经麻木的名词,每每和口号式或说教式的冗长的句子伴随出现时,难免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

然而当许多党报在报眉位置以彩印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在这种耳目一新的传播方式中,被她的“低调奢华有内涵”所吸引,毕竟在长篇大论的传统模式里,这种言简意赅的模式可谓凤毛麟角。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篇)

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篇)

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篇)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那么,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当代大学生,又该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其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学习知识,更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自己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这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过硬专业知识,还要有一个友善的心灵坐标和一个诚信的道德标准,更要有一个敬业的责任意识,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不变的爱国信念。

当然,站在自由、民主、开放、新锐的思想浪头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背几段文字、喊几句口号就能落到实处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玄而又玄、不可触及的空洞理论。

它不在天上,也不在云里,它就在我们身边。

去年暑假,xx跟随一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xx同学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走进了甘肃岷县灾区,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们义务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

在团队组建了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就这样拿着一个简单的卡片相机,利用节假日走进乡村,用短短三秒钟按下快门,将瞬间化为永恒,为贫困山区的老人留下珍贵的画面,为偏远乡村的孩子记下快乐的童年。

两年多来,他们的“快门三秒”公益行动,走进山村,走进社会,也走进了CCTV演播厅;他们的“快门三秒”公益行动,感动了校园,感动了社会,也感动了整个中国!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就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定格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成了以2‎4字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时期‎,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一,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追求信‎念。

在二十一世‎纪追求物质‎娱乐至上的‎年代,当代大学生‎应当保持纯‎净的心灵,不为利所诱‎,树立高远理‎想,坚持民族大‎义,不要只看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价值。

第二,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整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整版

民 主
政治价值目标
依法 治国
党的 领导
人民当家 作主
珍 惜 手 中 的 选 票
精品课件
民主 民主 选举 决策 民主 民主 管理 监督
杨 世 通
文 明
文化价值目标
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
文化权益 得到保障
文 强 文化素质 化 国 全面提高
文化影响力 不断增强
精品课件
和 谐
社会价值目标
社会
和谐 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 口、5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 强大的凝聚力,是关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与命运的重大 问题。 民族 凝聚力
精品课件
国家 认同
政治认同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政治 领导认同
文化认同
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同建 立和发展共有的国民文化纽带

文化

认同 与政治认同
人 节民
相比,更加巩固;
精品课件
住 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

假烟、假酒、假鸡蛋、假牛奶、地沟油、 人造脂肪、药水泡大的豆芽、
行 推销的、碰瓷的、钓鱼(执法)的
假药、无照行医、被过度治疗

(中国人一年输液104亿瓶,相当
于人均8瓶)
精品课件

社会冷漠:地铁 令人心寒的一幕
国家认同和民 族意识淡化
精品课件
公检法的责任是 维持社会正义, 他们自己内部的 公平却要未成年 人来监督。
价值1200万元。
由宝车是3奔悍巴队壮由 等 豪 很0悍宝队驰马观壮 ,鲁辆华奔是28马观,浩轿、,等等清车壮驰辆、,浩浩车雷迎21一队观、名00余路奔迎浩荡组克接色余,,宝车辆虎驰接荡荡成 萨 藏的辆浩迎马组、豪藏 荡 ,的 斯 獒黑豪浩接、成卡 路车獒 , 很豪 、 。色车荡藏奥的车宴 虎。 很 是华 斯荡獒迪、,。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篇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修身养性,确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人格。

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对修身的种种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价值人格的主流观念。

传统儒家道德中对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非常重视,认为这是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

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

孟子重“义”,将“仁义”并称,进而提出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

经过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有着自己的道德优势。

党的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

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及主要途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及主要途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及主要途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及主要途径严书翰中央党校原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核心提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天讲课的题目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全面和科学的论述。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

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论述,在实践当中,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今天分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方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下面就介绍第一部分的第一个大问题,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过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今天回过头来看,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跟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对应的,因为任何一个社会要稳定、要发展、要和谐,都需要价值来支撑,如果没有价值支撑,一个社会就很难做到稳定发展和和谐。

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展开,第一,展开它的性质。

第二,展开它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是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指性质。

全面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

全面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

全面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1.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作者:喜超白莹杜彬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喜超,白莹杜彬(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云南昆明 650201)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希望大学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这不仅是对大学生的希望,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希望。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高尚情操在当代的具体表现,阐释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高尚情操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20-0253-02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

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未来无限憧憬,对社会满腹好奇。

他们追求高尚,但又不确切得知道高尚是什么。

由于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当代大学生往往在追逐“高尚”的同时却非常容易在不经意间被改造和利用。

这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与多元的一个重要原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希望大学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1]。

因此,如何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最真切的语言和行动来诠释高尚的含义,引导和帮助当大学生“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尚的情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有之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操的时代阐释。

高尚的情操就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中介以某种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为中心的高级情感。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要:利用课堂、家庭、社会多种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敬老孝亲”系列主题文化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使队员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增强了队员的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引导广大队员崇尚孝道、弘扬孝心、践行孝德,使全校上下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教材中有涉及重阳节的诗文,因此,教师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重阳文化,对教育学生热爱我国传统节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重阳节的来历、传说、登高思远和赏菊、饮酒等习俗,这样对诗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并以此为契机,举行与重阳节有关的名人诗词大赛,反复吟读,把敬老爱老、思亲怀远的思乡爱国情怀浓缩成一句句经典的诗句,穿越历史、穿越时空,让书声回荡在校园,从而营造敬老孝亲的和谐的校园氛围,发挥重阳节文化的教育意义。

每年的农历九月,学校都积极营造重阳节日文化的教育气氛,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启发。

首先,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每日小主播、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站、QQ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重阳节文化的宣传,让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重阳节文化,让校园充满重阳节文化韵味,为开展重阳文化的敬老孝亲的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在各个班级的文化墙张贴以重阳文化为主题的古诗文以及学生的书画、剪纸、摄影、征文、板报等,将敬老孝亲、尊老爱幼、爱国报国的“魂”植根于校园基地。

再次,在学校的公共区域,学校教学楼和综合楼的墙上悬挂有关重阳节孝道内涵和教育目的的条幅,将励志感恩、敬老孝亲的重阳文化内涵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一、以重阳文化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利用重阳节文化的特点,挖掘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开展各种主题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的教育资源作用。

(一)发挥学校主要阵地作用,感知和体验重阳文化1. 开展以“共话重阳节,传承孝文化”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在重阳节期间,学校以“共话重阳节,传承孝文化”为主题开展中队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感知文化内涵,让学生查找重阳节的资料,讲重阳节故事、说重阳节来历及习俗、背有关重阳节的诗词;第二,把重阳节活动与感恩教育主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讲讲身边的孝亲故事;第三,利用中队活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定一个简单的节日方案。

弘扬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行为规范

弘扬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行为规范

党的十七 大
党的十八 大
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 任务。
明确指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 质体现。”
第一次明确提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值 体 系党 是中 一央 以对 贯建 之设 地社 高会 度主 重义 视核 。心 价
这24字可以 大致概括党 的十八大报 告提出的社 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大 意
2、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 •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父子有亲,君臣有意,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仁义礼智信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
3、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 • 资产阶级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反对中世纪 的宗教神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
•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 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 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 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 辱观。”
我们的宣誓
我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拒 绝不良行为,做合格中学生!
我坚信:
走入初三六班我是好样的, 走出初三六班我是最棒的!
千里之行, 始于规范。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接 下来我们先看一个事例
你绝对没有见过的“青年突击队”
• 在今天,仍然有这样一群青年,发出“能吃苦能流汗,绝 不让青春留遗憾”的呐喊。以下图片为塔里木物探处团员 青年攻克神木-阿瓦特山地三维的精彩瞬间。他们在用青 春,诠释#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6篇(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篇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它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中,200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012年11月,党的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如同人的思想和灵魂,是他做事、行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在;大到一个国家、单位,小到一个家庭、个人,价值观就像一面无影的旗帜,时刻在其灵魂的高空飘扬!河南农科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实践者和传成者;为了农业的丰收,为了大地的微笑,每一个农科人带着对农业科研事业的执着,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展示一个农科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随时间的跑道,从一件件、一桩桩平凡朴实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河南农科人从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承者和发扬者!在农作物育种领域,一代代的育种工作者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年复一年的选育杂交组合材料,田间观察、记载,最后选育出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

如豫麦13、郑麦9023、郑麦366、郑麦004、郑单958、郑单136等一大批作物高产稳产优质新品种,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麦9023、豫麦13、郑单958均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大奖—一等奖!一块块奖牌的背后,饱含着每一个育种工作者带着对农业的热爱、对育种事业的追求和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学习心得体会在常人眼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令人难以记忆,更别说参透其中况味、解读其中精髓了。

正当我等众多国人为此而纠结之际,2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用大字套红的醒目方式发布了高度概括了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寥寥24个字,简单12个汉语词组,是否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十分宽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准确地概括?对此,笔者无力论及,只想从中提取自己最为尊崇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拙述浅论。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我认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最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国人当谨记于心、实践于行。

作为每一名中国人,必须要牢记自己在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使命,必须自觉的将自己放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中,努力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投身于社会熔炉、立足于人群之中的金言玉律,思想中绝不可存有半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何干?”的狭隘之思,更不可把自己置身于学习实践“核心价值观”之外。

戒浮除燥,远功淡利,淬火良品,求做优民,稳立于爱国平台之上,安心于敬业沃土之中,高举起诚信的旗帜,努力营造友善的东方乐土。

共同为重拾并凝聚起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助力加油、贡献微力、奉献热能,合力改变中国人濒临“集体无信仰、个人信仰杂”的危险局面,让更多的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回归到一元化的正轨,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再去追求和张扬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相对自由。

因为只有人民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共同的信仰,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有力量。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14年02月13日01 版)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

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神州百年,沧海横流。

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

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

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

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方面。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的伟大事业,有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

例如,勤劳奋发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我们应当弘扬劳动精神,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爱国主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热爱我们的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负责任地行事。

其次,家庭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庭是培养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第一课堂。

在家庭中,父母应当成为孩子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他们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等。

此外,一些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也应当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下去。

第三,学校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学校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包括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

学校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并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动。

第四,媒体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媒体是引导公众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塑造良好社会风尚。

文化产业也应当积极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传播。

最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感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愿望。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崇高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

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

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

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

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023年2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

2023年2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

2023年2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一)活动宗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旨在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深入流传至底层、至基层、至乡村、至民间的行动,推动形成新情新感新景新气,深化文明创建的活动;弘扬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团结互助、爱护环境、珍惜资源、道德至上、真实实事、和谐共处、文明气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全社会建立良好社会风尚。

(二)活动目标(1)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开展以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活动和宣讲活动,用现代传播手段教育全社会;(2)面向不同群体,营造和谐氛围,开展环保和尊重传统文化活动;(3)在历史和文化保护,公共福利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慈善活动,旅游景点文化宣传等多个方面,建立完善促进社会各项文明创建工作的环境;(4)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开展、不断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的发展;(5)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宣传效果,培养新一代文明人,为兴国安邦做出贡献。

(三)活动方式(1)依托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制作宣传片和专题,传播良好信息;(2)发动社会公益性团体及有关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3)借助市/县经济文化活动平台和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4)组织市民参与环保活动,促进安全文明夏日;(5)组织各类学习研讨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6)加强慈善公益活动,体现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实践活动。

(四)办活动路径1.制定细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案。

2.组建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3.统一思想,明确宣传主题,制定宣传策略。

4.制定宣传渠道并宣传活动。

5.组织参与活动的市民,以及赞助活动的商家等参与活动。

6.要求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落实。

7.组织专业人员对活动进行指导。

8.力争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向更高层次。

(五)活动结果1.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传播渠道,使活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帮助民众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让更多学校和社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各类文明创建的活动;3.提高活动的参与热情,提升活动的宣传效果;4.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全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

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

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

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

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神州百年,沧海横流。

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臵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

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

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

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

“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前行的脚步也须更坚定。

我们必须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

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中国必将以强国之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

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

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屡屡拨动心弦,诉说着人们真诚向往平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差距、身份歧视动辄引发关注,折射出人们满心渴望公正的社会环境;司法案件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反映着人们热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

发展起来以后,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

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

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

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

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

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

今日中国,“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折射国人对道德良知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再大的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

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所在、根本所系。

涓流汇海、积土成山,每个人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追求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形塑着一个时代的气质。

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才能绘就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价值图景。

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的普通人。

青春报国、托起飞天梦的科技功臣,扎根农村、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精益求精、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的产业工人,殚精竭虑、为服务群众不辞辛劳的基层干部,一诺千金、宁肯散尽家财也决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正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个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

但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站得住脚跟,越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价值,让我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带入更高境界。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

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

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