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维导图,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我们了解地球、认识自然环境、探究人文地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我们考取中学文凭、理解地球大事的必要前提。
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会专注于学习地理知识,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复习时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整理复习内容、记忆复杂信息等。
为了使高中生更高效地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和复习,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优化。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见的概念性图表,它用于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概念和任务,并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视图像,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视为一张参考地图,它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知识结构,明确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发展历程,从而帮助更高效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理学习,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技术来整合我们的地理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的思维导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考虑。
一、抓住主题在进行思维导图时,首先要抓住主题。
地理学科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往往包含多个单元主题和子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单元或主题制作思维导图。
我们可以按主题逐步建立有关地球和环境的基础知识,例如:环境问题、全球化和世界地理等。
通过制定主题,学生可以确定哪些知识点应该在导图中抽象出来,并为学生们树立整体性观念。
二、设立细节思维导图是一个不断细化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设立相应的细节、子概念和标签。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一个主题、知识点或概念,故而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
例如,希尔曼环的概念可以拆解成:最大能被河流侵蚀的高度、海抛起的海岸线以下海洋被侵蚀的区域以及海平线以上的地球表面等概念。
设置这些子概念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点,并在复习时有效记忆。
三、建立框架和结构思维导图建立的主题、子概念和细节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和框架。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示和组织信息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不只是关于地球的自然现象,更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和影响。
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挑战,使地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些实用的应用技巧和方法。
一、思维导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1. 帮助整理地理知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
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地域、地貌、气候、资源等方面进行分类,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2. 强化地理概念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理论。
可以通过地图、图片、图表等形式来展示地理现象和规律,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3. 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水平。
1. 制作概念导图概念导图是将地理概念和知识点进行连接和整合的思维导图。
通过制作概念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其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1. 结合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结合地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和使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可以在地理课堂上使用概念导图来整理地理概念和知识点,在地理实地考察中使用地图导图来展示地理现象和规律,在解决地理案例和问题时使用案例导图来分析和判断。
2. 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和生动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添加图表、图片、颜色等元素来制作思维导图,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地理学习的效果。
提高高中地理复习效率“三部曲”
治理—— 以我 国西北地 区为例 》时 ,首先提 出问题 :荒 漠化
的实 质是 什么 ? ( 土地 退化 。 )接着 问 :土地 利用类 型有 哪 一些 ? ( 地 、林 地 、草 地 、滩涂 、水 域 、非 农业 用地 耕 等 。 )又追问 :针 对上面土地利 用类 型 ,土地退化 的表现形
路 ,人们 在R 铺设 了草 方格沙 障 ,分析 R 地 地铺 设草 方格 沙 障所起 的作用 。 这道例 题为 同学 们提供两 种荒漠化 的素材 ,给他们创设 问题 情 境 ,注重 考查 学生 们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的能 力 。通过 训 练让学生 能准确地提取 相关知识 和信息 ,去认识 和说 明问 题— —荒漠 化的类型 、成因及防治 。接着 又为他们 提供较新
生清楚该 知识 点考纲 的要 求 ,分析其 在能力方 面的要求和考
学 生主动参与 、乐 于探究 、勤 于动手动脑 ,从而培养他们 收
集 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获取知识 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 问题 的
试 内容等方 面的变化 ,以及与教材 内容上的差别 ,时刻 了解
能 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 的能力 。例 如 ,复习 《 荒漠化 的危害 与
力 、论证 和探 讨问题能 力等方面 的考查 。因而 ,本人在每一
节复习 中都 安排一大部分 时间进 行这几方 面的训练 。主要通 过 比较有代 表性的例子或实 证进行模拟 ,确保 学生的主动探
考 试 评
索落 到实处 ,帮助他 们认识这部分 内容 自己的掌握情况 ,还 有 哪些 缺 陷需要 课后 进一 步 加强 ,这 样就 能 提高 复 习的效 率 。例 如 ,复 习 《 漠化的危害 与治理—— 以我 国西北地 区 荒 为例 》时,本人 就列举 以下几道例题进行有针对性 的训练。
高中地理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构建
高中地理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构建高中地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地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导图构建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合知识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围绕高中地理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构建展开讨论,从思维导图的定义、构建步骤和实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非线性的思维表达工具,它以中心思想为核心,将相关联的概念、信息用分支的方式展开。
思维导图的特点包括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简洁、易于理解和记忆等。
在地理解题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框架,有助于理清思路、深化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二、构建步骤1. 确定中心思想在构建地理解题的思维导图时,首先需要确定中心思想,即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问题的关键词,从而确定中心思想并将其置于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
2. 分析题目要求在确定中心思想后,学生需要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理清题目的要求。
这包括确定解题的方法、需要运用的地理知识和相关概念等内容。
然后,将这些内容作为中心思想的分支,一一展开,并与中心思想进行关联。
3. 整合相关知识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逐步整合进思维导图中。
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分别作为分支的延伸,将这些知识点与中心思想进行组织和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
4. 补充举例和实证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适当加入举例和实证,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些举例和实证可以是真实事件、案例分析或图表数据等,能够为思维导图增添更多的实际应用和具体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5. 总结和复习构建思维导图的最后一步是对整个导图进行总结和复习。
学生可以通过复习思维导图的结构和内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巩固对题目要求的理解,为解题提供清晰的思维逻辑支持。
三、实例分析以一道地理解题为例,分析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题目:谈谈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及成因。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地理是一门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理解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的优化作用展开讨论。
1.思维导图及其优化地理复习教学的理论依据1.1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朗(Tony Buzan)创立的一种信息整理和表达工具,它将主题放在中心,并将分支的信息作为辅助线连接到中心上,形成一个分支结构图。
思维导图以树状结构展示信息,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能够体现事物的分类、归纳等关系,便于思维的扩展和联想。
1.2思维导图的认知优势思维导图利用图形表达的方式,能够刺激和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思考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整理和记忆知识。
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2.1整理地理知识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整理成有机结构,形成层次分明的架构。
学生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概念进行分类和组织,通过思维导图的层层展开,建立起地理知识的网络结构,在头脑中形成更为清晰和完整的地理知识脉络。
2.2强化概念认知地理学科具有许多概念,而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构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通过在思维导图中不断补充和扩展相关的内容,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地理概念。
2.3拓展地理思维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念迁移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思考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探索篇•课题荟萃高三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迎接高考的重要阶段,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都要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学科众多,学生的复习量较大。
各门学科都富有较大的知识含量,拥有学科自身的学习深度,相对于数学、语文及英语等主要课程来说,高三学生所拿出复习地理的时间及精力非常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高三地理复习的时候,紧紧围绕精准高效的目标进行。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增强高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复习的速度,辅助学生更好地去分析和解决地理知识问题。
可以说,在高三地理的复习中将思维导图引入,可以大大提高高三学生的地理复习质量,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的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性1.思维导图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复习更加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每节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更好地帮助高三学生梳理地理知识,扎扎实实地进行地理知识的记忆,使地理的复习更加有效。
2.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抓住地理复习的重点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高三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借助思维导图高度概括每节地理复习课的知识内容,可以在地理复习课中做到前后兼顾,更好地抓住地理复习课的重点。
复习时,每节复习内容都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参照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经过细致甄别与调整,以保证地理复习内容准确到位,更好地完成复习任务。
3.思维导图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级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是不均衡的,由于课下的复习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想要兼顾班上所有的学生,其困难是非常大的。
此时,思维导图就有了用武之地,学生按照思维导图所列出的地理知识重点,迅速地找到自身地理知识的薄弱点,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地理复习,使自身能够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习,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有效应用1.注重强化地理教师恰当应用思维导图的理念基于思维导图起步较晚的缘故,有些高三地理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不够到位,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时,往往只是通过精简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来完成,无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在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了解地理知识结构在优化地理复习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地理知识的结构,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地理知识,可以绘制出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和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辐射和延伸,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地理的理解。
二、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是优化地理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材和考试大纲,选择重要的知识点和核心概念,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并设定主题和分支,形成一张清晰、有层次的思维导图。
这样的思维导图既便于教师讲解,也便于学生记忆和回顾。
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颜色、符号等视觉元素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住地理知识。
三、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互动性工具,激活学生的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启发他们发现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讲解地理景观演变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各种地理过程和地貌特征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地分析和归纳。
这样的互动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开展思维导图的综合应用除了地理复习教学,思维导图还可以在其他地理学习环节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探究地理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作为一种复习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查漏补缺。
通过综合应用思维导图,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评估和反馈在地理复习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巧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高考复习
巧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高考复习作者:李俊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5年第11期思维导图是针对培养和训练大脑的发散思维能力而提出的。
科学家认为思维导图体现出了人类的放射性思维。
通过研究思维导图的内涵与外延,我们发现人们的思维通常集中在思维导图的中心部分,再从中心向外发散,发散的结果与中心相结合,构成相互连接的具有中心的网络关系。
人们通过建立有效的思维导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是综合性、区域性较强且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活动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在文科综合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和复习中,同学们接受到的地理知识较为繁杂、知识点众多,难于梳理。
因此,同学们可以在地理知识复习中逐渐引入思维导图来帮助理清知识思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结构清晰的知识网络。
1.思维导图在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中的应用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
下面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结合思维导图(如下图)进行分析。
上图是以海水的运动——洋流为中心进行发散的思维导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围绕着洋流,发散出洋流的分类、洋流带来的影响和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三大分支,在此三大分支的基础上继而发散出各自的下级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洋流的影响时,利用发散思维引出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和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四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所有课程内容的知识点都可围绕着洋流来讲解,借此可逐步完善这一节内容的知识网络结构。
同样,在地理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如果教师用提问或习题的方式来检查同学们对于中心知识和中心知识的各个分支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同学们就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快速地提取答案。
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脑海里最快地建立起知识网络,掌握考试内容。
例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如果教师提出“地球自转线速度应怎样计算”的问题,根据地球运动的思维导图同学们可以迅速找出“V=V赤道× COSθ(θ表示当地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在赤道上最大并向两极递减(此外还需注意,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不同线速度不同)”。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效率福建省自然地理普通高中地理学业基础会考考试的内容为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注重地理学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学习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历届学生都安排在高二上确实学期末参加地理会考,这样,高二上学期除了要敲定必修3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对必修1、2、3进行复习,而地理每周课时量只有2节,会考复习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
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内掌握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先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知识并不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地理信息堆积,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的知识结构。
所以,在水文会考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基础知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为理解、记忆、提取和应用基础知识创造条件。
一、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是世界大脑电脑程式先生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创造性管理工具的思维工具。
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对思维导图下的定义是:“思维导图均匀分布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它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党图像上;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首要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所;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作用的层级图竞技状态出来,把主旨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建立喜怒哀乐链接。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教学优势学生用思维填空记笔记网页内容只须记录关键词,将要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公诸于世,带队不必一行一行地记大段文字,这样可以节省50%~90%的时间。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地理复习是一个重要且困难的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地理复习,思维导图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从而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
1.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优化地理复习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同的学生可能因为个人兴趣、学习方式等各种因素,对地理复习有不同的需求。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地理复习教学方案。
2.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展示知识结构的工具。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地理知识进行有机整理,形成层次清晰的结构。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同时,思维导图也便于学生的复习和记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展示和讲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3. 制定地理复习计划制定地理复习计划是高效进行地理复习的重要步骤。
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一个辅助工具。
首先,教师可以将考试大纲和学习目标转化为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复习内容的框架。
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每天的具体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细化为更小的知识点。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和重点。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驱动因素。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多媒体展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可以通过地理图像、视频等方式呈现地理景观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将其展示给全班同学,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和交流,从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学涉及许多复杂的概念和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改善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改善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摘要:在高中时期,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的复习教学具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归纳,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想,充分激发大脑潜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本文结合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探讨深度融入思维导图手段,帮助学生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有效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最后总结提出对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对策一、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梳理思路,从而让你获得清晰的头脑的思考工具。
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首先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另外,这种思考的工具能够帮助梳理思路;最后,思维导图能够让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拥有更清晰的头脑。
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如果拥有了清晰的思路和头脑,就会发现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思考问题的速度加快,也会更加全面的理顺思路,并且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质量。
原因在于,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在大脑处理问题时,将多重任务单一化,让复杂的任务简单化。
二、思维导图的作用思维导图由于信息彼此的联系被分层分类管理,从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加大信息的含量,也可以让信息的应用更加有条有理,是一种放射性的思考方式。
虽然思维导图的最初只是为了提高笔记效率,,但随着人们的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凭借它本身可视的直观影像,清晰的结构脉络等一系列优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不断的发挥出它的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有利。
课上,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精确搭建知识框架;复习时,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发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小组学习过程中,组员可以先根据已知资料创作,之后将所有组员的想法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使课堂讨论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有的放矢,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有趣的、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案例在“澳大利亚气候”一课的回顾中,首先将“澳大利亚气候”的思维导图放映在白板中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向学生提问当提到“澳大利亚气候”的时候大家能够想到什么。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的运用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71 思维导图的由来与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它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
它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笔记记录方法,与传统的记录方法不同的是,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在图示中通过使用关键词等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同时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来突出主题内容,这样既鲜明地强调了主题,又能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
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调动整个大脑的功能,左右脑同时打开并协调运作,可以提高人的分析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能纵观整体又能关注细节。
2 思维导图与地理一轮复习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激的创造素质。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以考纲为出发点,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初、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面复习。
这轮复习强调的是基础,可以说是通向高考的第一把钥匙。
只有夯实了这个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复习阶段中建立完善的地理思维。
既然是完全复习的阶段,那么对于基础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会像新授课时给出那么详细的讲解。
同时教师又要尽可能的把章节考点涉及到的小知识点彼此贯通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教材和学生要有充分认识。
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都处于一个遗忘或者半遗忘的状态,这样也对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思维导图在这种学习要求和环境中就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
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2.1 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辅助教学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尤其是用一些动画来展示某些地理现象的成因以及相关地理图片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又名头脑激荡图。
它利用了文图并重的方法,将各个主题的相互关系用互相衔接的图画形式展示了开来,并利用阅读,记忆,思考的规律帮助人们对知识点加以综合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复习中里程碑性的思考工具。
高三冲刺阶段,地理科目的复习计划该如何进展才能最有效化。
本文对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运用方面的一些探究和尝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学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一、前言中学地理课包括必考学科与选择学科二个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使得高中学生在感到学习地理时更易于掌握,但却还是有些杂乱无章,头绪不清。
实际作复习题时常常顾此失彼,一做就出错,老师一讲解也能忽然大悟。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生疏、不够牢固,不能了解各部分知识点间的内逻关联,脑海中还不能建立形成知识的记忆网络。
而对于高中的地理知识点,只要掌握好了整个框架,就必然能够提高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再有困难重要知识点就会迎刃而解,思维导图作为发散式思考的高效的图形复习方法,若能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就必然能够比较好的把知识点加以整合,并扩展外延,从而有效复习整个框架内的重难点,也可以说是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思维导图的含义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效的思维模型,通常运用在人的记忆、学习、思维中的思维导图,可以促进人的头脑和扩散思维的发展。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孩子的认知效能,更快的掌握新知识和复习巩固老知识;还可以调动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建立一个新的知识和观念。
三、要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在复习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也并不会很好,因为知识点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没有梳理,就无法对零碎的知识点加以衔接,也没有形成一条有意义高效的知识点复习网络。
一味的通过对机械记忆加以梳理整合的方法也是很无效的。
正确的复习应该做到脑手并用,而思维导图恰恰符合了这些要求。
思维导图的突出的特征是发散性,善于找到中心概念,从核心往外划分出了许多分支,而各个分支也再进一步地往外拓展,最后构成了一条条逻辑上清晰的复习线索。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内容繁杂,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很容易出现知识点零散、难以理清逻辑关系的情况。
这时,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清晰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
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二、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1. 确定主题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
根据地理知识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需要制作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
2. 编排知识点确定主题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制作思维导图了。
可以先把主题写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然后根据主题逐步扩展,把相关的知识点以分支的形式呈现在思维导图上。
3. 加入关联线在思维导图上,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和关联。
为了更清晰地表现出这些联系,可以在思维导图上加入关联线,将相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4. 添加图形、颜色和标识为了使思维导图更具可视化效果,可以在思维导图上添加各种图形、颜色和标识。
比如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知识点,用图形表示地理现象,用标识标注重点内容,从而更直观地展现地理知识。
三、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 授课辅助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讨论和知识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课外拓展3. 考试复习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思维导图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前进行系统、快速地复习。
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快速捕捉重点,更好地备战考试。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工具,可以用层层的图表或文字将不同主题联系在一起。
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复习变得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带着具有发散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来展开复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复习工作的顺利展开。
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开发符合地理学科特色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实践,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应用的对策,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应用的可行性传统的地理复习通常以做题为主,要求学生重复已经学过的内容,毫无新意,对地理知识的复习缺乏创新,这种机械、单一的复习方式逐渐磨灭了学生对地理高考复习的热情,导致他们在复习课上提不起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复习的效率。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探寻合理、新颖、有效的复习方法,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代替以往的“题海练习”,开展多样的思维导图绘制活动,为学生创设各式各样的复习情境,使高三生的复习体验逐渐上升到最佳的境界,从而增强他们复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动手绘制导图的过程中提升地理综合能力。
因此,将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到高三地理复习中有利于转变以往复习课低效甚至无效的局面。
二、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意义(一)有利于学生识记能力的提升地理课是一门偏人文社科类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人文地理知识,如果学生的记忆存在问题,是难以将所学基础知识积累起来的,更谈不上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了。
不少学生总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地理知识,虽然当时可以记住,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忘记。
思维导图这项工具在这时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利用线条、图式、颜色等方式来记忆地理知识,既能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去较强的冲击,也能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直观记忆,使他们的识记能力得到稳步的提升。
高三地理有哪些提高成绩的方法
高三地理提高成绩的方法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
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①谐音记忆法。
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②口诀记忆法。
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提高高三成绩的关键点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方面,整理好课本和老师讲的内容,我的高中老师鼓励我们打框架或者画知识网络图,及时整理知识点,有助于复习,也方便答题时迅速联系知识点,然后提取它们用于回答。
我们高中的地理用湘教版,课本主干知识是从地理学的不同维度组织的;区域地理另外学习。
前者重规律,原理,现象的总结,后者主要是背景知识,根据区域的特点,应用前者的分析,是常见的情形。
所以两手都要抓。
对了注意听课。
除非你的老师极不靠谱或者你真的觉得他/她教不了更多了。
答题方法:注意思维的分层,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比如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这样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分类。
分类一方面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框架,一方面是对题目的总结。
试析高三地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试析高三地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内容,锻炼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的重要方式。
高三地理复习中,要求学生能把之前学习过的基本原理,按章节或按专题和区域进行巩固、迁移应用。
但由于高三地理复习内容多、基础性强;基本原理结合新情景、新材料背景的很多题目,让不少学生觉得地理复习难度相当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图表形式的学习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将碎片式的知识以及区域放在一起,灵活运用,对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此,高三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要明确落实高中的基本地理原理之外,也要明确和树立有关思维导图的意识和基本理念,特别要注重两者的之间的融合,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思维导图前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而高中地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科学认识和欣赏人地景观,懂得人地协调共生的道理。
重视地理学科的复习深度不仅能够符合地理教学本身的目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复习情况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影响他们应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能力。
本文首先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入手,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的应用、避免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等方面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提升高三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同时能对高考成绩和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思维导图概述第一次提出思维导图概念的英国学者东尼·伯赞在《思维导图》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摘要:地理是高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高三的压力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使思维过程具体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培养创造性。
通过对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分析,对其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地理知识水平。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思维导图;应用策略1、思维导图的意义思想导图是一种非常简单而有效的图象和笔记工具,它主要以“图画”的方式记录思维和创作过程,属于一种组织结构性的思维工具[1]。
“思维导图”最早出现在英国,是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记事法,它与传统的记录方法不同,它是一种用直观、形象的图画,为学生构造出各种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导图遵循了人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在图示中会借助关键字、线段等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忆,而且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还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的物体,突出主题内容,使复习重点更突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的把握。
简而言之,思维导图也属于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能有效运用大脑的方法,借助于思维导图进行高三地理复习,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整个大脑功能,左右脑也能够协调,从而有效发展学生记忆、分析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2、思维导图在地理高三复习中的作用2.1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学习成绩每个人听地理的时候,都会认为是一门要背很多知识的学科。
还记得教育模式尚未改革之前,有些学生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非常坦率地选择了理科,因为觉得文科很多内容需要背诵,而自己却很懒,不想每天都抱着书背诵,而是坦率地选择了理科。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发现方法的同时提高成绩,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体会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图解工具与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运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既可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地理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题词:思维导图地理复习实践体会一、问题的提出在多年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令人困惑,虽然也尝试各种方式解决,但实际收效甚微。
1.运用不同方式讲解地理学很多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时,学生多数表现为当时明白理解,过后其认识就模糊不清,甚至很快遗忘。
2.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但对类似新问题不知如何思考,缺乏知识迁移能力。
3.面对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对地理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作业不做或抄袭,上述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本人认为高中地理知识面广,涉及内容多,许多学生感到地理知识零散繁杂,他们自己很难理清地理知识间的线索以及它们内在的联系。
因此,他们只能将地理知识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头脑中,不会应用。
由于缺乏应有的组织,学习的知识以无序的状态储存在大脑中,时间长了就会遗忘。
我想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把地理学知识组织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效率,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呢?通过多方收集各种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本人认为构建思维导图,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二、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先生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
整个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要素的关系用相互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树状的结构图,图可以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图像等来表示。
即把所学到的地理学知识组织在这样连结而成的图形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这种知识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就是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所以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工具又是一种学习方法-----把书由厚读薄的方法。
三、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实践1、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实践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基础,是学习地理的起点和归宿,从近几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往往是是综合题地必然构建(特别是2011年浙江文综高考地理试题两大题都为区域地理综合题),对学生要求较高。
面对庞杂的区域地理内容,相对比较紧张的复习课时,大多数学生对区域地理要全面完整掌握就十分困难,更多的只局限在对区域具体知识点的掌握上,缺少知识的整合与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知识不能有机结合,缺少思维方法的训练,导致分析应用能力等较弱,考试中得分率低。
而构建思维导图,建立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系统掌握。
下面是以中国地理《西北地区》为例的思维导图构建。
通过上述思维导图的构建,理清了我国西北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知识之间及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零散的、简单、重复的记忆转变为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把握,从而提升地理原理的应用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和分析的方法,以熟悉度方法应对高考中不太熟悉的区域,提升驾驭问题的能力。
2、思维导图在第一轮系统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中的实践在高三复习中,常发现不少学生在第一轮系统地理基础知识复习的时候游刃有余,但在二轮碰到综合练习反馈中却败下阵来。
究其原因,我们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很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用反复大量练习训练学生,把他们当成了“知识容器”,结果是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多数是未经思考加工而被迫机械记忆单一的、零散的知识,枯燥的地理原理与规律。
当知识应用时就不能建构概念及相关知识的框架,不能应用知识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
而思维导图构建,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其理解力,就能自我建构知识网络。
因此,在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呈现每一章节的知识网络图。
如“大气环流”是文科学生地理学习难点,它包含“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等多块内容,非常复杂,而且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彼此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与递进关系。
如果构建成如下思维导图(见下)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上图是我在“大气环流”复习时整理形成的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使大气环流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最终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在有多变少,所学的课本优厚变薄,而且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3、思维导图在二轮专题复习中的实践高中地理进入二轮专题复习阶段,根据地理图文并茂、点多面广的学科特点,如何教会学生组织知识网络,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何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知识碎块,创造性地解决地理实际问题,本人在《气候》这一专题中进行了实践。
首先按学习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你认为气候这一块专题要掌握哪些内容?使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上来,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及教师补充按照气候类型、特征、分布、成因、判断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教师构建思维导图(见下)。
接下来就是按照思维导图进行演绎,并进行对应的练习训练与讲解,使得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相扣,同时刺激思维连绵不断地自主流动。
这样的学习,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思维导图在专题复习阶段的运用把昔日书本知识的传递让位于建构,灌输让于探究,其优势体现在:①能帮助学生在复习时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在整理上把握知识。
②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
4、思维导图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实践高三阶段会有很多练习需要我们老师去帮助学生进行讲评,但在讲评练习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仅定位在“理解题目,解答问题,熟悉题型”层次上,而且部分教师通过此类题型循环重复训练,依靠多次重复达到“会”的目的,可惜的是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学生课业负担,还容易使一部分好生产生厌恶心理。
实际上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方法。
例题:读甲、乙两国水系图及气候信息,回答问题。
(1)结合题中信息,分析甲国中流经A 、B 两城市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结合题中信息,分析乙国流经路易港和C 地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共同点。
(3)描述两国水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上述3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先不用急于讲评并给出答案,而让学生边审题边构建思维导图,指导并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思维导图。
(见下)001008060气温/℃ 降水量/mm/℃降水量/mm路易港C 地0020000′015′20030′从上述思维导图中我们理清了解题的思路,通过观察A、B两城市一月、七月降水量表可以描述流经A、B两城市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A城汛期为夏汛,B城汛期为冬汛。
根据路易港和C地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可以判断乙国流经路易港和C地两河的水文特征的抓哟差异为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较丰富;汛期为夏汛。
同样从甲、乙两国水系图可以判断水系共同特征:河流流向均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河流短促成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岛屿面积狭小,地势起伏较大。
五、构建思维导图实践体会(一)积极的方面1、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到高三阶段,地理复习内容很多,也很纷杂,但在本质上是有紧密联系的。
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很有必要在课堂上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
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它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管理与应用系统化,这样学生思考问题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而且分析问题比较周到全面。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导图的实施,它删除了冗长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的内容,不仅加速知识的累积,而且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改变了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
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有助于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笛卡尔说过:“用几何图形表达事情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几何图形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思维”。
利用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把地理学科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同几何图形有机结合来解决相关问题,使知识点背后的思维方法更加活跃,几乎可以任意驰骋,联想的方法可以扩展到极致。
这非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同时多次训练学生也可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学生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实践中的困惑1、这种模式对我们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既要“备知识”,要求我们教师有丰富知识,对某知识点相关内容发散要尽可能广;又要“备学生”,教师要随时准备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2、一些学生不愿意运用思维导图,问原因是怕麻烦。
我们作为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是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去构建?如何使思维导图构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与学生个体认知情况相结合?参考文献:1、《思维导图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杨艳君京海淀区蓝靛厂中学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东莞地理教研网3、《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提高生物学习效率》大朗中学邢赟4、《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系统的方法》余姚四中郑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