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大小测定及计数
![微生物大小测定及计数](https://img.taocdn.com/s3/m/d85e592cccbff121dc368304.png)
2、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菌体大小时,其测定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测定结果不相同。因为在不同倍数的目镜下,细菌大小发生变化,而目镜测微尺每格大小不变,所以测定结果不同。
四、仪器和其他用品: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接种环、血球计数板、显微测微尺、滴管、酒精灯
五、操作步骤:
1、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取下显微镜右目镜,将目镜测微尺放在目镜镜筒内的隔板上,然后放上目镜透镜,将目镜装回镜筒。
(2)校正目镜测微尺:在低倍镜下调节焦距,当清晰看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用推进器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然后分别输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所占的格数。
(2)将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用无菌毛细管吸取少量摇匀的酿酒酵母菌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个顶点,待菌液从盖玻片另一对角流出为满。
(3)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再用高倍镜计数。每小格内的菌数不能超过8个为宜。当每小格内的菌数过多时,适当稀释。
(4)任选5个中格计数(5个中格不可以挨着;酵母菌出芽计1个菌体;计数时,位于边线上的细胞,记上不记下,计左不计右)
(3)用同样的方法在高倍镜下和油镜下进行校正。并计算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4)制酵母菌玻片:用接种环取菌在蒸馏水中涂抹,加热干燥,用美兰染色1’30”,流水脱色,自然干燥。
(5)先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找到菌株,再在油镜下测出酵母菌的长度和宽度。重复3次并记下平均值。
2、酵母菌的显微计数
(1)将血球计数板洗净,再用95%乙醇棉球擦洗,自然干燥。
sdu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ffdb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b.png)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包括:
1. 平皿计数法:将样品按一定稀释倍数加入琼脂平皿中,培养后通过计数器统计微生物在平皿上的数量,以此计算原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 滤膜计数法:将样品过滤后将滤膜放在富含营养的琼脂平板上培养,通过计数器统计滤膜上微生物的数量,以此计算原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3. 光密度法:利用菌落浑浊作用测定微生物规模大小的方法,称为“比色法”,并以光密度来表示菌落数量的多少。
4. 电极测定法:利用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微生物量,例如,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5. 溶解氧测定法:利用溶解氧在水中的含量来推算微生物的存在量。
6.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DNA芯片等技术检测微生物数量,也可通过它们的遗传物质(如rRNA)来推算微生物的存在量。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六 微生物大小测定和计数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六 微生物大小测定和计数](https://img.taocdn.com/s3/m/85ce1acc524de518964b7d47.png)
实验六微生物计数和大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目测微尺和物测微尺的结构和使用;2、了解血球记数板的结构;3、掌握血球记数板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显微镜,目测微尺,物测微尺、血球记数板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载玻片,盖玻片。
酵母悬液(或其他种微生物的悬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目测微尺和物测微尺目测微尺外形与目镜相似,在中央刻有10毫米长的、等分100格的标尺,每格的长度随使用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而定。
使用前用物测微尺标定,使用时放在目镜内。
物测微尺是一厚玻片,中央有一圆形盖玻片,中央刻有1毫米长的标尺,等分为100格,每格为10微米,用以标定目测微尺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每格的实际长度。
2、用目测微尺和物测微尺测量酵母菌的大小①目测微尺的标定将目测微尺装入目镜筒后,把物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使刻度朝上,用低倍镜找到物测微尺的刻度,移动物测微尺和目测微尺使两者的第一条线重合,顺着刻度找出另一条重合线。
再分别求出高倍镜和油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实验记录表格1目镜放大倍数____________。
②菌体大小的测量将物测微尺取下,换上标本片,选择适当的物镜测量目的物的大小,分别求出菌体的长和宽,再按目测微尺一格的长度算出菌体的长度和宽度。
(1)目测微尺的标定:(2)在高倍镜下测量酵母菌大小:3、血球记数板血球记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璃制成。
玻片中央刻有四条纵向槽,中央两条槽之间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中间有一横槽,槽的上下各有9个大方格,中间的一个方格为计数室,它的长和宽各为1毫米,深度为0.1毫米,其体积为0.1立方毫米。
每个大格分成16个中格,每个中格分成25个小格,共400个小格。
计算方法如下:细胞数/毫升=1个小格内的细胞数×400×10×1000×稀释倍数。
实验记录表格24、微生物记数(1)稀释菌液:为了便于记数,将样品适当稀释,使每格约有5~10个细胞。
微生物量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量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0406fb3852458fb760b5697.png)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
2.了解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及计数原理。
3.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大小测定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其测量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标准刻尺的载玻片,其尺度总长为1mm,精确分为10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10个小格,共100小格,每一小格长度为0.01mm,即10μm。
如图1。
图1镜台测微尺中央部分及镜台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如图2,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一般有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
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测量经显微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在不同条件下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
图2目镜测微尺2.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4条槽构成3个平台。
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段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9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小方格(图5-2);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2400个。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3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10-4mL)。
以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B图3血球计数板侧面及两种类型的计数室三、实验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斜面培养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液体培养基培养物。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649801c650e52ea5518980e.png)
微生物试验报告
内沿盖玻片的右上角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 使菌液沿两玻片间自行渗入计数室, 勿使产生气泡,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 (3)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计数时用 16 中格的计数板,要按对角线方位,取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 4 个中格(即 100 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是 25 中格计数板。除数上述四格外, 还需数中央 1 中格的酵母菌数(即 80 小格)。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 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因而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 数到全部菌体, 防止遗漏。 如菌体位于中格的双线上, 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5)凡酵母菌的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每个样品 重复分数 2-3 次(每次数值不应招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取其平均值,按下 述 公 式 计 算 出 每 毫 升 菌 液 所 含 酵 母 菌 细 胞 数 ( 25 中 格 )。
关键词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血球计数板
前言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 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 一, 也让我们对微生物的实际大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在微 生物生长曲线中运用非常重要, 我们从微生物的数量上了解其生长状况,这也能 指导我们的生产工业。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显微镜测定微生物大小与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 2.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技术,包括目镜测微尺、镜台测 微尺的校正技术与测定细胞大小的技术。 3.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学习并掌握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技术,包 括样品的点样、菌数计数的方法与计算。
1
微生物(2) 镜台测微尺(图 2)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e23993dbcd126fff7050bce.png)
酵母细胞直径(宽度)的测定: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酿酒酵母制
片,在高倍镜下测量出10-20个酵母细胞的直径。
五、实验报告
1.目微尺校正结果
接物镜 低倍镜 高倍镜 油镜 接物镜倍数 目微尺格数 台微尺格数 目微尺每格 代表长度
目镜放大倍数:————————————
五、实验报告
2.各菌测定结果
微生物名 称 目微尺 每格代 表长度 宽
实验九(Ⅰ)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 的方法。 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1.
2.
二、实验原理
l.微生物细胞大小,是其形态特征重要标志之一。每一种微生物在 一定条件下,有其相对固有的大小形态。它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 一。其大小测定可用测微尺测量。测微尺分为目镜测微尺和物镜 测微尺两部分。 2.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璃片,其中有精确的等分刻度,在 5mm 刻尺上分 50 份。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代表的长度随使用接目镜和 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 标定。 3. 镜台测微尺为一专用的载玻片,中央有精确等分线将长为 1mm 的 直线等分成 100 个小格,每格长 10μm,专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 4. 微生物大小的表示方法:球菌用直径范围表示大小;杆菌和螺菌 用细胞的直径和长度的范围来表示,但杆菌测量的是细胞的直接 长度,而螺菌测量的是菌体两端的距离而非细胞实际长度。
2.校正目镜测微尺
将镜台测微尺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有刻度 的一面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焦距,待看清镜台 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 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两尺左边的一条线重 合,向右寻找另外一条两尺相重合的直线。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1452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1.png)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测定微生物总数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数目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土壤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适量的稀释液滴于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3. 在显微镜下,使用目镜和物镜进行放大观察,并使用计数室或计数网格进行计数。
4. 统计不同视野中的微生物数量,并计算平均值,从而得到微生物总数。
二、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在培养基上培养并生长,然后观察和计数生长的菌落数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的样品,如空气、食品、药品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于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上。
3. 将培养基培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4.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并进行计数。
5.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微生物总数。
三、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过滤到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生长,最后观察和计数生长的菌落数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食品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将稀释液通过膜过滤装置过滤到膜上。
3. 将膜放置在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生长。
4.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并进行计数。
5.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微生物总数。
四、荧光显微镜法荧光显微镜法是一种高级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染色,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荧光染色的微生物细胞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食品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适量的稀释液滴于载玻片上,进行定性或定量染色。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4ac5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空气中,也存在于人体内外。
了解微生物的数量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之一。
它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悬浮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和酵母等较大的微生物。
但是,由于显微镜观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时间,所以无法快速测量大量样品。
2. 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它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生长的菌落来确定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培养基,然后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会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但是它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并且某些微生物可能无法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
3.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它通过将待测样品过滤到膜上,并将膜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来确定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特定孔径的过滤器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膜放置在培养基上培养。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会在膜上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和气态样品。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兴且快速发展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它通过检测和分析微生物DNA或RNA来确定数量。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并且可以检测到少量微生物。
但是,分子生物学方法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并且对样品预处理要求较高。
总结起来,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计数法、培养法、膜过滤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微生物个体大小测定
![微生物个体大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22a148dd4d8d15abe234e33.png)
(3)测量结果记录:
• 在高倍镜下: • 目镜测微尺——格=物镜测微尺——格 • 目镜测微尺1格= 微米 酵母细胞长度=目镜测微尺平均——格 = ——微米 宽度=目镜测微尺平均——格 = ——微米 注:要求测量10个酵母细胞的平均值
五、思考题
• 1、目镜测微尺为何要校正? 如何进行? • 2、为何当目镜不变,目镜测 微尺也不变,而改变物镜、目 镜测微尺所测定的物体长度不 同?
值日安排:
20号以后的做值日,包括 洗培养皿,擦桌面, 扫地面。处理载玻片和盖 玻片。
•目镜测Hale Waihona Puke 尺安装方法 • 目镜测微尺•一
•镜台测微尺及其中央部分的放大
•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校准目镜测微尺时的情况
2、微生物大小测定:
• 1)在载玻片上滴上美兰染色液,按无均 操作,挑取啤酒酵母均匀地涂片,然后 盖上盖玻片。 • 2)将“水浸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用 低倍镜观察到目标后,转换高倍镜测量 酵母的大小,杆菌要测长度与宽度,球 菌测直径,一般在测微生物细胞大小时, 通常测量10—20个菌体,求出其平均值。
微生物个体大小测定
• 一、目的要求: 学习测微技术:测量微生物的大小。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细胞大小,是其形态特征重 要标志之一。每一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 下,有其相对固有的大小形态。它是分 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其大小测定可用测 微尺测量。测微尺分为目镜测微尺和物 镜测微尺两部分。
1、目镜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以放入接目镜内 的特定圆形玻璃片。玻片中央是一个细长 带刻度的尺,等分成50或100小格,每个等 分线间距为0.1mm,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 隔板上。因此,目镜测微尺只是测量显微 镜放大后的物像。由于不同显微镜的放大 倍数不同,故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代表长 度随显微镜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使用前 必须用物镜测微尺校正,以求得在一定接 物镜及目镜等光学系统下,目镜测微尺每 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3fea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a.png)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使用显微镜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以及学会运用血球计数板对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种群密度,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微生物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直径等参数。
显微镜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在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上面刻有刻度;镜台测微尺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中央有精确的刻度,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工具。
它由一块特制的厚玻璃片制成,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半边上面各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 9 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16 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 25 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25 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 16 个小方格。
但无论哪种规格,每个大方格的边长均为 1 毫米,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
因此,在一定体积的菌液中,通过计算微生物在计数室中的数量,就可以换算出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一)材料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的菌悬液。
(二)仪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血球计数板、盖玻片、滴管、擦镜纸、吸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安装目镜测微尺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注意有刻度的一面朝下。
2、校正目镜测微尺(1)将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线。
(2)移动镜台测微尺,使镜台测微尺与目镜测微尺的刻度线平行,并使两者的“0”刻度线重合。
(3)换用高倍镜观察,找出两尺再次重合的刻度线。
分别记录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重合线段内各自的格数。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93427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d.png)
(1)先将计数板盖上盖片在显微镜下,从低倍找到计数器位 置,不动。
(2)将稀释好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入由盖玻片边缘滴入让 其自行渗透,使室充满(不宜过多,也不可有气泡)。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8页
(3)静止3-5分钟,先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成高倍 镜进行计数。样品不宜太浓或太稀,最好每小格 控制在5-10个菌体为宜,计数需要重复二次。取 平均值。先后二次误差太大,需再重复计数。
2.微生物大小测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5页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6页
三、器材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手揿计数器;盖玻片; 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
酵母菌菌悬液; 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标本。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7页
四、操作步骤
在计数时,通常以五个中方格总菌数(每个中方格中数四 个小方格)即20个小方格总菌数(求平均值)。
比如:设20个小方格中总菌数为A,悬液稀释度B,那么 大格(0.1立方毫米总菌数) A/20×400×B。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3页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4页
测量枯草杆菌长和宽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径。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12页
五、试验结果
1、P48题1 2、P92题1
微生物显微镜的直接计数法和微生物大小测定
第13页
六、思索题
1、依据你体会,用血球计数板误差主要来自 那些方面?应怎样防止误差,力争准确?
2、当接目镜不变,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 变接物镜,目镜测微尺每格所量镜台上物体 实际长度是否相同?为何?
微生物数量测定
![微生物数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bf6de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f.png)
微生物数量测定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微生物的数量测定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技术。
通过对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评估环境的健康状态,以及监测和治疗疾病等。
微生物数量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上的微生物细胞数,通过统计和计算得到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计数法、比浊法、平板计数法等。
显微镜计数法是一种直接计数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该方法需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干燥后进行染色和固定,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样品,但不适用于大量样品。
比浊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的浊度来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样品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得出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标准曲线,对于某些微生物可能不太准确。
平板计数法是一种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菌落数量来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样品稀释后涂布在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统计菌落数量,然后计算出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测定,但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和人力。
微生物数量测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等。
例如,在环境科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评估污染物的毒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医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监测和治疗疾病;在食品科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控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在农业科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和作物的生长情况等。
微生物数量测定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
通过对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评估环境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治疗疾病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微生物数量测定的方法和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微生物的大小和数量的测定对于研究生命过程、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cae145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a.png)
第6页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7页
血球计数板计数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8页
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格总菌数,然后求得每 个中格平均值,然后再换算成lml菌液中总菌数。
假如是25个中方格计数板, 1mL菌液中总菌数=A/5×25×104×B=50000A·B(个 ) A为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B为菌液稀释倍数.
镜测微尺轻轻放在目镜隔板上,使有刻度一面朝下。将 镜台测微尺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使有刻度一面朝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焦距,待看清镜台测微尺刻度后, 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刻度与镜台测微尺刻度相平行 ,并使两尺左边一条线重合,向右寻找另外一条两尺相 重合直线。
2.标定公式: 计算两刻度间目镜测微尺格数和镜台测微尺格数。因 为镜台测微尺刻度每格长10µm,所以可得: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10页
假如是16个中方格计数板, 1mL菌液中总菌数=A/5×16×104×B=3A·B(个)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9页
(三)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 2.仪器或其它用具 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
菌毛细滴管。 (四)操作步骤 l.菌悬液制备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母制成浓度适当菌悬液。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 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毛细 滴管将摇匀酿酒酵母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凹槽滴加,菌 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普通计数室均 能充满菌液。 取样时先要摇匀菌液;加样时计数室不可有气泡产生。
镜台测微尺玻片很薄,如需标定油镜头时, 要格外注意,以免压碎镜台测微尺或损坏镜头。
思索题 为何不一样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必须分别进行标 定?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7076e86294dd88d0d26ba2.png)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
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此法适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是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实验五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霉菌的观察
![实验五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霉菌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ab579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c.png)
生长条件
霉菌可以在多种环境条 件下生长,如湿度、温
度、pH等。
分布广泛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 泛,可在土壤、空气、
水体等环境中生长。
03 实验步骤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样品采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如食品、土壤、水等,采集时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样品制备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破碎、稀释、过滤等,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实验五: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霉菌的观察
目 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目的
了解微生物数量和大小的测定方法
01
02
03
显微镜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样 品中的微生物数量,根据 视野范围和放大倍数计算 出微生物的数量。
平板计数法
将样品稀释后涂布在培养 基上,培养后统计菌落数 量,计算出样品中的微生 物数量。
流式细胞术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 进行计数和大小测量,具 有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 特点。
学习观察霉菌的方法和技巧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
04
培养基制备
选择适合霉菌生长的培养基, 如PDA培养基,按照配方配
制培养基并灭菌。
接种与培养
参考文献
霉菌的形态特征
霉菌在显微镜下呈现丝状或分支状结构,通常为白色或灰色。
观察培养基
选择适合霉菌生长的培养基,如孟加拉红培养基或察氏培养基,以 促进霉菌的生长和观察。
计数方法
采用菌落计数法,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培养基表面上的霉菌菌落数 量,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霉菌数量。
THANKS FOR WAT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组别3【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显微镜测定微生物大小与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
2.学习并掌握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技术,包括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的校正技术与测定细胞大小的技术。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学习并掌握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技术,包括样品的点样、菌数计数的方法与计算。
【实验器材】1、菌种:酵母菌液,枯草芽孢杆菌2、试剂:结晶紫,蒸馏水,香柏油,二甲苯等3、仪器和用具: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血球计数板、盖玻片、吸水纸、计数器、滴管、擦镜纸,酒精灯等【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测微尺的构造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显微镜测微尺是由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接物测微尺组成。
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璃片,其中有精确的等分刻度,在5mm 刻尺上分50 份,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图1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微生物学实验 题目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组别 3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l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 (即0.0lmm),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2、 球菌用直径表示大小;杆菌用宽和长来表示。
二、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镜检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泡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故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方格网(图3)。
每个方格网共分9大格,其中间的一大格(又称为计数室)常被用作微生物的计数。
计数室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每个大方格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图4)。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 ,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 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 2,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计数室底部之间的高度为0.1mm ,所以每个计数室(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 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l /4000mm 3。
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图2: 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校准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微生物学实验 题目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组别 3菌液中的总菌数。
以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 ,菌液稀释倍数为B ,则:1mL 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4×B=50000A ·B (个)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1mL 菌液中的总菌数=A/5×16×104×B=32000A ·B (个)图3 血球计数扳的构造a. 平面图(中间平台分为两半,各半边有一个方格网)b. 侧面图(中间平台与盖玻片之间有高度为0.1毫米的间隙)c.图4 血球计数板计数网的分区和分格【实验内容及步骤】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组别3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CX20、CX21型号显微镜),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因为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l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目测尺每格长度(um)= 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用此法分别校正在物镜倍数为10×,40×,100×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2、细胞大小的测定A.酵母菌的大小测定1)取一滴酵母菌菌悬液制成水浸片。
2)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水浸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酵母菌菌体的直径占几格(不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直径。
3)选取普遍大小的酵母菌菌体进行测量,记录三组数据,取平均值。
B.枯草芽孢杆菌的大小测定1)将载玻片洗净晾干后,在其中央滴一滴蒸馏水,然后通过无菌操作用接种针取少量枯草芽孢杆菌的斜面培养物于蒸馏水中,然后干燥2)单染色用结晶紫染液对其进行单染色:流程如下:3)置于显微镜下镜检,用目镜测微尺测量枯草芽孢杆菌的长和宽,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微生物学实验 题目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组别 3测量菌体大小时要在同一个标本片上测定3个大小相近的菌体,求出平均值,才能代表该菌的大小。
而且一般是用对数生长期的菌体进行测定。
3. 酵母菌菌悬液中酵母菌数量的测定1)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
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 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 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
(本次实验中稀释倍数为10倍) 2) 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室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 将酵母菌菌悬液充分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右上角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使菌液沿两玻片间自行渗入计数室,勿使产生气泡,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
4)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5) 计数时若计数区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
如为25个中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l 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
6) 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因而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数到全部菌体,防止遗漏。
7) 如菌体位于中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8) 凡酵母菌的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若计数时不计芽体,最后要在结果中标明。
9) 计算1ml 菌液中菌数公式: A 5 A:5个中方格菌数和 B:稀释倍数10)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实验结果】1、目镜测微尺的标定结果×25(或16)× 10 × B酵母菌菌数/ml=4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微生物学实验 题目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组别 32、酵母菌的大小测定结果3、枯草芽孢杆菌大小的测定(10×100)枯草芽孢杆菌大小平均值 = 3.10 × 0.75 um ²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组别34、血细胞计数板测定酵母菌数量结果(25×16)【实验小结】在实验操作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从容器中吸出酵母菌菌悬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其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能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使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减小。
另外在滴加菌悬液和压片的时候更要仔细小心,避免计数室有气泡产生。
计数时,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因而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数到全部菌体,防止遗漏。
此外,在测量菌体大小时,由于细菌个体微小,应尽量使用油镜观察测量,以减少误差,在选择测量菌体对象时,应选取普遍大小的菌体进行测量,一般选取三个不同菌体取其平均值。
最后,在观察结束后不能忘记将油镜镜头擦拭干净。
【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时必须重新用镜台测微尺对目镜微尺进行标定? 答: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比如:10X的目镜,4X的物镜,总的放大倍数是40X,长度是5mm。
现在把物镜换成10X,总的放大倍数是100X,长度也会因此而增长,所以要重新定标。
2.若目镜不变,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变物镜,那么目镜测微尺每格所测量的镜台上的菌体细胞的实际长度(或宽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因为目镜测微尺上读的数值实际是目镜和物镜共同放大后的结果,现在物镜改变,数值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