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看古代婚姻与家庭的几个汉字例子 - BINA NUSANTARA

合集下载

甲金文字反映的上古婚制

甲金文字反映的上古婚制

甲金文字反映的上古婚制中文系9902 李宪伟有关汉字反映古代婚制的问题多有论者,或依“母感天而生子”1而论及群婚,或考诸“ ”2(娶)而论及抢婚制,或依“媾”的释义来论及交互为婚,或分析妻妾字形来论证妻妾婚,鉴于有关论著虽不乏创见,但涉及广度尚嫌不够,所选文字尚嫌未尽能真正代表,以至有的婚姻现象未被揭示,本文考察诸古文献,或可弥补某些不足。

一、“妇”所揭示的群婚制“妇”在甲骨文中写做“ ” 意为女子执帚。

《说文》曰:主服事人者3。

段注:大戴礼本命曰,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有三从之道,曲礼曰:士之妃曰妇人,析言之也4。

《说文》释之为服事人的女子,《段注》又说她有“三从之道”,而《曲礼》更释之为“士之妃”5前两个是为人妻者必遵之事,而“妃”字《说文》释为“匹也”即为男子之配偶,进而段注为:匹者,四丈也《礼记》纳币一束…两两合其卷,是谓五两…夫妇之片合如帛之判合也…人之配偶亦曰匹6。

妃本上下通称后人以为贵称耳。

《释诂》曰,妃,媲也7,引申为凡相偶之称,《左传》曰:嘉偶曰妃8,其字亦假配为之,太玄作婴,其云婴求九者即《左传》之嘉偶也。

这种翔实的注释与引证说明了妇乃人妻,也即是郑玄在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做注时所言“有舅姑为妇9”妃乃妇之别称。

可是在古代,关于“妇”却有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礼记大传》“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10”这里说夫属父道,又属子道,让人有一种错乱之感,不知此中之“夫”应是何身份,而将弟之妻称为“妇”,称嫂为“母”,另人困惑,此“妇”何以既可为弟妻,又可为嫂,又可为己之妇,甚可为母?另有《左传》曰:妇,养姑者也。

11这明显又是儿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要合理解释这种情况,惟有一途,那便是当时之女子实为男子的“公妻”。

《诗经小雅》:“言旋言归,复我诸父…以速诸父12”诸父,即多位父亲。

从汉字看上古婚姻形式

从汉字看上古婚姻形式
Page 12
伏羲女娲图
戴天头
土族语称“斯卒 波力嘎 波力嘎” 意思是“改发” 土族语称“斯卒·波力嘎”,意思是“改发”, “戴头”。旧时土族女子成年礼风俗。流行于青 戴头” 旧时土族女子成年礼风俗。 海互助等地。女子长到15岁未订婚者, 15岁未订婚者 海互助等地。女子长到15岁未订婚者,则由其父 母作主,在农历除夕晚上,举行改发仪式。 母作主,在农历除夕晚上,举行改发仪式。仪式 由母亲主持,将少女发型改梳为成人发型, 由母亲主持,将少女发型改梳为成人发型,将少 女衣服换穿成人衣服,然后砖头祷告求吉利。 女衣服换穿成人衣服,然后砖头祷告求吉利。民 间认为,该女已加入成年妇女行列, 间认为,该女已加入成年妇女行列,与天结拜夫 以后择日举行“改发”宴席,得到社会公认。 妇。以后择日举行“改发”宴席,得到社会公认。 从此,女子性关系可以随便,生下子女归母家, 从此,女子性关系可以随便,生下子女归母家, 不受社会歧视。 不受社会歧视。
Page 2
从“姓”、“父”看远古人的群婚习俗 从“婚”、“娶”看掠夺婚俗 从“嫁”看买卖婚俗 从“姑”、“舅”看氏族互婚 从“媵”、“侄”看“媵制
Page 3
一、从“姓” 、“父”看远古群婚习俗
不管现代人感情上是否接受, 不管现代人感情上是否接受,从对汉 的分析可以看出, 字“姓”和“父”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们的祖先确实有过一段“共产共妻” 我们的祖先确实有过一段“共产共妻” 式的性自由阶段。 式的性自由阶段。
Page 7
伏羲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 皇羲、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 ,《史记 皇羲、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 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 华夏太古三皇之一, 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 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 为蛇身人首。 为蛇身人首。 《史记·三代世表》中记载伏羲 : 史记·三代世表》 “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 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 而生庖牺于成纪。 而生庖牺于成纪。” 东晋王嘉《拾遗记》 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春皇者, 春皇者, 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 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 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 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 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两姓交互为婚多行于皇室贵族高门姓之间, 每每以互相勾结利用,扩大政治势力目的。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所谓“亲上加亲”的“姑 舅表婚” 俗语: “姑母做婆”、“亲加亲亲连亲”、“姑妈 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
五、从“媵”、“侄”看媵制
1、什么是媵制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 从之,谓之媵。” 即以妹随姐嫁,侄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 夫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制的流行范围,仅限 “士”、“诸侯”之类贵族,流行于春秋之 际。
后代诗歌中的反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杜甫《新婚别》: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属 关系。
在史前古代社会中确有由“姑”、“舅” 一名三用的亲属称谓所显示的亲属关系。
在人类原始婚姻制度中,有一种很常见的 婚姻形式,即固定族团互婚,大致就是甲、乙 两族男女互为通婚对象而世代相互嫁娶。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 是家也。” 《礼记·昏义》记载的有关女子嫁人的礼节:
“纳采(也即行聘)、问名、纳吉(即卜 定吉日)、纳征(即纳聘,就是送采礼)、 请期。”
《仪礼、士昏礼》中就有“纳征,玄纁(即 黑色的币帛)、束帛(即五匹帛)、俪皮 (即成对的鹿皮),如纳吉礼。”
妻与帑tǎng
汉代对媵婚的解说以何休为代表:“必以 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 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亲亲也。”
2 、对“媵”字的分析 (1)媵字形体的变化,导致意义范围缩小。 《尔雅·释言》:“媵,将送也。 《左传·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 注:“送女曰媵。” 《说文解字注》:送为媵之本义,以侄娣送 女乃其一端而。······今义则一端行而全者废 矣。······今形从女者,有一端之义独行故也。

试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试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试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黄炉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中文系)摘要:作为表意体系的上古汉字蕴含古代汉族人民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信息。

因此,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定义等,并结合相关古籍文献,我们可以从中窥测到古人的一些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关键词:汉字;分析;古人婚姻制度;男女观念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也就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特定的婚姻制度也就是特定时期人们观念的体现。

然而,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人类的婚姻形式也经历了种种变化。

正由于这种种变化,人类的一些婚姻制度也就不被后人所知,因为一是由于时间隔得太远;二是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古人的婚姻制度就无从了解。

上古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体系文字,它不仅仅打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而且也部分反映了古人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

因此,通过对一些相关汉字的字形分,再结合相关的古籍文献资料,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古人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一、从“姓”、“后”看古人的群婚习俗在甲骨文中,“姓”的古字作“”。

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姓”字是由“女”和“生”两字组合而成。

许慎《说文·女部》说:“姓,人所生也。

”又说:“‘姓’为形声字,从女,从生,生亦声。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龙氏姓姜、黄帝姓姬、夏禹姓姒等,由此可知,作为“女”字部首的“姓”字是古代起源较早的姓氏。

通过字形分析可知,“姓”字从“女”字旁大概是因同一女性所繁衍后代的缘故。

也可以说“姓”是拥有统一祖先血缘关系的称号。

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姓”字是同一女性所繁衍后代的缘故因而孩子的血统就只依赖于母亲一方?对于这个问题,《白虎通·号篇》记载说:“古之时未有三钢六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这虽然是出于汉代儒生的笔下,其也是上古口传的历史见证。

在《史记》里面就有过这样的记载,说伏羲氏是他的母亲因踩了神仙的脚印而生出来的,庖牺氏母叫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下了庖牺氏……,神龙的父亲是神龙,炎帝的母亲名字叫女登……。

汉字中的古代家庭生活与文化

汉字中的古代家庭生活与文化

龙源期刊网
汉字中的古代家庭生活与文化
作者:陈静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第03期
汉字是表意文字,古人在造字时把汉字的“形”与“意”和表达物的“象”联系起来,并且在取客观之“象”为汉字构形时,取什么样的“象”、怎樣造“象”达“意”都含有人的主观看法,并能映射当时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所以从汉字中总能“窥见”古人的一些生活图景。

本文通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一》中“男”“女”“婚”“夫”“妇”“冠”“安”“家”“父”“母”“保”“孝”12个字来阐释汉字中蕴含的古代家庭文化现象,是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将汉字看成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下,更应看到汉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

从大处说这对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积极的意义,从小处说这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与传统文化素养。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摘要:汉字包含了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记录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姻习俗。

“姓”、“父”、“舅”、“姑”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度,“媵”、“妾”、“姒”、“娣”等字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婚”、“娶”则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记录了买卖婚俗,“媒”、“妁”记录了包办婚俗。

关键词:汉字;婚姻文化;中国文化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文字系统,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记载我国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全息标志——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

所以尽管古代社会环境和古人已离现在很遥远,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研究汉字,窥视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了解到我们祖先的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

因此人们常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的特殊载体。

婚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常见的文化形态,在汉字中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反映。

本文就选取几个典型的汉字来谈其中所体现的我国古代婚姻文化。

一、汉字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1、“姓”、“父”、“舅”、“姑”等汉字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和女性主导地位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

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婚姻生活也是以女性为主导的群婚制度,即《列子·汤问》记载的“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这种原始的婚姻状态在最早的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姓”是一个表明家族的文字,现在一般人都随父姓,但“姓”字却从女从生,看起来很矛盾,但这个字却真实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状态。

《说文·女部》释为:“姓,人所生也。

”意思是表明“姓”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这正与其字形义相契合。

“姓”字说明,远古社会孩子血统维系在母亲身上。

当时人们都从母系得姓,正因为如此,汉族先民古姓多从“女”旁,如黄帝姓姬,神农姓姜,少昊姓嬴,虞舜姓姚,夏禹姓姒等等。

“姓”字这一构形说明,在远古社会,确实存在一种群婚制度,人们认为生孩子是女人感天而生,与男性无关。

汉字和古代的婚姻家庭

汉字和古代的婚姻家庭

夫、妇
说文: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 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高 鸿缙中国字例:夫,成人也.童子披发,成人 束发,故成人戴簪,字倚大人画其首发戴簪形, 由丈大人生意,故为成人意之夫.童子长五尺, 故曰五尺之童;成人长一丈周尺,故曰丈夫, 伟人曰大丈夫.许言汉八寸为周一尺,人长汉 八尺也.至妻之对曰夫,或丈夫,皆是借用.

尔雅·释言:媵,送也. 广韵·证韵:媵,送女从嫁. 仪礼·士昏礼:媵御餕.郑玄注:古者嫁女必姪娣
从,谓之媵.姪,兄之子.娣,女弟也.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 诸侯娶一国,则二
国往媵之以姪娣从. 诗·小雅·我行其野求尔新特.唐孔颖达疏:媵之
名不专施妾,凡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 熙释名:媵,承也,承事嫡也.
娶、取
男子迎接女子过门成亲为娶.说文·女部:娶,取妇 也.从女,从取,取亦声.段玉裁注:取彼之女,为我之 妇也.
娶,古作取.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 匪媒不 得.史记·吴起传:吴起取齐女为妻.
取,本义指古代的战争中杀死或俘虏敌人后,割取其 左耳以为凭证.
据师培等研究,这就是远古时期抢劫、掠夺婚姻之 见证,劫掠必于昏时乘人之不备,故娶妇可曰取.
婚姻、夫妇、父母、妯娌、姑舅近亲结婚、 婿媳、祖孙
婚、姻
婚有两义: 1、妻之家.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王筠句读:下
文:姻,壻家也. 2、妻之父.尔雅·释亲:妇之父为婚. 姻也有两义: 1、婿家,说文·女部:姻,壻家也,女之所因,故曰
姻.白虎通·嫁娶: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2、女婿的父亲.尔雅·释亲:壻之父为姻.
中国文献的有关记载
唐·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 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 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日:‘若天遣我我兄妹二 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 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 扇,象其事也.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家庭伦理观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家庭伦理观
来 , 有 文 字 记 录 的人 类 社 会 无 时无 刻 不 在 变 动 中 。 某 些 社 侧 ,两 者 结 合 即 为 男 性 这 一 概 念 。 《 说文解字 》: “ 男,
会变 化 已经发生 过了 ,某些现象或 者早 已消 失了,甚至也 丈夫也 。从 田从力 。言 男用 力于 田。” “ 力 ,筋也 。象人 没有 留下什么实物可 以探 究 了,但是这 些事物必然 或多或 筋的肌 肉而象征力量 。”金文 “ 力”字形像古代农事工具
古代家庭伦理观念有所反映。
二、从汉字看男尊女卑
父权社会 的到来 ,意 味着 男性成 为历史 的主 导者,女 摹成跪 的姿 态,正是要突 出强调女性在 家中 以操持 家务为
性开始成 为男性的附属 ,这一历性 变革最终 导致 男尊女 主要事务 的特 点。这也使得许 多具有贬 义色彩 的字在 形体
以产 生和 存 在 ;正 是 由 于 符 号 的使 用 , 才 使 得 文 化 有 可 能 代 以后 , 男 子 由于 体 力 的 原 因 , 成 为 农 耕 的 主 要 承 担 者 。
永存不朽。 , , [ 2 ] ”因此 ,通过对 汉字 字形 的分析 ,我们便 又 由于男子 在生产 中所处 的重要地位 ,必 然导致男 子的社 可以了解其背后折射 出的古代文化 [ 3 ] e s 为此,我们借助 会 地位 的提 高 。 , ,【 4 ] 。 ’ 有关 资料 和文献 ,对有 关字形字义进 行分析 ,以期对 中 国 伴随这种经 济上的根本性变 化 ,女性 只能被束 缚于家 庭 中,依赖 于男性主体 ,进 而导致 女性地 位在 古代 长期表 现为卑微低 下的姿态 。这样 ,不难理解 甲骨文 中女 子被描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家庭伦理观
口滕宇鹏 吴 昌

汉字形体中的婚俗文化

汉字形体中的婚俗文化

汉字形体中的婚俗⽂化2019-09-28汉字是⼀种⽂化的凝聚物,是特定历史⽂化的“化⽯”。

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中探究出社会⽂化的种种信息。

婚姻嫁娶是⼈类最重要的社会⽂化之⼀。

从汉字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某个时期的婚姻形式。

在本⽂中,我将试图通过对⼀些具体的⽂字材料考证来说明古代某个时期的婚俗⽂化状况。

⼀、群婚形式据史学家研究,中国⼈的姓产⽣于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即远古时代的母系⽒族社会。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古就有姓,姓是“⾃我”的重要标志。

但是,⼈们⼀般都姓⽗亲的姓, 为什么“姓”这个字却从“⼥”旁? 让我们看⼀下《说⽂》的解释:“姓,⼈所⽣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故称天⼦。

因⽣以为姓,从⼥从⽣, ⽣亦声。

”所谓“因⽣以为姓”,就是说谁⽣的你,你就姓谁的姓。

这说明,在古⼈的观念⾥,孩⼦的⾎统是维持在母亲⾝上的。

据《⽩虎通》记载:“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这句话记录的显然是上古时期的群婚制。

因为群婚,民不知其⽗,只好随母亲的姓。

古⼈也就造出⼀个从“⼥”的“姓”字来。

最初表⽰姓的字,也⼤多从⼥旁,如姜、姬、嬴等。

古⽂献中,也有相关的记录。

《吕⽒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君矣,其民聚⽣群处,知母不知⽗,⽆亲戚夫妻男⼥之别,⽆上下长幼之道。

”《列⼦·汤问》:“男⼥杂游,不媒不聘。

”这些都说明,华夏民族在原始社会后期,确实存在过群婚形式。

⼆、抢婚形式母系⽒族制向⽗系⽒族制的过渡,带来婚姻形式的改变。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原始⽒族成员由男从⼥居转变为⼥从男居,这是⼈类所经历的最激进的⾰命之⼀。

作为现代⼈,我们很难想象远古时期发⽣在两性之间的这场以抢婚为形式的⾰命曾经是多么的暴烈,然⽽,汉字的形体结构,对此却有真实的记录。

“娶”,在古代⽂献中常写作“取”。

《说⽂·⼜部》:“取,捕取也。

从⼜从⽿。

”古代⽥猎获兽或战争杀敌,⼀般取下左⽿来作为计功的凭据。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与家庭的几个汉字例子 - BINA NUSANTARA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与家庭的几个汉字例子 - BINA NUSANTARA
字上面是 “一”是用来束发的插子。你看,他正面站立,头上插着束发的插子,
多么 威风,多么神气!男子成年以后,一般都要结婚成家,所以“夫”又指
丈 夫,也就是女子的配偶,与“妇”、“妻”相对,如“丈夫”、“夫君”
等。男子成 家以后,要承担养家的责任,还要承担社会上的工作或劳役,所以“夫”
又 Bina Nu指santa服ra 劳役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如“役夫”、“农夫”、“渔夫”、
B奴” 字跟甲骨文“妻”字形相似,就是一个女子的后 面有 一只手正在抓她,意思很清楚,女子在受奴役,她们的地位 根努力差不多。
Bina Nusantara

古时候,男子到了20岁,就要束发加冠,表明他已经是成年人。甲 骨文中的“夫”就像这样的一个男子:那“大”自是他的身体,“大”

男子女子接到家结婚叫“娶”,如“娶妻”、“娶媳妇 儿”、“娶 老婆”等等。甲骨文的“娶”写作“取”。“取”是会意字, 左边是 耳,右边是手,表示一只手拿着一只耳朵,其本义是“用武 力 获取”。原来,在古代战争中,抓住了俘虏,或杀死了敌人, 要割下他们的左耳作为记功的凭证。男子把女子接到自己家 结婚也用这个可怕的“取”字,说明那时候结婚就是用武力 抢
汉字与中国文化
•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符号, 记录了中国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蕴涵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 汉字的独特之处就表现在,几乎每个方块汉字的 形体都是一幅形象的历史文化图,都保存着中国 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
Bina Nusantara
• 通过汉字,不但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物体条件、 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而且还可以了解古 人对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识。 总之,古老的汉字能帮助我们回望中国古代社会, 解开许许多多中国古代文化之谜。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忠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水平。

汉字作为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载体,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婚姻状况。

文中将从嫁与家娶与取妇与女妻与妾的字形结构来讨论古代婚姻状况。

《易·系辞》:“天地絪緼,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是说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而生,人类则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的,所以婚姻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进步的基础,它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沿袭下来,经过了不同的演变形态,直接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行着漫长的演变。

从原始时代母系社会的群婚发展到父系社会的掠夺婚姻,女子逐渐成了男子的附属品。

进入奴隶社会,继掠夺婚之后出现了买卖婚姻,这种婚姻制度盛行于私有制的整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嫁娶方法。

女。

婦人也。

象形。

王育說。

凡女之屬皆从女。

下面举几个女子旁的字,来解释下女子在古代婚姻中的地位及古代婚嫁的状况。

妇,服也。

从女,持帚,洒埽也。

会意。

谓服事人者。

——《说文》妇字的甲骨文字形右边是女左边是帚,寓意为女子拿着扫帚打扫,妇形容已婚女性,这个字就可以看出结婚后的女子是用来服侍人的,而不是现在的可以持家做主。

妇字甚至还有些贬义,比如妇人之仁,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婚姻中少不了嫁娶这两字。

《说文解字·女部》:“嫁,女适人也。

从女家声。

”“适”本义指“往、至”,后引申为女子出嫁。

“适人”即为嫁人。

《说文解字》家,居也。

从宀,豭省聲。

这两字可以看出女子嫁人了才算有家。

在古代,嫁人也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在平等的地位的结合。

《礼记·昏义》中载有古代婚俗中的六礼:“纳采(即行聘)、问名、纳吉(占卜吉日)、纳征(送彩礼)、请期、亲迎。

”其中送彩礼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的纳征是不可缺少的,男方要给女方家里贵重的物品,然后,这门亲事才可以继续,用物品交换女子,等同于买卖了。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

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的符号,更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最早的汉字是按照字义来绘制的,字义和字形往往发生直接联系。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根据字形说解字义的文献,因而也能由此看出汉字形体所反映的文化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

婚姻孕育了生命,也维系了社会的发展。

《说文解字》中女部的字有238个,是全书最大的部首之一,展示的内容极为广泛。

就感情色彩而言,可分为褒义的,如媛、好;贬意的,如妒、奸、婪;而占绝对数量的则是中性的。

最后一类女部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上古婚姻状况。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形声兼表意)。

”“姓”字从女,上古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是宗族图腾的标致,也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姓祖先的子孙,是一个氏族的标志。

“姓”之形式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内涵来自于母系社会群婚制度。

在群婚初期形成的是血缘婚,它是一种以同胞兄弟和姊妹之间相互婚配为基础的婚姻制度。

互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既是兄弟姊妹,又是夫妻。

在周代以前的漫长年代里,先民一直延续这种“同姓而婚”的血缘婚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兄弟姊妹通婚的弊端,于是逐渐摒弃了兄弟姊妹间的通婚方式,废止了“同姓而婚”的制度。

《左传·僖公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礼记·坊记》:“娶妻不娶同姓。

”族外婚制即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族外婚指的是有婚约联盟的两个部族之间不同氏族的同辈男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形式,丈夫和妻子必须属于不同的氏族,他们之间只有婚姻关系,没有经济联系。

他们仍然生活在各自的氏族。

由于男子选择配偶被排斥在本氏族之外,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趣谈汉字与古代婚姻习俗

趣谈汉字与古代婚姻习俗

趣谈汉字与远古婚姻习俗的关系如今汉字的发展史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大体可以分为古文字史和今文字史,最早的汉字可以从三千多年前的的甲骨文算起,然后经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关于汉字的起源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碶刻说,八卦说,结绳说,还有仓颉造字等等,但我始终认为汉字起源于古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中不断加以完善,一直到今天汉字仍旧在随着生活的改变不断变化,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那么汉字与远古的婚姻有什么关系的呢?据考古发现,我国远古的婚姻制度从群婚制开始,群婚制包括血缘婚姻和族外婚姻,什么是群婚呢?群婚就是一个女子可以和多个男子保持婚姻关系,这也是后来“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因,《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常无君矣,其生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可见,当时男女不分长幼,亲戚,兄弟,姐妹和夫妇,大家生活在一起,男女关系更是不媒不聘的杂游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改变了原有的婚姻形式,实行不同部落人们之间的群体通婚,即族外婚姻,排斥了血亲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不管哪一阶段它们仍旧属于群婚,所以结果是一样的:子女只知母不知父。

而这一习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姓”字来说明,《说文解字》中对姓的解释是“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意思是:姓表明人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缘的标志,而正与其字形之造义相契合,从女从生,是个会意字,表示由女人所生,因此要跟随母姓。

显然,造“姓”字时,在古人的观念里,孩子的血统似乎仅仅维系在母亲身上,所以姓字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群婚习俗,因为知母不知父,孩子的血统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所以必须随母亲的姓,根据这种文化背景,古人也就造出了一个从女的“姓”字来。

此外,“后”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象人之形”。

而甲骨文中,后像妇女产子之形,后来“后”又引申为皇后,君后之意,为何要用后字来表示此意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字形,在造字之初,后并非指男子,而指女人,并且是一位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女人之所以可以做首领很大程度维系在她的生育能力上,这也与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有关,显然这是母系社会的写照,而这一时期中,与母权制相适应的婚姻制度也只有群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即一夫一妻制,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男人掌握了统治权,以后各朝代出现的太后,皇后,这样的称呼,虽有较高的权力,但不如母权时代。

汉字与文化 婚姻家庭

汉字与文化 婚姻家庭
氏?說文無相關解釋?氏同姓家族不斷擴大產生支系形成不同稱號即氏
婚姻家庭

家的感觉:安、定、寍等
• 宀(mián) ,《说文》:“交覆深屋也。象形”。
–家,《说文》:“居也。从宀,豭省 聲。” –定, 《说文》:“安也。从宀从正。” –安,《说文》:“靜也。从女在宀下。” –寍,《说文》:“安也。人之飲食器, 所以安人。” –宓(mì),《说文》:“安也。” –宴,《说文》:“安也。”。
人在家中的地位 父;威;男;女;婦;子
• 父:斧 • 威:《說文》:姑也。即婆婆。《禮 說文》 姑也。即婆婆。 内則》 出入則或先或后, 記·内則》:“出入則或先或后,而敬 内則 扶持之。 扶持之。” • 男:從田從力。 從田從力。 • 女:交手端坐,有柔弱之態。 交手端坐,有柔弱之態。 • 婦,從女執掃狀。 從女執掃狀。

• 嫁,女適人也。从女家聲。 女適人也。从女家聲。
–一說:從女從家。女子有了丈夫。 一說:從女從家。女子有了丈夫。 一說 –古以家指夫,以室指妻。 古以家指夫, 古以家指夫 以室指妻。 –《左傳 恆公十八年》:“女有家, 恆公十八年》 女有家, 《左傳·恆公十八年 男有室,毋相瀆也,謂之有禮, 男有室,毋相瀆也,謂之有禮,易 此必敗。 孔穎達疏: 此必敗。”孔穎達疏:“男子一家 之主,職主内外,故曰家; 之主,職主内外,故曰家;婦人主 閨内之事,故為室也。 閨内之事,故為室也。”
姑;舅
• 姑 – 《說文》:姑,夫母也。《爾雅》:父之姊妹 說文》 夫母也。 爾雅》 為姑。 禮記·坊記 坊記》 婚禮,婿親迎, 為姑。《禮記 坊記》:婚禮,婿親迎,見于舅 舅姑承子以授婿。 姑,舅姑承子以授婿。 • 舅 – 《爾雅》:婦稱夫之父曰舅。 爾雅》 婦稱夫之父曰舅。 – 《三國志》裴松之注: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 三國志》裴松之注:蓋古無丈人之名, 之舅也。 之舅也。 – 又見《苛政猛于虎》:“昔者,吾舅死于虎, 又見《苛政猛于虎》 昔者,吾舅死于虎, 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与习俗2015-3-23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与习俗2015-3-23
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妻、婚、娶——抢掠婚俗
抢婚是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时出现的一种婚俗。
“佯战婚”。
抢婚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场重要变革和斗争:
母权与父权之争。
1. 妻
《甲骨文字典》: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 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
2. 取——娶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4. 两姓互婚
西周时期姬、姜两姓即为世代交互婚娶 。
《宋书〃后妃传》:刘宋时孝武帝之姑下嫁王偃,
生子名藻,生女名宪源,孝武帝娶宪源为皇后,又 将自己的妹妹临川长公主许配给藻。
《元史〃公主表》: 特薛禅父子战功卓著,皇帝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 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别。‛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
群婚制——只知其父,不知其母。 神话是口耳相传的历史,是对群婚时代的曲折反映。
姑、舅——互婚习俗
“姑”、“舅”称谓是互婚习俗的反映。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
个姊妹为妻。
1. 媵
送,动词
《尔雅· 释言》:“媵,将送也。 《楚辞· 九歌》:“鱼鳞鳞兮媵予。”王逸注:“媵,送也。 《左传· 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注:“送女曰媵。”
陪嫁的男子和女子
《诗经· 小雅· 我行其野》孔颖达疏:“媵之名不专施妾,凡
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 这里的“媵”指随嫁的男子 和女子。 最初,媵制中从嫁的还有奴仆。伊尹就曾是媵臣。 《吕氏春秋〃本味》记商汤娶于有侁氏:“有侁氏喜,以伊 尹为媵送女。”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无由,乃为 有侁氏媵臣。”

汉字之间的婚姻故事

汉字之间的婚姻故事

汉字之间的婚姻故事五行五行(wǔxíng|fiveelementsofmetal,wood,water,fireandearth):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非常有意思的就是,金、木、水、火、土的品字结构都就是存有的。

鑫(xīn),财富兴盛。

多用于商店牌号或人名。

“金”本来就是财富,三个“金”字磊成金字塔形状,当然是财富兴盛了。

“鑫”字大家一定是再熟悉不过了,现在还有很多商店、公司的名号中有这个字的。

所以,也有字典对“鑫”的解释为:商店字号及人名常用字,取金多兴盛的意思。

“鑫”应该是最富有的汉字。

森(sēn),树木众多;繁茂。

独木不成林,三个木指木(树木)很多,就是森林了。

好象存有不少公司讨厌“木林森”这个名字,似的存有牌子叫做“木林森”的皮鞋。

“木林森”彰显了汉字的奇妙。

“森”就是最环保的汉字。

淼(miǎo),又作“渺”。

本义是水大的样子。

水面辽阔;微小、藐小。

“淼”应是最滋润的汉字了。

焱(yàn),火花、火焰。

值得一提的是,“火”比“木”更有意思,“木”存有木、林、森,“火”则存有:火【甲骨文字形象火焰。

本义是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炎【本义就是火苗荡漾,寒冷、炎热】;焱【火花、火焰】;燚【燚(yì)火冷却的样子,多用作人名】。

“燚”必须就是炙手可热的汉字。

古代的“妻”是抢来的。

古文的“妻”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夺别人的女子作为自己配偶的一种风俗。

抢夺别人的女子为妻这在古代就是一种极为广泛的现象。

在古代抢夺妻的方式就是很多的,有的是通过战争官方夺回,将战败部落的女子抢夺去做为子女。

也有的是亮抢夺,或者就是夜间回去抢夺另一部落的女子为妻。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抢婚习俗当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人们的婚姻中,还保持着一种假抢的情形。

所谓假抢,就是这种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长同意的“抢”。

从汉字看我国古代婚姻形式(1)

从汉字看我国古代婚姻形式(1)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汉字文化研究—从汉字看我国古代婚姻形式作者董婷系(院)人文管理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8 级学号 084901020指导老师王兆国日期 2012 年5月汉字文化研究—从汉字看我国古代婚姻形式董婷(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婚姻形式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明的进步,婚姻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古代婚俗特别是远古婚俗大多已不可考,但汉字的象形表意功能,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代婚姻形式的一些蛛丝马迹。

文章选取了与婚姻有关的几个汉字,通过分析其原始意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意义,以及通过汉字拆分所体现出的意思,来了解古代婚姻习俗,揭示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键字:汉字;婚俗;婚姻形式婚姻形式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形式之一,作为社会构成基本单位的血缘团体的形成、发展、延续,都直接依赖于人们的婚姻活动。

婚姻形式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婚姻形式也经历了种种变异。

正因如此,我们祖先的婚姻形式大多已不为人所知,但汉字的存在或许能让我们对古代婚姻形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汉字诞生于史前我们先人从蒙昧走向文明时期,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从仓颉造字传说至今,汉字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依旧以其特有的形体构造和表意性而显示出其独特的风韵。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对汉字的分析,我们应该能够找到上古婚姻文化的一些蛛丝马迹。

本文选取了部分与婚姻密切相关的汉字,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分析理解来探究汉字蕴涵的古代婚姻形式。

一、从“姓”看远古人的群婚习俗不管现代人是否接受,从对汉字“姓”的分析,我们祖先的确有过一段“共产共妻”式的性自由阶段。

远古群婚是汉民族最早的婚姻制度,也是全人类最早的婚配方式。

在那个时代,人类处于原始的蛮荒时期,过着最原始的部落、氏族群居生活,同猎同食、同耕同住,在这样混乱的生活形态下,没有固定的配偶,只有混乱的交媾。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3、后代史料: 后代史料:
号篇》 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 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 《白虎通·号篇》:“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 白虎通 号篇 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
4、汉先哲的降生的曲折反映: 汉先哲的降生的曲折反映:
三代世表》 《史记·三代世表》中记载伏羲 : “庖牺氏母 史记 三代世表 庖牺氏母 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 “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 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感神龙而生炎 “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 , 帝。” 诗经·商颂 玄鸟》 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 《诗经 商颂 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印证: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印证: 独龙族:娶妻称为“仆玛旺” 买女人” 独龙族:娶妻称为“仆玛旺”即“买女人”。 纳西族娶妻叫“米含” 米含” 纳西族娶妻叫“米含”,“米含” 有“买” 之意 我国少数民族中, 我国少数民族中,旧时也盛行着买卖婚姻的 习俗。如瑶族、怒族、维吾尔族、傈傈族、 习俗。如瑶族、怒族、维吾尔族、傈傈族、 苗族、独龙族等,都有买卖婚的情况。 苗族、独龙族等,都有买卖婚的情况。 在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中, 在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中,“嫁” 与“卖” 的语音也极为接近。 的语音也极为接近。 仫佬族 傣族 壮族 卖 嫁 kha:i kja cε ca xa:i xa
土族
戴天头
我国土族,曾存在着压抑女性的“ 我国土族,曾存在着压抑女性的“戴 天头”陋习,女子到了15 15岁 天头”陋习,女子到了15岁,便由父母 做主,在年终除夕那天与天结拜为夫妇, 做主,在年终除夕那天与天结拜为夫妇, 将少女的发式改为成年妇人的发式, 将少女的发式改为成年妇人的发式,从 此性关系可以随便,生下子女归母家, 此性关系可以随便,生下子女归母家, 不受社会歧视。 不受社会歧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akuliah : E0572/Bahasa China Modern I Tahun : 2008
Hubungan hanzi dengan kebudayaan China Pertemuan 13
汉字与中国文化
• 文字是文化的载ຫໍສະໝຸດ 。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符号, 记录了中国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蕴涵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男子女子接到家结婚叫“娶”,如“娶妻”、“娶媳妇 儿”、“娶 老婆”等等。甲骨文的“娶”写作“取”。“取”是会意字, 左边是 耳,右边是手,表示一只手拿着一只耳朵,其本义是“用武 力 获取”。原来,在古代战争中,抓住了俘虏,或杀死了敌人, 要割下他们的左耳作为记功的凭证。男子把女子接到自己家 结婚也用这个可怕的“取”字,说明那时候结婚就是用武力 抢
以上就是几个汉字与文化有关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从很多 汉字的例子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可见汉字包含了多么丰富 的文化。我们也可以从汉字看出中国古代先民造字的思考和 认识。
Bina Nusantara

“安”,会意字。甲骨文的“安”字,外边是房子的形状,里边跪 坐着一 个女人。一个女人静静地坐在房子里,会使人感觉到一种安定和平静, 这安定和平静就是“安”字的本义;还可以解释为,屋子里有一个女人, 意 味着已经结婚成家,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不过,如果从文化的角 度来看这个字,它的造字反映了远古母系社会,一种“只知其母,不知 其 父”的婚姻状况。在母系社会后期,婚姻已不是氏族内群婚了,实行的 是 族外群婚,成年女子要在氏族内接待氏族外的男子,这就要有自己的屋 子了。一个成年女子有了屋子,才算有了自己的“家”,心里才会安宁, 这 Bina Nusantara
字上面是 “一”是用来束发的插子。你看,他正面站立,头上插着束发的插子,
多么 威风,多么神气!男子成年以后,一般都要结婚成家,所以“夫”又指
丈 夫,也就是女子的配偶,与“妇”、“妻”相对,如“丈夫”、“夫君”
等。男子成 家以后,要承担养家的责任,还要承担社会上的工作或劳役,所以“夫”
又 Bina Nu指santa服ra 劳役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如“役夫”、“农夫”、“渔夫”、
• 汉字的独特之处就表现在,几乎每个方块汉字的 形体都是一幅形象的历史文化图,都保存着中国 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
Bina Nusantara
• 通过汉字,不但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物体条件、 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而且还可以了解古 人对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识。 总之,古老的汉字能帮助我们回望中国古代社会, 解开许许多多中国古代文化之谜。
Bina Nusantara

“奴” 字跟甲骨文“妻”字形相似,就是一个女子的后 面有 一只手正在抓她,意思很清楚,女子在受奴役,她们的地位 根努力差不多。
Bina Nusantara

古时候,男子到了20岁,就要束发加冠,表明他已经是成年人。甲 骨文中的“夫”就像这样的一个男子:那“大”自是他的身体,“大”
Bina Nusantara

男子和女子结婚以后,男子是“夫”,女子是“妻”。 “妻”是 会意字,甲骨文“妻”字,下边是一个女子的形象,上边是 一 只手抓着她,长长的头发,这正是古代抢婚习俗的形象描 绘。妻子是抢来的,她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自然非茶国内 低下。在古代,平民百姓的配偶才叫“妻”,官员的正式配 偶 叫“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叫“后”,也叫“皇后”。
Bina Nusantara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与家庭的几个汉字例子

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姓”,左边是一个“女”字,右边是一个描写 树木生 长的“生”字,两形会意,表示女人生孩子时期,那时候,婚姻只在不 同的 母系氏族之间进行,氏族内部已经不能通婚了。当时,人们都以母亲为 中心,婚姻关系是氏族外的男子来女人“家”中,男子是不确定的,所 以, 所生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不知道父亲是谁,因而也只能用母 亲的姓。显然,那时的“姓”,表示同一女性祖先的后代,用来标志家 族和 血缘,目的是为了区别婚姻,以避免同姓结婚。一个“姓”字,不但为 我们 Bina Nusantar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