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合集下载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1 工程概况.................................................... - 1 -2 试验目的.................................................... - 1 -3 资源配置.................................................... - 2 -3.1人员配置................................................ - 2 -3.2机械设备配置............................................ - 2 -4 施工方法.................................................... - 3 -4.1施工工序................................................ - 3 -4.2 准备工作................................................ - 4 -4.3 基底处理................................................ - 6 -4.4现场布置................................................ - 6 -4.5 填筑施工................................................ - 6 - 5试验数据整理及计算过程....................................... - 8 -5.1 碾压遍数................................................ - 8 -5.2 沉降差.................................................. - 8 -5.3 松铺系数................................................ - 9 -5.4 机械组合................................................ - 9 - 6质量技术评定标准............................................ - 10 -6.1质量评定标准........................................... - 10 -6.2技术指标............................................... - 10 - 7试验成果及不足.............................................. - 11 -7.1 试验成果............................................... - 11 -7.2 总结................................................... - 12 -7.3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3 -8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13 -8.1质量保证措施........................................... - 13 -8.2安全保证措施........................................... - 14 -8.3雨季施工措施........................................... - 15 - 9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为确定石方填筑的正确压实方法,按照规范要求松铺厚度施工,并得出施工机具的组合、压实遍数,为以后填石路基施工提供现场质量控制依据,我项目部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12年3月5日进行了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于3月31日完成,现将试验成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概况石方路基试验段选在K50+100~K50+380,填料采用大茅坡隧道洞渣,岩质为中风化、微风化粉砂岩夹薄层石英砂岩,属较软、较破碎岩石。

二、投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情况投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见表1、表2表1 路基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表2 主要试验、测量设备表三、人员安排和分工石方路基试验段由路基一队完成,项目总工孙开武全面负责,李开武负责机械人员的调配、协调,工程部长李端负责试验段的技术工作,质检员徐江负责质量检验、检查,测量人员覃世创、曹立明、王丹负责测量放线、松铺系数、沉降量的检测工作,试验员胡大伟负责孔隙率的检测工作,安全人员张雷、梅清次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表3 施工管理及试验检查人员四、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1、施工前的准备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前试验室完成了相关的土工试验。

我部技术人员熟识了施工设计图,仔细阅读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石方路基试验段工艺流程图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

3、测量放线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导线点、水准点(SK3-1:X=3301385.002,Y=498792.164,H=801.205;SK3-2:X=33013:45.229,Y=498702.551,H=829.812;SK3-3:X=3301047.109,Y=498801.374,H=814.802),恢复了K50+100~K50+380段路基中桩、边桩,并在中桩标出相应的里程桩号,路基填筑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增加≥50cm。

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路基中线方格网采用5×5m(可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进行调整)。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其中,公路建设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的基础工程中,石方路基填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确保公路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石方路基填筑的实际操作,验证填筑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性,评估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并总结填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参考。

三、试验内容1.原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宜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2.填筑工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逐层填筑的方式进行,保证填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填筑设备:使用挖掘机、翻斗车等设备进行填筑工作。

4.填筑控制:通过填筑高程控制点和沉降点的测量,控制填筑的水平和垂直度。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填筑,取得了以下结果:1.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填筑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2.填筑材料的选择合理,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填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填筑层高度控制不够准确,导致部分路基高度偏差较大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五、总结与建议1.石方路基填筑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操作,合理控制。

在今后的类似项目中,应加强对填筑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2.填筑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同时,要对填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

3.在填筑过程中,应加强对填筑层高度的控制,避免出现高度偏差过大的情况。

可以利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高程控制,提高填筑的准确性。

4.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填筑的各项参数和测量数据,以便总结和改进填筑工艺。

同时,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填筑的工艺和质量达到要求。

六、展望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填石路基试验段是在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基处理方法,其常见的特点为填充一定尺寸的石料或者其他的坚硬材料。

为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我们在某地进行了一次填石路基试验段的实验,本文将对此次实验的结果及分析进行。

实验区域本次实验选择了某地的一条公路,实验区域长5000米,路宽为15米,总面积为75000平方米,路面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实验区域内,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不同路段进行了填石路基试验。

实验方法在选取的试验路段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清理路面:使用清扫车将试验区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矫正路面高度:将试验区域内路面高度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进行矫正。

3.水平铺设石料:在道路上铺设约15-20厘米厚的石料,并用铁锤进行均匀敲打,使其凝固结实。

4.倾斜设置石料:倾斜设置石料的变化范围是4-6%。

结果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对道路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记录,还对填石部分进行了常规的强度、密度等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分析:1.试验结果表明,填石路基可以有效改善公路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排水性,同时也使公路适应了更广泛的气候条件。

2.填石路基对各种载荷的负载性能非常出色,试验表明该种路基结构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填石路基可承受的荷载与水泥混凝土相同,在一定的程度上,填石路基较传统路基的承载能力更强。

3.试验结果中,石料的稳定性也变得更加优越,相比于一些传统路基结构,填石路基能够更好地防止因材料龟裂或轻微变形引起的结构破坏现象,在长期运营下基本不会出现路面破裂、变形这些问题。

4.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方面,填石路基的填筑工艺简单,因此它的建造成本要低于传统路基结构,并且根据试验结果建立的经济模型也表明,填石路基的总体成本相对较低。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及分析,填石路基相对于传统的路基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气候条件下的路面应用,但在实施路面改造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我们相信填石路基将成为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概述
本次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主要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估。

本次试验段选择在某高速公路路段,长度为XX公里,宽度为XX米,填石材料采用当地石料,粒径在XX-XX毫米之间。

二、施工工艺
1. 填石材料的采集和加工
本试验段填石材料采用当地石料,采集时需注意控制石料的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保证填石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填石路基的摊铺和整平
填石路基的摊铺和整平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采用专业的摊铺机械进行作业,控制摊铺厚度和压实度,保证填石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填石路基的压实
填石路基的压实是保证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需要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控制压实度和沉降量,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质量检测
1. 填石材料的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填石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控制其粒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保证填石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填石路基的检测
在填石路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方面的检测,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安全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环保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控制手段,防止因施工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五、总结与建议
本次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表明,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总结嘿,各位老铁们,你们是不是觉得修路就是挖挖坑、填填土,再撒点石子就完事儿了?得了吧,要真是这么简单,那还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干啥?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填石路基试验路段那点事儿,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原来修路也是一门技术活!一开始啊,咱们都以为填石路基不就是把大石头往坑里一扔,再拿压路机压平就齐活了?错!大错特错!这填石路基啊,里面的讲究多了去了。

就说这试验路段吧,咱们选了块地儿,准备好好练练手。

结果,一试才知道,这活儿真不简单。

首先啊,你得挑好料。

别以为随便找几块石头就能用,那可不行。

咱们得挑那些质地坚硬、大小适中的石头,还得保证它们没有裂缝、没有风化。

为啥?因为这样的石头才能压得实、压得稳,路才能修得结实。

然后呢,就是填料的运输和摊铺了。

你以为这活儿轻松?得了吧,这可比搬砖累多了。

咱们得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这些大家伙,把石头从一头运到另一头,还得铺得平平整整的。

这活儿啊,得讲究个技巧,得让石头们排得整整齐齐的,不能有空隙,也不能有重叠。

接下来,就是压实工作了。

这可是个重头戏,直接关系到路的质量。

咱们得用振动压路机,一遍遍地压,直到石头们都被压得服服帖帖的,不再动弹为止。

这压路机啊,也是个有脾气的家伙,你得顺着它来,不能硬碰硬,不然它可就不干了。

当然了,这过程中还得不停地检测,看看压实度够不够,厚度均不均匀,沉降量大不大。

这检测啊,也是个技术活,得用精密的仪器,还得有专业的知识。

不然,你就算压得再实,也可能白搭。

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咱们这试验路段啊,总算是修成了。

看着这条平平整整、结结实实的路,咱们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不过啊,这活儿虽然累,但也值了。

毕竟,咱们可是掌握了一门技术活啊!所以啊,各位老铁们,以后可别再小看修路了。

这活儿啊,里面学问大着呢!咱们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把这活儿干得越来越好。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第 2 页共 10 页贵州省道安高速公路流河渡至陆家寨段第TJ23标段(K224+300~K224+400)填石路堤试验段成果报告编制:复核:审批:中交四航局道安高速公路TJ23标项目部(盖章)2014年月日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我标段于2014年4月29日开始进行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施工段落为K224+300~K224+400段落,长100米。

现将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进行总结。

一、工程概况整体式路基宽24.5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0m,其两侧路缘带各宽0.5m,每侧行车道宽2×3.75m,两侧硬路肩各宽2.5m(含0.5m路缘带),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4%横坡。

分离式路基宽12.25m,其中,左侧硬路肩宽0.75m(含0.5m路缘带),行车道宽2×3.75m,右侧硬路肩宽2.5m (含0.5m路缘带),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

二、试验段目的1、验证填筑材料的合适性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验证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量。

3、确定填筑层厚度及松铺系数。

4、确定碾压方案及机械最佳组合方案。

5、验证现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三、试验段施工人员和机械1、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技术总负责人:陈松柏现场组织总负责人:揭育捷现场技术负责人:李科质检工程师:谭升国测量负责人:杨森试验负责人:邓军专职安全员:利荣光2、施工机械配备振动压路机:1台挖掘机:2台自卸运输车:4辆推土机:1台洒水车:1台四、试验段施工过程1、技术交底: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前,我们于2014年4月20日由现场技术员向工段和班组长进行了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技术数据、质量与安全措施等。

2、测量放样:先对设计单位交出的基桩(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请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按施工图设计测定出临时水准点,报请工程师确认,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桩,并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按施工图放出路基中线桩(每20m一个),测出各桩点相应高程,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

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2014(改11)

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2014(改11)

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为全面展开填石路基填筑施工,我标段在主线桩号为YK101+000~YK101+200段,进展了巨粒组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200米,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根据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的施工工作,获得了珍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填石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现将试验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线起点桩号ZK99+515(YK99+530),终点桩K111+580,全长12.102公里,路基挖方:挖土方855214m³;挖石方1414632m3,路基填方:土方1426208 m3;石方656032m3二、试验目的1、选取本标段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展填石试验性填筑;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路基整平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遍碾压后的路基沉降差。

2、试验后对记录的数据进展总结分析,从而确定最经济的松铺厚度、最正确的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间的关系,求出到达标准规定的压实标准时的最正确碾压遍数及压实系数。

3、对各种试验、记录、测量数据进展整理,总结分析,以指导本标段大面积石方路基填筑的施工。

三、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人员组织安排表2、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主要机械配置表四、施工过程1、施工工艺流程图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工艺(1)填前准备路基填筑前先对填筑层进展整平、碾压处理,确保基底平整、稳固,路基宽度、压实度、平整度、纵横坡等各项指标均应满足标准要求。

本次试验路段采用卸上推下的施工方法上料,用全站仪按纵向间隔20m放出中桩及两侧法线方向边缘桩,用石灰作好标记,并在法线方向边缘桩点位上插上钢筋头,插稳上露105cm,以便尽快恢复控制点,用水准仪测出各控制点高程作好记录。

本次石方运输采用20立方米容量的自卸汽车,按105cm松铺层厚计算,间隔20米在路基两侧插杆挂线,卸上推下卸料后,用推土机推至标线高度,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边上料边用压路机跟进碾压,便于运输车辆行走。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前言石路基试验段是为了评估道路基础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而设立的试验区域。

本报告将对该试验段的设计、施工、检测与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试验段设计1.试验段位置:试验段选取于一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路段上,具有代表性。

2.试验段长度:试验段长度为500m,包括了不同路基材料组合。

3.试验段结构:试验段包括了多层石料组成的路基结构,其中上层为碎石层,下层为砂石层。

4.试验段标示:为了方便对试验段进行识别和监测,每隔50m设置了标志桩。

三、试验段施工1.清理基床:对试验段所在路段进行了清理工作,包括去除松散的土壤和碎石,保持基床平整。

2.初压路基:将试验段上的石料进行分层压实,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 铺设碎石层:在初压的路基上进行碎石层的铺设,碎石层厚度为20cm,采用规定粒径范围内的石料进行铺设。

4. 铺设砂石层:在碎石层上进行砂石层的铺设,砂石层厚度为30cm,砂石采用中等粒径的石料进行铺设。

5.压实路基:对碎石层和砂石层进行逐层的压实作业,确保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四、试验段检测与分析1.路基稳定性检测:通过在试验段上设置应变片、测斜仪等传感器,对路基进行稳定性监测,并采集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

2.承载能力测试:采用静荷载试验、动荷载试验等方法,对试验段进行承载能力测试,获取路基的压实度和承载能力参数。

3.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试验段进行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指标,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五、试验段总结与改进建议根据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结果1.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较好,符合设计要求。

2.碎石层和砂石层的材料选择合理,能够满足路基的承载需求。

3.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碎石层和砂石层的厚度和密实度的控制,避免出现厚度不均匀或密实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4.在今后的石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可以结合试验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路基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是公路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部分,一项成功的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能够为公路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保障。

本文将对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为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参考。

什么是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是指将路面和路基之间的空隙填充起来,使其与路面齐平的过程,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路基填筑的稳定性可以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填筑材料种类多样,包括砾石、碎石、沙子、土壤等,而路基填筑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

在选择路基填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到该材料具有的凝聚性能、密实性以及可保持性等因素。

填石试验段的意义填石试验段是公路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测试了公路路基填石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填石试验段中,通过对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效果的测试以及验收来评估路基填筑方案的可行性,并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参考。

填石试验段中,填石材料的选择通常是根据地理和地质条件来确定的。

当情况需要时,也可以进行多种填石实验以比较不同材料的优劣性。

实际案例分析下面以某地的公路建设为例,分析了填石试验段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该地的公路建设在一条土路的基础上进行,该路的长度在50-150米之间不等。

在构建路基和路面之间的垫层时,建设方使用了一种填石材料,其规格为20-30毫米。

虽然这种填石材料价格便宜,但是它的密度较低,无法达到很好的承载能力。

此外,填石材料的选取也存在问题,对该区域的环境要求不高,无法满足地质要求。

在填石试验段的测试中,该填石材料在经过测试后无法承载车辆的重量,导致其表面出现裂缝和坑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方决定对填石材料进行改进。

在填石试验段的改造中,建设方选择了一种密实性更高的填石材料。

该材料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公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需求。

另外,在填石实验中,建设方还采用了一种贡献垫层加强的填石材料,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经过填石实验后,建设方成功地实现了预定的填石效果。

填石路基试验段技术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技术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技术总结报告经过对试验段的施工,我部对填石路基的施工方法和各个技术参数、指标做出了确定。

一、各项技术参数的确定1、松铺系数由现场试验取得爆破石料用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1.08。

机械摊铺时松铺厚度控制在40厘米以内,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层厚的2/3,大的石块应用多次爆破或人工将之破除。

2、摊铺宽度每层石料的铺设宽度,应超出每层路基的设计宽度左右50厘米以保证完工后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碾压遍数石方压实用YZJ18A振压4遍,振幅由小到大,然后用20T光轮压路机错轮碾压2遍成形、表面光滑、无明显轮迹、沉降量小于2mm。

碾压时压路机的速度应控制在4km/h以内。

4、卸石面积自卸车的每车运输方量约15立方米(松铺),按松铺厚度40厘米计算每车石料的摊铺面积为:15/0.4=38平方米。

二、人员和机械的最佳配套组合1、挖运机械用CAT-32054挖掘机1台,可配自卸车6台,运距1公里内每天可运输石料3000立方米。

2、推压机械1台挖掘机需配套的推压机械为D85推土机1台、YZJ18A振动压路机2台、18-21T光轮压路机1台(如为加快施工进度而增加挖掘机,则相应的需增加各运输和推压设备)。

3、人员组合施工员2人,测量放样人员3人。

普通民工10人,用以辅助推平碾压机械将施工面整平压实并对路基边缘予以修整。

三、可行性施工方案总结1、放样在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填前压实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测量放样。

首先恢复中线整桩号中桩,测量坡脚线附近标高,计算出设计宽度,按设计宽度两边各加50厘米放出坡脚线。

2、铺筑填石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应不大于40厘米,石块最大尺寸应小于25厘米。

填前压实后的路段有沟坎与低洼处应先分层填平(分层填筑需符合压实度的要求)以便于大面积连片作业。

大面积填石应根据分层厚度计算了每车石料的摊铺面积并在摊铺点做好标记,以均匀卸料,均匀摊铺。

石料到场后,用人工配合机械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1.前言2.试验设计3.试验过程4.试验结果5.结论前言填石路基是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基形式之一,具有经济、环保等优势。

本试验旨在探究填石路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试验设计本试验选取了一段长达100米的路段,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填石路基试验。

其中一组采用传统的填石路基方法,另一组采用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方法。

试验时间为3个月。

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两组路基进行了多次观测和测量,包括路面平整度、路基稳定性、水分含量等方面的指标。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次交通负荷试验,以模拟实际道路使用情况。

试验结果经过3个月的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相比传统填石路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同时在水分含量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在交通负荷试验中,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明显比传统填石路基更能承受压力。

结论本试验表明,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以为公路建设提供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稳定的选择。

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一项填筑工程,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

工程地点位于市区,总面积为平方米,填筑高度为3米。

2.工期安排本工程计划工期为3个月,具体工作安排如下:第一个月,进行填料准备和机械配置;第二个月,进行填筑施工和碾压参数的测试;第三个月,进行试验成果分析和结论的确定。

3.施工依据本工程的施工依据为《土壤力学与基础工程》和《填筑工程技术规范》,并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测试填筑土的压实系数和碾压参数,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5.资源配置5.1 人员配置本工程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人员,共计20人。

5.2 机械配置本工程需要配置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共计5台。

5.3 试验仪器本工程需要使用压实度计、碾压试验仪等试验仪器,共计3台。

6.施工方法6.1 填料准备首先需要对填筑土进行筛分和加水处理,以达到所需的填筑密度。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

遵义毕节高速公路填石路基试验段成果报告十二标中铁十六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遵毕高速公路十二标项目经理部二○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我标段于2010年5月5日开始进行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施工段落为K1680+140~K1680+300段落,长160米,试验段于2010年7月25日成功完成。

现将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进行总结。

一、工程概况路基宽度:路基宽度采用24.50米,其中:行车道宽2*2*3.75,硬路肩宽2*2.5m(含右侧路缘带),中间带宽3.0m(中央分隔带宽2.0m,路缘带宽2*0.5m),土路肩宽2*0.75m。

二、试验段目的1、验证填筑材料的合适性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验证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量。

3、确定填筑层厚度及松铺系数。

4、确定碾压方案及机械最佳组合方案。

5、验证现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三、试验段施工人员和机械1、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技术总负责人:朱小坚现场组织总负责人:唐三彩现场技术负责人:陈海巍质检工程师:张奎彬测量负责人:税小峰试验负责人:张邦华专职安全员:王耀明2、施工机械配备振动压路机:2台挖掘机:2台自卸运输车:4辆推土机:1台洒水车:1台四、试验段施工过程1、技术交底: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前,我们于2010年5月5日由现场技术员向工段和班组长进行了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技术数据、质量与安全措施等。

2、测量放样:先对设计单位交出的基桩(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请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按施工图设计测定出临时水准点,报请工程师确认,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桩,并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按施工图放出路基中线桩(每20m一个),测出各桩点相应高程,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

3、清表:清除原地面30cm表土,整平碾压合格至合格标准,局部坑洼不平处分层填筑20cm厚的合格填料进行找平,并将坑穴用砂性土填平夯实,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碾压宽度为左右侧护坡道外边缘内。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核:编制:K18+390-K18+600段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xx要求,结合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现就该试验段总结如下。

一、概况1、该试验段选择在K18+390-K18+600段。

阳曲县贾城线石槽至城晋驿段公路改造工程(二期)项目部组织施工,路基试验段施工由路基队长全面负责。

2、试验段路基长210m,属于全填方路基段,路基设计宽度7、5米,最大填土高度为2、6米,最小填土高度为0、37米;该段为山区林带地段,地形较为平缓,且试验段内无涵洞等结构物,路基填筑总量为4725m3。

4、试验段的施工时间为:从年月日开始到年月日结束,共天时间。

二、试验目的及指导思想: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填筑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碾压遍数以及理想的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的技术以及质量标准、颁布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确定土方路基各区段(92、94、95区)的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等技术参数,以及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同时对原材料标准试验进行论证,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并据此指导施工,并将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今后控制施工的依据,以适应今后的大范围施工。

三、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1、对试验段首先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以确立开挖线和坡角线,根据中桩及相应高程测出横断面面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然后对试验段和取土场进行清表,由于试验段范围内为全填地段,且左幅低右幅高。

根据地形特点,清表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及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左幅沿坡角线开挖纵向水沟(沟深0、80m),在现场开挖横向排水沟,沟深0、50m,将路基水引入纵向排水沟,排到路基外。

XXX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XXX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XXX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筑。

首先进行了软基处理,采用了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后的软基达到了设计要求。

然后进行了XXX填筑和土石混填试验段的施工,通过施工摸索出了机械设备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填料的松铺系数等数据,对本标段路基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7、质量控制本试验段施工质量控制采用了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原材料、机具、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进行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生产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管,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9、经济效益通过本试验段的施工,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本试验段的施工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uring XXX。

XXX was used according to the plan.1) XXX: 30 points XXX points for n degree。

with a total of10 ns every 20 meters from K0+400 to K0+600.2) XXX and paving: XXX。

A person in charge should direct the work。

and the material should be unloaded from both sidesfirst and then the middle。

with a bulldozer used to level it.3) XXX: XXX。

secondary n。

and XXX is done with a static roller。

XXX。

and the maximum n speed should not exceed4km/h。

During n。

XXX 0.5m laterally.4) Filling material n: The filling should be layered。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一、背景填石路堤是一种常见的道路路基形式,其对于道路的牢固和平稳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我们在某地进行了试验段的施工。

二、施工过程1. 石料选用试验段的填石选用的是当地业内领先的花岗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稳定性。

在选材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岩石的性质、颜色和大小统一性,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2. 路堤设计路堤设计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定位和规划,以保证填石位于正确的位置。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考虑了路堤的坡度和弯曲度,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和安全性。

3. 根隔离层根隔离层是填石路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防止植物根系侵蚀,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强度聚乙烯膜作为根隔离层,确保其质量。

4. 压缩机压实和平板夯实填石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压实和夯实。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压缩机和平板进行压实和夯实工作,以确保石块之间的间隙被填满。

5. 完成路基在完成填石路堤的施工后,需要进行路基的高光沉实工作。

我们使用了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的专业设备,对路堤进行了压实和加固。

三、施工体会本次试验段施工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但也让我们对填石路堤的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认为,填石路堤的施工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 原材料选择在选择填石原材料时,需要考虑石头的质量、颜色和形状,并且充分考虑当地条件。

2. 路堤设计路堤的设计需要考虑路线、弯道和坡度等问题,以便设计中的石头可以被合理地铺设和压实。

3. 根隔离层根隔离层可以有效地防止植物的根系侵蚀,但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隔离层的质量和种类。

4. 压实和夯实在压实和夯实石块时,需要充分考虑压实和夯实的顺序和力度,以确保石块之间的间隙被填满。

四、填石路堤的施工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和专业的设备。

通过本次试验段的施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填石路堤施工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填石路堤施工中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为更好的填石路堤施工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页共8 页贵州省道安高速公路流河渡至陆家寨段第TJ23标段(K224+300~K224+400)填石路堤试验段成果报告编制:复核:审批:中交四航局道安高速公路TJ23标项目部(盖章)2014年月日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我标段于2014年4月29日开始进行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施工段落为K224+300~K224+400段落,长100米。

现将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进行总结。

一、工程概况整体式路基宽24.5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0m,其两侧路缘带各宽0.5m,每侧行车道宽2×3.75m,两侧硬路肩各宽2.5m(含0.5m路缘带),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4%横坡。

分离式路基宽12.25m,其中,左侧硬路肩宽0.75m(含0.5m路缘带),行车道宽2×3.75m,右侧硬路肩宽2.5m (含0.5m路缘带),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

二、试验段目的1、验证填筑材料的合适性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验证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量。

3、确定填筑层厚度及松铺系数。

4、确定碾压方案及机械最佳组合方案。

5、验证现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三、试验段施工人员和机械1、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技术总负责人:陈松柏现场组织总负责人:揭育捷现场技术负责人:李科质检工程师:谭升国测量负责人:杨森试验负责人:邓军专职安全员:利荣光2、施工机械配备振动压路机:1台挖掘机:2台自卸运输车:4辆推土机:1台洒水车:1台四、试验段施工过程1、技术交底: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前,我们于2014年4月20日由现场技术员向工段和班组长进行了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技术数据、质量与安全措施等。

2、测量放样:先对设计单位交出的基桩(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请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按施工图设计测定出临时水准点,报请工程师确认,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桩,并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按施工图放出路基中线桩(每20m一个),测出各桩点相应高程,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

3、基底处理:本试验段为软基换填段,换填完成后,表面平整,进行高程测量,每20m一个横断面,由测量组测出断面控制点高程h1,并记录。

4、路基填筑在填筑前,根据路基边坡计算包边土填筑宽度,用白灰线标出土、石料的填筑范围,并各在填土和填石范围内用白灰打出网格用于控制填料填筑厚度。

在填石范围内,人工用白灰打出6.2m×6.2m网格。

自卸车每车可运输约20方填料,填石路基试验段松铺厚度不大于52cm,每个白灰网格内,卸1车填料(约20方)。

填筑填料时,包边土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

根据计算,包边土填筑宽度为4.5m,加上设计要求的50cm加宽,施工时包边土填筑宽度按5m控制。

根据计算,每个网格内需要填筑的土方数量为6方。

5、摊铺整平填料填筑完毕后,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摊平在路基填筑范围内。

推土机完成一个区段的推平后,采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平地机行驶路线从两侧纵向行驶,逐步向路堤中心刮平,同时用人工配合剔除或破碎超粒径石块、清除杂物,填平凹坑,以保证压实质量。

石方填料整平后,由测量组测量填料松铺高程h2,并做记录。

经计算,石方路基松铺厚度为h2-h1≤52cm,包边土松铺平均厚度为25cm,填料填筑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洒水或晾晒包边土部分碾压前进行含水量的测定。

由于土料含水量较大,对土料进行晾晒,使土料的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2%内。

7、碾压碾压时,按先轻后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

碾压过程中前后两次轮迹重叠30cm ,左右碾压轮迹重叠1/3轮宽。

石方路基具体碾压过程见碾压工作流程表。

包边土每填筑层进行碾压,碾压方案如下:先用徐工20T 压路机弱振一遍,再强振碾压四遍,最后静压一遍。

碾压过程中前后两次轮迹重叠30cm ,左右两次轮迹重叠1/3轮宽。

碾压完成后,由测量组测量路基石方填筑层顶面高程h3,并做记录。

8、数据整理根据测量组测量高程记录的数据,制成表(见附表),并计算石料的松铺系数n 。

按公式n =1312h h h h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松铺系数n 为1.04。

9、试验检测在填石路基试验段碾压过程中,由现场技术员记录每碾压一遍后的路基沉降量,并记录(见附表)。

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即碾压合格。

五、结论通过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结合测量沉降差结果,徐工20T 压路机强震五遍沉降值≤3mm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填石路基施工中,采用徐工20T 压路机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碾压五遍后,均能满足填石路基下路床压实要求,可以此试验段施工作为填石路基下路床正式施工的依据。

同时,通过试验段沉降观测数据和空隙率试验对比,确定强震五遍后沉降值≤3MM ,强震六遍后沉降值≤2MM ,完全可满足上路床规范要求。

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根据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找出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中的不足,优化方案,作为填石路基正式施工的依据。

1、施工准备1.1技术交底:熟悉图纸,并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的各项参数,制定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向施工技术员和施工工人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1.2测量放样:先对设计单位交出的基桩(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请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按工程施工图测定出临时水准点,并报请工程师确认,可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桩,并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按施工图放出路基中线桩(每20M一个),测出各桩点相应高程,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

1.3填料:确定填料来源,并对填料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其为合格材料,不合格材料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得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

本标段采用挖方利用方的合格石料作为石方路基填筑材料。

1.4试验段施工:在路基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填筑施工。

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参数,作为指导填石路基施工的依据。

2、基底处理: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原地面表层30cm厚腐植土清除,运到指定地点备用或废弃;本标段内路基清表和拆除工程有:农田种植物、草皮、树木、线杆等。

草皮、树木及树墩、树根和表土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清除。

清表结束后,将坑穴用砂性土填平夯实,并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碾压宽度为左右侧护坡道外边缘内。

通过试验检测,确保基底压实度设计和规范要求。

若基底无法用压路机碾压至合格标准时,则采用换填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

当路堤填挖高度小于1.5m时,将原地面以下40cm的路基挖松后再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6%;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5m时,将路堤基底碾压至压实度不小于93%。

3、分层填筑根据试验段测量数据确定填石路基的松铺系数为1.04,确定施工松铺厚度52cm,压实厚度50cm。

包边土在划定范围内按松铺25cm,压实20cm分两层施工。

填料前,人工在石方路基段落内用白灰打出6.2×6.2米的网格,在包边土范围内沿画出间隔4米的白灰线,根据填筑厚度计算每个网格内需要填料数量,由专人指挥运输车按每格需要数量倾倒填料。

(3)摊铺整平摊铺时保证路基的宽度及边缘压实度,两侧各加宽50cm以上,同时根据图纸设计控制路拱。

推土机完成一个区段的推平后,采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平地机行驶路线从两侧纵向行驶,逐步向路堤中心刮平,同时用人工配合剔除或破碎超粒径石块、清除杂物,填平凹坑,以保证压实质量。

(4)洒水或晾晒包边土部分碾压前进行含水量的测定,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2%内进行碾压。

当实际含水量偏离压实试验的界线范围时,采取均匀加水或摊铺晾晒,使其达到上述要求。

(5)碾压碾压原则:先轻后重、先快后慢、先边后中。

根据试验段施工,徐工20T压路机对于填石路基碾压,压实后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经试验段施工,确定路基碾压方案如下:填石路基下路堤碾压方案:先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五遍。

路基沉降量不大于3mm,即为碾压合格。

填石路基上路床、上路堤、下路床碾压方案:先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六遍。

路基沉降量不大于2mm,即为碾压合格。

包边土碾压方案:先弱振一遍,再强振碾压四遍,最后静压一遍。

碾压过程中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30cm,左右两次轮迹重叠1/3轮宽;碾压中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拌或采取其它措施,最终达到质量要求。

4、试验检测4.1检测内容○1每填石层必须检测压实度(即层厚和碾压遍数);○2填石层厚度累计达到每3层(不足3层的按每层)必须检测压实、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3路基封顶必须检测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4.2压实检测方法填石路基压实采用沉降观测法检测,93区填石路基沉降值不得大于3mm,94、96区填石路基沉降值不得大于2mm。

石方路基实测项目4.3资料整理及时、如实收集试验检测数据,填写施工资料,并报监理审批。

5、路基整修当路基填筑没有达到设计高度时,重复路基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试验检测等各道工序。

直至填筑到设计高度。

当路基填筑达到设计高度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路基修整。

6、石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石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七、质量控制标准及保证措施(1)质量方针:路桥为业,科学管理,管理增效,质量取胜。

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评分达到95分以上。

(2)质量管理组织(3)质量保证措施①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②认真搞好内部的工程质量“三检”工作,某一工序完成,负责该工序的班组进行自检,认为合格后与负责下一道工序的班组进行交接。

如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要求,则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负责下道工序施工的班组有权拒绝接收,直到符合质量要求。

③出现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④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设立质量管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