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育苗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摄食的观察

合集下载

石斑鱼孵化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石斑鱼孵化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55农家之友 2019. 3新技术 养殖葵宝NONGJIAZHIYOU 为什么石斑鱼孵化前期,开袋时很多,3~5天后越来越少? 刚开袋的鱼苗,从袋里投放到池塘,环境变化大,会有一个应激过程,将影响鱼苗的成活率。

如果小鱼活力好,池塘的水质好,通常成活率高,反之则成活率低。

开袋后的鱼苗,卵黄囊里的营养已经消耗殆尽,此时便需要摄食饵料来补充能量,俗称“开口”,这时饵料的适口性决定了鱼苗能否成功摄食。

一般鱼苗的口裂只有60微米,刚开袋的小鱼主要摄食对象为悬浮饵料、藻类和小型轮虫。

如果池塘中轮虫过大,水的透明度高,藻类过少,水里的悬浮饵料又少,小鱼就很难“开口”。

俗话说:“吃的东西多,肯定开口容易”,建议开口当天泼洒“利饵多”+“水产诱食酵母”来解决这一问题,超微粉碎,适口性好,悬浮时间长,而且能培养轮虫。

气泡病是个大问题,水里藻类过旺,水体表面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产氧,很容易发生氧气过饱和,此时水体的pH 值也会超过9.0。

而刚开袋的小鱼苗往往在水体的上层,很容易因为氧气过饱和发生气泡病损耗掉,所以预防气泡病尤为重要。

适当补菌补碳(“利菌多”+“活力碳”),稳定水体,避免藻类过量繁殖,也可维持正常的pH 值。

孵化中后期的几个问题 青苔:孵化过程中,随着轮虫越来越多,藻类就会越来越少,水就会越来越清。

如果处理不好,青苔就会暴发,过多易缠绕鱼体,死亡腐烂以后大量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导致“漂鱼”。

如何防治青苔很重要。

若池塘经常长青苔,孵化前全塘进水20~30厘米,全池泼洒“苔藻净”浸泡塘底,彻底消灭池塘底部的青苔种子,再肥水,能有效避免青苔生长。

若孵化后期青苔已经少量长起来,可以在有青苔的地方泼洒“底居安”抑制青苔,“利菌多”和“利生多”也可以有效抑制青苔生长。

水变:前期的水变,基本上都是轮虫繁殖起来后水“掉清”和喂虫之后的水变浓变浑。

前期的“掉清”可以少量多次的补肥补菌“藻安生”+“利菌多”,促进藻类的生长;中后期需要水质清爽,也是以补菌为主,“利菌多”+“利生多”促进有机质分解,足以让水质清爽、稳定。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生长和摄食的研究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生长和摄食的研究

摘 要 :于 20  ̄20 年对人 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 p ehlso ie) 03 0 4 E i p e i ds仔鱼 、 n uc o 稚鱼 和幼 鱼 的生 长和摄食 进行 了研究.
在 水 温 2 . ~ 3. ' 盐 度 3 . ~3 . 85 1O C, 1 4 4 3条 件 下 . 孵 仔 鱼 经 3 初 9d培 育 变 态 为 幼 鱼 . 长 ( / m) 日龄 ( d 的关 系 式 全 Lr 与 a D/ ) 为 L=20 98 . 3 e ; 质 量 ( mg 与 日龄 ( d 的 关 系 式 为 M =0 0 58 体 M/ ) D/ ) . 6 e ; 长(/ 全 L mm) 和体 质量 ( / ) 关 M mg 的
( p n p eu) 鱼类 是 我 国重 要 的海 水 网箱 养 殖 优 E ie h ls的 质 鱼类 , 售市场 稳定 、 格 批量 生产 . 目前 为止 , 带 石斑 鱼 的人 工育苗 技术仍 至 斜 未真 正过关 , 现在 育 苗 成 活 率 较低 , 表 出苗 量 不稳 定. 充分 了解 仔稚鱼 的摄 食 习性 是 顺 利 进行 人 工 育苗 、 提 高育 苗成 活率 的基 本前 提条 件. 今 为止 , 迄 虽然 对斜带
受 精卵 购 自福建 东 山 , 用 尼 龙 袋充 氧 密封 运 输 采 至育苗 场 , 与池 水 恒 温后 , 入育 苗 池 中孵 化 . 化 经 放 孵
水 温 3. " 盐 度 3. . 0 0C, 35
点 带石 斑鱼 ( . aa a iu ) E lb rc s 4种 ] 最 近几 年 , 内 . 国 许 多 科 研 单 位 先 后 对 赤 点 石 斑 鱼 ] 点 带 石 斑 、 鱼[ 、 带石 斑 鱼 ( 5 斜 ] E.ciie ) ood s[ 和 鞍 带 石斑 鱼 ( 龙胆石 斑鱼 , .a coa u ) 等 的人 工 繁殖 和 育苗 E 1n elts

石斑鱼孵化技术要点

石斑鱼孵化技术要点

石斑鱼孵化技术要点石斑鱼孵化行情好,效益高,但风险大,技术要求也高:鱼苗难开口,水质难稳定,弧菌易超标……如何才能提高孵化成功率?海南卓越提醒:以下十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放卵前清塘想要提高孵化成功率,放卵前一定要消除隐患,把握好清塘3关。

第一关,清淤除杂用高压水枪冲洗塘壁和塘底,去除塘壁和塘底的附着物(如泥皮、青苔、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需要注意的是,全铺膜的池塘冲洗干净后,可以晒塘2~3天进行高温杀菌再进水;而半铺膜的池塘需要冲洗至泥沙发白,水不发黑,不留臭味,如果时间充足,建议晒塘4~5天进行高温杀菌后再进水。

第二关,灭菌解毒干塘后进水没过膜底或沙底,接着用漂白粉(按40~60斤/亩)兑水全池泼洒,浸泡3~5天后排掉池水;再用250目的筛网包住进水,过滤杂质和有害生物,把水加至养殖水位,用百安威或绿康露全池泼洒,进行灭菌。

第三天后全池泼洒净水灵,来安全降解重金属及残毒,营造藻类和菌类繁殖的良好条件。

第三关,生物活化想要有效预防青苔、泥皮滋生,建议使用黑金神+灵活100+藻健康浸泡12-24小时后全池泼洒,可起到活化底泥,有益菌占位的作用。

清塘三关,关关重要!就像建房打基础,地基打得扎实,高楼才能安全稳固,否则,就有可能酿成“豆腐渣”工程的悲剧。

鱼苗孵化也一样,基础细节做得不扎实,就会增加孵化风险,甚至酿成排塘后果。

二、培藻培虫3月份早晚温差大,气候及其不稳定,藻类不易生长繁殖。

此时放卵,建议提前2~3天下“重肥”培藻,也就是说基肥最好一步到位,可使用卓越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绿藻旺(或硅藻旺)兑水拌匀,浸泡一晚后配合降解灵泼洒,低温阴雨天也能培出优良藻相。

鱼苗开口是孵化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

开口率越高,鱼苗孵化的成功率就越高。

下卵当天就可以进行培虫(小轮虫),建议用卓越“利饵丰”(富含培虫酵母,生物蛋白、氨基酸和活性酶等)培养轮虫。

开箱3天后,还可以根据池塘中虫的存塘量,灵活使用“利饵丰”进行补充,满足开口需要,养苗壮苗。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点带石斑鱼属鲈形目、鲳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性逆转现象,属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暖水性、礁穴栖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

至今为止,在我国已记录近50种的石斑鱼属种类中,点带石斑鱼是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北起浙江南至南沙群岛的海域均有其踪迹。

一、苗种繁殖场场址的选择苗种繁殖场应选择在避风防潮条件好、水流畅通、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提水方便、有电网电力供应、交通便捷、并有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无污染沿海地区建造。

二、亲鱼来源、筛选与运输及强化培育1.亲鱼来源与筛选我省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生产所需亲鱼通常都是由天然海区捕获的各种规格的石斑鱼经海水网箱或池塘精养而成。

于当年的9月至11月在本省陵水、三亚等地的重点渔港或内湾的鱼排(网箱)进行筛选亲鱼,作为第二年生产的备用亲鱼。

亲鱼的筛选标准:亲鱼体重:雌鱼8~10千克/尾、雄鱼10~12千克/尾,亲鱼全长65~85厘米,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反应敏捷、无畸形、体表完整无损伤,雌鱼为4~5龄(腹部有三个孔,从前至后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为5~6龄(腹部只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孔),雌雄鱼比例为3∶2。

2.亲鱼运输筛选好的亲鱼,在鱼排网箱中静养1~2天后就可起水运输。

亲鱼可用活水车(循环水)进行运输,通常一辆载重3吨的活水车,可运送2300~2400千克亲鱼(约210~220尾)。

3.亲鱼强化培育(1)亲鱼培育池条件:培育池两口,其中一口为备用池(通常不盖顶遮阳),主要用于亲鱼定期过池暂养。

设计面积均为1.8亩/口,实用面积1.5亩/口,坡度为1∶1.5,池塘深度3.8~4.0米,池塘内壁铺垫水泥预制板、池底铺黑色地膜或全铺黑色地膜,池底铺砂0.3米,最大蓄水深度3.0~3.2米。

池塘中央设置排污口。

培育池上方设置棚架,其上加盖遮阳网,棚架高度可因地制宜,但要求池塘通风条件好。

每口池塘安装两台水车式(两轮)增氧机。

三种鮨科鱼类仔稚鱼的存活率、摄食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观察研究

三种鮨科鱼类仔稚鱼的存活率、摄食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观察研究

三种鮨科鱼类仔稚鱼的存活率、摄食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观察研究鮨科鱼类是名贵的经济海产鱼类,在中国的台湾、海南、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的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养殖种苗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天然捕捞和进口,但鮨科鱼类鱼类三大“死亡期”和神经坏死病毒等严重影响着种苗数量的稳定性,增加了养殖者的风险和负担。

因此,鮨科鱼类鱼苗是直接限制鮨科鱼类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环境因素对鮨科鱼类存活、生长和摄食特性影响的简要概括,对鮨科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描述。

为鮨科鱼类的育苗和养殖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对三种鮨科鱼类的人工繁育、存活、生长及摄食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如下:1、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封闭式苗种培育技术研究采用封闭式育苗技术开展人工培育云纹石斑鱼鱼苗,测定育苗水体中相关理化因子和鱼苗数量的变化,并观察记录鱼苗的生长。

结果表明: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水温24~30.2℃,p H6.31~7.98,盐度30~32,溶氧量6mg/L以上,理化因子基本稳定。

受精卵总量1.604kg,孵化仔鱼101.4万尾,孵化率为57.7%,初孵仔鱼经41天培育后,共获得体长19.00mm稚鱼17万尾,成活率为16.8%,畸形率10%。

2、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与生长的研究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全长、肛前距、体高和日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0094x^2+0.0442x+2.0799,R^2=0.9882;肛前距与日龄的关系为y=0.0052x^2+0.0052x+0.9253,R^2=0.9906;体高与日龄的关系为y=0.0027x^2-0.0003x+0.8290,R^2=0.9934。

1-41d鱼苗全长特定生长率为5.33%,肛前距特定生长率6.02%,体高特定生长率4.25%。

云纹石斑鱼7d仔鱼胃肠饱满度平均为1.087,平均摄食量为16.7个轮虫;18d仔鱼胃肠饱满度平均为1.877,仔鱼的平均摄食量为87个轮虫,比7d 仔鱼的摄食量明显增加。

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陈刚;黄建盛;张健东;王忠良;汤保贵;潘传豪【摘要】为阐明人工育苗条件下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杂交子代(简称杂交石斑鱼)仔、稚鱼阶段的摄食与生长变化状况,采用随机取样实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27.5~31°C条件下,对人工培育的杂交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及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仔、稚鱼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摄食发生率为40%,之后的仔、稚鱼摄食发生率均为100%.仔、稚鱼摄食量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可用二项方程式表达.消化道饱满系数为0.95%~11.26%.仔、稚鱼在1.5 h内可以饱食,仔鱼对轮虫和桡足类的消化时间分别为0.5~1 h和1~2 h,稚鱼对桡足类成体的消化时间为1.5~3.5 h.杂交石斑鱼仔、稚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49.85%(5日龄)、22.55%(10日龄)和15.72%(24日龄),可将其作为杂交石斑鱼仔、稚鱼日投喂量参考依据.杂交石斑鱼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摄食,夜间不摄食.5日龄和10日龄仔鱼均出现2个摄食高峰,分别为9:00和18:00;24日龄稚鱼仅在中午12:00出现摄食高峰.3~30日龄的仔、稚鱼平均全长日增长率为7.96%,平均体质量日增重率为28.73%.全长、体质量分别与日龄的关系均可用指数方程表达,体质量(y)与全长(x)的回归方程为y=0.0373x2.5378,b值接近3,表明杂交石斑鱼仔、稚鱼为等速生长类型.【期刊名称】《水产学报》【年(卷),期】2018(042)011【总页数】12页(P1766-1777)【关键词】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杂交子代;仔鱼;稚鱼;摄食;生长【作者】陈刚;黄建盛;张健东;王忠良;汤保贵;潘传豪【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334石斑鱼(Epinephelus sp.)作为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养殖。

赤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试验

赤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试验

2020.9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隶属于 科、石斑鱼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以及日本南部等地,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水产养殖中一种经济价值高的品种。

长期以来,赤点石斑鱼养殖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采捕,因被过度捕捞,野生资源和养殖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本试验对亲本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并对苗种在开口阶段就加强营养,以提高育苗成活率,旨在为赤点石斑鱼实现工厂化养殖提供苗种来源。

一、材料与方法1.亲本来源与选择从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基地挑选体形完整、无伤病、健壮、平均体长(34.2±1.6)厘米、个体重(1206.3±121.3)克的赤点石斑鱼亲本100尾,暂养在室内水泥池中,水泥池规格为宽5米、长10米、深1.8米。

2.亲本营养强化以牡蛎为饵料进行赤点石斑鱼亲本产卵前营养强化,每天投喂两次,投饵量以亲本不在水面抢食为止。

每天吸污换水,换水量为100%,水温保持在18~22℃,盐度在24~30,pH 在7.9~8.2。

3.人工催产与产卵经人工营养强化后,选择性腺成熟的赤点石斑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

为了提高赤点石斑鱼的排精量,对雄性亲本先进行麻醉处理,麻醉后再注射LRH-A 3,剂量为20微克/千克。

注射后的雌雄亲本比例为1∶1,在养殖水温24~26℃、盐度30~34以及溶氧5毫克/升以上环境中进行自然产卵。

4.受精卵的收集与处理待赤点石斑鱼自然产卵后,用80目捞网捞出受精卵放置在盐度17以上的海水中静置两分钟,捞取上浮的受精卵并称重量(同时称量沉底坏卵重量)。

将上浮受精卵洗净,并移入孵化池中孵化。

5.孵化孵化时鱼卵密度为每升海水中有受精卵40~110粒,孵化水温保持在24℃左右,盐度在30~34。

孵化过程中需适度充气,充气量太大或太小均不好,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孵化中采用虹吸法清除底部死卵,以防水质变坏。

6.苗种培育①育苗用水理化因子。

赤点石斑鱼苗种培养温度控制在24℃,盐度在24~32,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 在7.9~8.2,氨氮在0.2毫克/升以下,光照度在2000~3000勒克斯。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摘要在试验条件下,对网箱培育鞍带石斑鱼亲鱼人工培育的方法和人工催产受精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比不同的生物饵料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的开口成功率,从而选择更合适的开口生物饵料,提高仔鱼的成活率。

结果表明:在2007年7—9月,人工催产了55尾鞍带石斑鱼亲鱼,产卵11 559 g,获得的受精卵较少,仅725 g,受精率只有4.42%~8.78%,鞍带石斑鱼于3日龄开始摄食,投入原生动物的仔鱼成活率最高,投入轮虫的次之。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ways to culture broodstocks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and the states about artificially spawning fertilized eggs in detail,and contras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outh-open preys on survival rates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July to September in 2007,fifty-five broodstocks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were artificially spawned and produced 11 559 g eggs,but the weight of fertilized eggs were only 725 g.The fertilized rate was just between 4.42% and 8.78%.The survival rate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feeding on protozoa was the highest.Additionally,the survival rate of that feeding on rotifers was the second.Key wordsEpinephelus lanceolatus;broodstock culture;artificial spawning;initial feed亲鱼的培育和人工催产是鞍带石斑鱼人工繁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能否获得优质的受精卵,从而顺利开展人工育苗。

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

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

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育苗用水:经过沙滤后直接使用主要设施:①供水设施有沙滤水井1口,潜水泵1组,沙滤池1口,蓄水池1口及进出水管道1套;②充气设施有鼓风机1组、充气管道1套、充气头(2~4个/㎡);③育苗车间1间内有十个育苗池(规格为2.5*4*1.2立方米)。

暂养网箱(60*100c㎡)若干、不锈钢过筛网1套、过滤筛网1组,玻璃钢孵化桶若干个。

鱼卵来源自备水质标准:溶解氧≥5mg/L、PH值7.8~8.4、盐度28‰≤S≤33‰、氨氮≤0.3mg/L、亚硝酸盐≤0.01mg/L、水温25℃≤T≤32℃繁育流程1受精卵的处理与孵化:用100日筛绢网将受精卵浸泡在含有20ppm的聚维酮碘的消毒海水中进行滤洗消毒2~3分钟,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80~100万粒受精卵的密度倒入玻璃钢孵化桶中孵化(暗光、弱暴气),水温保持29.5℃~30.5℃。

经20小时左右孵化即可孵出仔鱼,仔鱼也可继续暂养在孵化桶内。

孵化用水用活菌王5~8ppm+大泡王0.6ppm来净化保持水质。

仔鱼经过孵化出40小时后开始有捕食动作时要立即投饵,用虾片、Bp等人工配合饵料经250目筛网过滤后投喂(驯化诱食)。

投喂2小时后用筛绢捞网转移到育苗池中继续培育,培育密度为3000-5000尾/㎡。

2育苗用水的处理在孵化受精卵的同时,育苗池进水至0.8~1.0米后,用活菌王3~5ppm来+益生健0.1-0.2ppm活化净化水质。

加入仔鱼后,每天排换水10~30公分,并每次换水后再补充活菌王3~5ppm。

整个繁育过程中根据育苗池池底清洁情况适当吸污以保持干净,避免水质恶变,充气一直保持沸腾状。

3饵料种类及投喂育苗过程使用的饵料有人工配合饵料、轮虫、桡足类及丰年虫幼体和成虫等。

仔鱼开始摄食至变态成稚鱼这个阶段,每天投喂3次人工配合饵料(时间为5:30、9:30和15:30),饵料要经筛绢网过滤后投喂;上午8时投喂1次活饵(轮虫或桡足类或丰年虫幼体),活饵要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投喂,此外还要经常检查水中活饵的数量,要确保水中活饵的数量大于1个/亳升,避免因饥饿而自残。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点带石斑鱼育苗技术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3个:(1)出膜仔鱼小,全长1.6mm左右,活动能力弱;(2)摄食活饵料,饵料培养环节多,难于控制,常造成饵料供应不及时;(3)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狭窄,人为控制难度大。

这些原因致使育苗效果不稳定。

作者从1998年8月开始准备,分别于1998年10月、12月,1999年1月、12月和2000年1—4月,从饵料准备、环境条件的控制、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先后进行了58批次的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育苗池与用水处理室内水泥池,长方形,面积10m2(4m×2.5m),池深1 m。

进、排水方便,能控制温度、调节光照。

每池设12只气石充气。

育苗用水要求水质清洁,使用前经砂滤。

2 育苗环境条件2.1 水温仔鱼期适宜水温为24—29℃,水温22℃以下仔鱼不能开口摄食,22—24℃仔鱼开口成活率极低,30~3l ℃仔鱼活动不正常。

稚鱼期的适温范围略宽。

2.2 溶氧量一般要求育苗池保持溶氧量在4mg/L以上。

2.3 氨氮育苗中,氨氮含量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水质指标,一般要求不超过0.7mg/L。

作者在育苗试验中曾多次发现氨氮含量达到1.2—1.5mg/L时1—2cm的仔鱼出现活动不正常现象,这些鱼不能下沉,只在水表层活动。

其活动特征是:身体侧向在水面打转,或头部抬起,身体与水面呈45℃左右在水面快速窜动,或身体纵轴与水面呈45℃左右快速仰游等,数小时后即发现池底有死鱼。

经大量换水后,氨氮含量降到0.3mg/L以下才得到缓解。

2.4 光照试验中发现,育苗池水表面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5000—15000lx,以6000~8000lx最适宜。

光照低于5000lx时,仔鱼发育缓慢,开口摄食困难;光照太强,育苗池中藻类生长极快,对鱼苗生长不利,特别是在仔鱼开口后的一个星期内容易发生气泡病,造成仔鱼大规模死亡。

2.5 盐度点带石斑鱼产卵、孵化用水盐度为30—33‰时孵化率较高,盐度降低则孵化率下降。

海水鱼工厂化育苗中饵料投喂技术

海水鱼工厂化育苗中饵料投喂技术

海水鱼工厂化育苗中饵料投喂技术水产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

随着海水鱼类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其苗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海区鱼苗的自然资源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经过40多年的开发和研究,到目前为止,约有40多种海水鱼类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并达到批量生产水平。

在所有这些鱼苗的人工培育中,对鱼苗饵料投喂技术的掌控,是一个关系到鱼苗生产成败的技术关键。

因此,本文就工厂化育苗过程中,饵料投喂技术谈几点体会,供广大苗种生产者参考。

一、饵料种类目前,在海水鱼种苗生产中所采用的饵料分生物饵料和非生物饵料两大类型。

在生产中,这两大类型的饵料是综合应用的。

在海水鱼种苗生产中所采用的生物饵料一般指单细胞藻、双壳类幼虫、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等。

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和早期饵料的技术已经在育苗生产中运用多年,在仔鱼摄食初期,生物饵料的密度、种类和大小是影响仔鱼生长和成活的重要因素。

而非生物饵料是指人工合成的微型饵料及根据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所现制的鱼、虾、贝肉糜。

实践证明,在生产中,这两类饵料综合应用,能提供海水鱼苗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ω3HUFA)等营养物质,能大幅度的提高苗种成活率。

二、各种饵料生产或制作中必需注意的关键技术1、小球藻小球藻的培养可按单细胞藻的三级培养工艺流程进行,营养盐主要用尿素(10mg/L~50mg/L)、过磷酸钙(5mg/L),而在小球藻指数生长期,用高浓度硫酸铵代替尿素时,可使小球藻的生长维持较高的密度。

在小球藻的培养工艺中,关键措施就是严格控制污染。

在小球藻的采收之前两天,必须停止氨肥的使用,以免增加水体中氨氮的含量。

2、双壳类幼虫当所培育鱼苗的开口口径小于200um时,可考虑培养双壳类幼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

一般是采用牡蛎的担轮幼虫。

当受精卵孵化为担轮幼虫即需采收并投喂,以免幼虫进一步发育造成营养消耗或变态而不适合鱼苗的摄食。

光照条件和开口饵料对点带石斑鱼仔鱼培育成活率的影响

光照条件和开口饵料对点带石斑鱼仔鱼培育成活率的影响
第 2 6卷
第 2期






V0 .6 No2 12 .
2 1 年 2月 01
M ODERN S FI HERJ I ES NFORM ATI ON
F b. 0 1 e .2 1
光 照 条 件 和 开 口饵 料 对 点 带 石 斑 鱼 仔 鱼
培 育 成 活 率 的 影 响
气石 , 化期间始终保持微 充气 状态 , 孵 使鱼卵分布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并 避免与池壁摩擦 而造成损伤 。 孵化约 3 后 , 0h 仔鱼陆续破膜
而出 , 初孵仔鱼全身透明 , 全长 1 6 1 6m . ~ . m。 3 8 22 光照条 件和 开口饵料对点带石斑鱼 仔鱼成 活率的 .
2 27。 5—
关 键 词 :点 带 石 斑 鱼 ;仔 鱼 ;光 照 条件 ;开 口饵 料 ;成 活率
点 带 石 斑 鱼( pnp e aa ai s 属鲈形 目 , 亚 目 , E iehl lb r u am c 鲈
中进行 。 采用 黑色遮阳网调节苗 池光 照条 件。
1 培 育 用 水 . 2
5 01 以下光照条件试验组 高 3 .%、 37 0 67 2 .%和 2 .%, 中尤以对 6日龄仔鱼成活率影响最为明显 , 阶段 50lx 1 7 其 此 0 u 以下光照强度 条件试 验组的死亡率 为 6 . 1 %,比同样饵料条件 的 10 0lx以上光照条件试验组高 3 .%;不 同开 口饵 料对点 带石斑 鱼仔 鱼成活 6 0 u 27 率的影响表现 为 :1o olx o 光照条件下 , u 以原生动物作为开 口饵料试验组 1 3日龄仔鱼 的成活率达到 5 .%, 43 分别 比同样光 照条件

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近 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因此 在 育 苗 过 程 中 掌握 好换 水 量 对 始 筛 苗 。筛 苗时 间一 般 选 择 在清 晨
提 高 。 为 优 质 蛋 白 来 源 的 海 产 鱼 苗种 生长 至 关 重 要 。 受精 卵孵 化 至 投 饵 之 前 .根 据 大 小 把 鱼 苗 分 为 作 类 , 日常 食 物 中 的 比 例逐 渐 增 加 , 仔 鱼 前 期 , 于 仔 鱼 细 小 , 易 碰 4 8档 。 不 同 大 小 规 格 的 苗 种 分 在 由 容 — 将 消 费 需 求 量 越 来 越 大 , 此 推 动 高 伤 , 水 质 变 化极 为 敏 感 . 建 议 换 放 在 不 同 的 鱼 池 里面 , 时 应 考 虑 由 对 不 同 档 水 产 品养 殖业 的快 速 发 展 。斜 带 水 , 以 静水 微 气 培 育 。 应 可以 适 当 添 鱼 苗 密 度 . 量 多 的 档 次 可 分 放 在 数
上 的 斜 带 石 斑 鱼 主 要 来 自 人 工 养 加 5 l 一 0厘 米 的海 水 .至 1  ̄ 5日 2 1 池 里 。这 样 既 可 以节 约 育 苗 成 本 , 殖. 因此 苗 种 需 求 量 大 , 目前 大多 龄 时 ,鱼 苗 平 均 全 长 3 4毫 米 , 而 " 个 又 便 于 管理 。


龄 以上 , 苗 平均 全 长 达 1 米 以 其 他 档 次 的 苗 。 成 相 互 残 食 。 三 鱼 7毫 造
上 , 部 分 进 入幼 鱼 期 , 水 量 应 达 是 同 一 苗 池 中 鱼 苗 个 体 差 异 不 是 大 换 不 以 卵 质 的 好坏 是取 得 良好 育 苗 成 到 10 0 %。平 时 应 保 持 一定 的流 水 。 很 明 显 时 , 应 立 即 分 苗 , 避 免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Ree c s ar h o n Ar i ca o tf il Pr pag io i at n Te hnol y f Epi phel lnc ol us c og o ne us a e at
YANG e FU h - u n GUO n x a g W U a — i LIXi -we CHlN o h a W i Su y a Re — i n Xi o y n i E Gu - u
at cal pwndadpo ue 1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b th eg t feti de g r ny7 5g h rl e t w su t ewen44 % ad8 8 r f il s a e n rd cdl 9geg ,u ew ih rl e gs eo l 2 . ef ti dr e a sb t e . i i y 5 t o f iz we T e iz a j 2 n . %. 7
动 物科 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 1 年 第 2期 01
鞍 带 石斑 鱼 人 工繁 殖 技术 研 究
杨 薇 符书源 郭仁湘 吴小 易 李 鑫炜 陈国华
( 南 大 学 海 洋学 院 , 南海 口 5 0 2 ) 海 海 7 2 8
摘 要 在 试验 条 件 下 , 网箱培 育鞍 带 石斑 鱼 亲鱼人 工 培 育的 方法 和人 工催 产 受精 卵的情 况进 行 了详 细 的描 述 . 对 并对 比不 同的 生物 饵 料作 为鞍 带石 斑鱼 仔鱼 的开 口饵 料 的开 口成功 率 , 而 选择 更合适 的 开 1 生 物饵 料 , 高仔鱼 的 成活 率 。 从 2 " 提 结果 表 明 : 2 0 在 0 7年 7 —9月 , 人 工催 产 了 5 5尾鞍 带石 斑 鱼 亲鱼 , 卵 1 5 , 产 1 9g 获得 的受精 卵较 少 , 7 5g 受精 率只 有 4 2 8 8 鞍 带石 斑 鱼 于 3日龄 开始摄 食 . 5 仅 2 , . %~ . %. 4 7 投 入 原 生 动 物 的仔 鱼 成 活 率 最 高 . 入 轮 虫 的 次 之 。 投 关 键 词 鞍 带 石 斑 鱼 ; 鱼 培 育 ; 工 催 产 ; l饵 料 亲 人 开 J ' 中 图 分 类 号 ¥ 6 .3 ¥ 6 . 9 53 4:9 1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7 9 2 1 )2 0 2 — 3 0 7 5 3 ( 0 10 — 3 0 0

不同饲料形态对点带石斑鱼摄食的影响

不同饲料形态对点带石斑鱼摄食的影响

]料的点带石斑鱼集群性、抢食胜比较低,投喂软颗粒
1 饲料的点带石斑鱼平均摄食率比投喂沉性干颗粒饲料 { 的高8.% 投喂膨化颗粒饲料的高11O。投喂 88 ,比 O.% I 膨化颗粒饲料和投喂沉性干颗粒饲料的点带石斑鱼,
{ 平均摄食率差异不大,两者相差6O 。 .%
1 {
三、讨论 软颗粒饲料由 于其软湿特性,比 较适合肉 食性鱼
二 、结 果
O) o ,每次持续半小时。 一一一 一 l 一 一l 试验时问为2 0 年8 5 1 0 6 月1 ~3 日。
表1 三种 不同饲 料形 态对点 带石斑 鱼摄 食影响 的试验 结果
投喂软颗粒饲料的点带行斑鱼摄食 良好,集群性 高、抢食性旺盛 ,投喂沉性干颗粒饲料和膨化颗粒饲
维普资讯
点带石斑鱼 (p np J sc i J 5,属暖水性岛 F i eh u o o j 礁 鱼类 ,在福 建、广 东 、海 南 、 台湾 等地 俗称 “ 青 斑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名贵的岛礁食用鱼 类。点带石斑鱼肉质好 ,生长快,便于活体运输 ,近年 来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新品种。但是 目 前对其营养、配合饲料 的研究却很缺乏,许多养殖户还
或 小型 的枝 角类 开 口, 长到3 4 ~ 厘米 转 食水 蚯蚓 ,当长
可将鲜活的消毒后的水蚯蚓打成浆或剁碎后拌到饲料中 进行驯食。驯食初期诱食剂的比例可 以高些 ,可 以达到
7% 0 ,尔 后 每 天 减 少 , 当 降到 5 时 可 以稳 住 喂 三 四天 后 %
应注意 的几个 问题
保持微流水状态,海水盐度 2 ,平均水温2. ℃,2 d 3 91 4,
时连续充气增氧,盐度1~1,溶氧保持在6 5 8 毫克/ 升以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下)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下)
(3)饵 料 系列 及投 喂 :玛拉 巴石 斑 鱼饵 料系列 为 : 牡蛎 受 精卵 、藤壶 担轮幼 虫 、超小 型轮虫 一轮虫 -.蒙 古 裸 腹蚤 、桡足 类 、卤虫 等无节 幼体 、成体 一桡足 类 、枝 角类、卤虫等冰鲜成体一糠虾肉糜 、鱼肉糜、配合饵 料 。仔 鱼开 口摄食 一般 在出膜 的第 3~4天 ,水温24 ̄26 ℃第4天 开 口,27 ̄30℃第3天 开 口。仔鱼 开 口摄 食的前 5天 投喂 牡蛎 、藤 壶等 贝类受 精卵 、担轮 幼虫 、Ss型 (超 小型)轮虫 ,饵 料 在开 口前 半天 开始 投 喂, 以供发 育较 快的仔鱼摄食 。每天投喂2~3次,每次5~l0克/米s水 体 .全池均 匀 泼洒 。 同时 在仔 鱼开 口的 第3天投 喂适 量 经 2()0目筛绢 过滤 的ss型轮虫 。仔鱼 摄饵 的第5天 起停 止 投 喂 贝类 受精 卵 ,改 以投 喂轮 虫为 主并 辅 以少量 经 100 曰网 布过 滤 的蒙古 裸腹 蚤或 桡 足类 幼体 : 9~ 15 F1龄 . 水体 中轮虫 密度保 持在 5~ 10个/毫 升 ,此后轮 虫投 喂量 逐渐减少直到停投 (约20日龄):当鱼苗开始荫发背棘和 膜 棘 (约 l2~14日龄 )开始 ,活 动能 力增 强,可 以改喂 以 蒙卉裸 艘蚤 、桡足 类 、卤虫 等幼 体和成 体为主 ,前 期投 以幼 体 ,后期 幼体 、成 体 均可 ,密 度保 持在 0.5~ 2个 / 毫 升 :30日龄 起开 始投 桡足类 、枝 角类 、卤虫 等冰 鲜成 体 ,投喂 少量 多 次, 一般 每天 4次 以 上. 以后逐 渐 过渡 为鱼糜 和配 合饲 料 。
(4)个体 大 小的筛 分 :鱼 苗全 长达 2.5~3.0厘 米 . 背棘和 腹棘 收缩之 后 ,应进 行大 小分级 , 以避 免互 相残 杀。 分 时 .首先 降低 水位 ,用 40日网片将鱼 苗集 中带 水捞 出,用不 同规 格 的鱼筛 筛分 规格 过筛 时在培 育池 内设置 网 箱。把 龟 苗放入悬 浮 于嘲箱 内的鱼 筛 中,让 鱼苗 自行游 出 ,筛分 好 的鱼 苗用 淡水加 5O毫 升/米。福尔 马林药 浴后 ,放到 育茁 池或 小 网箱中继 续培 育或 出售 。 为减少 大小 鱼 苗相 残 ,提高 成活 率, 平均全长 3_5厘 米 的幼 鱼4~5天 筛分 一 次 .全 长5~8厘 米的 幼鱼 一 般6~ 7天筛 分 一次 。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6 2 各阶段的养殖密度
温 水温高时 仔鱼的代谢消耗太快 外源性营养跟不
点带石斑鱼全长达到 ∗ 以后 才可以使 上 水质要好 除某些化学因子影响到仔的生长发育
用鱼筛分规格 过筛时 将筛吊在水中 让鱼自由逃 外 水中颗粒物质粘附在仔鱼身上 可使之活力减弱 ∀
出 ∀ 鱼长大后才更容易操作 ∀
第 危险期是在后期仔鱼阶段 这时鱼已经长出
使用上比较方便 容易得到 营养丰富 只要控制好也 可以使仔鱼顺利渡过开口期 进入摄食轮虫的阶段 ∀
大的食物 冰冻卤虫是死饵料 无法整天投喂 ∀投喂摇 蚊幼虫后 鱼随时可以摄食适口饵料 残食也就相应地
具体做法是 开口的头 投喂贝卵 或海胆卵 每 减少 ∀ 当鱼长到
天 次 每次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喂
均匀泼洒
生态系统 保证水质不致于变化太快 还可作为轮虫
的饵料 ∀ 通常在放苗前一天注入新水 每立方米水加
入浓的小球藻液 ∗ ! 金藻液 ∗ ! 浓缩海
洋酵母

3 2 放苗
点带石斑鱼受精卵在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条件下
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 号 ∀ 收稿日期 2 2 修回日期 2 2


快报
孵化时间
∞÷ ° ∞≥ ≥
放苗
3 1 放苗前的准备
育苗池消毒 通常将池底和池壁刷净
漂白粉消毒 冲洗 ∗ 遍至用硫代硫酸钠测试无余
氯即可 ∀
调节光照 要求光照时数 以上 中
午水面最大光照强度

¬∀一般育苗季节
的光照强度都高于此值 可在育苗池上方铺盖遮光网
调节光照强度 ∀
培育水 育苗初期 水深
∀接种一
些单细胞藻类 尽快地在育苗池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4-1729(2001)01-0062-04收稿日期:2000-11-03基金项目: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1101)作者简介:陈国华(1956-),男,江西南昌人,海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人工育苗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摄食的观察陈国华,张 本(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 要:在人工育苗条件下,测定了点带石斑鱼育苗池中饵料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同时解剖观察仔鱼的消化管,测定其食物组成,并根据食料基础和食物组成的测定数据,分析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对不同饵料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仔鱼于3d 龄开始摄食,摄食的第1d 只能选择小球藻和一些贝卵为食,对贝卵的选择性指数为0.3740,小球藻的选择性指数为0.0144;摄食的第2d ,开始摄食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开口的第5d 开始摄食桡足类幼体.点带石斑鱼仔鱼白天摄食,夜间不摄食,对食物的消化速度很快,仅1个多小时胃内的食物就可以完全排空.关键词:点带石斑鱼;仔鱼;食性中图分类号:S 965.334 文献标识码:A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俗称“青斑”,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便于活体运输和暂养的特点,是我国南方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养殖也很普遍.在鱼类的人工育苗中,及时地提供适口的开口饵料是育苗成功的基本保证,因而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国内外对海水鱼类仔鱼摄食的研究报道很多[1],但国内有关石斑鱼仔鱼摄食的研究仅见青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2~4].笔者于1999年11~12月在海南生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海南三亚市林旺镇)进行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的试验,并测定育苗池中饵料密度,解剖仔鱼消化管,分析点带石斑鱼对食物的选择性和摄食的周日变化,旨在为人工育苗中适时投喂适口饵料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与培育方法 实验材料购自我国台湾省.1999-11-30孵出的仔鱼,于12月1日运至三亚市林旺镇后,立即放在10m 2的水泥池中培育,放苗密度为6万尾·m -3,放苗时水深45cm ,以后每天增加水深5cm .育苗池中每m 2设置0.8只气石,微充气.仔鱼于12月3日上午开口摄食.放苗第2d 在池中接种小球藻等单胞藻,第3d 早上开始投喂轮虫、贝卵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等,第6d 开始增加投喂桡足类幼体及成体,同日停止投喂贝卵.1.2 实验内容及观察方法1.2.1 育苗池饵料基础的测定 每天9:00~10:00取样1次,测定育苗池内人工投喂的贝卵、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密度.第19卷第1期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19No .12001年3月NATURAL SCIENCE JOUR 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Mar .20011.2.2 仔鱼胃容物的测定 进行饵料基础测定的同时,取仔鱼10~20尾,解剖镜下取出消化管,用解剖针挑破鱼胃,在显微镜下观察、测定胃容物的组成,并分类计数.1.2.3 仔鱼对食物的选择性分析 根据对饵料基础和胃容物的测定结果,计算仔鱼对人工投喂的几种饵料的选择性指数.选择性指数E =(r i -p i )/(r i +p i ),式中:r i 为消化管内某种食物的个数占总食物个数的百分数,p i 为饵料基础中某种饵料的个数占总饵料个数的百分数[5].1.2.4 仔鱼摄食周日变化的测定 选一全天,白天按育苗要求控制光照强度,晚上不加光照,每隔1h 取样1次,观察、分析仔鱼在不同时间的摄食情况.另在一育苗池上方加设白炽灯光照明作对照,18:00开始加人工照明,该育苗池水面夜间的光照强度为150lx 左右.2 结果与分析2.1 饵料基础的测定 从投喂饵料开始,连续测定育苗池中主要饵料的密度,结果见表1.2.2 食性分析 12月3日仔鱼开口.从仔鱼开口开始,每天取样数次,现场解剖,在显微镜下观察胃容物的组成,结果见表2.表1 育苗池中饵料的种类和密度取样日期轮虫/(个·L -1)桡足类/(个·L -1)无节幼体幼体及成体贝卵/(106个·L -1)小球藻/(106个·L -1)1999-12-0315405020*******-12-041060150406031999-12-0512964002011331999-12-06158016524508651999-12-0727259577006031999-12-082310285194508101999-12-09146518071004551999-12-101580801040885表2 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间胃容物的组成取样日期轮虫/(个·尾-1)桡足类/(个·尾-1)无节幼体幼体及成体贝卵/(个·尾-1)小球藻/(个·尾-1)合计1999-12-030.000.000.003.6367.5071.131999-12-041.141.710.005.00157.14165.001999-12-052.333.560.002.22251.11259.221999-12-065.914.270.000.00263.64273.821999-12-074.434.710.290.00254.29263.711999-12-083.255.250.750.00215.00224.251999-12-093.505.502.500.00255.00266.501999-12-103.003.000.500.00205.00211.50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数.2.3 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间对食物的选择性 根据表1、表2的结果,计算在不同日龄的仔鱼对食物的选择性指数E =(r i -p i )/(r i +p i ),分析仔鱼在开口期间对食物的选择性,以了解各种饵料在不同时间对仔鱼的适口性.选择指数为0时,表示没有选择性;当指数介于0~1.0000之间时,表示有选择性;当指数介于0~-1.0000时,则说明仔鱼对这种食物不喜好,结果见表3.63第1期 陈国华等:人工育苗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摄食的观察表3 点带石斑鱼仔鱼在开口期间不同日期对食物的选择性指数取样日期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幼体及成体贝卵小球藻1999-12-03-1.0000-1.00000.37400.01441999-12-040.99951.0000-0.34520.00771999-12-050.99981.0000-0.3387-0.00711999-12-060.99981.0000-1.0000-0.01891999-12-070.99951.00000.9976-0.01821999-12-080.99961.00000.9986-0.02111999-12-090.99951.00000.9997-0.02201999-12-100.99971.00000.9990-0.0156从表3可看出,仔鱼在开口的第1d,摄食还比较困难,只能摄食小球藻和一些贝卵,其选择性指数也不高,对贝卵和小球藻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0.3740、0.0144.仔鱼开口的第2d,其活动能力增强,对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0.9995和1.0000,而对贝卵和小球藻的选择性指数则分别降为-0.3452和0.0077,表明此时仔鱼能很好地摄食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而对贝卵和小球藻并不喜好,因此,育苗池中应保持足够密度的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第3d以后,仔鱼对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保持较高的选择性.从开口的第5d开始,随着仔鱼活动能力的增强,能够摄食桡足类幼体及成体,并且一开始摄食就有很高的选择性.2.4 点带石斑鱼仔鱼摄食的周日变化 12月9~10日对夜间不加人工光照的育苗池中仔鱼的活动进行周日观察,并连续取样(每次取样10尾)解剖消化管观察其摄食情况,结果见表4.表4 点带石斑鱼仔鱼摄食的周日变化观察时间光照/lx水温/℃仔鱼的活动情况及消化管解剖结果6:00无光23.0不活动,随水翻滚,腹部小,消化管内无食物7:0075.223.5活动状态改变,并开始有摄食动作.但肠内无食物8:00340024.5摄食,平均每尾鱼有轮虫3个9:00520024.5摄食,平均每尾鱼有轮虫8个,桡足类无节幼体5.5个、幼体2.5个10:00~17:005060~1020024.5消化管饱满,平均每尾鱼有轮虫8.5个,桡足类无节幼体7个、幼体2.4个18:00356024.5平均每尾鱼有轮虫5个,桡足类无节幼体5个、幼体1个19:00<3024.5不活动,随水翻滚.平均每尾鱼有轮虫3个,桡足类无节幼体3个20:00<3024.5不活动,随水翻滚,腹部小,消化管内无食物21:00~5:00<3024.5~24.0不活动,随水翻滚,腹部小,消化管内基本无食物,仅有一尾鱼胃中看到1个轮虫残体由表4结果可见,点带石斑鱼仔鱼于8:00光照度比较强时才开始摄食,至18:00一直维持较高的摄食强度;到19:00光照强度降至30lx以下,仔鱼胃内食物减少,这时仔鱼已经停止摄食,晚上仔鱼不摄食.20:00仔鱼空胃,由此推测仔鱼的消化速度是很快的,仅1个多小时就可以将胃内的食物完全排空.夜间加人工光源的水面光照强度约150lx的育苗池中,仔鱼活动与不加光照的育苗池的仔鱼相同,于19:00开始随水翻滚,20:00消化管内基本无食物;第2d早上,开始摄食的时间也未见提前.64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3 小 结1)在育苗水温25~28℃的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在出膜的第4d 开始摄食,开口的第1d 只能摄食一些小球藻和贝卵,开口的第2d ,开始摄食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开口的第5d 可以摄食桡足类幼体.2)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一般在出膜的第4d ,卵黄囊最后消失是在出膜后的第6d ,表明仔鱼开口摄食后的头3d 是混合营养类型.3)点带石斑鱼仔鱼于8:00光照强度比较强时才开始摄食,到19:00仔鱼已经停止摄食.仔鱼的消化速度很快,仅1个多小时就可以将胃内的食物完全排空,因此,仔鱼开口期间育苗池中饵料一定要充足,白天短暂性缺少饵料都可能对仔鱼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4)点带石斑鱼仔鱼在开口期间,白天摄食、夜间停食的规律似乎与光照有关.但对夜间加人工光照的育苗池的观察表明,仔鱼自身的生命节律可能起着更主要的作用.(海南大学农学院水产系96级学生许永进、邱觉参加了部分工作)参考文献:[1]殷名称.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J ].水产学报,1995,19(4):335-342.[2]周婉霞,薄治礼,辛俭,等.人工培育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仔、稚、幼鱼的饵料系列[J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94,13(2):86-92.[3]王涵生.赤点石斑鱼早期仔鱼轮虫摄食量的研究[J ].水产学报,1996,20(4):365-369.[4]马荣和,李加儿,周宏团,等.赤点石斑鱼人工育苗初步研究[J ].海洋渔业,1987,9(4):158-160.[5]沈国英,施并章.海洋生态学[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96.Observation on the Feeding Habit during the Mouth -open Period of the Larvae of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under the Artificial Rearing ConditionsCHEN Guo -hua ,ZHANG Ben(Agricult ural Coll ege of Hainan Univers ity ,Haikou 570228,China )A bstract :Under the artificial rearing conditions ,the types and density of the food in the fry rearingtanks for E 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gestive tract of the larva was dissected for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n its food composition .A analysis was made on lar va E 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s selection for different food at its mouth -open period ,acc ording to the data fr om the measurement on its food base and food composition .The re -sult of the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larva Epine 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started to eat at 3days old ,on its first eating day it could only choose the chlorella and the eggs of some mussel for food .The index of the selectivity to the eggs of some mussels was 0.3740,and the index of selectivity to chlorella was 0.0144;on the second eating day ,it started to eat r otifer and the nauplius of copepod ;on the 5th da y of its mouth -open ,it started to eat juvenile of copepod .Larva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eat only during the day ,not at night .It digests the food very quickly .In general the diges -tive tract is emptied in an hour .Key words :Epine 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Schneider );larva ;feeding habit65第1期 陈国华等:人工育苗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摄食的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