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雍也第六
论语·第六章--雍也
论语:第六章—雍也
【原文】 6·1 子曰:“雍(1)也可使南面(2)。”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家境贫寒,却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之一,小孔子29岁。(2)南面:古代以面向南为尊,天子、诸侯和官员都是面向南而坐,这里指的是让雍也做官。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坐在面朝南的座位上(做官)。”
【评析】此章是孔子对其弟子雍也的夸赞,也是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原文】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子桑伯子:人名,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鲁人,胡氏以为疑即庄周所称子桑户者是也”,钱穆先生考证其为“与琴张为友者”,净空法师则说其为“秦大夫”,杨伯峻则提出说“此人已经无可考。有人以为就是庄子的子桑户,又有人以为就是秦穆公时的子桑(公孙枝),都未必可靠。既然称“伯子”,很大可能是卿大夫。仲弓说“以临其民”。也要是卿大夫才能临民。”不知何者为对,还待学者考证之。(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待己依礼严格要求。(4)行简: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对、处理。 (6)无乃……乎:表反问的疑问句式,恐怕……了么? (7)大:同“太”。
【译文】仲弓(为上节冉雍的字)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很可以(蛮不错的),推行政事简要而不繁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吗?如果马马虎虎,又用简单的方法办事,这恐怕太简单了吧?”孔子说:“冉雍,你说得很对啊!”
论语-雍也篇第六
三、【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
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 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错。(但)不幸 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听到有好学的人 啊。” 【赏析】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特高:“子吾有回,门人日 益亲,回之德行著名。”他认为颜回有高度的器识和深 沉的涵养,对自己要求严厉不苟,突出地表现在“不迁 怒,不贰过”这两点上。孔子认为读书必先明理,做事、 做学问之前,必先学会做人,做到这两点的人却是凤毛 麟角。难怪孔子对颜回的死去不得不深表痛惜。
十三、 【译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 “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 “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超小路, 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赏析】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 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 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 够帮助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 的需要。
四、【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柬。子曰:“与 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 济富。”
【注释】(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2) 冉子:冉有,在《论语》中孔子弟子被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 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 是指米了。(4)釜:古代容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古代容量名。一 庾等于二斗四升。(6)秉:古代容量名。一秉合十六斛,一斛合十斗。“五秉”即 八百斗(八十石)(7)周:周济,救济。
《论语》雍也篇第六: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篇第六:⼈之⽣也直,罔之⽣也幸⽽免。6.19 ⼦⽇:“⼈之⽣也直,罔之⽣也幸⽽免。”
孔⼦说:“⼈凭着正直⽣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也能⽣存,那是靠侥幸避免了祸害啊。”
【注释】罔:诬罔不直的⼈
【华杉笔记】
孔⼦说,⼈能够⽣存于世,并得以善终,那是因为他直。那欺罔之⼈,也能⽣存,还善终的,是幸免于祸⽽已。这句话说得挺重的,但朱熹版《四书章句集注》⾥只有⼀句程颐的注解:“⽣理本直。罔,不直也,⽽亦⽣者,幸⽽免尔。”⽣长的原理就是直,那罔⽽⽣的,就是侥幸了。
这个“直”怎么解,现在⼀般直接解着正直,这样解还不够准确,不够透彻,不够醍醐灌顶。刘正楠《论语正义》解得⽐较好:直者,诚也。诚者,内不以⾃欺,外不以欺⼈。这直和罔就对上了,因罔,就是欺罔、蒙蔽的意思。
为罔,就是欺罔、蒙蔽的意思。
直是诚,不⾃欺,也不欺⼈;罔是⾃欺欺⼈。
⽣理本直,就是⽣理本诚,诚,是天地万物⽣长的原理。这就和儒家的理论对上了。《中庸》说,天地以⾄诚⽣物,不诚⽆物。⼈能够诚,则⼀⾔⼀⾏皆有忠信,天会助他,⼈也助他,他得以⽣长。⼈若不诚,以欺罔⽽⾏,专务⾃欺欺⼈,所谓“⾃作孽,不可活”,没有⼈祸,也有天殃,如果他居然还没事,那是侥幸。
这个,往周围看看,再照镜⼦把⾃⼰看看。
往上看,历朝历代例⼦太多了,早死⼏年,是杰出的国家领导⼈,风光⼤葬。晚死⼏年,就是国贼、叛徒、腐败分⼦。这就是“幸⽽免”的有效期过了。往周围看,⼀⾔⼀⾏,都可能给你招祸。那被打的⼥司机,她⼀直就那么开车,⼀直都“幸⽽免”。结果被打了,这还是很⼤的幸运,因为毕竟没出车祸。
论语第6章
论语第6章
以下是《论语》第六章的原文及解释:
第六章:《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南面:即脸朝南,古代坐北朝南,面向南方的位置为尊位。子曰:“可也,简。敬而行之,以临其民,不亦易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治理政事。” 孔子认为:冉雍平
素做人不浮躁,比较庄重,办事不繁琐,很简易。冉雍虽然才能平平,但若以这些优点去做官治理政事已不简单了;而冉雍若被推举出来治理国家政事了,他还能朴素、简易地行事,让老百姓在他治理下很容易管理。孔子认为:冉雍说得对。
第六章:《述而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道:指政治主张和理想。德:指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仁:指仁爱、仁义。游于艺:指具有才艺的实践活动,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译文】:孔子说:“立志于道,坚守道德,依据仁义,娴熟技艺。” 孔子自述了他
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章里孔子自述了他一生的经历,自述了一个人从小到老的成长过程。孔子所列的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人生在不同年龄段上的生活写实。通过这一段表述可以看出孔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生活情况。
第六章:《学而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弟子:古时对年轻人的称呼。入:古代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时,儿子随父亲住在内室,外出应酬则和父亲分道扬镳。入是指处在内室侍奉父母而言。
出:与“入”相对而言,谓外出也。“则”字有两解:一是作名词解,为准则、法则之意;
国学宝典《论语》:雍也第六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雍也第六原文翻译
雍也第六【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论语·雍也第六
《论语》论语·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
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论语雍也篇第六拼音标注
论语雍也篇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错误!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错误!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错误!,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错误!.子曰:“与之错误!.”请益.曰:“与之错误!.”冉子与之粟五错误!.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错误!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错误!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错误!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错误!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错误!为错误!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错误!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错误!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错误!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错误!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错误!画.”
子谓子夏曰:“错误!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错误!得人焉耳乎”曰:“有错误!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错误!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错误!之错误!,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论语》雍也篇第六
6.25子曰:‚觚⑴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是觚 吗!这是觚吗!”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 ‘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道:“仁义的人,纵然告诉他 说:‘井下有仁人啊’,他会跟随井下的仁人跳 下去救人吗?” 孔子说:为什么要那样呢?君子可以去救人, 不可以连自己都陷下去;可以被表面合乎情理的 事所欺骗,不可以被无缘无故地蒙蔽。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 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 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 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 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 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 了,再也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 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 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 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到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 道:“他简单得好。”仲弓道:“若存心 严肃认真,而以简单行之,[抓大体,不 烦琐,]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若存 心简单,又以简单行之,不是太简单了 吗?”孔子道:“你这番话正确。”
【译文】子贡道:“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 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 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 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甚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 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 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 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雍也第六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
雍也第六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
雍也第六
凡二十八章。篇内第十四章以前,大意与前篇同。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言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子桑伯子,鲁人,胡氏以为疑即庄周所称子桑户者是也。仲弓以夫子许己南面,故问伯子如何。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简者,不烦之谓。
①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大,音泰。言自处以敬,则中有主而自治严,如是而行简以临民,则事不烦而民不扰,所以为可。若先自处以简,则中无主而自治疏矣,而所行又简,岂不失之太简,而无法度之可守乎?家语记伯子不衣冠而处,夫子讥其欲同人道于牛马。然则伯子盖太简者,而仲弓疑夫子之过许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盖未喻夫子可字之意,而其所言之理,有默契焉者,故夫子然之。程子曰“子桑伯子之简,虽可取而未尽善,故夫子云可也。仲弓因言内主于敬而简,则为要直;内存乎简而简,则为疏略,可谓得其旨矣。”又曰:“居敬则心中无物,故所行自简;居简则先有心于简,而多一简字矣,故曰太简。”
①“谓”字,据文义及各本补。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好,去声。亡,与无同。迁,移也。贰,复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复于后。颜子克己之功至于如此,可谓真好学矣。短命者,颜子三十二而卒也。既云今也则亡,又言未闻好学者,盖深惜之,又以见真好学者之难得也。程子曰:“颜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迁。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不贰过也。”又曰:“喜怒在事,则理之当喜怒者也,不在血气则不迁。若舜之诛四凶也,可怒在彼,己何与焉。如鉴之照物,妍媸在彼,随物应之而已,何迁之有?”又曰:
06《论语》第六篇雍也
《论语》
雍也篇第六
共三十章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注释】
①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6.2 仲弓①问子桑伯子②。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人如何?孔子说:“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仲弓说:“内心严肃,办事简要,这样来治理人民,是可以的。内心随便,办事简单,这不太简单了么?”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注释】
①仲弓,是冉雍的字。冉雍,华夏族,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
②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听见谁是好学的了。”
6.4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yì)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译文】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公西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小米。孔子说:“给六斗四升。”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雍也篇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雍也篇第六
雍也篇第六
雍也篇第六(共三十章)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今译】孔子说:“冉雍呀,可以让他做治理一国。”
【注释】南面:即脸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汉代刘向《说苑,修文篇》:“当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也。故言雍可使南面。南面者,天子也。”
【评点】孔子肯定冉雍有君王之才。孔子的理想是贤人政治,在他看来,君王,诸候应有德者为之,谁有德行,谁可居君王之位。孔子认为冉雍可以做君王、诸候,言下之意是当时君王、诸候大都失德,不称其德。由此可见,孔子并不主张君权神授,父死子承,君主地位不可移易的。主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乃是汉儒董仲舒等改造儒学的产物。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今译】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的情况。孔子说:“为人还可以,办事简要。”仲弓说:“立身庄重而处事简约,以此来管理他的民众,不也可以吗?立身简约而处事简约,不是太简约了吗?”孔子说:“冉雍,你的话是对的。”
【注释】仲弓:就是冉雍。子桑伯子:人名,身世情况不详。简:简单,简约。居:平时的做人,为人,居心。临:面临,这里含有治理的意思。无乃:不是,难道不是。大:同“太”。
【评点】本章仲弓与夫子的回答,可证明第一章“雍也,可使南面”中夫子对冉雍的评价。
冉雍的话十分中肯,合于中道。冉雍认为做官居敬而行简,不能居简而行简。如果居简而行简,在上者不为百姓办事,百姓的苦难便不能摆脱。在上者如果“居不敬”,奢侈腐化,百姓就无法活下去。儒家对为政者的要求是“居敬而行简”。因为简约只是手段,不是根
论语新解雍也篇第六
论语新解雍也篇第六
(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筒。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南面:人君听政之位。言冉雍之才德,可使任诸侯也。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桑伯子,鲁人,疑即《庄子》书中之子桑户,与琴张为友者。仲弓之问,问伯子亦可使南面否,非泛问其为人。仲弓问以下,或别为一章,今不从。
可也,简:简,不烦义。子桑伯子能简,故曰可,亦指可使南面。可者,仅可而未尽之义。
居敬而行简:上不烦则民不扰,如汉初除秦苛法,与民休息,遂至平安,故治道贵简。然须居心敬,始有一段精神贯舏。
居简而行筒:其行简,其心亦简,则有苛且率略之弊,如庄子之言治道即是。
本篇自十四章以前,亦多讨论人物贤否得失,与上篇相同。
十五章以下,多泛论人生。
白话试译
先生说:雍呀!可使他南面当一国君之位。仲弓问道:子桑伯子如何呢?先生说:可呀!他能简。仲弓说:若居心敬而行事简,由那样的人来临居民上,岂不好吗!若居心简而行事简,下就太简了吗?先生说:雍说得对。
(二)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迁怒:如怒于甲,迁及乙。怒在食,迁及衣。
贰过:贰,复义。偶犯有过,后不复犯,是不贰过。一说《易传》称颜子有过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是只在念虑间有过,心即觉察,立加止绝,不复见之行事:今按:此似深一层末之,就本章言,怒与
过皆已见在外,应从前解为允。
又说:不贰过,非谓今日有过,后不更犯。明日又有过,后复不犯。当知见一不善,一番改时,即猛进一番,此类之过即永绝。故不迁怒如镜悬水止,不贰过如冰消冻释,养心至此,始见工夫,此说不贰过,亦似深一层说之,而较前第一二解为胜。读《论语》,于通解本文后,仍贵能博参众说,多方体究,斯能智慧日进,道义日开矣。
论语-第六章
第六章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解读】孔子高度赞扬了颜回的学习和为人。这里的关键是对“仁”的理解与践行,“仁”是孔子全部思想和学问的核心,它构成了整个儒家文化的大背景。孔子讲“君子不器”,告诉弟子要做一个全人,不可以拘泥,其做全人的重要方面就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与“仁”密切相关,因为“仁”又是多种美德的总和,因此其本身又是很活跃的元素,但另一方面孔子有主张不违仁,实际上是说不要违背人性向善的规律。但人性之中善与恶总是并存的,若要“仁”常在,就需克服内心里不仁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理想之高,而又对“仁”的把握理解之难。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道:“仲由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仲由办事果断,对于从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子贡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回答说:“子贡言辞通达,对于从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冉求能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我们可以把这一章看作是用人单位来向孔子招聘从政人才的对话。作为用人的一方询问的是这三位学生能不能胜任从政的工作,而作为老师的孔子给出的答复,则是实事求是的。孔子极力给出的答案都是学生身上的长处,或者说是特色或者是突出的才华。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子路性格刚毅,办事果断,而子贡这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赞扬自贡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可见其言语的才华畅达。而冉求掌握了多种的技能,当然可以胜任他们擅长的从政工作的不同方面的需要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孔子个性化的教育结果,而从政只要用其所长,就一定会有成就。孔子介绍弟子的长处,也在告诫选人者要用其所长。不象今日推荐就业,常谈哪一个名校毕业、哪一个高人的学生、多高的学历,却很少问及所选的人的本事如何。
雍也第六原文及感悟
雍也第六原文及感悟
雍也第六原文:
雍也曰:“君子之道,可坦也。”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曰:“何伤乎?亦何罪乎?”曰:“莫非其已然乎?无装于其外。何以观其内?”曰:“何哉?何哉?”曰:“凡美好之物,斯皆有差。”曰:“人之不同,其如何?”曰:“心之愚者,不见己之愚;心之疾者,不见己之疾。”曰:“唯聪者、觉者、慎于举者,为之不可得。”曰:“唯圣人为之不可得,以有为之不可得也。”
感悟:
《雍也第六》是《论语》中的一篇经典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君子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篇文章给人以启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君子道德的内涵,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文章一开始,雍也说:“君子之道,可坦也。”这句话表明了君子的道德应该是坦荡的,不做伪装,不虚伪。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他的道德应该是真实、真诚的,不需要在外表上做出过多的修饰。
然后,雍也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和小人的难养之处。女子和小人都是容易
受到外界影响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他人的引导,导致近了会不满足,远了又会怨恨。
接下来,雍也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话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和魅力。女子的美貌是一种艺术,她们能够通过巧笑和美目来吸引人的注意。然而,雍也接着问道:“何伤乎?亦何罪乎?”他的意思是,女子的美貌有何过错?为何要被视为一种罪过?
雍也继续说:“莫非其已然乎?无装于其外。何以观其内?”他的意思是,女子的美貌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外在的装饰来衬托。只有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内心,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3 •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 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注释】 迁怒: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迁,转移。 贰:二,再次,重复。 亡:同“无”。 • 【大意】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里哪个好学?”孔子 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迁怒于别 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 没有这样的人了,再没有听说过有谁好学了。”
• 6.2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 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简:简单,约简,不繁琐。 居:平素做人,为人。 临:面对,面临,这里有治理的意思。 无乃:用于反问,岂不是。 大:同“太”。 【大意】 仲弓问到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说:“他做事简 要,是不错的。”仲弓说:“若有心严肃认真, 办事简约,这样来对待人民,不也是可以的吗? 若存心粗率简易,又办事简约,岂不是太简了 吗?”孔子说:“你这话说得对。”
• 6.30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博施:广泛施与恩惠。 济:救济,救助。 病:有所不足。 譬:打比方。这里指拿自己打比方,推己及人。 【大意】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民众施与恩惠, 救济百姓的生活,这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人 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 尧、舜做到这样尚且不容易呢!作为仁人,自己 想立身,也要使别人立身,自己想通达,也要使 别人通达。能拿自己打比方,推己及人,可以说 是做到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 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 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 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 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 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 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句是从“欲”的角度 来讲,后句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两个不可 分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 则。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 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
• 6.18 •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注释】 质:质地,内在的含义、本质。 文:文采,华丽的装饰,外在的形式、礼仪。 史:本指掌管礼仪、文书的史官。这里比喻像史 一样铺陈浮夸,并无诚意,缺少实质感情内容。 • 【大意】 孔子说:“内含的质朴多于外在形式的文采,就 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多于内含的质朴,就会 显得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才 能成为君子。”
• (二)材料解读
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 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 备曹操失败后自己好有个出路。 后来,曹操经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 里缴获了这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 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 谁 在绝望时都会找出路。当时,连我也没有信心,何 况他们?所以,不要去追问了。” 智慧小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始能宽容。站 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心量自然而然就会放大。
二、交流讨论:
13
• (一)、经典语录 • 学而不厌是立己立人。 • 诲人不倦是达己达人。 •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 孟子梁惠王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
• (二)材料解读 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 停。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 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 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 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的追问: “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的说:“我听闻古之 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 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不去想想别人啊!” 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智慧小语:在这个故事里,晏子劝齐景公应该慈悲为怀,自 己穿暖了要想想天下的百姓是否都穿暖了,如此“推己及人” 地为别人着想,就接近仁了。
•
论语 雍也
1
教学目标:
• 1、学习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做法,理解、 运用文中关于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 2、理解新时期“推己及人”的重要意义。 • 3、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进一步培 养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一、解读文本
• 1:学生齐读选段(材料2、3、11、18、 20、23、30)
• 2:疏通选段句意
• 6.11 •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 【注释】 箪(dān):古代盛饭的竹制器具,圆形。 • 【大意】 孔子说:“颜回有好品德呀!一箪饭,一 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受不了 这种困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原来的 快乐。颜回有多么好的品质啊!”
•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 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 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 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 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 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 6.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 【注释】 好(hào):喜爱。 乐:心里极喜欢而陶醉于其中。 • 【大意】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懂得它的 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嗜好 它的人。
你做得怎样?
19
• (四)问题思考:新时期“推己及人”有 何重要意义?该如何做起? • 在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展望 实现“民族振兴”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 《论语》中学习生活的智慧,始终牢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推己及人,多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正是实现和 谐社会的润滑剂。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 ,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 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
• 6.23 •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注释】“知”,同“智”;乐,yào喜爱的意 思。 • 智者乐水:水流动而不板滞,与智者相似。 • 仁者乐山:山巍巍屹立,厚重不迁,与仁者相似 。 • 【大意】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 有智慧的人好动进取,有仁德的人沉静寡欲。有 智慧的人成功常乐,有仁德的人恬淡长寿。”
• (三)自我反思
1、记者暗访上海大超市“毒馒头”地下 生产作坊的工人,该工人“信誓旦旦 ”地说:“我是绝对不吃馒头的。” 还有,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 瘦肉精……请问这些生产者们,他们和 他们的父母子女们,吃这些东西吗? “己所不欲”,为何要“施于人”?
2、当今社会仍有不文明的行为举止,如 随地吐痰,乱丢纸屑,公开场合大声 喧哗,买东西不排队,开车闯红灯…… 更有甚者,任凭落水大学生在水中挣 扎,不给钱不打捞;任凭小悦悦生命 垂危,过往行人只顾加快冷漠的脚步 ……于是,“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太太 ”这种最基本最简单的道德规范却成 了全民大讨论的话题。
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由近及远,推己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