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高考志愿选择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志愿选择策略

目录

一、摘要 (2)

二、问题重述 (3)

三、模型假设 (3)

四、符号说明 (4)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5-9

六、模型推广 (10)

七、模型评价 (10)

八、参考文献 (11)

摘要

本文主要解决的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下如何进行高考志愿选择的问题。高考志愿选择的优劣有时对考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考生高考志愿选择问题。

首先我们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做出影响高考志愿诸因素的层次结构图,然后做出各层的判断矩阵,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算出权向量,最后得到决策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从而解决了高考志愿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高考志愿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权重

一、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许多考生面临估分后填写志愿的决策过程。这个决策关系重大,如果抉择不当很可能就会错过自己心仪的高校。在考生决策的过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下表,假设每个考生可填写四个志愿。现有北京甲、上海乙、成都丙、重庆丁四所大学。考生通过网上信息初步考虑因素重要性主观数据如下表,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经过建模计算,帮考生考虑到各种决策因素使之能轻松应对这一重大决策。

表(1)

相关权数北京甲上海乙成都丙重庆丁

校誉名校自豪感0.220.750.70.650.6录取风险0.1980.70.60.40.3年奖学金0.0240.60.80.30.7就业前景0.1330.80.70.850.5

生活环境离家近0.0610.20.410.8生活费用0.0640.70.30.90.8气候环境0.0320.50.60.80.6

学习环境

专业兴趣0.1320.40.30.60.8

师资水平0.0340.70.90.70.65可持续发展

硕士点0.0640.90.80.750.8

博士点0.030.750.70.60.5

二、模型的假设

1、考生除考虑表中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忽略不计。

2、考生通过网络获取各高校的信息是全面和权威的。

3、考生根据各高校的信息做出的主观数据可以真实的反映考生的意愿。

三、符号说明

A 学校选择

1B 校誉 2

B 生活环境

3B 学习环境 4B 可持续发展

11C 名校自豪感 12C 录取风险 13C 年奖学金 14C 就业前景 21C 离家近 22C 生活费用 23C 气候环境 31C 专业兴趣 32C 师资水平 41C 硕士点 42C 博士点 1D 北京甲

D上海乙

2

D成都丙

3

D重庆丁

4

CI一致性指标

CR一致性比率

RI随机一致性指标

最大特征值

max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一)、构造考生高考志愿决策诸多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Array

(二)、判断矩阵的尺度

(三)、构造两两因素成对判断矩阵

由于矩阵是互反的故只列出上三角同时将其权向量附在其后w

k

(k=1-17)权向量的计算见(四)

4

W9

(四)、权向量求法和一致性检验

W 11 15

判断矩阵较多,这里试举一例

上面的判断矩阵利用matlab求出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A=[1 1 9 5;1 1 7 1;1/9 1/7 1 1/5;1/5 1 5 1];

>> [a,b]=eig(A);

maxeignvalue=max(max(b))

index=find(b==max(max(b)));

eigenvector=a(:,index)

maxeignvalue = %求最大特征根

4.2481

eigenvector = %求特征向量

0.8123

0.4916

0.0683

0.3065

A=[0.8123;0.4916;0.0683;0.3065]; %定义特征向量

a= A./repmat((sum(A)),size(A,1),1) %对特征向量归一化得到权向量

a =

0.4839

0.2928

0.0407

0.1826

所以一致性指标

CI =

max 1

n n λ--=

4.24814

41

--=0.0827

查表得

4,0.9n RI ==

易得

0.0827

0.09190.10.9

CI CR RI =

==< 所以构造的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

(五)、层次总排序

总排序是指每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目标层的相对权重。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

很显然,B 对A 的权重就是总排序,设为P1。则C 层的11个元素相对B 层的单排序分别就是(二)中的权向量W 2-W 5,记W 1=(W1,W2,W3,W4),所以C 层的总排序P2= W 1 *P1 。同样的计算方法,求出D 层对A 的总排序P3。

B 层对A 层总排序P1

由B 层计算得C 层对A 层排序P2

C11 C12 C13 C14 C21 C22 C23 C31 C32 C41 C42

0.27820.16840.02340.1050.07270.07270.01460.14530.02080.0790.015

由C层计算得D层A层排序P3

所以根据考生考虑的因素,四所高校的排序为北京甲、成都丙、上海乙、重庆丁综上所述所以考生应该选择北京甲

五、模型的推广

本文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具有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高考志愿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所以此模型应用非常广泛,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因此根据具体问题利用模型中的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具体的应用有收入分配、电力水力的分流管理、职业规划、企业规划等等。

六、模型的评价

本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1)、假设的合理性,使模型得到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