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域文化研究2

合集下载

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

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0年8月

第32卷第4期

安康学院学报Aug.2020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Vol.32No.4

DOI:10.16858/j.issn,1674-0092.2020.04.014

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

李秀萍

(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地理的相对封闭性、历史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陕北民俗文化兼具地方性、古老性、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异常鲜明,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祈雨祭祀等物质和精神民俗方面,也体现在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社会民俗方面。然而,由于对外传播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传播意识不强、宣介语境单一等原因,陕北民俗文化长期囿于陕北,走不出国门,有悖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传播学理论提出的5W 传播模式为拓宽陕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传播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20)04-0060-06

所谓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赖以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叫陕北民俗文化是陕北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构建并传承下来的有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等方方面面的习俗和文化,其地域特色异常鲜明,内涵和外延也十分广泛。

文献研究表明,针对陕北民俗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10余年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陕北民俗文化开展了深入研究:如郭冰庐系统研究了陕北窑洞文化叫吕静详尽论述了陕北炕头石狮文化叫李东风对比研究了陕北剪纸文化和陕北汉画像石文化叫尚进、张娜分析了陕北民歌与陕北说书之间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借鉴的关系叫张晓慧考察了陕北腰鼓与陕北秧歌发展与演变的内在关系问;张统宣阐释了新时期陕北说书的发展和社会功能叫秦燕、刘慧讨论了社会变迁中的陕北庙会文化叫王沛、田玲等研究了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4迥。这些研究涉及陕北民俗文化的诸多层面,对于深入了解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轨迹以及陕北民俗文化英译方法与技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研究鲜有涉及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及路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在概述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成因的基础上,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积极探索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助推陕北民俗文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文化之中。

陕北炕头石狮子与乡土文化的艺术探索

陕北炕头石狮子与乡土文化的艺术探索

2023年第7期

- 77 -

非遗大视野Wide Field of Vision

炕头石狮子,又称拴娃娃狮子,是陕北地区石狮子文化艺术中的瑰宝。陕北炕头石狮子在陕北人的心目中是神兽,是图腾,是让人们心身安康的精神符号,具有独特的美学属性,彰显着地域特征和美学意象,早已融入千家万户百姓的心里。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九曲黄河从这里流过,这里不仅诞生了“黄帝”,还是华夏文化发源地之一。传统意义上的陕北是指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面积占据整个陕西省版图的三分之一多。地理地貌为山地多平地少,沟壑纵横,居住以土窑洞、接口窑洞、里窑外房为主,用的大多是土炕,冬暖夏凉。

近年随着陕北经济的迅速发展,土炕逐渐被“席梦思”和板床取代,研究陕北文化的热潮也随之而来。其中民间石刻炕头石狮子成为时下研究陕北文化艺术的重要选择对象。陕北炕头石狮子主要流行在绥德、米脂、子洲、佳县、清涧、横山、神木、府谷等广大县乡的农村地区,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绥德的炕头石狮子。绥德石狮子是绥德的重要产业,发展石狮子雕刻是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炕头石狮子,也叫拴娃石或看娃狮子,是陕北小孩子的守护神。因昔日的陕北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环境恶劣,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下生存,人们把生命和精神寄托给了神灵,也托付给了石狮子。一尊尊石狮子佑护了爷爷的爷爷,又佑护孙子的孙子,佑护了一代又一代,成为整个家族的保护神。

从陕北保留的石狮子艺术与陕北乡音就能看到和听到其文化渊源。陕北有很多方言和民间艺术都保留着最为原始的印迹,笔者想这与大山封闭有关。炕头石狮子的个头一般都在二十厘米左右,八九斤重,小的也有几厘米,一般放置在炕头的高处,或者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当长命锁用,寓意消灾灭鬼,不被侵害。如果孩子比较淘气,爱哭爱闹,就在脖子上锁上刻有狮子模样的“锁子”,也叫“保锁”。保锁的另外含义就由同村或外村外姓的人来赋予,有的把孩子的姓名当中的一个字带上保锁人的姓,每当过生日时保锁者邀请保锁人来过生日。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在腰间系上绳子,拴在石狮子的身上,保证孩子就在炕栏以内活动,也是为防止孩子坠落炕下。石狮子比较重,一般让小孩拉不动即可。这个现象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流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

陕北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

陕北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

往复的语音感觉突出形象夸张印象 , 给人以可观可感 子、 糜子 、 小麦 、 荞麦 、 玉米等为主。从现在人们所流
的立体 形 象和音 乐 美 。如 “ 清水 水 玻 璃 隔 着 窗子 照 , 传 的 民谣 中可 知 , 如“ 荞麦 三棱麦子尖 , 十 里 乡俗 不
满 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 , “ 水” 相叠 , 写 出镜子明亮 , 般” , “ 阳洼糜 子背洼谷” , “ 麦黄种糜 , 糜黄种 麦” 又如水 般 清 澈 透 明 , “口” 相叠 , 写 出 口小 牙 密 且 整 等 。 中原 农耕 文化 由于生 产力 发达 , 有 稳定 的定 居 生 齐, 给 人 的印象 不是 抽象 概念 而是 可观 可感 的立体形 活 、 可靠 的食 物来 源 , 所 以在 生 活 上 也 养 成 了 精雕 细
和陕北民歌的关系谈起。
8 2
效果 。陕北民歌重叠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生动化 , 即让
普 通话 附带 上小 巧 可爱 、 亲切 可人 、 惬 意可 心等 意 味 , 元化 的风 俗特 色 。
是一种 爱 昵 的使 用 法 。 ” _ 2 陕北 方 言 的重 叠 可 借 回环
由于地 理 环 境 的关 系 , 陕北 农 作 物 以种 高 粱 、 黍
方 言是 语 言的地 域变 体 , 也 是 民俗文 化 的组成 部


陕北 方言与 陕北 民歌

陕北现代生土建筑风貌与地域文化

陕北现代生土建筑风貌与地域文化

陕北现代生土建筑风貌与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从陕北地区独特的地貌环境和资源禀赋特色入手,深入分析

陕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表现形式,通过总结陕北建筑风貌的总体特征,提

出具有陕北特色建筑风貌的构建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地域文化;建筑风貌;构建策略。

陕北地区处于黄土高原腹地,总面积89327平方公里,北部与毛乌素沙漠相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600~1900米之间。陕北地区北与毛乌素沙

漠相接,南与关中平原相连,形成由北到南的风沙、黄土沟壑、黄土塬等多类型

地貌区域。在特殊地貌环境的影响下,陕北地区呈现出特殊的资源禀赋特色。陕

北地区形成于第四纪,200万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连续而深厚的原生黄土是黄土高

原最大的自然特征,是世界上发育最好、分布最广的黄土区域。陕北黄土地区河

流众多,水网密集,形成了典型的树枝状水系结构。陕北地区地貌形态主体为黄

土丘陵沟壑区,其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和各类沟壑,北部为风沙丘

陵区,沙、土、林所形成的横向三区带状渐变的生态空间特征鲜明,依托河流大

小而形成的主、次、支河谷生态网络体系分明。在黄土高原连续而深厚的原生黄

土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下矿物资源,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在我

国能源开采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陕北地域文化分析

陕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陕北神木高家堡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是探寻中华文

明起源的窗口。陕北黄陵有天下第一陵之称的华夏先祖轩辕黄帝陵,从春秋时期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陕北秧歌是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

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自古以来,陕北秧歌就是陕北地区的一种

独特文化传统,它以其独特的歌舞形式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颗

璀璨明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

战和困难。本文将围绕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进行探讨,以期唤起人们对这一传统文化的重

视和保护。

陕北秧歌的传统传承正面临着断裂和衰落的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社会

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陕北秧歌也遭遇了与时代的

脱节问题。一些传统秧歌表演艺人年龄偏大,缺乏后继传人,传统技艺难以延续。一些年

轻人对秧歌缺乏认同感,传统的秧歌表演在现代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不高,这也给传统

秧歌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阻碍。

陕北秧歌的保护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正是因为陕北秧歌的独特性,它承载了陕北地区

的文化传统,所以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化生活,人们对

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普遍较低,这也给陕北秧歌的保护带来了许多困难。在一

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也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经费支持,

这也使得陕北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举步维艰。

尽管陕北秧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一些传统文化项目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在陕北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也开始重视陕北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加大对秧歌表演团体的

陕北的民俗

陕北的民俗

陕北的民俗

陕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间文化颇具特色,下面为

大家介绍一些陕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一、陕北婚俗

陕北地区的婚俗多半是“三迎一送”,即迎亲、迎娘、迎妇和送亲,俗称“三迎一送”。婚礼上还有很多传统的礼仪和习俗,如“红

头绳”、“拜堂”、“抬花轿”等等。此外,婚礼上的“随礼”也是

很重要的一环节,通常以一对红包为宜。

二、陕北祭祀

陕北地区的重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到祖先陵墓前祭祀,敬献鲜花、食物、

酒等,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三、陕北民歌

陕北地区的民歌多以“陕北调”为主,经典的陕北民歌有《兰花花》、《阳关三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些民歌表达了人

们对生活、爱情、亲情的感悟和态度,被认为是陕北地区的文化瑰宝。

四、陕北民间艺术

陕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五花八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皮影戏、秧歌、大鼓、弹戏等等。这些艺术形式既是人们娱乐的方式,同

时也承载着陕北的历史、文化与精神。

以上就是陕北地区的一些民俗文化,这些文化传承至今,成为了

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陕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至近现代,陕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陕北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还用厚厚的黄土哺育了中国革命。陕北地区所拥有的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陕北民俗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全面发现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其民俗文化资源势在必行。

一、民俗文化遗失严重

当今世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也不断推进现代化步伐,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文化生存环境受到冲击

千百年来,陕北人民在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土风情。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一些作为传统民俗文化载体的独特陕北地方语言、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而网络、电视、电脑的普及,使陕北民间故事、陕北民歌等的听众已越来越少,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不再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宣泄爱与恨的感情寄托,这些都减少了民俗文化的实践机会,削减了其传承的氛围,妨碍了其技艺得保持与提高。另一方面,机械化、高科技取代了诸多效率低下的手工业操作,陕北民间手工艺也存在着艺人“老年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发展“迟钝化”的困境。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陕北民俗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16

第2卷第13期

传媒热点近年来,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引领下,我国的社区教育得到极大关注,社区教育发展异常迅速,许多地区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合本地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社区教育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但许多地区,在借鉴外来经验上下足了力气,这样虽然在起步阶段进步较快,但缺少创新,没有特色,发展后劲不足,致使本地社区教育深度发展遇到瓶颈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问题?笔者认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只有结合本地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才能创造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教育类型,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才能推动本地社区教育深度发展。本文笔者试图以陕西省为例,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引入特色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陕西地域文化概况陕西被称为三秦,顾名思义由三个地理单元组成,由北向南分别为陕北地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据史书记载这三个地理单元为元朝时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将三个气候、民俗、地理等条件迥然不同的区域糅合在一起,建立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后这一行政区域划分基本延续下来,直至今日。因此,陕西三地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一)陕北地域文化

陕北顾名思义是指陕西北部的区域,它是相对于关中、陕南而得名的。陕北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地带,其东隔黄河与晋西黄土高原相望,西以子午岭与陇东黄土高原分界,南以北山山系与关中相隔,北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地域文化第一个显著特点是边塞文化。陕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历史时期戎狄、匈奴等少数民族都曾在此地繁衍生息,许多中原王朝为了维护王朝安全,纷纷在陕北派军驻守,移民实边,并修筑了长城。因此,时至今日,陕北依然保持着边塞文化的某些因子。在陕北榆林北部不但有秦汉长城的遗址,也有明长城的遗址。在靖边县,有匈奴大夏国主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遗址。在精神层面,陕北体现边塞文化的最具代表者当属安塞腰鼓。安塞位于延安市北部,历史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素有“上郡咽喉” “北门锁钥”之称,中原王朝曾长期在此驻军。而军鼓在边防中与兵器同样重要。安塞地区的人民由击鼓,逐

陕北文化

陕北文化

油糕
油糕:油糕又叫炸糕、年糕、枣糕,是陕甘 宁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 陇东油糕用小米面(谷面)筛入开水锅, 边加边搅拌,至熟透呈硬糊状即可,以此作 面皮包红糖做成馅饼下油锅一炸即可。形似 天津名吃“耳朵眼炸糕”,而色泽呈黝红色, 味道比之更佳,入口表皮脆,肉酥软,馅儿 香甜,让人百吃不厌。
陕北民歌歌手刘爱国
Biblioteka Baidu
民歌之——走西口
走路你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拉活解忧愁。 住店你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里贼娃子多, 操心把你偷。 睡觉你睡中间 不要睡两边。 操心那挖墙贼, 挖到你跟前。 喝水你喝长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里蛇摆尾, 操心喝坏你。 吃烟你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对火。 梢林里绿林响马, 操心那蒙汗药
陕北说书之——历史溯源
说书"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代。秦汉时, 在宫廷已有了管理说书 历史考究 的"稗官",这是皇帝专门设立用来搜集民间"街谈巷语"、"里巷风俗"官职。 另外有以滑稽取乐职业艺人叫"俳优侏儒"。1957年四川成都市郊的一座 " " 1957 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汉代说书佣,它袒露上身,左臂掖鼓,右手握锤欲击, 张口垂目,神态自若正在说讲有趣的故事。说明在两千多年前扬州说书 就很盛行。至宋代通俗说唱统称"淘真",大抵说宋时,盖汴京遗俗。清 代说书形式较为普遍,清同治、光绪年间,曼殊、震钧《天咫偶闻》卷 载: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初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 《榆林府志》中对于说书亦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这里便 有……刘弟说传奇颇靡靡可听……韶音飞畅,殊有风情。不即江南之柳 敬亭乎。"再次说明了在二百年前,陕北说书艺术发展已达到较高艺术水 平。

陕西地理环境对其地域文化的影响研究

陕西地理环境对其地域文化的影响研究

方 面是 少数 民族 的优 秀文 化 融人 到 汉族 的文 化之 中 , 如
魏晋 南北朝 时期融合 了鲜 卑人 、 匈奴 人 的文 化 , 五代 至宋融
合 了契丹 、 真 、 夏等 民族 文 化 , 女 西 陕北 文化 受蒙 古族 文化 的影 响也较 大。陕北 对犬 的禁 忌 就蕴 涵着农业 文化 与游牧 文化整 合与 冲突 。陕北方 言词 汇 明显地 留下异 族接触 的痕
多 年 , 以民间剪纸 抓髻 娃娃 、 他 出土 文物 和古史 传统三者 印
证 ,破 译 出了 2 0多个 出土文 物的原始 文化符号 。安 塞民间
剪 纸家 高如 兰所剪 《 髻娃 娃 》 她 把 女孩 头上 的 两个抓髻 抓 ,
剪成 两个鸡 , 鸡 的欢 跃 、 用 飞腾 来表示 少女 的成熟 。少女一
合 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 化的独特 的文化个性 。
陕北 文化兼 收并 蓄特 点的重 要原 因 。陕北 民歌就是 广泛汲
1陕北文化是古老 的文化。在陕北这 块厚重 的黄土地上 .
取 了相邻地 域 民歌的特 点 ,汲取 了其 它 民间文学形 式 的养
料 , 而使 陕北 民歌具 有多元 性和开放 性 。如陕北 民歌在遣 从 词用 语受 山西 民歌 “ 曲” 宁 夏 , 山 、 陇东等 地 的“ 花儿 ” 内蒙 、
之 乡) 户县 ( 民 画) 个 中 心 点 。 和 农 三 关键词 陕西 地理环境 地 域 文化

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考察与研究

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考察与研究

DOI:10.16675/14-1065/f.2019.21.062

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考察与研究

□袁绍华,张丽媛

摘要:对陕北地区面花艺术进行考察,研究了面花起源、面花与民间习俗、面花艺术特征及发展传承等,以促进陕北地区面花艺术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陕北地区;面花艺术;民俗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1-0111-03中国图书分类号:J528.4文献标志码:A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610602)

在陕北地区,面花造型精美,色彩鲜艳,装饰华丽,不仅是风味独特的食品,更是承载着丰富人文精神的艺术品。面花是陕北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年节、婚丧嫁娶、小孩满月周岁、老人过寿等重要节日,面花是人们之间相互馈赠的佳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陕北面花的起源

陕北地区面花源远流长,广泛应用于祭祀和祝福,是陕北一种特殊的习俗[1]。人们将捏面花称为“捏燕燕”或“蒸子推”。

陕北面花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流传至今。相传介子推是晋国公子重耳的随从,他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来到现在的子洲县淮宁河流域一带发展农耕。在介子推等人的辅佐下,重耳回到故里发展霸业。重耳称晋文公后,要重赏介子推,没想到介子推不贪图富贵,带着老母亲到绵山归隐。为了逼迫介子推受赏,晋文公命人焚山。面对熊熊大火,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后抱树而死。后来,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禁止烧火,人们要吃寒食,因此清明节前一天便成为了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陕北人在寒食节捏面花祭拜。经过世代相传,捏面花成为了陕北地区祭祀和祝福的传统民俗。

陕北延安音乐文化研究

陕北延安音乐文化研究

081柳语帆

一、陕北延安地域文化

(一)延安地域背景

延安,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又取水延、 山安之意,依托了人们对这一方城池、这一方水土的美好祝愿。延安具有典型的丘陵沟壑地貌特征,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相传人类的鼻祖黄帝曾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三黄一圣”震响中华大地。 延安是“双拥活动”发祥地,被命名为中国优良旅游城市,此中“三黄一圣”成为旅游热点地址, 有文物遗迹8545处、革命遗址445处,有着 “中国革命博物馆城” 的美誉。

(二)延安自然地理空间表征

1.黄土高原:延安形象的叙事背景

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中唱道:“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黄土飞扬,沟沟坎坎,这是外界对于黄土高原地貌特色最为直观的描述,但大量的史实证明,古代的黄土高原有着茂盛的丛林,湖泊清澈,气候湿润,给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以及繁衍供给了理想的生存之地,华夏祖先在这里开始了生产劳动并且使经济得以发展,从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老一辈的人们嘴里经常会念叨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就预示着是这一片土地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依山傍水地传播下来。 自然界博大的力量和黄土地深厚的感情相依相伴,这不仅是延安形象的叙事背景,更是华夏儿女的模样。

2.黄河:延安形象的情感隐喻

在华夏悠久的多元化历史中,黄河文化是最具有震慑力的主体文化,而黄河流域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并记录了人类文化演进的轨迹。

黄河壶口瀑布是倒挂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星,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景观。 河水流经此地,以其磅礴澎湃的气魄奔涌向河谷,水花四飞,水雾升空,涛声作响,震天动地,气焰雄伟,显示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气势。夏季时比较容易显现出“彩虹戏水”“旱天雷响”等奇幻景象。站在壶口瀑布边,看着粗狂、深挚、巍峨的景观,令人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这样壮丽的景观下创作出《黄河大合唱》,令全国同胞内心激动,斗志昂扬。这激起了华夏儿女的革命斗志,也是对延安形象的情感隐喻。

陕北史前文化与“黄帝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陕北史前文化与“黄帝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最初发现于豫西的渑池县仰韶村并得以命 名。以后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的发掘及庙 底沟类型的建立更使许多人相信豫西是仰 韶文化的中心所在,庙底沟遗址的仰韶时 期遗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确定仰韶文化 典型特征的比较标准。然而,随着田野考 古工作进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遗存 的区域性特征也不断地显现。越来越多的 研究也表明,郑州至洛阳之间的大河村类 型文化与主要分布于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 应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而仰 韶村和庙底沟遗址正处于这两个文化区的 边缘地带,其文化内涵无疑含有亦此亦彼 的两个不同文化或文化系统的因素。以这 样的遗址作为典型遗址进行比较,无疑会 不断扩大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
陕北史前文化与“黄帝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张宏彦
关于黄帝的传说由来已久,历代人们 都把黄帝(或炎黄二帝)看作是华夏的始 祖,这种民族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极强 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黄帝传说在我 国古史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黄帝与“黄 帝文化”也就成为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
赵桌遗址,位于田庄乡赵桌村南,面 积约50万平方米,是一处大型仰韶文化遗 址。在断面上发现有灰坑、陶窑等遗迹。 窑址残宽O.7米,残高0.65米,存留部 分似为火膛。窑内出有罐、瓶残片。依 据发现的陶片等遗物判断,该遗址年代为 仰韶文化中期,与上城遗址大体同时。
此外,据陕西省文物普查资料a,全 省共发现史前时期遗址4200前余处,其中 黄帝陵所在的陕北黄土高原延安、榆林两 区达2000余处。这里的史前遗址不仅数量 多,而且规模大,应是中国史前文化发达 的中心区域之一。这些客观事实使我们不 得不把“黄帝文化”的发祥地与陕北黄土 高原联系起来。

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份子,陕北民歌需要我们的继承和保护,这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和传承,应该从扩大陕北民歌理论研究,增加政府投资,扩大文化消费,培养人才等方面开展,这样才能确保是行之有用的。

(一)拓展陕北民歌地域文化和文化生态研

黄土文明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而陕北民歌是深入黄土文明的研究载体,因为它包含了黄土高原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黄土文明的代表。所以,从地区文明发出研究陕北民歌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陕北民歌,还有助于了解黄土文明的起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的民歌在陕北造成的习俗的影响,并帮助我们理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会对陕北民歌整体变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而,继承和发展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将陕北民歌融入多元的地域文化框便能够更好地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由于与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的其他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因素,因此,陕北民歌的研究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展开,这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不同的选择。关键是要检查和研究陕北民歌作为整个区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讨论民歌,以一个孤立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全面的区域文化体系,民歌的地域文化在陕北的研究应单独或综合考虑。例如,陕北的民歌已经逐渐形成区域文化元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风格和内部因素,文化,生活和陕北人民的工作方其他文化艺术门类是分不开的。因此,从区域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出发,将他们进行融合式继承和发展是对民歌在陕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的出现,是由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作为依托的。生存和文化艺术品种扩散必须依赖社会环境和其他环境因素发展。因此,探讨继承和陕北民歌的保护,我们也必须利用文化生态理论和文化生态的观点和方法。本文研究了陕北的民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讨论了民歌的起源和崛起和衰弱的内部进化规律。本文分析了环境,资源和整体文化环境的角度来看,文化生态系统的状况,找出影响的民歌赖以生存的重要的土壤环境因素,并研究在陕北的艺术继承与民歌的保护。通过对健康生存和文化的繁殖的必要环境条件的有效维护,不同的文化物种在生态文化的生态平衡。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好存在环境。

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陕北地域文化研究

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陕北地域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祖越新(1992.10-),女,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刘 敏(1964.10-),女,黑龙江佳木斯大学副教授,人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 97 ·
综合 论坛
2017 年第 13 期
学,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值得推敲的是“ , 令人心烦的单 调大合唱”的形容蚂蚱的用法,蚂蚱主要出现在炎热时 节,鸣叫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而现在 作者却用“令人心烦的单调大合唱”来形容,说明作者的 内心是心烦的,或者说作者笔下的加林是心烦的,日复 一日得重复工作,所处的世界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部 分,内心十分渴望走出这里,去到城市生活打拼,因而感 觉蚂蚱是“令人心烦”的。以动物的神态寄托主人公加林 的真实想法,侧面表现作者写作水平之高。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3-009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志码:A
1 路遥与小说《人生》的重要联系 路遥于 1949 年出生于陕北的农民家庭, 其世代
为农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于路遥的内心世界中,路遥 从小受到熏陶并从中得到深刻感悟, 于 1982 年改革 开放初期撰写中篇小说《人生》。文章以胸怀抱负的高 中毕业生高加林为主要线索人物,结合陕北高原生活 的时代背景,讲述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离开 土地,又回到土地的人生变化过程,期间同农村姑娘 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成为故事发 展的主要矛盾,表现了改革开放时期,困守于土地的 热血青年不满足于现状, 对外界事物充满诱惑与刺 激,对城市的发展令人神往的现象。文章围绕农村与 城市进行展开,表现当时社会强烈的阶级观念,城市 人在农村人面前高人一等的姿态,这种城乡差异的描 写正是符合当时社会现状, 致使文章内容一经发表, 就轰动全国,反响强烈,之后还被导演吴天明拍摄为 同名电影。正是路遥从小的生长环境,以及敏锐的观 察思考判断能力,才有了这一经典著作的问世。 2 《人生》中关于陕北地域文化的研究 2.1 陕北地区文化特点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序言部分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人们常说: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一些原有的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比如曾经是中国百姓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如今只能在那些偏远的乡村人家破旧的窗户门楣上去寻觅了。这些散落在民间,携带着历史文化的气息,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形式,需要人们去整理、发掘和做一些必要的理论探讨,以免它们悄无声息地远去而不留下一丝痕迹。本文所做的对陕北剪纸艺术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思考之上的。

陕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这里曾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里出现过灿烂的文化,陕北剪纸就生长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后来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得这里长期交通闭塞、文化封闭,但恰恰是这种封闭又延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 从而使包括剪纸在内的陕北民间艺术和风俗中,保留了丰富的史前文化和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上活文物”。

陕北民间剪纸曾经是陕北民俗文化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出这一地域的人民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朴素的感情和美好的理想。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当地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活化石”。这里的民间剪纸艺术不仅分布广泛、题材内容丰富,而且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一)、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二)、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概念与范围(三)、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1.灵的敬拜

2.对手工艺的促进

3.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4.对陕北石刻艺术的影响

(四)、窑洞饮食中体现的陕北文化

1.反映了陕北文化的多民族性。

2.反映了陕北文化的继承性

3.反映了陕北文化的封闭性。

4.具有极强的寓意性和宗教观念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1001 马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