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第7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教案
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导入观看视频:中国通史——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哪些重要思想家?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出现什么新气象?二、老子和《道德经》1.老子的生平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有关老子的基本信息。
老子老子主要活动路线图名字:名耳,又名老聃(dān)时期:春秋后期国别:楚国人经历:周朝史官,掌管王室典籍,学识渊博著作:《老子》(《道德经》)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2.老子的思想主张任务二:研读《老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老子的哪些主张?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制人片,取史信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材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主张:1.核心思想:道,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2.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4.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三、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的生平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有关老子的基本信息。
研名言,理蕴张孔子名字:名丘,字仲尼 时期:春秋后期 国别:鲁国人经历:从小学习礼乐。
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中年在鲁国从政,后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著作:《论语》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主张任务二:研读《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哪些主张?有何积极意义?材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其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主张:(1)核心思想:“仁”。
(2)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3)反对苛政,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实行德政。
2.7《百家争鸣》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百家争鸣,一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二素养目标)①历史解释:分析理解老子、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知道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观点。
②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百家争鸣。
③家国情怀:学习先贤们敢于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主张,认识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多媒体呈现图文史料]这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
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
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探寻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吧!板书课题——第7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和《道德经》[多媒体展示老子雕像、《道德经》书影]师:阅读课本“老子和《道德经》”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老子。
(如生平、代表著作等) [多媒体展示塞翁失马的故事]师: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隐含的老子思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师:结合课本“老子和《道德经》”一目中第二段的内容,归纳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生:哲学思想: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多媒体展示“孔子问礼于老子”图]师过渡:与老子同一时期,出现了另一位享誉中外的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是谁?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下面让我们从课本第二目“孔子和儒家学说”中寻找答案吧!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多媒体展示孔子的图片]师:结合课本“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一段内容,请给孔子做一张名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百家争鸣》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林立,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的代表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部分中国古代历史,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家的思想观点,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掌握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学派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2.难点:各家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2.案例分析法: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3.案例材料:收集与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相关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社会背景。
提问:“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思想学派?”2.呈现(10分钟)讲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
重点介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学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组选择一个学派,分析该学派的思想观点,并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该案例如何体现该学派的思想观点。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
第7课《百家争鸣》教案一、新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的产生。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三个子目即三部分之间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史料实证)2.通过分析史料和阅读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含义和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百家争鸣》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视频当中你能够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是怎样的一个时代?生机勃勃,群星荟萃,繁荣璀璨。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看来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一时期虽然动荡,但也孕育出了一批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学者以及众多异彩纷呈的思想,很多思想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们。
那么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的学派?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百家争鸣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第7课《百家争鸣》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1.老子和《道德经》【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完成老子的资料卡。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做好教案是离不开的!所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自主学习】一、老子1.概况(1)春秋后期_______人,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学说被集中在《_______》一书。
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思想(1)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_______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人物简介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_______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
3.治国主张(1)主张以_______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_______,体察民意。
(2)反对_______,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_______,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4.教育主张(1)创办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
(2)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和_______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文化成就孔子的文化贡献:___________。
三、百家争鸣学派姓名时期思想主张著作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武【合作探究】1.材料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比较活泼,思维比较活跃,对事物充满着新鲜感。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地引导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求知欲望强烈,这些有助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在以后历史教学中多注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并组织课堂讨论,发表个人见解。上课时尽量给学生讲一些历史小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可持续利用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导入利用课本导言的《老子见孔子画像石拓片》导入利用课本导言,
创设情境,营造
课堂氛围,引入
本节课课题。
新课讲述一、老子和《道德经》
任务一: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
任务二:研读《老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老子的哪些主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
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
弱处上。
①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法
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③哲学思想:道为核心,顺应自然
④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任务一: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
制作老子人物
小卡片,学会提
取有效历史信
息
研读老子名言,
感悟理解其中
蕴含的主张。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掌握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儒家和道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古代学者的思想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2. 儒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1. 百家争鸣的影响。
2. 理解各个学派之间的思想差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庙及衍圣公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孔子的了解。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孔子为何受到尊敬,顺势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背景介绍a. 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中关于百家争鸣的片段。
b. 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c. 过渡到思想领域的活跃,引出儒家、道家等主要学派。
2. 主要学派介绍a. 儒家学说i. 播放关于孔子的纪录片片段。
ii. 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b. 道家学说i. 播放关于老子的纪录片片段。
ii. 引导学生总结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c. 其他学派i.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 百家争鸣的影响a. 引导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所学,谈谈自己对儒家和道家的认识。
2. 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了解了百家争鸣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卓越贡献,体会到古代学者的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教案02
第7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重点难点】重点:1.孔子和儒家学说。
2.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
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
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
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时至今日依然受到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尊重,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让我们一起在这节课中寻找答案吧。
新课探究一、老子和《道德经》1.人物简介:姓李名耳,又称老聃。
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道德经》)为老子的学说集,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2.思想主张(1)【史料研读】材料一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材料二《老子》书中包含大量的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具体解读】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人物简介: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古代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其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史书中。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主要成就(1)政治方面【史料研读】材料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材料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初中历史《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教案
初中历史(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结合史料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儒家和道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奉献,感受古代学者的思想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庙及衍圣公府的图片,提问: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答复: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
之后我会进一步追问,那孔子到底有哪些成绩才能获得人们如此的尊敬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的中百家争鸣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学生答复:战国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瓦解,新的封建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思想领域也非常活泼,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道家等学派影响较大,那他们的观点到底是怎样的呢(二)主要学派1.孔子及儒家学说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孔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以历史小的身份介绍: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学生明确:孔子,名丘,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过渡:孔子的一生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总揽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那孔子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呢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论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又有哪些思想主张学生结合史料及教材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还提供了很多教学原则及方法。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7课 百家争鸣 教案(表格式).doc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百家争鸣代表人物的事迹有所涉猎,通过前面教材的学习,对于春秋战国这一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历史概念缺乏深入了解,对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理解不透。由于古文功底有限,对于百家争鸣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解不深,这是学生的困惑,也是兴趣点。教师需要用生动的历史典故来激发学生兴趣,精准解读各学派的经典名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学生在学习各学派思想的基础上,能够概括出百家争鸣的焦点、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孔子相关的经历和成就详实;史事正确,趣味性强;文笔优美,语言富有吸引力。
A
能够从多个角度描述孔子成就,但不详实;史事基本正确,趣味性不足,语言表述较为流畅。
B
孔子相关的经历和成就较为单薄;缺乏趣味性,史事不正确,语言表述缺乏吸引力。
C
活动5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概括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
活动6
出示《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史料,设问:说出下列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阅读教材,概括孔子生平:从小学习礼乐;中年短暂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主要从事教育。
归纳孔子成就:思想家、教育家,整理和编订典籍,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
阅读材料得出:仁者爱人,即人要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梳理兵家学派的发展脉络,进一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的发展是社会领域变动的结果。
对比诸子百家学说的异同,概括出各学派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诸子百家共同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通过历史细节的解读,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回顾所学,总结、梳理百家争鸣的过程和意义。
(七年级历史教案)百家争鸣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百家争鸣教案教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二子目百家争鸣中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发表看法,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诸子百家的背景,知道孔子、墨子、老子等主要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 能够分析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难点:分析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百家争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背景,掌握孔子、墨子、老子等主要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诸子百家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诸子百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7. 课堂小结8. 板书设计百家争鸣儒家:孔子——仁、礼墨家:墨子——兼爱、非攻道家: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法治、权谋9. 作业设计答案: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儒家:孔子——仁、礼墨家:墨子——兼爱、非攻道家: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法治、权谋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价值: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发表看法,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思想涵盖了政治、哲学、道德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教案)孔子和百家争鸣教案
孔子和百家争鸣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②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⑵、过程与方法: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灵活运用学科整合等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重点: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本课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背景的铺垫,需要学生做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和概括总结,所以被认为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学情分析:本堂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
并且,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主动学习,有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与时事联系引导法导入、问题预设法等。
在这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分析问题的诱导,做到“因材施教”。
说学法利用表格自主学习归纳法、对难点的合作讨论法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把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学习目标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教学流程一、导入播放《北京欢迎你》,同时大屏幕展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提问:这五句话出自哪里?以____年北京奥运会迎宾用语这一导入设计,在于让学生了解现在孔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孔子”这一重点。
初中历史《第课百家争鸣》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8课百家争鸣
一、四大学派代表者及思想主张
1、儒家:
2、道家:
3、法家:
4、墨家:
二、百家争鸣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史意义
教学反思
通过授课实践后,有了几点感悟:①弄清“百家争鸣”的时代。“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兴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②明确“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国地主阶级通过不同形式先后夺取政权、封建诸侯割据天下并不断进行兼并战争。③把握争鸣的特点。每位思想家,各个学派都对共同关心的每个问题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见彼此辩论。
在教学上我重点突出孔子和老子。因此,对于其他思想家学生只有一个浅显的理解,而重点在于探索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内容和影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概括重要思想家的成就,概括得比较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课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课堂设计环节过多,对内容的深度和学生的思考挖掘不够深刻,课堂理性分析和情感提升不够。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寻学生成长、教师成熟的教学之道。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背景
2、“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3、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4、百家争鸣的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完成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问题,加以理解记忆相应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了解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2.知道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主张
3.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百家争鸣》教案模板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百家争鸣》教案模板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百家争鸣》教案模板,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百家争鸣》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展示各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图片进入新课的学习。
【自主预习】展示曲阜三孔的图片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内容(一)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动):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讨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学说是什么?(主张恢复西周的奴隶制度,提出“仁”的学说。
)(讲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最高的道德准则什么是“仁”?包含一切美德“仁者爱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苦役和任意刑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 思想家老子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并指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内容:老子是春秋时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
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通过对失马、得马、伤人到避战祸的关键内容的分析,体会到老子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课件
维护社会稳定。“尚贤”选
理念。
拔人才。
不是无为而是不妄为,让万物
老子是一位大思想家。
按自然规律发展顺应自然,不过多 干预、充分发挥民众的自我能动性。
寻源——老子之“道”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云游历史
《道德经》生活 中的智生活慧。
寻源——孔子之“仁”
任务三:看视频并 整理孔子的思想主 张。在课本上标注。
核心思想
政治思想
百家争鸣
云游历史
快速浏览教材,找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 战国时期思想繁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哪些学派影响最为深远?
源于春秋
老子 孔子
盛于战国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百家:形容学派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 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 小说家
争鸣:辨论,指各家学派纷纷著 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 己的见解。
1994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群星璀璨——百家争鸣 云游历史
群主@所有人: 当今社会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我很苦恼要用什 么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拯救这个社会?大家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礼治”,
以法治国,树立君
“仁政”、民
明确尊卑
主的权威,建立中
贵君轻、反对
等级诸。子百家各学派央在集权思专制想统上治。、政治非正上义的的战观争。点
寻源——孔子之“仁” 云游历史
孔子是 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他 的思想由他 的弟子及再 传弟子整理 成《论语》 一书。
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
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 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第7 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教案
内容预览:
第5 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态度、价值观: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对待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理解不同观点。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事物间的对立关系。
利用成语“塞翁失马“,说明事物间的变化,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百家争鸣”时期,哪家学说更适合当时和现在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
基础知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论语》。
墨子、孟子、韩非。
学法指导:有目的地查找有关历史资料,通过联系现实学习历史。
教学重点:孔子的学说和思想。
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著作。
教学过程:
导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时期,各国争霸、争雄,互不相让,社会动荡,人民陷入苦难之中。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提出自己的理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一、老子
由一组学生介绍老子的生平及其著作(查找工作课前已经完成)。
之后由老师介绍老子画像及其辨证思想--对立与变化的观点(用老子与常从的故事和塞翁失马的故事向学生说明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