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口 腔 颌 面 部 的 应 用 解 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7-8章 口腔颌面颈部神经和面颈部血管
2.颈动脉窦支(carotid sinus branch)
即窦神经,调节心跳、血压和呼吸
3.咽支(pharygeal branches)
肌支
分布于咽黏膜
4.肌支(mlscular branch)
支配茎突咽肌
咽支 颈动脉窦 支
(一)舌咽神经的分支
5.扁桃体支(tonsillar branches) 分支至腭扁桃体、软腭和咽峡 6.舌支(lingual branches) 分布于舌后1/3的黏膜及味蕾 一般感觉及味觉
(一)上颌神经
颅中窝段 脑膜中神经 分布于硬脑膜
(二)上颌神经
翼腭窝段
颧神经 翼腭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
1. 颧神经(zygomatic nerve)
经眶下裂入眶,穿过颧骨管 分为颧颞支和颧面支分布于颧、
颞部皮肤。
颧神经
2. 翼腭神经(pterygopalatine nerve)
在翼腭窝内下降穿经翼腭神经节 与节后纤维 共同组成鼻支和腭神经
(二)迷走神经的应用解剖
迷走神经总干损伤 因其与颈内动、静脉共同包被于颈鞘内 颈清手术切断结扎颈内静脉时易被误伤 一侧损伤时 软腭及咽喉肌瘫痪、感觉消失 可见声音嘶哑、心搏加速或心脏骤停 若双侧迷走神经完全受损则可致猝死
三、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副神经为运动神经 由两种神经根组成 延髓根起自延髓内的疑核 脊髓根起自脊髓颈段上位
迷走神经
(一)迷走神经分支
1.咽支
支配咽及软腭肌,损伤可致吞咽困难
2.喉上神经
内支布于会厌、声门裂
以上喉黏膜及部分舌根
迷走神经咽支
外支分布于环甲肌
喉上神经
喉上神经损伤可导致喉上部感觉障碍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提要口腔颌面损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重点内容。
口腔颌面损伤虽然与全身损伤有共性之处,但口腔颌面损伤有其鲜明的特点,处理方法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学习中要结合全身损伤的共性知识,了解口腔颌面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全面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基本特点和紧急救治处理方法,掌握软组织伤和颌骨骨折的基本特点、分类和检查方法、处理原则和各类软硬组织伤的处理特点,特别是要掌握软组织伤的清创缝合方法,上、下颌骨骨折的分类、移位原理、骨折固定方法和选择。
了解鼻骨骨折、颌面战创伤等内容。
本章的学习需结合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知识、相关学科如创伤学的知识,才能深入理解口腔颌面损伤特别是颌骨骨折的发生机制和特点,理解现代颌骨骨折处理方法的变迁与进展。
第一节概论口腔颌面部损伤(injuri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平时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战争时期则以火器伤为主。
随着汽车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平时口腔颌面伤的主要损伤原因.约占30%~40%,根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近几年口腔颌面创伤的伤因调查结果,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0%。
从近几次局部战争的战伤统计资料表明,随着战争中大量使用高速小口径武器和高能爆炸性武器,使得口腔颌面部战伤的发生率有逐渐随战事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全身部位伤中,口腔颌面战伤的发生率已升至15%以上。
在诊治口腔颌面部损伤时,要注意可能伴发的其他部位损伤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对伤员应作全面检查,并迅速作出伤情判断,根据其轻重缓急,决定救治的先后步骤,优先处理危及伤员生命的部位伤。
在救治口腔颌面损伤时应注意多处伤、多发伤、复合伤等几个概念:“多处伤(multipl。
site.injuries)”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损伤,如面部多处软组织伤、下颌骨两处以上的骨折、全面部骨折等。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2021/7/23
47
下颌及颏部的表面标志 颏唇沟 颏下点 颏孔:前磨牙区、下颌体上下缘 中点稍上,距正中线2~ 3mm
2021/7/23
48
其他区域的表面标志 耳屏: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0.5mm 鼻尖至眼外眦连线中点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中点 连线的中1/3段
黏膜下有下颌下腺导管和舌神经走行
2021/7/23
34
2021/7/23
35
三、乳牙与恒牙
乳牙 数目: 20 颗 名称: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 乳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2021/7/23
36
2021/7/23
37
萌出时间表
乳牙名称与顺序 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 第一乳磨牙 乳尖牙 第二乳磨牙
近中面、远中面、牙合面 牙尖 切端结节 舌面隆突 嵴、沟、窝、点隙
2021/7/23
17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牙槽突:上颌牙槽骨向下、下颌牙槽骨向 上突起的部分 龈沟: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龈颈部间的 沟状空隙 正常龈沟深度2mm 龈乳头:两邻牙颈部之间的间隙内 呈乳头状的牙龈
2021/7/23
18
2021/7/23
8
二、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结构复杂: 面神经、三叉神经、 唾液腺及其导管等 损伤易引起面瘫、麻木、 涎瘘
自然皮肤皮纹: 应沿皮纹方向切口
2021/7/23
9
二、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唇腭裂、烧伤等
疾患易波及及毗邻部位: 与颅脑及咽喉毗邻,发生炎症、外伤、 肿瘤时,易波及相关器官
2021/7/23
69
三、肌
咀嚼肌群: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课件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口腔颌面(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即是
口腔与颌面颈部的统称。 咀嚼和吸吮功能; 吞咽和呕吐功能; 言语功能; 感觉功能; 表情功能; 唾液功能; 呼吸功能。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颜面部皮肤向不同方向形成自然的皮肤皱纹,简 称皮纹。皮纹的方向随年龄增高而有所变化。颌面部 手术切口设计应沿皮纹方向,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作 切口,如此伤口愈合后瘢痕相对不明显。
第一节 口 腔
(二)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 1.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 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 牙弓,后界为咽门。牙列及牙、牙槽骨及牙龈、 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则构成固有 口腔的外表形态。 2.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主要为牙冠、腭、舌及口 底的外形。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六)腭
腭(palate)腭构成口腔的上界,且将口腔与鼻腔、鼻咽部 分隔开。前份硬腭的骨质部分有两侧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 组成,口腔面覆盖以致密的粘骨膜组织,后份软腭为可以活动的 肌性部分。
第一节 口 腔
(七)口底
口底(floor of the mouth)又称舌下部,为位于舌体和口底粘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四)咬合关系、牙合与牙弓关系 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的运动,上、下颌牙 齿发生各种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相互接触的关系称 为咬合关系。临床上,常以正中牙合 作为判断咬合关 系是否正常的基础。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五)舌 舌(tongue)具有味觉功能,还能协调相关的组织器官完成 语言、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
颊位于面部两侧,形成口腔前庭的外侧壁,主要由皮肤、 浅层表情肌、颊脂垫( buccal part of masticatory fat pad)、颊肌和粘膜所构成。颊脂垫与颧后及颞下脂体联为一体, 当感染时,可通过相连的蜂窝组织相互扩散。 颊肌和粘膜之间,有薄层脂肪和粘液腺组织,与颊脂垫不 相连续隔以颊肌,称为颊脂垫,它使口内颊部表面的粘膜形成由 前向后微凸的三角形,其尖端正对翼下颌皱襞(即翼下颌韧带) 前缘,大张口时,此颊脂垫尖略高于下颌支内侧下颌孔的平面, 临牙颈、牙根、牙髓腔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集 第07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 教学内容口腔颌面部解剖复杂,起到重要的生理功能。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密切相关。
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时,可能伴随窒息、休克、颅脑损伤、重要脏器伤等严重疾患。
此时应首先救治这些疾患,在全身情况稳定的基础上再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主要是及时进行清创缝合术,进行清创缝合时应根据损伤的部位及其生理特点进行处理。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进行复位和固定。
固定可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
上下颌骨骨折各有其特点,因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对颌骨骨折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恢复咬合关系。
颧骨与颅面多个骨相连,颧骨受到外力时常在这些连接处发生骨折。
对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应注意功能障碍的解除和术后双侧颧面部的对称性。
鼻骨骨折常有移位和畸形,应尽早进行移位骨折片的整复。
颌面部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口腔颌面部损伤最常见的病因。
交通事故伤常引起复杂性颌面部骨折,应重视对其的治疗。
多种因素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治疗中应针对这些因素促进骨折的愈合。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颌面部烧伤、核武器伤和化学性复合伤均有其特点,临床诊治中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诊治。
2. 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2)掌握软组织清创缝合处理原则。
(3)掌握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颧骨和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5)掌握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复位和坚固内固定技术。
(6)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如窒息的紧急处理,出血、休克的抢救,颅脑损伤的初步判断等。
(7)熟悉牙及牙槽骨损伤的诊断和处理。
(8)了解骨折愈合过程。
(9)了解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0)鼻骨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11)了解颌面部交通伤及烧伤的伤情特点和治疗原则。
(12)了解口腔颌面部战伤的伤情特点和治疗原则。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
• 硬腭后缘前方的0.5cm处
口底 floor of the mouth
• 又称舌下部,位 于舌体和口底黏 膜之下,下颌舌 骨肌和颏舌骨肌 之上,下颌骨体 内侧面与舌根之 间的部分 • 舌下肉阜,颌 下腺导管开口
Langer皮肤裂线
与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
面部皮肤皱纹 与langer皮肤裂 线的区别
面部手术皮肤切口的选择 皱纹线明显时, 按皱纹线方向切口不明显 时,按langer线切口
口腔
• • • • • • 前界——上、下唇 后界——咽门和口咽 两侧为颊 上界——腭 下界——以舌下区为界 中间——舌
口底血管神经与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
舌下腺囊肿 潴留性囊肿 炎症、损伤
颊cheek
• • • • • • • • • (一)境界 上界:颧骨下缘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唇面沟 后界:咬肌前缘 (二)层次 1、皮肤 2、皮下组织:颊脂垫 3、颊粘膜
舌tongue
• 以“∧”字沟为界 分为前2/3舌体, 后1/3舌根,界沟 尖端为舌盲孔(甲 状舌管残迹)
• 上为舌背,下为舌 腹,两侧为舌缘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口腔颌面部范围的划分
• 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对口腔颌面部范围的划 分
发际
• 上颅底 • 下颈部 • 两侧达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锁骨
口腔
• 固有口腔
• 口腔前庭
颌面部
• 上界: 颌部发际 • 下界: 舌骨水平 • 左右界:颞骨乳突垂直线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五、淋巴组织
颈浅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
↓ 颈深上淋巴结 ←
↓ 颈深下淋巴结
↓ 颈淋巴干
颌上淋巴结 ↓
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六、神经 (一)三叉神经(感觉神经) 1. 眼支(眶上裂) 2. 上颌支(圆孔)
①蝶腭N: a. 鼻腭N:切牙孔:321|123 腭侧 b. 腭前N:腭大孔:8-4|4-8 c. 腭中N、腭后N:腭小孔、软腭
第一节 口 腔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一)唇(lip)
唇分上唇和下唇。两游离缘间称口裂,两侧联合处 形成口角, 上唇上面与鼻底相连,两侧以鼻唇沟为界。唇部组织分皮肤、肌和 粘膜三层,故外伤或手术时应分层缝合,恢复其正常解剖结构,才 不致影响其外貌和功能。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二)颊(cheek)
八、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是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具有转动/ 滑动两种功能。 组 成 : 下颌髁状突+颞骨关节凹与关节结节 +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
在开口运动时牵引下颌骨前伸和
侧向运动。
(二)表情肌:面神经支配,可分为口、耳、
眶、鼻、头皮五群。
四、 血管 (一)动 脉 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 ;
① 甲状腺上动脉: ② 舌动脉:舌,口底,牙龈 ③ 颌外动脉:唇,颏,颊,内眦 ④ 枕动脉: ⑤ 耳后动脉: ⑥ 颌内动脉:上下颌骨及咀嚼肌 ⑦ 颞浅动脉:额颞部头皮 ⑧ 咽升动脉:
1. 颞面干 ①颞支:额纹消失 ②颧支:眼睑不能闭合 ③上颊支:鼻唇沟消失,不能鼓腮
2. 颈面干 ①下颊支:鼻唇沟消失,不能鼓腮 ②下颌缘支:下唇瘫痪 ③颈支
功能:主要为运动神经,还有听觉和分泌神经。
七、 涎腺 包括三对大腺体和遍布于唇、颊、腭、舌等处粘膜的小粘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
(3)上颌窦。上颌骨体内的空腔为上颌窦,呈底向鼻面,尖向颧突的棱锥状,周围骨壁菲薄, 内衬黏膜, 是鼻窦中容积最大者。上颌窦的下壁与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的根尖接近,有的仅隔以薄骨板或黏膜。因 此,上述牙齿的根尖发生感染时极易侵入上颌窦内,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拔除上述牙齿时也应注意避 免将牙根推入上颌窦内而造成口腔上颌窦瘘。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
1.1 颌骨
1.上颌骨 上颌骨为颜面中1/3最大的骨,左右各一,互相对称并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鼻腔底及侧 壁,以及颞下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等结构的组成。上颌骨的解剖形态极不规则,大致由“四突”(额 突、颧突、牙槽突、腭突)和“一体”(上颌骨体)组成。 (1)“四突”。 ①额突。额突为一尖细的骨板,位于上颌骨内上方,向上突起至鼻与眶之间。额突分别与额骨、鼻 骨和泪骨相连,其外侧面参与构成眶内缘及鼻背。若上颌骨骨折累及鼻腔及眶底,则应仔细复位,以保 证鼻泪管通畅。 ②颧突。颧突为一锥形突起,粗而短,向外与颧骨相接,向下延至第一磨牙槽突,称为颧牙槽嵴,是上 牙槽后神经麻醉的标志。
2.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为分泌唾液量最多的唾液腺,左右各一,分别位于两侧下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 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下颌下腺的导管自腺体深部发出,长约5cm,走行于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 肌之间,最后开口于口底舌系带两侧的舌下阜。因导管长而弯曲,唾液在其内运行缓慢,加之导管开口 较大,故常有异物进入下颌下腺,易形成结石,造成导管堵塞。 3.舌下腺 舌下腺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位于两侧舌下区,口底黏膜舌下皱襞的深面与下颌舌骨肌之间, 由多个小腺体组成。舌下腺的导管数量较多,且短小、纤细,多数直接开口于舌下皱襞的表面,也可与 下颌下腺的导管融合。因其分泌物黏稠,导管细小,故有炎症、结石或损伤时常发生腺液潴留,形成舌 下腺囊肿。
颌面部神经之面神经 ppt课件
2.面神经的保护 • 切口选择
• 颌面部寻找面神经的标志
手术切口
vs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思考讨论题: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一侧睑裂以下对侧表情肌瘫痪但
但不影响闭眼,皱额,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
这是为什么?
岩大神经
鼓索 镫骨肌神经
(二 )
面神经颅外段
段面 神 经 颅 外
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面神经入腮腺前分支
面神经主干
1 面神经主干
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面神经主干
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
腹间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 腮腺 新生儿及儿童乳突尚未发育 完全面神经位置表浅,手术时 易受伤
2 面神经腮腺前的分支
1.如何进行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2.颌面部的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示意图
管段或面神经核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 舌前2/3味觉丧失 +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改变 +泪腺分泌障碍
鼓索以下受损:同侧面肌麻痹
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单纯面瘫
面神经损伤部位
鼓索以下 ,茎乳孔以外 (面神经颅外分支受损) 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鼓索受损) 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镫骨肌神经受损)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面瘫+味觉丧经节与脑桥之间
(岩大神经受损)
面神经应用解剖(application)
(1)耳后神经
耳支支配耳后肌,枕支支配枕肌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七章(第二节-面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
岩浅大神经
节后纤维
蝶腭神经节
泪腺、鼻腔及 腭粘膜腺体
味觉纤维 (孤束核) 膝状神经节 鼓索 舌神经
舌前2/3的味觉
面神经管段
岩大神经 镫骨肌神经 鼓索
面神经 管 段
岩浅大神经(副交感纤维)
膝状神经节 蝶腭神经节 泪腺、鼻腔及腭粘膜腺体
镫骨肌神经
鼓室后壁
镫骨肌
鼓索
味觉纤维 舌神经 舌前2/3的味觉
下颌缘支 颈支
腮腺下前缘 腮腺下极
下唇方肌(降下唇肌)、 三角肌(降口角肌)和颏 肌
支配颈阔肌
口角下垂、流口水 等
无明显症状
面神经下颌缘支——
约下颌下缘平面,从后向前依次越过下颌后 静脉、下颌角、面静脉浅面 ——腮腺手术寻找面神经主干
走行于下颌下缘上12mm至下7mm范围内 ——切口:下15mm
下颌缘支吻合支少(下颌下Ln), 勿损伤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核上瘫— 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核下瘫— 同侧全部表情肌瘫痪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临床上可依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作出面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面神经损伤部位
症状及体征
在鼓索分出处的远端 (面N主干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在鼓索分出处与镫骨肌N分出处之间 (面N主干及鼓索受损)
副神经
运动神经---颅根 ---脊髓根---枕骨大孔
颈静脉孔---内支--合并迷走神经 外支--胸锁乳突肌—颈后三角--
斜方肌
斜方肌功能障碍 胸锁乳突肌肌功能障碍
副神经的应用解剖
颈淋巴结清扫手术时易受损伤 胸锁乳突肌功能障碍时头不能向健侧旋转 若两侧副神经损伤时,头向后仰 斜方肌的功能障碍 出现同侧耸肩无力、肩胛下垂
核上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3 牙及牙周组织
1.牙 人的一生中共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共有20颗,恒牙共有28~32颗。乳牙在出生后6个 月左右开始萌出,顺序依次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在2岁左右全 部萌出完毕。小儿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恒磨牙,故其又称六龄齿。随后乳牙逐渐松动脱落并相继由 恒牙代替,这一时期口腔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称为替牙列期,又称混合牙列期。乳牙全部脱落后称为 恒牙列期。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齿,如无意外或疾患一般不会脱落,一旦发生脱落则再无 新生牙齿替代。恒牙的萌出顺序也有明显的规律,依次是: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第一前磨牙、 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其中,第三磨牙俗称智齿,一般在18~25岁萌出,但由于现 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颌骨发育逐渐退化变小,智齿萌出困难或位置不正的现象日益增多,称为智齿阻 生。此外,第三磨牙先天缺失者也很常见。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的 应用解剖
口腔颌面部位居头颅前下方,其范围上起自额部发际,下止于下颌骨下缘,两侧至颞骨乳突垂直 线,口腔内的后界与口咽部相延续。其包含有颌骨、 口腔、涎腺、颞下颌关节、眼、耳、鼻、咽 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掌握口腔颌面部的分区及口腔各部分的应用解剖标志。 2、熟悉颌骨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临床标志。 3、了解口腔颌面部主要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 4、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给予口腔科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7.1.2 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体部分,上由硬腭和软腭构成顶壁,与鼻腔相隔;下为舌和口底;前界与两侧为 上、下牙弓;后经咽峡与口咽相通。
1.腭 腭呈穹隆状,由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组成。硬腭表面覆盖致密的黏骨膜,在口腔面有切牙乳 头、腭中缝、腭皱襞、腭大孔等表面解剖标志。软腭前缘与硬腭相连,后缘游离称为腭帆,其中央向 下的指状突起为腭垂。腭垂两侧向外下方延伸,形成两个弓形黏膜皱襞,靠近舌侧的为腭舌弓,靠近口 咽侧的为腭咽弓,两弓间的窝称为扁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
②牙根。牙体表面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称为牙根,埋于牙槽骨内,是牙体的支持部分。根部尖端为 根尖,每个根尖的顶部都有一个小孔,称为根尖孔,有牙髓、血管、神经穿行。牙根的形态和数目不尽 相同,前牙为单根,后牙为多根且有分叉,以增强其在颌骨内的稳固性。
③牙颈。牙冠与牙根之间的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又称颈线或颈缘。此处也是牙釉质和 牙骨质的衔接处。 每颗牙齿均由5个面组成,分别是唇面(或颊面)、舌面(或腭面)、近中面、远中面、 后牙牙合面(前牙切缘)。其中,后牙牙合面是点、隙、裂、沟最多的牙面,易有食物残渣滞留,是龋病 的好发部位。
7.1.1 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是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之间的马蹄形潜在腔隙。唇、颊黏膜与牙槽骨之 间的穹隆部称为前庭沟或唇沟、颊沟。当上、下牙列闭合时,口腔前庭可经最后一颗磨牙的后方间隙 与固有口腔相通。
1.唇 唇分为上唇和下唇,其间的裂隙称为口裂,上、下唇联合处称为口角。唇的外面被以皮肤, 内面衬 以黏膜,皮肤与黏膜的移行区为唇红,内有唇动脉经过。唇红与唇部皮肤的交界处为唇红缘;上唇的唇 红缘呈“M”形弓背状,称为唇弓。
②牙本质。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色淡黄。其无机物含量约为70%, 有机物含量较牙釉质多,硬度较牙釉质低。牙本质由许多细微的小管组成,这些小管称为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小管内有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穿行,内有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敏感,所以当牙本质暴露后,患者会 表现出冷、热、酸、甜刺激痛。牙本质是一种可以再生的牙体组织,在牙齿萌出后仍能不断生长,形 成继发性牙本质,发生病理性损伤时还能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以起到防御作用。
第3阶段:从3岁起,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过渡期训练,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 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幼 儿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2.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 (1)牙龈。口腔黏膜覆盖于牙槽骨和牙颈的部分为牙龈。牙龈的边缘游离可动,称为游离龈,其与 牙面之间形成的楔形间隙称为龈沟,正常深度不超过2mm。当龈沟的深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形成的病 理性结构称为牙周袋,是牙周病变的重要表现之一。牙龈在前牙之间突起的部分称为龈乳头;后牙之 间的牙龈颊舌侧高,中间凹陷似山谷,称为龈谷。在正常情况下,牙龈呈粉红色,表面有橘皮状凹陷小点, 称为点彩。发生炎症时,牙龈的颜色加深,点 彩消失。 (2)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为牙周膜,其中有丰富的主纤维束,一端埋于牙骨 质中,另一端埋于牙槽骨中,将牙齿牢牢地固定于牙槽窝内,并有一定的生理动度,在牙齿受到咀嚼压力 或撞击力时可以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此外,牙周膜有丰富的细胞、血管、神经和淋巴,具有形成 和营养牙骨质的功能。 (3)牙槽骨。颌骨的游离端为牙槽骨,又称牙槽突,是固定、支持牙齿的重要组织。牙槽骨的游离 缘称为牙槽嵴。牙槽骨之间向内的凹陷为牙槽窝,可容纳牙根。牙根与牙根之间的骨板称为牙槽间隔。 当牙齿脱落后,牙槽骨逐渐萎缩、被吸收。此处的骨质较为疏松,且生物活性强,具有受压迫吸收、受 牵引再生的特性,此特性被临床上应用于正畸治疗。
教儿童刷牙的3个阶段
第1阶段: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当然这 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蘸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 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到幼儿两岁半, 此时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第2阶段:从2岁半开始,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2次,站立于幼儿身后,手 把手地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拂刷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只要家 长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耐心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不是件难事。
舌的主体由横纹肌组成,可使舌完 成前伸、后缩、卷曲、上抬等多种方式的运动,十分灵活。舌 根部有许多散在分布的淋巴组织,称 为舌扁桃体。舌的神经支配:舌前2/3的感觉由舌神经支配;舌后 1/3的感觉由舌咽神经支配, 此处黏膜感觉敏锐,故使用压舌板检查口咽部时应放置于舌体部,以减少 刺激。舌的运动神经 为舌下神经,舌的味觉神经为面神经。
临床上为了便于记录牙位,以“十”字符号区分上、下、左、右,其中横线区分上、下颌,纵线区 分 左、右两侧。乳牙牙位通常用罗马数字书写(见图7-1),恒牙牙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7-2)。
图7-1 乳牙牙位记录法
图7-2 恒牙牙位记录法
(1)牙的结构。从外部观察,每颗牙齿都是由牙冠、牙根和牙颈3部分组成的(见图7-3)。 ①牙冠。牙体表面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称为牙冠,其大部分暴露于口腔中,是发挥咀嚼功能的 主要部分。临床上,牙冠可分为解剖冠和临床冠,牙颈部以上的部分为解剖冠;暴露于口腔的牙体部 分称为临床冠。在正常情况下,临床冠常小于解剖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牙周组织萎缩时,临床 冠可大于解剖冠。
2.颊 颊位于面部两侧,上界为颧骨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以唇面沟、后以咬肌前缘为界,构成口腔 外侧壁。颊主要由皮肤、皮下组织、颊筋膜、颊肌、颊部表情肌、颊黏膜组成。此处的皮下组织疏 松而富有弹性,可使口腔开大。
当张大口时,上、下颌后牙对应的颊黏膜上可见一个三角 形隆起,称为颊脂垫。其尖端向内,称为 颊垫尖,此尖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为下牙槽神经阻滞 麻醉的重要标志。在上颌第二磨牙对应的颊黏 膜上有一凸起肉阜,称为腮腺乳头,是腮腺导管 的开口处,挤压腮腺区可见有唾液经此处流入口腔。口 腔前庭沟上相当于上、下尖牙或前磨牙 区可见扁形黏膜小皱襞,称为颊系带,其数目不定。
③牙骨质。牙骨质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黄,近牙颈部较薄,根尖和根分叉处较厚。牙骨 质的无机物含量最低,仅为50%左右,故硬度最差,当发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时易形成根面龋。牙骨质 内没有血管和神经,其营养来源于牙周组织的血运供应。
④牙髓。牙本质内的空腔称为牙髓腔,其中容纳的疏松结缔组织称为牙髓。牙髓内含丰富的细胞、 血管、淋巴和神经,具有敏锐的感觉功能,对牙体硬组织的代谢起重要作用。当牙髓发生坏死时,牙体 组织的颜色、质地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3.口底 口底位于舌下与下颌骨体以内的口腔底部。当舌向上方抬起时可见舌系带,舌系带两侧的口底黏 膜上各有一小突起即舌下阜,是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处。舌下阜后方为颌舌沟,舌下腺位于此沟的前 内侧,其导管也开口于舌下肉阜。口底组织比较疏松,有多个潜在间隙,发生外伤或感染时易形成较大 的血肿、脓肿或水肿,将舌推挤向上后,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应予以警惕。
(2)牙体Leabharlann 织。从牙体的纵剖面可见,牙体由3种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和1种软组织(牙 髓)组成(见图7-4)。
图7-3 牙 体 形 态
图7-4 牙体组织剖面图
①牙釉质。牙釉质是一种位于牙冠表面的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的硬组织,无血管和神经,不能 再生。釉质中的无机物含量约为96%,有机物和水的含量约为4%,是牙体组织中矿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也是人体最硬的一种组织,在抵抗咀嚼压力时不会轻易发生碎裂。牙釉质的厚度因部位的不同而异, 前牙切缘和后牙牙尖处最厚,牙颈部最薄,这种差异是与不同牙齿的咀嚼功能相适应的。
“M”形唇弓在中线处为最低点,称为人中点(人 中切迹),其两侧的最高点称为唇峰。上唇皮肤正 中有一纵行浅沟,称为人中。人中的中、上1/ 3交点处为人中穴,是一处急救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