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易错40题诗歌鉴赏题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高一语文古诗词填空试卷

江西高一语文古诗词填空试卷

江西高一语文古诗词填空试卷

1、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2、1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3、1“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下一句是“一时多少豪杰”。[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4、保尔·赖特等认为锻炼在动物游戏中的意义是最主要的。

下列哪一项不是“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单选题] *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5、1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她这样表述是得体的。[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6、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7、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正确答案)

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8、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

A.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因此,在结构上,这个人物起到了贯穿作用。

高一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1.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8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蜀道难》

(2)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秋兴八首》

【答案】(1)畏途巉岩不可攀砯崖转石万壑雷(2)幽咽泉流冰下难别有幽愁暗恨生(3)数罟

不入洿池申之以孝悌之义(4)巫山巫峡气萧森白帝城高急暮砧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

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

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

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

低级错误。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巉”、“ 砯”、“ 壑”、“ 幽”、“ 罟”、“ 暮砧”等。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古诗文填空。(8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唐]来鹄①

事关休戚已成空,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②王安石:宋代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③屠苏:药酒名。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 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 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D. 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境遇有关。

(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A

解析:(1)A

(2)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

【免费下载】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与做题技巧

【免费下载】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与做题技巧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①,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①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桨,也指 船。 8这首诗前三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6 分) 答:
(2)①对比、动静结合②拟人、比喻③喧染(色、味)④远近结合(二联远景、三联近景)(注:答 出两点给全分) 3.答: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 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 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4.答:(1)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2)《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6 分) 答:

备战高一语文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诗歌鉴赏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一语文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诗歌鉴赏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一语文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诗歌鉴赏及详细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春①

苏轼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诗仅有诗前小序。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被贬黄州期间。②酽,yàn,(汁液)浓;味厚。③招魂,即《楚辞·招魂》。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悟,及时召回屈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渴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动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 颔联宕开一笔,不写寻春所获,而作起议论来,表达感慨,诗意警策。可结合作者同时期写的《前赤壁赋》来理解。

C. “江城”诗中指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既表明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表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D. 最后两句是告慰故人,诗人表明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并邀请京城的朋友到此相聚,让友人不必为自己返京之事多操心。

(2)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案:D

解析:(1)D

(2)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江城欢聚之乐、人情朴野之纯,都可以让人抛却烦恼的往事。虽遭贬谪,诗人却欢聚此间,乐在此间,不以为意。

【解析】【分析】(1)D项,“邀请京城的朋友”错误,“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意思是“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后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而前一句中的“约定”的不是京城老朋友,结合颈联“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可知,这里是与“野老”相约。故选D。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是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B

(2)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B项“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谐,诗人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故选B项。

(2)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行动变迟缓了。从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答: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

江西宜春地区高一统考答案

江西宜春地区高一统考答案

地区试题答案

1. A.(B.葩pā.滂pāngC.谄chǎn掀xiānD.仄zè)

2. D.(A.扛鼎桀骜不驯B.踯躅肄业装潢C.婉约羁绊临摹D.裨益国粹针砭喋喋不休)

3.C. (A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B原形,原来的形状,也指本来面目,含贬义;此处应用“原型”。C权宜之计,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D平地一声雷,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

4.D.(A语序不当,把“不仅”移至“有利于”前面。B.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C.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5.C (根据“一俯一仰”及“大江”到“江面”的顺序。)

6.D(原文是“阑尾就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培养出细菌”)

7.B(A项原文是“大部分细菌对人是有益的”;C项“发病率低”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非常低”表述不当;D项原文说的“致人死亡”也还是一种“可能”。)8.B(A项“真正元凶”说法有误,原文也无此相关论述;C项“免疫功能紊乱”不是讲究卫生所致;D项提高各方面生活质量与保留阑尾、扁桃体没有因果关系)

9. B 恨:遗憾。

10 C(A 因,连词;B 取消独立性,助词C 在/对于 D 语气词,表判断)

11.B(①是苏轼的假设,④是项羽的行为,⑥是对范增的否定)

12.C 强拉因果关系。苏轼所讲的“毅然大丈夫”是指范增“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不是“不分君臣”。

13.① 陈平虽然聪明,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②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XXX起

XXX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

XXX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XXX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XXX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XXX 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XXX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XXX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XXX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墨客哪些头脑豪情?结合全诗,请作扼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XXX居

【明】XXX

XXX每到思无穷,门巷XXX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XXX无事几人同?

【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如何的人物形象,请扼要分析。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

(宋)XXX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高中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各题。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

张惠言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搓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①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待扶桑净洗,冲融②立马,看风帆稳。

【注释】①成连: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传说伯牙从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至东海蓬莱山。使伯牙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最终令伯牙琴艺大进,成为天下妙手。②冲融:从容。

(1)词中“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之情。“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分析说明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情况。

【答案】(1)孤寂;体验或领会

(2)①词作下阕“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②接着想明朝“雪昏云醒”的光景,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③结尾峰回路转,“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以超旷的胸襟,表达对美好前景的期待与肯定。

【解析】【分析】(1)从“琼楼寂历”中的“寂”可知,是“孤寂”之情;结合“省”的占义可知,是“体验或领会”。

(2)题干已经表明本词的下阕,词人情感是有变化的,答案需要表现这种变化。抓住关键词“愁深梦浅”“雪昏云醒”“看风帆稳”作答即可。下阕继续写涛声,以呼应开篇。其中,“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而其具体意蕴究属怀知音还是伤逝者、悲时局还是感身世,抑或兼而有之,已无从实指。云情雪意,通力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折射出人的心态。但是读下去却又不是一味清愁不断,词的最后出现了对未来的壮美憧憬,对光明的热切期待。路转峰回,词人也已自行解开了连环情结。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00附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00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古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秘书晁监①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②外,主人孤岛中。

高一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高一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高一古诗鉴赏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秦州杂诗①(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②归何晚?楼兰③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759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期间创作《秦州杂诗》。②属国,即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这里指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③指汉代霍光派傅介子往楼兰斩楼兰王首级还阙之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句“莽莽”二字写出了秦州四周山岭的雄奇莽苍之势,以环境衬托秦州作为“孤城”的险要。

B.颔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写景则将“云”“月”与“塞”“关”联结,也暗中寓含诗

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

C.颈联用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后归国的典故,意在表达对朝廷外御强敌的信心,以此激励本朝使节

也要像苏武那样功成而归。

D.尾联表达作者遥望关塞以外的内心感慨,作者目接边地景象,为国事忧伤,全诗至此,于雄奇阔

大中更生悲凉之美。

15.试比较颈联“楼兰斩未还”与王昌龄名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

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

C.下阕首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

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2)某位评论家说:“二翁合也,均本诗之□□也”,这两个字是本词的词眼。你知道词眼是什么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花犯·苔梅①

王沂孙②

古婵娟③,苍鬟素屬,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④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⑤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⑥归去,余香空翠被。

注:①范成大《梅谱》云:“古梅……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②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本词当作于德佑二年三月宋奉表降元、临安失守后。③婵娟:形态美好。④琅玕:翠竹。⑤罗浮句:罗浮梦,梅花梦。半蟾,弯月。幺风,状如凤凰而小,故称幺凤。⑥玉奴:南朝齐东昏侯妃潘氏小字玉儿,齐亡后义不受辱而死。(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建康层楼

(元)王冕

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思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1)诗歌第一联以“________”字写出了层楼之高,以“________”字写出抒情主人公愁绪之多。

(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

【答案】(1)危;饶

(2)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③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解析】【分析】(1)“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这句话的意思是:建康层楼很高,高出云霄;携着酒盏登临建康层楼,让旅居在外的人生发出很多的愁绪。这里面,“危”的意思是高,“危楼高百尺”也是这个意思;“饶”,有多的含义,现代也说丰饶,富饶。故第一个空填“危”,第二个空填“饶”。

(2)《建康层楼》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表现的情感大多是借古伤今,慨叹过去的繁华不再,抒发今日之忧,本诗也有怀古伤今之意,手法上才用了设问手法,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又运用对比手法,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最后,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效果上,更好地表达诗人怀古之意。

故答案为:⑴危饶

⑵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③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00附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00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卢纶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纶的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中唐时我国早期书院春天生活的基本情景。

B.诗人能参加西园会,主要是因为与其他人一样有追求自由不驯顺的性情。

C.诗人运用了对偶、典故、写景等手法从多角度题写这所新修书院的生活。

D.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参加书院聚会的愿望,体现了卢纶读书交游的功利性。

(2)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一下诗中反映那时书院的特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起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③委曲:曲折延伸。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高一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篇1

第一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以天相映,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青翠高耸的庐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高安中学 2018 8- - 2019 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A 卷)

命题人:吴丹凤审题人:敖仪林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唐代中秋文化寻绎

张之为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唐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流行至今的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中秋节的形成,唐玄宗是关键人物。开元十七年,玄宗将自己降诞之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唐会要》卷二九)。这是唐代最重要的大节,举国欢庆。庆典上,玄宗要向四品以上的官员赐金镜,群臣献寿,也要进奉宝镜。这些镜子被称为“千秋镜”。“月宫镜”就是千秋镜的一种,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或刻画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唐代月宫镜中出现的形象系统与今日所流传的基本一致,说明当时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已经成熟。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玄宗游月宫的故事,约略如下:开元年间的中秋十五日夜,玄宗在宫中玩月,被一名叫罗公远的异人接引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玄宗于是密记其声调,归召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卷二) 这则材料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它揭示了从八月五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契机。中秋玩月习俗多见于中晚唐之后,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节自然消亡,中秋节才转而代兴。两者的民俗记忆互相勾连: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欢宴、月神话的元素、赏月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上曲

顾况

黠虏初南下,尘飞塞北境。

汉将怀不平,雠①扰当远屏。

金革卧不暖,起舞霜月冷。

点军三十千,部伍严以整。

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注释:①雠:仇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塞上曲”表明这是首边塞诗,前两句的“黠虏”和“塞北”也表明了这一点。B.“雠扰当远屏”一句是对唐将心理的揭示,“远屏”就是远远地拒敌于国门之外。C.第七句写兵士众多,第八句写军容严整,表明了唐军战斗力之强,预示了战争的胜利。D.末二句强调唐将取得了消除边衅的胜利,以“酣”修饰“战”表明胜利来之不易。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

2)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泛湘江①

南宋张孝祥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③。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遭谗言去职,从桂林北归途中。②蝶梦:梦蝶,出自《庄子》。水

云乡:隐者居所,出自苏轼的诗歌。③渠:通“遽”,迅速。央:尽。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吴山”二句承上抒发词人深藏内心的渴望舟行到潇湘的意愿。“买得”三句进一层揭示此次北归,六月下湘江的机遇。

B.“制荷衣”三句都是用了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制芰荷以为衣兮”“纫秋兰以为佩”“盍将把兮琼芳”。这三句承上转下,而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作品,浮现在词人的脑海里,倾注到笔底下。

C.“唤起”三句,以无比敬仰的心情赞颂屈原其人及作品的不朽价值。“九歌”即屈原的九首祭神乐歌;“三闾”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才华横溢的贾生。

D.结尾“莫遣”二句把超越时空的思维意识回归到现实中清幽的自然画景,显示出乐趣迅速消失殆尽。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4.(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伤春怨

王安石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注)恁(nèn):如此。

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描写江南春雨;一个“打”字极富动感和力度,突出了狂风骤雨之残暴。

B.次句紧承上文:经过一夜风吹雨打,花儿饱受摧残,凋落了许多,令人惋惜。

C.三四句进一步描写暮春景色:花期已过,绿叶成阴,树下有游人踏出的归路。

D.上阕描写江南春景,语言精练,形象鲜明,寥寥二十余字,便从初春写到暮春。

E.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转入抒情,虽仅为一支小令,然章法谨严,结构精工。

2)(小题1)词的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用了怎样的手法? 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此诗作于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刘景文当时任两浙兵马都监,苏轼很看重他,曾称他为“慷慨奇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诗中的第二句写诗人“遥看”“草色”有,逼近去看“却无”,流露出诗人的失落之情。

B.韩诗后两句属议论语旬,诗人认为早春的景物之美食胜晚春满城烟柳的景色。

C.苏诗的第一、二句两句写夏荷残败、秋菊的衰残,是为了衬托橙橘的岁寒不凋之心。D.苏诗的的最后一句赞颂了初冬时节依然生机盡然的橙和橘,并赋之以坚贞品格。

2)韩诗第三、四句与苏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③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船。《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庄子·天运》中说,轩辕(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成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不仅写了景,也写了人。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天空晴朗,剩下的夜路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内心当中的惊喜。

B.领联运用对比手法,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灵动流走。诗人表明了自己在政治上原本就是清白的,不需要其他人来澄清。

C.颈联“鲁叟乘桴”是诗人借用孔子的典故表明自己被贬遇赦之后的释然,但他并不想像孔子那样闲散江湖,退出政坛。

D.全诗巧妙地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明朗开阔,情感深沉,蕴含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旷达。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注)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玉树: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