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前三章习题及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1—6章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习题

初三化学1—6章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习题

初三化学1—6章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习题例题解析: 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 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 B . 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C . 该物质肯定是单质D . 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 60等单质。

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

故D 正确而B 、C 不一定正确。

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故A 也不全面。

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

2.某元素R 与Mg 元素形成化合物MgR ,则R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 B )解析:本题是一道较为综合的题目,它涉及化学式、化合价、原子结构及示意图等多个知识点。

解题思路为: 化学式(MgR )−−→−决定R 的化合价−−−−−−→−综合原子结构特点R 的原子结构由MgR 知R 为-2价,R 的原子结构特征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的阴离子。

答案:B 。

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 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问: (1)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为证明它是否存在。

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 ,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

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 2。

而能产生CO 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

初三化学课本上册练习题

初三化学课本上册练习题

初三化学课本上册练习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化学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为了加深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将针对初三化学课本上册练习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1. 第一章:常见物质与化学元素1.1 练习题一1.1.1 某实验室收到一份未标明化合物名称的物质,请列出鉴别化合物的实验步骤。

1.1.2 将以下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类:二氧化碳、氯气、水、铁粉、氧气。

1.2 练习题二1.2.1 写出以下化学元素的符号及其原子序数:氧、氢、碳、氮、铁。

1.2.2 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补充完整: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

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2.1 练习题一2.1.1 根据下列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附上反应类型:铁 + 硫酸→ ?2.1.2 补全下列化学方程式:锌 + 铜硫酸→ 锌硫酸 + 铜。

2.2 练习题二2.2.1 将下列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指出它们的反应类型:铁与氧气反应、碳酸钙分解。

3. 第三章:离子与离子化合物3.1 练习题一3.1.1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对应的离子式,并标注离子的电荷:氯化铝、硝酸钾、硫酸铜。

3.1.2 写出以下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Na+、SO42-、NH4+。

3.2 练习题二3.2.1 将以下离子配对成离子化合物:Na+、Cl-、Mg2+、SO42-。

3.2.2 写出以下离子化合物的名称:NaCl、Mg(OH)2、CuSO4。

4. 第四章:空气与氧气4.1 练习题一4.1.1 写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

4.1.2 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进行燃烧实验时需要用到氧气。

4.2 练习题二4.2.1 解释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4.2.2 解释为什么铜丝燃烧后会变重。

5. 第五章:金属与非金属5.1 练习题一5.1.1 将以下物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氧气、钙、铝、碳、铜。

5.2 练习题二5.2.1 写出以下金属的符号:铁、铝、铜、锌、铅。

初三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题目一:物质与能量1. 定志志说,物质无法被创建或销毁,只能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

这个说法对吗?答案:正确。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物质无法被创建或销毁,只能转化成其他形式。

2. 搅拌均匀的盐水属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答案:搅拌均匀的盐水属于均匀混合物。

3. 是否能量可以被创建或销毁?答案:能量也符合守恒定律,无法被创建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题目二:物质纯净度和粒子模型1. 化学中的纯净物指的是什么?答案:化学中的纯净物指的是只包含一种物质的物质。

2. 水可以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属于物质的什么形式转化?答案: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质的相变。

3. 描述一下固体的粒子模型。

答案:固体的粒子模型是指粒子排列紧密,无规则运动,既不能自由流动也不能互相脱离的物态。

题目三:纯净水的制备和净化1. 纯净水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答案:纯净水的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

2. 纯净水的用途有哪些?答案:纯净水可用于实验室的化学实验、医疗设备的洗涤、饮用水的生产等多个领域。

3. 描述一下纯净水的特点。

答案:纯净水不含有任何溶质,呈无色、无味、无臭的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性。

题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热量被称为什么?答案: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热量被称为反应热。

2. 写出常见的放热反应的例子。

答案: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是吸热反应(吸收热量)或放热反应(释放热量)。

题目五: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相对分子数以及反应前后的状态变化等。

2. 化学方程式中,"->"代表什么?答案: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反应产物的生成方向。

初三化学章节对应练习题

初三化学章节对应练习题

初三化学章节对应练习题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与分离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B. 氧气C. 氯气D. 氧化钡2. 将桌子上的一本书撕得粉碎,属于物质的()A. 分离B. 形态变化C. 化学变化D. 无变化3. 下列物质的分子式中,有两个不同元素符号的是:()A. H2B. O2C. Cl2D. NaCl第二章:溶液的制备和溶解度1. 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溶液是()A. 混合物B. 纯净物C. 非晶体D. 晶体2. 下列溶液中,能导电的是()A. 白糖水B. 碘酒C. 醋D. 矿泉水3. 溶液浓度的计量单位是()A. 克B. 千克C. 分子D. 摩尔第三章:物质的常见性质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的是()A. 钠B. 氯C. 铁D. 铜2. 火柴点燃后能够燃烧的原因是()A. 火柴中含有火印剂B. 火柴头中含有草酸铵C. 火柴棒表面涂有磷D. 火柴体内有氧气3. 换热方式中,能够在真空中传热的方式是()A. 导热B. 对流C. 辐射D. 不传热第四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常见的不能继续分割的微粒是()A. 金属B. 离子C. 非金属D. 原子2. 下列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A. 氢B. 次氯酸C. 氩D. 没有3.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增加的顺序是()A. 由上而下、由左至右B. 由上而下、由右至左C. 由下而上、由右至左D. 由下而上、由左至右第五章:化学反应1. 下列反应中,能放出热量的是()A. 木炭燃烧B. 蓝色石墨反应C. 纸张燃烧D. 醋与小苏打反应2.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改变以下因素来影响:()A. 温度B. 浓度C. 压力D. 光强度3. 结构式CH3-CH2-OH表示的是()A. 乙烷B. 乙醇C. 氧气D. 氯化铝第六章: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制备1. 下列气体中,可以发光的是()A. 氧气B. 过氧化氢C. 硫化氢D. 氮气2. 进行失火实验产生的气体是()A. 氯气B. 氨气C. 氮气D. 氧气3. 通常情况下,冷水中溶解氧气的量()A. 等于大气中的氧气量B. 小于大气中的氧气量C. 大于大气中的氧气量D. 不固定,与环境因素相关第七章:金属的性质与应用1. 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因为()A. 金属的元素间力较强B. 金属中的离子能自由移动C. 金属的结构复杂D. 金属中的离子键结构稳定2. 为了防止金属腐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直接用水冲洗B. 用铁丝包裹C. 用塑料袋封存D. 上涂一层防锈漆3. 金属中常用的材料强度指标是()A. 延伸率B. 密度C. 硬度D. 电阻率第八章:酸、碱和盐1. 酸性溶液的性质有:()A. 可导电B. 呈酸味C. 酸性溶液能与碱反应D. 以上全部2.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酸的是()A. 盐酸B. 硫酸C. 醋D. 氢氧化钠3. 氢氧化钠是一种()A. 酸B. 碱C. 食盐D. 酸碱盐都不是第九章:功能材料1. 下列不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A. 硅B. 锗C. 金D. 硒2. LED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A. 金属B. 陶瓷C. 半导体D. 塑料3. 下列材料中,可以用来制作太阳能电池板的是()A. 铁B. 铜C. 硅D. 铝以上为初三化学章节对应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学习内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练习题

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练习题

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练习题1. 某元素的原子半径为1.2埃,它的离子半径为0.8埃,该元素形成的离子电荷为多少?答案:该元素形成的离子电荷为2+。

解析:原子半径是指原子的大小,离子半径是指离子的大小。

由于该元素形成的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所以该元素是正离子。

离子电荷的大小等于原子的电子数减去形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根据离子半径的大小可以推断,该元素失去了2个电子,因此离子电荷为2+。

2. 下图是某元素的电子排布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示意图: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6 5s2 4d10问题: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什么?它所在的周期和族别分别是几?答案: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Kr。

它所在的周期是第5周期,族别是18族。

解析:根据示意图,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元素的具体电子排布,其中最外层的电子是5s2 4d10,从而确定了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Kr。

周期数是由最外层的能级确定的,因此该元素的周期数为第5周期。

族别是由最外层电子的主量子数和次量子数确定的,主量子数为5,次量子数为0,因此该元素的族别为18族。

3. 某元素的两个电子层的电子结构分别为2和8,能判断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吗?答案:不能确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电子层的电子结构,我们可以确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电子数。

但是在给出的信息中,并未提供该元素的电子数,因此不能确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4. 某元素的正负离子的电子结构分别为2,8和2,能判断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什么吗?答案:不能确定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电子结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元素失去了2个电子形成了正离子,或者获得了2个电子形成了负离子。

但是在给出的信息中,并未提供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数,因此无法确定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单元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学中,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离子电荷和电子排布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初三前三章练习题

化学初三前三章练习题

化学初三前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水B. 空气C. 铁D. 盐答案:C. 铁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糖水C. 钠D. 硫酸答案:B. 糖水3. 化学式H2SO4表示:A. 2分子硫酸B. 2原子硫酸C. 单质硫酸D. 分子式硫酸答案:B. 2原子硫酸4. 化学式NaCl表示:A. 一分子氯化钠B. 一公式氯化钠C. 一物质氯化钠D. 一元素氯化钠答案:C. 一物质氯化钠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生锈B. 纸燃烧C. 钠与氧反应D. 水沸腾答案:D. 水沸腾二、填空题1. 氧气和煤气的混合物属于 ___________。

答案:气体2. 金属铁与非金属硫发生反应生成 ___________。

答案:硫化铁3. 溶液是指 ___________。

答案: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均匀透明的物质。

4.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属于 ___________。

答案:电磁辐射5. 活性炭主要由 ___________ 组成。

答案:碳三、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答: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的物质发生组成或结构上的改变,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铁生锈等。

2. 什么是元素?举例说明。

答: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铁等都是元素。

3. 什么是化合物?举例说明。

答: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二氧化碳、水、硫酸等都是化合物。

4. 什么是混合物?举例说明。

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化学组成不固定,并且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例如空气、糖水等都是混合物。

5. 物质的三态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举例:水在低温下呈固态,室温下呈液态,高温下呈气态。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

1.元素、混合物与化合物-元素:物质由一个类型的原子构成,可以根据性质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混合物: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物质混合形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新的物化性质。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元素的表格,包括周期(水平行)和族(垂直列)。

-元素周期表的特征:周期性规律,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

3.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非金属:大多数非金属是电非导体,一般质地较脆,不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气、硫磺等。

4.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酸和碱:酸呈酸性溶液,能和碱中和;碱呈碱性溶液,能和酸中和。

-盐:由酸和碱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呈中性。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

5.常见离子的识别-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铵离子(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6.反应式、能量变化和速率-反应式:描述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式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

-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7.酸碱与中性物质-酸:产生H+(氢离子)的物质,常见酸有硫酸、盐酸等。

-碱:产生OH-(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常见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中性物质:酸和碱反应中和了彼此的物质。

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质失去电子。

-还原:物质得到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9.需要背诵的化学方程式-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锌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石膏水反应:CaSO4+2H2O→CaSO4·2H2O。

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

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

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它在现代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初中化学学习的前两个单元涉及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的练习题。

第一单元:常见物质
1. 磷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什么?
2. 请简要描述一下硫磺的性状及其溶解性。

3.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氧气、氯气、水、氦气。

4. 铁和硫磺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5. 请解释一下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
1. 酸和碱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2. 环境中的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3. 请解释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4. 反应物A和B反应生成产物C,当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有何变化?请解释原因。

5. 请简要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步骤。

以上是一些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化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的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完成练习题的同时,也要
尽量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
学们能够善用这些练习题,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加油!。

初三化学知识点与复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初三化学知识点与复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25H32+33O2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及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及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及练习题分子和原子知识讲解考点1:分子和原子1、分子的特性:(1) 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________ 。

(2) 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 ,运动速度___________(3) 分子等微粒间有_____________ 。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微粒。

3.原子的定义: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微粒。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 2: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点: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 ?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 1个氧元素和 2 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 2 个元素。

①错误。

改正:水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

② 错误。

改正:二氧化硫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3.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_________ ,其次是 _______ 。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____ ,其次是 ______ 。

(3) .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4. 原子和元素的区别:[提问 ] 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 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 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讲解 ] 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 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请看下列表格:元素原子概念 联系 具有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_______________ 中的最小粒子区分_______________ ,不表示个数,即表示 ________ ,又讲 _________ ,有 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 范围 举例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 “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或 “水里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但不能说 “水是由二个 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初三化学每章练习题有答案

初三化学每章练习题有答案

初三化学每章练习题有答案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通过学习化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

章节练习题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复习知识点、巩固理论基础、掌握解题方法。

然而,有时学生不容易找到练习题的答案,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扰。

因此,本文将为初三化学每章练习题提供答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练习题1:1. 将以下物质归类为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水、纯净铁、空气、二氧化碳、氯气、氯化铁、沙子、石墨、酒精。

答案:水(化合物)、纯净铁(元素)、空气(混合物)、二氧化碳(化合物)、氯气(元素)、氯化铁(化合物)、沙子(混合物)、石墨(元素)、酒精(化合物)。

练习题2:2. 以下哪种物质是化合物? A. 空气 B. 水 C. 铁 D. 氯气答案:B. 水第二章:常见物质的分离纯净练习题1:1. 用物理方法将以下混合物分离:沙子和铁屑、铁屑和糖、石蜡和饼干渣。

答案:沙子和铁屑(磁法)、铁屑和糖(筛分)、石蜡和饼干渣(溶解过滤)。

练习题2:2. 用化学方法将混合物水和碘酊分离,写出具体的步骤和反应方程式。

答案:首先,将混合物水和碘酊倒入容器中制成溶液。

然后,加入氯化铁产生沉淀,再用滤纸过滤沉淀得到固体碘。

反应方程式:NaCl + FeCl3 → FeCl2 + NaCl + I2↓。

第三章: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练习题1:1. 以下金属中哪种金属不会被磁铁吸引? A. 铁 B. 锌 C. 铝 D. 镍答案:C. 铝练习题2:2. 铁的性质有哪些?可用途是什么?答案:铁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好、延展性好、可塑性好等;铁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

第四章:酸碱与盐练习题1:1. 以下物质中哪种物质是酸性溶液? A. 醋 B. 盐水 C. 矿泉水 D. 纯净水答案:A. 醋练习题2:2. 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反应会得到什么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初三化学上册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习题初三化学上册题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分离铁屑和铜屑B。

高粱酿酒C。

轮胎爆炸D。

金属导电改写: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高粱酿酒。

2.下列各种变化方法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矿石粉碎;酒精燃烧B。

水蒸发;蔗糖溶解于水C。

木炭燃烧;水凝固成冰D。

玻璃破碎;钢铁熔化改写:矿石粉碎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B。

一氧化碳能燃烧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无色无味改写: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一氧化碳能燃烧。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燃烧B。

酒精挥发C。

冰融化成水D。

电灯丝通电后发光热改写: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蜡烛燃烧。

5.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液化气燃烧B。

铁锅生锈C。

开水沸腾D。

蔬菜腐烂改写: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开水沸腾。

6.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a。

铜片和铁密度;b。

蔗糖和食盐溶解度;c。

汽油和清水沸点;d。

银块和铝块密度。

7.用下列选项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③;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②;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②;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

8.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放出大量的热C。

变成白色粉末D。

镁条迅速变短改写: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镁条迅速变短。

9.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B。

铁锅生锈C。

氧化镁是白色固体D。

汽油的密度是0.8g/cm3改写:属于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下列关于人呼出的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考点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11、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2、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化学初三下册期中重要知识点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样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三上册知识点及习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2):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氧化性、、、等。

习题【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 .镁条逐渐变短D .放出大量的热【例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4】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初三化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

-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燃烧等。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 液体药品的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

2. 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

-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 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3.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

- 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三、空气1.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

2.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等。

四、氧气1.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与碳、硫、磷、铁等物质的反应。

2. 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九上化学一到三单元知识点

九上化学一到三单元知识点

九上化学一到三单元知识点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二、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通常是产生光、热、气体、沉淀等现象。

三、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四、化学符号的意义化学符号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符号,通常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2O表示水分子,其中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和反应比例关系。

五、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按照规定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注意节约药品和保护环境。

仪器的使用: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如量筒、烧杯、试管等,注意仪器的清洗和保养。

实验操作:按照规定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包括混合、溶解、加热、过滤等操作,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

六、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水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等。

无机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氧化钠等。

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根据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准确度。

初三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初三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初三化学考试重点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3.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二、原子和分子1.原子:核外电子、核内质子、中子2.分子:共价键、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反应速率:内因、外因3.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常数四、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3.电子转移、电极电势、原电池、电解池4.酸碱盐的概念5.酸碱中和反应6.盐的水解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的腐蚀类型: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2.防护方法:涂层保护、阴极保护七、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链状、环状3.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八、化学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萃取、分液2.常用仪器:试管、烧杯、蒸馏瓶、容量瓶、滴定管3.实验安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九、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2.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3.物质的用途:燃料、酸碱、盐、金属、有机材料十、化学计算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2.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3.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量、生成物的量以上是初三化学考试的重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b)CO2 + 2H2Oc)NaCl + KCl答案:a) 纯净物;b) 混合物;c) 混合物2.习题:判断下列物质是否为化合物?b)H2SO4答案:b) 化合物二、原子和分子3.习题:根据以下化学式,判断哪个是分子?答案:a) H2O;c) O2三、化学反应4.习题:判断下列反应类型?a)2H2 + O2 → 2H2Ob)CaCO3 → CaO + CO2c)H2 + CuO → Cu + H2O答案: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5.习题:根据以下反应,判断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a)2H2 + O2 → 2H2Ob)2I^- + Cl2 → 2Cl^- + I2答案: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四、氧化还原反应6.习题: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a)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b)2Fe + 3Cl2 → 2FeCl3答案:b) 是7.习题:判断哪个是氧化剂?a)H2SO4b)NaOH答案:c) O28.习题: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酸碱中和反应?a)HCl + NaOH → NaCl + H2Ob)HCl + KOH → KCl + H2O答案:a) 是;b) 是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9.习题:判断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防止金属腐蚀?a)涂层保护b)阴极保护c)增加金属的氧化性答案:a) 是;b) 是七、有机化学基础10.习题: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为有机化合物?答案:b) 是11.习题:判断下列反应类型?a)CH4 + Cl2 → CH3Cl + HClb)C2H4 + H2 → C2H6c)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答案:a) 取代反应;b) 加成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八、化学实验12.习题: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性?a)使用容量瓶前未检查是否漏水b)萃取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c)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时,放在纸上称量答案:b) 是;a) 否;c) 否13.习题:判断下列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否正确?a)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闻气味b)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c)腐蚀性物品盛放在玻璃瓶中,防止腐蚀容器答案:b) 是;a) 否;c) 否九、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4.习题: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下列用途是否正确?a)氧气用于焊接b)盐酸用于除铁锈c)氢氧化钠用于造纸答案:a) 是;b) 是;c) 是十、化学计算15.习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下列问题?2H2 + O2 → 2H2O已知反应物H2的物质的量为4mol,求生成物H2O的物质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9)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5.(1)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__________________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罩火焰上方,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4)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__________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氧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_____液体或固化成_____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能支持燃烧:用_____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检验细口瓶氧气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充有氖气的霓虹灯发出红光 D. 高压锅压力过大
8.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
A.鼻子闻 B.嘴巴吹 C.耳朵听 D.眼睛看
9.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在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某单质与氧气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一定含有氧化物 D.原子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6.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是( )
A.铁 B.碘 C.钙 D.锌
氧与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与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酸钾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_____;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_____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10.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______,然后固定在药品的______(上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______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__________.
第三单元
1.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3.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5.(1)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参加反应物质 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氧与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与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
(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6)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填空
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__
2.打开汽水瓶盖时,大量逸出的气体__________
3.在抢救危急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单质气体是___________;
4.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大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我们学过的燃烧条件的填写:曹军的木船是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4.空气的成分:
N2 :_____O2:_____稀有气体:_____CO2: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_____,_____,_____等.
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24.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含有氧气
25.“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D原子结构示意图
2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2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6.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_________的量减少,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量增多
7.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垫_______)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16.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D、①和②表示的是阳离子
17.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A.糖水 水 B.空气 酱油
C.冰水混合物 盐水 D.氮气 蒸馏水
2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粒子都是原子 B、①是惰性气体元素 C、②③二种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D、①②都是阳离子
23.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__________,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有空格需要画图
1.下列人类做法中,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原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银、氯化钾 B.白磷、冰水混合物 C.水银、洁净的空气 D.铁粉、二氧化碳
(二)测容器--量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