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这种愚蠢的状况不变,中国高校和科研人员都将是免费为

合集下载

挚爱之人施一公

挚爱之人施一公

挚爱之人施一公127日前,文友茶叙,一友提议:“你与施一公相见多次,能否把你所看到的施一公介绍给

家乡人民?”之后,我便认真回忆与施一公的相见情景。

那是2016年春的一天,我作为市科技局副局长,受组织委托,和局长一起去北京看望

作为驻马店市科技顾问的施一公。当时,施一公已是清华大学副校长,并兼任清华大学生

命科学院院长。时间对于他来说非常宝贵。经多方联系,他同意第二天下午2时30分在清

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接待我们。当天下午1时30分,我和局长到达约定地点,他的助手告诉

我们,施校长已安排好了,让我们先等会儿。借此机会,我便与施一公的助手攀谈起来,从

他上学到回国,一直谈到当下。我回来后,又上网搜索施一公的有关资料,总体印象施一

公是一个挚爱祖国之人、挚爱科研之人、挚爱家乡之人、挚爱教育之人、挚爱生活之人。

一、挚爱祖国之人

1996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到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学及

化学博士学位。7年后,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

聘为助理教授。此后,普林斯顿大学给他提供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

的启动基金。在当时,这样的待遇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机制为施

一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短短9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

并很快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被学校聘为终身讲席教授,成为国际著名的结

构生物学家。

正当施一公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之时,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惊讶而又敬佩的决

定: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放弃优厚的薪酬;放弃良好的科研条件,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

施一公被信仰追问,为什么回国是最好选择

施一公被信仰追问,为什么回国是最好选择

一方面的社会经济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我们中国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物质之物一旦成为了生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不要轻易一把火把它烧掉了。而我们中国人做事情,尤其是做文化之事的时候,能省一笔钱那就一定要省一笔钱。中国的文化之事,理应启示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的……

当导演后来在电话里将地质局长的话复述给我听时,远在北京的我,握着话筒,心生出种种感慨。

感慨之一那就是——中国委实需要一大批像那位地质局长一样的人民公仆。

而那一位当年的地质局长,便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家总理,温家宝。

施一公:被信仰追问,为什么回国是最好选择

王丹红科学时报

2004年,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获得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他在答谢辞中说:“我确实为帮助中国数学发展付出了很大努力。另一方面,我很遗憾自己还没能回中国定居。无论我为中国数学作了多大的贡献,也无法与那些在中国土生土长,或是已经回国永久定居的人相比。”

2008年2月,40岁的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全职回到祖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他说:“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从条件上讲,如果只从科研角度出发的话,我确实没有必要回清华,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我想,如果引导正确的话,清华大学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以天下事为己任,驱使他们往前走,一定会有一批人这样做。如果这样,20或30年后,当我从清华退休时,我会很满意的。”

施一公 清华才子,学术牛人

施一公 清华才子,学术牛人

施一公

钟南山

清华才子,学术牛人抗击非典的英雄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西湖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婉拒千万美元科研资助,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放弃了500平方米的独栋花园别墅……作为“千人计划”的倡导者之一以及该计划首批引进的海外人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被形容为史上放弃国外待遇最多的科学家。1967年5月,施一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亲给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1985年,从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毕业时,因在全国高中数学和物理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他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清华园里的施一公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

系的学士学位。36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40岁,拿到终身讲席教授职位。“施一公要回来啦!”从2006年起,清华大学就流传着这样的“爆炸性消息”。2007年4月,施一公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正式开张,与此同时,学界却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面对这些,施一公决定用事实来证明。他为自己设定了三个目标:第一是希望影响一批年轻人。第二个目标是在清华大学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结构生物学中心,同时与大家一起努力发展清华的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第三个目标是希望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改善和改进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体制做些工作。如今的他,正在一步步兑现自己的诺言。 —————————————◎ 来源|人民网2003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非典暴发,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奔赴疫区,并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钟南山的名字从那时起,与公共卫生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次公共健康受到挑战时,钟南山都扮演着公共发言人的角色。“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是对钟南山的诠释。1936年出生于南京的钟南山来自一个医学世家,1960年自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学至英国。1981年归国,自此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医学队伍中去。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 (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自2009年以来,钟南山团队成功打造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体系,成立了多家关联项目公司,涵盖医学创新诊断中心、药物创新研究中心等板块。2017年,钟南山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提出了慢阻肺早期防治的新理念。他说:“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随访和干预研究,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慢阻肺诊治指南。”2018年5月,钟南山以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亮相,扛起了产学研转化的大旗。在钟南山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停步”二字。他说:“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这样才能实现全民健康。” —————————————◎ 来源|

施一公北大毫无保留的演讲:我为什么一定要回国?!

施一公北大毫无保留的演讲:我为什么一定要回国?!

施一公北大毫无保留的演讲:我为什么一定要回国?!

施一公北大毫无保留的演讲:

永远不要做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

来源:演讲与人生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8年,筹建西湖大学,并当选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以下是施一公任职清华时在北大演讲:我从来没有机会来北大做学术讲座,或是跟同学们在一块聊聊天,因此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借这个机会我想把我的经历分享一下,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分享。我之所以愿意把我的一些经历讲出来,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我产生这些想法和作出各种选择的缘由。我不奢望我这些想法能够影响所有人,但我确信这些想法一定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当然影响大家并不是希望大家走我走过的路。我认为,在中国,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够有大志,去做一些事,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是有前途的。所以,像我们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全国学子的翘楚。大家要有大的志向,担负起中国的

未来。如果你们毕业后,仅仅为自己的柴米油盐担心,仅仅关注自己的房子、车子,那是很不应该的,至少我会很伤心,很失望。

01

少年壮志

“在哪出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以前不太明白,直到2003年还是2002年回国时,看到国内有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河南人惹谁了》。虽然书名让我义愤填膺,但也没想得很多、很深,只是觉得说河南人“不知道羞辱”,很不痛快。有一次,我去中山大学演讲,讲完以后,校领导请我吃饭,挺有意思。吃饭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同事就问我,说:“一公,你是哪里人?”我说我是河南郑州的。他低低头挠了半天脑袋,说:“你老家是哪儿的?”我想了想说,我父亲那一支是云南大理的,云南人吧。他说:“哦,这还差不多。”听完那番话,我才恍然大悟,河南人看来在外面惹了很多人。但是我还是挺以河南郑州出生为荣的。我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我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他们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了河南焦作煤矿工作,于是我就出生在了河南。我是1967年在郑州市出生的。

施一公: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施一公: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施一公: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作者:阿枫

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2020年第10期

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选择出国留学,用了10年时间,從一位普通的留学生蜕变成世界著名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0年后,他却放弃美国国籍和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他说,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能为生他养他的国家做点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父母都是大学生。施一公自小聪颖,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数一数二,高中考入河南实验中学,更是拿到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与数学联赛的冠军。国内诸多名校向他伸出橄榄枝,施一公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极其冷门的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毕业后,施一公决定去国外闯一闯,看看更大的世界。于是便申请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初到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嘲讽和质疑不在少数。施一公靠着自己的努力跟韧劲,再加上过人的天赋,在学习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成功拿到了美国的全额奖学金,攻读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段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的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综合素质稳步增强。1997年,施一公的博士论文还没写完,普林斯顿大学就邀请他去当讲席教授。

普林斯顿是全球诞生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之一,当年爱因斯坦也曾经在这里教书。于是,36岁的施一公便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生物学系的终身讲席教授。这在国外高校已经是很高的级别了,而且还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施一公创造了一个历史。

然而,在国外生活了10年,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他,作出一个让人惊讶又敬佩的决定: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返回国内发展。

施一公鬼神存在 名人演讲之施一公-我认知再次崩塌,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

施一公鬼神存在 名人演讲之施一公-我认知再次崩塌,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

施一公鬼神存在名人演讲之施一公-我认知再次崩

塌,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

清华原副校长施一公演讲:我的认知再次崩塌,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施一公,原清华副校长、现西湖大学校长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

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

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还没有着床。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个细胞,这时它快要找到着床地点了。着床之后,继续发育。

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慢慢地,神经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细胞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到四五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在母亲肚子里踢腾。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形成。然而不要忘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生命开始之后,生命的历程很漫长,这里面有很多苦恼。我记得我看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

0岁闪亮登场,10岁茁壮成长,

20岁为情彷徨,30岁拼命打闯,

40岁基本定向,50岁回头望望,

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

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

100岁挂在墙上。

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

我们生命的历程饱受挑战,有很多来自于疾病,其中三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颜宁与施一公

颜宁与施一公

颜宁与施一公

颜宁是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2007年颜宁回到清华比施一公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说:“这么多年过来,施一公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国外的人在回来时总是很担心环境、气氛等问题,但像施一公这样的人回来了,我们确实有了一种信心。”施一公更是充满希望和自信,现在的他不再有开出租车的想法了,“因为开出租车不如作学术愉快。颜宁对国家非常有信心,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个国家在持续变化,学术环境肯定会不断改善,可以达到一定水平,吸引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到中国工作,一定可以!”

颜宁认为,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国外的行政是服务于学术的,教授发言权很大;但在国内,行政对学术的控制太多。改革谈何容易?“施一公相信,改革的过程会很漫长,过程会有许多波折,一些局部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意料之中的。在这些局部,我希望意外少一些,少一些假大空和忽悠人的东西。

“清华大牛”施一公

“清华大牛”施一公

“清华大牛”施一公

作者:雪峰

来源:《党员文摘》2013年第07期

被称为清华大学“大牛”的施一公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迄今,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科学》和《细胞》;他曾获国际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第一位获该奖项的华裔科学家;今年4月,他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四年一次的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找到他,恳切地对他说:“现在国内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清华更需要你。你可否全职回到国内,担纲医学和生物学的旗帜性人物?”一番话,让施一公不由得心潮澎湃……

1967年,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聪颖过人的施一公在高中毕业时,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989年,施一公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和生物、数学双学士学位的身份提前一年毕业。翌年,施一公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刚到美国,施一公发现自己的英语不行,于是给自己规定每天背25个新单词。很快,他过了语言关,在学科上的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示。有一次,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自认为发现了一个生物物理学中的重大理论突破,激动地向学生们演示,施一公当场指出导师在某个演算中的漏误。从此,导师对他刮目相看。毕业时,这位导师公开宣布施一公是他最出色的学生。

施一公:再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

施一公:再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

施一公:再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

来源:赛恩斯

在第二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作题为“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的主题讲座。

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会不会耽误正常的科研和教学?“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30 多年前的预言今天是否实现?

此次大讲堂由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主持。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授张抒扬带领该院20 余位知名专家莅会。面向300 多位听众,施一公说,“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生命科学是21 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中国要抓住机遇,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注重人才培育,但科学研究不能拔苗助长”。

关于科研时间: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

“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哪去了”,一直是施一公关注的话题。

在一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施一公曾对媒体分析原因,“现在的高校的确是高度行政化,每办一件事,都可能有很多行政环节‘作梗’。也因为大学行政化的存在,

产生了很多机构,多出来很多会议,很多教授、科研人员每天真正用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有限”。

从去年年底开始,施一公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这会不会耽误他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在《科技创新大讲堂》上,施一公对此进行了回应:“确实比较忙,但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我在北京市卫计委的工作只是挂职,不坐班,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医院在医学问题研究上尝试着找一条路。在有限的时间里,抽出一点时间,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对于自己科研时间,施一公说:“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不管外面事情有多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我是清华的教授,一年还要讲100 学时的课,这是必须承担的。我的平衡就是留出足够的科研时间和教学时间。我经常会很不好意思地推掉很多事,诸如从评审到开会。这个平衡很难,但要保证教学同时保障50%的科研时间,一些事情只能往外推。”

施一公和爷爷“施家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施一公和爷爷“施家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驿站悦读

前不久,施一公教授获得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之生命科学奖。这位国际著名生物学家,还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施一公的爷爷,则是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平。如今已经109岁了。那年,在美国留学并已就业的孙子施一公,打电话给他,问自己是不是要回国。施平对孙子说:“你学好了,应该回国,替祖国做事情。”

回国后,施一公先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参与创办西湖大学。施平自豪地说:“一公办这个学校,从全世界请来最好的科学家来任教,是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就要在科学上独立,并走在前面。他们办学校就是一个试点,找出在中国办一流大学的办法、做法,再摸索这个经验。这样,中国就能变成真正的世界一流的强国。”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家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施家人”,他们从学堂走向社会,用知识报国,然后又从社会吸取经验与能量,回馈教育。

真有抱负,应该去改变社会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父母希望他“一心为公”。两岁半的时候,施一公就随父母下放到河南驻马店汝南县老君庙乡(当时称光明公社)。

施一公一家三代都没离开过讲台教书育人,他爷爷施平是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代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领导。

父亲施怀琳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在

郑州工学院任教。

他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时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回国后先后任清

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清华

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

回国10多年,办西湖大学两年,施一

2010年9月3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施一公)联名在《SCIENCE》发文章抨击科研现状。

2010年9月3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施一公)联名在《SCIENCE》发文章抨击科研现状。

2010年9月3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施一公)联名在《SCIENCE》发文章抨击科研现状。来源:侯景.PDF的日志

2010年9月9日,清华北大院长在《SCIENCE》抨击中国学霸未隔一星期,浙江大学某老师又在《Nature》发文指出,通过软件分析发现所有中文类期刊中有31%存在相互抄袭现象。~~~叫国人情何以堪?

详见:

/blog/227870967/489048159

这是今天Science的一篇社论。题目很简单,只有三个单词;篇幅很小,仅一页;但三张图片很值得深思,一张是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另一张

是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最左边是一叠叠百元人民币。

近两年,Nature和Science上评论中国科研体制的文章并不少见。但往往都是劝诫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学生,研究者要正视问题,不同流合污等。但像饶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如此直白、如此一针见血的评论“权贵阶级”、"Policy Maker"仍是头一回!

其实,文章里指出的问题,包括潜规则,下至研究生(部分本科生),上至科技部长......是谁都知道的问题!但这次真是第一次中国最出名的两大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的两位生科院院长在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上不拐弯抹角的说出“上层阶级”这些问题。

虽然两位教授的文字里没有提到如何解决问题,因为这两位中国生命科学界的“大佬”也知道个体与群体,以及制度体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这篇文章是值得纪念的,也许若干年后总结科研体制改革时,这篇文章即使不算一个里程碑,但至少可以为一个里程碑的建立作以注脚。

曾落选中科院院士 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人民网

曾落选中科院院士 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人民网

此前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

【人物小传】

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新京报讯(记者郭少峰邓琦)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施一公: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

施一公: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

施一公: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

常常有学生和朋友问我:这辈子你崇拜过谁?我过去48年唯一崇拜的人是我的父亲。在我的生命中,父亲对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的籍贯是云南省大姚县,我爷爷施平出生在这里。爷爷年轻时就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来离开了云南,就读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在那里与我的奶奶杨琳相爱并结婚。奶奶是当时杭州进步学生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并因此被国民党政府判定是共产党员而被捕入狱;1935年1月5日,我的父亲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出生后18天,他的母亲就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狱里;为了纪念和怀念奶奶,爷爷给父亲起名施怀琳。

爷爷随后投身革命、参加抗战,无暇照顾我的父亲,只能把他托付给亲戚朋友抚养长大。一直到解放后,爷爷四处打听、才辗转在云南老家找到我的父亲,并把他接到北京身边。父亲从出生就命苦,可以说没有真正见到过生母,而直到长大成人后才得与生父第一次团聚。

父亲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的本科,母亲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1962年,父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次年母亲也从焦作矿业学院调到郑州,与父亲在同一个单位工作。1967年5月5日,我出生在河南郑州,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那时正好赶上河南省“文革”的高潮,就是武斗开始,所以我母亲在找医院的时候都非常周折,很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医院,生下了我。“文革”期间出生的孩子,大部分的名字都带有时代色彩,叫文革、卫东的有很多,父亲很希望我有一个响亮一点的名字,但是又不希望太落俗套,最后想了又想,还是取意“一心为公”,选择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一公”,作为我的名字。父亲赋予这个名字中的寓意,在我一生中的很多重要关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选择。

中国的科研文化-饶毅、施一公(中英对照)

中国的科研文化-饶毅、施一公(中英对照)

施一公、饶毅:中国的科研文化

来源:高海峰的日志

作者:施一公,饶毅(注:施一公教授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资料图片:图为作者之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图片来源:科学网)

资料图片:图为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图片来源:科学网)

中国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幅度增涨,这甚至超出了中国最乐观的科学家们的预期。理论上讲,这应当能够使中国在科研领域取得真正突破性的进展、与中国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科研经费分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其中这些问题一部分要归结于体制,一部分要归结于文化。

尽管对于一些小额科研经费来说,比如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小额科研经费,科研质量的优劣可能仍然是能否获得经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巨额科研项目来说,科研质量的优劣与能否获得经费的相关性就小得多了,这些项目的经费一般都高达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人民币。对于巨额科研经费而言,问题关键在于每年针对特定科研领域与项目颁布的申请指南。表面上,这些指南的目的是突出“国家重大需求”;然而实际上,项目的申请指南却往往被具体而狭隘地阐释,申请人基本上可以无需过多思索地意识到这些“需求”并非国家的真正需求;经费预定给谁基本上一目了然。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的委员负责编写年度申请指南。显而易见的,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们会常常听从官员们的意见,并与他们进行合作。所谓的“专家意见”不过只是反映了很小一部分官员及其所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抑制了创新,也让每个申请人都心知肚明: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的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的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施一公寄语清华研究生

施一公寄语清华研究生

施一公寄语清华研究生:最不重要的就是IQ

选专业应该凭啥?

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

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专业。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我当时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大的物理系。直到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这条船。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的不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弥补生物成绩的不足,来让我的成绩排名第一。

那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这个世界的发展不以在座的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媒体宣传为转移,更不以毕业之后能否找到工作为转移。这个世界的发展中,一半以上的学术问题来自对人类的关注,叫做生命科学。不管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其他学科情况怎么样,但大生命学科在21世纪是最大的学科。我觉得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凭兴趣挺好,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培养兴趣。有时我在想,人是善变的,你的其他方面可以变,为什么专业是不能变的?一项业余爱好可能你很喜欢,但天天做可能会使你厌烦。我认为做一件事,完全凭兴趣的话,对我而言不靠谱。大学期间我对生物真的是深恶痛绝,因为学不好。我的遗传学实验、遗传课、细胞学实验、细胞课在班上都是中下。

施一公必败吗与陈吉球商榷

施一公必败吗与陈吉球商榷

施一公及其西湖大学必败吗?与陈吉球商榷

晨雾 / 文

陈吉球论据1、西湖大学的核心领导都是非常精专之才,使他们缺乏对教育和生物科学在总体

上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这里看,难道“非常精专之才”就一定“缺乏对教育和生物科学在总体上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吗?似乎没有这样的必然关系吧。

陈吉球论据2、能指望在肿瘤生物学上发表107篇假伪论文的教授和他们的学校,为西湖大学

提供世界第一流的师资吗?

陈吉球论据3、哪里还有第一流的生源去读生物科学?起再好的房子,给再多的补助也没有用啊,因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第三点是说读生物科学的学生未来找不到工作,所以西湖大学不会有好的生源。关于生物科学,目前就业情况确实不佳,未来如何也值得探讨。但是这第三点论据同样是假设西湖大学的

生源都是生物医学类学科。这个假设还是有问题。

难怪我们看到文章后面很快就有了一位与陈吉球同为科学网博主的张士宏写的评论,与笔者观

点类似:

张士宏

西湖大学并不是“生物医药专科学校”啊,是多学科的研究院和大学,生物只是其中之一。在西

湖S1G不再是生物医药专家了,他是校长。作为个人他无所谓成功与失败,老板们和官方给他尝试机会,就是成功的起点了。

因此仅从陈吉球的三点质疑我们还看不出施一公及其西湖大学必败。尽管如此,也不能说陈吉

球的质疑毫无意义,因为至少生物医学是西湖大学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西湖大学

在生物医学方向可以阅读借鉴陈吉球的观点。同时,公众也不希望未来看到的西湖大学是一所

生物医科大学。

其实,关于对西湖大学的质疑声,从它还在筹备的时候就声声不断。2018年1月施一公刚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工后回家,身上哪儿最可能沾染病毒?

随着各地大面积复工复产,下班回家后的居家消毒工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通勤路上如何防护?办公室里要注意哪些细节?在食堂用餐应规避哪些风险?回家后怎样消毒?别急,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份“复工防疫指南”,你关心的这些问题都在这里。

上班途中

上班可以比平时更早的出门,留给自己多一些选择余地。尽量少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私家车—

配备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等消毒和个人防护用品;

开窗通风,并对接触物品表面(车门把手、方向盘和座椅等)进行消毒。

—出租车—

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

全程佩戴口罩,减少交流。

—公共交通—

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尽量不要用手直接触碰眼睛、口鼻;隔座而坐或者选择空一点的位置站立,保持与其他乘车人距离。

1 / 11

—口罩—

口罩建议戴一备一,最好能做到4小时一换。

—手套—

普通手套即可,注意更换清洗即可。

—纸巾、消毒湿巾—

干纸巾用于喷嚏、擦拭、洗手后擦干等;

消毒湿巾用于不方便及时洗手时擦拭、物品擦拭。

—一次性马桶垫—

至少随身备一个,如路上恰巧需要如厕。

—一次性垃圾袋—

封口袋、塑料袋等,不方便丢弃时候暂时密封用过的消毒纸、湿巾等。

电梯间电梯间的危险是无形的,在空气不流通,人员极其拥挤的环境下,极易滋生细菌。

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一定要佩戴口罩;

用一次性手套、纸巾、塑料袋等物品接触电梯按键;

乘电梯时少交流。

如果楼层不高,建议走楼梯。

2 / 11

3 / 11

办公室

特殊时期,与同事共处交谈保持1米以上距离,办公室内人数较多时可以佩戴口罩,能利用网络软件进行交谈的,就“网聊”。

一定要保持办公室内环境整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办公用品建议每日定时擦拭消毒,使用频繁可以多消毒几次,尤其公用物品应格外注意!

办公室内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包好确认扔入垃圾桶,垃圾及时清理,不要过夜!勤洗手、多饮水。在吃饭前、如厕后适当使用肥皂和洗手液,用流动水严格洗手,最好晾干或是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毛巾容易隐藏病毒细菌。

就餐

4 / 11

疫情之下,用餐习惯也需要我们有所改变。如果公司有加热条件,尽量从家中带饭,饭前消毒外包装、用餐工具即可。

如需餐厅就餐,建议自带餐具错峰用餐,全程戴口罩等餐,用餐前的最后一刻再摘下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不要闲聊,即吃即走。 如需点外卖,尽量选择熟食。现在许多外卖也推出了无接触性送餐,相对来说安全系数也比较高,取外卖时带好口罩和手套,有条件的话可以对餐盒表面进行消毒。

—一次性餐具—

带包装的一次性餐具,尽量选择环保材质的,非常时期健康第一。 —个人餐具—推荐使用耐热方便消毒的。

—个人水杯—建议选用带盖子的,也可以选择带吸管的。同样请注意杯子的材质,不同材质对耐温、是否可以洗碗机、是否可以高温

蒸煮消毒根据个人饮用习惯,清洁习惯选择。

下班归家

下班后,清洁双手,佩戴一次性口罩方可离开。跟上班途中相同,一定要处处留心,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安全到家。

回家后随身哪些部位最可能沾上病毒?

—头发—

感染率:低

防护策略:日常清洁即可。如因各种原因需要去医院或其他风险高的地区,或自觉有风险高的接触,可以佩戴帽子、围巾等遮蔽头发、颈部,回家后同样记得及时进行身体清洁和帽子围巾清洁。—眼膜—

感染率:高

防护策略:手部消毒前不揉眼,必要时带护目镜。

5 / 11

—皮肤—

感染率:低

防护策略:勤洗手、不摸脸、不揉眼,新冠病毒不能透过皮肤侵入人体,但是,手“沾”病毒概率极大,勤洗手是关键。顺序是先清洁完手部,再进行其他部位的清洁。

—口罩—

感染率:高

防护策略:

1

勾住口罩绳轻轻摘下,需再次使用的,悬挂通风处或放在清洁透气口袋中,单独存放并标识使用人;

2

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放入塑料袋内用84消毒液消毒,将塑料袋密封处理,扔进垃圾桶;

3

6 / 11

健康无虞的人,口罩对折,扎紧放进垃圾桶;

4

摘下口罩这一步非常重要,要记住 4 个“不要”

●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

●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

●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不要直接放在包里、兜里等处,容易造成持续感染风险,可以由内向外反向折叠后,用自封袋包装。

7 / 11

目前,绝大部分小区或者路边都设有专门的口罩丢弃点,也会对口罩丢弃点进行专业消毒。请大家安全丢弃口罩后,立刻使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洗手消毒。

—手机、钥匙、门禁卡等随身物品—

属高频接触物品。

防护策略:

手机定期消毒:关闭手机电源后,用75%医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手机全部表面,晾干即可;

钥匙:暴露的机会较小,有污迹时可用清水擦拭干净,必要时可用消毒湿巾或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8 / 11

—外套—

感染率:低

防护策略:

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回家以后外套可以挂在门口或阳台通风处,有条件的可在阳光下晾晒;

如果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看病或探视病人,或接触了有

可疑症状的人,需要对外套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9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