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万能解题模板

高中万能解题模板

高中万能解题模板在高中学习阶段,解题是学生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论是数学、物理、化学,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运用解题技巧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掌握解题技能,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万能解题模板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一、数学1.方程解题模板(1)把未知数移到等号左边,常数移到等号右边。

(2)化简式子,把分数、根号、乘除法简化。

(3)通分。

(4)消去分母、根号,移项。

(5)合并同类项,得到唯一解。

2.几何解题模板(1)画图,并标记清晰。

特别是各个角、线段的名称等。

(2)根据题意,列出各个条件。

(3)根据题意,找到各个方法,如应用相似、勾股定理、正弦定理等。

(4)利用条件与方法,逐步解题。

(5)最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二、物理1.运动解题模板(1)把已知量列出来。

(2)根据公式,列出未知量。

(3)通过数学关系,确定需要使用的公式。

(4)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5)最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2.电学解题模板(1)按照电路图,分析电路。

(2)列出各个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大小、方向等。

(3)根据电路中的电荷守恒定律,列出电流方程。

(4)根据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等,列出方程。

(5)根据需要,解决方程。

(6)最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三、化学1.化学式计算模板(1)根据题目,确认物质的性质和分子式等。

(2)将元素原子量与其比例合成分子量。

(3)通过分子量,计算物质量、分子个数等。

(4)根据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2.化学反应式计算模板(1)根据题目,确认反应物和生成物等基本信息。

(2)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平衡方程。

(3)通过平衡方程,得到化学反应的比例关系。

(4)给定数据,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化学反应的量。

(5)最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总之,在学习阶段,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各种知识点和理论,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

使用万能解题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并能够提高成绩。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学建模中的常见方法与步骤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学建模中的常见方法与步骤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学建模中的常见方法与步骤归纳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观察和总结实际问题现象中的规律性,提出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或模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数学建模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体现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学建模中的常见方法与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归纳数学建模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学建模问题通常来源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

在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过程中,需要明确问题的背景、条件、目标和限制等。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本质,为后续的建模工作奠定基础。

二、规律的观察与总结在确定问题后,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寻找问题中的规律或模式。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

通过观察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中的一些普遍规律,例如数列的递推关系、图形的几何性质等。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在观察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问题的数学形式。

数学模型通常采用符号表示,可以是方程、函数、不等式等。

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和方法,例如利用数列递推关系的迭代公式、曲线的方程等。

四、模型的求解与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后,需要进行模型的求解和验证。

在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学建模中,常使用数学计算软件或手工计算的方法来求解模型。

求解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技巧,化繁为简,高效求解。

求解完成后,还需要对模型的结果进行验证,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的数据是否一致,有效性和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

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在模型的求解和验证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分析结果主要包括结论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对问题的解释等。

同时,还需要讨论模型的局限性和假设的合理性。

通过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为问题的拓展和推广提供思路和方法。

六、问题的应用与拓展在通过归纳数学建模解决具体问题后,我们还可以将所学的方法和思想应用到其他相关的问题中。

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及技巧

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及技巧

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及技巧有许多的高中生是特别的想知道,高中数学通用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哪些的,我整理了相关信息,盼望会对大家有所关心!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有什么高考数学经典解题技巧一、选择题解答模型策略近几年来,陕西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为10道,分值50分,占总分的33.3%。

注意多个学问点的小型综合,渗逶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学问求深度的考基础考力量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

精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

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

所以应认真审题、深化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仔细检验,确保精确。

快速是赢得时间,猎取高分的秘诀。

高考中考生“超时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大因素。

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当掌握在3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

一般地,选择题解答的策略是:①娴熟把握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法。

②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结构(由“四选一”的指令、题干和选择项所构成)和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敏捷运用特例法、筛选法、图解法等选择题的常用解法与技巧。

③挖掘题目“共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示意作用,快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填空题解答模型策略填空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也是高考试卷中又一常见题型。

陕西高考中共5个小题,每题5分,共25分,占全卷总分的16.7%。

依据填空时所填写的内容形式,可以将填空题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定量型,要求同学填写数值、数集或数量关系,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或最小值、线段长度、角度大小等等。

由于填空题和选择题相比,缺少选择支的信息,所以高考题中多数是以定量型问题消失。

二是定性型,要求填写的是具有某种性质的对象或者填写给定的数学对象的某种性质,如:给定二次曲线的准线方程、焦点坐标、离心率等等。

在解答填空题时,基本要求就是:正确、快速、合理、简捷。

高中数学66个秒杀技巧模型

高中数学66个秒杀技巧模型

高中数学66个秒杀技巧模型1. 引言高中数学是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让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然而,只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高中数学也变得简单起来。

本文将介绍66个高中数学秒杀技巧模型,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2. 代数2.1. 分式的化简•将分式的分母乘以公因式,可以使分式化简为更简洁的形式。

•利用因式分解的思想,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可以更简洁地表达分式。

2.2. 解方程•利用消元法解决多元一次方程组。

•利用配方法解决二次方程。

•对系数进行因式分解,找到方程的解。

2.3. 对数运算•根据对数的定义,将复杂的指数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对数问题。

3. 几何3.1. 角的性质•利用同位角的性质,在同位角中构造等式方程来解决问题。

•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问题。

3.2. 圆的性质•根据圆的定义,利用相应的定理来解决问题。

3.3. 三角函数•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确定函数在特定区间的取值范围。

•利用正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各类三角函数题目。

4. 概率与统计4.1. 排列与组合•利用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和性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4.2. 概率计算•利用概率的基本性质,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4.3.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

5. 数学建模5.1. 单位换算•利用单位换算的关系,将不同单位的数值进行换算。

5.2. 图论•利用图论的知识,解决各类网络问题。

5.3. 线性规划•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解决线性优化问题。

6. 总结本文介绍了66个高中数学秒杀技巧模型,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和数学建模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将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除了掌握这些技巧,还需要多做题,多积累经验,才能真正在高中数学中游刃有余。

希望本文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

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

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

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

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3.快与准的关系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

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

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学习水平的关键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好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能使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提升。

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之19条铁律铁律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

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铁律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铁律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

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铁律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铁律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铁律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铁律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铁律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的特殊点)。

铁律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铁律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铁律11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铁律12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八大模型解题技巧

八大模型解题技巧

八大模型解题技巧一、垂线段最短1. 定义: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 应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P(x0,y0)到直线y=kx+b的最短距离。

3. 解题技巧:首先将点P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出点P到直线的距离,最后比较所有距离得出最短距离。

二、平行四边形法则1. 定义:两个向量相加时,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为这两个向量的和。

2. 应用:求两个向量的和、差。

3. 解题技巧: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两个向量相加或相减,然后利用向量模长公式计算结果。

三、三角形法则1. 定义:一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方向相同则相加,如果方向相反则相减。

2. 应用:求合力、分力。

3. 解题技巧:利用三角形法则将两个力合成或分解,然后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计算结果。

四、相似三角形法1. 定义: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应用:求角度、长度等。

3. 解题技巧: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结果。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ABC中,边长a、b、c与对应的角A、B、C的正弦值的比都相等,即a/sinA = b/sinB = c/sinC。

2. 余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ABC中,边长a、b、c与角的余弦值的比都相等,即a/cosA = b/cosB = c/cosC。

3. 应用:求角度、长度等。

4. 解题技巧: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角度或长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未知量。

六、抛物线模型1. 定义:以一定点为中心,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抛物线。

2. 应用:求最值、轨迹等。

3. 解题技巧: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七、双曲线模型1. 定义:以两个定点为焦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

2. 应用:求轨迹等。

3. 解题技巧:利用双曲线的性质将问题转化为双曲线的方程,然后求解。

高中数学万能解题模板

高中数学万能解题模板

高中数学万能解题模板高中数学万能解题模板 1①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②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③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④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⑤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⑥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⑦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⑧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择支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⑨特征分析法:对题设和选择支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⑩⑩估值选择法: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高中数学万能解题模板 2模板1 三角函数计算问题第一步找到三角函数值或关系式第二步化简第三步将三角函数值或关系式代入,求出结果模板2 对称轴、距离第一步找到周期和对称轴第二步确定对称轴距离第三步写出关系式模板3 拼凑计算问题第一步化简第二步通过拼凑,写出我们想要的诱导公式第三步求出结果模板4 三角等式的证明第一步找到三角函数值或关系式第二步化简第三步将三角函数值或关系式代入,求出结果模板5 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第三步结合定义域求出最值模板7 二次函数求最值第一步化简成二次函数的形式第二步配方第三步考虑定义域求出最值模板8 均值求最值第一步化简第二步转化为均值不等式的形式第三步当且仅当求出最值模板9 构造函数求最值第一步化简第二步构造函数第三步转化成见过的形式模板10 放缩求最值第一步找到或者创造放缩点第二步转化为我们见过的形式第三步搞定模板11 解三角形求最值第一步利用解三角形,一般是余弦定理第二步均值不等式第三步搞定模板12 向量问题第一步把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第二步利用三角函数解决模板13 判断形状第一步正弦或余弦定理第二步角化边或边化角第三步判断形状模板14 求面积第一步化简第二步求出夹角和临边第三步利用公式计算面积模板15 找规律第一步观察,找到见过的或会做的形式第二步利用见过的东西写出规律第三步生疏不可怕,只要计算对,肯定没问题模板16 实际问题第一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第二步利用三角函数,求出结果第三步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

(完整版)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技巧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技巧总结

高中数学通用模型解题方法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A表示函数y=lgx的定义域,B表示的是值域,而C表示的却是函数上的点的轨迹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显然,这里很容易解出A={—1,3}.而B最多只有一个元素.故B只能是-1或者3。

根据条件,可以得到a=-1,a=1/3。

但是,这里千万小心,还有一个B为空集的情况,也就是a=0,不要把它搞忘记了。

3。

注意下列性质:要知道它的来历:若B为A的子集,则对于元素a1来说,有2种选择(在或者不在).同样,对于元素a2, a3,……a n,都有2种选择,所以,总共有种选择,即集合A有个子集.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情况之中,包含了这n个元素全部在何全部不在的情况,故真子集个数为,非空真子集个数为(3)德摩根定律:有些版本可能是这种写法,遇到后要能够看懂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的取值范围。

注意,有时候由集合本身就可以得到大量信息,做题时不要错过;如告诉你函数f(x)=ax2+bx+c(a〉0)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就应该马上知道函数对称轴是x=1。

或者,我说在上 ,也应该马上可以想到m,n实际上就是方程的2个根5、熟悉命题的几种形式、∨∧⌝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6、熟悉充要条件的性质(高考经常考)满足条件,满足条件,若;则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若;则是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注意映射个数的求法。

高中数学66个秒杀技巧模型

高中数学66个秒杀技巧模型

高中数学66个秒杀技巧模型引言数学是学习的重要基石,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而且挑战性的学科。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总结了66个高中数学秒杀技巧模型,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模型1: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法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再求解。

模型2:因式分解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因式分解的方式,将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求解。

2. 平行直线与垂直直线的关系模型3:平行直线的判定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模型4:垂直直线的判定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乘积等于-1,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3. 三角形模型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

模型6: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若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指数与对数模型7:指数与幂的关系指数为负数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倒数的指数。

模型8:对数的规律log(A) + log(B) = log(A * B)。

5. 概率模型9:加法原理当两个事件互斥(即不可能同时发生)时,它们的概率可以相加。

模型10:乘法原理当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它们的概率可以相乘。

6. 函数模型11:函数的奇偶性质若函数f(-x) = f(x),则函数是偶函数。

若函数f(-x) = -f(x),则函数是奇函数。

模型12:函数图像的平移对于函数y = f(x),若将其横坐标x平移h个单位,纵坐标y平移k个单位,则函数变为y = f(x-h)+k。

7. 三视图与投影模型13: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通过某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可以还原出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模型14:投影的性质平行投影后,相互平行的线段仍然平行。

8. 数列模型1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模型16: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9. 矩阵模型17:矩阵乘法的规律(AB)C = A(BC),即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

高中数学标准答题模式

高中数学标准答题模式

高中数学标准答题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最大值”、“最小值”、“存在”等,以便在解答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2.分析问题:对题目进行拆解,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可以画图、列式子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问题。

同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3.选择方法:根据题目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常见的解题方法有直接法、归纳法、反证法、分类讨论法等。

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灵活运用,避免死板套用。

4.解题过程:按照选定的解题方法,逐步进行计算和推导。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书写规范,保持条理清晰。

对于关键步骤和结论,可以适当加以说明,以增强答案的说服力。

5.检查答案:在完成解题过程后,要对答案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有无漏算、错算等情况;其次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如单位、范围等;最后检查答案是否简洁明了,能否直接反映出解题思路。

6.总结经验:在解答完一道题目后,要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总结,提炼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和方法,要及时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和巩固。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高中数学标准答题模式的应用:例题:已知函数f(x) = x^2 - 4x + 5,求f(x)的最小值。

1.阅读题目:本题要求求解函数f(x)的最小值。

2.分析问题:首先需要找到函数f(x)的对称轴,然后根据对称轴的位置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得最小值。

3.选择方法:本题可以通过配方的方法求解。

4.解题过程: (1) 配方:将函数f(x)进行配方,得到f(x) = (x -2)^2 + 1。

(2) 判断单调性:由于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x = 2,所以当x < 2时,函数单调递减;当x > 2时,函数单调递增。

因此,当x = 2时,函数取得最小值1。

5.检查答案:经过计算和推导,得到f(x)的最小值为1,符合题目要求。

通用模型解题法 (2)

通用模型解题法 (2)

通用模型解题法
通用模型解题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解题方法,用于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理解问题: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问题陈述。

确保对问题的条件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2. 建立模型: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可以是一个方程、一个图表、一个优化问题等等,具体取决于问题的性质。

3. 分析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找到模型中的主要变量和关系,并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外部因素需要考虑。

确定模型的限制条件和目标函数。

4. 求解模型:利用数学工具和技巧,求解建立的模型。


以通过代数方法、几何方法、计算机模拟等途径来解决问题。

5. 验证解答:将求解的结果应用于原问题,验证是否满足
问题的条件和要求。

如果有误差,需要检查模型和求解过程,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6. 总结和应用:根据解答的结果,总结和归纳解题的思路
和方法。

将这种通用的解题思维应用于其他类似的问题中。

总之,通用模型解题法是一种系统性的解题流程,通过建
立数学模型并求解,来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灵活应用这
种方法,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用模型解题法 (2)

通用模型解题法 (2)

通用模型解题法介绍在解决问题时,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是使用通用模型解题法。

通用模型解题法是一种结构化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问题,并提供一个框架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通用模型解题法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其实际应用。

基本原则通用模型解题法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了解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完全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这包括确定问题类型、定义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2.收集信息: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来源,如调查、实验、文献研究等。

3.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是将其拆分成更小的子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问题,并发现隐藏的模式或规律。

4.设计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包括清晰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实施和评估。

5.实施解决方案:根据设计的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并记录和监测结果。

6.评估: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解题步骤通用模型解题法包含以下步骤:1. 理解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完全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这包括确定问题类型、定义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理解问题的关键是提出明确的问题陈述,并澄清任何问题或疑虑。

2. 收集信息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来源,如调查、实验、文献研究等。

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采访相关人员、收集数据或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进行。

3.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是将其拆分成更小的子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问题,并发现隐藏的模式或规律。

分析问题的过程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和技术,如流程图、数据分析等。

4. 设计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包括清晰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实施和评估。

设计解决方案时,应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5. 实施解决方案根据设计的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并记录和监测结果。

高中数学考试中的数学模型应用技巧

高中数学考试中的数学模型应用技巧

高中数学考试中的数学模型应用技巧在高中数学考试中,数学模型应用技巧是学生们掌握的重要内容。

数学模型可以被视为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学模型应用技巧,并探讨它们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线性模型。

线性模型在数学中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模型之一。

它们通过线性关系来描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考试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关于成本、收益、距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线性方程或线性规划模型来解决。

例如,如果要最小化某种生产过程的总成本,可以建立一个成本函数,并通过线性规划方法找到最优解。

其次,非线性模型在某些情况下也非常重要。

尽管非线性模型更复杂,但它们可以更精确地描述某些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在考试中,非线性模型可能会出现在物理、生物或经济问题中。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通过微分方程、指数函数或其他非线性函数来建立和求解这些模型,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另外,概率模型也是高中数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概率模型用于描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并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天气预报、赌博游戏等。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利用概率分布、期望值和方差等概念来解决与概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从简单的抛硬币问题到更复杂的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最后,统计模型在数学考试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

统计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的规律性,如何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并作出预测。

在考试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关于样本调查、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问题。

通过掌握统计模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数学模型应用技巧在高中数学考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掌握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概率模型和统计模型等基础内容,学生不仅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数学模型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数学模型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数学模型解题技巧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常常涉及到各种数学模型的解题。

数学模型是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模型解题常常是一项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数学模型解题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首先,了解题目背景和要求是解决数学模型问题的第一步。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描述的实际情境,并确定问题的要求。

例如,假设我们遇到一个汽车行驶问题,题目给出了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我们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汽车行驶的距离。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背景是汽车行驶,要求是求解行驶距离。

其次,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数学模型问题的关键。

建立数学模型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我们可以使用代数、几何、函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例如,在解决汽车行驶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利用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来求解行驶距离。

然后,运用数学方法求解数学模型问题。

在建立数学模型后,我们需要运用数学方法来求解问题。

这包括代数运算、方程求解、函数图像分析等数学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例如,在解决汽车行驶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代数运算和方程求解的方法,通过代入已知条件和未知数,求解出行驶距离的值。

最后,检验和解释结果是解决数学模型问题的最后一步。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

检验结果是为了确保所得的解符合实际情况和题目要求。

解释结果是为了对解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行解释和说明。

例如,在解决汽车行驶问题时,我们可以检验所得的行驶距离是否满足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同时解释结果是指汽车在给定速度下行驶了多远。

通过以上的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高中数学数学模型问题。

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高中数学实际模型题

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高中数学实际模型题

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高中数学实际模型题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还可以应用于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在高中教育中,数学实际模型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高中数学实际模型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数学实际模型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将实际问题抽象化、形式化的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以一个典型的实际模型题为例,假设有一个矩形花坛,长为3米,宽为2米。

现在我们打算在花坛周围修建一道围墙,以圆管作为围墙的形状,半径为r,围墙的高度为h。

我们的目标是求解围墙的总长度。

为了建立数学模型,首先需要明确定义问题的变量和约束条件。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定义半径r和高度h为变量。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约束条件,建立数学关系式。

由于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3米和2米,可以得出围墙的周长等于矩形花坛的周长。

即2πr=2×(3+2)=10 (m)。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建立数学关系式。

根据题目要求,围墙的高度h需要满足一个特定的条件。

假设该条件为h=2r,代入周长等于10的关系式中可以得到2πr=10,解方程可以得到r=5π/4 (m)。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围墙的总长度。

总长度等于圆周长加上矩形周长,即2πr+2π(h+r)=2πr+2π(2r+r)=14π (m)。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成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并且求解出了围墙的总长度。

这种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且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二、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模型题建立了数学模型之后,接下来就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模型题。

高中数学知识丰富,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已建立的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在解决实际模型题时,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代数方法、几何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等。

高中数学集合通用模型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集合通用模型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集合通用模型解题方法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A 表示函数y=lgx 的定义域,B 表示的是值域,而C 表示的却是函数上的点的轨迹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答:,,)-⎧⎨⎩⎫⎬⎭1013显然,这里很容易解出A={-1,3}.而B 最多只有一个元素。

故B 只能是-1或者3。

根据条件,可以得到a=-1,a=1/3. 但是, 这里千万小心,还有一个B 为空集的情况,也就是a=0,不要把它搞忘记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要知道它的来历:若B 为A 的子集,则对于元素a 1来说,有2种选择(在或者不在)。

同样,对于元素a 2, a 3,……a n ,都有2种选择,所以,总共有2n 种选择, 即集合A 有2n个子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2n 种情况之中,包含了这n 个元素全部在何全部不在的情况,故真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 ()若,;2A B A B A A B B ⊆⇔==(3)德摩根定律:()()()()()()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有些版本可能是这种写法,遇到后要能够看懂 ,A B A B A B A B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M M M a --<∈∉50352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解题大模型

高中数学解题大模型

高中数学解题大模型随着高中数学的不断发展,解题技巧也在不断的深入探索。

高中数学的解题是一门系统性的研究,解题模型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解题模型是指用某种格式或形式,把问题解决的方法表达出来,且表达形式应当比较完整,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解题模型的研究中,有一系列常用的、核心的解题模型,这些模型在高中数学解题中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最常用的解题模型。

1、概率解题模型。

概率解题模型用来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其基本形式为:某事件的概率=此事件的发生的次数/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的次数。

概率解题模型在高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数列解题模型。

数列解题模型是高中数学解题中最重要的一种模型,用来解决数列的求和、求平均数等问题。

这种模型一般采用数列通项公式的形式,通过构造数列公式,对一定规律的数列求出其求和、求平均数等关键数据。

3、二次函数解题模型。

二次函数解题模型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解题模型,指的是将二次函数的图像、周长、最大值、最小值、极值点、凹凸性等问题,用二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或变量关系来解决。

4、排列组合计算模型。

排列组合计算模型是指从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中选出满足某一要求的排列组合的个数,此类问题通常采用“排列组合数公式”的形式进行求解。

5、几何解题模型。

几何解题模型是指用直线、圆、三角形、椭圆等图形的性质来解决几何问题的模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性质是“相似性”和“平行性”。

通过这两个性质,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可以被轻松解决。

6、比例解题模型。

比例解题模型是指用比例关系解决问题的模型,它是高中数学中最常用的解题模型之一,它可以用来解决比例关系问题,如比例结合题、比例平分题、比例比较题等。

7、函数解题模型。

函数解题模型是指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来解决函数的一类问题,它是高中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就是高中数学解题模型大全,在高中数学解题中,这些模型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们,要掌握这些模型,把它们正确的应用到解题中,以便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 ;②互换x 、y ;③注明定义域)()()如:求函数的反函数f x xx xx ()=+≥-<⎧⎨⎪⎩⎪1002()()(答:)f x x x x x -=->--<⎧⎨⎪⎩⎪1110()14.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反函数性质: 1、 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 (可扩展为反函数中的x 对应原函数中的y ) 2、 反函数的值域是原函数的定义域(可扩展为反函数中的y 对应原函数中的x ) 3、 反函数的图像和原函数关于直线=x 对称(难怪点(x,y )和点(y ,x )关于直线y=x 对称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③设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y f(x)A C a A b C f(a)=b f 1=∈∈⇔=-()b a [][]∴====---ff a f b a f f b f a b 111()()()(),由反函数的性质,可以快速的解出很多比较麻烦的题目,如(04. 上海春季高考)已知函数)24(l o g )(3+=xx f ,则方程4)(1=-x f 的解=x __________.1对于这一类题目,其实方法特别简单,呵呵。

已知反函数的y,不就是原函数的x 吗?那代进去阿,答案是不是已经出来了呢?(也可能是告诉你反函数的x 值,那方法也一样,呵呵。

自己想想,不懂再问我15 .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三种: (1)定义法:根据定义,设任意得x 1,x 2,找出f(x 1),f(x 2)之间的大小关系 可以变形为求1212()()f x f x x x --的正负号或者12()()f x f x 与1的关系(2)参照图象:①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a ,b)对称,函数f(x)在关于点(a ,0)的对称区间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特例:奇函数)②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则函数f(x)在关于点(a ,0)的对称区间里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特例:偶函数) (3)利用单调函数的性质:①函数f(x)与f(x)+c(c 是常数)是同向变化的②函数f(x)与cf(x)(c 是常数),当c >0时,它们是同向变化的;当c <0时,它们是反向变化的。

③如果函数f1(x),f2(x)同向变化,则函数f1(x)+f2(x)和它们同向变化;(函数相加) ④如果正值函数f1(x),f2(x)同向变化,则函数f1(x)f2(x)和它们同向变化;如果负值函数f1(2)与f2(x)同向变化,则函数f1(x)f2(x)和它们反向变化;(函数相乘) ⑤函数f(x)与1()f x 在f(x)的同号区间里反向变化。

⑥若函数u =φ(x),x[α,β]与函数y =F(u),u ∈[φ(α),φ(β)]或u ∈[φ(β),φ(α)]同向变化,则在[α,β]上复合函数y =F[φ(x)]是递增的;若函数u =φ(x),x[α,β]与函数y =F(u),u ∈[φ(α),φ(β)]或u ∈[φ(β),φ(α)]反向变化,则在[α,β]上复合函数y =F[φ(x)]是递减的。

(同增异减)⑦若函数y =f(x)是严格单调的,则其反函数x =f -1(y)也是严格单调的,而且,它们的增减性相同。

()如:求的单调区间y x x =-+log 1222(设,由则u x x u x =-+><<22002 ()且,,如图:log 12211u u x ↓=--+当,时,,又,∴x u u y ∈↑↓↓(]log 0112当,时,,又,∴x u u y ∈↓↓↑[)log 1212∴……)16.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区间,内,若总有则为增函数。

(在个别点上导数等于a b f x f x '()()≥0零,不影响函数的单调性),反之也对,若呢?f x '()≤0[)如:已知,函数在,上是单调增函数,则的最大a f x x ax a >=-+∞013() 值是( ) A. 0B. 1C. 2D. 3(令f x x a x a x a '()=-=+⎛⎝ ⎫⎭⎪-⎛⎝ ⎫⎭⎪≥333302则或x ax a ≤-≥33由已知在,上为增函数,则,即f x aa ()[)1313+∞≤≤ ∴a 的最大值为3)17.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总成立为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f x f x f x ()()()-=-⇔⇔ 若总成立为偶函数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f x f x f x y ()()()-=⇔⇔ 注意如下结论:(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若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中有原点,则。

2f(x)f(0)0=如:若·为奇函数,则实数f x a a a x x ()=+-+=2221(∵为奇函数,,又,∴f x x R R f ()()∈∈=000即·,∴)a a a 22210100+-+== 又如: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f x x f x xx()()()()-∈=+1101241()求在,上的解析式。

f x ()-11()()(令,,则,,x x f x xx ∈--∈-=+--1001241()又为奇函数,∴f x f x x x xx()()=-+=-+--241214()又,∴,,)f f x x x x xxxx ()()()0024110024101==-+∈-=+∈⎧⎨⎪⎪⎩⎪⎪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一、定义域法一个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必关于原点对称,它是函数为奇(偶)函数的必要条件.若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二、奇偶函数定义法在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计算)(x f -,然后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其奇偶性.这种方法可以做如下变形f(x)+f(-x) =0 奇函数f(x)-f(-x)=0 偶函数f(x)1 偶函数 f(-x)f(x)1 奇函数f(-x)==- 三、复合函数奇偶性18.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若存在实数(),在定义域内总有,则为周期T T f x T f x f x ≠+=0()() 函数,T 是一个周期。

)()如:若,则f x a f x +=-()(答:是周期函数,为的一个周期)f x T a f x ()()=2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告诉你f(x)+f(x+t)=0,我们要马上反应过来,这时说这个函数周期2t. 推导:()()0()(2)()(2)0f x f x t f x f x t f x t f x t ++=⎫=>=+⎬+++=⎭,同时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样子:f(x)=f(2a-x),或者说f(a-x)=f(a+x).其实这都是说同样一个意思:函数f(x)关于直线对称, 对称轴可以由括号内的2个数字相加再除以2得到。

比如,f(x)=f(2a-x),或者说f(a-x)=f(a+x)就都表示函数关于直线x=a 对称。

()()()()()()(2)(2)(2)()(2)2,222,()(22)()(22),()2||(,,f x x a x b f a x f a x f b x f b x f x f a x f a x f b x f x f b x t a x b x t b a f t f t b a f x f x b a f x b a a b ==+=-+=-=-⎧⎫=>=>-=-⎨⎬=-⎩⎭=--=+-=+-=+--又如:若图象有两条对称轴,即,令则即所以函数以为周期因不知道的大小关系为保守起见我加了一个绝对值如:19.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f x f x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联想点(x,y ),(-x,y) f x f x x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联想点(x,y ),(x,-y) f x f x ()()与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联想点(x,y ),(-x,-y) f x f x y x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1 联想点(x,y ),(y,x) f x f a x x a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 联想点(x,y ),(2a-x,y)f x f a x a ()()()与的图象关于点,对称--20 联想点(x,y ),(2a-x,0) 将图象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y f x a a a a y f x a y f x a =>−→−−−−−−−−>=+=-()()()()()00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b b b b y f x a b y f x a b()()()()>−→−−−−−−−−>=++=+-00 (这是书上的方法,虽然我从来不用, 但可能大家接触最多,我还是写出来吧。

对于这种题目,其实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你要判断函数y-b=f(x+a)怎么由y=f(x)得到,可以直接令y-b=0,x+a=0,画出点的坐标。

看点和原点的关系,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函数平移的轨迹了。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x ()(||)y f x f x f x f x −−→−−→把轴下方的图像翻到上面把轴右方的图像翻到上面 ()如:f x x ()log =+21()作出及的图象y x y x =+=+log log 2211y=log 2x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一次函数:10y kx b k =+≠ (k 为斜率,b 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反比例函数:推广为是中心,200y k x k y b k x ak O a b =≠=+-≠'() 的双曲线。

()()二次函数图象为抛物线30244222y ax bx c a ax b a ac b a=++≠=+⎛⎝ ⎫⎭⎪+- 顶点坐标为,,对称轴--⎛⎝ ⎫⎭⎪=-b aac b a xba 24422 开口方向:,向上,函数a y ac b a>=-0442mina y acb a<=-0442,向下,max1212122,,||||b x ab cx x x x x x a a a -=+=-⨯=-=根的关系:2212121212()()()()(m n ()()()(,2()()()(,)(,)f x ax bx c f x a x m n f x a x x x x x x f x a x x x x h x h x h =++=-+=--=--+二次函数的几种表达形式:一般式顶点式,(,)为顶点是方程的个根)函数经过点(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ax bx c x x y ax bx c x 212200++=>=++,时,两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 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