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礼仪》课件--礼仪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一大集团公司参观,老总是 该老师的大学同学。老总亲自接待不说还非常客气。工作 人员为每位同学倒水,席间有位女生表示自己只喝红茶。 学生们在有空调的大会议室坐着,大多坦然接受服务。没 有半分客气。当老总办完事情回来后,不断向学生表示歉 意,竟然没有人应声。当工作人员送来笔记本,老总亲自 双手递送时,学生们大都伸着手随意接过,没有起身也没 有致谢。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 过来的茶和老总递来的笔记本时客气地说了声:“谢谢, 辛苦了!” 最后,只有这位同学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有 同学很疑惑甚至不服“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么让他 去而不让我去?”。老师叹气说:我给你们创造了机会, 是你们自己失去了。 分析: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同学失去机会的?这些同学有哪 些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
第一章
单元四
礼仪概述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章
礼仪概述
单元四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一、礼仪的功能
沟通功能
协调功能
教育功能
(一)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三)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 际关系。 (五)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和国家文明的标志,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案例2:一口痰的故事
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欲与美 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经过详细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 展和管理很满意,他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期合作。双方决定第 二天正式签定协议。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车间秩序 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突然,范厂长感到嗓 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 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一片痰迹。 第二天一早,翻译送来了约瑟先生的信,信中写到:“尊 敬的范先生,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 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 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于治病 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 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
26
“ETIQUETTE” 法庭上的通行证
Courtesy:指谦恭有礼的言行、礼貌、风度 Etiquette:指礼仪、礼节和各种规矩 Protocol:指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里的相处准则 Rite:指仪式、典礼;也泛指习俗中的礼仪行为
现代社交礼仪的涵义
现代社交礼仪的概念 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 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 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 仪表等。
第一章
礼仪概述
单元四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二、礼仪的作用 1. 有利于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 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这些方 面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学好礼仪有益于人 们更好地设计个人形象、展示个人的良好 教养。
二、礼仪的作用
2. 有利于协调与他人的关系。 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 系。运用礼仪不但能使个人在交际中充满 自信、胸有成竹,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 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 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了解 与信任。 3. 传承中国文化、促进精神文明 净化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 的一切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 和愚蠢”(洛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
案例1: 元世祖忽必烈一次召见应聘官员,应聘者中 有一位学士叫胡石塘。此人生性粗心,不拘小节 ,歪戴着帽子也没有发现 就进去面见元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看见他,问道:“你有什么本事啊 ?说来我听听”胡学士回答说:“我有治国平天 下的学识”。忽必烈听了哈哈大笑“你连自己头 上的帽子都戴不平,还能平天下吗?” 胡学士因为歪戴帽子,不拘小节而葬送了前程, 难道不足以说明礼仪礼貌的重要吗? 你是怎样理解“小处不可随便”这个问题的?
《现代社交礼仪》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项目任务
(1)掌握礼仪的基本概念 (2)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3)掌握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4)了解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了解内涵,基本原则 掌握行为准则,规范 形成意识 内化为习惯
13
在古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本谓敬神,表示尊敬和礼貌。 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仪”既指容貌和外表,又指礼节和仪式和 掌管礼仪的人。
14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一

礼仪的概念
2、 礼貌:一个人是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谈举止, 是人们在交往时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文化 层次和文明程度。 诚恳 具体要求: 谦恭 遵守秩序

二、礼仪的作用

3. 传承中国文化、促进精神文明 净化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 的一切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 和愚蠢”(洛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 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国尚礼则国昌, 家尚礼则家大, 身有礼则身正, 心有礼则心泰。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40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第一章
礼仪概述
二、礼仪的原则(六大原则) (一)相互尊重的原则。 (二)遵时守信的原则。 (三)理解宽容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要容许其他人有个人行动 和独立进行自我判断的自由。 (四)真诚自信的原则。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在运用礼仪时所表达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能被对方 所理解、所接受。 (五)热情适度的原则。运用礼仪要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过犹不 及。 (六)女士优先的原则。P8

主要内容:
言必有信 敬老尊贤 待人和气 仪表端庄 讲究卫生
和善 有分寸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3、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 是在交际场合中,表达祝愿、相互帮助以 及相互交流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二、礼、礼貌、礼节、礼仪之间的关系
礼 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往中行为规范。 礼、礼貌、礼节、礼仪 都属于礼的范畴, 礼貌 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 礼节 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 礼仪 由一系列具体表示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 三者虽然名称不同,当时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 、友好的行为,其本质都是尊敬人和关心人。三者相辅相 成,密不可分。有礼貌之心而不懂礼节,容易失礼;知道 礼节而流于形式,充其量是客套。
二‘西方礼仪的渊源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 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etiquette” 一词 进入英文后,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 “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后来,经过不断的 演变和发展,“礼仪”一词的涵义逐渐变得 明确起来,并独立出来。礼节、礼仪、总称 规矩、成规、格式等。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一 礼仪的概念
一、礼 1、礼:是人际间乃至国际交往中,相互表示 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

礼仪”是原始人为祭祀天地神明,保 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 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 古代人把礼仪就理解为道理,讲礼就 是讲理,讲礼仪就是讲道理,就是谦 让、礼让之举。而这个道理不是其他 什么道理,而是专指正确的人与人之 间各种关系的道理。
社交:个人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7
引 子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 宁。 ——荀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 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 ——安德鲁· 卡内基
人的一生和礼仪有关
28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三 礼仪的特点及原则
一、礼仪的特点(四大特点) (一)规范性
礼仪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一种 “ 通用语言” ,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 人的一种尺度。由于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自尊、 敬人的惯用形式。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合表 现得合乎礼仪、彬彬有礼,都必须对礼仪无条件地 加以遵守。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二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礼仪的起源
(1)天神生礼仪 对神灵的敬畏 “ 礼立于敬而源于祭” 礼的繁体字 “禮”
(2)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 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
“尧舜之时,五礼兼备”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3)礼产生于人的自然属性
家庭、组织、单位、国家?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 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10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一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所认同和必须遵循的 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为、道德、社会规 范和惯用形式。 (1)对个人而言,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 表现。 (2)对于社会而言,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 和生活习俗的反映。 礼仪 礼 礼貌 礼节
第一章
2、 传统性与时代性
礼仪概述
礼仪的形成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国家的现代礼 仪都是本国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展。 礼仪同其他很多事物一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 的,是由一定时代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这就使礼仪具 有了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例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三拜九叩、抱拳礼、万福礼 总之,礼仪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进步而不断产生新的礼仪形式。
(4) 礼为人性的和环境矛盾的产物
(5) 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如人际交往沟通的需要 “握手礼” “碰杯礼”
当传统成为一种学习对象的时候,便成为
一种固定的仪式了,这就是所谓的礼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古代礼仪发展的四个时期
(1)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 尧舜时期。成文的礼仪制度,即“五 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 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礼之事为 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尧舜时期指定的礼仪进过夏、商、周 这三个时代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而 日趋完善。三部礼仪专著----《周礼》 《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 也产生了分化。
(2)古代礼仪的形成时期
(3)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
(4)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
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 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 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推崇儒家的 “礼制”。“三纲、五常”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其一,二者基础不同。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等级 制度为基础,现代礼仪虽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 调人格平等、社会平等,并且以尊重人作为自己 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其二,二者目标不同。 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等 级秩序为目的,而现代礼仪则重在追求人际交往 的和谐与顺利。 其三,二者的范围不同。 古代礼仪所讲究的是: “ 礼不下庶人” ,因而与平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 仪则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参与者。 应当说: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为关心的 是人际交往的成功,因此其核心内容就是人际交 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象古代礼仪那样包罗万象
第一章
礼仪概述
3、国别性与民族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其历史与文化的不 同,其所形成的礼仪的表现形式和思想观念也 各不不同。 如:东方民族的含蓄、深沉;西方文化的坦率、 开放; 东方人见面习惯拱手、鞠躬;西方人见面习惯 亲吻和拥抱。
第一章
礼仪概述
4、 针对性和等级性 礼仪的规范性内容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 对象具有不同的要求,如问候针对男士和女士 回礼的规范要求就不尽相同。在礼仪规范中不 同的组织、个人处于不同的礼仪尊末位置,表 现在礼宾次序上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如握手礼、 服务次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概念和功能。 教学难点: 礼仪发展到各个阶段时的特征。礼的相 关概念之间关系。
一、她们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二、礼仪故事——吻别
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过社会生 活的个体,或者自以为不需要因 而不参加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 鲁莽就是上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