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小说鉴赏PPT教学课件
![小说鉴赏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d69b40ccbff121dd3683d1.png)
2020/12/11
7
解题思路:
▪ 情节结构为表现人物服务; ▪ 结合情节一般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 文,点明题意,线索作用。) ▪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进行解答。
2020/12/11
8
语言组织
▪ X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 文中……相照应,反映了……内容,突出 了……性格,点名了……题旨。
▪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突转法)
2020/12/11
15
▪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概括 (《想象》2009四川)
▪ 作者以“想像”为线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 的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以我 感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以我 去看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2020/12/11
6
常见考题:
▪ 1.文中某段文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或者 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2010全国新课标卷)
▪ 2.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遗璞》2009 辽宁)
▪ 3.概括小说主要情节。(《董师傅游湖》2009安徽, 2010广东卷)
▪ 4.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想象》2009四川)
▪
被卖改嫁------------------------------发展
▪
再到鲁镇-----------------------------高潮
▪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尾声
2020/12/11
3
分析线索
▪ 单线结构小说: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 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ppt(共107张)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ppt(共107张)](https://img.taocdn.com/s3/m/1c4363e6fab069dc5022014c.png)
二、小说的特点:
• 1、完整的故事情节 • 2、鲜明的人物形象 • 3、典型的环境 • 4、深刻的主题 • 5、精巧的构思
几个命题要点: • 把握故事情节
• 揣摩人物形象
• 注意环境描写
• 概括探究主题
• 理解小说标题
6.品味语言特色
7.分析写理概括情节; • 2.分析情节作用; • 3.鉴赏结构技巧
• 一、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 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 称为小说的三要素。高考中小说阅读的命题直 指五个关键词:情节、环境、人物、手法、主 题。
• 1.小说的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 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多为虚构,往往 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 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 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 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 阅读一篇小说,对其人物,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 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 这一情节是否暗示了社会环境?是否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 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的作用?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如《古渡头》一文 结尾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从批判社会现 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 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如设置悬念,吸引读 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小说鉴赏完整ppt课件
![小说鉴赏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45a12d4d8d15abe234eed.png)
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
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 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 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小说鉴赏基本步骤
《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 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 心的震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
从心理描写中感受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当人处于濒临死亡这一状态时,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会很不相同, 它们就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气量小 ;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自信无奈;黛玉——“宝玉,宝玉,你好……”—— 哀怨 ; 阿Q——“二十年后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
.
俄国作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金钥匙。”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 ,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 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 zhòu 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于肖像描写之中,巧妙传达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与后文王熙凤迎合贾母,哭笑自如,善于逢场作戏, 不也正好吻合。 第三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金丝、银边,美玉、珍珠,一身的 珠光宝气,妖艳凌人,显示其 俗气,贪婪 。 第四点:“粉面含春威不露”是王熙风“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性格的典型写照,与后文王熙凤在黛玉面前的一番表演表现的性 格特点完全一致,甚至与整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定位一致。
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 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 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小说鉴赏基本步骤
《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 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 心的震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
从心理描写中感受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当人处于濒临死亡这一状态时,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会很不相同, 它们就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气量小 ;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自信无奈;黛玉——“宝玉,宝玉,你好……”—— 哀怨 ; 阿Q——“二十年后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
.
俄国作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金钥匙。”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 ,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 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 zhòu 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于肖像描写之中,巧妙传达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与后文王熙凤迎合贾母,哭笑自如,善于逢场作戏, 不也正好吻合。 第三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金丝、银边,美玉、珍珠,一身的 珠光宝气,妖艳凌人,显示其 俗气,贪婪 。 第四点:“粉面含春威不露”是王熙风“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性格的典型写照,与后文王熙凤在黛玉面前的一番表演表现的性 格特点完全一致,甚至与整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定位一致。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小说 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小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b6c5fd8e9951e79a892755.png)
许杰《惨雾》鲁彦《菊英的出嫁》废名 台静农等
三、创造社(前期)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张“为艺术而艺 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 要求”,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标举自我 情绪的审美表现,属于抒情浪漫小说。主要作家有 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
20年代小说主要流派概述:
一、文学研究会 1、定义:成立于1921年1月,是一个具有相近文学
主张的作家的总称。他们主张立足社会现实,关注 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 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 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 观。
创作方法:客观写实,强调对外在世界的精密观察 与真实再现,于沉着厚重中流露出深沉、峻切的情 怀。
2、问题小说
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 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 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外来影响:
(1)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和东 北欧文学。
(2)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3)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3、主要作家: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把对阅读提示的理解与对自己内感受的挖 掘结合起来。
把对作品本文的理解与广泛占有资料、把作 品放到各种联系中观照结合起来。
尝试寻找理解作品的新的视角和入口。
《在酒楼上》
一、主人公:“我” 吕纬甫 (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二、吕纬甫所讲的两个故事分析 1、给小弟迁葬 2、给船家女儿送剪绒花 两件小事的意义:怀旧的情绪和伤感的情调;
落寞情怀中仅存的一点暖意和希望。
三、吕纬甫的形象:
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充满革命热情, 现在却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
三、创造社(前期)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张“为艺术而艺 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 要求”,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标举自我 情绪的审美表现,属于抒情浪漫小说。主要作家有 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
20年代小说主要流派概述:
一、文学研究会 1、定义:成立于1921年1月,是一个具有相近文学
主张的作家的总称。他们主张立足社会现实,关注 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 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 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 观。
创作方法:客观写实,强调对外在世界的精密观察 与真实再现,于沉着厚重中流露出深沉、峻切的情 怀。
2、问题小说
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 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 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外来影响:
(1)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和东 北欧文学。
(2)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3)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3、主要作家: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把对阅读提示的理解与对自己内感受的挖 掘结合起来。
把对作品本文的理解与广泛占有资料、把作 品放到各种联系中观照结合起来。
尝试寻找理解作品的新的视角和入口。
《在酒楼上》
一、主人公:“我” 吕纬甫 (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二、吕纬甫所讲的两个故事分析 1、给小弟迁葬 2、给船家女儿送剪绒花 两件小事的意义:怀旧的情绪和伤感的情调;
落寞情怀中仅存的一点暖意和希望。
三、吕纬甫的形象:
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充满革命热情, 现在却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
小小说鉴赏技巧ppt课件
![小小说鉴赏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3c6c6183d049649a665814.png)
2021精选ppt
10
2、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 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 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2021精选ppt
11
三、小说的情节:
1、情节的组成: 2、情节安排技巧:
一波三折式 首尾呼应式 倒叙式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3、贯穿情节的线索—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4、情节的发展—表现性格. 5、情节的发展——表现主题.
2021精选ppt
12
三、小说的情节: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
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技巧: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
彼伏”“人声鼎沸”是为了渲染气氛,反衬父爱
无价。
⑦制造悬念。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
作者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
彼伏”“人声鼎沸”是为了制造悬念,推动情节
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⑧照应。如《睡美人》,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微
笑鼓掌,照应了开头写女A角突然失踪,突出了女
2021精选ppt
7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如: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
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
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
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
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
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里发出啧
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从而写出了他
小说的欣赏PPT课件
![小说的欣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1a88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6.png)
•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 对象。
小说的欣赏
• 1.欣赏人物形象 • 2.欣赏小说的语言
1.欣赏人物形象
•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 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1欣赏人物形象—分析环境
•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 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 揣摩是欣赏的基础,在揣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欣 赏小说语言的美感。
2.1欣赏小说的语言
欣赏小说语言,我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 细细咀嚼品味,进入美感享受。 • 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 • 联系语境,想像情景,欣赏语言之美。 • 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 • 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 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 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Q&A
谢
谢!
•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境时应该注意:
• 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 因素。
• 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 • 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 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 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 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小说的欣赏
• 1.欣赏人物形象 • 2.欣赏小说的语言
1.欣赏人物形象
•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 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1欣赏人物形象—分析环境
•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 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 揣摩是欣赏的基础,在揣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欣 赏小说语言的美感。
2.1欣赏小说的语言
欣赏小说语言,我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 细细咀嚼品味,进入美感享受。 • 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 • 联系语境,想像情景,欣赏语言之美。 • 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 • 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 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 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Q&A
谢
谢!
•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境时应该注意:
• 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 因素。
• 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 • 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 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 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 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778b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9.png)
⑵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
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 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
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 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 实丰满。
⑷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 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几个角度考虑:
1、对比衬托主要人物,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 更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丰富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陡转。
3.故事情节发生的见证人。
4.对文章的主题起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3.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 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 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 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知识链接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 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 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 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 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 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
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
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 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
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 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 实丰满。
⑷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 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几个角度考虑:
1、对比衬托主要人物,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 更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丰富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陡转。
3.故事情节发生的见证人。
4.对文章的主题起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3.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 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 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 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知识链接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 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 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 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 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 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
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
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ab38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7.png)
03
小说人物塑造
人物性格特点与形象塑造
性格特点
小说中的人物通常具有独特 的性格特点,例如勇敢、懦 弱、善良、邪恶等,这些特 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 为、心理等细节表现出来。
外貌形象
人物的外貌形象也是塑造人 物形象的重要方面,包括相 貌、穿着、举止等,能够反 映人物的背景、身份和性格
特点。
行为举止
文化背景与影响
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和所属文化,分析其 对小说的影响和塑造。
影响探究
分析小说在文学史、文化传承以及读者接受等方面的贡 献和影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多读、多思考、多比较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02
小说阅读方法
精读与泛读
精读:精读是一种深入阅读方式,需要读者认真阅读并仔细品味文本的细节和深层 含义。在精读过程中,读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理解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
分析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以及它们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是一种 强调读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阅读 方式。在创造性阅读过程中,读
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发掘文本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想象与创造性阅读
基于文本的线索和暗示,推测和设想可能的故事发展方向和结局。
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和对话,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们与读者自身的联系。
转折点
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例如突发事件或人物之间的重大决策,这些转折点能够改变情节 的发展方向,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人物与社会背景关系
社会背景
小说的社会背景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 时代、地域和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也会有所 不同。
高考复习小说鉴赏评价 PPT课件
![高考复习小说鉴赏评价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6094baa0116c175f0e48f4.png)
当这母亲接到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 住一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四月,从四月起作母亲的 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凡是这老年人想到可以使儿子愉
快的事通通计划到了。一到了七月,就成天盼望远行人的归
来。又派人往较远的长沙市去接他,又花了不少钱为他添办
了一些东西,如迎新娘子那么期待儿子的归来。
现 场 抽 样
点
评
这是一道表达技巧鉴赏题。“赏析”一词应包含两点:表
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缺一不可。该答案能从写景是为了写人这
个角度鉴赏,很好,但未指明表达技巧。故可得 2~3分。 只要是赏析题,一般要准确指出表达特色,再分析表达效 果,小说“表达效果”主要是围绕“写人”进行的。
正确答案
这句话用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的艺术手法,菊花是因为媳妇所 爱而种的,如今菊花开遍了一地,而儿子媳妇这两个爱菊花、种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 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 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 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无语,无可记述。
赏析选文中的画线句。(5分) 答: 。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真有 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 心中作小小埋怨,一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作母 亲的似乎人年青了十岁。 见到脸目略显憔悴的儿子,把新媳妇指点给两对工人夫
妇,说“这是我们的朋友”时,母亲欢喜得话说不出。
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 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 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 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 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 未来有所倾心的年青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小说鉴赏
2020/10/18
1
一、如何阅读鉴赏中国现当 代小说?(阅读教材第39页)
(一)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正确掌 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要有正确的审美观,认真品味 作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三)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 境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点。
2020/10/18
2
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
2020/10/18
5
08、萧 红:原名张乃莹
《生死场》(中篇 该小说受到鲁迅的称赞
)
09、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边城》(中篇)
10、钱钟书:《围城》(长篇) 11、丁 玲:原名蒋冰之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 1951年获
“斯大林文学奖”)
1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长篇) 《李
02、杨 沫:《青春之歌》(长篇 1958年)
03、梁 斌:《红旗谱》(长篇 1958年)
04、曲 波:《林海雪原》(长篇 1957年)
05、茹志鹃:《百合花》(短篇)
2020/10/18
7
06、王愿坚:《党费》(短篇)《七根火柴》 (短篇)《普通劳动者》(短篇)
07、峻 青:《党员登记表》(短篇) 08、杜鹏程:《保卫延安》(长篇 1954年) 09、吴 强:《红日》(长篇 1955年) 10、柳 青:《创业史》(长篇 1959年 ) 11、周而复:《白求恩大夫》(长篇)《上海 的早晨》(长篇)
01、鲁 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狂人日记》(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
说 1918 始用“鲁迅”笔名) 《呐喊》(小说集,有《狂人日记》、
《阿Q正传》、《孔乙己》、《社 戏》等14篇 小说)
《 彷徨》(小说集,有《祝福》等11篇小 说)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有《铸剑》 等10篇小说)
2020/10/18
2020/10/18
12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
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
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
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
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
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如
《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
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
哀。
感受形象后还必须善于把握相关描写的内在
起身走到树根边,弯腰拾起了那片剥落的树皮,捧在手里,呆呆地 凝视着,果然又想入非非了。
2020/10/18
12、王 蒙《青春万岁》 《组织部来了年轻人》
2020/10/18
8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李自成(二)》(姚雪垠)
第二届
《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黄河东流去》(李准)
第三届
《少年天子》(凌力)
3
02、叶盛陶:原名叶绍钧 《倪焕之》(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
《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 03、茅 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蚀》三步曲”:《幻灭》、《动摇》、 《追求》(三个连续的中篇)
“农村三步曲”:《春蚕》 、《秋收》、《残冬》(三 个连续的短篇)
《子夜》(长篇, 1932年 )
《林家铺子》(短篇)
2020/10/18
10
小说欣赏中的感受方法
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
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
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
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
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
比如阿Q的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宣布
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
向,读者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
的起伏跌宕。
3.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
形象的生动性。如《荷花淀》
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
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
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
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
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联系,善于联系环境背景进行思考,善于把相关形
象拿来比较,在比较中去鉴别,去深入理解形象的
本质20属20/10性/18 ,才能整体把握形象。
13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小说《树皮》,完成文后练习。
树皮
⑴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浓阴婆娑。我的两个孩子, 一人一把竹椅,凑着幽幽晃晃的月光,还在嘀嘀咕咕地叨念着什么, 快高考了。
2020/10/18
4
04、郁达夫:《沉沦》(长篇) 《春风沉醉的
晚上》(短篇) 《薄奠》(短篇
05、老 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骆驼祥子》(长篇)《四世同堂》(长篇
)
0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石:原名赵平复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二月》(长篇
)
07、巴 金: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
“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
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
夫娜在候车室由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
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
化过程。 2020/10/18
11
2.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从矛盾运动的角度
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有才板话》(中篇)
《小二黑结婚》(短篇)
13、周立波:《暴风骤雨》(长篇 获“斯大林
文学奖”) 2020/10/18
6
14、孙 犁:原名孙树勋 《风云初记》(长篇) 《铁木前传》(
中篇) 《荷花淀》(短篇) 15、刘白羽:《政治委员》(短篇) 《火光 在前》(中篇)
01、欧阳山:《三家巷》(长篇)
《平凡的世界》(路遥)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2020/10/18
9
第四届
《白鹿原》(陈忠实) 《战争和人》(王火) 《白门柳》(刘斯愤) 《骚动的秋》(刘玉民)
第五届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王旭峰)
⑵白昼那动荡不安的热流,在这夜与静中,渐渐地凝结成了一 块暗绿而透明的冻糕,凉而微甜。
⑶我躺在藤榻上,那光和影在树叶的琴键上奏鸣着无声的旋律。
我散漫地玩赏着,任其一片朦胧,无需费力聚焦。四肢似乎很重, 又似乎很轻,仿佛浮在水中。耳边嘤嘤地回绕着孩子们的苦读,他 们将去搏击,而我却已疲惫。
⑷“啪!”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我那个□□□□的女儿,
2020/10/18
1
一、如何阅读鉴赏中国现当 代小说?(阅读教材第39页)
(一)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正确掌 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要有正确的审美观,认真品味 作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三)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 境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点。
2020/10/18
2
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
2020/10/18
5
08、萧 红:原名张乃莹
《生死场》(中篇 该小说受到鲁迅的称赞
)
09、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边城》(中篇)
10、钱钟书:《围城》(长篇) 11、丁 玲:原名蒋冰之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 1951年获
“斯大林文学奖”)
1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长篇) 《李
02、杨 沫:《青春之歌》(长篇 1958年)
03、梁 斌:《红旗谱》(长篇 1958年)
04、曲 波:《林海雪原》(长篇 1957年)
05、茹志鹃:《百合花》(短篇)
2020/10/18
7
06、王愿坚:《党费》(短篇)《七根火柴》 (短篇)《普通劳动者》(短篇)
07、峻 青:《党员登记表》(短篇) 08、杜鹏程:《保卫延安》(长篇 1954年) 09、吴 强:《红日》(长篇 1955年) 10、柳 青:《创业史》(长篇 1959年 ) 11、周而复:《白求恩大夫》(长篇)《上海 的早晨》(长篇)
01、鲁 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狂人日记》(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
说 1918 始用“鲁迅”笔名) 《呐喊》(小说集,有《狂人日记》、
《阿Q正传》、《孔乙己》、《社 戏》等14篇 小说)
《 彷徨》(小说集,有《祝福》等11篇小 说)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有《铸剑》 等10篇小说)
2020/10/18
2020/10/18
12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
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
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
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
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
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如
《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
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
哀。
感受形象后还必须善于把握相关描写的内在
起身走到树根边,弯腰拾起了那片剥落的树皮,捧在手里,呆呆地 凝视着,果然又想入非非了。
2020/10/18
12、王 蒙《青春万岁》 《组织部来了年轻人》
2020/10/18
8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李自成(二)》(姚雪垠)
第二届
《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黄河东流去》(李准)
第三届
《少年天子》(凌力)
3
02、叶盛陶:原名叶绍钧 《倪焕之》(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
《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 03、茅 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蚀》三步曲”:《幻灭》、《动摇》、 《追求》(三个连续的中篇)
“农村三步曲”:《春蚕》 、《秋收》、《残冬》(三 个连续的短篇)
《子夜》(长篇, 1932年 )
《林家铺子》(短篇)
2020/10/18
10
小说欣赏中的感受方法
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
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
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
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
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
比如阿Q的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宣布
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
向,读者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
的起伏跌宕。
3.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
形象的生动性。如《荷花淀》
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
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
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
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
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联系,善于联系环境背景进行思考,善于把相关形
象拿来比较,在比较中去鉴别,去深入理解形象的
本质20属20/10性/18 ,才能整体把握形象。
13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小说《树皮》,完成文后练习。
树皮
⑴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浓阴婆娑。我的两个孩子, 一人一把竹椅,凑着幽幽晃晃的月光,还在嘀嘀咕咕地叨念着什么, 快高考了。
2020/10/18
4
04、郁达夫:《沉沦》(长篇) 《春风沉醉的
晚上》(短篇) 《薄奠》(短篇
05、老 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骆驼祥子》(长篇)《四世同堂》(长篇
)
0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石:原名赵平复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二月》(长篇
)
07、巴 金: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
“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
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
夫娜在候车室由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
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
化过程。 2020/10/18
11
2.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从矛盾运动的角度
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有才板话》(中篇)
《小二黑结婚》(短篇)
13、周立波:《暴风骤雨》(长篇 获“斯大林
文学奖”) 2020/10/18
6
14、孙 犁:原名孙树勋 《风云初记》(长篇) 《铁木前传》(
中篇) 《荷花淀》(短篇) 15、刘白羽:《政治委员》(短篇) 《火光 在前》(中篇)
01、欧阳山:《三家巷》(长篇)
《平凡的世界》(路遥)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2020/10/18
9
第四届
《白鹿原》(陈忠实) 《战争和人》(王火) 《白门柳》(刘斯愤) 《骚动的秋》(刘玉民)
第五届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王旭峰)
⑵白昼那动荡不安的热流,在这夜与静中,渐渐地凝结成了一 块暗绿而透明的冻糕,凉而微甜。
⑶我躺在藤榻上,那光和影在树叶的琴键上奏鸣着无声的旋律。
我散漫地玩赏着,任其一片朦胧,无需费力聚焦。四肢似乎很重, 又似乎很轻,仿佛浮在水中。耳边嘤嘤地回绕着孩子们的苦读,他 们将去搏击,而我却已疲惫。
⑷“啪!”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我那个□□□□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