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学习总结
旅游概论期末总结学生
![旅游概论期末总结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51c9cc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6.png)
旅游概论期末总结学生导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休闲度假还是文化体验,旅游都能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作为旅游概论的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旅游的概念、类型、规划、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将对本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希望能对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一、旅游的概念与理论旅游的概念是我们学习旅游概论的基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旅游包含了旅行、旅居、旅游消费、旅游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旅游的一些理论,如旅游需求理论、旅游动机理论、旅游满意度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分析和研究旅游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帮助我们了解了旅游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二、旅游的类型与仪式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旅游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比如说,根据旅游活动的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等;根据旅游的方式可以分为自由行、跟团旅游、定制旅游等;根据旅游的时间可以分为长途旅游、短途旅游等。
了解了这些类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旅游方式和行程,提高旅游的满意度。
此外,在学习旅游的类型过程中,我也了解到旅游仪式的重要性。
旅游仪式是指旅游活动中所使用的仪式、方式等,它能够增强旅游的仪式感和仪式品质,提升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与满意度。
比如说,购买旅游产品时的预订仪式、旅游过程中的出行仪式、游览景点时的导览仪式等。
通过学习旅游仪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旅游活动的品质,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是旅游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旅游规划与管理包括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与策划、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旅游规划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在学习旅游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旅游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46f50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8.png)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去外地游览、度假、休闲、娱乐的活动。
根据旅游的目的和特点,可以将旅游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育和探险旅游等几个大类。
2. 旅游的历史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旅游现象,而且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也越来越普及。
在现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旅游的经济价值旅游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很多国家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利益,还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5. 旅游的管理和规划旅游管理和规划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它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游客的接待和服务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建设,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的策划和营销旅游策划和营销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了对目的地的定位和策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推广等方面。
有效的策划和营销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 旅游的法律和法规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不同国家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也各不相同。
因此,旅游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非常重要,它们关乎到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游客的权益保护等方面。
以上内容涵盖了旅游概论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
旅游概论期末教学总结
![旅游概论期末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bfed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b.png)
旅游概论期末教学总结一、引言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旅游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产业结构以及旅游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篇总结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以及在今后教学改进方面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达成情况本学期的旅游概论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旅游的基本知识,包括旅游的定义、特点、分类、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等方面。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努力,教学内容的达成情况较好。
学生掌握了旅游的基本概念,对旅游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旅游的分类方面,学生可以清晰地区分出了自然旅游、人文旅游和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
在旅游产业发展与管理方面,学生了解了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以及相关管理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1. 授课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到旅游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旅游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还组织了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调研报告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旅游产业,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1. 学生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旅游概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课程内容方面,学生认为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讲解,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
同时,实践活动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旅游的实际运作。
2. 自我评价作为教师,我也对本学期的旅游概论进行了自我评价。
首先,我认为在知识点的讲解方面,我做得比较充分,但是有时候可能过于依赖PPT,需要更多地运用案例和实例来加深学生对旅游概念的理解。
其次,在课堂互动方面,我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旅游概论知识点讲解总结
![旅游概论知识点讲解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94bf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d.png)
旅游概论知识点讲解总结一、旅游学概论的基本概念1. 旅游的概念和特征:旅游是人类追求幸福、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是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目的地的移动行为。
其特征主要包括临时性、距离性、目的性、离开日常生活、娱乐性和压力缓解等。
2. 旅游的功能:旅游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享受美好时光的机会,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和促进国际友好等功能。
3. 旅游的分类:旅游可以按照目的地、时间和目的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按照旅游目的分为休闲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康复旅游等;按照时间分为短期旅游、长期旅游、常规旅游、假日旅游等;按照目的地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等。
二、旅游学理论1. 旅游学的起源和发展:旅游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它起初是由法国和瑞士的学者提出的,后来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主要研究与旅游相关的理论、方法、规律、原则和技术,包括旅游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它借鉴了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3. 旅游学的主要理论:旅游学的理论主要包括旅游地理学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心理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分析和解释旅游现象、规律和问题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旅游管理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旅游业的发展1. 旅游业的历史:旅游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
在古代,人们的旅游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生存资源、开拓新天地、交往和交流。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了一种休闲方式和文化交流的手段。
2. 旅游业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跨国旅游、跨文化交流、跨境旅游和跨国旅游投资等现象日益增多,各国旅游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一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9044fd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4.png)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一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广阔而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旅游学的基本知识点是打好学科基础的关键。
本文将对旅游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旅游的定义及分类旅游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常见的包括经济学角度、地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等。
从经济学角度看,旅游被定义为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出于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目的,前往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活动。
根据旅游活动的特点和目的,旅游可以分为休闲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不同类型。
二、旅游发展历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旅行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出于商业、宗教或学习的目的,穿越地域,开展旅行活动。
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三、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旅游决策的关键步骤。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人们通常会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目的地的风景、历史文化、气候条件、交通便捷性等。
学习如何进行目的地选择,有助于提高旅游决策的有效性和满意度。
四、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旅游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旅游产品是旅游市场的核心内容,包括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旅游交通、酒店住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旅游市场的基本运作和旅游产品的特点,有助于理解旅游业的商业模式和运作机制。
五、旅游社会经济影响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国际友谊,对地方社会和文化起到积极的影响。
六、可持续旅游发展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旅游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强调在旅游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f8e4bd6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
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
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
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
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一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一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旅游概论自我总结
![旅游概论自我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d107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1.png)
旅游概论自我总结引言在学习旅游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对旅游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学习了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产业链、文化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对我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学习成果1. 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对旅游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进行休闲、度假、探索等活动的行为。
旅游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等要素。
在学习中,我进一步了解了旅游的发展过程、分类、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以后的旅游实践提供了基础知识。
2. 旅游的发展历史通过学习旅游概论,我对旅游的发展历史有了系统的了解。
我了解到旅游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古代的朝圣和探险,到现代的度假和休闲,旅游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也了解到了旅游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世界最大的行业之一,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3. 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是包含了从旅游需求的产生到实际旅行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旅行社、交通运输、酒店、景区、导游等。
我也了解到旅游产业链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
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未来我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 旅游的文化影响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旅游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也可以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旅游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学习收获与不足通过本次学习,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并加深了对旅游行业的认识。
我学会了如何深入了解旅游现象,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旅游概论个人总结范文
![旅游概论个人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f633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0.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
在参与旅游概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旅游产业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个人总结。
一、旅游产业概述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包括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等环节的综合性产业。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二、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分析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旅游市场细分、旅游需求分析、旅游供给分析等方法。
通过分析旅游市场,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需求,为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提供有力支持。
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环节。
在课程学习中,我了解到旅游产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多种类型。
旅游产品开发应遵循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四、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是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旅游服务包括导游、酒店、餐饮、交通等方面。
旅游服务与管理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五、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广告、旅游促销、旅游公关等营销策略。
旅游市场营销应注重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差异化竞争,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平衡。
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参与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总结:通过学习旅游概论,我对旅游产业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旅游概论学习的几点体会:1. 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33675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5.png)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1.以求知为目的的修学旅游潮流,后来被人称为“大游学”。
2.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3.给定时期内入境来访并停留过夜的国际旅游者人次数指入境旅游者人数。
4.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公众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消遣活动的场所,皆可被看作旅游景点。
5.旅游收入指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因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直接实现的收入额。
6.对于旅游业的定义,世界旅游事理会将其定义为“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
7.旅游零售商指那些主要从事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
8.政府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有:政治动机、社会动机和经济动机。
9.出境旅游即出国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家前去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
10.“Globe’90”国际大会以及199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可持续旅游的内容以及发展目标。
11.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人类早期迁徙活动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12.新中国的旅游业,当时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是政治性接待而非经济性经营。
13.1949年成立第一家国营旅行社是华侨旅行社。
14.对于一个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客源国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旅游人数应分为外来游客的来访旅游人数和本国或本地居民的外来旅游人数这两个指标。
15.按照“三要素”的观点,旅游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
1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一般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17.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本质,直接具体对象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18.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排碳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9.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当代环境结构不发生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有害变化,并且并不降低人旅游质量与旅兴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d565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b.png)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1.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旅游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了娱乐、休闲、文化交流、寻求冒险或获得新知识而离开日常环境去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
旅游的特点包括周期性、短期性、可逆性、活动性和目的性等。
2.旅游活动的分类:旅游活动可以分为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等。
3.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利用和消费的一切自然和人文条件,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文资源等。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前往、游览和消费的地方,如风景名胜区、文化古迹、城市等。
4.旅游行业的组成:旅游行业包括旅行社、景区、酒店、导游、交通运输、餐饮等各个环节。
它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合作。
5.旅游业的发展阶段:旅游业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增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初级阶段主要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增长阶段是旅游需求的爆发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成熟阶段则是旅游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6.旅游规划和管理:旅游规划是指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分析、评估和规划,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旅游管理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7.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者:旅游市场是指旅游者和旅游供应者之间进行交流和交易的地方。
旅游消费者是旅游市场的主体,他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时受到个人需求、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8.旅游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外汇收入、区域发展和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增加,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9.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旅游业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上的责任。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需要旅游从业者和政府合力推动。
10.旅游伦理:旅游伦理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
它强调文化交流、和谐相处和互利共赢。
以上是旅游学概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旅游学概论,可以了解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旅游管理提供基础。
旅游学概论邓爱民 重点总结
![旅游学概论邓爱民 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9165f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2.png)
旅游学概论邓爱民重点总结
重点总结: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我国也不例外。
因此有必要了解下中国旅游业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从本质上讲,它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就其功能而言,又具有经济性(效益)的特征。
所以说,在现代化市场条件下,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关于“旅”字的理解。
1.“旅”字由“辵”和“且”组合而成,“辵”意思是走路或者是跑步,引申义是移动、迁徙等含义。
2.“旅”字还可以拆分开来看,“辵”加上“且”构成“旅”字,“辵”指的是道路,“且”则表示的是停留、休息。
3.古时候的“旅”字并没有今天这样复杂多变的内涵,只是简单地指出行,即远行。
4.到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旅”逐渐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旅途”、“旅客”、“旅馆”、“旅行”、“旅游”等词语都包括了“旅”的概念。
5.但无论怎样变化,“旅”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立完整的形态,即既可以做名词使用,又可以做动词使用。
6.“旅”字除了有行走的意思外,还有居住、停留的意思。
7.综观全部汉字,“旅”字几乎囊括了各种含义,故“旅”字是个非常神奇的字。
8.当前学术界认同的比较普遍的定义是:“旅”是一个汉字,意思是旅行,出差,去某处短期访问。
9.“旅”字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指出行,即长距离的跋涉,尤其强调空间位置的改变;另一层含义是指停留,即暂时寄居,尤其突出时间的延续。
10.“旅”字虽然包罗万象,却很少带有贬义色彩,反倒给人们提供了许多美好的遐想。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3c1320cc7931b765ce1573.png)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其实对于“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说起来大概新生都不能确定地理解它的概念,只是泛泛地把自己对旅游出游的理解加诸其身。
而《旅游学概论》则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旅游”的概念(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和其多学科体系的特点,让我们知道,旅游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以旅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多学科共同研究为支撑的旅游活动整体知识体系,能在各级公司旅游相关部门、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了解旅游业的需求,从而使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书分为旅游本体论(概念体系)和旅游发展部门(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对旅游学科、旅游活动、访客与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产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而简洁的阐述,为读者介绍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部分则详细介绍旅游管理各领域的宏观结构,涉及吸引物与目的地、节事与会展、移动性与旅游交通、旅游中介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旅游支持行业、旅游公共管理等主要部门。
本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每一章结束后,都会给我们一些阅读材料,使我们扩大了关于旅游领域的知识面,加深对旅游学的理解,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第一章,旅游学科案例从各国旅游教育和旅游学教材发展、国际旅游研究组织、国际旅游研究期刊的视觉去给我们引发思考的。
我们知道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其旅游教育的起步都是早于中国的,尤其是中国与美国的起步距离更是相差56年。
西方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关于旅游学科的严肃话题,特别是从旅游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角度的理解,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与目前我国旅游学科主要建立在工商管理学科基础之上的现状明显不同。
(读后感)而东西方旅游教材的不断发展,各国际旅游研究组织与国际旅游研究期刊的陆续出现,这说明各国对旅游学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旅游概论实践教学总结(3篇)
![旅游概论实践教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76a09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d.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素养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特开设了旅游概论实践教学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现将实践教学总结如下。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旅游业发展概况:通过参观游览、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旅游市场分析:学习旅游市场调研方法,分析旅游市场的供需关系、竞争格局等。
3. 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掌握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策划能力。
4. 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学习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市场营销等,提高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
5. 旅游服务与管理:了解旅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6. 旅游法规与政策:学习旅游法规、政策,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
四、实践教学过程1. 教师授课: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引导学生掌握旅游概论的基本知识。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知名旅游景点、旅游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实践项目:安排学生参与旅游项目策划、设计、实施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更加深入,掌握了旅游概论的基本知识。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4.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打下了良好基础。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59227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9.png)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首先,旅游学概论让我了解了旅游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其本质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去寻求愉悦、放松或寻求冒险的活动。
而旅游行为又具有临时性、目的性、自愿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旅游行为的动机和心理需求。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旅游行为对于个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这让我对旅游行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旅游学概论还让我对旅游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它是指旅行者所到达的各种地点、场所、资源和设施。
在学习旅游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景观等。
我也了解了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等相关知识,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旅游景观的内涵和外延。
再次,旅游学概论还让我了解了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和特点。
旅游经济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各个方面。
在学习旅游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因素,了解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和影响,这让我对旅游经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旅游学概论还让我了解了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艺术表演等。
在学习旅游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化特点和发展现状,也了解了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这让我对旅游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学习旅游学概论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收获的过程。
通过学习旅游学概论,我对旅游行为、旅游景观、旅游经济、旅游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这些知识将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1b460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c.png)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旅游学概论是我大学期间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对旅游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门课,我不仅对旅游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还对旅游的影响和挑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简单总结一下我对于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旅游学概论让我明白了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
旅游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经济和环境的交互。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旅游涉及到政府政策、旅游管理、旅游社会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这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旅游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
其次,旅游学概论让我认识到旅游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认识。
通过旅游,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学习和交流,推动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此外,旅游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经济来源。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旅游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对旅游业的发展充满希望。
然而,旅游学概论也让我认识到旅游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凸显。
旅游地的过度开发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都给当地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也提醒我,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影响。
在学习旅游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也开始思考自己对旅游的看法和态度。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的方式,对于个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我也认识到作为旅游者,我们应该保持文明规范,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
我相信旅游应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而不是单方面的消费和破坏。
因此,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旅行中能够更加注重文化的体验和环境的保护,做到文明旅游。
最后,旅游学概论让我看到了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将继续迅速增长。
我相信未来的旅游业会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对旅游进行更好的规划和管理。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dd86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0.png)
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旅游学概论是一门关于旅游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旅游的概念、发展历程、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旅游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旅游学概论让我对旅游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认识世界、体验文化等目的而参加的活动。
旅游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还包括住宿、交通、饮食、购物等多个方面。
同时,旅游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次,旅游学概论让我了解到旅游的发展历程。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
从古代的朝圣、商旅,到现代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旅游形式和目的不断发展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旅游学概论还让我了解到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旅游学概论让我认识到旅游对社会的影响。
旅游不仅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还能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旅游,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交流,增进友谊,减少误解和偏见。
旅游也给当地社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学习旅游学概论,我还了解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确保未来世代也能够享受旅游带来的好处。
我们应该在旅游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旅游学概论让我对旅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了解到旅游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还意识到旅游对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_1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_1](https://img.taocdn.com/s3/m/047d868c1eb91a37f0115c25.png)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一)1841年的活动参加者的公众性组织工作的严密性团队规模前所未有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名词解释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大众旅游: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旅游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旅游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d795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b.png)
旅游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学科,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旅游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大一学习中的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旅游学概念及发展历程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研究旅游现象、旅游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地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旅游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实证研究时期,到后来的理论研究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二、旅游的定义和特征旅游的定义是指人们脱离日常环境,到其他地区或地点进行休闲、娱乐、观光等活动的行为。
旅游具有时间性、空间性、观光性、休闲性等特征,同时还能带来消费、经济等方面的效益。
三、旅游的分类旅游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目的地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按照旅游方式可分为自由行、跟团游、自驾游等;按照旅游动机可分为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
四、旅游资源与旅游地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消费和利用的一切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的总称。
旅游地是指旅游者进行旅游、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地方。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旅游需求与旅游满意度旅游需求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诉求和期望,它受到个体特征、社会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因素的影响。
旅游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评价和满意程度,它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再次选择和口碑传播。
六、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是指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涉及政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旅游规划和发展的成功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七、旅游产业与旅游管理旅游产业是指与旅游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
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活动进行组织、计划、管理和控制,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总结:通过对旅游学概论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旅游的定义、特征、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旅游概论工作总结
![旅游概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018d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d.png)
旅游概论工作总结
旅游是一种让人愉悦、放松身心的活动,也是一种增进人际交往、了解不同文
化的方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旅游概论的工作,通过这段经历,我对旅游的意义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从而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旅游,我们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次,旅游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
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税收收入,有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另外,旅游也是一种身心健康的保障。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压
力和疲惫,而旅游正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在旅行中,我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和舒缓。
总的来说,通过参与旅游概论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旅游对于个人、社会和国
家的意义和影响。
旅游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身心健康的保障。
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概论结课论文
题目名称:河南淮阳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班级:XXXX
姓名: XXXX
学号:XXXXX
2015年06月
目录
1. 淮阳概况 (3)
2. 旅游特色 (3)
2.1景点 (3)
2.2美食 (4)
2.3特产 (4)
3. 淮阳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4)
4.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
5. 淮阳旅游发展的建议 (6)
6. 参考资料 (7)
1.淮阳概况
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8县1市1区腹心,西临川汇区、西华县,北倚太康县、鹿邑县,东接郸城县、沈丘县,南邻项城市、商水县。
地理位置为北纬33°20'至34°00,东径114°38'至115°04',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40.6公里。
境域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
淮阳地区总面积140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8万亩。
辖镇6个,乡12个,农场2个,辖497个行政村,2273个自然村。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总人口135万人(2012年),其中农业人口10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43人。
其中有回族、满族、壮族等民族21个。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历史长达6500年,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2.旅游特色
如今淮阳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一大名片”,形成了“羲皇故都、水城淮阳”主题形象文化品牌,姓氏文化、伏羲八卦文化、农耕文化主流文化品牌,中华姓氏文化节、羲皇故都朝祖会、荷花节“两节一会”品牌。
2.1景点
平粮台古城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座有史书记载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两代帝王(太昊和炎帝)都城遗址。
[14]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7处,淮阳县城所在地就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
太昊陵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
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中国著名的三陵——太昊
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
2008年,因超过八十二万人次赴太昊陵庙会祭拜,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的世界纪录。
东湖自然景区
东湖自然风景区,由于良好的生态保护,至今仍保持着西周时期原始的自然风貌,在这里可以领略到3000年前生态文化的绚丽多姿。
景区水面7000余亩,碧波荡漾,蒲苇婆娑,荷花飘香,鸟鸣鱼跃,水草千姿百态,水胡芦随风飘浮
2.2美食
陈州苏义忠烧鸡
淮阳北关的苏义忠烧鸡店是以经营烧鸡为主,兼营羊头、羊肉、豆腐皮的清真熟食店。
数十年来,苏义忠先生潜心钻研,广取各地名吃之长,创造出了独门秘方,使苏家烧鸡享誉豫东。
胡辣汤
朱麻子炖肉胡辣汤,历史上叫"朱家胡辣汤"。
朱麻子炖肉胡辣汤的特点是稀稠均匀,肉烂如泥,酸辣可口,香味四溢。
素有"朝饮胡辣汤,暮嗝尚余香"之说。
2.3特产
黄花菜
黄花菜—独具七蕊,黄花菜中的极品。
淮阳黄花菜菜条丰润,色泽金黄,质地筋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独具七蕊,据调查除淮阳之外的任何地区种植的黄花菜皆为六蕊,即使根系是从淮阳县挪出的黄花菜亦是六蕊,是黄花菜中的极品。
槐山羊
槐山羊是中国山羊良种之一,淮阳为中心产区。
槐山羊肉质鲜嫩,膻味小,是皮肉兼用型优良品种。
槐山羊板皮具有皮质厚、板面细、油性好、韧性好、弹性强等优点,是制作各级皮革制品的优良材料,在航空工业上也有一定的用途。
3.淮阳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淮阳县提出旅游带动战略,把发展旅游业提上了应有的高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政府积极做好推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是全面加快以太昊陵为主景点的景区建设,增强了旅游的硬实力。
对太昊陵
景区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改造,扩建了西四覌,新建了伏羲碑林等景观,修建了羲皇广场、亲水平台,拓宽新修了景区周边道路,使太昊陵景区的旅游功能,接待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二是成功举办了多个节会,提升了淮阳旅游的知名度。
相继举办了龙都朝祖会、中华姓氏文化节、淮阳荷花节,努力打造淮阳朝祖圣地、根亲之地和休闲避暑度假区,并围绕羲皇文化,大力发展易经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发扬光大担经挑、泥泥狗等民俗和产品,举办非遗展演、龙舟大赛等活动,使淮阳旅游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提高了对外的知名度。
三是加强了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旅游市场管理,提高了旅游接待的水平。
按照国家旅游景区管理标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接待标准和管理服务规程,并被命名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在看到淮阳旅游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知道,淮阳旅游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淮阳旅游未来的发展。
4.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淮阳旅游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淮阳旅游未来的发展。
一是产业要素不齐全,市场主体不发达,经济效益不突出,文化旅游业总体上还处于粗放发展的“门票经济”阶段。
二是投入力度不够大,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线路不闭合,接待能力比较差。
突出问题是吃住行、娱购游六要素不健全,至今没有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和高档次的文化娱乐场所,文化旅游业基本上还处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低级层面。
旅游景区建设仍然落后,大量景点有待开发利用。
历史上淮阳的“七台八景”,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虽然存在却影响很小,像弦歌台、画卦台、平粮台、五谷台等,不说外地游客,就是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
三是资源整合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现代管理意识比较弱,整体服务水平比较差,文化旅游业营销上还处于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
旅游服务配套功能不全,严重制约旅游发展。
虽然最近几年宾馆饭店业有较快发展,但接待和服务能力仍然十分落后,到了旅游高峰期,瓶颈问题就显得很突出。
四是社会认识不统一,部门配合不协调,群众参与不积极,发展氛围不够浓,软环境亟待改善,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
五是自然风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留不住人”的问题亟待解决。
近些年来,
淮阳游客大部分仍然是前来烧香拜祖的人,真正前来休闲度假的人很少,这就使淮阳旅游“好看不好吃”,旅游综合收入上不去。
5.淮阳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要打造更高质量的淮阳旅游,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保障,紧紧围绕“羲皇故都、水城淮阳”文化旅游发展主题,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拉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淮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要理顺体制。
淮阳县要尽快成立高规格的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管委会、淮阳文化旅游发展总公司、伏羲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对各相关单位和景区的机构、职能、人员进行整合调配,建立健全富有活力、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投入机制
二要整合资源。
要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工作,不断完善、提升景点档次和品位,充分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
大力推进整合升级,实施景点组团发展,巩固提升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成果,推进太昊陵景区创5A 工作;着力完善提升太昊陵、龙湖、平粮台“老三景”,着力打造弦歌台、画卦台、陈胡公祠“新三景”
三要打造旅游产品。
要创新思路,开发淮阳一日游、龙湖一日游、龙湖水上表演等旅游产品,使淮阳文化旅游产业更具优势和竞争力。
开展策划包装和文化旅游专题招商。
邀请知名旅游策划大师对五谷台、平粮台遗址、曹植墓、包公祠及钓鱼岛、情人岛、磨盘岛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展调研论证、进行包装招商。
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对陶瓷泥泥狗、陈州黑陶、黄花菜、荷叶茶、布老虎等进行深度开发,提升附加值。
四要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业的现代化、规范化。
五要营造浓厚发展氛围。
传承淮阳人民勤劳、善良、淳朴、厚道的品质,弘扬包
容、创新、民本、奉献的传统文化,创作《在那荷花盛开的地方》、《梦淮阳》等组歌,着力聚合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6.参考资料
1.淮阳县情概况,周口市人民政府网站
2.伏羲文化,淮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3.县长胡景旭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8日)
4.周口宣传部长陈锋调研淮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