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最终级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

(2)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

(3)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直观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过程。

2.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我们都学过画画,这节课我们画一物体:圆柱

把实物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画。

2.学生画完后展示自己的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比较谁画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样才能画好物体的直观图呢?这是我们这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由学生阅读理解,并思考斜二测画法的关键步骤,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结这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来,因此平面多边形水平放置时,直观图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强调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练习反馈

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检查。

2.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优秀11篇)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优秀11篇)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优秀11篇)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0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0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0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面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空间图形。“二面角”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B)中9.7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两条异

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角、又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是为了研究

两个平面的垂直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基础。因此,它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

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

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重点、难点:

重点:“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难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法,在新课探究中采用问题启导、活动探究和类比发现法,在形成技能时以训练法、探究研讨法为主。

2、教学控制与调节的措施:本节课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预计学生

高中数学标准教案格式模板

高中数学标准教案格式模板

高中数学标准教案格式模板

教案标题:(课程名称+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教学环节安排:

1. 导入新知识:(引入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知识点,示范解题方法)

3.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5. 小结复习:(总结本节课内容,梳理学生学习思路)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和学生所需准备的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参与方式)

教学评价:(测验、练习、作业等评价方式)

教学后记:(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

数学高中教学设计(优秀5篇)

数学高中教学设计(优秀5篇)

数学高中教学设计(优秀5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2)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与通项公式结合知三求二;

2.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

3.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的严谨性的训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先用错位相减法推出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而后运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并将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结合解决问题,还要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公式的推导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思想,错位相减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其他数列求和问题中多有涉及,所以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要求,不单是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是分情况讨论的,在运用中要特别注意和两种情况。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一节为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另外应补充一节数列求和问题。

(2)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是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证明结论。

(3)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的其他方法可以给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编拟例题时要全面,不要忽略的情况。

(5)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涉及五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但解指数方程难度大。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与、、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教学内容)

目标:

1. 知识目标:

2. 能力目标:

3.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

2. 教学材料:

3. 教学环境: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清晰明了地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疑惑)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延伸拓展:(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相关拓展内容)教学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备注:(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如教学时间、地点等)

数学高中教案模板

数学高中教案模板

数学高中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解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掌握解决三角函数应用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2.解决应用问题时要注意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三角函数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15分钟)

教师讲解三角函数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建立方程、利用三角函数性质和角度关系等技巧。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目,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解题,并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和指导。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相互帮助和学习。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解三角函数应用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

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能力。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解决应用问题,并正确理解题目要求,避免死记硬背。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_。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范文(7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范文(7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范文(7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范文(7篇)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更是现代社会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准备的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张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师: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看一些例子。(放投影片)

(Ⅱ)讲授新课

师: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2,3,4,5,6;①

10,8,6,4,2,…;②

生:积极思考,找上述数列共同特点。

对于数列①(1≤n≤6);(2≤n≤6)

对于数列②-2n(n≥1)(n≥2)

对于数列③(n≥1)(n≥2)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

一、定义: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空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1,-2。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

2.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求解过程;

3. 能够灵活运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求解过程;

难点:解决复杂问题时灵活运用线性方程组。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道简单的线性方程组问题,引发学生对线性方程组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基本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增广矩阵法;

3. 实例演练,讲解每种解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练习(20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决线性方程组,巩固所学知识。

四、提高(1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较为复杂的线性方程组问题;

2. 提倡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线性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及时复习。

教学反馈:

教师可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

教学延伸: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引导学生拓展线性方程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

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5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5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教a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第一节课,本节内容在立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本节课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作用重大。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任教的学生在年段属中上程度,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理解数学的概念,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操作确认的认识方法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画法并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判定定理。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教a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第一节课,本节内容在立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本节课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作用重大。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任教的学生在年段属中上程度,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理解数学的概念,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操作确认的认识方法理解并掌握直线

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画法并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判定定理。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最新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最新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最新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最新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其中(单位:)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算法为:

输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

否则;

输出行李的重量和运费。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成立(或称条件为“真”)时执行,否则执行。

2、说明:

(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

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和之一,不可能既执行,又执行,但或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两个退出点。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第章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编写人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