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_曹顺庆

合集下载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

第39卷第4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9,N o .42023年7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J u l .2023ʌ收稿日期ɔ2023G04G05ʌ作者简介ɔ李伟昉(1963-),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李伟昉(河南大学莎士比亚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开封㊀475001)ʌ摘要ɔ著名学者曹顺庆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首次对中国学派 跨文化研究 理论特征及其基本方法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理论阐述,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理论文献,对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温此文的贡献,对于我们当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国际传播,无疑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ʌ关键词ɔ曹顺庆;学派倡导者;«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理论贡献ʌ中图分类号ɔI 0G03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3)04G0001G05C a o S h u n q i n gs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t o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C h i n e s e S c h o o l o fC o m p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F o c u s i n g o n A 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y onB a s i cT h e o r e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 y S y s t e mo f 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o f C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L IW e i Gf a n g(C e n t e r f o rS h a k e s p e a r e a n dC r o s s Gc u l t u r a lS t u d i e s ,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K a i f e n g 475001,H e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a oS h u n q i n g ,a f a m o u s s c h o l a r ,h a s p u b l i s h e da s e r i e so f u n i qu e a n d i n f l u e n t i a lw o r k so n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Gs t r u c t i o n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y s t e m o f t h e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H eh a s m a d e r e m a r k a b l e a c a d e m i c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h i s i m p o r t a n t p o s i t i o n i n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c o m pa r a t i v e l i t e r Ga t u r e i n t h en e we r a .O n e o f h i s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p a p e r s ,A 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y o nB a s i cT h e o r e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 y S y s t e mo f C h i n e s e S c h o o l o f C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i s r e g a r d e d a s t h e f i r s t c o m p l e t e 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e l a b Go r a t i o no f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b a s i cm e t h o d s o f c r o s s Gc u l t u r a l s t u d i e s a d v o c a t e db yt h eC h i n e s e s c h o o l .A s a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d o c u m e n t f o r m e d d u r i n g t h e f o u n d i n g o f t h eC h i n e s e s c h o o l 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i t h a s i m Gp o r t a n t g u i d i n g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o fE a s t e r na n d W e s t e r n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i n g 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 t h i s p a p e r i s s t i l l o f g r e a t v a l u e f o r o u r c u r r e n t c r o s s Gc u l t u r a l c o m pa r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K e y wo r d s :C a oS h u n q i n g ;s c h o o l a d v o c a t e ;A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y o nB a s i cT h e o r e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 y S y s t e mo f 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o f C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㊀㊀自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伊始,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就开始成为众多中国学者的共同心声.如果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首推一位倡导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最力的学者,无疑应该是著名学者曹顺庆先生.近四十年来,他紧紧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特别是在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比较文学变异学»[1],把中国比较文学创新理论话语首次传播到西方主流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推向了一个更高更具创新性的阶段.这些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作为他的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成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标志性意义.27年过去了,我们不妨再来重温一下此文的贡献,对于我们当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国际传播,无疑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曹顺庆先生之所以执着地致力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建设,就是痛感中国学术界长期深受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学术研究时 没有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㊁沟通㊁解读的学术规则 而处于失语状态, 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 .这种 失语症 ,也是一种 严重的文化病态 [2].要从根本上彻底纠正离开西方理论话语就几乎无法说话的被动状况,就必须逐步摆脱西方的话语规则,努力建立自己民族的学术话语,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国际学术界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曹顺庆先生之所以提出并致力于中国学派创建的基础是对 失语症 现象的不满,也是他思考㊁规划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逻辑前提与必然.那么,学派的意义何在呢?学派 是在同一个学科中由于学术观点㊁研究方法㊁学术理念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学术派别.一个学派,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 . 只有稳定的学术共同体,才能把某种学说㊁某种理论㊁某种学术思想推向一定的理论高度,创造具有相对完整并付诸实践的㊁能够经得起经验的一种理论体系.单个人是没有力量完成这些的. [3]中国学者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其实就是在打造㊁促成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因为 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体现了中国学者为世界学术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 [4].因此,建立学派不是在学术界拉帮结派,更不是基于某种私利建立一个自我封闭㊁唯我独尊的小团体.学派的意义在于对中国乃至世界学术发展的有力推动.有学派就有争鸣,学术争鸣是灌注学术生命活力的推进器.这从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争鸣史实,也可以探知其中的规律.因此,1995年注定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构建出现重要突破的关键年.曹顺庆在当年第1期«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表的长篇论文«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是在总结中国比较文学大量研究实践经验㊁融汇了中外学者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的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 中国学派 的宣言书[5].该文首次对中国学派的 跨文化研究 理论特征和五种基本方法进行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阐述,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理论文献,对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以百分之二十的篇幅讲跨文化理论特征,近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阐析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及其内涵.可见其方法之重要,它是实现跨文化研究任务的具体途径,体现着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诉求.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需要清晰阐明其自身的理论特征,而且需要从根本上界定区别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不同之处.曹顺庆先生认为,跨文化研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特征,乃是因为无论法国学派还是美国学派都同属于 古希腊 罗马文化之树所生长起来的欧洲文化圈 ,它们之间 没有面临跨越巨大文化差异的挑战 ,也 从未碰到过类似中国人所面对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冲突 .因此, 这种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同属于西方文化圈内的比较文学研究,有着完全不同的关注焦点,那就是把文化的差异推上了前台,担任了主要角色 .在这一状况下,中国比较文学的使命就突出体现在 跨越 和 沟通 上.如果说法国学派跨越了国家界线的第一堵墙,建立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影响关系,美国学派跨越了学科界线的第二堵墙,沟通了无事实联系国家间的平行关系,那么中国则面临着第三堵墙,即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墙. 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必将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巨大的墙,必将穿透这数千年文化凝成的厚厚屏障,沟通东西方文学,重构世界文学观念. 总之,跨越中西异质文化 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生命泉源,立身之本,优势之所在;是中国学派区别于法㊁美学派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学术特征.中国学派的所有方法论都与这个基本理论特征密切相关,或者说是这个基本理论特征具体化或延伸 [6].此后,曹顺庆先生撰文把中国比较文学倡导的 跨越异质文化 的研究视为正在形成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第三阶段,以区别于法国学派推崇影响研究 的第一阶段和美国学派倡导 平行研究 的第二阶段[7].2001年他又发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不仅对中国学派的特征作了进一步阐发,而且明确把以 跨文化研究 为特点的中国比较文学阶段正式命名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提出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不是对此前学科理论的否定,而是在其理论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延伸.这个阶段不同于此前 影响研究 和 平行研究 两个阶段的最关键之处, 就在于对东西方文化异质性的强调 .前两个阶段 都忽略了或有意遮蔽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因而形成了长时期的东西方文化和文论的隔膜,造成了东方文论异质性的丧失,比较文学研究无法真正具有世界性 .而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所代表的第三个阶段, 可以使比较文学研究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人为制造的一个个圈子中超脱出来,使之成为真正具有世界性眼光与胸怀的学术研究 [8].为消除歧义和误解,进一步强调 跨文化 是 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 ,曹顺庆先生把 跨文化研究 又调整命名为比较文学 跨文明研究 [9].曹顺庆先生提出,以 跨文化研究 为基本理论特征的中国学派,形成了五大基本方法,即 阐发法 异同比较法 寻根法 对话法 和 建构法 .他将这五大基本方法形象地比喻为构筑中国学派 跨文化研究 理论大厦的五根支柱.这五大基本方法彼此联系,相互支撑,统一在 跨文化研究 的特征下发挥作用.他分别对这五大基本方法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他十分看重阐发法,将其视为中国学派 跨文化研究 理论大厦的第一根支柱.他认为,阐发法虽然是由台湾学者提出,但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早已出现在诸如王国维㊁吴宓㊁朱光潜等中国学者的学术实践之中,在中国比较文学中确实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针对台湾学者所提出的西化倾向明显的单向阐发法的不足,大陆学者基于民族文化立场提出 双向阐发 加以补充丰富,相信 随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 阐发法 必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完善 .他意识到,阐发法虽然没有直接显示比较,却因 跨文化 (跨中西异质文化)而产生了比较的效果,并成为中国学派独树一帜的比较文学方法论.他强调,阐发法 是在中西文化发展不平衡,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学者着眼于西方文论,在相对被动的文化境遇中引进外国文论以阐发本国文学作品的一种结果,一种策略和方法 [6].之后,曹顺庆先生又撰文补充指出,阐发法之所以能具有比较文学的效果,关键 在于 文化 ,在于中西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当以一种文学理论来阐释另一文化背景迥异的文学作品时,这种跨文化的阐释就在这文化背景的鲜明差异之中产生了类似比较文学的效果;尤其当阐释者怀有一种对西方理论加以 调整 加以 考验 和 修正 之目的时,这种基于文化差异的比较意识就更为鲜明和强烈 .因此,正是中国与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成为中国比较文学阐发法生成的深厚基础.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真正抓住 中国学派 的灵魂所在. [10]可见,跨越异质文化决定着五种方法的走向,而阐发必然是从自身学术立场开始,既独立发挥作用,又通过后面四种方法呈现自身的功能.异同比较法是中国学派第二种方法.这一方法的重要特征即 立足于中国文学,以我为主地主动出击,主动将中国文学通过比较的方法推向世界 [6].所以它在跨文化异同平等比较辨析中更关注 异 ,这是区别于在同一个文明系统内进行平行比较的美国学派的重要特征.强调差异不仅是为了沟通,而且是为了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作者延续了他在«中西比较诗学»中的观点: 相同之处愈多,亲合力愈强;相异之处愈鲜明,互补的价值愈重大. [11]第三种方法是寻根法,强调对不同文学背后文化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的探究,以避免浅层次的比附式研究.寻根的意义在于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不仅是为了纠正西方人的偏见和曲解,更是为了在比较中加深对自身文化的深入认知,在借鉴中发展自己.作为第四种方法的对话法,较之异同法和寻根法,更为注重沟通.首先要力图找到 一种双方都能接受而又能互相解读的话语.这种话语既非西方话语,亦非 本土 话语 .例如 从一些文学及文论的基本问题入手,以讨论基本问题作为对话的中介,就可以用不同的话语展开中西诗学的对话了.这样,可以不必强求对话双方采用同一话语,两种不同的话语同样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 .其次,这种对话强调平等性,反对先入之见,反对文化的傲慢与偏见.而作为第五种方法的建构法,旨在通过 东西方跨文化的文学与文论的互相阐释,异同对比,文化寻根与互相对话的一步步深入 后, 最终导致一个重新建构世界文学观念的设想 [6].换言之,重新建构一种广采博纳㊁融通东西方文论长处的理想的世界文学观念.这种观念体现的是打破西方文论独霸天下格局的平等互惠的理想状态.这种构建可以借 理论架构法 附录法 归类法融汇法 等具体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正是由于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所进行的首次系统构建和详尽论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一文立即在比较文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刘介民认为该文 最能代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特征 [12].代迅认为,该文的发表 表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已经开始站稳了脚跟,取得了理论上的制高点 [13].刘献彪也指出:这篇文章是 比较文学在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宣告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走向成熟 ,必将 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4].钱林森也强调该文 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结构和特征作如此清晰的总体框架勾勒,这在以往的讨论中还未见过 确实是迄今为止这一话题表述得最为完整㊁系统㊁最为深刻的一次 尤令人耳目一新 .为此,他特别阐发三点.第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就是 一种跨文化研究 就是跨越东西方文化壁垒,追寻中国精神㊁中国灵魂 .第二,双向阐发法等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虽不能说是中国学者所特有的专用方法,却也 体现出中国学派所吁求的 他山之石 与 此山之石 所并用的特征 .第三, 跨文化研究是文化转型期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15]台湾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古添洪也指出,曹文 体大思精,可谓已综合了台湾与大陆两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策略与指归,实可作为 中国学派 在大陆再出发与实践的蓝图 [16].上述评论共同指出了曹顺庆这篇长文在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过程中的理论贡献,以及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今天重温此文,我们仍然强烈感受到它的学术冲击力,感受到它的学术视野开阔,问题意识突出,感受到它方法探讨之深入细腻,力透纸背,尤其感受到它对中国比较文学的性质㊁原则㊁精神与方向的敏锐而准确的把握和阐释.跨文化研究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基本特征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而成为共识.作为支撑跨文化研究大厦第一根支柱的阐发法,学界对其虽然仍有分歧意见,但它实际上却又一直被广泛运用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中,不可或缺.更为重要的是,曹顺庆先生总结出来的阐发㊁异同比较㊁寻根㊁对话和建构等五大方法,都是在跨异质文化旗帜下发挥作用的,首先都需要明确比较者阐发的立场与思维的方向,引导比较者在知道 我是谁 的前提下由自身走向他者,而不是由他者出发来界定甚至规定自己,没有自身的自觉,一切都没有意义. 本土文化立场是我们思考的起点与终点.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立场是触发思想的源泉和根本,而思考是源于外在触发物的碰撞而作用于内在需要的结果.思考只有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时,才会有深度和意义. [17]其次,在比较和寻根的广阔与纵深视域中更加自觉清醒地思考㊁确认自己的差异㊁特点是从哪里来 的,其价值蕴含是什么,这些价值蕴含的当代意义是什么,今天与昨天㊁未来与当下有着怎样必然的逻辑关联等等,从而让我们更为客观㊁全面㊁深入㊁理性地审视自己,唤起并树立起我们对自身历史与文化的自觉自信.第三,寻求平等对话,求同存异,既不崇洋媚外,又不夜郎自大,保持健康心态,尊重文化多样性,追求互补,和谐共生,文明发展.所有这些努力所体现的原则㊁彰显的精神与揭示的方向,都是为了构建平等对话㊁相互包容㊁多样互补㊁开放和谐的新型世界文学文论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曹顺庆先生从关注差异到强调异质性和变异性的研究思路,从整体上反映了他在两大不同性质根本问题方面的探寻.第一,异质性不同于一般的差异性,异质性更为强调那种本质上的差异㊁结构上的根本差异,这就划出了大文化和小文化之分㊁同质性和异质性之别.中国学者主要是从大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层面(即不同文明层面)来看待差异的程度与性质,例如法国和美国在小文化方面各有不同,但在大文化上却具有同质性,同属于古希腊罗马 基督教传统的单一文明圈;而中国与欧美之间,则存在着中西两大文明圈本质不同的异质性.第二,提出变异性是强调接受影响后表现出的不同,体现的是创新性.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注意影响带来的相似性的一面,而且更要重视影响后的变异所透露出来的独特的创新品质.这两大方面都昭示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鲜明地迥异于法国学派的 同源性 和美国学派的 类同性 特征.当然,提出跨文化平等对话与互补,是在西方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强势语境中展现出来的美好愿景,前方的路虽然还漫长曲折,充满危机挑战,西方中心论的霸凌遮蔽了过去诸多的世界历史真相,又让许多谎言演变成了文化的傲慢与偏见,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比较和对话中去一步步恢复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更多的人逐渐了解㊁认知历史真相,积极构建真正的文明理性㊁文化多样㊁尊重差异㊁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因为如此,曹顺庆先生新近发表«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 重写文明史»[18]«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19]等论文,倡导以文明史实为基础重新书写文明史,从根本上将西方学者文明史书写中不实的文明观加以匡正,恢复符合人类历史原貌的东西方文明互鉴史实,充分揭示被遮蔽的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东方文明对促成西方文明诞生的历史性贡献;同时,在重写文明史中构建中国自主话语知识体系.这一倡导无疑再次体现了曹顺庆先生用心构建中国学派的高屋建瓴的大格局㊁大视野和大追求,有力彰显了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希望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真正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的强烈的共同心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笔者曾撰文指出: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比较文学学科意识不断走向自觉㊁成熟的体现,更是基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和进步就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4]曹顺庆先生作为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与其他同道一起,身体力行,殚精竭虑,以自己的远见卓识㊁宽阔胸怀和创新勇气驰骋在中国及国际比较文学的舞台上,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而义无反顾,耕耘奉献.ʌ参考文献ɔ[1]S HU N Q I N GC A O.T h eV a r i a t i o nT h e o r y o f C o m p a rG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M].B e r l i n:S p r i n g e rGV e r l a g,2013.[2]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G58.[3]刘泽华,李振宏.学派 学术个性 中国史观:关于 王权主义学派 问题的对话[J].南国学术,2014(3):5G17.[4]李伟昉.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中国社会科学,2020(9):135G159.[5]孟昭毅.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 寻找文学性原点[J].广东社会科学,2010(5):144G150.[6]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1995(1):18G40.[7]曹顺庆. 泛文化 :危机与歧途㊀ 跨文化 :转机与坦途 再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2):149G155.[8]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比较文学,2001(1):3G19.[9]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03(1):73G87.[10]曹顺庆.阐发法与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J].中国比较文学,1997(1):26G34.[11]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69.[12]刘介民.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的源头[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2):134G136.[13]代迅.世纪回眸:中国学派的由来和发展[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1):138G149.[14]刘献彪.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比较文学跨世纪发展[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2):137G139.[15]钱林森.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跨文化研究[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2):139G142.[16]古添洪.中国学派与台湾比较文学界的当前走向[C]//黄维樑,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7.[17]李伟昉.论林纾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及其文化意义[J].文学评论,2016(1):31G35.[18]曹顺庆,刘诗诗.重写文明史[J].四川大学学报,2023(1):5G17,186G187.[19]曹顺庆.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J].文学评论,2023(1):28G36.[责任编辑:王作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学科专业名称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备注050101文艺学②中国文学典籍③3013中外文论中国文学典籍: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3中外文论:1.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现代西方批评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伊格尔顿: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文学理论导读》(40.00))(中、英文各一本);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050102语言学及应②中国文学典中国文学典籍:理论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4语言学理论: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邵敬敏、任芝瑛、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3.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5.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6.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50103汉语言文字②中国文学典中国文学典籍: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5汉语史: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2.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3.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5.王念孙:《广雅疏证》;6.《广韵》。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②中国文学典籍③3016文献学中国文学典籍: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3016文献学:1.余嘉錫:《古書通例》,《目錄學發微》;2.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北京大學出版社;3.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北京大學出版社);4.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5.倪其心:《校勘學大綱》,北京大學出版社,;6.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中華書局總編室:《古籍點校釋例》;掌握敦煌漢文卷子的校錄方法,古代重要文學流派,主要作家的集子如:金開誠、葛兆光《古詩文要籍敘錄》等。

曹顺庆比较文学

曹顺庆比较文学

跨文明—异质性的比较文学观念——曹顺庆比较文学研究略论【作者】刘圣鹏【内容提要】本论文梳理了曹顺庆对于比较文学的基本问题,如跨文化与跨文明、比较文学的基本特性异质性、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目的华夏审美理论和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的重建,等等基本理论观念,说明曹顺庆比较文学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基本话语和概念系统。

【关键词】曹顺庆,跨文明,异质性,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二十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理论复兴的二十年。

总结有关中国学派的理论倾向及实践成果及其内涵的差异性内核,是有效观照处于世界比较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特色的前提。

曹顺庆不遗余力地呼吁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他意识到有关中国学派的提法,由于缺乏必要的核心话语给予约束而可能流于空泛,因而致力于寻找其中学理化的内在共通性,他主张要从知识学而不是从现象上寻找被多样化话语掩盖以至于“失语”的中国诗学的差异性,并在与现代文学批评景观的配合中,重建中国诗学的核心话语及批评景观。

[1]我们发现在他的知识学求索中,正在对知识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复杂关联进行有效的论述,这足以显示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界重沐乾嘉实证学风之后,重新对中国文学研究先天或缺的社会批判性的思想追求的变幻风云。

曹顺庆领衔的学术群体由于兼顾了文艺学-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古代文论,因而体现出理论批评与实践批评互相促进的兴旺景象,完全可以称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巴蜀学派。

从跨文化到跨文明——比较文学的基本问题曹顺庆在对比较文学性质的异质性思考经历了从跨文化到跨文明两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一直伴随着中国学派和中国诗学的理性目标;同时也代表了民族文学理论和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对同一性倾向的理性反思,具体体现为反同一性-异质性——→跨文化-失语症——→跨文明-异质性的思想轨迹。

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比较文学的复兴初期,当比较文学的从业者还沉浸在美国式的平行比较,做资料归档型的A/B爬索,对单向阐发还是双向阐发的可适性大做文章时,曹顺庆就明确指出同一性是比较文学的歧途,异质性才是比较文学研究和学科理论争论的逻辑起点和终点。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庞莉芹【摘要】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

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He described the scope and mutual conceptual interpr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anatyzeu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expou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orld. Cao hoped to getrid of the Chinese acadmic aphesia by emphasizing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set up a new uniuersal system of literary theoy through equal dialogue with western culture and in-depeth inter-civilization research.【期刊名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2)003【总页数】4页(P47-49,61)【关键词】《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文论;“失语症”;“跨文明”【作者】庞莉芹【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1904年,王国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红楼梦评论》,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开端。

曹顺庆先生如何培养比较文学博士生

曹顺庆先生如何培养比较文学博士生

曹顺庆先生如何培养比较文学博士生付飞亮曹顺庆先生是国内比较文学界的顶尖人物,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提出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变异学理论令国际比较文学界瞩目。

由他领军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曹先生不仅自身学术造诣独步学界,而且在比较文学博士生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贡献也是首屈一指的。

先生从1993年就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博士生。

1998年,他以学术带头人的身份为四川大学成功申报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

迄今,先生已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博士,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先生指导李伟昉的《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是全国第一篇比较文学领域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叶舒宪的《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和尹锡南的《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以十九世纪以来的英国作家为例》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先生总是以成为学术大师的远大目标激励博士生。

他慨叹于当下是一个“没有学术大师的时代”[1],而扭转这种颓势的希望在于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青年学子,为造就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打下人才基础。

比较文学博士生以中西打通作为培养原则,最应该成为涌现学术大师的群体。

先生以“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教导学生,激励博士生自觉地努力学习。

概括起来,其具体的培养方式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精研元典,背诵名篇先生要求博士生系统学习《十三经》。

每一位跟随先生攻读博士生学位学子,都要经过这种严格的古文功底训练。

博士生入学考试时,都要考中国古代文学典籍。

范围包括经史子集,题型多样,涵盖面极广。

既有大量的填空、古文断句、翻译等纯识记的客观题,又有相当数量的简答、分析、论述等主观题,让考生叫苦不已。

没有全面深入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不可能心存侥幸、蒙混过关的。

每年在这门专业课上败走麦城的考生数量,常常与在英语课考试上落马的考生数不相上下,甚至更多。

曹顺庆教授访谈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上)

曹顺庆教授访谈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上)

曹顺庆教授访谈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上)本文原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0卷第1期 2019年2月作者简介曹顺庆: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

代表作有: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比较文学概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文论史》、《东方文论选》,等。

曹顺庆教授秦鹏举: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文化阐释与比较文学》,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编教材1部,参编学术著作3部。

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摘要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原创性理论,奠定在比较文学固有学科理论的缺憾之上,它弥补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中只关注同源性和类同性而忽略异质性和变异性的缺憾,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奠定了学理基础,同时也为世界比较文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拓展了国际比较文学新的空间。

变异学研究具体关注跨国变异研究、跨语际变异研究、跨文化变异研究、跨文明变异研究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变异学打造了一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话语,提炼了一个标识性概念。

它不仅是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的凝练总结,更是比较文学中国话语的创新呈现。

变异学提出变异性、异质性首次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基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由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同构成的。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提出至今不过10余年,还有很大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检验的空间,这是任何一门创新性理论的必经之路。

我们坚信,比较文学变异学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关键词: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话语创新一、比较文学的缘起、发展、死亡与新生(一)比较无处不在秦鹏举(以下简称秦):曹老师您好!十分荣幸能获概允,对您进行访谈。

首先,祝贺您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①!这是鉴于您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从而取得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即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而授予的荣誉。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Thirty Year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To Pursuit the Origin of Literary Quality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孟昭毅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已走过三十个春秋,经历了从勃兴、张扬到沉寂、待发的发展过程,其间经历了三次冲击、三次挑战。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冲破了政治思想的层层禁锢,从文化研究回归了文学本体研究,并将本土文学的独特性及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置于其关注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性的理论思考,最终走向成熟。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已屹立于世界比较文学之林,正从新的起点出发,继续着其寻找文学性原点的努力。

关键词: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文学性原点三十年三十年,只是学术发展史上短暂的一瞬,自首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周翰在1978年底于广州召开的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讲话开始,至2008年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胜利闭幕,已整整三十年。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发展虽步履维艰,却成绩斐然。

数以万计的论文和数以千计的专著,使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从“显学”到“隐学”,从勃兴、张扬到沉寂、待发。

这潮起潮落的三十年经历了三次冲击、三次挑战,是中国比较文学走出政治文化浪潮、解放思想、冲破禁锢,走向世界的三十年,是在理论热、文化热转向大浪中探索中国之路,从文学、文化逐渐回归文学的三十年,是面对传媒信息全球化热潮,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从引进发展到独立成熟的三十年。

中国比较文学上下求索,从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传统的研究领域里解放出来,走向总体文学和世界文学,加深了对其他文学传统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全面认知,而后又逆向回返,重新认识本土文学的独特性,以及与世界文学的诸多联系。

从文学研究出发,穿越异质文化的认识空间,使文学性能够涅槃而浴火重生。

重新回到中国比较文学初始研究时的“原点”,从而达到新的学理高度,发现新的“起点”。

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曹顺庆是一位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者,他致力于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对比和变异,并从中发现文学的演化之路。

他的研究引领了文学研究的新潮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曹顺庆及其研究成果。

一、曹顺庆的学术背景曹顺庆,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人才称号。

他于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随后赴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

曾先后担任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等院校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二、曹顺庆的研究方向曹顺庆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尤其是关注文学的演化和多样性。

他曾出版过多部专著和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曹顺庆的主要研究成果曹顺庆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史诗、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形式。

他以“变异”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对比,发现文学的演变规律和各式各样的文学变异。

曹顺庆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史诗与神话的文学变异》一书,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地的史诗和神话之间的文学变异。

2.《小说的多元化语境与文学变异》一书,探讨了小说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异和多样性。

3.《城市与文学的变异》一书,研究了城市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文学的变异历程。

4.《中国散文发展史》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国散文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规律。

四、曹顺庆的学术影响曹顺庆的学术研究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意义。

他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丰富文学研究的思路,加深人们对文学本质和文学多样性的认识。

他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和赞誉。

综上所述,曹顺庆是一位文笔优美、学识渊博的中文写作专家。

他的研究成果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提升文学研究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

第40卷第1期2019年2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n g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o .1V o l .40F e b.2019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与话语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曹顺庆1,秦鹏举2(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㊀610065;2.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玉林㊀537000)摘㊀要: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原创性理论,奠定在比较文学固有学科理论的缺憾之上,它弥补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中只关注同源性和类同性而忽略异质性和变异性的缺憾,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奠定了学理基础,同时也为世界比较文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拓展了国际比较文学新的空间.变异学研究具体关注跨国变异研究㊁跨语际变异研究㊁跨文化变异研究㊁跨文明变异研究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变异学打造了一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话语,提炼了一个标识性概念.它不仅是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的凝练总结,更是比较文学中国话语的创新呈现.变异学提出变异性㊁异质性首次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基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由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同构成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从提出至今不过10余年,还有很大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检验的空间,这是任何一门创新性理论的必经之路.我们坚信,比较文学变异学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关键词: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话语创新中图分类号:I 0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G0313(2019)01G0108G14收稿日期:2018G11G26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12J Z D 016)㊁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与玉林师范学院2018年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 地方转型高校 多维立体式 外国文学育人模式的新探索 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2018J G B 277㊁2018X J J G 12).作者简介:曹顺庆(1954),男,湖北荆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中外文论比较研究.秦鹏举(1980 ),男,湖北仙桃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比较文学㊁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一㊁比较文学的缘起㊁发展㊁死亡与新生(一)比较无处不在秦鹏举(以下简称秦):曹老师您好!十分荣幸能获概允,对您进行访谈.首先,祝贺您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①!这是鉴于您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从而取得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即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而授予的荣誉.这不仅是比较文学界同仁值得欢庆的一件喜事,而且也是我们亚洲人值得骄傲的一件大事!曹顺庆(以下简称曹):谢谢你的祝贺!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强.曾作为人类理想的世界文学逐渐走上现实的舞台,比较无处不在,意义重大.您能从学术角度给我们具体举例说明比较的重要意义吗?曹:从学术研究的两个方面来看比较的重要意义,一个是中国文学研究,我举几个例子.我曾参加过几次国内的古代文论会议,学者们围绕«诗经»和«楚辞»,李白和杜甫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进行了不小的争论.如果说学者们对上述作家和作品还保持一定的统一性,那么对作家白居易则莫衷一是,因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同时,他还提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 [1]328白居易到底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就不好判断了.学界关于刘801勰的«文心雕龙»也是争论的焦点.围绕刘勰提出的 风骨 ,学者们提出了 内容G形式 与 风格 的辨析,结论令人眼花缭乱.另外,台湾学者颜元叔通过解读李商隐的诗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提出 蜡炬 是男性性象征而令人啼笑皆非.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2]13为什么«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呢?他(王国维)有一句话一说出来就说错了,他说«红楼梦» 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 ,即这«红楼梦»跟中国精神是相违背的.«红楼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红楼梦»是生长在中华文化土壤之上的,它怎么会跟原来的传统完全相背呢?为什么会 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 呢?这句话讲不通呀.这是«红楼梦评论»的一大硬伤,很可惜学术界根本没有对这个大硬伤好好进行反省㊁批判.朱光潜写了一本书叫«悲剧心理学»,他在里面讲中国没有悲剧.这我们可以理解,他站在西方悲剧观的立场上.但是,他追问:为什么中国没有悲剧呢?因为中国没有哲学.这句话就严重了,中国没有悲剧是因为中国没有哲学!那我们今天搞中国哲学的那些人都是傻子,冯友兰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中国都没有哲学,你们怎么研究中国哲学呢?的确,这句话就说过分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这些问题和失误呢?我认为,就是缺乏科学比较的意识,盲目以西方理论为普世真理.完全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来处理中国古代文论的材料,例如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来切割中国文学,以至于读不懂中国文化与文学㊁文论.正如法国著名学者佛朗索瓦 于连所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这使得中国人无法读懂中国文化,日本人无法读懂日本文化,因为一切都被重新结构了. [3]82王国维等也绝对不是不懂中国文化,我觉得他们是站在西方学术规则,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最根本的是缺乏科学比较的意识,我们必然会出现这种问题.关于比较的重要意义,另外一个是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同样离不开比较的视野,因为我们是在汉语语境中来研究外国文学的,当外国文学一旦翻译成中国语言,比较随即发生.例如:中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工作中声称自己翻译的宗旨是 保持原作神韵 , 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朱生豪先生采用归化法,也不得不使原意失真.这种失真,就是比较文学变异现象.又例如: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整个地是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强大影响背景之上成长起来的,如果不关心㊁不研究西方文化与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不探索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研究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再例如:文艺学研究也同样如此,不清楚西方的影响,不清理从马克思文艺思想到俄苏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不研究从佛洛伊德㊁结构主义到西方后现代文论与中国文论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搞好文艺学研究,而这样一些研究,如果仅凭个人的经验㊁印象与感觉去研究,不设法掌握一套较为系统的比较文学方法论,则势必事倍功半.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哈利 列文(H a r r y L e v i n)曾有一篇文章的标题为 文学如果不是比较的,是什么? (W h a t i sL i t e r a t u r e I fN o tC o m p a r a t i v e?)以上事实无比鲜明地确证了哈利 列文的说法.(二)比较文学发展的三阶段秦:既然比较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比较文学的比较就更显得意义重大了.比较文学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传播到中国是近几十年的事.比较文学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到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再到中国学派的跨文明研究和变异学研究.形成了如您所说的 涟漪式 结构,旧识新论,层累叠进,影响㊁平行㊁跨文明与变异研究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的基本学科理论.您能详细谈谈这三个发展阶段吗?曹:我们将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的发展称之为 涟漪式 结构,实际上是揭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是以新的理论否定和取代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㊁累进式地形成 涟漪 式的包容性发展模式,逐步积累推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一阶段是欧洲阶段.这是比较文学的成型期,作为一门专业性的独立学科,比较文学在近代发端于欧洲,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已初步成形,可一直延伸至20世纪50年代(部分时段与美洲阶段相重叠).这一时期的共同特征是将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的分支,重视研究对象的事实联系㊁渊源关系及实证方法.在法国学者之前,已有德国的㊁英国的㊁匈牙利的学者率先提出了有影响的901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比如,最早提出 世界文学 观念的是德国人歌德;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著是英国人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创办全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是匈牙利人克劳森堡的«世界比较文学».所以,我们说比较文学产生于欧洲,但影响研究的学术范式是由法国学派奠定的,其直接针对的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攻击: 看不出比较文学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 克罗齐等人的攻击是比较文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但也孕育着转机.法国学派明确提出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这是挡住克罗齐等学者攻击的最好盾牌.法国学派的奠基人梵 第根说: 比较文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 [4]17基亚明确指出: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比较只不过是一门名称有误的学科所运用的一种方法.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 巴登斯贝格㊁梵 第根㊁伽利(卡雷)㊁基亚明确提出: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异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文学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二阶段是美洲阶段.这是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逐渐从法国转向美国,美国学者高呼危机,其意图是要恢复平行研究,创新学科理论.学科发展与文化软实力,不能没有平行研究.法国学派砍掉的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史上的第二次危机,但其也成为美国学派学科理论形成的转机.恢复平行研究㊁跨学科研究,形成了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恢复了比较文学应有的本义 比较 (平行比较).平行研究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这套理论以 比较诗学 ㊁ 类型学 ㊁ 跨学科比较 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 主题学 ㊁ 文类学 等领域,大大扩展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阶段是亚洲阶段.这是比较文学的拓展期,也是当今比较文学的学术前沿.当代欧美学者对比较文学的普遍看法是:比较文学已经走向死亡,其以苏珊 巴斯奈特和斯皮瓦克为典型代表.但为什么死亡?如何死亡?却语焉不详.我认为,这是该学科长期囿于西方中心论,学科理论缺乏创新的表现.比较文学在西方的衰落,正是比较文学在东方的蓬勃发展.美国学者伯恩海姆在«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中提出了西方的对策: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向全球;二是研究中心应由文学转向文化.而文学的文化转向,将比较文学推向了泛文化的深渊.至于比较文学的全球趋向,近年则以哈佛大学达姆罗什(D a v i dD a m r o s c h)教授所大力倡导的 世界文学 为代表.他提出了对世界文学的重新定义, 世界文学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 一种以超然的态度进入与我们自身时空不同的世界的形式. [5]309另外,他对东方也表示了一定的关注.翻译㊁阅读与差异成为其理论重点.所以,打破西方求同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模式正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起点,这正与我们提出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的变异学研究思路不谋而合.秦:从影响研究到平行研究,再到变异学研究,其可比性基础分别是什么呢?也即学科的合法性在哪里?曹: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基础为同源性.所谓同源性,指的是通过对不同国家㊁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文学关系研究,寻求一种有事实联系的同源关系,这种影响的同源关系可以通过直接㊁具体的材料得以证实.同源性往往建立在一条可追溯的 影响路线 之上,这条路线由发送者㊁接受者和传递者三部分构成.如果没有相同的源流,也就没有影响关系,也就谈不上可比性.我们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这种关系:发送者(流传学)ң传递者(媒介学)ң接受者(渊源学)由此,影响研究的三种模式分别为流传学(誉舆学)㊁媒介学和渊源学.起点明确的,我们称之为流传学;起点不明确的,我们称之为渊源学.而媒介学主要是研究介质在影响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基础为类同性.类同性是指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以类同性为基本立足点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一样都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但它不涉及影响关系研究的放送㊁流传㊁媒介等问题.平行研究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㊁作品㊁文学现象的类同比较,比较结果是总结出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及文学发展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平行研究提倡一种非实证的跨越国家㊁民族㊁语言之间的研究.平行研究还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甚至自然学科011之间的交叉互渗的关系.它注重的是文学的风格㊁结构㊁内容㊁形式㊁流派㊁情节㊁技巧㊁手法㊁情调㊁形象㊁主题㊁文类㊁文学思潮㊁文学理论㊁文学规律这些要素.变异学研究的可比性基础为异质性和变异性.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㊁知识体系㊁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而变异性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针对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不足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点.关于变异学,我接下来还要详细阐析.二㊁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一)变异学提出的文化语境与合法性秦:变异学理论自2005年作为一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畴提出来以后,已经有13个年头,您能谈谈这一理论范畴提出的契机与文化语境吗?曹: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提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我国当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缺乏自己的㊁切合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学科理论;二是异质性的强调已经成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一个突出特征,中国人文学术的创新也需要在异质性的基础上进行.美国学者韦斯坦因认为: 我不否认有些研究是可以的 但却对把文学现象的平行研究扩大到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仍然迟疑不决,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在一个单一的文明范围内,才能在思想㊁感情㊁想象力中发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维系传统的共同因素. 而企图在西方和中东或远东的诗歌之间发现相似的模式则较难言之成理. [6]5究竟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可不可以比较?有没有比较的合法性?实际上,国内外不少学者并不完全赞同韦斯坦因的观点,他们认为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是可以比较的,不过,他们的立足点大多还是放在相同性的可比性基础之上.让我们举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美国学者韦勒克就认为应当以相同性来认识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合法性,他认为,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文学是可以比较的,因为全人类人性有相通之处,所以文学有共同之处.韦勒克主张将全世界文学 看作一个整体,并且不考虑语言上的区别,去探索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主张 研究各国文学及其共同倾向㊁研究整个西方传统 在我看来总是包括斯拉夫传统 同最终比较研究包括远东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 .[7]165我国学者钱钟书先生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东西方文学的可比性在于共同性.希望通过比较寻找到普天之下共同的诗心文心㊁共同的艺术规律㊁共同的人类心声.他对不同时空㊁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性㊁人心㊁人情的相通相融充满了信心.钱钟书多次声称他要寻求的是普天之下共同的诗心㊁文心,是中学㊁西学㊁南学㊁北学之间共同的规律.②显然,无论是韦勒克还是钱钟书,他们都将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的可比性建立在相同性之上,他们的看法是对韦斯坦因反对东西方文学比较的观点的有力批判和纠正.他们也用事实来证明,中西文学与文论是有共同性的,是可以比较的.但是,无论是韦勒克还是钱钟书,都没有真正解决韦斯坦因的差异性困惑,他们所主张的可比性是基于不同文明中的共同人性.换句话说,人性相通,人心相同这个观点,并没有正面回答韦斯坦因所担忧的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问题.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在许多方面无法兼容,有着不可通约性,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绝不是为了简单的求同,而是在相互尊重差异性㊁保持各自文化个性与特质的前提下进行平等对话.在进行跨文明比较文学的研究时,如果只 求同 ,不辨析 异 ,势必会忽略不同文化的独特个性,忽略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最终使研究流于肤浅.这恰恰是西方比较文学理论所忽略的重要问题!秦:钱钟书等人虽然重视了东西方文学比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比较的视域始终建立在同一性和类同性的基础之上,对于完全相异的不同文明的比较,仍然没有给予肯定性的回答.现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先生曾提出: 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论者,往往以偏概全,用一种文化的某一种或某一些特点代表那种文化的全部和本质,一句话概括了东方,再一句话又概括了西方,而且总是把东西文化对立起来.我在本书许多地方都举出文化对立的例证,并提出我自己不同的看法.要展开东西方的比较研究,就必须首先克服将不同文化机械对立的倾向,寻求东西方之间的共同点.只有在此基础上,在异中求同,又在同中求异,比较研究才得以成立. [8]2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曹:这个问题上述我已谈到.钱钟书比较研究的致命要害是把 比较 视为了 类比 ,认为比较在111于追求意义的近似,甚至是一味地求 同 .法国学者于连对其进行了批评,尽管他感佩钱钟书的学识与人格,但他依然指出: 他的比较方法是一种近似法,一种不断接近的方法:一句话的意思和另一句话的意思最终是相同的.我觉得这种比较收效不大. [3]79于连对钱钟书批评的根据是什么?这些根据是否成立?我们意识到,于连所牵涉出的差异性问题,不仅仅是汉学的问题,更是中国的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和前沿性的问题:那就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合法性问题.只有在这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问题上做出推进,中国比较文学,乃至全世界比较文学才能摆脱 危机论 和 死亡论 ,才能获得 重生 .忽略不同文明间文学现象的异质性,这是一个要害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基础上,平行研究才能在一种 对话 的视野下展开,才能实现不同文明间的互证㊁互释㊁互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在不同文明的文学研究成为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大趋势背景下,如果主张平行研究只在同一个文明圈中展开,甚至拒绝探寻不同文明的异质性因素,这已经是包括韦斯坦因在内的许多西方学者持有的陈旧的观点.遗憾的是我们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本上还是西方的理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差异的可比性问题,也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正面的回答及相应的解决.因此,当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对差异的可比性问题的认识和探讨.时代在呼唤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变异学,正是从差异这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难题的.变异学重新为东西方文学比较奠定其合法性,这个合法性就是异质性和变异性,变异学肯定了差异也是具有可比性的,这就从正面回答了韦斯坦因的困惑,奠定了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合法性.从学科理论建构方面来看,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是一个观念上的变革.它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比较文学学科从最初求 同源性 走向现在求 变异性 的转变.对于张隆溪教授的意见,我是赞同的,它涉及到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内涵问题.(二)变异学的内涵与五种研究类别秦:那么,到底何为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内涵或说定义呢?曹:经过长期的思索,我正式提出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并于2006年在«复旦学报»第1期发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指出: 变异学是指不同国家㊁不同文明的文学现象在影响交流中呈现出的变异状态的研究,以及对不同国家㊁不同文明的文学相互阐发中呈现的变异,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变异学研究的重点在求 异 的可比性,研究范围包括跨国变异研究㊁跨语际变异研究㊁跨文化变异研究㊁跨文明变异研究㊁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方面. [9]79G83也即是说,我们的异质研究是奠定在有着同源或类同基础上的差异性和变异性研究,这才是变异学的真正内涵!2014年,我的比较文学英文专著T h eV a r i a t i o nT h e o r y o f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比较文学变异学»)由国际著名出版社S p r i n g e r 在海德堡㊁伦敦㊁纽约同时出版,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变异学为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新方向,它既保证了学科边界的科学性㊁合法性,又大大拓展了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既打破了求同性思维模式和研究模式的局限,将差异性作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重要研究内容,能集中体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治学的方法论特点,又为世界比较文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拓展了国际比较文学新的空间,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奠定了学理基础.秦:您的英文专著T h eV a r i a t i o nT h e o r y 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比较文学变异学»)确实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不少国际学者和重要国际期刊也表达了对变异学的关注,如美国科学院院士苏源熙(H a u nS a u s s y)㊁欧洲科学院院士多明哥(C e s a rD o m i n g u e z)㊁法国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伯纳德 佛朗哥(B e r n a r dF r a n c o)教授㊁欧洲科学院院士斯文 埃里克 拉森(S v e n dE r i kL a r s e n)㊁欧洲科学院院士德汉(T h e oD'h a e n)㊁美国普度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A&H C I 期刊)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杜威 佛克马(D o u w eF o k k e m a)曾评论道: 曹顺庆教授的«比较文学变异学»英文著作的出版,对于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跨越语言障碍以及摆脱文化封闭性局限来说,是一次极其有益的尝试.该书旨在与欧洲㊁美洲㊁印度㊁俄罗斯以及南非和阿拉伯世界的国外学者进行对话(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由来已久). 变异学理论是对先前 法国学派 片面强调影响研究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美国学者受新批评影响只关注审美阐释而忽略非欧洲语言文学研究的回应.我们的中国同行正确211。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研究”研讨会隆重召开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8日至19日在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

大会由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当代文坛》协办,共有来自四川、重庆、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澳门等多个省市和地区的80多名学者及在读研究生参加。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四川省社科联规划办黄兵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汤晓青主编、《当代文坛》罗勇主编等众多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在24年的历程中团结了四川比较文学的研究力量,促进了省内乃至全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本届会议是学会具有纪念意义的第十届年会,会议选择在羌族、藏族和汉族交融的水磨镇召开,与会议主题“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具有相互呼应的象征意义。

主办方为此精心安排,使会议成为总结经验、凸显学会学术亮点、促进交流的契机。

18日上午,大会的开幕式在阿坝师专的学术报告厅举行,由赵毅衡教授主持。

阿坝师专的副校长凌道明教授和中文系主任梁冀教授代表全校师生向参加本次年会的专家和研究生表示了热烈欢迎。

四川省社科联规划办黄兵主任肯定了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余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对具有纪念意义的第十届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曹顺庆会长致开幕辞,总结了学会为推动全省的比较文学研究作出的贡献,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2.提出了若干重要学术观念,推动了四川甚至全国的学术研究; 3.学科建设突出;4.开办全国比较文学讲习班,培养国内高校比较文学研究的青年学术骨干;5.学术研究领域广泛。

汤晓青主编在致辞中提到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与《民族文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学会的主要会员对推动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勇主编代表《当代文坛》向学会对刊物的支持致谢,并预祝大会成功召开。

去除遮蔽 走向澄明——由《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谈及曹顺庆的学术进路

去除遮蔽 走向澄明——由《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谈及曹顺庆的学术进路

Re mo v e Ob s c u r e ,u p t o t h e Ac me o f Ac a d e mi c
— —
Di s c u s s i o n o f¨ Co mp a r a t i v e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Di s c o u r s e o f Li t e r a r y Th e o r y ¨a n d Ca o S h u n q i n g  ̄Ac a d e mi c Ap p r o a c h
度原 因 , 对 西方 文 论 思 想 影 响下 的 当代 中 国文 学 批 评 进行 了批 判性 思考 , 并提 出建 设性 意见 , 为 中 国文论 的生存 和发展 提供 了新 的 理论视 野 。 从 结 构布 局方 面来 看 , 该 著设 计巧 妙 , 构 思独 特 。全书 以两 条 隐在 的线 索 贯 穿始 终 , 其 一 是 中
2 0 1 1年 1月 , 北 京 师 范 大学 出版 社 出 版 了曹 顺 庆教 授 的《比较 文 学 与 文 论 话 语— —迈 向新 阶
屋建 瓴 的学术 判断 力对 当今 世界 比较 文学 发展状 况进 行 了客观 评 估 , 对 世 界 比较 文文 学 中 国学 派 的理 论 内涵 进行 了细 致梳 理 和 深入 阐述 , 并 从 世 界 比较 文学 的全 球视 野对 中国学派 的理 论建 构提 出建设 性 意
见 。然后 , 作者对 中西文论的话语特质进行了深
刻分 析 , 进 而着 力 从 理 论 根 源上 探 讨 了 中西 文论
话 语 的异质 性 问题 , 挖 掘 了 中国文 论 “ 失语 ” 的深
《 比较文学研究》 主要 阐述 了作者对 比较文学学

比较文学_曹顺庆_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_曹顺庆_影响研究

林纾(林琴南) 鲁迅

B.“放送者”国家的媒介者 刘若愚 叶嘉莹 传教士马若瑟 屠格涅夫
C.第三国的媒介者 勃兰兑斯
2、团体媒介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九叶诗派

3、文字材料媒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环境媒介
社会环境媒介 (政治、经济、宗教等 ) 自然环境媒介 (城市、国家、道路、山川、海洋等 ) (文学团体、沙龙集会、国际会议 )
5、超越影响: 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 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 英国的伏尼契:《牛虻》 美国作家杰克· 伦敦 中国的寒山 :
生前太愚痴,不为今日悟。 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做。 今日又不修,来生还如故。 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
寒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 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 石床临碧沼,鹿虎每为邻。 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
夏目漱石
显克维支
安德列耶夫
鲁迅
阿尔志跋绥夫
迦尔询
三、渊源学研究举隅 四、渊源学研究反思 法国学派真的只重视事实联系、精于考 证而完全忽视或根本不顾“文学性”,排斥 审美分析? 梵· 第根:比较文学研究并不止于“把尽可能 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而是还要 “充分地”将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



布吕奈尔、比叔瓦、卢梭合著《什么是比较 文学》(1983年): “比较文学是从历史、批评和哲学的角 度,对不同语言间或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现象 进行的分析性的描述、条理性和区别性的对 比和综合性的说明。”
第四节

媒介学
法国学者对国家之间的“媒介”十分重视 。 美国学者一开始对媒介学持批评态度,后来 韦斯坦因等人对媒介学的看法有了变化 。 巴斯奈特以极端的方式凸现了文学翻译研究 在比较文学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译介学在中国出现,定义为:“从比较文化 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 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变异学与他国化_曹顺庆先生学术访谈录

变异学与他国化_曹顺庆先生学术访谈录

变异学与他国化———曹顺庆先生学术访谈录曹顺庆付飞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曹顺庆(1954—),湖北荆州人,满族,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3年获四川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

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享受院士待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外文化与文论》主编、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West主编;出版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比较文学教程》等著作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付飞亮(1977—),江西临川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运城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2)04-0071-06付飞亮:曹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采访。

本次的学术访谈,缘起于《甘肃社会科学》赵国军先生之托,对于我本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您在古代文论、中外文论、比较文学和大学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作为您的学生,借此次机会,我主要向您请教与比较文学密切相关的问题。

有人认为比较文学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到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之后,好像发展乏力,西方比较文学界很少听见新的声音,反而是不断有人唱衰比较文学,如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在1993年就说“今天,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已经死亡了”。

进入21世纪就更是如此,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在2003年甚至写了一部专著,就叫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也大谈“比较文学的危机”。

跨文化视域中的文论研究_曹顺庆教授学术思想述评

跨文化视域中的文论研究_曹顺庆教授学术思想述评
2004 年 9 月 第 17 卷 第 5 期
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Sept . 2004 Vo1. 17 No. 5
跨文化视域中的文论研究
———曹顺庆教授学术思想述评
常 芳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曹顺庆教授是我国第一个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 ,他在古代文论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 、跨 异质文化比较诗学研究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出版了二十多本 专著 ,其学术思想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 。
中国学派的期待与信念 ;台湾学者倡导阐发法研究 、
“中庸学派”;卢康华 、孙景尧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作
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的设想等等 。这些讨论和构想
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
曹顺庆教授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以中国古代 础 。曹先生上述文章是在对历来学者建设性意见的
文论为主 ,但他的古代文论研究所取的视角与方法 都与传统的古代文论研究大有不同 ,可以说是为整 个古代文论研究的沉闷局面“开出了一条新门径”。 他研究古代但并不将视野仅仅局限于古代 ,反而远 远拓展开来 ,放在中西方诗学的大背景下去思考 。 同时 ,比较研究法的采用也使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呈 现出新的气象 。正如杨明照先生所说 “: 研究中国古 代文论 ,我们不但要运用传统的方法 ,而且还应该运 用比较的方法 。这样做 ,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 论在世界文坛的崇高地位 ,沟通世界文苑 ,准确理解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建立我国新的文艺理论 体系 ,都是极有益处的 。”[6] 尤为重要的是 ,他的研究 “在鲜明的问题意识中 ,他一开始即从立足本土 ‘( 自 我’) 的明确立场出发 ,力图从比较研究而突入对当 代中西文论的系列问题和困局的回应 。”[7] (P80)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曹顺庆 王 涛[摘要]本论文论述了四川比较文学自1978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梳理了四川比较文学经历了从自我觉醒阶段,到成长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生力军、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 四大方面军 阶段,再到形成世界格局中四川比较文学这样三个历史性阶段的发展。

在这三个十年时,四川比较文学建设起了以 比较文学报 、 中外文化与文论 Co m-para ti v e L iterature :W est and E ast 为中心的言论阵地、培养了一批比较文学人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发表、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与专著,在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比较诗学、译介学、流散文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并以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 失语症 、 异质性 、 话语重建 、 变异学 、 跨文明 等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推动了四川和全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发展历程表明:四川比较文学对中国比较文学以及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比较文学;自我觉醒;生力军;学科理论;四川三十年[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633(2009)05 126 07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诞生在19世纪的欧洲,而中国比较文学的真正兴起却是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1979年钱钟书 管锥编 由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第一次全国比较文学会议,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中国比较文学才真正开始走向自觉。

自1978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 四大方面军 之一的四川比较文学一直都以其清醒的问题意识、与世界对话的积极姿态以团体的面貌活跃在整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进程中。

我们大致可以将四川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归纳为与中国比较文学同命运、共沉浮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 1988)是四川比较文学的自我觉醒期。

在整体研究状况上多深受法国影响研究和美国平行研究的影响,处于无意识的比较阶段。

此期开展的比较诗学研究,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二阶段(1988 1998)四川比较文学成长为中国比较文学中的一只不可或缺且强有力的生力军。

在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反思和重建中,四川比较文学界在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原理、比较诗学等研究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

其中又以四川比较文学研究者先后提出的 失语症 、 重建中国文论 等重大学术命题,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1998 2008)是世界格局中四川比较文学的形成期。

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危机和契机中,四川比较文学团队提出的比较文学 变异学 、 跨文明研究 的学科理论,突破性的重建了比较文学的学理构架,推动着以中国学者为核心,以 跨文明研究 为基本特征、以变异学等理论为核心的世界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形成。

四川比较文126[收稿日期]2009 05 09[作者简介]曹顺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比较文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文艺学、文化与文论;王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成都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四川成都 610064学也在整体上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一)1978 1988四川比较文学的自我觉醒早在本世纪前半叶,四川学者郭沫若、陈铨以及晚年一直生活在四川的吴宓等,都曾关注过比较文学研究。

70年代末、80年代初,伍加伦的 郭沫若与惠特曼 ,龚翰熊的 郭沫若与外国文学 ,李保均的 郭沫若泛神论思想探源 等一批较早的比较文学论文,实为十年动乱之后思想解放的先声。

它们共同为四川比较文学的开创与奠基提供了丰富的学养。

1978年之后,四川比较文学开始逐渐复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比较文学研究。

从老一辈学者杨明照先生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支持到曹顺庆、杨武能、陈厚诚、朱徽、何开四、王锦厚、龚翰熊、李敬敏、张良春、徐其超、王泉根、肖明翰等一批实力相当雄厚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四川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为一体的比较文学研究学术梯队,为四川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十年间,四川比较文学在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原理、比较诗学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

其中,中外作家作品和文艺思潮的比较研究,是四川比较文学研究中作者最多、成果最丰富的一个方面。

如:陈俐的 鲁迅、泰戈尔在探索时期的诗歌之比较 、程地宇的 从 亚瑟 到 牛虻 新时期文学中干部子弟形象的发展轮廓 、邓时忠的 西方文学思潮冲击的印痕 略论浅草社创作对现代派文学的借鉴 、徐其超 谈<青春之歌>和<怎么办?>的异同 、刘登东 <儒林外史>与<死魂灵>的比较研究 。

其论述范围涉及到中印、中法、中英、中美、中德、中国和西班牙等文学关系。

这些文章大大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的杨武能教授关于 德国与中国 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早在1982年纪念歌德逝世150周年之际,他所撰写的一组有关歌德与中国的论文受到中外著名学者的赞赏,1985年3月25-31日杨武能在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发起并主持了中国外语界和比较文学界第一个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 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 国际学术讨论会。

这种比较视域的出现,以其一时之新声,逐渐活跃了当时受到十年禁锢而异常沉闷的学术界。

此期四川比较文学学者对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曹顺庆自1981年始,相继在国内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关于中西美学理论比较研究的系列论文二十余篇,并在此基础上于1988年出版了可谓是四川比较文学第一个十年中最为丰硕的成果之一的 中西比较诗学 。

该书将中西诗学上的基本范畴进行系统整理归纳为艺术本质论、艺术起源论、艺术思维论、艺术风格论、艺术鉴赏论五个大类,比较阐释了它们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的共同探求、共同规律和不同特征。

该书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第一部比较诗学专著;而朱徽的 中国诗艺 也颇受全国同行好评,这些初步奠定了四川比较诗学在全国领先地位。

概而言之,自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是四川比较文学的自我觉醒期。

此阶段四川比较文学在学术团体的萌芽,研究方向的初步展开等方面为其以后深入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此期四川独具特色的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当时整个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同时也由于当时整个中国比较文学起步慢,普遍缺乏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四川比较文学在它的第一个十年的发展期也潜伏着三大问题。

其一,尽管此时研究成果突出,但是当时普遍流行的 唯西方为是,移中就西 研究模式,造成了当时整个中国学术界只有西方声音存在的局面。

一方面,对西方以外的东方的忽略,造成了此期四川比较文学研究视野的狭窄。

另一方面,对中国 自我 的忽视,带来了自我学科构建意识的缺失,在研究方法上几乎完全受制于法国影响研究和美国平行研究,因此我们看到四川比较文学开初的发展阶段中大多还是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做些泛泛的比较研究。

当然,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个共同症结。

其二,尽管随着1988年5月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加强了四川比较文学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四川比较文学全国比较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此期的四川比较文学,由于还没有组建自己的学术团体和缺乏自己的言论阵地,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四川比较文学研究者相互之间学术交流的欠缺,以及无法对外即时的展现其丰富而多采的研究风貌。

而这种集体力量的薄弱也使得它很难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论证才促进了四川比较文学走向第二个十年的反思与重建(二)1988 1998年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生力军的四川比较文学经过第一个十年的奠基,四川比较文学到了第二个十年,在反思与重建中开始迅速发展,在整体上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陈本益、夏政等学者对当前国内国外的学术热点的译介,给比较文学学术界带127来了新鲜的空气。

1989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锦厚 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 该书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实证性地论述了中国新文学与印度、日本、希腊、俄苏、欧美等国的文学关系,被誉为是国内第一本对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作全面综合研究的专著。

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唐正序、陈厚成的 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渐史。

1991年三联书店出版了杨武能的 歌德与中国 展示了歌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分析了歌德对中国作家和社会的影响。

199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徐其超的 在比较的视角中 中国当代文学影响研究 , 1994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肖明翰的 大家族的没落 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 ,这些专著都是中国文学与外来文化研究中的力作。

此外戴前伦、邓时忠、丁瑞根、董小玉、杜青钢、张良春、罗义蕴、成良臣、张世君、胡润森、刘登东、邓经武、杨亦军等中青年学者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他们的论述涉及到中外作品中的主题、文学体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对第一个十年中存在的比附研究有意或无意的规避,多致力于对中西文学中的共同规律、共同问题的挖掘。

1990年,成都出版社出版了何开四的个人专著 碧海掣鲸录 。

该书既是对钱钟书治学观点的阐释,也是对打通中西学术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其共有的规律等的比较文学观点的重申。

而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裕锴的 中国禅宗与诗歌 ,还有张昌余对酒文化和中国文学关系的关注,进一步开拓了四川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成为四川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开拓之作。

1996年重庆大学出版的作为四川国际文化交流暨比较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比较文学新开拓 ,是四川比较文学研究者在 中外文化交流 、 中西诗学对话 、 中国文学与外来文化 、 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 文学翻译研究 、和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等方面和国际国内交流的成果结集,标志着四川比较文学走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此期还有意识的进行了学术团体的建设。

1989年5月,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

1989年4月15日,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 比较文学报 作为全国唯一的比较文学报纸在四川大学创办。

至2009年4月为止,该报已经创办了48期。

它以刊登有关国际国内比较文学会议、研究动态、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报道和对当前比较文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译介为主。

它的诞生弥补了此前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深圳大学主办的 中国比较文学 刊物无法迅速传达学科前沿问题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