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10
教育最新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青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期末试题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Al-27;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C.干冰D.加碘食盐3.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4.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验满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小7.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 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1、本试题共有34道题:其中1~22题为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上;23~33题在第Ⅱ卷上做答,答案写在第Ⅰ卷上的无效、不得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a—40、S—32、Fe—56、Cl—35。
5、Cu—64、Mg—24、Zn-65、C—12、K—39、Ba—137、N—14、Ag-108、Al—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题共16小题,共16分)1、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A. 铝 B。
含铜80%的氧化铜 C。
纯碱 D. 冰镇啤酒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24、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 )A。
H2SiO4B。
H4SiO3C。
H2SiO3D. Na2SiO3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H B. O2 C.2H2O D. He6、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51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下列叙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乙醇汽油燃烧作燃料C.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碘酒 C.泥水 D.牛奶3.银制容器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黑,原因是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4.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A.CO用于炼铁﹣﹣CO具有可燃性B.铝比铁耐腐蚀﹣﹣铁比铝活泼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5.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直观、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世界金属年产量关系B.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6.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7.李想同学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9.下列有关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解度为36g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C.固体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减小10.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B.档案材料着火,最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A.A B.B C.C D.D12.“PX”是一种合成纤维的原料,低毒,其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如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X”的化学式为C8H10B.“PX”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D.“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晶体D.温度不变时,K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14.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A.将垃圾集中焚烧,以防治雾霾B.废旧电池深埋土壤中,避免重金属污染C.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减小废气污染D.城市加速地铁、轻轨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15.某气体在O2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OH溶液,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H2SO4和NaOH溶液增重的质量比是9:11,则该气体可能是①CH4②C2H2③CH4与CO的混合气体④CO和H2的混合气体(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和④D.①和④1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21分)17.用化学用语填空:(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2)酒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3)蓝色盐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__________;(4)溶于水吸热的白色固体__________.18.如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最多有__________种.(2)参加反应的X和Y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__________.19.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常用于洗涤剂的Na3P3O16(三聚磷酸钠)就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之一,Na5P3O10中磷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2)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永中滴加少量洗涤剂后,就很容易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功能.(3)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60℃时,分别向10g水中加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则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 (填“a”或“b”);将试管乙中的溶液降温到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20.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的合适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填空(填序号).(1)鉴别O2和CO:__________;鉴别Cu和Fe:__________①燃着的木条;②澄清石灰水;③磁铁吸引;④硫酸亚铁溶液;(2)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硝酸钾固体:__________;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碳粉:__________.①溶解,降温结晶;②溶解,蒸发结晶:③隔绝空气加强热;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2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总结:(1)同学们选了三组物质来比较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①Zn、Fe、Cu.稀硫酸②Zn、Cu、FeSO4溶液③Cu、FeSO4溶液、Zn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同学们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请写出将铁粉加入混合溶液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22.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④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物质F的颜色为__________色.(2)B转化为C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11分)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2)向B装置中加入某暗紫色固体可用于产生氧气,请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__.(在A﹣E中选择,填装置的大写字母序号)(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l(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取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接口处的小写字母序号).24.如图是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装置A:__________;装置G: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3)将A中的稀盐酸不断滴入大理石后,应先点燃__________ (选填D或G)处的酒精灯.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g(5)该装置有一处明显的不足,请给出改进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共6分)25.小明同学将5.0g含杂质的金属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与95.6g 稀硫酸混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gH2.求:(1)金属镁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下列叙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乙醇汽油燃烧作燃料C.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过程中,只是把物质吸附到活性炭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工业制氧气过程中,只是根据空气中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把它们分离开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碘酒 C.泥水 D.牛奶【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溶液.B、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泥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3.银制容器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黑,原因是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4Ag+2H2S+O2═2X+2H2O可知,反应前银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硫原子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氧原子是2个;由分析可知,X中含有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是硫化银,化学式是Ag2S.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4.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A.CO用于炼铁﹣﹣CO具有可燃性B.铝比铁耐腐蚀﹣﹣铁比铝活泼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即可.B、铝的活动性比铁强.C、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的原理考虑.D、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发生变化.【解答】解:A、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来炼铁,故错误.B、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是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错误.C、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油脂易溶解于汽油,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故正确.D、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大小没变,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与了解.5.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直观、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世界金属年产量关系B.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世界金属年产量关系可知铁产量最大解答;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解答;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解答;D、根据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解答.【解答】解:A、根据世界金属年产量关系可知铁产量最大,故A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可知:Ag<Hg<Zn<K,故B正确;C、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2、13、14、1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与数轴关系一致,故C正确;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与数轴关系一致,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6.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及在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解答】解:A、由于溶液有均一性,在将甲转移溶液50mL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故B 错误;C、由题可知,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质质量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李想同学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配制的知识和使用的仪器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正确;B、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错误;C、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不能用10mL的量筒,错误;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配制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的概念;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错误,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错误,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正确,如果气体不纯会引起爆炸;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错误,如氖原子和水分子都是10个质子,不是同种元素.【解答】解: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错误,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错误,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正确,如果气体不纯会引起爆炸,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错误,如氖原子和水分子都是10个质子,不是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元素的概念、反应的类型和氢气的性质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下列有关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解度为36g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C.固体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解答】解:A、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正确;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D、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知识.平时一定要将概念给熟记.10.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B.档案材料着火,最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A、加入青菜可降低油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泡沫灭火器可以扑灭火灾,但是会使图书档案受到损坏.错误;C、厨房燃气具有可燃性,漏气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正确;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蹲下靠近地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氮气等都能使木条熄灭分析;B、根据实验对比结合铁生锈的条件分析;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可以证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进行解答;D、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氮气等都能使木条熄灭,故错误;B、A试管中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生锈;B中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错误;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可以证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故正确;D、长颈漏斗内的水面下降,说明装置漏气,故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性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燃烧的条件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12.“PX”是一种合成纤维的原料,低毒,其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如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X”的化学式为C8H10B.“PX”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D.“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推断其化学式;B.根据化学式来进行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二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书写出它的化学式为:C8H10;故正确;B.由二甲苯的化学式C8H10可知,它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10=106,故正确;D.对二甲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0)=48:5,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晶体D.温度不变时,K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搅拌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温度;C.需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判断;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所以不一定是溶液,故错误;B.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的大小,故错误;C.只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故错误;D.温度不变,氯化钾的溶解度也不改变,则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是一个定值,故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温度,区分开溶解与乳化原理.14.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A.将垃圾集中焚烧,以防治雾霾B.废旧电池深埋土壤中,避免重金属污染C.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减小废气污染D.城市加速地铁、轻轨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分析】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一些有害物质;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废气的排放与高低无关;现在为地铁提供动力的大多是电能.【解答】解:A、废弃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烟尘等有害物质,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B、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体、土壤,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C、将废气高空排放时,废气会漂移的更远,扩大了污染面积,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配套K1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镇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C.图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2D.该反应中生成两种物质2.中考试卷选择题的答案要求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请问2B铅笔的芯的主要成分是()A.金属铅B.木炭 C.C6O D.石墨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B.在高温条件下C和CO2能够反应生成COC.古代字画保持至今,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4.下列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分别通入石灰水中 B.分别闻气味C.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A.未测值为5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为28:36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6.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氢原子(2)铁离子(3)干冰(4)水中氢元素为+1价(5)2个硫酸根离子.7.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填化学式).(3)在加热条件下,CO能与CuO反应,该反应中CO表现出性.CO有毒是因为CO能与血液中的结合而造成机体缺氧.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磷在氧气中燃烧:(2)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三、简答题(共10分)10.“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热议的话题,因为如果空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就会造成,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11.如图所示装置有较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瓶中为空气,现要用该瓶来收集CO2,则CO2应以(填a或b)端进入.(2)如图2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O2,则O2应从端进入,如果要测量瓶中所收集O2的体积,可用量筒量取即可.12.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3.2g该物质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请通过计算填空.(1)该物质中含碳元素g,含氢元素g;(2)该物质中(填“含”或“不含”)氧元素,理由是.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2)用固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较纯氧气应选取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序号).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14.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小明说:根据定律,因为反应物中不含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N2.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H2易燃易爆,且CO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写出该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实验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2014-201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镇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C.图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2D.该反应中生成两种物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组成元素;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分子的变化.【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图为: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种类发上了改变,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A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故B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生成两种物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2.中考试卷选择题的答案要求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请问2B铅笔的芯的主要成分是()A.金属铅B.木炭 C.C6O D.石墨【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含金属铅.B、2B铅笔的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不是木炭.C、2B铅笔的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不是C6O.D、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B.在高温条件下C和CO2能够反应生成COC.古代字画保持至今,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回答.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只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故正确,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C、古代字画保持至今,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D、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湿润的花变红,不能使干燥的花变红,因为二氧化碳要与水反应才能生成碳酸.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从碳单质的结构,性质考查到了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突出了本部分的重点.4.下列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分别通入石灰水中 B.分别闻气味C.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一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时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时石蕊试液变红色分析.【解答】解:A、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所以此方法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故本选项不符合要求;B、CO和CO2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所以此方法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故本选项符合要求;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此方法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故本选项不符合要求;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所以此方法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故本选项不符合要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未测值为5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为28:3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28g﹣10g=18g,故B是生成物,反应前后C的质量增加了36g﹣20g=16g,故C是生成物,反应前后D的质量减少了34g﹣0=34g,故D是反应物;由质量守恒定律,A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由质量守恒定律,X的质量不变,反应后的X的质量为5g,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D,生成物是B和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A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为(28﹣10)g:(36﹣20)g=18:16≠28:3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6.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氢原子2H(2)铁离子Fe3+(3)干冰CO2(4)水中氢元素为+1价2O(5)2个硫酸根离子2SO4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可表示为:Fe3+;(3)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水中氢元素为+1价,故可表示为: 2O;(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2SO42﹣;故答案为:(1)2H;(2)Fe3+;(3)CO2;(4)2O;(5)2SO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不同的净化操作的净化程度进行分析判断.(2)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根据日常生活软化硬水的方法进行解答.(3)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净水的原理、方法可知,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所以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时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水通电能生成氧气和氧气.故答案为:(1)蒸馏;(2)肥皂水;煮沸;(3)氧气;2H2O2H2↑+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硬水与软水的检验与转化方法以及电解水的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填化学式).(3)在加热条件下,CO能与CuO反应,该反应中CO表现出还原性.CO有毒是因为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机体缺氧.【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2)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分析回答;(3)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1)金刚石的硬度最大,可以用于切割玻璃,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活性炭(2)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碳酸显酸性.(3)在加热条件下,CO能与CuO反应,该反应中CO表现出还原性.CO有毒是因为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机体缺氧.故答为:(1)见上表;(2)红,H2CO3;(3)还原,血红蛋白.【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 :(2)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OH+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1)4P+5O22P2O5 ;(2)2Na+2H2O=2NaOH+H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三、简答题(共10分)10.“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热议的话题,因为如果空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就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易造成温室效应,防止温室效应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形成和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考虑.【解答】解:如果空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就会造成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使用新能源,增大森林面积等,故填: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11.如图所示装置有较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瓶中为空气,现要用该瓶来收集CO2,则CO2应以 a (填a或b)端进入.(2)如图2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O2,则O2应从 b 端进入,如果要测量瓶中所收集O2的体积,可用量筒量取排出水的体积即可.【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的关系分析用图1装置来收集CO2,则气体应从哪端进入;(2)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看水从哪易于排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选用图1装置来收集CO2,则气体应从a端进入;(2)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收集氧气时从b端进入集气瓶,氧气聚集在上部将水从a导管中压出,若将水收集起来,水的体积就是收集的氧气的体积;故填:(1)a;(2)b;排出水的体积.【点评】此题中所用装置有多种用途:收集气体、储存气体、测量气体体积、洗涤气体等.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操作、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现象等方面,从基础入手,“以不变,应万变”.12.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3.2g该物质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请通过计算填空.(1)该物质中含碳元素 1.2 g,含氢元素0.4 g;(2)该物质中含(填“含”或“不含”)氧元素,理由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小于物质的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有机物中含有C的质量,同理,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物质中含有H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该物质量减去C、H的质量,就是其含有O的质量;据此即可判断该物质中含有的元素.【解答】解: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该物质中碳氢质量应等于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和水中氢的质量,因此该物质中含有C的质量为:4.4g×=1.2g,含有H的质量为:3.6g×=0.4g,1.2g+0.4g<3.2g,因此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1)1.2;0.4;(2)含;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小于物质的质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题目中常见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关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等知识.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长颈漏斗 b 酒精灯(2)用固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收集较纯氧气应选取的收集装置是 E (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A (填序号).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B;2KMnO4K2MnO4+MnO2+O2↑;E;(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A;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小明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N2.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H2易燃易爆,且CO 有毒.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写出该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由实验②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如果氧气的浓度较小时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时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一氧化碳有毒,能够危害人体健康;【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纯净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N2;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H2易燃易爆,且CO有毒.故填:质量守恒;氮;有毒.【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够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0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答案栏内.)1.“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随手关灯B.打印纸双面使用C.提倡使用节能产品D.为了方便,多采用自驾车出行2.下列哪个变化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A.轮胎爆炸 B.面包发霉 C.切割玻璃 D.樟脑球消失3.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4.工业用的亚硝酸钠盐(NaNO2)易误作食盐,使人中毒,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A.+1价B.+3价C.+4价D.+5价5.现将10克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反应物B的质量是()A.1克B.2克C.3克D.5克6.明明在学习化学式书写后,写出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氦气He B.氧化镁MgOC.碳酸钠NaCO3D.五氧化二磷P2O57.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8.在反应A+3B=2C+3D中,若4.6克A与足量B完全反应后,生成8.8克C和5.4克D.则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8:11 B.12:11 C.3:2 D.4:79.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B.石墨可作电极﹣﹣石墨具有润滑性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炭黑是黑色D.点燃甲烷时发生了爆炸﹣﹣甲烷中混有氧气10.“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如图是稀土元素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为58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C.元素符号为Ce D.铈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11.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造纸 B.制沼气C.做饲料D.就地焚烧1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Na+的是()A. B. C.D.1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Cu+O2 2CuOB.C+2CuO 2Cu+CO2↑C.CaCO3CaO+CO2↑D.C2H5OH+3O22CO2+3H2O1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NO2B.SiO2C.Fe2O2 D.Al2O31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1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水属于硬水B.净化水时,可用活性炭作杀菌剂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变大D.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作不断运动1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下列关于此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一种新元素B.跟普通氢原子相同的原子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D.与氢元素的原子不同类的原子1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19.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我们做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熄灭酒精灯C.读取液体的体积 D.闻气体的气味20.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A. 2、Na B. H4Cl、H O3C. 2O5、Ca3(O4)2 D. O2、K2O421.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水(H2O)一过氧化氢(H2O2);氧化钾(K2O)一过氧化钾(K2O2)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钠的化学式是()A.Na2O B.NaO2C.Na2O2 D.NaO22.2013年3月,我国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将含有石墨烯(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如图),刷新了超轻固体材料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海绵”是一种化合物B.“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23.豆浆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B.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24.下面是丽丽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A.在池塘、湖泊中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B.地壳中四种元素含量的比较:O>Al>Si>FeC.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文字表达式的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26.请使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氯原子(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3)璀璨夺目的钻石(4)硫酸铜中的阴离子(5)能够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污染物是(6)三个亚铁离子.27.2013年12月,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6O4,能够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请回答下列问题:(1)塑化剂氧化物(填是或不是);(2)一个塑化剂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3)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整数).28.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2)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29.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则在下列三种物质中:水、石墨、氯化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30.现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元素的单质可以在A单质中燃烧并产生蓝紫色火焰,试确定(用元素符号表示),A是,B是,C是,C元素的单质在A元素的单质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3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开发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块经粉碎处理,这样可以使其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也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以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可以判断出此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反应.(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32.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止水夹,后果是.如果操作正确,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33.在一个化学实验室开放日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34.某同学为测定一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高锰酸钾样品10g,放在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04g.请计算:(1)反应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2)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答案栏内.)1.“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随手关灯B.打印纸双面使用C.提倡使用节能产品D.为了方便,多采用自驾车出行【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B、打印纸双面使用,可以节约纸张、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低碳”要求.C、提倡使用节能产品,能节约电能,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D、多采用自驾车出行,增加了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D.【点评】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下列哪个变化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A.轮胎爆炸 B.面包发霉 C.切割玻璃 D.樟脑球消失【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逐项分析找出与其它不同的即可.【解答】解:A、轮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爆炸,属于物理变化;B、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樟脑球消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樟脑球分子间距扩大的了,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变化的本质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盐中含有的“钙”、“锌”、“碘”,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不是以分子、原子或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食盐中.【解答】解:因物质是元素组成的,而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物质中某成分的含量常指的是元素的含量,故这里的“钙”、“锌”、“碘”是指元素,如碘元素是以碘酸钾的形式加入到食盐中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学生应注意利用化学知识来解答常见的生活问题,明确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工业用的亚硝酸钠盐(NaNO2)易误作食盐,使人中毒,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A.+1价B.+3价C.+4价D.+5价【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5.现将10克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反应物B的质量是()A.1克B.2克C.3克D.5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解答】解:根据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4gC和8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答案: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有关的计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还要注意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6.明明在学习化学式书写后,写出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氦气He B.氧化镁MgOC.碳酸钠NaCO3D.五氧化二磷P2O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单质一化合物的写法来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故正确;B.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正确;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D.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P2O5,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7.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因为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在反应A+3B=2C+3D中,若4.6克A与足量B完全反应后,生成8.8克C和5.4克D.则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8:11 B.12:11 C.3:2 D.4:7【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B的质量,然后根据A与B的质量关系求出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的质量=8.8g+5.4g﹣4.6g=9.6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yA+3B=2C+3D3y 2x9.6g 8.8g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9.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B.石墨可作电极﹣﹣石墨具有润滑性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炭黑是黑色D.点燃甲烷时发生了爆炸﹣﹣甲烷中混有氧气【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解答;B、根据石墨的导电性进行解答;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进行解答;D、根据爆炸是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进行解答.【解答】解:A、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A错误;B、石墨可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故B错误;C、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可正确解答本题.10.“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如图是稀土元素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为58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C.元素符号为Ce D.铈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上图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解:A.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铈的原子序数为58,故正确;B.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正确;C.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铈的元素符号为Ce,故正确;D.由“铈”的汉字名称可知,其偏旁是“金”字,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应用,明确一个小格中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元素名称与元素类别的关系等来解答.11.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造纸 B.制沼气C.做饲料D.就地焚烧【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秸秆可以作饲料,发酵能够生成甲烷,也可用作造纸的原料;秸秆燃烧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污染环境.【解答】解:A、秸秆可作造纸的原料,故正确;B、利用秸秆发酵能够产生沼气.故正确;C、秸秆可以作饲料,故正确;D、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废物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Na+的是()A. B. 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及Na+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Na+的核内质子数是11,核外的电子数是10,由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A、表示的氟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表示的是氖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表示的是钠离子,故C符合题意;D、表示的是钠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辨别微粒种类的能力.理解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Cu+O2 2CuOB.C+2CuO 2Cu+CO2↑C.CaCO3CaO+CO2↑D.C2H5OH+3O22CO2+3H2O【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Cu+O22Cu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C+2CuO 2Cu+CO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C、CaCO3Ca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C2H5OH+3O22CO2+3H2O,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NO2B.SiO2C.Fe2O2 D.Al2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地壳中元素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故选A.【点评】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1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水属于硬水B.净化水时,可用活性炭作杀菌剂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变大D.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作不断运动【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硬水的概念分析;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分析;C、根据水变成水蒸气,是分子间隔变大了分析;D、根据湿衣服晾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解:A、蒸馏水是经过煮沸或蒸馏得到的,钙镁化合物含量极少,是软水,故A错误.B、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会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C、水变成水蒸气,是分子间隔变大了,而不是分子变大了,故C错误.D、湿衣服晾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1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下列关于此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一种新元素B.跟普通氢原子相同的原子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D.与氢元素的原子不同类的原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结合新信息中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题意,该原子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所以与氢元素属于同一种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题意,该原子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是与氢原子不同的新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题意,该原子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原子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故是与氢元素同类的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同学们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掌握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1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的反应图是:由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和1个N2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与推断.【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Cu B.Zn C.Mg D.Ag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4.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A.B.C.D.5.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6.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H2B.CO2C.N2D.O27.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B.C. D.闻气味收集CO2验满称量固体熄灭酒精灯9.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 D.2H2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P+O2 P2O5B.4Fe+3O2 2Fe2O3C.C+O2CO2D.2Fe+3CuSO4═Fe2(SO4)3+3Cu1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2.如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A.氢分子和氧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氢分子和氢原子D.氧分子和氧原子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 NaOH B.氧化钙 CaOC.硫酸铜 CuSO4D.氯化氢HCl21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洗菜水用于浇花B.工业废水任意排放C.使用节水型水龙头 D.收集雨水经净化处理再利用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A B.B C.C D.D1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C.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17.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18.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1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为蓝色,证明该气体为氢气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为氧气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D.分别向盛有ZnSO4溶液、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铁,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二、解答题(共14小题,满分60分)21.小宇和同学们在学习化学之后再次走进科技馆.下面的连环画记录了他们的参观过程.请据图和叙述回答21﹣25题.(1)今天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良.①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N2 B.CO2 C.PM2.5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小宇能做些什么呢?请你给她的出行提出一条建议:.(2)来到“与门捷列夫对话”展台.看到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依据图②中显示的信息回答.①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②镁元素是核电荷数为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镁原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电子.③写出图②中一种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身边的元素”展台摆放了一些家居用品,告诉大家身边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依据化学式计算出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计算式为.(4)来到“新型材料”展台,小宇对记忆合金特别感兴趣.常见的双向记忆合金是钛镍合金,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5)太空探索”展台周围吸引了很多观众.①航天员出舱所穿的宇航服能为其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是氢氧化锂,已知其中锂(Li)的化合价为+1,其化学式为.②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可用于制造飞船和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钛合金密度小,可以减轻飞船重量B.钛合金的机械性能好、易于加工C.钛合金耐高温,可以有效防止飞船高速飞行时被烧损.26.海水淡化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如图是海水淡化的一种装置.(1)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答出一点即可).(2)检验所获取的淡水是否为软水,常用的试剂是.(3)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7.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SO2和CO等气体,其中会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请例举其中一种:.28.金属的利用非常广泛.(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2)下列物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3)中国是自行车大国.钢材是使用在自行车上最久的车架材质,钢的缺点是易生锈,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反应的结果.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氨(NH3)常用来制化肥和硝酸,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它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燃料.现有的化石燃料燃烧时,都会产生温室气体CO2,而氨燃烧时生成N2和H2O两种对环境友好的产物.氨价格低、制造技术成熟,便于普及使用.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是将氮气和氢气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条件下,用铁作催化剂合成的.氨很容易液化,将氨常温下加压到1MPa,或者常压下温度降到﹣33℃,均可将其液化.而为了获得含有相同能量的液态氢(H2),常温下需要136MPa的压力来压缩它,显然超出了车载燃料储存的压力极限.氨虽然有毒,但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发生泄漏,达到人们觉察到时浓度的1000倍才会致命,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并及时补救.氨比空气轻,泄漏后扩散快,不会聚积.泄漏在大气中的氨还可以参与自然循环,随雨雪移动后,与其他物质反应或被植物吸收.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都会生成CO2的原因是.(2)文中提到氨的物理性质有(答出两点).(3)从阅读材料中可以看出,将气体液化的途径有.(4)请写出氨燃烧生成N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5)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为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催化剂).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填字母序号).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30.纳米级铁粉常用作食品脱氧剂,但该铁粉在空气中易自燃,需小心保存.某课外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在实验室设计实验并制取食品脱氧剂,流程如图所示.(1)食品脱氧剂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过程②中,H2与FeCl2在高温下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过程②中氮气不参与反应,通入N2的目的是.31.我国是黄铁矿资源较丰富的国家.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铁(FeS2),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由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1)生产的第一步是将黄铁矿粉碎成小颗粒,在沸腾炉中焙烧.将黄铁矿粉碎的原因是.(2)生产的第二步是在接触室内将SO2转化为S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生产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32.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由氢、碳、氧、氯、铁、钙6种元素中的1﹣3种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丁.(1)若甲的固体俗称干冰,其化学式是.写出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若甲、丙均为单质,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则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反应物是.(3)如图所示.关闭止水夹,将装置A注射器中的液体推入瓶中,与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发生上述(1)的反应,待恰好反应完全后,将装置B分液漏斗中过量的液体放入瓶中(使液面没过导管下端),与瓶中适量固体接触,发生上述(2)的反应,立即关闭开关,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有:B 中的液体进入A中、,分析B中液体进入A中的原因是.3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1)图A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2)图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C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的现象是.34.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1)甲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2)乙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3)丙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装置,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需要的操作是.35.某同学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请参考小资料回答问题.(1)图1中,V型玻璃管的中间用耐高温绝热材料将两边隔开,管的两端分别放置白磷(块状)和红磷(粉末).将V型管放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B.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C.白磷先燃烧,红磷后燃烧D.红磷先燃烧,白磷后燃烧(2)图2中,V型玻璃管的底部放置的白磷(块状)和红磷(粉末)相互接触但不混合,将V型管放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B.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C.白磷先燃烧,红磷后燃烧D.红磷先燃烧,白磷后燃烧上述两个实验能够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36.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炼铁,并将得到的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收集.(提示: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实验步骤如下:(1)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加入硬质玻璃管中,其它容器中各加入适量试剂(如图所示).(3)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和K2,打开K1,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此时装置存在的缺陷是.(4)继续通CO,在出口M处将气体干燥并用小试管收集后检验气体纯度.待装置内气体纯净后,打开分液漏斗开关K,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液面没过导管下端,关闭开关K,点燃酒精喷灯,装置A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当装置C中的现象是时,说明装置B中的反应是充分的,立即关闭K1,打开K2,装置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5)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至装置A的药品冷却.经称量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此时生成Fe的质量是g(结果精确到0.1g).37.用久置的镁条做实验时,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银白色.实验小组同学对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查阅资料】①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答出一点即可).【进行实验】(1)同学们用久置的镁粉进行了如下实验.(2)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会突然“噗”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①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②将实验①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_(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实验(2)说明,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了碳单质.【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反思与评价】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38.某氯碱工厂排放的尾气里含有毒的氯气(Cl2),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工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并得到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若溶液中含有8kg的氢氧化钠.计算:(1)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2)可得到次氯酸钠的质量.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位于第一位,所以正确.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位于第二位,所以错误.C、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远少于氮气和氧气,所以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远少于氮气和氧气,位于第三位,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Cu B.Zn C.Mg D.A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解答】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铜、锌、镁、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是:镁、锌、铜、银,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银.故选D.【点评】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4.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解答】解: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错误.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原子核的中子数,故选项错误.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內质子数,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故选项错误.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6.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H2B.CO2C.N2D.O2【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解答】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7.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人体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解答】解: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是指人体内缺乏铁元素引起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元素的理解和应用.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B.C. D.闻气味收集CO2验满称量固体熄灭酒精灯【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多数气体有毒,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要在瓶口轻轻煽动闻气味分析.B、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C、左放物质,右放砝码(即“左物,右码”).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解答】解:A、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许气体进入鼻孔即可,闻气味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去闻,操作正确;B、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操作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操作正确;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9.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 D.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P+O2 P2O5B.4Fe+3O2 2Fe2O3C.C+O2CO2D.2Fe+3CuSO4═Fe2(SO4)3+3Cu【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如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A.氢分子和氧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氢分子和氢原子D.氧分子和氧原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教育最新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练习试卷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号题意.(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铁生锈C.汽油挥发 D.食物腐烂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空气中主要的三种有害气体是CO2、SO2、NO2C.用肥皂水可以区别软水和硬水D.KNO3属于复合肥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元素符号为Ca B.2H2O表示2个水分子C.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2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Cl2→CaCO3B.Zn→Ag C.Cu→Cu(OH)2D.Na2CO3→NaOH5.图是一些物质的pH,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番茄汁(4.04~4.4)C.玉米粥(6.88~7.1)D.肥皂水(9.8~10.2)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7.在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过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A.Cu2+B.Fe2+C.Fe2+和K+D.Ag+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19分)8.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式:(1)三个氧分子__________.(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3)氧化铜的化学式并标明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2)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时,水分解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1个醋酸分子由__________个原子组成.10.请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回答:①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标号〕②收集甲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三、计算题11.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将15g CaCl2溶液逐滴加入到20g Na2CO3溶液中,并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蒸干滤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练习试卷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号题意.(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铁生锈C.汽油挥发 D.食物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空气中主要的三种有害气体是CO2、SO2、NO2C.用肥皂水可以区别软水和硬水D.KNO3属于复合肥【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B、根据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是NO2、SO2、CO进行分析;C、根据硬水和软水含有物质不同进行区别;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雨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导致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B、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是NO2、SO2、CO,二氧化碳不是有害气体;故B错误.C、硬水和软水中含有的钙镁的化合物不同,加入肥皂水时产生的现象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别,故C正确.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故选AB.【点评】掌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此类问题的判断极为重要,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注意对此类小知识的归纳整理和积累.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元素符号为Ca B.2H2O表示2个水分子C.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2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即可解答;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解答;C、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写出化学式即可解答;D、根据结构示意图,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可知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A说法错误;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O表示2个水分子;故B说法正确;C、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化学式为FeCl3;故C说法错误;D、根据结构示意图,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判断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Cl2→CaCO3B.Zn→Ag C.Cu→Cu(OH)2D.Na2CO3→NaOH【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C、铜不能与碱溶液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图是一些物质的pH,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番茄汁(4.04~4.4)C.玉米粥(6.88~7.1)D.肥皂水(9.8~10.2)【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PH大于7时,呈碱性.PH小于7时,呈酸性.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由以上数据可知,玉米粥的PH最接近7.所以玉米粥最接近中性.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确定通过降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故A 正确;B、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正确;C、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就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D、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b的a,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7.在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过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A.Cu2+B.Fe2+C.Fe2+和K+D.A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灵活的运用有关的知识,加入铁粉可以置换出银与铜,滤渣中放入盐酸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有铁的存在.【解答】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由于铁在钾后,不可能把钾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在银和铜的前面,因此铁可以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由于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过量的铁,因此在滤液中不可能再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依据具体的反应可知单质的铁参与的置换反应一般生成亚铁盐,故溶液中含有钾离子与亚铁离子两种阳离子.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19分)8.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式:(1)三个氧分子3O2.(2)2个硫酸根离子2SO42﹣.(3)氧化铜的化学式并标明铜元素的化合价O.(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三个氧分子表示为:3O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符号为:2SO4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的化学式并标明铜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O;(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故答案为:(1)3O2;(2)2SO42﹣;(3)O;(4)H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NaCl(2)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时,水分解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种类(或数目)(写出一点即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3)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3种元素组成,1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组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1)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进行重新组合.(3)根据醋酸的化学式CH3COOH判断.【解答】解:(1)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填:NaCl.(2)电解水时,水分解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种类(或数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水分子种类(或数目),2H2O2H2↑+O2↑;(3)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填:3,8;【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化学式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化学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请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D 或E(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回答:①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标号〕②收集甲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E.【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因此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D或E;(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2H2O+O2↑;(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因此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C或E;【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三、计算题11.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将15g CaCl2溶液逐滴加入到20g Na2CO3溶液中,并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蒸干滤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加入10g氯化钙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所加的15g氯化钙溶液其中有5g溶液过量,则蒸干滤液后得到固体为剩余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钙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沉淀的质量可计算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还需要计算出此时消耗氯化钙的质量以确定剩余氯化钙的质量.【解答】解:设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z,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为x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0 117x 2g z==,z=2.34gx=2.22g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2.2%剩余CaCl2的质量=(15g﹣10g)×22.2%=1.11g蒸干滤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34g+1.11g=3.45g答: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蒸干滤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是3.45g.(其他解法合理且正确均给分)【点评】根据表示变化的曲线,曲线折点即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其后所加溶液不再发生反应.。
【推荐K12】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期末综合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2.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B. 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 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3.利用下图装置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现有1.硫粉、2.红磷、3木炭粉,燃烧匙中的药品最好选用A. 1、2、3均可 B. 1和3 C.只有3 D.只有24.甲烷和水反应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C.该反应中含两种有机物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4:7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B.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6.齐白石最大尺幅黑白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与2011年5月22日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其画用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吸附性7.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9.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燃烧的木条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和氮气C.氢气验纯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不纯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0.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K12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期末综合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2.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B. 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 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3.利用下图装置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现有1.硫粉、2.红磷、3木炭粉,燃烧匙中的药品最好选用A. 1、2、3均可 B. 1和3 C.只有3 D.只有24.甲烷和水反应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C.该反应中含两种有机物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4:7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B.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6.齐白石最大尺幅黑白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与2011年5月22日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其画用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吸附性7.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9.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燃烧的木条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和氮气C.氢气验纯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不纯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0.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