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提纲)
初中三年级碳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初中三年级碳化合物与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碳元素与碳元素间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变化规律。
而碳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在初中三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碳化合物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本文将对碳化合物及与有机化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碳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碳化合物是由碳(C)和氢(H)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员。
碳化合物的分类非常广泛,可以分为烃、醇、酸、酯、醚、酮等多个类别。
每种类别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形成众多的有机化合物家族。
二、碳化合物的特性和性质1. 碳元素的特殊性质:碳元素具有四个外层电子,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其稳定性和活泼性使得碳化合物种类繁多。
2. 碳氢键:碳化合物中,碳和氢之间的化学键称为碳氢键。
碳氢键的特点是不极性、容易发生反应等,是有机化合物反应的基础。
3. 构成的影响:碳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取决于碳元素和其他元素的连接方式和数量。
原子间的化学键长短及键的极性,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
三、碳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1. 分子式:碳化合物的分子式用来表示一个分子中包含的元素种类和元素数量,如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2. 结构式:结构式是用化学键连接的方式表达碳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具体标注了原子间化学键的形式,如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四、有机化学反应与碳化合物有机化学中的反应主要涉及碳化合物的转化和生成。
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包括烷烃的燃烧、卤代烷的置换反应、醇的酸碱反应、酸酐的酯化反应等。
通过这些反应,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五、碳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碳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化妆品、材料科学等领域。
例如,乙醇被用作酒精饮料和消毒剂;酚类物质用于制作抗菌剂和防晒霜;聚合物被用于塑料制品和合成纤维等。
六、碳化合物与环境保护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碳化合物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紧密。
有机化学的发展在绿色化学合成、可持续能源、废水处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第一、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二、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第三、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第四、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第五、研究动物营养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六、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根本任务是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中概略养分的概念和检测原理与方法,了解养分利用率和动物营养需要的基本评定或确定方法,加深动物营养基本概念和动物生产与营养需要的关系的理解,具备营养分析和饲养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二部分。
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形式为主,总学时54学时,3学分。
实验教学以学生亲自动手的形式进行,共54学时,重点开展6大概略养分及部分纯养分的测定分析。
实践环节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和实施动物饲养试验的形式进行,共安排一个学期,不占计划内学时。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案)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案)蒜岭侨兴中学郭礼文 2001.1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本节课位于《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二节,上节课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在第一章里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中提到过碳与氧气的反应,说明碳能与氧气反应,第三章里学习氢气的还原性,本节更详细地学习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本章第五节还要学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所以学好这一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即可对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又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作为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知识顺序是: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点燃、强热时化学性质活泼(碳在氧气里充分、不充分燃烧—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铁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经过以上分析,结合《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如下:2.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传授目标:使学生懂得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性(为什么用碳素写得字、画得画日久不变色)在高温下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还原性(碳能与铁的氧化物、氧化铜等反应),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有吸热和放热现象。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巩固实验的操作技巧,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3.重点、难点的确定1)重点:根据《大纲》要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通过演示和列表对它们进行比较。
2)难点: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
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的元素组成

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的元素组成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的元素组成一、介绍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五碳化合物,又称核酮糖-1,5-二磷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分子结构。
它主要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过程,并在核酮糖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碳化合物具有什么样的元素组成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二、五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五碳化合物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根据化学结构的分析,五碳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磷等元素组成。
其中,碳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氢和氧则参与了五碳化合物的水合作用,而磷则是核酮糖-1,5-二磷酸这一特定分子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元素组成的角度来看,五碳化合物其实并不复杂,但它在细胞内的功能却十分重要。
五碳化合物不仅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关键参与者,还能够在核酮糖途径中促进核酸合成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进行,因此对于生物体来说,五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密不可分。
三、五碳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五碳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结构,它在生物体内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事实上,五碳化合物不仅是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还能够参与到DNA和RNA合成的过程中。
这就使得五碳化合物成为细胞内重要的代谢调节因子,能够直接影响到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发挥等方方面面。
从功能层面来看,五碳化合物不仅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其参与到DNA和RNA合成过程中起到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这就使得五碳化合物不仅是细胞内的重要化学物质,还是细胞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表达的关键调控者。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五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主要包括碳、氢、氧和磷等元素,而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细胞内能量代谢和核酸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
通过对五碳化合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机制,还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细胞内分子水平的复杂性和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课件(共45张)

炔烃
芳香烃
含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化合物,分子式通式 为CnH2n-2。
分子结构中具有环状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具有特殊芳香性气味。
烃的衍生物
01
02
03
04
醇类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后的化合物,如乙醇、甲醇等
。
醚类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氧原子取 代后的化合物,如乙醚、甲醚
等。
醛类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 后的化合物,如甲醛、乙醛等
化工领域的应用
有机合成
碳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基 础,可用于生产各种化学 品、塑料和纤维等。
药物制造
许多药物都含有碳元素, 通过合成特定的碳化合物 ,可以生产出治疗各种疾 病的药品。
农药制造
碳化合物也可用于制造各 种农药,以控制农作物病 虫害。
材料领域的应用
金属材料
碳化合物中的石墨可用于制造各 种金属材料,如碳钢和合金钢等
碳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不溶于水 ,可导电和传热。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非金属性较弱, 在常温下不易与其它 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包括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碳酸、碳酸 盐等。
碳具有还原性,能够 还原金属氧化物和其 它含氧化合物。
碳的同位素
碳存在多种同位素,如C、C、C 等,其中最常见的是C。
05
碳化合物应用
燃料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燃料
碳化合物是燃料的主要来 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等,它们在能源生产和生 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燃烧效率
碳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能 够释放大量的热能,为各 种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提 供所需的热量。
污染控制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 们正在寻找更加清洁的燃 料,如生物质能和氢能等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二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专题二碳和碳的化合物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5.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6.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7.知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8.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9.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0.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名师考点精讲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碳、氧循环[5年5考]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C 60是常见的碳单质,它们虽然都是由 碳元素 组成的,但属于三种不同的物质;由于构成它们的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
(1)金刚石、石墨、C 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木炭、活性炭的性质及用途: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常应用于水的净化、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制糖工业、冰箱除味剂等。
(1)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2)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2.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说明: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与CO2反应:C+CO22CO1.对“同种元素不一定只组成一种单质”的说法理解不透彻。
如碳元素可组成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单质,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金刚石、石墨、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4),因此,不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3.碳、氧循环(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均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代谢第五章以上,碳水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重要有机物,占植物干重的50%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光反应:光叶绿体 H0 光解、光合P酸化 ADP、NADP+ 2NADPH.H+光合作用 ATP 暗反应: RuBP+CO2 PGA G 蔗糖、淀粉。
糖类(碳水化合物)物质在生物体内有哪些作用?1.糖类物质是异养生物的主要能源之一,糖在生物体内经一系列的降解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之需要。
2.糖类物质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可作为合成蛋白质、脂肪的主要碳架。
在细胞中糖类物质与蛋白质、核酸、脂肪等常以结合状态存在,这些复合分子具有许多特异而重要的生物功能。
第一节第一节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一、CHO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2(一)(一)作为结构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棉花是纯纤维,糖与脂构成糖脂构成生物膜,如质膜、核膜、线粒体膜等都是糖脂构成的,核糖、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组成成分,粘多糖是结缔组织,基质的组成物质。
(二)(二)作为贮藏物质:如淀粉→多聚葡萄糖,菊糖→多聚果糖,蔗糖等,土豆、红苕、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洋姜的主要成分是菊糖、甘蔗以蔗糖的形式贮藏。
(三)(三)作为代谢物质:代谢物的糖多半里以磷酸化的形式存在,有丙糖、丁糖、戊糖、已糖、庚糖。
G-6-P、G-3-P、DHAP、E-4-P、Ru-5-P、R-5-P、F-6-P等。
二、二、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种类:(一)(一)单糖:三碳糖:G-3-P四碳糖:E-4-P五碳糖:R-5-P、Ru-5-P、Xu-5-P、X-5-P六碳糖:G-1-P、G-6-P、F-6-P七碳糖:Su-7-P(二)寡糖1、1、双糖:蔗糖由α-葡萄糖和β-果糖以1,2-糖苷键连接而成。
2、2、三糖:棉籽糖=密二糖+果糖3、四糖:水苏糖:半乳糖+棉籽糖(二)(二)多糖:多糖有两类:①同聚糖:由同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淀粉:多聚α-葡萄糖,纤维素:多聚β-葡萄糖。
碳与碳的化合物知识点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磷片状固体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光泽略有金属光泽硬度最硬软导电性无良好导热性无良好用途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注: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
2CO2C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干冰易吸热升华。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略小于空气密度。
化学性质可燃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有可燃性2CO+O22CO2还原性没有还原性,有较弱的氧化性C+CO22CO有还原性CO+CuO Cu+CO2与水反应与水反应CO2+H2O===H2CO3不能与水反应与石灰水的反应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不能与石灰水反应毒性无毒有剧毒主要用途可制汽水,作制冷剂,灭火,气体肥料。
可作气体燃料和冶金工业的还原剂。
注:由于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决定了二者性质的不同。
C CO相似点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常用作燃料和作还原剂冶炼金属不同点属于固体单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属于气体化合物,具有毒性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
不用稀硫酸、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不用碳酸钠、纯净碳酸钙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要会分析原因)。
原因:①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CO2气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原料价低易得。
②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的理由:刚开始二者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酸与大理石的接触,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下去。
③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会使生成的CO2中混有HCl气体,使制得的CO2不纯。
④不用纯CaCO3或Na2CO3等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因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很难控制,且药品价格比石灰石要贵(成本较高)。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碳和含碳化合物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碳和含碳化合物一、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1.含碳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充分燃烧时,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而不完全燃烧时,则形成一氧化碳;若碳的质量为a g,氧气的质量为b g,发生反应时:(1)若a:b < 3:8时,C完全反应生成CO2,O2有剩余;(2)若a:b = 3:8时,C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3)若3:8 < a:b < 3:4时,C和O2完全反应,生成CO和CO2的混合气体;(4)若a:b = 3:4时,C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5)若a:b > 3:4时,O2完全反应生成CO,C有剩余。
2.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也能致人以死亡,但本身却无毒,也不属于污染性气体;3.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时,极易产生爆炸,故实验前务必注意检验气体纯度;4.从安全、纯净、方便、快捷等因素考虑,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都适宜用排水法收集。
典型习题: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3.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4.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
如右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膜片属于单质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5.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A.金刚石B.铝C.石墨D.铜6.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食品营养学-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五、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膳食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谷类(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等) 干豆类 块根、块茎类(山芋、山药、土豆等) 硬果类(花生、核桃、栗子) 日常食物中:多糖主要来源于谷豆类、薯类、根茎类 食物。单糖及双糖大都来源于制成品,如白糖、葡萄 糖、红糖等。 主食不容替代
③麦芽糖:小麦、种子幼芽中最多,特别是麦芽中。 各种谷物类种子幼芽中均较多,一般仅占食物碳水化合 物的3%。
来源:淀粉水解、发芽的种子(麦芽); 特点:食品工业中重要的糖质原料,温和的甜 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l/2。
上述各糖甜度,一般以蔗糖为100,其它为:果糖170, 葡萄糖50,山梨醇50,乳糖20。
单糖
碳水化合 物分类
双糖
寡糖
多糖
碳水化合物的 家族成员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碳水化合物 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 寡糖:棉子糖,水苏糖 多糖:淀粉,糖原,膳食纤维
低聚糖,寡糖是指由3~10个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 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大分子糖为多糖。 糖。不能被肠道内的酶分解而吸收。促进排便,体内 环保。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 一世纪“未来型”新一代功效食品
温
馨
提
示
贪吃低分子 糖危害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的精炼碳水化合 物越多,智商(IQ)就越低。如果你想优化大脑功能 或是保持大脑健康,要遵守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尽量 不要摄入食糖,拒绝任何形式的精炼碳水化合物。
贪吃甜食头发会易变白 骨质生长不良与精神烦躁 近视眼少吃甜食
碳与碳的化合物知识

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CaCO3↓+H2O+CO2↑
碳 和 碳 的 化 合 物 及 性 质
金刚石 包括 石墨 物理性质及用途 无定形碳 点燃 碳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O2==CO 2 高温 还原性 CuO+C==Cu+CO2 用途: 物理性质 性质 化学 不助燃不可燃 性质 CO2+H2O=H2CO3 CO2 Ca(OH)2+CO2==CaCO3↓+H2O 高温 工业: CaCO3==CaO+CO2 ↑ 制法 实验室: CaCO3+2HCl=CaCl2+ H2O+CO2↑ 物理性质: 点燃 CO 可燃性: 2CO+O2==2CO2 化学性质 还原性: CuO+CO==Cu+CO2 碳酸钙
3.为确定三种可燃性气体CH4.H2.CO分别 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生的气体 依次通如下图。 ①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 B的质量不变,则该气体 H2 是______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2H2O A浓H2SO4 B澄清石灰水 ②若装置A的质量不便,B的质量增加,则 CO 该气体为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O+O2══2CO2 ③若装置AB质量都增加,则实验气是 CH4 ______ ,若B增加2.2克,则A质量为 1.8克 .
③A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形成液封 ; ④B中的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 。 ⑤D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⑥F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 。
木炭粉末 CuO粉末
碳的几种单质(新)

3.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是( D ) (1)木炭 (2)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3)金刚石 (4)黑火药(5)铅笔芯 A.(1)(2)(4) B.(2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B.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C.所有物质中金刚石最硬,石墨最软 D.石墨是优质绝缘材料
2.打水井时常在水井周围埋一些木炭,其作 吸附水中的异味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木炭 疏松多孔 有__________结构,因此具有 ----------的性 吸附 能.
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 的物质是单质这是混合物?
甲生:是单质。因为金 刚石是碳的单质,石墨 也是碳的单质,它们混 合在一起,仍只含一种 元素,所以仍是单质。 诊断:_________ 乙生:是混合物。金刚石 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所以它们混合在一起不 是单质而是混合物。诊 断________
下课
再见
1、金刚石
1、金刚石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的正八 面体形状的固体,是自然界 最硬的物质。 用途:刻刀、钻头、装饰品
2、石墨
石墨是一种深灰 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 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石 墨是最 软的矿 物之一
石墨的用途
2、石墨
物理性质: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 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是最软的 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 用途:高温润滑剂、电极、铅笔芯
一般在未指 明具体单质 时,习惯上 用碳,如 “炽热的碳”
“当碳燃烧 时”。
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练一练
D)
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碳元素
C.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碳的化合物
D.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1999年北约曾用“石墨炸弹”,该炸弹爆炸后 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 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路短路,这是利用了石墨 的什么性质? 答案: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大学生食品营养与健康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及其食物来源

1. 糖 半乳糖:是乳糖的重要组成成分,可在奶类产品或甜菜中找到。
半乳糖在人体中,先转变成葡萄糖后被利用,是肠道内吸收最快的单糖。
其它单糖:食物中还有少量的戊糖,如核糖(RNA重要组成部分)、脱氧核糖 (DNA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糖(果胶糖、有利于控糖)和木糖(主要用 于制取木糖醇)
糖
单糖聚合度包括 1~2 , 包 括 单 糖 和 双糖
寡糖
单糖聚合度3~9的 复合碳水化合物
多糖
单 糖 聚 合 度 ≥ 10 的 复合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 糖 (1)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葡萄糖:是各种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麦芽糖,还 参与蔗糖、乳糖与粘多糖的组成。吸收 利用率高。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 糖 果糖:游离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果糖
可以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 果糖吸收后,一部分通过肝脏转变成葡 萄糖被人体利用,一部分转变为糖原、 乳酸和脂肪。
果糖的代谢不受到胰岛素的制约,因此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果糖,但大量食用还是 会产生副作用。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3. 多糖:淀粉、糖原 (1)淀粉 • 直链淀粉是线性结构,
支链淀粉为分支结构。 • 支链和直链淀粉的含
量取决于淀粉的来源。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讨论:你知道哪些常用的淀粉?
小麦淀粉:细腻洁白, 透明度好,常用作广式 点心
是婴儿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乳糖不耐受症:缺乏乳糖酶,在小肠中不能被水解消化,可引起肠鸣、
碳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45张PPT)

[答案:(1)可燃性、还原性、双原子分子、 气体、难溶于水等(2)都是化合物、都能 发生复分解反应、都能跟某些盐反应、都 含有氢元素等(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 酸反应、水溶液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开放性试题,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均 给分)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存在:空气中,体积比0.3%
60g
6、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人、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尸体被分解; 灰烬中的碳酸盐进 入土壤。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
7、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 象; 见上面习题。
(提示:H2+CuO=Cu+H2O)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水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的 CO2和水蒸气,如用下列装置证明水煤气中含 有CO和H2
请说出各装置的作用
CO、CO2比较
一氧化碳 碳化合价 溶解性 密度与空气比 可燃性 二氧化碳
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毒性 主要用途
CO、CO2相关问题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 干冰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制汽水 光合作用 化工原料
你学过CO2哪些化学性质?
1. 烧杯现象_____,说明CO2具有____和____性质 2. 证明与水反应,所放的试剂____,现象___,方程式___
CO
O2 O2 CuO C O2 CuO Fe2O3 H2 O NaOH H+
H2CO3
C
CO2
O2
Na2CO3 NaHCO3
H+
Ca(OH)2
CH4 C2H5OH
CaCO3
碳的几种单质说课稿

碳的几种单质说课稿碳的几种单质说课稿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了解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碳、炭黑等)和C60。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如让学生亲手割一下玻璃,学会如何割玻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4.目标的实施途径: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共同归纳。
1.对教材所处地位的理解:本节课位于《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第一节,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学生在第一章里了解了氧气与碳的反响,对碳物质认识比拟模糊,木条、木炭燃烧都当作碳燃烧。
通过本节的学习,真正对碳单质有本质上的了解,也为下一节进一少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作准备。
2.重点、难点确实定:重点是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难点是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3.处理重点、难点的手段与途径:在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的根底上,对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观察、分析,比拟。
1.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学生对铅笔芯、玻璃刀、钻石、防毒面具、黑火药等特别感兴,不但对书上的知识感兴趣,还有跃跃欲试的想法,能让学生亲手割一下玻璃,学会如何割玻璃,做家庭小实验如石墨的导电性、用铅笔芯粉开久末开的锁、做个简易的净水器等对于好动手的学生来说比拟容易,主要难处是如何让学生从原子的排列不同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
2.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及采取的措施:为了让学生感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在预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削一支铅笔,观察铅笔芯(含石墨)的颜色、状态,触摸铅笔芯的粉末,体会一下感觉。
利用电池中的碳棒作导电性实验一,找几块木炭认真观察,留意木炭中的空隙。
还可到玻璃店,观看师傅用金刚钻割玻璃的情景,以增加对碳单质的感性认识。
对于碳单质和无定形碳的用途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物质抓住关键的性质,如金刚石主要是硬度及特有的光泽,木炭是吸附性,石墨是导电性。
碳的几种单质(说案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说案)蒜岭侨兴中学郭礼文 2001.1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学生学习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氧气、水之后,再学习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本人认为它非常重要。
因为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人们生活中遇见最多的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为学习碳酸盐与酸反应,学习高中的有机物准备。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碳的几种单质,主要是金刚石、石墨和木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有关物质的较完整的认识,如比较熟悉的钻石、铅笔、防毒面具等,而且对于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和甲烷等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分为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三部分。
第一部分金刚石,主要讲了金刚石的“硬”,第二部分主要讲了石墨的“软”和导电性,第三部分则是以木炭带动无定形碳的学习。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日常实物和实际经验入手,叙述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等碳单质的性质,很适于学生阅读。
例如,教材从用玻璃刀裁玻璃的事实,引导学生思考联想,推知金刚石一定很硬,从而得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的结论。
又如,叙述石墨的性质,教材从铅笔芯在纸上划过,留下深灰色痕迹的事实,说明石墨很软,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矿物之一;从把一根软铅笔芯跟灯泡、导线串联,接通电源后,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通过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和木炭脱色等三个演示实验,探究碳单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家庭小实验,强调了课内、课外的结合,这对于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将十分有益。
阅读部分增加了C60,让学生知道科学是在不断发展中,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为了更多地联系实际,开阔学生眼界,在本节中还编进了“铅笔上的H或B”、“黑火药”两段阅读教材,教师应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以满足他们强烈求知欲,并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和结合《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提纲)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一、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
二、无定形碳的性质和用途无定形碳一般都是色物质,它们也是由元素组成的。
课堂练习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有杂质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和石墨(B)木炭和焦炭(C)活性炭和炭黑(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4、木炭可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利用它的A.可燃烧(B)稳定性(C)还原性(D)吸附性5、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这是因为A.木炭比木材轻(B)木炭不溶于水(C)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D)木炭不易跟其它物质发性化学反应6、将以下左列和右列有关项目的黑点用线连接起来;石墨冰箱去味剂炭黑导电金刚石冶炼金属焦炭制油墨活性炭切割坚硬金属7、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单质有和 .在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是 ,它可以做等。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等。
8、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都是,说明它们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而造成的。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我国古代用墨(主要成分是碳)写的字、绘的画、历经数千年却不褪色,说明了碳的什么性质呢?小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一、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
如果氧气量充足时,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如果氧气量不充足时,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1)2)思考煤炉在燃烧不充分时有什么物质生成?此时的火焰是什么颜色?二、还原性1、与氧化铜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1)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色,2)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
化学反应为:。
2、与二氧化碳反应: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其中有一步反应为;炽热的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是什么?化学反应为。
课堂练习: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
2.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和,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和。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远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2(B)N(C)2H(D)C4、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烧(D)还原性5、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A.H2和O2(B)H2和CO2(C)C和H2(D)C和O26、写出碳分另跟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式:前者说明碳具有性,后者说明碳具有性。
7、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C)二氧化锰(D)碳粉和氧化铜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干冰是指。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能与水反应。
[演示实验]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几滴盐酸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演示实验]2.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并记录:溶液变成色,加热后又变成色(化学方程式)生成的能使石蕊试液变。
碳酸不稳定受热时又分解:3、与石灰水反应。
这是检验CO2气体的重要方法。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四、石灰的用途俗称:、。
化学式: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高温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
用途:。
课堂练习一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2.CO2在水中的溶解性是()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随堂检测1.下列气体中可用来灭火的是A.H2(B)O2(C)CO2(D)空气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A.CO2能溶于水(B)CO2在加压降温下变成了干冰(C)CO2跟水反应生成了碳酸(D)CO2跟石蕊试液发生了化学反应3、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碳酸钙Ca(OH)2(B)生石灰CaCO3(C)氢氧化钙CaO(D)干冰CO2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反应式: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相同)三、收集:1)2)四、检验方法五、验满方法: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灭火灭火的原理:附1:课堂练习一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好选用A.石灰石和稀硫酸(B)锌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碳酸钠和稀盐酸2.现在有下列实验仪器:(1)大试管(2)烧杯(3)酒精灯(4)集气瓶(5)长颈漏斗(6)带导管的双孔塞(7)导气管(8)玻璃片(9)铁架台(10)水槽等仪器,在实验制取CO2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附2:课堂练习二1.下列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H2(B)O2(C)CO2(D)O2和CO21.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1.鉴别H2、O2、CO2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将三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将三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C)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1.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第一份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充分煅烧,两个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A.与盐酸瓜生成的CO2多(B)煅烧生成的CO2(C)两个反应生成的CO2一样多(D)无法判断随堂检测1.实验室制CO2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A.大理石和稀硫酸(B)大理石和稀盐酸(C)碳酸钠和稀硫酸(D)碳酸钠和稀盐酸1.实验室收集CO2的正确方法是(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1.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蕊试液B、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第五节一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3、一氧化碳的用途: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问]将一盆水放在煤炉上能否防止煤气中毒?为什么?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课堂练习一1.一氧化碳是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A.CO和CO2(B)CO2T Na2CO3(C)C和CO(D)CO和CaCO33.一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它A.无色、无气味(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能溶于水课堂练习二4.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色火焰,同时,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一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它可以做。
5.一氧化碳能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性,在该反应中做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气体中有剧毒的是A.H2(B)N2(C)CO(D)CO27.下列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的是A.碳(B)一氧化碳(C)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D)氢气随堂检测1.CO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A.黄色(B)蓝色(C)紫色(D)淡蓝色2.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一组是()A.O2和CO2(B)H 2和CO2(C)CO和CO2(D)H2和CO3.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A.C(B)H2(C)CO(D)CO24.鉴别H2和CO的是根据它们的()A.密度(B)溶解性(C)还原性(D)燃烧后的产物第六节甲烷1.小猫栖息在2200o火焰上.2.漂亮的金丝雀同鱼一样生活在水中.这是为什么?小猫脚下的隔热板和浸入鱼缸的鸟笼是特殊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是人类利用有机化合物创造出来的1.有机化合物注意有些含碳化合物不是有机物,如:2、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俗称:物理性质无颜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先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甲烷燃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3、沼气的制取和利用.课堂练习一1.甲烷是一种颜色、气味的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2.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色,烧杯内壁有生成,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
此实验证明甲烷一定含有元素,化学式为。
3.实验室收集甲完的方法是,收集满甲烷的集气瓶应放置。
4.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应该,否则容易5.H2、O2、CO、CO2、CH4五种气体中。
(1)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是。
(2)有剧毒的物质是。
(3)能用做还原剂的物质是。
(4)点燃后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5)点燃后能生成水的是。
(6)点燃后既能生成水又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7)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
(8)属于有机物是。
(9)能用于灭火的是。
9.如何区分H2、O2、CH4三种气体?第七节酒精乙酸自学提纲一1.酒精学名叫什么?化学式?2.酒精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3.酒精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为什么?4.怎样证明酒精一定含有碳、氢元素?5.酒精有哪些用途?6.你知道人们把酒精称为“绿色能源”吗?为什么?7.青少年能饮酒吗?8.你知识什么是假酒吗?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C2H5OH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可燃性3.用途自学提纲二1.醋酸学名叫什么?化学式怎么写?2.怎样证明醋酸具有酸性?3.醋酸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二、醋酸:学名:、化字式课堂练习1、下列气体中不可以燃烧的物质是(A)CO(B)CH4(C)C2H5OH(D)CO22、白酒的主要成分是A.乙醇(B)醋酸(C)甲烷(D)甲醇3.下列物质中不是有机化合物的是A.甲烷(B)乙醇(C)醋酸(D)碳酸钙4.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A)酒精 (B)醋酸 (C)甲醇 (D)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