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习题与思考题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传感器第四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1、如何改善单组式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答:对于变极距单组式电容器由于存在着原理上的非线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要改善其非线性。
改善其非线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使变极距电容传感器工作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μm 至零点几毫米),而且最大△δ应小于极板间距δ的1/5—1/10。
(2)采用差动式,理论分析表明,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得到很大改善,灵敏度也提高一倍。
2、单组式变面积型平板形线位移电容传感器,两极板相对覆盖部分的宽度为4mm ,两极板的间隙为,极板间介质为空气,试求其静态灵敏度若两极板相对移动2mm ,求其电容变化量。
(答案为mm,) 已知:b =4mm ,δ=,ε0=×10-12F/m 求:(1)k=;(2)若△a=2mm 时 △C=。
解:如图所示∵ δεδεab S C ==; a Ck ∆∆=;pF mm mmmm mm pF a b b a a ab C 142.05.024/1085.8)(3000=⨯⨯⨯=∆=∆--=∆-δεδεδε mm pF mmpFa C k /07.02142.0=∆∆=3、画出并说明电容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其高频和低频时的等效电路。
答:电容传感器的等效电路为:其中:r :串联电阻(引线、焊接点、板极等的等效电阻); L :分布电感(引线、焊接点、板极结构产生的);CP :引线电容(引线、焊接点、测量电路等形成的总寄生电容) C0:传感器本身电容;Rg :漏电阻(极板间介质漏电损耗极板与外界的漏电损耗电阻) 低频时等效电路和高频时等效电路分别为图(a )和图(b):4、设计电容传感器时主要应考虑哪几方面因素答:电容传感器时主要应考虑四个几方面因素:(1)减小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2)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3)减小和消除寄生电容的影响;(4)防止和减小外界干扰。
5、何谓“电缆驱动技术”采用它的目的是什么答:电缆驱动技术,即:传感器与测量电路前置级间的引线为双屏蔽层电缆,其内屏蔽层与信号传输线(即电缆芯线)通过1 :1放大器而为等电位,从而消除了芯线与内屏蔽层之间的电容。
第四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思考题1.为什么要用系统观点考虑选址决策问题?2.影响选址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哪些因素导致生产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哪些因素导致它们靠近消费市场?4.导致选址决策复杂化的原因是什么?5.选址决策的一般步骤是什么?6.服务业的选址与制造业的选址有哪些不同?练习题1.某汽车制造公司决定在南方建一新厂,先在南方三个省初步确定了3个被选厂址A、B和C,经过专家调查和判断,对这3个厂址按5个因素进行评分。
结果如表5-9所示。
表5-9哪个厂址较可取?2.为民修理公司决定在交通便利的街区设立一个新的修理站。
该公司经过调查,初步确定2个点作为备选站址。
这两个备选站址的情况如表5-10所示。
表5-10已知修理站每年营业260天,固定成本为初期投资的19%,可变成本为修理收入的60%,选择哪个站址较好?3.给出表5-11中3个厂址的有关数据,选择那个厂址较好?表5-11有关因素厂址A厂址 B 厂址 C单位可变成本(元/台)18 20 19.5年固定成本(元)1500000 3000000 4000000单价(元/台)30 30 30年产量(台/年)300000 250000 3250004.某公司现有3个工厂A、B、C和2个分配中心P、Q,准备在W城或A城再建一个分配中心。
现给出表5-12中的资料,求最佳分配中心地点。
表5-12B 13 9 8 7 900C 5 11 7 7 800需求900 700 600 6005.某公司现有3个原料供应地M1、M2、M3和2个工厂F1、F2,准备在X城或Y城再建一个工厂。
现给出表5-13中的资料,求最佳厂址。
表5-13M1 18 36 27 30 1000 M227 24 24 21 1000 M333 27 27 21 1000需求600 500 550 550。
《管理会计》第四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题及答案《管理会计》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的百分⽐。
3、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的百分⽐。
4、保本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种定量分析⽅法。
5、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
8、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标利润能够实现⽽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是指实现⽬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标净利润销售额。
⼆、单项选择题:1、⽣产单⼀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总成本斜线率越⼤,保本点越⾼B.单位变动成本越⼤,总成本斜线率越⼩,保本点越⾼C.单位变动成本越⼩,总成本斜线率越⼩,保本点越⾼D.单位变动成本越⼩,总成本斜线率越⼤,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产⼀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般⼤于后者C.后者⼀般⼤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B.不变C.越⼤D.不⼀定14、某企业只⽣产⼀种产品,⽉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传感器及其应用》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1、简述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有哪几种类型?答: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N 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或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的大小取决于穿过线圈的磁通φ的变化率,即:dtd Ne Φ-= 根据这个原理,可将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分为恒定磁通式和变磁通式两类。
2、某些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中线圈骨架为什么采用铝骨架?答:某些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中线圈采用铝骨架是因为线圈在磁路系统气隙中运动时,铝骨架中感应产生涡流,形成系统的电磁阻尼力,此阻尼起到衰减固有振动和扩展频率响应范围的作用。
3、何谓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线圈磁场效应,如何补偿?答:线圈磁场效应是指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恒定磁场作用,而使其变化。
如公式v BlN e 0-=知,由于B 的变化而产生测量误差。
补偿方法通常是采用补偿线圈与工作线圈串接,来抵消线圈中感应电流磁场对恒定磁场的影响。
4、为什么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在工作频率较高时的灵敏度,会随频率增加而下降? 答:由理论推到可得传感器灵敏度与频率关系是:42020220220)(1)(1)2()1()(ωωωωξωωξωωωω-===+-=NBl v e k v NBl e v 取 当振动频率低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这种传感器的灵敏度是随振动频率变化;当振动频率远大于固有频率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基本上不随振动频率而变化,而近似为常数;当振动频率更高时,线圈阻抗增大,传感器灵敏度随振动频率增加而下降。
5、变磁通式传感器有哪些优缺点?答:变磁通式传感器的优点是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能在-150—+900C 的温度条件下工作,而不影响测量精度,也能在油、水雾、灰尘等条件下工作。
缺点主要是它的工作频率下限较高,约为50Hz ,上限可达100kHz ,所以它只适用于动态量测量,不能测静态量。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第四章财务战略与预算一、思考题1.如何认识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答:企业财务战略是主要涉及财务性质的战略,因此它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
它主要考虑财务领域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的重大谋划的问题,并以此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相区别。
企业财务战略通过通盘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长期的优化配置安排,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把握全局、谋划一个长期的方向,来促进整个企业战略的实现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试分析说明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和类型。
答:财务战略具有战略的共性和财务特性,其特征有:〔1〕财务战略属于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的重大谋划;〔2〕财务战略涉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环境;〔3〕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资源的长期优化配置安排;〔4〕财务战略与企业拥有的财务资源及其配置能力相关;〔5〕财务战略受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企业财务战略的类型可以从职能财务战略和综合财务战略两个角度来认识。
按财务管理的职能领域分类,财务战略可以分为投资战略、筹资战略、分配战略。
〔1〕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是涉及企业长期、重大投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
企业重大的投资行业、投资企业、投资工程等筹划,属于投资战略问题。
〔2〕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是涉及企业重大筹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
企业重大的首次发行股票、增资发行股票、发行大笔债券、与银行建立长期性合作关系等战略性筹划,属于筹资战略问题。
〔3〕营运战略。
营运战略是涉及企业营业资本的战略性筹划。
企业重大的营运资本策略、与重要供给厂商和客户建立长期商业信用关系等战略性筹划,属于营运战略问题。
〔4〕股利战略。
股利战略是涉及企业长期、重大分配方向的战略性筹划。
企业重大的留存收益方案、股利政策的长期安排等战略性筹划,属于股利战略的问题。
根据企业的实际经验,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一般可以分为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增型财务战略、防御型财务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
大学化学基础(邓建成第二版)第四章思考题、习题

答:电负性是描述化学键中各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数值逐渐增加,但同 周期过渡元素的电负性变化不大。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数值逐渐降低。
7、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 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原子中必须有成单电子,而 且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受到未成对电子数的限制。在形成共价 键时几个未成对的电子只能与几个自旋相反的单电子配位成键。 这说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间总是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 叠的方向成键,轨道重叠越多,形成的共价键也就越稳定。原
⑤ CO2气体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
10、晶体有几种主要类型?以下物质各属于何种晶体? ① NaCl; ④ 冰; ② SiC; ③ 石墨; ⑤ 铁。
答:晶体主要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原 子晶体和过渡型晶体。 ① NaCl为离子晶体; ② SiC为原子晶体;③ 石墨为过渡 型晶体﹙混合型晶体﹚; ④ 冰为分子晶体; ⑤ 铁为金属晶
分别与三个Cl原子的p轨道重叠成键,因此 NCl3为三角锥形。
12、用分子间力说明下列事实: ① 常温下F2、Cl2是气体,Br2是液体,碘是固体; ② NH3易溶于水,而CH4却难溶于水;
③ 水的沸点高于同族其它氢化物的沸点。
答: ① F2 、 Cl2 、 Br2 、碘分子都为非极性分子,其分子量逐
体。
11、试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解释AsF溶于水,AsCl、AsBr、 AsI难溶于水,溶解度由AsCl到AsI依次减少。 答:阴离子半径越大,受阳离子的极化影响,其电子云的变 形性越大,阴、阳离子的电子云重叠也就越多。离子中的共价键 成分也越多。 由于F¯ 、Cl¯ 、Br¯ 、I¯ 从左到右,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语言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语法一、填空题1.时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2.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功能、形态和概念意义三个。
3.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规律。
4. 共时(描写)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
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5.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6.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7. 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8. 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9. 词类就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10.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11.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要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叫做省略句。
12. 语法规则就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13.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14.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15.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的类型。
例如“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陈述句。
16.从是否能独立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角度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7.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18.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两类。
1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词干。
现代工程材料习题与思考题-学生用-作业

第一部分习题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刚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断裂韧性。
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E愈大,则材料的塑性愈差。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试比较这四种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刚度和塑性。
并指出屈服强度的确定方法。
4、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几种?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5、下列几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法测定其硬度?( 1)锉刀(2)黄铜轴套(3)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 4)硬质合金刀片(5)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第二部分习题与思考题1 、解释下列名词:(1)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2) 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 (L d 和 L' d ) ;2、画出 Fe-Fe 3 C 相图,并进行以下分析:(1) 标注出相图中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2) 分析 0.4%C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3 、根据 Fe-Fe 3 C 相图;计算:(1) 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各占多少 ?(2) 室温下,含碳 0.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
多少 ?(3) 铁碳含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4、现有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四块平衡状态的铁碳合金,它们分别为 0.20%C ; 0.4%C ; 1.2%C ;3.5%C 合金。
根据所学知识,可有哪些方法来区别它们 ?5、根据 Fe-Fe 3 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 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2) 低温莱氏体的塑性比珠光体的塑性差;(3) 在l100 ℃,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4) 钢锭在 950 ~1100 ℃正常温度下轧制,有时会造成锭坯开裂;(5) 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高温 ( 约 1000 ~ 1250 ℃ ) 下进行热轧或锻造;(6) 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7) 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 ( 镀锌低碳钢丝 ) ,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 60 、 65 、 70 、 75 等钢制成的钢丝绳;(8) 钳工锯 T8 、 T10 、 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 、 20 钢费力,锯条易磨钝;(9) 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大学物理第四章静电场课后习题概要

b
p
o
x
l
dx
x
kxdx dE 4 0 x b 2 kxdx k bl l E ln 2 0 4 4 0 b l b 0 x b
l
1
1
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练习题4-7 图为两个分别带有电荷的同心球壳系统。 设半径为 R1 和R2 的球壳上分别带有电荷 Q1 和 Q2 ,求: (1)I、II 、III三个区域中的场强;(2)若 Q1 Q2 , 各区域的电场强度又为多少?画出此时的电场强度分 布曲线。 q内 2 解: s E dS 4r E 0
0 r R1
E1 0
Q1
R1
R1 r R2
r R2
当 Q1 Q2 时
40 r Q1 Q2 E3 40 r 2
2
E2
Q1
Q2
Ⅲ Ⅱ
O Ⅰ
R2
0 r R1
E1 0
R1 r R2
r R2
当 Q1 Q2 时
0 r R1
当 Q1 Q2 时
Q1
R1
R2
O Ⅰ Ⅱ Ⅲ
Q2
r
练习题4-12 同轴电缆是由两个很长且彼此绝缘的同 轴金属圆柱体构成,如图所示。设内圆柱体的电势 为U1,半径为R1;外圆柱体的电势为U2 ,外圆柱体 的内半径为R2,两圆柱体之间为空气。求两个圆柱 体的空隙中离轴为r处(R1 < r <R2)的电势。
定理可知球外空间的场强E外
(3)因为球表面的场强 E表 变小。
q 4 0 r
2
。由此可知,球
外空间的场强与气球吹大过程无关。
统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郑贵华、颜泳红主编 湘潭大学出版: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度量

第四章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集中趋势?测度集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2.算术均值.众数和中位数有何关系?3.什么是几何平均数?其适用场合是什么?4.什么叫离散趋势?测度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所有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2.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0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3.算术均值有两个重要数学性质: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均值的__________等于零;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均值的__________等于最小值。
4.简单算术均值是__________的特例。
4.几何均值主要用于计算__________的平均。
5.在一组数据分布中,当算术均值大于中位数大于众数时属于________分布;当算术均值小于中位数小于众数时属于________分布。
6.__________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是测度数值型数据__________最主要的方法。
7.为了比较人数不等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需要计算__________;而为了说明哪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则需要计算________。
8.偏态是对数据分布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测度;而峰度是对数据分布_________的测度。
(二)判断题1.众数的大小只取决于众数组与相邻组次数的多少。
()2.当总体单位数n为奇数时,中位数=(n+1)/2。
()3.根据组距分组数据计算的均值是一个近似值。
()4.若已知甲企业工资的标准差小于乙企业,则可断言: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好于乙企业。
有色冶金原理(傅崇说版)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4

第四章习题与思考题1. 含钴和铜的硫化矿于1×101325Pa 条件下进行焙烧,要生成能溶于水的硫酸钴和不溶于水的氧化铜,达到易于 用水分离两者的目的,试确定这种选择硫酸化焙烧的炉气 组成的控制范围,已知:2CuO+2SO2+O→2CuSO4 ΔG θ 950k=-119053J2CoO+2SO2+O2→2CoSO4 ΔG θ 950K=-160482J 2. 硫化镍(Ni3S2)在总压为 101325Pa,温度为1000K,气 相组成范围是3~10%O2,3~10%SO2的条件下进行焙烧,问所 得焙烧产物应是什么?已知NiO+SO3=NiSO4 ΔG θ =-248069+198.82T,J 3. 已知反应Cu2O+FeS=Cu2S+FeO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108336 -0.000074T,问在 1473K温度下该反应 式为logKp=19146.T进行的可能性?解答:1.解:2CuO+2SO 2+O 2 2CuSO 4119053 1 ln 22 2 950 - = × - = D O SO P P RT G q ( 2 22 O SO P P × )1=2.84×10-7 同理,2CoO+2SO 2+O 2 2CoSO 4( 2 22 O SO P P × )2=1×10-9 可知在同样的 P O2 时, 2 2 1 2 ) /( so SO P P ) ( =16.85,即在 950 0C 时炉气范 围只要将 SO 2 的压力控制在(P SO2)2—(P SO2)1 的范围内即可。
2.解:NiO+SO 3=NiSO 4 ΔG θ =-248069+198.82T,JTKp RT G 82 . 198 248069 ln + - = - = D q 得 P SO3(NiSO4)=2.68×10 3 Pa2SO 2+1/2O 2=SO 3ΔG θ =-94558+89.4T,J (P 77) 1000146 . 19 1000 4 . 89 94558 log log 2 1 2 2 3´ ´ - = × = O SO SO P P P Kp Kp=1.84P SO3(炉气)=Kp•P SO2•P O21/2 =1.84×(0.03×101325)×(0.03×101325) 1/2 =3.14×10 5 PaP SO3(炉气)> P SO3(NiSO4),焙烧产物是 NiSO 4。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第4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思考题与习题1.基本练习题(1)什么是被控过程的特性?什么是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什么要研究过程的数学模型?目前研究过程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答:1)过程控制特性指被控过程输入量发生变化时,过程输出量的变化规律。
2)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描述被控过程在输入(控制输入与扰动输入)作用下,其状态和输出(被控参数)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3)目的:○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4)机理演绎法和实验辨识法。
(2)响应曲线法辨识过程数学模型时,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合理地选择阶跃输入信号的幅度,幅值不能过大以免对生产的正常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但也不能太小,以防其他干扰影响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影响试验结果。
一般取正常输入信号最大幅值的10%;2)试验时被控过程应处于相对稳定的工况;3)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试,消除非线性;4)分别做正、反方向的阶跃输入信号试验,并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以衡量过程的非线性程度;5)每完成一次试验后,应将被控过程恢复到原来的工况并稳定一段时间再做第二次试验。
(3)怎样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小二乘的一次完成算法与递推算法有何区别?答:1)最小二乘法可以将待辨识过程看作“黑箱”。
利用输入输出数据来确定多项式的系数利用)hke=θ来确定模型参数。
k T+)((y k()2)区别:一次完成要知道所有的输入输出数据才能辨识参数,即只能离线辨识。
递推算法可以只知道一部分数据即进行辨识,可用于在线辨识。
(4)图4-1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1q ,流出量为2q 、3q ,液位为h 被控参数,C 为容量系数,并设1R 、2R 、3R 均为线性液阻。
要求:1)列写过程的微分方程组; 2)画出过程的方框图;3)求过程的传递函数01()()/()G s H s Q s =。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答案)

第四章二烯烃和共轭体系思考题习题4.1 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体?若有,写出其构型式并命名。
(P119)(1) 1,3-戊二烯解:有2个顺反异构体!(Z)- 1,3-戊二烯 (E)- 1,3-戊二烯(2) 2,4,6-辛三烯解:有6个顺反异构体!(Z,Z,Z)- 2,4,6-辛三烯(Z,Z,E)- 2,4,6-辛三烯(E,Z,E)- 2,4,6-辛三烯(E,E,E)- 2,4,6-辛三烯(E,E,Z)- 2,4,6-辛三烯 (Z,E,Z)- 2,4,6-辛三烯习题4.2 下列各组化合物或碳正离子或自由基哪个较稳定?为什么?(P126)(1) 3-甲基-2,5-庚二烯和 5-甲基-2,4-庚二烯√(2)(3)(4) (5)(6)习题4.3 解释下列事实:(P126)(1)(2)(3)习题4.4 什么是极限结构?什么是共振杂化体?一个化合物可以写出的极限结构式增多标志着什么?(P130)解:极限结构——对真实结构有贡献,但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结构的经典结构式;共振杂化体——由若干个极限结构式表示的该化合物的真实结构。
一个化合物可以写出的极限结构式增多标志着该化合物稳定性增加。
习题4.5 写出下列化合物或离子可能的极限结构式,并指出哪个贡献最大。
(P130)(1)(2)(3)习题4.6 指出下列各对化合物或离子是否互为极限结构。
(P130)(1) (原子核有位移,不符合共振条件)(2) (原子核有位移,不符合共振条件)(3) (原子核有位移,不符合共振条件)(4)(原子核无位移,只是电子发生转移,符合共振条件)习题4.7 完成下列反应式,并说明理由。
(P132)(1)(低温下,动力学产物为主要产物,即以1,2-加成为主。
)(2)(较高温度下,以1,4-加成为主,形成更加稳定的热力学产物。
)(3)(较高温度下,形成更加稳定的热力学产物。
而1,6-加成的产物共轭程度更高,更加稳定。
)习题4.8 试判断下列反应的结果,并说明原因。
th思考题与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 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答:滴定分析法: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者将被测溶液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两者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滴定分析中,把滴定剂通过滴定管逐滴滴加到锥形瓶内待测物质溶液中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其准确浓度,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标定:通过滴定确定溶液准确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化学计量点:滴定分析中,当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反应恰好定量完成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变色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分析误差称为滴定误差,又称终点误差。
指示剂:通过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滴定终点的试剂。
基准物质: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物质。
2. 滴定度的表示方法T B/A 和T B/A %各自的意义如何?答:A B T 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 或mg )。
%A B T 是指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分数。
3. 基准试剂(1)H 2C 2O 4 ·2H 2O 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2)Na 2CO 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 (1)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2H 2O 作为基准试剂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所消耗NaOH 物质的量(真实值)将比理论计算值增多。
此时如仍按较小的理论计算值(H 2C 2O 4 ·2H 2O 完全不风化时应消耗的NaOH 的量)进行计算,则有NaOH c (名义值)Vn NaOH )(理论值=所得(名义值)必然较真实值偏低,即产生负误差。
第四章思考题及练习题

第四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填空题1.1。
抽样推断是按照,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以样本的观察结果来估计总体的数量特征。
2. 2.抽样调查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抽样,但作为抽样推断基础的必须是抽样。
3.3。
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认识总体的。
4. 4.抽样推断运用的方法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
5. 5.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和两个方面。
6.6。
在组织抽样时,以清单、名册、图表等形式来界定总体的范围,称为。
7.7.在抽样推断中,不论是总体参数还是样本统计量,常用的指标有、和方差.8.8.样本成数的方差是。
9.9.根据取样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和两种。
10.10。
重复抽样有个可能的样本,而不重复抽样则有个可能的样本。
11.11。
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和两类。
12.12.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
13.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14.14.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
15.15。
在重复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等于总体标准差的。
16.16。
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之比称为。
17.17.总体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8.18。
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19.19。
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和三个要素.20.20.在实际的抽样推断中,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和等。
21.21。
抽样方案的检查主要有和两个方面。
(二) 单项选择题1、1、抽样推断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有意抽样B、随意抽样C、随机抽样D、任意抽样2、2、抽样推断的目的是()A、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B、取得样本指标C、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D、以样本的某一指标推断另一指标3、3、抽样推断运用()的方法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
A、数学分析法B、比例推断算法C、概率估计法D、回归估计法4、4、在抽样推断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抽样实际误差B 、抽样标准误差C 、非随机误差D 、系统性误差 5、 5、 从总体的N 个单位中抽取n 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 )可能的样本。
第四章 高分子分子量及分布课后习题

第4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一、思考题1.写出四种平均分子量的定义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大小顺序?2.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可测定高聚物的哪种平均分子量?简述测定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几种方法的测试原理。
3.用光散射法测定高聚物的质均相对分子质量时,为何对不同尺寸高分子的试样要采用不同的公式?4.黏度法中涉及哪几种黏度概念?它们之中何者与溶液的浓度无关?写出黏度法测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过程及公式。
5.描述高聚物分子量分布有哪些方式?如何作出高聚物的积分质量分布曲线和微分质量分布曲线?6.体积排除理论是如何解释GPC 法的分级原理的?二、选择题1.已知[]1-=KM η,判断以下哪一条正确? ( ) ①n M M =η ②W M M =η ③ηM M M M Z W n ===2.下列哪个溶剂是线型柔性高分子的良溶剂? ( ) ①1χ=1.5 ② 1χ=0.5 ③ 1χ=0.23.已知[]KM =η,判断以下哪一条正确? ( ) ①n M M =η ②W M M =η ③ηM M M M Z W n === ( )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测定聚合物的绝对相对分子质量? ( ) ①凝胶渗透色谱法 ②光散射法 ③黏度法5.用GPC 测定聚合物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时,从色谱柱最先分离出来的是 ( )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③依据所用的溶剂不同,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先后次序不同6.高聚物样品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唯一确定值的原因是 ( ) ①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与Mark-Houwink 方程中的系数K 有关②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与Mark-Houwink 方程中的系数α和K 有关 ③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7.高聚物多分散性越大,其多分散性系数d 值 ( ) ①越大于1 ② 越小于1 ③越接近18.测定同一高聚物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以下哪个结果正确? ( ) ①黏度法的结果大于光散射法的②VPO 法的结果大于黏度法的③黏度法的结果大于端基分析法的三、计算题1. 分别计算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的M n和M w,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

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第⼀章习题与思考题1.测绘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Geomatids的含义是什么?3.现代测绘学的任务是什么?4.测量学在⼟⽊⼯程建设中有哪些作⽤?第⼆章习题与思考题1.何谓⼤地⽔准⾯?我国的⼤地⽔准⾯是怎样定义的?它在测量⼯作中起何作⽤?2.参考椭球和地球总椭球有何区别?3.测量中常⽤的坐标系有⼏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4.北京某点的⼤地经度为116o2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午线的经度是多少?5.什么叫绝对⾼程?什么叫相对⾼程?两点间的⾼差如何计算?6.什么是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建⽴联系?什么是测量计算与制图的基准线与基准⾯?7.测量⼯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那些是基本⼯作?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程是20.123m.当后视读数为1.456m,前视读数为1.579m,问A、B两点的⾼差是多少?B、A两点的⾼差⼜是多少?绘图说明B点⽐A点⾼还是低?B点的⾼程是多少?2.何为视准轴?何为视差?产⽣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3.⽔准仪上圆⽔准器与管⽔准器的作⽤有何不同?,何为⽔准器分划值?4.转点在⽔准测量中起到什么作⽤?5.⽔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什么条件?什么是主条件?为什么?6.⽔准测量时要求选择⼀定的路线进⾏施测,其⽬的何在?7.⽔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那些误差?8.试述⽔准测量中的计算校核⽅法。
9.⽔准测量中的测站检核有那⼏种?如何进⾏?10.数字⽔准仪主要有那些特点?11.将图中的⽔准测量数据填⼊表中,A、B两点为已知⾼程点H A=23.456m,H B=25.080m,计算并调整⾼差闭合差,最后求出各点⾼程。
1 1.321m,B尺上的读数b1为1.117m,仪器搬到B点附近,⼜测得B尺上读数b2为1.466m,A尺读数为a2为1.69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习题与思考题一绪论1.试述您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解?2.大地测量的定义、作用与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述大地测量学的发展概况?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测卫(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IBL)、惯性测量系统(INS)的基本概念?二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1.简述是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2.什么是岁差与章动?什么是极移?3.什么是国际协议原点 CIO?4.时间的计量包含哪两大元素?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5.恒星时、世界时、历书时与协调时是如何定义的?其关系如何?6.什么是大地测量基准?7.什么是天球?天轴、天极、天球赤道、天球赤道面与天球子午面是如何定义的?8.什么是时圈、黄道与春分点?什么是天球坐标系的基准点与基准面?9.如何理解大地测量坐标参考框架?10.什么是椭球的定位与定向?椭球的定向一般应该满足那些条件?11.什么是参考椭球?什么是总地球椭球?12.什么是惯性坐标系?什么协议天球坐标系、瞬时平天球坐标系、瞬时真天球坐标系?13.试写出协议天球坐标系与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之间,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与瞬时真天球坐标系的转换数学关系式。
14.什么是地固坐标系、地心地固坐标系与参心地固坐标系?15.什么协议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如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16.如何建立协议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天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写出其详细的数学关系式。
17.简述一点定与多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18.什么是大地原点?大地起算数据是如何描述的?19.简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新北京54坐标系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20.什么是国际地球自传服务(IERS)、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ITRS的建立包含了那些大地测量技术,请加以简要说明?21. 站心坐标系如何定义的?试导出站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关系?22.试写出不同平面直角坐标换算、不同空间直角坐标换算的关系式?试写出上述两种坐标转换的误差方程式?23.什么是广义大地坐标微分方程(或广义椭球变换微分方程)?该式有何作用?三 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1.简述地球大气中平流层、对流层与电离层的概念。
2.什么是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推求公式GM a n =32.3.重力是如何定义的?与物理学中重力有何区别?重力的单位什么?4.在引力公式rr r m f F →→-=2中,负号代表的意义? 5.位的定义?它与引力的关系?6.写出质点引力位,离心力位的表达式?7.写出引力位对任意方向偏导数的表达式?8.重力位有何性质?这些性质是如何得出的?大地水准面是如何定义的?水准面的不平行性给测量带来什么困难?9.为什么要引入正常地球,讨论正常位与正常重力?目前一般实用的正常地球是什么形状?10.地球的几何扁率与重力扁率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11.正常位水准面与重力位水准面可以平行、 相交、 相切吗?正常位水准面、重力位水准面如何?12.参考椭球和总地球的扁率___,大地水准面在海洋面上与平均海水面____,水准面有无穷多个,任意一个异于大地水准面的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___,(重合,相等,平行,不一定,一定不)。
13.正常重力公式)2sin sin 1(2120ϕβϕβγγ-+=e 是用来计算什么地方的正常重力?14.重力位 离心力位 引力位之间有何关系?15.重力位与正常重力位之间有何关系?16.何谓扰动位?引入扰动位的概念有何意义?产生扰动位及重力异常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17.确定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实际上确定什么?18.如何进行重力归算?重力归算的目的是什么?19.椭球表面正常重力公式可表示为, 高出椭球面H 高度处点的正常重力与椭球表面的正常重力之间的关系为 。
20.为什么水准测量会产生多值性?21.试绘图表示地面一点的正高、正常高、大地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关系式及说明各项的意义。
22.垂线偏差(ηξ,)、大地坐标(B L ,)、天文坐标(ϕλ,)三者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
23.正常高与正高有何不同?正常高能准确求的吗?为什么?24.高程系统有哪些?简述各自的有缺点?25.为什么要引入力高?力高有起算面吗?26.什么是水准测量的理论闭合差?水准测量的观测高差一般要加入那些改正?27.什么是高程的基准面?水准原点?我国采用哪几种高程基准?28.垂线偏差是如何定义的?写出大地经纬度与天文经纬度的关系式?拉普拉测定垂线偏差的方法有那些?29.简述测定大地水准面差距的主要方法?3031.n 说明公式中各项的含义。
四 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1. 旋转椭球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子午椭球、子午圈、平行圈、赤道?2.决定椭球的大小与形状有那些元素?' , ,e e α是如何定义的?如何导出下列关系式:21e a b -= 2'1e b a += 222'1e e e -= 2'2'21e e e -= 222αα-=e 3.地面点离开椭球面的高度如何计算?大地高、正常高、大地水准面差距、高程异常之间有和关系?4.子午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定义?点在这种坐标系中如何表示?如何推导子午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大地纬度的关系式?5.试推导空间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关系?6.什么是法截面和法截线?卯酉面与卯酉线?斜截面和斜截弧?7.子午线 平行圈 赤道 卯酉线中哪些是法截线弧?为什么?8.如何根据公式分析子午线曲率半径和卯酉曲率半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9.椭球面上某一点子午线的曲率半径为M ,卯酉线的曲率半径为N ,则该点的平均曲率半径R =______,M 、N 、R 在______处相等,且大小等于_____。
10.在椭球面上一点必有一方向的法截弧曲率半径正好等于该点两主曲率半径的算术平均值,试推导出该法截弧方位角的表达式。
若该点大地纬度B=45°,试求出这个方位角值。
(已知公式:=+=22'22'cos cos 1e A B e NR A 0.006693421,精确至0.01″)。
10.已知A 、B 、C 、D 四点,大地坐标分别为A (30°,112°),B (30°,113°),C (0°,113°),D (0°,112°),试画出A 、B 、C 、D 四点两两之间的正反法截弧及大地线。
并画出这些大地线在相应高斯投影6°带的描写形。
11.根据公式AM A N MN R A 22sin cos +=,如何分析A R 随A 的变化规律? 12.子午线弧长正算公式为B a B a B a B a B a X 8sin 8/6sin 6/4sin 4/2sin 2/86420+-+-=,式中6420,,,a a a a 为已知系数,试说明采用迭代法,已知X 求B 的的具体过程,并写出计算步骤。
13.什么是相对法截线?产生相对法截线的原因是什么?14.在椭球面上哪两点的相对法截线合而为一?此法截线是不是大地线?为什么?15.椭球面上哪些法截线是大地线?为什么?16.什么是大地线?如何推导大地线微分方程dS M A dB cos =,dS BN A dL cos sin =,tgBdS NA dA sin = ? 17.大地线是指 ,椭球面上有一条大地线,其常数C a =(a 为椭球长半轴),则该大地线为_______。
18.椭球面上有一条大地线,其常数C=1996.5KM ,则该大地线在北纬最高纬度处的平行圈半径_______。
19. 地面方向观测值与距离观测值如何归算到椭球面上?20.概述将椭球面上的一三角网投影到高斯平面上所需的计算过程?21.何谓大地主题解算?什么是大地主题正算?什么是大地主题反算?22.大地主题解算有何用途?23.简要叙述采用勒让德级数进行大地主题解算的基本思想?24.说明用白塞尔方法解算大地主题解算的基本思想?25.什么是勒让德定理?应用勒让德定理解算球面三角形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6.什么是球面角超?27.大地主题正算练习(选自 赵文光著 椭球大地测量学研究):28.已知参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2676.1210130"'1 =L ,6784.350240"'1 =B ,1040.0112130"'2 =L ,9027.474540"'2 =B ;(2)0000.0010115"'1 =L ,6784.350240"'1 =B ,0000.0310118"'2 =L ,8784.550043"'2 =B ;(3) 0000.0010115"'1 =L ,6784.350240"'1 =B ,0000.0010123"'2 =L ,0000.000232"'2 =B ;试计算21,,A A S ?答案:(1)000.000 80=S , "'12004.43491 =A , "'21548.5350181 =A ;(2)306.538 414=S , "'12027.011236 =A , "'21798.2611218 =A ;(3)360.835 1143=S ,"'12971.1931138 =A , "'21445.4314323 =A 。
29. 地图投影按投影参照体的轴线方向是如何分类的30.什么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31.为什么要分带?如何分带?国家统一坐标系是如何规定的?32.椭球面元素归算到高斯平面包含哪些内容?33.某点在高斯投影六度带的坐标表示为X =3066258m,Y =19123456.789m 。
则该点的实际坐标为X =_______,Y =_______。
点所在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_______。
34.某点在高斯投影6°带的坐标表示为A X =3026255m, A Y =20478561m,则该点在3°带第39带的实际坐标为A x =_________,A y =__________。
35.正形投影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根据长度比推出正形投影的一般公式(即柯西-黎曼条件)?36.高斯投影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37.高斯投影的长度比M 与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