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成型工艺规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器件成型工艺规范编号:版本: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准隹化:日期:

批准:日期: (共14页,包括封面)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规范常用通孔插装元器件的成型工艺,加强元件前加工和成型的质量控制,避免和减少元件成型不良和报废,保障元器件的性能,提高产品可靠性。

2.适用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所有产品的生产操作、品质检验及控制、SOP文件制作依据,规

范要求及所引用的规范文件如果与客户要求冲实,按照客户的要求执

行。

3.职责与权限:

3.1工程部IE工程师和IE技术员负责按本规范制定SOP指导生产加工;

3.2品质部IPQC负责按本规范对SOP及生产操作进行查检。

3.3工程部经理负责本规范有效执

行。

4.名词解释:

4.

1

元器件引线(Component/Device Lead):从元器件延伸出的用于机械和/或电气连接

的单根或绞合金属线,或成型导

线。

4.

2

元器件引脚(Component/Device Pin ):不损坏就难以成形的元器件引线。

4. 3 通孔安装:利用元器件引线穿过支撑基板上孔与导体图形作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4.

4

引线折弯:为使元器件便于在印制板上安装固定或消除应力,人为在元器件引线施加

外力,使之产生的永久形

变。

4.5封装保护距离:安装在镀通孔中的组件,从器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引线焊接部

分到器件引线折弯处的距离,至少相当于一个引线的直径或厚度或0.8mm中的较大者。

下图展示了3种典型元器件的封装保护距离的具体测量方

式。

4.6变向折弯:弓I线折弯后引线的伸展方向有发生改变,通常是90°

4.7无变向折弯:引线折弯后引线的伸展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非变向折弯通常用于消除装

配应力或在装配中存在匹配问题时采用。如:打Z折弯和打K折弯。

打Z折弯打K折弯

4.8抬高距离:安装于印制板上的元器件本体底部到板面的垂直距

离。

4.9成形工具:包括尖嘴钳,斜口钳,自制或采购的成形工装等用于元器件成形的所有

具。

5.规范内容:

5.1前加工通用作业规范

521首次使用的成形工具,需要有相关设计人或领用人的检验签名及准用标签许可,

方可使用。

522已经有使用历史的成形工具,再次使用前要校验或调节,满足成形尺寸的参数要

求后方可使用。

5.2.3成形工具在使用一定时间或成形一定数量的元器件后,必须按照工装使用说明校 验或调

节,满足成形尺寸的参数要求后方可使用。

5.3元器件的持取

在成形过程中,除极特殊情况下,手工持取元器件一般是持取元器件本体,禁止 持取

元器件引线,以防止污染元器件引线, 从而引起焊接不良,如果直接持取必须 有戴指套。

对于电阻,二极管,电容等非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其本体一般没有金属散热器, 所以可以直接持取本体;对于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如 T O-220, TO-247封装的元器 件,手工持取元器件本体时,禁止触摸其散热面,以免影响散热材料的涂敷或装配, 如绝缘膜因其它杂质而破损失效及陶瓷基片破裂。

器件手工折弯时的元件持取方法:不能直接持取本体而进行管脚折弯,必须持取 元件管脚部份进行折弯,同时需要戴指套操作。下图是两种成型方式对比 :

正确的持取元器件折弯。以 TO-220封装元件为例,尖嘴钳在距离本体适当的位置

(通过d,R 计算后的距离)夹紧引线,然后在引线一侧施加适当压力折弯引线 (

足装配要求的折弯角度),如图1。

错误的持取元器件折弯。以 TO-220封装元件为例,手在本体端施加压力,这有可 能引起引线与本体之间的破裂, 而这种损伤在外观检查很难发现,

甚至有可能在产

品的短期使用也无法发现,如图

量产及中试,不能手工折弯成形。

5.4引脚折弯及参数的选择

注意:引线打 K 时,通常要求凸起部分一般不能超出元器件的丝印最大外框

(Placement 层),同时要保障引线间距满足电气间隙的要求,对于实在无法满足的

在试验验证没有问题后才可以超出元器件的丝印外框。 5.3.1 5.3.2

5.3.3

5.3.4 对于小批量验证加工可以使用手工折弯成形,而批量大于等于

30pCS 的产品或者

2。

F表列出了普通轴向和径向元器件,功率半导体元器件的封装保护距离的最小值:

注:对功率电晶体,最好是按大小脚台阶距离本体的距离作为封装设计依据和模具制作尺寸,否则,模冶具的设计将非常困难。以上的封装保护值只是最小值要求。542折弯内径R

根据引线直径D (圆柱形引线)和厚度T (四棱柱形引线)的不同,元器件引线内侧的折弯半径R的值参

由于是内径,那么元器件引线的相对外径就是R+ D (T)o

5.5.1卧装成形

5.4.3折弯角度3

折弯角度是本次引线折弯后折弯部分的引线与原来未折弯部分引线的夹角, 大于等于90°小于180°。折弯角度3的优选值参考下表:

544偏心距V

对于存在特殊装配关系或者电气绝缘的元器件, 例如某些功率元器件装配了散热器, 通 常使用非变向折弯引线以消除应力, 根据引线的直径D 或者厚度T 的不同,偏心距的选 择也有不同的要求(参考无变向折弯图片)。

545 K 值

需要明确的是,K 是一个高度值,它不仅跟引线直径 D 或厚度T

有关,还受到折弯内径

R 和模具的影响,这里提供的是一个经验数据。

5.5轴向元器件的成形

5.5.1.1根据PCB 上元器件的孔位中心距离确定元器件的引脚间距。

通常该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