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圆的极坐标方程(Word)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1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系》1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1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系》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培养探究,研讨,综合自学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坐标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极坐标的思想已经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于极坐标的学习容易接受。
学习
重点
能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
学习
难点
理解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的基本思想;点与极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
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拯救船到达走私船如何最快达到,引进了极坐标思想。
二.探究新知
(一)极坐标系的建立:
(1)
(2)
(3)
(4)
();关于 所在直线对称的点()。
例2、说出下列各点的极坐标
(1)
(2)
三点与极坐标的对应情况
◆给定 ,就可以在极坐标平面内确定。
◆给定平面上一点M,但却有与之对应。
(四)负极径
◆规定:若 ,此时极坐标 对应的点M的位置按下
[3]一点的极坐标有否统一的表达式?
四.课后研讨
讨论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之间的联系:
将直角坐标系内点 与极坐标系内点 互换。
五.布置作业
报纸2版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极坐标系的概念;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位置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幻灯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引进极坐标系的重要性;运用类比方法,经历极坐标的建立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描点,得出极坐标的多值性。
变式训练1
在极坐标中,与点 关于极点对称的点();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的点
面规则规定:点M在与极轴成角 的反向延长线上,它到极点O的距离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 选修4-4 1.3.1圆的极坐标方程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 选修4-4 1.3.1圆的极坐标方程教案设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并回答问题
通过例题学习,归纳圆的极坐标方程类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类型二: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的圆
例8:求圆心坐标为C(a,0)(a>0)、半径为a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变式训练:课本p14页练习第2题
求圆心在A 、半径为3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类型三:圆心在点 处且过极点的圆
世纪金榜p18教师引导学生什么知识解决归纳解题坐标方程设计逐步加深其中类型一二三是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特例结合练习熟悉类坐标方程并能画出简单草图要求学生在教回答问题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方法设出圆上动点m的极坐标再根据圆的几何特征利用已知的定理公式等得出满足的方程
课题
1.3.1圆的极坐标方程
课时
1
授课
时间
主备人:
师生共同
总结
掌握由圆心和半径写出圆的极坐标方程方法
布置
作业
课后思考:例9求圆心在A(2,0)、半径为1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做在作业本上(课本p18页习题1-2第4题第(3)节,第11题第(1)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根据圆的几何特征,发掘出用什么知识解决问题,归纳解题规律,图形与极坐标方程有什么规律。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言,回答问题
设计逐步加深,其中类型一、二、三是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特例,结合练习熟悉类型一、二、三圆的极坐标方程,并能画出简单草图




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方法
设出圆上动点M的极坐标 ,再根据圆的几何特征,利用已知的定理、公式等,得出 满足的方程。
教学难点:如何寻找条件列出圆的极坐标方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4-4教案:1.4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4-4教案:1.4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第四课时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极坐标方程的意义能力目标:能在极坐标中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德育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教学难点:对不同位置的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理解三、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情境1、直角坐标系建立可以描述点的位置;极坐标也有同样作用?2、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可以求曲线的方程; 极坐标系的建立是否可以求曲线方程?学生回顾1、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怎样描述点的位置?2、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直角坐标系中)定义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二)、讲解新课:1、引例:以极点O 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上任意一点极径为5,反过来,极径为5的点都在这个圆上。

因此,以极点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可以用方程5=ρ来表示。

2、提问: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吗?3、定义:一般地,如果一条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一个极坐标适合方程0),(=θρf 的点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条曲线称为这个极坐标方程的曲线。

4、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例1、【课本P13页例5】求经过点)0,3(A 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

教师分析:设动点的极坐标抓住几何图形特征建立关系式。

学生练习。

变式训练:已知点P 的极坐标为),1(π,那么过点P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极坐标方程。

答案:cos 1ρθ=-例2、【课本P13页例6】求经过点A(2,0)、倾斜角为6π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分析:设动点的极坐标,在三角形OAM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解。

学生练习。

反思归纳:以上题目均为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方法是设动点的极坐标,抓住几何图形特征建立ρ与θ的关系式。

例3、【课本P14页例8】求圆心在(a,0)(a>0)、半径为a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学生练习,准对问题讲评。

变式训练:求圆心在)2,3(πA 且过极点的圆A 的极坐标方程。

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 1.2 极坐标系

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 1.2 极坐标系

极坐标系[对应学生用书][读教材·填要点].平面上点的极坐标()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由点出发的一条射线,一个长度单位及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合称为一个极坐标系.点称为极点,称为极轴.()点的极坐标: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由线段的长度ρ和从到的角度θ来,称为点的极坐标,ρ(刻画,这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ρ)θ称为称为θ极,极径角..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变换的前提条件:①极坐标系中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重合;②极轴与轴的正半轴重合;③两种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变换公式:(\\(=ρ θ,=ρ θ;))或(\\(ρ=+,θ=()(≠(.))[小问题·大思维].平面上的点与这一点的极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在极坐标系中,与给定的极坐标(ρ,θ)相对应的点是唯一确定的;反过来,同一个点的极坐标却可以有无穷多个.如一点的极坐标是(ρ,θ)(ρ≠),那么这一点也可以表示为(ρ,θ+π)或(-ρ,θ+(+)π)(其中∈)..若ρ>≤θ<π,则除极点外,点(ρ,θ)与平面内的点之间是否是一一对应的?提示:如果我们规定ρ>≤θ<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来表示.这时,极坐标与平面内的点之间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若点的极坐标为(ρ,θ),则点关于极点、极轴、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什么?提示:设点的极坐标是(ρ,θ),则点关于极点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ρ,θ)或(ρ,θ+π);点关于极轴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ρ,-θ);点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ρ,π-θ)或(-ρ,-θ).[对应学生用书][例]已知定点.()将极点移至′处,极轴方向不变,求点的新坐标;()极点不变,将极轴顺时针转动,求点的新坐标.[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极坐标系的建立及极坐标的求法.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意要求建立正确的极坐标系,然后求相应的点的极坐标.[精解详析]()设点新坐标为(ρ,θ),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在△′中,ρ=+()-···=+-=,∴ρ=.即′=.∴=′+′,∠′=.∴∠′=.∴∠′=π--=.∴∠′=.∴∠′′=.∴点的新坐标为.()如图,设点新坐标为(ρ,θ),。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优质教案

(3.5学案)第1讲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大题)教学目标1.会将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理解极坐标方程中ρ,θ含义,参数方程中直线中的t 的含义,圆与椭圆中θ几何意义,及应用教学重点:ρ,θ应用及直线参数方程中t 应用椭圆中θ应用 教学难点:椭圆中θ的含义题型一:极坐标.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1.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且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如图,设M 是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极坐标分别为(x ,y)和(ρ,θ),则⎩⎨⎧x =ρcos θ,y =ρsin θ,⎩⎨⎧ρ2=x 2+y 2,tan θ=yx x ≠0.2.在与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进行互化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范围,要注意转化的等价性.(1).直线的参数方程过定点M(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cos α,y =y 0+tsin α(t为参数).(2).圆的参数方程圆心为点M(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cos θ,y =y 0+rsin θ(θ为参数).(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1)椭圆x 2a 2+y 2b 2=1(a>b>0)的参数方程为⎩⎨⎧x =acos θ,y =bsin θ(θ为参数).(2)抛物线y 2=2px(p>0)的参数方程为⎩⎨⎧x =2pt 2,y =2pt(t 为参数).(4).(1)参数方程的实质是将曲线上每一点的横、纵坐标分别用同一个参数表示出来,所以有时处理曲线上与点的坐标有关的问题时,用参数方程求解非常方便;(2)充分利用直线、圆、椭圆等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在解题时能够事半功倍.例1、(1)方程表示的曲线是( )A. 双曲线B.双曲线的上支C.双曲线的下支D.圆 分析:把参数方程化为我们熟悉的普通方程,再去判断它表示的曲线类型是这类问题的破解策略.解析:注意到t与互为倒数,故将参数方程的两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再相减,即可消去含的项,即有,又注意到,可见与以上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为.显然它表示焦点在轴上,以原点为中心的双曲线的上支,选B.点评:这是一类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检验问题,转化的关键是要注意变量范围的一致性.(2)、设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为 .分析:注意到变量的几何意义,故研究二元函数的最值时,可转化为几何问题.若设,则方程表示一组直线,(对于取不同的值,方程表示不同的直线),显然既满足,又满足,故点是方程组的公共解,依题意得直线与椭圆总有公共点,从而转化为研究消无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问题.解析:令,对于既满足,又满足,故点是方程组的公共解,依题意得,由,解得:,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点评:对于以上的问题,有时由于研究二元函数有困难,也常采用消元,但由满足的方程来表示出或时会出现无理式,这对进一步求函数最值依然不够简洁,但若通过三角函数换元,则可实现这一途径.即,因此可通过转化为的一元函数.以上二个思路都叫“参数法”.(3)、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是()A. 圆B. 椭圆C. 双曲线的一支D. 抛物线分析:这类问题需要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进行判断.解析:由,化为直角坐标系方程为,化简得.显然该方程表示抛物线,故选D.点评:若直接由所给方程是很难断定它表示何种曲线,因此通常要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加以研究.(4)、极坐标方程转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A. B. C. D.分析:极坐标化为直解坐标只须结合转化公式进行化解.解析:,因此选C.点评:此题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失解,本题若成为填空题,则更要谨防漏解.通关练习一1. 已知点M的极坐标为,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的坐标是()A. B. C. D.2.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则直线的斜率为()A. B. C. D.3.下列在曲线上的点是()A. B. C. D.4.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A. B. C.D.5.参数方程为表示的曲线是()A.一条直线 B.两条直线 C.一条射线 D.两条射线6.直线和圆交于两点,则的中点坐标为() A. B. C. D.7.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为()A.一条射线和一个圆 B.两条直线 C.一条直线和一个圆 D.一个圆8.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上的点对应的参数是,则点与之间的距离是()A. B. C. D.9. 圆心为C,半径为3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10 若A,B,则|AB|=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O是极点)11. ,若A、B是C上关于坐标轴不对称的任意两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a,0),求a的取值范围.一、选择题:1.A 解析:能表示点M的坐标有3个,分别是B、C、D.2.D 解析:3.B 解析:转化为普通方程:,当时,4.C 解析:转化为普通方程:,但是5、D 解析:表示一条平行于轴的直线,而,所以表示两条射线6.D 解析:,得,因此中点为7.C 解析:,则或8、C 解析:距离为9、解析:如下图,设圆上任一点为P(),则10、解析:在极坐标系中画出点A、B,易得,11. 解析:,,,,题型二极坐标,参数方程综合应用例2 (2019·全国Ⅱ)在极坐标系中,O为极点,点M(ρ0,θ)(ρ>0)在曲线C:ρ=4sin θ上,直线l过点A(4,0)且与OM垂直,垂足为P.(1)当θ0=π3时,求ρ0及l 的极坐标方程; (2)当M 在C 上运动且P 在线段OM 上时,求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解 (1)因为M(ρ0,θ0)在C 上,当θ0=π3时,ρ0=4sin π3=2 3. 由已知得|OP|=|OA|cosπ3=2. 设Q(ρ,θ)为l 上除P 的任意一点,连接OQ ,在Rt △OPQ 中,ρcos ⎝ ⎛⎭⎪⎫θ-π3=|OP|=2.经检验,点P ⎝ ⎛⎭⎪⎫2,π3在曲线ρcos ⎝ ⎛⎭⎪⎫θ-π3=2上.所以,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π3=2.(2)设P(ρ,θ),在Rt △OAP 中,|OP|=|OA|cos θ=4cos θ,即ρ=4cos θ.因为P 在线段OM 上,且AP ⊥OM ,故θ的取值范围是⎣⎢⎡⎦⎥⎤π4,π2.所以,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θ∈⎣⎢⎡⎦⎥⎤π4,π2.跟踪演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x +3y =53,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射线OP :θ=π6(ρ≥0)与圆C 的交点为O ,A ,与直线l 的交点为B ,求线段AB 的长.解 由题意知ρA =4sinπ6=2, ρB =532sin ⎝ ⎛⎭⎪⎫π6+π6=5,所以|AB|=|ρA -ρB |=3.例 3 (2019·六安质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2cos α,y =2sin α(α为参数),过点P(-2,0)作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交于A ,B 两点.(1)若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455,求k 的值;(2)求线段AB 中点E 的轨迹方程.解 (1)由题意知,圆C 的普通方程为(x -2)2+y 2=4, 即圆C 的圆心为C(2,0),半径r =2.依题意可得过点P(-2,0)的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即kx -y +2k =0, 设圆心C(2,0)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则d =|2k +2k|1+k 2=|4k|1+k2=455, 解得k =±12.(2)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2+tcos θ,y =tsin θ(t 为参数),θ∈⎝ ⎛⎭⎪⎫-π6,π6,代入圆C :(x -2)2+y 2=4,得t 2-8tcos θ+12=0. 设A ,B ,E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A ,t B ,t E , 则t E =t A +t B2, 所以t A +t B =8cos θ,t E =4cos θ. 又点E 的坐标满足⎩⎨⎧x =-2+t E cos θ,y =t E sin θ,所以点E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x =-2+4cos 2θ,y =4sin θcos θ,即⎩⎨⎧x =2cos 2θ,y =2sin 2θ,θ∈⎝ ⎛⎭⎪⎫-π6,π6,化为普通方程为x 2+y 2=4(1<x ≤2).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ρsin θ+1=0,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α,y =3sin α(α为参数).(1)求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2)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已知点M(1,1),求|MA|·|MB|的值. 解 (1)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N(2cos α,3sin α), 直线l :x -2y +1=0,则点N 到直线l 的距离d =|2cos α-23sin α+1|5=⎪⎪⎪⎪⎪⎪4cos ⎝⎛⎭⎪⎫α+π3+15≤5,∴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5. (2)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θ, 则由(1)知tan θ=12,∴cos θ=255,sin θ=55.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255t ,y =1+55t (t 为参数),曲线C :x 24+y 23=1,联立方程组,消元得165t 2+45t -5=0, 设方程两根为t 1,t 2,则t 1t 2=-2516, 由t 的几何意义,得|MA|·|MB|=-t 1t 2=2516. 通关练习二1.(2019·东莞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4+3t ,y =a +3t(t 为参数),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3)2+(y -3)2=4.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直线l 和圆C 的极坐标方程; (2)若射线θ=π3与l 的交点为M ,与圆C 的交点为A ,B ,且点M 恰好为线段AB 的中点,求a 的值.解(1)∵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4+3t ,y =a +3t(t 为参数),∴在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中消去t 可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y -34+a =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中, 得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34+a =0.∵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3)2+(y -3)2=4,∴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6ρcos θ-6ρsin θ+14=0.(2)在极坐标系中,由已知可设M ⎝ ⎛⎭⎪⎫ρ1,π3,A ⎝ ⎛⎭⎪⎫ρ2,π3,B ⎝⎛⎭⎪⎫ρ3,π3,联立⎩⎨⎧θ=π3,ρ2-6ρcos θ-6ρsin θ+14=0,得ρ2-(3+33)ρ+14=0, ∴ρ2+ρ3=3+3 3. ∵点M 恰好为AB 的中点, ∴ρ1=3+332,即M ⎝⎛⎭⎪⎫3+332,π3. 把M ⎝ ⎛⎭⎪⎫3+332,π3代入ρcos θ-ρsin θ-34+a =0,得3()1+32×1-32-34+a =0,解得a =9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过点P(m,2),其参数方程为⎩⎨⎧x =m +t ,y =2-t(t 为参数,m ∈R ),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2θ+8cos θ-ρ=0. (1)求曲线C 1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已知曲线C 1和曲线C 2交于A ,B 两点,且|PA|=2|PB|,求实数m 的值. 解 (1)C 1的参数方程⎩⎨⎧x =m +t ,y =2-t(t 为参数,m ∈R ),消参得普通方程为x +y -m -2=0.C 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ρ(2cos 2θ-1)+8cos θ-ρ=0,两边同乘ρ得2ρ2cos 2θ+8ρcos θ-2ρ2=0,即y 2=4x. 即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2=4x.(2)将曲线C 1的参数方程标准化为⎩⎪⎨⎪⎧x =m -22t ,y =2+22t (t 为参数,m ∈R ),代入曲线C 2:y 2=4x , 得12t 2+42t +4-4m =0, 由Δ=(42)2-4×12×(4-4m)>0,得m>-3,设A ,B 对应的参数为t 1,t 2,由题意得|t 1|=2|t 2|,即t 1=2t 2或t 1=-2t 2,当t 1=2t 2时,⎩⎨⎧t 1=2t 2,t 1+t 2=-82,t 1·t 2=24-4m,解得m =-239,满足m>-3; 当t 1=-2t 2时,⎩⎨⎧t 1=-2t 2,t 1+t 2=-82,t 1·t 2=24-4m解得m =33,满足m>-3. 综上,m =-239或33. 3.(2019·衡水中学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2+2cos φ,y =2sin φ(φ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 (1)求C 1的普通方程和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已知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0<α<π,ρ∈R ),A 是C 3与C 1的交点,B 是C 3与C 2的交点,且A ,B 均异于原点O ,|AB|=42,求α的值. 解 (1)由⎩⎨⎧x =2+2cos φ,y =2sin φ消去参数φ,得C 1的普通方程为(x -2)2+y 2=4.由ρ=4sin θ,得ρ2=4ρsin θ,又y =ρsin θ,x 2+y 2=ρ2, 所以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4. (2)由(1)知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x -2)2+y 2=4, 所以其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设点A ,B 的极坐标分别为(ρA ,α),(ρB ,α), 则ρA =4cos α,ρB =4sin α,所以|AB|=|ρA -ρB |=4|cos α-sin α| =42⎪⎪⎪⎪⎪⎪sin ⎝⎛⎭⎪⎫α-π4=42,所以sin ⎝ ⎛⎭⎪⎫α-π4=±1,即α-π4=k π+π2(k ∈Z ),解得α=k π+3π4(k ∈Z ),又0<α<π,所以α=3π4. 4.(2019·保山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O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tcos α,y =-2+tsin α(t 为参数),直线l 与⊙O 交于A ,B 两个不同的点.(1)求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2)求线段AB 中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 (1)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当α=π2时,直线l(即y 轴)与⊙O 交于A ,B 两个不同的点,符合题目要求;当α≠π2时,记k =tan α,直线l 的参数方程⎩⎨⎧x =tcos α,y =-2+tsin α 化为普通方程为kx -y -2=0,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d =21+k 2.因为直线l 与⊙O 交于不同的两点, 所以21+k2<2, 解得k>1或k<-1.当k<-1时,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π2,3π4;当k>1时,α的取值范围是⎝ ⎛⎭⎪⎫π4,π2,综上,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π4,3π4.(2)⊙O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其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 因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tcos α,y =-2+tsin α(t 为参数),代入x 2+y 2=2中得,t 2-4tsin α+2=0, 故可设A(t 1cos α,-2+t 1sin α),B(t 2cos α,-2+t 2sin α),注意到t 1 ,t 2为方程的根,故t 1+t 2=4sin α, 点P 的坐标为⎝⎛⎭⎪⎫t 1+t 22cos α,-2+t 1+t 22sin α, 即(sin 2α,-1-cos 2α), 所以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x =sin 2α,y =-1-cos 2α(α为参数).。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章小结》3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章小结》3



x' 1 x
2
复习伸缩变换 定义,认识伸缩 变换规律,通过 具体例题巩固 知识点。
2 将正弦曲线 y sin x 按伸缩变换
后得到曲线的
y' 3y
方程的周期为( )
A.
B .
C .2
D .3
2
设 M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 (x, y) ,极坐标是 (, ).
㈢ 则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为:
总之,本节内容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我更应该虚心学 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① ( 3,3); ② (1,1); ③ (3,0).
定义: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 C 上任意一点的极坐
标 中 至 少 有 一 个 满 足 方 程 f (, ) 0 , 并 且 坐 标 适 合 方 程
㈣ f (, ) 0 的点都在曲线 C 上,那么方程 f (, ) 0 叫做曲线 C
通过梳理反思,
理 反
让学生自己体
思 2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感觉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如何弥 会 本 节 课 的 学
补?
习内容。
六、教学板书
课后作业:完成坐标系板演 2
学生 板演 3
高中数学人教B版2003课标版 选修4-4
第一章 坐标系小结
霸州市第四中学 郭海洁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第一章 坐标系小结
姓名
郭海洁
工作单位
霸州市第四中学
年级学科
高二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 B 版 选修 4-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 B 版》数学选修 4-4《坐标系与参

高二数学 4-4第一章坐标系全部教案

高二数学  4-4第一章坐标系全部教案

表示方法?(3)、坐标不唯一是由谁引起的?(4)、不同的极坐标是否可以写出统一
表达式。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 =0, 可以取任意角。
变式训练 :在极坐标系里描出下列各点
A(3,0) B(6,2 )C(3, )D(5, 4 )E(3, 5 )F(4, )G(6, 5 )
2
3
6
3
例 2 在极坐标系中,
特别强调:由极径的意义可知 ≥0;当极角 的取值范围是[0,2 )时,平面上的 点(除去极点)就与极坐标(,)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们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 径 =0,极角是任意角. 3、负极径的规定:在极坐标系中,极径 允许取负值,极角 也可以去任意的正角 或负角,当 <0 时,点 M (,)位于极角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且 OM= 。
(1)如果图形有对称中心,可以选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
(2)如果图形有对称轴,可以选择对称轴为坐标轴;
(3)使图形上的特殊点尽可能多的在坐标轴上。
(二)、平面直角坐标轴中的伸缩变换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伸缩变换,即改变 x 轴或 y 轴的单位长度,将会对图形
产生影响。
2、探究:(1)在正弦曲线 y=sinx 上任取一点 P(x,y),保持纵坐标不变,将横坐标 x
π 3
<0,解得 k=-1,
= 3
-2 =- 5 , 点 A 的坐标为(5,- 5 ).
3
3
变式训练:1、若 ABC的的三个顶点为 A(5, 5 ), B(8, 5 ),C(3, 7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
6
6
答案:正三角形。2、若 A、B 两点的极坐标为 (1,1), (2 ,2 ) 求 AB 的长以及 AOB 的 面积。(O 为极点)

【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球坐标系(Word)

【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球坐标系(Word)

【2019-2020年度】人教B 版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球坐标系(Word )[读教材·填要点]1.球坐标系设空间中一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z),点M 在xOy 坐标面上的投影点为M0,连接OM 和OM0,设z 轴的正向与向量的夹角为φ,x 轴的正向与0的夹角为θ,M 点到原点O 的距离为r ,则由三个数r ,θ,φ构成的有序数组(r ,θ,φ)称为空间中点M 的球坐标.在球坐标中限定r≥0,0≤θ<2π,0≤φ≤π.OM OM2.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转化空间点M 的直角坐标(x ,y ,z)与球坐标(r ,φ,θ)之间的变换关系为⎩⎨⎧x =rsin φ·cos θ,y =rsin φ·sin θ,z =rcos φ. [小问题·大思维]球坐标与平面上的极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空间某点的球坐标中的第二个坐标θ就是该点在xOy 平面上投影点的极坐标中的第二个坐标θ.[例1][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球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变换关系.解答本题需要先搞清球坐标中各个坐标的意义,然后代入相应的公式求解即可.[精解详析] ∵M 的球坐标为,∴r =5,φ=,θ=.由变换公式⎩⎨⎧ x =rsin φcos θ,y =rsin φsin θ,z =rcos φ,得⎩⎪⎨⎪⎧ x =5sin 5π6cos 4π3=-54,y =5sin 5π6sin 4π3=-534,z =5cos 5π6=-532.故它的直角坐标为. 已知球坐标求直角坐标,可根据变换公式直接求解,但要分清哪个角是φ,哪个角是θ.1.已知点P 的球坐标为,求它的直角坐标.解:由变换公式得x =rsin φcos θ=4sin cos =2,y =rsin φsin θ=4sin sin =2,z =rcos φ=4cos =-2.∴它的直角坐标为(2,2,-2).[例[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变换关系.解答本题只需将已知条件代入变换公式求解即可,但应注意θ与φ的取值范围.[精解详析] 由坐标变换公式,可得r ===2.由rcos φ=z =,得cos φ==,φ=.又tan θ==1,θ=(x>0,y>0),所以知M点的球坐标为.由直角坐标化为球坐标时,我们可以先设点M的球坐标为(r,θ,φ),再利用变换公式求出r,θ,φ代入点的球坐标即可;也可以利用r2=x2+y2+z2,tan θ=,cos φ=求解.特别注意由直角坐标求球坐标时,θ和φ的取值应首先看清点所在的象限,准确取值,才能无误.2.设点M的直角坐标为,求它的球坐标.解:由变换公式得r===1.由rcos φ=z=-得cos φ=-,φ=.又tan θ==(r>0,y>0),得θ=,∴M的球坐标为.[例3] O为端点且与零子午线相交的射线Ox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有A,B两个城市,它们的球坐标分别为AR,,,BR,,.飞机沿球的大圆圆弧飞行时,航线最短,求最短的路程.[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球坐标系的应用以及球面上的最短距离.解答本题需要搞清球的大圆的圆心角及求法.[精解详析] 如图所示,因为A,B,可知∠AOO1=∠O1OB=,∴∠O1AO=∠O1BO=.又∠EOC=,∠EOD=,∴∠COD=-=.∴∠AO1B=∠COD=.在Rt△OO1B中,∠O1BO=,OB=R,∴O1B=O1A=R.∵∠AO1B=,∴AB=R.在△AOB中,AB=OB=OA=R,∴∠AOB=.故飞机沿经过A,B两地的大圆飞行,航线最短,其路程为R.我们根据A,B两地的球坐标找到纬度和经度,当飞机沿着过A,B两地的大圆飞行时,飞行最快.求所飞行的路程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求出过A,B两地的球面距离.3.用两平行面去截球,如图,在两个截面圆上有两个点,它们的球坐标分别为A,B8,θB,,求出这两个截面间的距离.解:由已知,OA=OB=8,∠AOO1=,∠BOO1=.∴在△AOO1中,OO1=4.在△BOO2中,∠BOO2=,OB=8,∴OO2=4,则O1O2=OO1+OO2=8.即两个截面间的距离O1O2为8.一、选择题1.已知一个点P的球坐标为,点P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点为P0,则与的夹角为( )OPA.- B.3π4C.D.π3解析:选A ∵φ=,∴OP 与OP0之间的夹角为=. 2.点M 的球坐标为(r ,φ,θ)(φ,θ∈(0,π)),则其关于点(0,0,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r ,-φ,-θ)B .(r ,π-φ,π-θ)C .(r ,π+φ,θ)D .(r ,π-φ,π+θ)解析:选D 设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z),则点M 关于(0,0,0)的对称点M′的直角坐标为(-x ,-y ,-z),设M′的球坐标为(r′,φ′,θ′),因为⎩⎨⎧ x =rsin φcos θ,y =rsin φsin θ,z =rcos φ,所以⎩⎨⎧ r′sin φ′cos θ′=-rsin φcos θ,r′sin φ′sin θ′=-rsin φsin θ,r′cos φ′=-rcos φ,可得⎩⎨⎧ r′=r ,φ′=π-φ,θ′=π+θ,即M′的球坐标为(r ,π-φ,π+θ).3.点P 的球坐标为,则它的直角坐标为( )A .(1,0,0)B .(-1,-1,0)C .(0,-1,0)D .(-1,0,0)解析:选D x =rsin φcos θ=1·sin ·cos π=-1, y =rsin φsin θ=1·sinsin π=0,z =rcos φ=1·cos=0,∴它的直角坐标为(-1,0,0).4.已知点P 的柱坐标为,点B 的球坐标为,则这两个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为( )A .P(5,1,1),B ⎝⎛⎭⎪⎫364,324,62 B .P(1,1,5),B ⎝⎛⎭⎪⎫364,324,62 C .P ,B(1,1,5)D .P(1,1,5),B ⎝ ⎛⎭⎪⎫62,364,324 解析:选B 球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为⎩⎨⎧ x =rsin φcos θ,y =rsin φsin θ,z =rcos φ,柱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为⎩⎨⎧ x =ρcos θ,y =ρsin θ,z =z.设P 点的直角坐标为(x ,y ,z),则x =cos =×=1, y =sin =1,z =5.设B 点的直角坐标为(x′,y′,z′),则x′=sin cos =××=,y′=sin sin =××=,z′=cos =×=.所以点P 的直角坐标为(1,1,5),点B 的直角坐标为.二、填空题5.以地球中心为坐标原点,地球赤道平面为xOy 坐标面,由原点指向北极点的连线方向为z 轴正向,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为zOx坐标面,如图所示.若某地在西经60°,南纬45°,地球的半径为R ,则该地的球坐标可表示为________.解析:由球坐标的定义可知,该地的球坐标为R ,,.答案:⎝ ⎛⎭⎪⎫R ,5π3,3π4 6.已知点M 的球坐标为,则它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它的柱坐标是________.解析:由坐标变换公式直接得直角坐标和柱坐标.答案:(-2,2,2) ⎝ ⎛⎭⎪⎫22,3π4,22 7.设点M 的直角坐标为(-1,-1,),则它的球坐标为________. 解析:由坐标变换公式,得r ===2,cos φ==,∴φ=.∵tan θ===1,又∵x<0,y<0,∴θ=.∴M 的球坐标为.答案:⎝ ⎛⎭⎪⎫2,5π4,π4 8.在球坐标系中,方程r =1表示________,方程φ=表示空间的________.解析:数形结合,根据球坐标的定义判断形状.答案:球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球面 顶点在原点,轴截面顶角为的圆锥面三、解答题9.如图,请你说出点M 的球坐标.解:由球坐标的定义,记|OM|=R ,OM 与z 轴正向所夹的角为φ.设M 在xOy 平面上的射影为Q ,Ox 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Q 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θ.这样点M 的位置就可以用有序数组(R ,θ,φ)表示.∴M 点的球坐标为M(R ,θ,φ).10.已知点P 的球坐标为,求它的直角坐标.解:根据坐标变换公式⎩⎨⎧ x =rsin φcos θ,y =rsin φsin θ,z =rcos φ,得⎩⎪⎨⎪⎧ x =2sin 3π4cos 7π6=2·22·⎝ ⎛⎭⎪⎫-32=-62,y =2sin 3π4sin 7π6=2·22·⎝ ⎛⎭⎪⎫-12=-22,z =2·cos 3π4=2·⎝ ⎛⎭⎪⎫-22=-2,∴点P 的直角坐标为. 11.如图,建立球坐标系,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A ,B ,C ,D 的球坐标.(其中O 是△BCD 的中心)解:O 是△BCD 的中心,则OC =OD =OB =,AO =.∴C ,D ,B,A.[对应学生用书P19][对应学生用书P19]1的对称性,尽量使图形的对称轴(对称中心)正好是坐标系中的x 轴,y 轴(坐标原点).2.坐标系的建立,要尽量使我们研究的曲线的方程简单.[例1] 线段AB 与CD 互相垂直且平分于点O ,|AB|=2a ,|CD|=2b ,动点P 满足|PA|·|PB|=|PC|·|PD|,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 以AB 的中点O 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P(x ,y),则A(-a,0),B(a,0),C(0,-b),D(0,b),由题设,知|PA|·|PB|=|PC|·|PD|.∴ ·错误!= ·.化简得x2-y2=,∴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2-y2=.设点点P(X ,Y)对应点P′(x′,y′),称这种变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例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C 变为曲线(X -5)2+(Y +6)2=1,求曲线C 的方程,并判断其形状.[解] 将代入(X -5)2+(Y +6)2=1中,得(2x -5)2+(2y +6)2=1.化简,得⎝⎛⎭⎪⎫x -522+(y +3)2=. 该曲线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1F(ρ,θ)=0.如果曲线C 是由极坐标(ρ,θ)满足方程的所有点组成的,则称此二元方程F(ρ,θ)=0为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2.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的表示形式不唯一,因此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也有不同之处.一条曲线上的点的极坐标有多组表示形式,有些表示形式可能不满足方程,这里要求至少有一组能满足极坐标方程.3.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代入法,其在极坐标中仍然适用.注意求谁设谁,找出所设点的坐标ρ,θ的关系.[例3] △ABC的底边BC=10,∠A=∠B,以B为极点,BC为极轴,求顶点A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解] 如图,令A(ρ,θ).△ABC内,设∠B=θ,∠A=,又|BC|=10,|AB|=ρ,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化简,得A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ρ=10+20cos θ.1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下取相同的单位.2.互化公式为x=ρcos θ,y=ρsin θ3.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可直接将x=ρcos θ,y=ρsin θ代入即可,而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通常将极坐标方程化为ρcos θ,ρsin θ的整体形式,然后用x,y代替较为方便,常常两端同乘以ρ即可达到目的,但要注意变形的等价性.[例4] 把下列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1)ρ=2acos θ(a>0);(2)ρ=9(sin θ+cos θ);(3)ρ=4;(4)2ρcos θ-3ρsin θ=5.[解] (1)ρ=2acos θ,两边同时乘以ρ,得ρ2=2aρcos θ,即x2+y2=2ax.整理得x2+y2-2ax=0,即(x-a)2+y2=a2.它是以(a,0)为圆心,以a为半径的圆.(2)两边同时乘以ρ得ρ2=9ρ(sin θ+cos θ),即x2+y2=9x+9y,又可化为2+2=.它是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3)将ρ=4两边平方得ρ2=16,即x2+y2=16.它是以原点为圆心,以4为半径的圆.(4)2ρcos θ-3ρsin θ=5,即2x-3y=5.它是一条直线.1M0,用(ρ,θ)(ρ≥0,0≤θ<2π)来表示点M0在平面xOy上的极坐标.这时点M的位置可由有序数组(ρ,θ,z)表示,叫做点M的柱坐标.2.球坐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设M是空间任意一点,连接OM,记|OM|=r,OM与Oz轴正向所夹的角为φ,设M在xOy平面上的射影为M0.Ox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M0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θ,则M(r,θ,φ)为M点的球坐标.[例5] 在柱坐标系中,求满足的动点M(ρ,θ,z)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解] 根据柱坐标系与点的柱坐标的意义可知,满足ρ=1,0≤θ<2π,0≤z≤2的动点M(ρ,θ,z)的轨迹是以直线Oz 为轴,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如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半径r =1,h =2,∴V=Sh =πr2h =2π.[例6] 如图,长方体OABC —D′A′B′C′中,OA =OC =a ,BB′=OA ,对角线OB′与BD′相交于点P ,顶点O 为坐标原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试写出点P 的球坐标.[解] r =|OP|,φ=∠D′OP,θ=∠AOB,而|OP|=a ,∠D′OP=∠OB′B,tan ∠OB′B==1,∴∠OB′B=,θ=∠AOB=.∴点P 的球坐标为.[对应学生用书P21]一、选择题1.点M 的直角坐标是(-1,),则点M 的极坐标为( )A.B.⎝ ⎛⎭⎪⎫2,-π3C.D.,k∈Z解析:选C ρ2=(-1)2+()2=4,∴ρ=2.又∴⎩⎪⎨⎪⎧ cos θ=-12,sin θ=32.∴θ=π+2k π,k ∈Z.即点M 的极坐标为,k∈Z.2.化极坐标方程ρ2cos θ-ρ=0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A.x2+y2=0或y=1 B.x=1C.x2+y2=0或x=1 D.y=1解析:选 C ρ(ρcos θ-1)=0,ρ==0,或ρcos θ=x =1.3.极坐标方程ρcos θ=2sin 2θ表示的曲线为( )A.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两条直线C.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一个圆解析:选C ρcos θ=4sin θcos θ,cos θ=0,或ρ=4sin θ(ρ2=4ρsin θ),则x=0,或x2+y2=4y.4.极坐标系内曲线ρ=2cos θ上的动点P与定点Q的最近距离等于( )A.-1B.-1C.1 D.2解析:选A 将曲线ρ=2cos 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x-1)2+y2=1,点Q的直角坐标为(0,1),则P到Q的最短距离为点Q与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即-1.二、填空题5.极坐标方程5ρ2cos2θ+ρ2-24=0所表示的曲线焦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原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1,∴c==,双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下的焦点坐标为(,0),(-,0),故在极坐标系下,曲线的焦点坐标为(,0),(,π).答案:(,0),(,π)6.点M的球坐标为,则它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解析:x=6·sin·cos =3,y=6sinsin=3,z=6cos=0,∴它的直角坐标为(3,3,0).答案:(3,3,0)7.在极坐标系中,若过点(3,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交曲线ρ=4cos θ于A,B两点,则|AB|=________.解析:过点(3,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3,曲线ρ=4cos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4x=0,把x=3代入上式,得9+y2-12=0,解得,y1=,y2=-,所以|AB|=|y1-y2|=2.答案:238.在极坐标系中,过点A(6,π)作圆ρ=-4cos θ的切线,则切线长为________.解析:圆ρ=-4cos θ化为(x+2)2+y2=4,点(6,π)化为(-6,0),故切线长为==2.答案:23三、解答题9.求由曲线4x2+9y2=36变成曲线X2+Y2=1的伸缩变换.解:设变换为将其代入方程X2+Y2=1,得a2x2+b2y2=1.又∵4x2+9y2=36,即+=1,∴又∵a>0,b>0,∴a=,b=.∴将曲线4x2+9y2=36变成曲线X2+Y2=1的伸缩变换为⎩⎪⎨⎪⎧ X =13x ,Y =12y.10.已知A ,B 两点的极坐标分别是,,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和△AOB 的面积.解:求两点间的距离可用如下公式:|AB|===2.S△AOB=|ρ1ρ2sin(θ1-θ2)|=2×4×sin=×2×4=4.1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的圆心C ,半径为1.Q 点在圆周上运动,O 为极点.(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2)若P 在直线OQ 上运动,且满足=,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1)如图所示,设M(ρ,θ)为圆C 上任意一点.在△OCM 中,可知|OC|=3,|OM|=ρ,|CM|=1,∠COM =.根据余弦定理,得1=ρ2+9-2·ρ·3·cos .化简整理,得ρ2-6·ρcos +8=0为圆C 的轨迹方程.(2)设Q(ρ1,θ1),则有ρ-6·ρ1cos +8=0.①设P(ρ,θ),则OQ∶QP=ρ1∶(ρ-ρ1)=2∶3⇒ρ1=ρ, 又θ1=θ,所以⎩⎨⎧ ρ1=25ρ,θ1=θ.代入①得ρ2-6·ρcos +8=0,整理得ρ2-15ρcos +50=0为P 点的轨迹方程.。

人教课标版(B版)高中数学选修4-4第一章 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

人教课标版(B版)高中数学选修4-4第一章 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
练习: 4.分别过点 P(2, )和Q(4,2) 引圆x2+y2=10的切线,切线的 总数是( C ) A.1 B.2 C.3 D.4
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10 ,等于圆半径,故点 P在圆上, 因而过 P能引一条切线与圆相切 ; 点Q到圆心的距离为 2 5,大于圆半径,故点 Q在圆外, 因而过 Q能引两条切线与圆相切 。
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2 设圆C:(x a) (y b) r 2 ,直线l:Ax By C 0,
圆心(a, b)到直线l的距离为 d,则有: (1)d r 直线与圆相交;
(2)d r 直线与圆相切; (3)d r 直线与圆相离;
(x a)2 (y b)2 r 2 另外, 由 消去y得x的一元 Ax By C 0 二次方程判别式为Δ, 则有代数特征: (1) 0 直线与圆相交;
第一章 坐标系圆 的极坐标方程
圆的方程
一、圆的标准方程: (x-a)
2+
y
(y-b) =
2
r2
r C
M
圆心是C(a,b),半径是r的圆的方程 说明: O 1、特点:明确给出了圆心坐标和半径。
x
2、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条件。 练习: 1.圆心在直线y=x上,半径为2,与两轴同时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B ) A.(x-2)2+(y-2)2=2 B.(x+2)2+(y+2)2=2 C.(x-2)2+(y-2)2=2 ,(x+2)2+(y+2)2=2 D.(x-2)2+(y-2)2=4 ,(x+2)2+(y+2)2=4
1 6 D. , 5 5 6 .圆C圆 心 ( 1, 0 ),半径 1,圆 心 到 直 线 l距 离 , 5 6 直 线l与 圆 相 离 , 如 上 图 , P到l最 大 、 小 距 离 1。 5 1 8.圆 心 到 直 线 l距 离 ,直线l与圆相交, 5 1 如下图, P到l最 大 、 小 距 离 1 。 5 4 6 A. , 5 5 1 11 B. , 5 5 6 11 C. , 5 5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1章《坐标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4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1章《坐标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4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1章《坐标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4【基础知识导学】1、 坐标系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柱坐标系、球坐标系。

2、 “坐标法”解析几何学习的始终,同学们在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自始至终强化这一思想方法。

3、 坐标伸缩变换与前面学的坐标平移变换都是将平面图形进行伸缩平移的变换,本质是一样的。

应注意:通过一个表达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伸缩变换将与的伸缩变换统一成一个式子了,即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对应性,即分清新旧。

【知识迷航指南】【例1】(xx 年江苏)圆O 1与圆O 2的半径都是1,|O 1O 2|=4,过动点P 分别作圆O 1、圆O 2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使得PM=PN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以直线O 1O 2为X 轴,线段O 1O 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两圆的圆心坐标分别为O 1(-2,0),O 2(2,0),设P ()则PM 2=PO 12-MO 12=同理,PN 2=因为PM=PN ,即=2[],即即这就是动点P 的轨迹方程。

【点评】这题考查解析几何中求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应用,考查建立坐标系、数形结合思想、勾股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相关知识,及分析推理、计算化简技能、技巧等,是一道很综合的题目。

【例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变成直线,求满足图象变换的伸缩变换。

分析:设变换为可将其代入第二个方程,得,与比较,将其变成比较系数得【解】,直线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机坐标扩大到原来的4倍可得到直线。

【点评】求满足图象变换的伸缩变换,实际上是让我们求出变换公式,我们将新旧坐标分清,代入对应的曲线方程,然后比较系数可得了。

【解题能力测试】1、已知x x f x x f ωsin )(,sin )(21==(的图象可以看作把的图象在其所在的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则为( )A .B .2 C.3 D.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C 变为曲线则曲线C 的方程为( )A . B.C . D.3.∆ABC 中,若BC 的长度为4,中线AD 的长为3,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点A 的轨迹方程。

2019-2020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1教学案:第一章 1-2 1-2-1 圆 的 切 线

2019-2020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1教学案:第一章 1-2 1-2-1 圆 的 切 线

2019-2020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1教学案:第一章1-2 1-2-1圆的切线1.2.1圆的切线[对应学生用书P15][读教材·填要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称直线和圆相离.(2)相交:如果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则这条直线和该圆一定相交于两点,此时称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3)相切:如果一条直线与一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圆的切线,公共点叫做切点.2.圆的切线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从圆外的一个已知点所引的两条切线长相等.推论2:经过圆外的一个已知点和圆心的直线,平分从这点向圆所作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4.三角形的内切圆、旁切圆(1)内切圆:与一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2)旁切圆:与三角形的一边和其它两边的延长线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旁切圆,一个三角形有三个旁切圆.[小问题·大思维]1.下列关于切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①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④过直径的端点,垂直于此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提示:由切线的定义及性质可知,只有③④正确.2.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提示: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有:(1)定义法: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几何法: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判定定理: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点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对应学生用书P16][例1]如图所示,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解决本题只要证明OD⊥CD即可.[精解详析]如图,连接OD.∵OC∥AD,∴∠3=∠1,∠4=∠2.∵OD=OA,∴∠1=∠2,∴∠4=∠3.∵OD=OB,OC=OC,∴△DOC≌△BOC.∴∠CDO=∠CBO.∵AB是直径,BC是切线,∴∠CBO=90°,∴∠CDO=90°.∴DC是⊙O的切线.证明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以下规律:(1)若已知直线经过圆上的某一点,则需作出经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记为“连半径,证垂直”;(2)若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确定,应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得到垂线段,再证明这条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1.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DE⊥AC于点E.求证:DE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OD和AD,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D⊥BC.又∵AB=AC,∴BD=CD.∵AO=OB,∴OD∥AC.∵DE⊥AC,∴DE⊥OD,∴DE是⊙O的切线.[例2]如图,OA和OB是⊙O的半径,并且OA⊥OB,P是OA上任意一点,BP的延长线交⊙O于Q,过Q作⊙O的切线交OA的延长线于R,求证:△PQR为等腰三角形.[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证明△PQR中的两个角相等,因为QR为切线,故可考虑连接OQ,得到垂直关系,然后再证明.[精解详析]连接OQ.因为QR是⊙O的切线,所以OQ⊥QR.因为OB=OQ,所以∠B=∠OQB.因为BO⊥OA,所以∠BPO =90°-∠B =∠RPQ , ∠PQR =90°-∠OQP . 所以∠RPQ =∠PQR .所以RP =RQ ,所以PQR 为等腰三角形.(1)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它的两个推论,概括起来讲就是三点:①经过圆心;②切线长相等;③平分切线的夹角.(2)若题目条件中有圆的切线,可考虑连接圆心和切点,则得垂直关系.2.如图,AB 是⊙O 直径,弦CD ∥AB ,连接AD ,并延长交⊙O 过B 点的切线于E 点,作EG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G 点.求证:AC =CG .证明:如图,连接BC 交AE 于F 点. ∵AB ∥CD ,∴∠1=∠3. 又∵∠2=∠3,∴∠1=∠2,即AF =BF .①AB 为⊙O 的直径,BE 为⊙O 的切线,∴⎩⎪⎨⎪⎧∠2+∠4=90°∠1+∠5=90°, ∴∠4=∠5,即FE =BF .② 由①②得AF =FE .③又AB 为⊙O 的直径,∴BC ⊥AG . 又EG ⊥AG , ∴BC ∥EG .④ 由③④得AC =CG .[例3] 某海域直径为30海里的暗礁区中心有一哨所,值班人员发现有一轮船从哨所正西方向45海里的B 处向哨所驶来,哨所及时向轮船发出危险信号,但是轮船没有收到这一信号,直到又继续前进了15海里到达C 处才收到此哨所第二次发出的紧急危险信号.(1)若轮船收到第一次信号后,为避免触礁,航向改变角度至少为东偏北多少度. (2)当轮船收到第二次信号后,为避免触礁,轮船航向改变的角度至少应为东偏南多少度?[思路点拨] (1)根据题意转化为B 作暗礁区域圆的切线问题. (2)与(1)问思路一致,在C 处作暗礁区域圆的切线求解.[精解详析] (1)如图所示,圆心A 为暗礁区中心的哨所位置,⊙A 的半径为15海里.过点B 作⊙A 的切线,D 是切点,连接DA .由切线的性质定理,知∠ADB =90°. 在Rt △ABD 中,sin ∠ABD =AD AB =1545=13.∵sin 20°≈13,∴∠ABD ≈20°.∴当轮船第一次收到危险信号时,所改变角的度数应至少为东偏北20°.(2)过点C 作⊙A 的切线,E 为切点,连接AE . 由切线的性质定理,知∠AEC =90°. 在Rt △ACE 中,∵AC =45-15=30, ∴sin ∠ACE =AE AC =1530=12,∴∠ACE =30°.∴当轮船第二次收到危险信号时,所改变角的度数应至少为东偏南30°.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特征——动切线的特殊位置,分析切线的变化规律,从“变”中找出“不变”,使问题简单化.3.如图,AD 是⊙O 的直径,BC 切⊙O 于点D ,AB 、AC 与圆相交于点E 、F .则AE ·AB 与AF ·AC 有何关系?请给予证明.解:AE ·AB =AF ·AC .证明如下:连接DE .∵AD 为⊙O 的直径,∴∠DEA =90°.又∵BC与⊙O相切于点D,∴AD⊥BC,即∠ADB=90°.由射影定理知,AD2=AB·AE.同理AD2=AF·AC.∴AE·AB=AF·AC.[对应学生用书P17]一、选择题1.AB是⊙O的切线,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AB与⊙O相切于直线CD上的点CB.CD经过圆心OC.CD是直径D.AB与⊙O相切于C,CD过圆心O解析: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或直径.答案:D2.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AC交⊙O于D,AB=6,BC=8,则BD=()A.4B.4.8C.5.2 D.6解析:∵BC是⊙O的切线,∴△ABC是直角三角形.∴AC=AB2+BC2=10.∵AB是直径,∴AC⊥BD.∵AB2=AD·AC,∴AD =AB 2AC =3610=185.∴CD =10-185=325.∵BD 2=CD ·AD , ∴BD =185×325=245=4.8. 答案:B3.如图所示,EB 是半圆⊙O 的直径,A 是BE 延长线上一点,AC ⊥BC 于C ,且AC 是半圆的切线,切点为D ,连接OD ,若AC =12,BC =9,则OD 的长为( )A .5B .458C .6D .4解析:∵AC =12,BC =9, ∴AB =AC 2+BC 2=15.∵AC 为半圆的切线,∴OD ⊥AC . 又∵AC ⊥BC ,∴OD ∥BC . ∴OD BC =AO AB ,∴OD 9=15-OD 15, ∴OD =458.答案:B4.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为30°,过C 点的切线PC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P ,PC =5,则⊙O 的半径是( )A.533B .536C .10D .5解析:如图,连接OC ,则OC ⊥PC ,∵∠P AC =∠OCA =30° ∴∠COP =60°,在 Rt △PCO 中,PC =5,则OC =PC tan ∠COP=53=533.答案:A二、填空题5.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15 cm ,AB =25 cm ,以C点为圆心,12 cm 为半径的圆和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过点C 作CD ⊥AB ,∵AC =15 cm ,AB =25 cm ,∴BC =20 cm. ∴CD =15×2025=12(cm).∴半径为12 cm 的⊙C 与AB 相切. 答案:相切6.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6 cm ,BD =8 cm ,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BC 相切,则r 为________ cm.解析:∵AC =6 cm ,BD =8 cm , ∴OB =4 cm ,OC =3 cm. ∴BC =OC 2+OB 2=5 cm.∵S △ABC =12AC ·BO =12×6×4=12 cm 2,又∵S △ABC =12BC ·AE =12×5r ,∴12=5r 2.∴r =245 cm.答案:2457.如图,是两个滑轮工作的示意图,已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4 cm,2 cm ,圆心距为10 cm ,AB 是⊙O 1,⊙O 2的公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公切线AB 的长为________ cm.解析:如图所示.分别连接O 1A ,O 2B .设AB 与O 1O 2交于C ,则有 △BCO 2∽△ACO 1,∴AO 1BO 2=O 1C O 2C ,即42=O 1C 10-O 1C . 解得O 1C =203.∴O 2C =10-203=103.∴AB =O 1C 2-O 1A 2+O 2C 2-O 2B 2 = 4009-16+ 1009-4 =8. 答案:88.如图,AB 为⊙O 的直径,过B 点作⊙O 的切线BC ,OC 交⊙O 于点E ,AE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若AB =BC =2 cm ,则CE =________,CD =________.解析:∵BC 是⊙O 切线,AB 为直径, ∴∠ABD =90°. ∵AB =2.∴OB =1. 又∵BC =2,∴OC =4+1= 5.又∵OE =1,∴CE =(5-1) cm.连接BE .不难证明△CED ∽△CBE , ∴CE CD =CB CE.∴CE 2=CB ·CD . ∴(5-1)2=2CD . ∴CD =(3-5) cm.答案:(5-1) cm (3-5) cm 三、解答题9.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BD =OB ,点C 在圆上,∠CAB =30°,求证:DC 是⊙O 的切线.证明:连接OC 、BC , ∵AB 是⊙O 的直径, ∴∠ACB =90°. ∵∠CAB =30°,∴BC =12AB =BO ,又∵BD =BO ,∴BC =BO =BD . 则△OCD 是直角三角形. ∴OC ⊥CD ,∵OC 是⊙O 的半径. ∴DC 是⊙O 的切线.10.如图,已知两个同心圆O ,大圆的直径AB 交小圆于C 、D ,大圆的弦EF 切小圆于C ,ED 交小圆于G ,若小圆的半径为2,EF =43,试求EG 的长.解:连接GC ,则GC ⊥ED . ∵EF 和小圆切于C , ∴EF ⊥CD ,EC =12EF =2 3.又CD =4,∴在Rt △ECD 中, 有ED =EC 2+CD 2=(23)2+42=27.由射影定理可知EC 2=EG ·ED ,∴EG =EC 2ED =(23)227=677.11.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锐角∠DAB 的平分线AC 交⊙O 于点C ,作CD ⊥AD ,垂足为D ,直线CD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直线CD 为⊙O 的切线;(2)当AB =2BE ,且CE = 3时,求AD 的长.解:(1)证明:连接OC ,∵AC 平分∠DAB ,∴∠DAC =∠CAB .∵OA =OC ,∴∠OCA =∠CAB ,∴∠OCA =∠DAC ,∴AD ∥CO .∵CD ⊥AD ,∴OC ⊥DE ,∴CD 为⊙O 的切线.(2)∵AB =2BO ,AB =2BE ,∴BO =BE =CO .设BO =BE =CO =x ,则OE =2x .在Rt △OCE 中,OC 2+CE 2=OE 2,则x 2+(3)2=(2x )2,∴x =1,∴AE =3,∠E =30°,AD =32.。

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章《1.4.1 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心的圆》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章《1.4.1 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心的圆》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章《1.4.1 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心的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新设计
1、通过预习检测初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课上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两种圆的极坐标方程
3、利用当堂检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能在极坐标系中求出简单图形的极坐标方程
3、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3学情分析
圆的极坐标方程在高考考查中,属中等以下难度的题,即基础题,它是选做题中相比较而言学生能得分的题,也是这一章的难点之一。

本课通过课本例题及习题归类学习,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增强解决圆的极坐标方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1、理解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掌握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圆的极坐标方程
1、圆心为M(a,0),半径为a(a>0)的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上述1中如何推导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方法步骤)
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求轨迹方程的步骤)。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1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系》3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1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系》3

极坐标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极坐标,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极坐标系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极坐标系与极坐标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能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

难点:理解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的基本思想;点与极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有序实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为M(ρ,θ);注:一般地,不做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0例1如图,在极坐标系中,写出各点的极坐标。

X(三)点的极坐标的表达式的研究想一想①平面上一点的极坐标是否唯一?②若不唯一,那有多少种表示方法?③坐标不唯一是由谁引起的?④不同的极坐标是否可以写出统一表达式? 思考:这些极角有何关系?例2.在极坐标系里描出下列各点(四)负极径1、负极径的定义2、负极径的实例3、负极径的实质(五)极坐标系下点的极坐标探索点M (3,π/4)的所有极坐标 (3,0)(6,2)(3,)245(5,)(3,)(4,)365(6,)3A B CD E F G ππππππ[1]极径是正的时候:[2]极径是负的时候:(六)极坐标系下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情况如果限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和极坐标就可以一一对应了例31 在极坐标系中,与点-3, 6π重合的点是2在极坐标系中,与ρ,θ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是3在极坐标系中,与点-8, 6π关于极点对称的点 的一个坐标是小结[1]建立一个极坐标系需要哪些要素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计算角度的正方向。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有多少种表达式?无数,极径有正有负;极角有无数个。

人教B版选修4-4导学案第一章14圆的极坐标方程.docx

人教B版选修4-4导学案第一章14圆的极坐标方程.docx

1.4圆的极坐标方程学习目标:掌握圆的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相互转化.学习重点:掌握一些特殊位置下的圆(如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学习难点:求简单图形的极坐标方程.【任务一】课前自测1.圆x2 + / =1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___ ‘2.曲线p = COS0的直角坐标方是___________【任务二】学习新知引例:你能直接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极坐标方程吗?<1)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的圆;(2) 圆心为(尸,0),半径为r的圆;(3) 圆心为(/・,j),半径为「的圆.【任务三】例题讲解例在圆心的极坐标为力(4,0),半径为4的圆中,求过极点O的弦的中点的轨迹.jr变式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C(3,-),半径/ = 3;(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2)若0点在圆C上运动,P在O。

上,且O0:OP = 3:2,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变式2已知一个圆的极坐标方程是Q = 5 cos & - 5sin 0,求圆心的极坐标与半径.【任务四】当堂检测在极坐标系中,P是曲线p=12sin^±的一动点,Q是曲线p = 12cos(^-J)上的动点,试求|PQ|的最大值.【任务五】课后作业1、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3、与方程0 = ^(p>O)表示同一曲线的是(A 0 = -(pe R)B 0 = — (p<O) 4 4 4、填空(1) 直角坐标方程疋+尸_ 2x + 3y = 0的极坐标方程为 _____________ ;(2) 直角坐标方程2x-y+1 = 0的极坐标方程为 ______________ ;(3) 直角坐标方程疋+ /=9的极坐标方程为 __________ ;(4) 直角坐标方程x = 3的极坐标方程为 ____________ ・7F5、 在极坐标系中,过点A(2,--)且与极轴平行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 26、 在极坐标系中,过圆p = 4cos &的圆心,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7、 在极坐标系中,过点A(2,—)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 48、 已知点P 的极坐标为(2,龙),直线/过点P 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兰,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1教学案-第一章-圆 幂 定 理 (Word)

【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1教学案-第一章-圆 幂 定 理 (Word)

【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1教学案-第一章-圆幂定理(Word)1.3.1 圆幂定理[对应学生用书P25][读教材·填要点]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3.圆幂定理已知⊙(O,r),通过一定点P,作⊙O的任一条割线交圆于A,B两点,则PA·PB为定值,设定值为k,则:(1)当点P在圆外时,k=PO2-r2,(2)当点P在圆内时,k=r2-OP2,(3)当点P在⊙O上时,k=0.[小问题·大思维]1.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有什么关系?提示:相等.2.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则这一点、两个切点及圆心四点是否共圆?若共圆,圆的直径是什么?提示:四点共圆.且圆心为圆外一点与原圆心连线的中点,直径为圆外一点到原圆心的距离.[对应学生用书P26][例1]弦,它们相交于AB的中点P,PD=a,∠OAP=30°,求CP的长.[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相交弦定理及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解决本题需要先在Rt△OAP中,求得AP的长,然后利用相交弦定理求解.[精解详析] ∵P为AB的中点,∴由垂径定理得OP⊥AB.在Rt△OAP中,BP=AP=acos30°=a.由相交弦定理,得BP·AP=CP·DP,即2=CP·a,解之得CP=a.在实际应用中,若圆中有两条相交弦,要想到利用相交弦定理.特别地,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如图,已知AB和AC是圆的两条弦,过点B作圆的切线与A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过点C作BD的平行线与圆相交于点E,与AB 相交于点F,AF=3,FB=1,EF=,则线段CD的长为________.解析:因为AF=3,EF=,FB=1,所以CF===2,因为EC∥BD,所以△ACF∽△ADB,所以====,所以BD===,且AD=4CD,又因为BD是圆的切线,所以BD2=CD·AD=4CD2,所以CD=.答案:43[例2] A,M为PA 的中点,过点M引圆的割线交圆于B,C两点,且∠BMP=100°,∠BPC =40°.求∠MPB的大小.[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切割线定理,由定理得出△BMP∽△PMC 而后转化角相等进行求解.[精解详析] 因为MA为圆O的切线,所以MA2=MB·MC.又M为PA的中点,所以MP2=MB·MC.因为∠BMP=∠PMC,所以△BMP∽△PMC,于是∠MPB=∠MCP.在△MCP中,由∠MPB+∠MCP+∠BPC+∠BMP=180°,得∠MPB =20°.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涉及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问题,利用相交弦定理能做到知三求一,利用切割线定理能做到知二求一.2.(北京高考)如图,AB为圆O的直径,PA为圆O的切线,PB与圆O相交于D.若PA=3,PD∶DB=9∶16,则PD=________;AB=________.解析:设PD=9t,DB=16t,则PB=25t,根据切割线定理得32=9t×25t,解得t=,所以PD=,PB=5.在直角三角形AP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4.答案:4[例3] PBC为割线,弦CD∥AP,AD、BC相交于E点,F为CE上一点,且DE2=EF·EC.(1)求证:∠P=∠EDF;(2)求证:CE·EB=EF·EP;(3)若CE∶BE=3∶2,DE=6,EF=4,求PA的长.[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需要分清各个定理的适用条件,并会合理利用.[精解详析] (1)证明:∵DE2=EF·EC,∴DE∶CE=EF∶ED.∵∠DEF是公共角,∴△DEF∽△CED.∴∠EDF=∠C.∵CD∥AP,∴∠C=∠P.∴∠P=∠EDF.(2)证明:∵∠P=∠EDF,∠DEF=∠PEA,∴△DEF∽△PEA.∴DE∶PE=EF∶EA.即EF·EP=DE·EA.∵弦AD、BC相交于点E,∴DE·EA=CE·EB.∴CE·EB=EF·EP.(3)∵DE2=EF·EC,DE=6,EF=4,∴EC=9.∵CE∶BE=3∶2,∴BE=6.∵CE·EB=EF·EP,∴9×6=4×EP.解得:EP=.∴PB=PE-BE=,PC=PE+EC=.由切割线定理得:PA2=PB·PC,∴PA2=×.∴PA=.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是最重要的定理,在与圆有关的问题中经常用到,这是因为这三个定理可得到的线段的比例或线段的长,而圆周角定理、弦切角定理得到的是角的关系,这两者的结合,往往能综合讨论与圆有关的相似三角形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见到圆的两条相交弦要想到相交弦定理;见到切线和割线要想到切割线定理.3.如图所示,过点P的直线与⊙O相交于A,B两点.若PA=1,AB=2,PO=3,则⊙O的半径等于________.解析:设⊙O的半径为r(r>0),∵PA=1,AB=2,∴PB=PA+AB=3.延长PO交⊙O于点C,则PC=PO+r=3+r.设PO交⊙O于点D,则PD=3-r.由圆的割线定理知,PA·PB=PD·PC,∴1×3=(3-r)(3+r),∴9-r2=3,∴r= .答案: 6[对应学生用书P27]一、选择题1.如右图,⊙O的直径CD与弦AB交于P点,若AP=4,BP=6,CP=3,则⊙O半径为( )A.5.5 B.5C.6 D.6.5解析:由相交弦定理知AP·PB=CP·PD,∵AP=4,BP=6,CP=3,∴PD===8.∴CD=3+8=11,∴⊙O的半径为5.5.答案:A2.如图,P是圆O外一点,过P引圆O的两条割线PB,PD,PA=AB=,CD=3,则PC等于( )A.2或-5 B.2C.3 D.10解析:设PC=x,由割线定理知PA·PB=PC·PD.即×2 =x(x +3),解得x=2或x=-5(舍去).故选B.答案:B3.如图,AD、AE和BC分别切⊙O于D,E,F,如果AD=20,则△ABC的周长为( )A.20 B.30C.40 D.35解析:∵AD,AE,BC分别为圆O的切线.∴AE=AD=20,BF=BD,CF=CE.∴△ABC的周长为AB+AC+BC=AB+AC+BF+CF=(AB+BD)+(AC+CE)=AD+AE=40.答案:C4.如图,△ABC中,∠C=90°,⊙O的直径CE在BC上,且与AB相切于D点,若CO∶OB=1∶3,AD=2,则BE等于( )A. B.22C.2 D.1解析:连接OD,则OD⊥BD,∴Rt△BOD∽Rt△BAC.∴=.设⊙O的半径为a,∵OC∶OB=1∶3,OE=OC,∴BE=EC=2a.由题知AD、AC均为⊙O的切线,AD=2,∴AC=2.∴=,∴BD=2a2.又BD2=BE·BC,∴BD2=2a·4a=8a2.∴4a4=8a2,∴a=.∴BE=2a=2.答案:B二、填空题5.(重庆高考)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切线PA(A为切点),再作割线PBC分别交圆于B,C.若PA=6,AC=8,BC=9,则AB=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由切割线定理得PA2=PB·PC=PB·(PB+BC),即62=PB·(PB+9),解得PB=3(负值舍去).由弦切角定理知∠PAB=∠PCA,又∠APB=∠CPA,故△APB∽△CPA,则=,即=,解得AB=4.答案:46.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点F,E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DF=CF=,AF∶FB∶BE=4∶2∶1.若CE与圆相切,则线段CE的长为____________.解析:设BE=x,则FB=2x,AF=4x,由相交弦定理得DF·FC =AF·FB,即2=8x2,解得x=,EA=,再由切割线定理得CE2=EB·EA =×=,所以CE=.答案:727.如图,⊙O的弦ED、CB的延长线交于点A.若BD⊥AE,AB=4,BC=2,AD=3,则DE=________;CE=________.解析:由切割线定理知,AB·AC=AD·AE.即4×6=3×(3+DE),解得DE=5.∵BD⊥AE,且E、D、B、C四点共圆,∴∠C=90°.在直角三角形ACE中,AC=6,AE=8,∴CE==2.答案:5 278.(重庆高考)如图,在△ABC中,∠C=90°,∠A=60°,AB=20,过C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CD,BD⊥CD,BD与外接圆交于点E,则DE的长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BC=AB·sin 60°=10.由弦切角定理知∠BCD=∠A=60°,所以CD=5,BD=15,由切割线定理知,CD2=DE·BD,则DE=5.答案:5三、解答题9.如图,PT切⊙O于T,PAB,PDC是圆O的两条割线,PA=3,PD=4,PT=6,AD=2,求弦CD的长和弦BC的长.解:由已知可得PT2=PA·PB,且PT=6,PA=3,∴PB=12.同理可得PC=9,∴CD=5.∵PD·PC=PA·PB,∴=,∴△PDA∽△PBC,∴=⇒=,∴BC=6.10.如图,⊙O的半径OB垂直于直径AC,M为AO上一点,BM的延长线交⊙O于N,过N点的切线交CA的延长线于P.(1)求证:PM2=PA·PC;(2)若⊙O的半径为2 ,OA= OM,求MN的长.解:(1)证明:连接ON,则ON⊥PN,且△OBN为等腰三角形,则∠OBN=∠ONB,∵∠PMN=∠OMB=90°-∠OBN,∠PNM=90°-∠ONB,∴∠PMN=∠PNM,∴PM=PN.由条件,根据切割线定理,有PN2=PA·PC,所以PM2=PA·PC.(2)依题意得OM=2,在Rt△BOM中,BM==4.延长BO交⊙O于点D,连接DN.由条件易知△BOM∽△BND,于是=,即=,得BN=6.所以MN=BN-BM=6-4=2.11.如下图,已知⊙O1和⊙O2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O1的切线,交⊙O2于点C,过点B作两圆的割线分别交⊙O1,⊙O2于点D、E,DE与AC相交于点P.(1)求证:PA·PE=PC·PD;(2)当AD与⊙O2相切,且PA=6,PC=2,PD=12时,求AD的长.解:(1)证明:连接AB,CE,∵CA切⊙O1于点A,∴∠1=∠D.又∵∠1=∠E,∴∠D=∠E.又∵∠2=∠3,∴△APD∽△CPE.∴=.即PA·PE=PC·PD.(2)∵PA=6,PC=2,PD=12.∴6×PE=2×12,∴PE=4.由相交弦定理,得PE·PB=PA·PC.∴4PB=6×2,∴PB=3.∴BD=PD-PB=12-3=9,DE=PD+PE=16.∵DA切⊙O2于点A,∴DA2=DB·DE,即AD2=9×16,∴AD=12.11 / 11。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41.4圆的极坐标方程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41.4圆的极坐标方程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41.4圆的极坐标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极坐标系的概念及其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2.掌握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推导及其图形特征;
3.能够应用圆的极坐标方程求解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极坐标系的概念及其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2.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推导;
3.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图形特征。

三、教学难点
1.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推导;
2.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图形特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引出圆的极坐标方程的重点。

2. 讲解(25分钟)
1.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推导。

通过引入三角函数的表示式,推导出圆的极
坐标方程。

2.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图形特征。

讲解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参数含义,结合
画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圆在极坐标系中的图形特征和位置。

3. 实例演练(30分钟)
1.制定几道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解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圆的极坐标方程
的应用;
2.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自主练习,同时老师巡视辅导。

4. 总结(10分钟)
通过让一些学生上台展示演练结果,帮助复习和加深对圆的极坐标方程的记忆。

五、教学反思
1.在讲解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推导时,可能部分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不
够深入,使用语言以及讲解方式上需要更加详细、生动。

2.在实例演练环节,需要更加灵活,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和理解程度制
定不同难度的实例。

六、教学方式
多媒体、板书、实物演示。

七、教学评估
学生的作业习题作业,合作学习互动,个人展示等。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1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系》0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1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系》0

《平面上点的极坐标》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B 版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章坐标系平面上点的极坐标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专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现阶段学生应用最多的坐标系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但在某些生产生活领域中,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刻画点的位置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在气象监测中对台风位置的预测、航海中对目标位置的描述、军事演习中对射击目标的刻画等,都要运用方向和距离,这就是建立极坐标系的基本思路极坐标系不仅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也是高考选做题的必考题目本课内容是极坐标知识中的基础知识,更是极坐标系的重点内容二学情分析学生具有熟练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刻画点位置的能力,并掌握直线与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对生活中用距离和角度刻画点位置的实例并不陌生,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坐标系的概念,会用极坐标表示平面上的点,掌握极坐标系中一点关于极点、极轴及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理解方程0ρρ=与0θθ=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具体事例引入极坐标系的过程,体会极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在平面内描述点位置时建立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点对称的规律和两族坐标曲线0ρρ=与0θθ=,加深对点的极坐标的理解,体会数学中的图形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感知;通过课前小组探究,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极坐标系的概念及平面内点的极坐标 难点:发现点对称的规律和理解方程0ρρ=与0θθ=的意义五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用距离和角度描述点位置的实际情境,引发学生体会极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作用在定义平面上点的极坐标后,通过作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极坐标中ρ,θ的意义,突出教学重点;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使学生对点对称的规律和两族坐标曲线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本节知识,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文化在课后作业中既体现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又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同时引导预学,使新旧知识得以更好地衔接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对比”这一问题可以调整到例2之前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极坐标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度】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第一章圆的极坐标方程(Word)
[读教材·填要点]
圆的极坐标方程(1)圆心在极轴上的点(a,0)处,且圆过极点O,则圆的极坐标方
程为ρ=2acos θ,-≤θ≤.
(2)圆心在点处,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asin_θ,
0≤θ≤π.
[小问题·大思维]
相等的圆在同一极坐标中,极坐标方程是否相同?
提示:不一定.相等的圆只要在极坐标系中圆心的位置不同,极
坐标方程就不一样.
[例1]
为直角坐标方程.
[思路点拨] 结合题意作出图形,设出动点M(ρ,θ),根据条件建立ρ,θ的关系式化简可求.
[精解详析] 如图,设M(ρ,θ)为圆上除O,
B外的任意一点,连接OM,MB,则有|OB|=4,|OM|
=ρ,∠MOB=θ-,∠BMO=,
从而△BOM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有|OM|=|OB|cos∠MOB,
即ρ=4cos=-4sin θ,
故所求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
∴x2+y2=-4y,
即x2+(y+2)2=4为所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1)圆的极坐标方程是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一种特殊情况,其求解过程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相同.
(2)用代入法求极坐标方程,设出要求轨迹的点的极坐标和与之相关的点的坐标,用相关点的坐标表示要求点的坐标,然后代入相关点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即可求得要求点的轨迹方程.
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为,半径为3,Q点在圆周上运动.
(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2)若P是OQ的中点,求P的轨迹.
解:(1)如图,设Q(ρ,θ)为圆上任意一点,连接DQ,OQ,则|OD|=6,∠DOQ=-θ,
或∠DOQ=θ-,∠DQO=.
在Rt△ODQ中,|OQ|=|OD|cos,
即ρ=6cos.
(2)若P的极坐标为(ρ,θ),则Q点的极坐标为(2ρ,θ).
∴2ρ=6cos.所以ρ=3cos.
∴P的轨迹是圆.
[例和直线l:ρsin=.
(1)求圆O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θ∈(0,π)时,求直线l与圆O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及直线极坐标方程的求法.解答本题需要先求出圆与直线的一般方程,然后化一般
方程为极坐标方程即可.
[精解详析] (1)圆O :ρ=cos θ+sin θ,
即ρ2=ρcos θ+ρsin θ,
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x +y ,
即x2+y2-x -y =0.
直线l :ρsin =,即ρsin θ-ρcos θ=1,
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
即x -y +1=0.
(2)由得⎩⎨⎧ x =0,y =1,
故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
解答此类问题应先将已知条件中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在直角坐标系下研究所要求解的问题,最后将直角坐标方程转化为极坐标方程即可.
2.在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 =2被圆ρ=4截得的弦长为( )
A .2
B .23
C .4
D .43
解析:选D 直线ρsin =2可化为x +y -2=0,圆ρ=4可化为x2+y2=16,由圆中的弦长公式得
2=2 =4.
[对应学生用书P12]
一、选择题
1.在极坐标系中,圆ρ=-2sin θ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
A.
B.⎝ ⎛⎭
⎪⎫1,-π2 C .(1,0)
D .(1,π)
解析:选B 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即x2+(y +1)2=1,故圆心的直角坐标为(0,-1),化为极坐标为,故选B.
2.极坐标方程ρ=cos所表示的曲线是( )
A.双曲线B.椭圆
C.抛物线D.圆
解析:选D ∵ρ=cos=cos θ+sin θ,
ρ2=ρcos θ+ρsin θ,
∴x2+y2=x+y,这个方程表示一个圆.
3.在极坐标方程中,曲线C的方程是ρ=4sin θ,过点作曲线C的切线,则切线长为( )
A.4 B.7
C.2 D.23
解析:选C ρ=4sin θ化为普通方程为x2+(y-2)2=4,点化为直角坐标为(2,2),切线长、圆心到定点的距离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切线长为=2.
4.点M,N分别是曲线ρsin θ=2和ρ=2cos θ上的动点,则|MN|的最小值是( )
A.1 B.2
C.3 D.4
解析:选A ρsin θ=2化为普通方程为y=2,
ρ=2cos θ化为普通方程为x2+y2-2x=0,
即(x-1)2+y2=1,
圆(x-1)2+y2=1上的点到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圆心(1,0)到直线y=2的距离减去半径,即为2-1=1,故选A.
二、填空题
5.极坐标方程ρ=sin θ+2cos θ能表示的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ρ=sin θ+2cos θ,得ρ2=ρsin θ+2ρcos θ,∴x2+y2-2x-y=0.
答案:x2+y2-2x-y=0
6.在极坐标系中,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过极点,一条直线l与圆相交于O,A两点,且∠AOx=45°,则OA=________.
解析: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1)2=1,
圆心(0,1)到直线OA:y=x的距离为,
则弦长OA=.
答案:2
7.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坐标为C,半径R=,则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将圆心C(2,)化成直角坐标为(1,),
半径R=,故圆C的方程为(x-1)2+(y-)2=5.
再将圆C的方程化成极坐标方程,
得(ρcos θ-1)2+(ρsin θ-)2=5.
化简,得ρ2-4ρcos-1=0,即为所求的圆C的极坐标方程.答案:ρ2-4ρcos-1=0
8.若直线3x+4y+m=0与曲线ρ2-2ρcos θ+4ρsin θ+4=0没有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曲线ρ2-2ρcos θ+4ρsin θ+4=0的直角坐标方程是x2+y2-2x+4y+4=0,
即(x-1)2+(y+2)2=1.
要使直线3x+4y+m=0与该曲线没有公共点,
只要圆心(1,-2)到直线3x+4y+m=0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即可,
即>1,|m-5|>5,
解得m<0或m>10.
答案:(-∞,0)∪(10,+∞)
三、解答题
9.如图,在圆心极坐标为A(4,0),半径为4的圆中,
求过极点O的弦的中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并将其化为
直角坐标方程.
解:设M(ρ,θ)是轨迹上任意一点,连接OM并延长交圆A于点P(ρ0,θ0),则有θ0=θ,ρ0=2ρ.
由圆心为(4,0),半径为4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8cos θ得
ρ0=8cos θ0,所以2ρ=8cos θ,即ρ=4cos θ.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ρ=4cos θ.
因为x=ρcos θ,y=ρsin θ,由ρ=4cos θ
得ρ2=4ρcos θ,所以x2+y2=4x,即x2+y2-4x=0为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
10.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cos+6=0.
(1)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若点P(x,y)在该圆上,求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原方程变形为:ρ2-4ρcos θ-4ρsin θ+6=0,化成普通方程为x2+y2-4x-4y+6=0.
(2)圆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
所以x+y=4+2sin.
那么x +y 的最大值为6,最小值为2.
11.圆O1和圆O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4cos θ,ρ=-sin θ.
(1)把圆O1和圆O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经过圆O1,圆O2两个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解:(1)∵x=ρcos θ,y =ρsin θ,
由ρ=4cos θ得ρ2=4ρcos θ.
所以x2+y2=4x.
即x2+y2-4x =0为圆O1的直角坐标方程.
同理x2+y2+y =0为圆O2的直角坐标方程.
(2)由⎩⎨⎧ x2+y2-4x =0,x2+y2+y =0,
相减得过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4x +y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